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课程结构框架

合集下载

课程设计框架类型包括什么

课程设计框架类型包括什么

课程设计框架类型包括什么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并掌握课程设计框架的基本类型及特点。

2. 学生能运用课程设计框架,分析并描述特定学科知识的内容与结构。

3. 学生掌握课程设计的目标、原则和方法,并能将其与年级学科知识相结合。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课程设计框架,独立设计符合学科特点的教学活动。

2.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能够对课程设计案例进行分析、评价和优化。

3. 学生能够运用课程设计方法,整合学科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课程设计的兴趣,激发其主动参与课程设计和教学活动的热情。

2.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培养其在合作中尊重他人、倾听意见的良好习惯。

3. 引导学生认识到课程设计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教育教学观念。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学科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课程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提高其教学设计和实践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处于掌握学科知识、提高教学能力的阶段,具有一定的独立思考和分析能力,但对课程设计框架的理解和应用尚需引导和培养。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和学科知识,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案例分析和教学实践,帮助学生将课程设计理念内化为自身教学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确保课程目标的实现。

二、教学内容1. 课程设计框架概述:介绍课程设计的基本概念、类型与作用,引导学生理解课程设计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性。

教材章节:第一章 课程设计基本理论内容列举:课程设计的定义、课程设计的基本类型、课程设计的作用与意义。

2. 常见课程设计框架分析:分析各类课程设计框架的特点、适用范围及优缺点,帮助学生掌握不同框架的使用场景。

教材章节:第二章 常见课程设计框架内容列举:ADDIE模型、Kirkpatrick模型、BLOOM教育目标分类、Dale经验之塔等。

3. 课程设计实践案例分析:通过分析优秀课程设计案例,让学生了解课程设计的过程和方法,提高其教学设计能力。

课程设计架构介绍

课程设计架构介绍

课程设计架构介绍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XX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具体分为三个部分: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准确地掌握XX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了解学科的发展趋势和应用领域。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具备一定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对XX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培养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XX学科的基本概念:介绍学科的基本概念,使学生能够理解和运用相关术语。

2.XX学科的基本原理:讲解学科的基本原理,引导学生通过实例分析和讨论来深入理解原理的应用。

3.XX学科的方法和技术:介绍学科常用的工作方法和技能,如实验设计、数据分析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这些方法。

4.学科应用案例:分析具体的应用案例,使学生了解学科知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三、教学方法为了实现课程目标,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1.讲授法:教师通过系统的讲解,向学生传授学科知识,引导学生理解基本概念和原理。

2.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分享观点,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

3.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中。

4.实验法: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择权威、实用的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学习材料。

2.参考书:推荐学生阅读相关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

3.多媒体资料:制作教学PPT、视频等多媒体资料,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4.实验设备:准备实验所需的设备器材,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考试等多个方面,以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课程结构【可编辑范本】

课程结构【可编辑范本】

课程结构摘要:课程结构是课程内部各类型、各要素和各成分之间合乎规律的组织形式。

它主要解决课程内容的内部各个部分之间的协调问题,它是课程目标转化为教育成果的纽带,也是课程实施活动顺利开展的重要依据,在课程设计与编制中发挥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中介作用.关键词:各类型各要素各成分合乎规律协调1、课程结构的概述人们对课程结构的认识成果,主要涉及课程结构的层次、课程内容的表现、课程设置、课程平衡、课程类型以及课程结构的形成机制等。

基于课程平衡在课程结构中的重要性,我们会重点去研究。

所以,对于构成课程结构必不可少的几个要素,下面我们先来逐一了解:1.1 课程结构的层次课程结构,是课程的各个组成部分或要素按照预定的一定准则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相互联系。

