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新人教新高考) 第5单元 第6课时 伴性遗传的特点与应用及人类遗传病

合集下载

2023届 一轮复习 人教版 基因在染色体上与伴性遗传 学案

2023届 一轮复习  人教版 基因在染色体上与伴性遗传  学案

第16讲基因在染色体上与伴性遗传课标要求概述性染色体上的基因传递和性别相关联。

考点一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与证据必备知识整合1.萨顿的假说答案见图中2.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实验者:摩尔根)1)果蝇的杂交实验——问题的提出答案见图中2)提出假设①假设:控制果蝇红眼、白眼的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无相应的等位基因。

②对杂交实验的解释(如图)3)测交验证:亲本中的白眼雄蝇和F1中的红眼雌蝇交配→子代中红眼雌蝇:白眼雌蝇:红眼雄蝇:白眼雄蝇=1:1:1:1。

4)结论:控制果蝇红眼、白眼的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5)研究方法:假说—演绎法。

3.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一条染色体上有许多个基因,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教材基础诊断1. 萨顿通过观察蝗虫细胞的染色体变化规律,推论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

(必2 P29正文)( √ )2. 非等位基因随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而组合能说明“核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存在平行关系”。

(必2 P29正文)( √ )3. 果蝇易饲养、繁殖快,常用它作为遗传学研究的材料。

(必2 P30相关信息)( √ )4. 摩尔根针对果蝇杂交实验提出的假说是控制果蝇眼色的基因位于X和Y染色体上。

(必2 P31正文)( × )5. 染色体是基因的载体,染色体是由基因组成的。

(必2 P32概念检测2)( × )6. 摩尔根和他的学生们绘制出了第一幅果蝇各种基因在染色体上的相对位置图。

(必2 P32正文)( √ )7. 摩尔根果蝇杂交实验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且呈线性排列。

(必2 P32正文)( × )8. 控制果蝇朱红眼和深红眼的基因是一对等位基因。

(必2 P32图2-11)( × ) 教材深度拓展1. (必2P29∼31正文)萨顿提出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假说,摩尔根用实验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

请思考生物体细胞中的基因都位于染色体上吗?为什么?提示;不一定。

2023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新人教新高考) 第5单元 微专题四 分离定律在特殊情况下的应用

2023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新人教新高考) 第5单元 微专题四 分离定律在特殊情况下的应用

微专题四分离定律在特殊情况下的应用题型一显性的相对性应用导学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若统计的样本数量足够大,子二代的性状分离比是1∶2∶1,原因可能是显性基因对隐性基因为不完全显性。

归纳总结显性的相对性比较项目完全显性不完全显性共显性杂合子表型显性性状中间性状显性+隐性杂合子自交子代的性状分离比显性∶隐性=3∶1显性∶中间性状∶隐性=1∶2∶1显性∶(显性+隐性)∶隐性=1∶2∶1跟踪训练1.研究发现基因家族存在一种“自私基因”,该基因可通过杀死不含该基因的配子来扭曲分离比例。

若A基因是一种“自私基因”,在产生配子时,能杀死体内一半不含该基因的雄配子。

某基因型为Aa的植株自交获得的F1中红花(AA)∶粉红花(Aa)∶白花(aa)=2∶3∶1,则F1中个体随机受粉产生的后代的表型及比例为()A.红花∶白花=2∶1B.红花∶粉红花=8∶7C.红花∶粉红花∶白花=14∶17∶5D.红花∶粉红花∶白花=98∶105∶25答案 C解析若A基因是一种“自私基因”,能杀死一半不含该基因的雄性配子,即能杀死一半Aa产生的含基因a的雄配子,而基因型AA、aa个体产生配子时不存在致死现象。

