会计学的哲学思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会计学的哲学思考

摘要:会计理论和实践中普遍渗透着辨证唯物主义哲学思想,本文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具体分析了物质性原则、运动观与时空观、事物普遍联系的观点、矛盾分析方法和质量互变规律等在会计的假设与原则、会计方法等方面的体现和运用,将会计的一些重要问题上升到哲学的高度,以深化对会计规律的认识。

关键词:会计学;哲学

会计的实质是经济管理活动,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我国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分析其中原因,我们可以深刻体会其中充满了唯物辩证的哲学思想。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指导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会计理论的方方面面都渗透着哲学思想———唯物辩证的物质观、时空观、矛盾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一系列范畴,如本质与现象、内容与形式、原因与结果、必然性与偶然性等范畴。以下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会计对象的研究中包含了矛盾规律

关于会计对象问题,会计学从一般和具体两个方面进行研究的,这是唯物辩证法的矛盾普遍性与矛盾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即共性与个性、一般与具体的辩证关系的统一。我们研究会计对象,一方面应看到会计对象的共性,即会计的一般对象,它所核算和监督的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生产、交换、分配与消费各个环节中能用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另一方面,也应看到会计对象的个性,即会计的具体对象,包括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它们各自又具有其特殊性,特别是企业单位会计的具体对象表现为六个要素:这六个要素所反映的内容都有具体的划分,不能混淆,它们彼此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就人类的认识秩序来说,总是先从认识个别的、特殊的事物开始,进而达到对事物普遍的、共同的本质的认识;然后又以这种共同的、本质的认识为指导,去继续研究新的个别的、特殊的事物,从而补充、丰富和发展这种共同的、本质的认识。因此,共性离不开个性,如果没有具体会计对象也就没有会计一般对象的概括与抽象,会计的一般对象只能通过会计具体对象而存在,但具体会计对象也必然与一般对象相联系而存在。

二、会计核算基本前提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运动观、时空观

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是会计基本准则中的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它包括会计实体前提、持续经营前提会计分期前提和货币计量前提四项。这四项前提各有其不同的涵义,而彼此之间又存在着内在的联系,无不渗透着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运动观和时空观。会计实体前提指会计为之服务的特定单位或组织,明确了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一切核算工作都是站在特定会计主体立场上进行的。在会计核

算中必须严格区分会计主体自身的经济活动与主体所有者、其他经济实体的经济活动的界限。市场经济条件下,各单位所发生的经济活动具有社会性、连续性。体现这些活动的社会价值运动也应当是连续的,即会计实体的核算应以持续、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为前提,这一前提指明了会计核算的时间界限。假定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不会面临破产和清算,而是持续不断地经营下去,这样组织会计核算工作才有必要。对于一个会计实体而言,如果持续经营前提不存在了,那么一系列会计原则和会计方法也会相应地丧失其存在的基础。会计实体将无存在的必要。在连绵不断的时间长河中,为了便于确定损益、编制会计报表,定期为使用者提供信息,需要将会计实体连续不断的经营活动,人为地划分为若干个较短的等距离的时间片断,分期结算账目。会计分期前提产生的必要性不言而喻。持续经营前提与会计期间前提反映了时间的无限性与有限性的辩证统一关系。持续经营前提为正确地确定财产价值、收益,为计量提供了理论依据。用货币反映一切经济业务是会计核算的基本特征,因而也是会计核算的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但须假定货币本身的价值稳定不变,实际上是包含了另一个重要前提,即币值稳定前提。事实上,货币价值是经常变动的,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运动观———承认事物的运动变化是绝对的,币值稳定是把它看作是运动的特殊表现形式,即处于相对静止状态。只有承认事物的相对静止,才能区别事物,对事物进行确定的分析。用货币进行计量,并且不考虑币值变化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辩证统一。

三、借贷记账法体现了对立统一规律

会计的研究对象是资金运动。企业的资金是不断运动的,随着经济业务的发生,资金形态不断地转化(从货币资金———储备资金———生产资金———成品资金———货币资金)进而推动了企业资金的循环和周转。尽管企业资金运动的类型是多种多样的,但引起会计要素有关项目的金额变动的趋向却只有两种情况:一种反映增加,一种反映减少。借贷记账法下,账户基本结构设计为左右两方,规定每个账户的左方为“借”,右方为“贷”。对于所有账户的结构都分为相互对立的两个方向,用来分别记录其增加、减少的金额。相应地,也将账户体系的结构划分为两大类:一类为资产,一类为权益。将成本类和损益类中反映费用支出的账户归为一类视同资产类账户结构;对于收入类、利润类账户则视同权益类账户。两大类账户记录其增加、减少的金额以及余额的部位方向也是相反的。这两类账户划分的理论依据———会计平衡公式,同样也体现了事物的对立统一规律:首先规定了资产类账户中,“借”表示增加,“贷”表示减少,由于资产:权益,进而推出权益类账户“借”表示减少,“贷”表示增加。两类账户的统一表现为,数额上是相等的,其对立性则表现为双方记录的方向是相反的,从中可看出,包含了唯物辩证的思想观。关于账户所反映的经济内容与其基本结构之间的内容和结构是账户所固有的两个侧面,二者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不可分割

的。账户的经济内容是账户存在的基础,决定着账户的形式;账户的结构则是其内容存在和表现的具体方式。有什么样的内容就决定着有什么样的形式与之相适应,内容发展变化了,形式或迟或早也要发生相应的变化。内容决定形式的存在和发展,并不意味着形式是完全被动消极的,它通过为内容服务而体现自己存在的价值与意义的,因而对内容有着巨大的反作用。当形式适合内容时,可以促进内容的发展,相反,就会起阻碍作用。借贷记账法将账户的基本结构分为相互对立的两个方向,根据账户的经济内容确定哪方登记增加,哪方登记减少,表明它是适合经济内容发展的客观要求的。这也是借贷记账法保持其生命力的根本所在。

总之,会计学中到处渗透着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的哲学思想。由于会计学研究的是复杂、特殊的会计现象,要深刻理解其现象背后的本质,应当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进行研究,并成为一种自觉的行动。

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也普遍渗入到会计理论的各个领域。可以说,会计理论的基本原则和基本范畴都体现着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精神。所以,深入认识和把握会计理论中所包含的辩证唯物主义原理,会使我们在学习和研究会计理论及指导会计工作的实践中,具有高屋建瓴的视觉和举一反三的功效。

一、物质性原则与会计的客观性原则

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是世界的本原,世界上千差万别、无限多样的事物与现象的共同本质和统一的基础是物质。这是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立足点。世界物质性原理在会计中的首要体现是会计的一般原则,即客观性原则。《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会计核算应当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为依据,如实反映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会计是一个信息系统,是一种复杂的管理活动,它所反映和控制的对象是企业中能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这些对象具体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是物质的、是客观存在的。《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会计报表应当根据登记完整、核对无误的账簿记录和其他有关资料编制,做到数字真实、计算准确、内容完整、报送及时。”企业提供会计信息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需要,因此,就应做到内容真实,数字准确,资料可靠。在会计核算工作中坚持客观性原则,就应当在会计核算时客观地反映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会计工作应当正确运用会计原则和方法,准确反映企业的实际情况;会计信息能够经受验证,以保证其是否真实,从而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和可验性。如果企业的会计核算不是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依据,没有如实地反映企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