课程结构问题,实际上是课程内容问题。

人们在面对并处理课程内容的问题中,建立起了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的课程结构。

宏观课程结构,主要是课程内容选择更新和课程设置问题。

首先,宏观课程结构受到社会文化发展和学科分类的制约-——制约教育内容的文化选择、制约课程内容的领域的划分。

这就是课程内容选择与更新问题。

其次,它受到学科分类与课程内容分类之间整合的制约—--制约学习领域和科目领域的划分。

这就是课程设置与课程框架的问题.中观课程结构,是一个处于开辟和发展中的领域。

目前,人们已经从课程类型和课程平衡等方面,深入开展课程结构的研究和探索,形成了一些认识成果。

更多的有关中观课程结构的情况和问题,还等待人们去挖掘和深入研究.微观课程结构,实际上就是在各种具体的教育教学中,依据学生身心发展和学习规律,具体知识点的安排与具体环境因素、媒体成分和学习活动细节等的相互关系。

微观课程结构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设计教育与课程领域的方方面面和各个层次的所有因素,要想从总体上进行研究和把握机会是不可能的,只能进行具体的分析和具体的研究.1。

2 课程内容从某种意义上说,课程问题就是内容问题。

课程内容,是指教育活动开设的学习领域和科目中特定的事实、观点、原理和问题及其相互联系方式,表现为一定的知识、技能、思想、观点、信念、言语、行为和习惯的总和。

课程知识体系架构设计

课程知识体系架构设计

课程知识体系架构设计
课程知识体系架构设计是教育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它可以帮助教师将课程内容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进行组织和整合,形成一套完整的知识体系,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1.确定课程目标:首先需要明确课程的目标和定位,了解学生需要掌握哪些知识和技能,以及课程对学生的未来发展的重要性。

2.划分知识模块:根据课程目标和教学内容,将课程内容划分为不同的模块,每个模块都涵盖一定的知识点和技能点。

3.设计知识层次: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特点,将知识模块按照一定的层次结构进行排列,形成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知识体系。

4.建立联系:在每个知识模块中,需要建立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以及不同模块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

5.引入实践环节:在知识体系中加入实践环节,让学生能够通过实践操作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其实际应用能力。

6.设计评估方式:根据课程目标和知识体系,设计合理的评估方式,包括考试、作业、课堂表现等方面,以便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全面评估。

7.考虑课程思政:在设计课程知识体系架构时,可以适当地融入课程思政元素,将专业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结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8.更新与优化:随着社会和技术的发展,课程知识体系架构也需要不断更新和优化,以适应时代的需求和学生发展的需要。

总的来说,课程知识体系架构设计是教学过程中的一项复杂而重要的任务,需要教师全面考虑学生的认知规律、学习特点和社会需求等因素,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和教学策略,以便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课程的结构

课程的结构

课程的结构
课程的结构可以根据具体的教育机构、学科和学习目标而有所不同。

然而,一般来说,一个典型的课程结构通常包括以下几个主要组成部分:
1. 学习目标或课程目标:明确规定学生在完成课程后应该掌握的知识、技能和能力。

学习目标是指导整个课程设计和评估学生学习成果的关键。

2. 课程大纲或教学计划:课程大纲是对整个课程内容和安排的概要描述。

它通常包括课程的主题、学习目标、教学方法、教材和参考资料、评估方式等。

3. 教学单元或模块:课程通常被划分为一些教学单元或模块,每个单元或模块专注于一个特定的主题或概念。

这些单元或模块可以按照时间顺序组织,也可以按照主题的逻辑关系进行组织。

4. 教学活动和教材:课程结构包括为学生提供必要教学资源和教材的安排。

这可能包括课堂讲授、小组讨论、实验室实践、案例研究、课外阅读等。

教学材料可以是教科书、课件、多媒体演示、在线资源等。

5. 评估和考核:课程结构应包括对学生学习成果进行评估和考核的方法和标准。

这可以包括作业、测验、考试、项目、报告等。

评估和考核应与学习目标相一致,能够反映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6. 时间安排:课程结构应考虑到课程的时间安排,包括每个单元或模块的持续时间,课程的总时长以及每周的学时分配。