F1个体随机交配,则F1产生的雌配子基因型及比例是A∶a=7∶5,产生雄配子的基因型及比例是A∶a =2∶1,则AA∶Aa∶aa=14∶17∶5,C正确。

2.(经典高考题)鲤鱼和鲫鱼体内的葡萄糖磷酸异构酶(GPI)是同工酶(结构不同、功能相同的酶),由两条肽链构成。

编码肽链的等位基因在鲤鱼中是a1和a2,在鲫鱼中是a3和a4,这四个基因编码的肽链P1、P2、P3、P4可两两组合成GPI。

以杂合子鲤鱼(a1a2)为例,其GPI基因、多肽链、GPI的电泳(蛋白分离方法)图谱如下:请回答相关问题:(1)若一尾鲫鱼为纯合二倍体,则其体内GPI 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鲤鱼与鲫鱼均为杂合二倍体,则鲤鲫杂交的子一代中,基因型为a 2a 4个体的比例为____________。

2023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件伴性遗传

2023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件伴性遗传

25.(2017全国3)已知某种昆虫的有眼(A)与无眼(a)、正常刚毛(B)与小刚毛(b )、正常翅(E)与斑翅(e)这三对相对性状各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现有三个纯合品系 :①aaBBEE、②AAbbEE和③AABBee。假定不发生染色体变异和染色体交换,回答下列 问题:
(1)若A/a、B/b、E/e这三对等位基因都位于常染色体上,请以上述品系为材料,设计实 验来确定这三对等位基因是否分别位于三对染色体上。(要求:写出实验思路、预期实验 结果、得出结论)________
不携带。一对等位基因中,只要有一个是显性致病基因,就会表现为患者。
(2) 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实例 —抗维生素D佝偻病
①男性的抗维生素 D 佝偻病基因一定传给女儿,也一定来自母亲。 ②若男性为患者,则其母亲和女儿一定是患者;若女性正常,则其 父亲和儿子也一 定正常。 ③ 这 种 遗 传 病 的 遗 传 特 点 是 女 性 患 者 多于 男 性 , 图 中 显 示 的 遗 传 特 点 是世代连续遗传。
无创基因检测,专门 查色盲基因,可以明 Ⅳ 确胎儿是否携带色盲 基因,是否会患色盲。 目前只能做到产前的 筛查,不能治疗。
XBY XbY
XBY
XBX-
XBXXBX-
伴性遗传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考情分析
在近几年的高考命题中,伴性遗传的题材几乎年年有! 涉及的考点有伴性遗传的基因频率计算、遗传方式分析、伴 性遗传典型组合的应用、涉及伴性遗传的实验设计等。
雄亲本产生含Xr配子的比例相同D.白眼残翅雌蝇可形成基因型 为bXr的极体
由于两对基因独立遗传,可分别分析两对基因的遗传情况。翅长:根据长翅基因(B)对残翅基因(b) 为显性,位于常染色体上,由于亲本长翅×长翅→F1有残翅,推断亲本的基因型是Bb和Bb,亲本产生的 F1有3/4长翅(B_)和1/4残翅(bb)。眼色:根据红眼基因(R)对白眼基因(r)为显性,位于Ⅹ染色 体上,由于亲本红眼×白眼→F1有白眼雄性,推断亲本的基因型是XRXr和XrY。亲本产生的F1雄蝇中有 红眼(XRY)和白眼(XrY),各占1/2。结合两对基因,亲本的基因型是BbXRXr(红眼长翅)和BbXrY (白眼长翅),产生的F1雄蝇中白眼残翅(bbxrY)占1/4×1/2=1/8,符合题意;F1中出现长翅雄蝇的概 率是3/4×1/2=3/8;亲本雌蝇(XRXr)产生XR、Xr两种类型的配子,各占1/2,雄蝇(XrY)产生Xr、Y两 种类型的配子,各占1/2,因此雌、雄亲本产生含Xr配子的比例相同;白眼残翅雌蝇基因型是bbXrXr,在 减数分裂中能形成基因型是bXr的极体。

2025高考总复习一轮生物学配人教版(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ppt 第5单元 孟德尔遗传定律与伴性遗传