时间安排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学习负荷和需要。

这些组成部分共同构成了一个课程的结构。

根据不同的学科和教育层级,课程结构的具体细节和安排会有所差异。

学校课程整体框架图

学校课程整体框架图

(一)学校课程整体框架图
(二)学校课程结构表
基础型课程
拓展型课程
研究型课程
学科拓展
领域拓展
语言与文学学习领域
语文
阅读
古代文学、影视评论、经典阅读与写
作、名著导读
课题型研究(自然科学类、社会
科学类)
英语
听说
英语影视赏析、英语听说、国外引进
课程
数学学习领
域 数学
方法与应用
数论初步、数学文化
自然科学学
物理
分层拓展课
物理实验
学校课程
基础型课程
拓展型课程
研究型课程
学科基础课
程 学科类拓展
课程 综合类拓展课程
实践类拓展课程
学科拓展科
目 科学素养科选科拓展课

人文素养科项目或课题
学科基础科
目 必修课程
必修课程
自主选修课
程。

课程框架知识点总结

课程框架知识点总结

课程框架知识点总结一、课程框架概述课程框架是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课程设计与教学实施的纲要和指导。

课程框架包括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和教学资源等要素。

它是教学组织的基本依据,也是教学实施的参考依据。

1.1 课程目标课程目标是课程设计的出发点和归宿。

它是对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所应达到的认知、情感和技能目标的表述。

课程目标的设立应符合课程的性质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既要具有普遍性的特点,又要具有可操作性的特点。

1.2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是课程框架中的核心要素,它包括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核心能力等内容。

教学内容的选择应符合课程的目标和学生的实际需求,既要有整体性,又要有系统性,既要有科学性,又要有实用性。

1.3 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的教学手段和教学策略。

教学方法的选择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特点,既要符合教学目标的要求,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1.4 教学评价教学评价是对学生学习成果和教学效果的检查和评价。

它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它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激励学生的进步,帮助教师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1.5 教学资源教学资源是支持教学实施的物质条件和技术手段。

教学资源包括教学用书、教学器材、教学设施、教学软件等内容。

教学资源的充分利用对于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和教学效果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二、课程框架的设计与实施课程框架的设计与实施是一个系统工程,它需要教师充分认识课程的目标、内容、方法、评价和资源的关系,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充分改进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2.1 课程框架设计课程框架设计是指根据教学大纲和教学要求,设计符合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和教学资源的教学计划。

课程框架设计应该围绕课程的核心要素,遵循课程的基本原则,符合教学的基本规律,综合运用教学资源,把课程设计和教学实践紧密结合起来。

课程内容体系结构及组织方式

课程内容体系结构及组织方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课程(一)课程内容体系结构及组织方式整个课程的内容设计围绕一个主题(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一条主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个重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展开。

第一部分:总论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及两次历史飞跃和三大理论成果;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对应学时:10(其中,讨论 2学时);第二部分:中国特色的革命理论与实践(对应学时10,讨论2学时)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与实践②社会主义改造理论与实践第三部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对应学时44,讨论4学时)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三个基本理论与实践:社会主义本质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和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文化、政治、和谐社会、外交、“一国两制”构想、依靠力量和领导核心(二)实践性教学的设计思想与效果要提高教学效果,实践教学是一个重要的环节,也是教育部对课程教学的要求。

由于本门课程是针对全体本、专生的公共必修课,在实践教学方面有一定的限制。

这方面我们有过一些探索,并取得了一些好的经验。

在吸取以往实践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我们针对2006年秋季入学的新生开展了强化实践教学的探索性实践。

当然,要实现这一点,离不开教务处与学校政策的支持和硬件的保障。

我们的设计思想是:要有四分之一的时间拿来开展实践教学,并且根据学校实际和现有的条件来规划实践教学。

在此指导思想下,我们已经开展和即将开展的主要实践教学活动有:( 1)改变“满堂灌”式的教学模式,以各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改变那种“一支笔、一张嘴、从头讲到尾”的灌输式教育,强调启发,注重学生参与。

在把握课程精髓的前提下,尽量缩小教师讲课时间,把时间留给学生。

把教师讲授与学生看录相资料、读原著、学生上台讲专题、演讲、小组讨论、写有针对性的论文、带着课堂教学的问题进行社会调查等结合起来。

较好地调动了学生学习本门课的兴趣与热情,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 2)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听各种专题报告各种形式的报告和英模报告,是学生了解世界、了解社会的一个重要窗口,是学生接受马克思主义教育的常新的教材。

课程教学方案设计的框架

课程教学方案设计的框架

课程教学方案设计的框架引言:课程教学方案设计是教育教学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对教学目标的达成和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起着关键性作用。

一个精心设计的课程方案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

本文将介绍课程教学方案设计的框架,以帮助教师更好地规划和组织教学活动。

一、需求分析在设计课程教学方案之前,教师需要对教学目标和学生需求进行彻底的分析。

教师应该了解学生的背景知识、兴趣爱好以及学习风格,以便根据这些信息调整教学方式和内容。

二、制定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课程教学方案设计的基础。

教师应该明确地确定想要学生达到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目标。

这些目标应该具有可测量性和可评估性,以便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有效的评估和反馈。

三、教学内容设计设计教学内容是课程教学方案设计的核心。

教师需要结合课程目标和学生需求,确定教学的核心知识点和重要概念。

教师应该确保教学内容有逻辑的组织结构,并采用多种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以促进学生的深层次学习。

四、教学策略选择在设计课程教学方案时,教师需要选择适合的教学策略来达到教学目标。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风格、教学资源和教学环境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

教学策略应该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他们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五、评估与反馈课程教学方案设计完成后,教师应该制定相应的评估和反馈机制。

教师可以采用形成性评估和总结性评估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全面地评估,并给予及时的反馈和指导。

教师还应该根据评估结果调整和改进教学方案,以提高教学效果。

六、教学资源准备在课程教学方案设计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准备相应的教学资源。

这包括教材、课件、实验设备等。

教师应该确保教学资源的质量和可用性,以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和效率。

结论:课程教学方案设计是教学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一个良好的课程教学方案可以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

通过需求分析、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内容的设计、教学策略的选择、评估与反馈以及教学资源的准备,教师可以有效地规划和组织教学活动,达到优化课程教学效果的目的。

课程的组织结构

课程的组织结构

课程的组织结构第三节课程的组织结构课程的组织结构就应该是课程各要素,各成分,各部分之间合乎规律的配合,组织。

这种配合,组织不是单一维度的,而是全面的,包括纵向水平和垂直水平两个维度。

一.课程的纵向组织结构纵向结构具体表现为怎样从最宏观的课程目标具体化为最微观的课程形式。

----就是从由上面倒下面,由宏观到微观的课程形式最一般的纵向组织结构是:课程计划(教学计划)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教科书这样一种从宏观的设计到微观的教学安排的课程结构。

(一)课程计划(教学计划)教学计划是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类型学校的教育任务,由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它体现了国家对学校的统一要求,是办学的基本纲领和重要依据。

课程计划的基本内容由培养目标,课程设置,考试考查,实施要求4个部分组成,具体可以分为7个方面---------------也就是它的内容和格式(1)培养目标,即预期的课程学习效果-----课程目标(2)课程设置,即某一级或某一类学校应开设那些学科-----应开设的学科(3)学科开始顺序和各学科的主要任务。

--------------先上什么然后上什么(4)课时分配,一节课应该分配多少课时(5)学年和学周安排,---------教学周数(6)考试考查的,要求,方法------考试要考的内容(7)执行计划的若干实施要求。

-------怎样地去执行科学,合理的课程计划的制定需要的问题:(1)指导思想明确,我们的教育应该面向四个现代化(2)目标层次清楚,目标要全面恰当,要求有明显的阶段性和层次之分。

(3)整体结构合理。

合理安排各类课程(二)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教学大纲是根据教学计划(课程计划)以纲要的形式编订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方面的指导性文件。

教学大纲实际上是规定教学工作的一个纲领性文件,它是从总的方面来规定国家课程教学过程达到这一素质要求。

-----------就是要从总的方面来规定课程标准规定了国家对国民在某方面或某个领域的基本素质要求。

框架结构设计课程设计

框架结构设计课程设计

框架结构设计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框架结构设计的基本概念,掌握不同类型的框架结构及其特点。

2. 学生能够描述框架结构在工程领域的应用,了解其稳定性和承重能力的决定因素。

3. 学生能够运用数学知识,进行简单的框架结构受力分析。

技能目标:1.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能够设计并搭建一个简单的框架结构模型,展示对框架结构设计原理的理解。

2. 学生能够运用分析工具,评估框架结构的稳定性和强度,提出优化方案。

3. 学生能够利用图表和报告的形式,清晰表达结构设计过程和结果。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工程设计和建筑学科的兴趣,激发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热情。

2.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展合作精神,学会倾听和尊重他人意见,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3. 学生能够认识到框架结构设计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工程伦理意识。

本课程针对五年级学生设计,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好奇心和动手能力,旨在通过实践操作和小组合作,让学生在探索中学习,理解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

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同时引导他们形成积极的价值观和态度。

通过具体可衡量的学习成果,教师能够对学生的学习进度进行有效评估,并根据需要调整教学策略。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教学内容围绕框架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和实践操作,结合教材以下章节:1. 框架结构概念:介绍框架结构的基本定义、分类及其在建筑和工程中的应用。

2. 结构元素与受力分析:讲解框架结构中的主要元素(如梁、柱、节点等),引导学生学习结构受力分析的基本方法。

3. 框架结构稳定性:探讨影响框架结构稳定性的因素,如力的大小、方向、支撑条件等。

4. 设计与制作: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框架结构设计与模型制作。

教学内容安排如下:1. 导入新课:通过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了解框架结构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理论学习:讲解框架结构的概念、结构元素及受力分析。

3. 实践操作:分组进行框架结构设计与模型制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课程设计中的总体框架

课程设计中的总体框架

课程设计中的总体框架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并掌握学科核心概念,如数学中的分数、语文中的修辞手法等,根据学生年级及学科特点进行具体设置。

2. 学会运用所学生物学、化学等实验技能,进行基本的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

3. 了解历史、地理等学科的重要事件、地理现象,培养对时代背景和地域特色的认知。

技能目标:1. 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例如数学中的几何证明、编程中的算法设计等。

2. 培养学生的沟通协作能力,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提高表达和倾听技巧。

3. 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如科学实验、美术创作等。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激发学生对学科的兴趣和热情,培养主动学习的态度,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2. 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责任感,尊重他人,关心社会,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

3.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如环保意识、法治观念等,使其成为有担当、有道德的公民。

课程性质:本课程以学科知识为核心,结合学生年级特点,注重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全面提升。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学科基础,求知欲强,喜欢探索和挑战,但学习习惯和自律性有待提高。

教学要求: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手段,确保课程目标的实现。

同时,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为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依据课程目标,科学系统地选择和组织以下教学内容:数学学科:1. 教材第四章“分数的运算与应用”,包括分数的基本概念、加减乘除运算、实际应用问题等。

2. 教学大纲明确分数运算的步骤和方法,安排进度,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语文学科:1. 教材第五单元“修辞手法与应用”,包括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的学习与实践。

2. 制定详细的教学大纲,通过分析课文、仿写等教学活动,让学生掌握修辞手法,提高写作水平。

科学学科(以生物为例):1. 教材第三章“生物的多样性”,包括生物分类、生态系统、生物进化等内容。

第四章课程结构(一)

第四章课程结构(一)

第四章课程结构(一)第一节课程的类型一、学科课程与经验课程从课程内容所固有的属性出发,可将课程分为学科课程与经验课程。

其中,学科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传承人类文明,使学生掌握人类积累下来的文化遗产;经验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使学生获得关于现实世界的直接经验和体验。

1、学科课程所谓“学科课程”,是以文化知识(科学、道德、艺术)为基础,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从不同的知识领域或学术领域选择一定的内容,根据知识的逻辑体系,将所选出的知识组织为学科。

学科课程是最古老、使用范围最广的课程类型。

学科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传承人类文明,使学生掌握、传递和发展人类积累下来的文化遗产。

2、经验课程“经验课程”亦称“活动课程”,是围绕着学生的需要和兴趣、以活动为组织方式的课程形态,也即以学生的主体性活动的经验为中心组织的课程。

经验课程以开发与培育主体内在的、内发的价值为目标,旨在培养具有丰富个性的主体。

学生的兴趣、动机、经验是经验课程的基本内容。

由于学生总是生活在特定的社会和文化之中,所以,为了提升学生的经验和价值,经验课程也把学生感兴趣的当代社会生活问题以及学科知识转化为学生的经验,作为课程内容。

经验课程的基本着眼点是学生兴趣和动机,以动机为课程与教学组织的中心。

经验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使学生获得关于现实世界的直接经验和真切体验。

3、两者的关系在学科课程和经验课程两者的关系上,应当说,经验课程作为一种课程形态,是与学科课程相对应,甚至是相对立的。

不过,从理论的角度看,经验课程并不一定是对学科课程的彻底否定,学科课程中也可以渗透着经验课程活动,经过很好地组织起来的经验课程可以是对学科课程的一种整合式超越;学科课程也可以弥补经验课程下学生学习经验的过于个人化和缺乏系统性方面的不足,处理得好的话,两者可以取长补短、相辅相成。

二、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1、分科课程分科课程是一种单学科的课程组织模式,它强调不同学科门类之间的相对独立性,强调一门学科的逻辑体系的完整性。

课程章节框架设计方案模板

课程章节框架设计方案模板

一、课程概述1. 课程名称2. 课程编号3. 课程类别4. 学分5. 课程简介6. 课程目标二、课程内容框架1. 导言- 1.1 课程背景与意义- 1.2 课程结构安排- 1.3 教学方法与手段2. 第一章节:基础知识与概念- 2.1 基本概念介绍- 2.2 相关理论概述- 2.3 知识点梳理与总结3. 第二章节:理论应用与实践- 3.1 理论在实际中的应用- 3.2 案例分析与讨论- 3.3 实践操作指导4. 第三章节:深化拓展与前沿动态 - 4.1 深化知识体系- 4.2 前沿动态与趋势- 4.3 学术研究与探索5. 第四章节:综合应用与案例分析 - 4.1 综合应用案例分析- 4.2 实际问题解决策略- 4.3 创新与创业实践6. 第五章节:课程总结与展望- 5.1 课程内容回顾- 5.2 学习成果与反思- 5.3 未来发展趋势与建议三、教学方法与手段1. 讲授法- 1.1 讲授内容安排- 1.2 讲授时间分配- 1.3 讲授技巧与方法2. 案例分析法- 2.1 案例选择与准备- 2.2 案例分析与讨论- 2.3 案例应用与总结3. 小组讨论法- 3.1 小组分组与分工- 3.2 讨论主题与引导- 3.3 讨论成果展示与评价4. 实践操作法- 4.1 实践内容与安排- 4.2 实践操作指导- 4.3 实践成果展示与评价5. 互动式教学法- 5.1 互动环节设计- 5.2 互动内容安排- 5.3 互动效果评估四、考核方式与评价标准1. 考核方式- 1.1 平时成绩- 1.2 期末考试- 1.3 课堂表现2. 评价标准- 2.1 知识掌握程度- 2.2 理论应用能力- 2.3 创新与实践能力五、课程资源与辅助材料1. 教材与参考书籍2. 在线资源与平台3. 实践案例与资料4. 学术论文与研究报告六、教学进度安排1. 每周教学内容安排2. 课堂时间分配3. 课后作业与复习七、课程总结与反思1. 教学效果评估2. 学生反馈与意见3. 课程改进与优化通过以上框架设计方案,教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

课程结构及课程类型

课程结构及课程类型

3、分科课程的优、缺点:
第一,有助于突出教学的逻辑性和连续 性,它是学生简捷有效地获取学科系统 知识的重要途径;第二,有助于体现教 学的专业性、学术性和结构性,从而有 效地促进学科尖端人才的培养和国家科 技的发展;第三,有助于组织教学与评 价,便于提高教学效率。
一是容易导致轻视学生的需要、经验和生活; 二是容易导致忽略当代社会生活的现实需要; 三是容易导致将学科与学科彼此之间割裂,从 而限制了学生的视野,束缚了学生思维的广度。
返回
几个典型的课程类型
学科课程和经验课程(活动课程) 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 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 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
返回
学科课程和经验课程
一、学科课程 1、定义:是以文化知识(科学、道德、
艺术)为基础,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 从不同的知识领域或学术领域选择一定 的内容,根据知识的逻辑体系,将所选 出的知识组织为学科。 2、三种典型的学科课程:科目本位课 程、学术中心课程、综合学科课程
三、学科课程和经验课程的关系:从课 程内容所固有的属性来区分的两种类型。 经验课程和学科课程之间的关系反映的 是人的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个人知识 与学科知识,心理经验和逻辑经验之间 的关系。本质上是儿童当下的心理经验 与凝结在学科中的逻辑经验之间的关系。
返回
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
一、分科课程
返回
现行的课程存在较严重的问题
我国现行的课程结构,存在着较严重的 不足。首先,在学校课程中学科课程占据绝 对主导地位,而经验课程则微乎其微;分科 课程占据绝对主导地位,而综合课程则微乎 其微;必修课程占据绝对主导地位,而选修 课程则微乎其微;国家课程备受关注,地方 课程和校本课程得不到实质性的开发。课程 类型的单一使得在注重发挥一种或几种课程 类型价值的同时,忽视或放弃了其他课程类 型在学生发展方面所具有的价值;其次,学 校课程中各具体科目之间的比重失衡。

结构化课程设计框架

结构化课程设计框架

结构化课程设计框架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并掌握课程相关的基本概念,如×××(此处填写具体学科概念),建立扎实的知识基础。

2. 学生能描述×××(此处填写具体学科内容)的发展过程,总结关键阶段及其特点。

3. 学生能运用×××(此处填写具体学科理论)分析实际问题,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

技能目标:1. 学生通过课堂讨论、小组合作等方式,提高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2. 学生能运用×××(此处填写具体学科工具)进行实践操作,提升动手操作和实际应用能力。

3. 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培养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对×××(此处填写具体学科领域)产生浓厚兴趣,激发学习热情,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

2. 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培养尊重事实、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

3. 学生通过学习,认识到×××(此处填写具体学科内容)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学科(此处填写具体学科名称)的示范课,旨在帮助学生系统掌握学科知识,提高实践操作能力,培养科学素养。

学生特点:学生处于××年级(此处填写具体年级),具备一定的×××(此处填写具体学科)知识基础,但对课程内容的深度和广度掌握不足,需要通过本课程进行拓展和提升。

教学要求:教师应结合学生实际情况,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使学生在课程学习中得到全面发展。

通过明确的课程目标,将学习成果分解为具体可衡量的指标,为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依据课程目标,结合教材内容,进行以下教学安排:1. 教学内容一:×××基本概念及原理(对应教材第×章)- ×××的定义、性质与分类- ×××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2. 教学内容二:×××发展历程及关键阶段(对应教材第×章)- ×××的历史背景与发展趋势- 关键阶段及其主要成就3. 教学内容三:×××实践操作与案例分析(对应教材第×章)- ×××实践操作方法与技巧- 案例分析与讨论4. 教学内容四:×××综合应用与拓展(对应教材第×章)- ×××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案例- ×××的前沿动态与未来发展趋势教学进度安排:1. ×××基本概念及原理:2课时2. ×××发展历程及关键阶段:2课时3. ×××实践操作与案例分析:3课时4. ×××综合应用与拓展:2课时教学内容确保科学性和系统性,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能够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课程体系的基本框架

课程体系的基本框架
二、课程体系的运用 以往培训部所组织的各类中、高层管理者培训,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但在培训组织的系统化和规范化方面还是有待提高,因此,培训学院在成立 后,便一直志力于课程体系的开发。如今制定出的中层管理干部培训课程体 系(初级版),将使得培训学院在组织实施中层管理干部培训的过程中,能
中层干部培训课程体系
以上的课程体系内容的设置与运用,将在今后的实际运用中逐渐摸索、完善 和修正,最终建设出一套适合集团企业文化和真正能够为集团培养出一批有归属 感和职业化素养高的管理干部队伍,以此推动集团不断发展。
中层干部培训课程体系
2002年体系推广计划表
推广项目
推 广 方案
实施日程计划
备注
课程体系宣传
1)登陆培训学院网站进 2001年12月底前
人力资源经理
市场战略与产品研 发
16
25
33
企顾司管理顾问公司
企顾司管理顾问公司
国际职业经理培训基 地/ 张亚勤
市场营销策略务实
领导人才的潜能开 发
科技、研发管理
17
26
34
方舟管理顾问公司
国际职业经理培训基 地/ 王通讯
杜拉克企管顾问公司 / 袁建中
长期投资管理
领导力与团队
42
49
企顾司管理顾问公司 企顾司管理顾问公司
工厂管理企顾司管理顾问公司1生产计划与管制资策企业顾问公司2质量成本控制锦田顾问公司3生产运作管理与物料控制北洋顾问公司4工厂成本控制与价值分析企顾司企业顾问公司5精益生产系统中国四达国际管理培训中心6生产负责人企顾司企业顾问公司7销售业绩管理锦田管理顾问公司10市场研究与分析方舟管理顾问公司11主要客户管理昱泉管理顾问公司12增值销售技巧智越管理顾问公司13金牌营销实战林正大管理顾问公司14营销通路的规范与管理昱泉管理顾问公司15市场营销高级经理人课程企顾司管理顾问公司16市场营销策略务实方舟管理顾问公司17非人力资源主管的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方舟管理顾问公司19人力资源管理杜拉克企管顾问公司袁建中20金牌人力资源林正大管理顾问公司21招聘与面试企顾司管理顾问公司22hrta人才测评与技术中国四达国际管理培训中心23绩效管理24人力资源经理企顾司管理顾问公司25中国四达国际管理培训中心新产品开发的可靠性管理资策管理顾问公司28研发扶持环境管理问鼎管理顾问公司30项目管理竞越管理顾问公司31如何缩短新产品开发流程问鼎管理顾问公司29非财务经理的财务管理课程竞越管理顾问公司36如何编制预算预算控制与实施国际职业经理培训基地37采购实效与管理核心课程企顾司企业顾问公司8现代生产组织系统德尔福汽车研究院9电子商务与网络营销18德尔福汽车研究院公司财务分析企顾司管理顾问公司38税务筹划方舟管理顾问公司39财务监控及报表分析国际职业经理培训基地项兵40管理者角色方舟管理顾问公司43mtp管理才能发展训练中国四达国际管理培训中心44职业经理人的12项修炼林正大管理顾问公司45目标管理46压力管理锦田管理顾问公司47情境领导48领导力与团队企顾司管理顾问公司49决战商场竞越管理顾问公司50杜拉克企管顾问公司陈光华德尔福汽车研究院课程定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船舶与海洋工程制图
船舶工程学院
课程结构框架
课程总体架构
•1-船体制图的有关规定 •2-型线图 •3-总布置图 •4-结构节点 •5-横剖面图 •6-基本结构图 •7-肋骨型线图与外板展开图 识 读 / 绘 制 —掌握或了解
课程总体架构
•2-型线图 •3-总布置图 •4-结构节点 •5-横剖面图 •6-基本结构图 •7-肋骨型线图与外板展开图
课程总体架构
•2-型线图
基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主要要素论证及确定
•3-总布置图 • •5-横剖面图 •6-基本结构图 •7-肋骨型线图与外板展开图
•设计说明书 基础
基础 基础
船 体 设 计 流 程
课程总体架构
•4-结构节点 •5-横剖面图 •6-基本结构图 •7-肋骨型线图与外板展开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