2025高考总复习一轮生物学配人教版(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ppt 第5单元 孟德尔遗传定律与伴性遗传

A.9/64、1/9
B.9/64、1/64
C.3/64、1/3
D.3/64、1/64
解析 设控制三对性状的基因分别用A、a,B、b,C、c表示,亲代基因型为
AABBcc与aabbCC,F1的基因型为AaBbCc,F2中A_∶aa=3∶1,B_∶bb=3∶1, C_∶cc=3∶1,所以F2中红果、多室、长蔓所占的比例是 3/4×1/4×3/4=9/64;在F2的每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中的纯合子占1/3,故 红果、多室、长蔓中纯合子的比例是1/3×1/3=1/9。
4.(2023·山东泰安模拟)如图甲和乙分别为两株豌豆体细胞中的有关基因 组成,要通过一代杂交达成目标,下列操作不合理的是( B )
A.甲自交,验证B、b的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 B.乙自交,验证A、a与B、b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C.甲、乙杂交,验证D、d的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 D.甲、乙杂交,验证A、a与D、d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比例
出现的比例,杂合子概率 =1-纯合子概率
AABBdd所占比例为 1/2×1/2×1/2=1/8
专项训练
1.番茄红果对黄果为显性,二室果对多室果为显性,长蔓对短蔓为显性,三对 性状独立遗传。现有红果、二室、短蔓和黄果、多室、长蔓的两个纯合
品系,将其杂交种植得F1和F2,则在F2中红果、多室、长蔓所占的比例及红 果、多室、长蔓中纯合子的比例分别是( A )
解析 若基因型为AaRr的个体测交,则子代基因型有AaRr、Aarr、aaRr、 aarr 4种,表型有3种,分别为小花瓣红色、小花瓣黄色、无花瓣,A项正确;若 基因型为AaRr的亲本自交,由于两对基因独立遗传,根据基因的自由组合 定律,子代共有3×3=9(种)基因型,而Aa自交子代表型有3种,Rr自交子代表 型有2种,但由于aa表现为无花瓣,故aaR_与aarr的表型相同,所以子代表型 共有5种,B项错误;若基因型为AaRr的亲本自交,则子代有花瓣植株中,AaRr 所占比例约为2/3×1/2=1/3,子代的所有植株中,纯合子所占比例约为1/4,C 项正确;若基因型为AaRr与Aarr的亲本杂交,则子代中红色花瓣(A_Rr)的植 株所占比例为3/4×1/2=3/8,D项正确。

2025高考总复习一轮生物学配人教版(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ppt 第5单元 孟德尔遗传定律与伴性遗传

2025高考总复习一轮生物学配人教版(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ppt 第5单元 孟德尔遗传定律与伴性遗传

分离,性状分离是指 在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 。
若只考虑果蝇翅的形状这一对相对性状,甲和乙产生的子一代长翅个体中,
杂合子占
2/3

(3)果蝇的后胸正常(E)对后胸变形(e)为显性,现有纯合后胸正常的雌果蝇
和纯合后胸变形的雄果蝇,请设计实验探究E、e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
位于X染色体上。
题型三 探究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X、Y染色体同源区段上
要点归纳 1.在已知性状的显隐性的条件下,若限定用一次杂交实验来证明,则可采用 “隐性雌×显性雄(杂合)”[即aa(♀)×Aa(♂)或XaXa×XAYa或XaXa×XaYA]杂 交组合,观察分析F1的表型。
2.在已知性状的显隐性的条件下,未限定杂交实验次数时,则可采用以下方 法,通过观察F2的性状表现来判断。
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让组合二F1灰身雌、雄果蝇相互交配,然后统计F2 中黑身果蝇的性别比例:
若 黑身果蝇中雌性∶雄性=1∶1 ,则说明A/a位于常染色体上;
若 黑身果蝇全为雄性
,则说明A/a位于X、Y的同源区段上。
2.基本思路 (1)用“纯合隐性雌×纯合显性雄”进行杂交,观察分析F1的性状。
(2)用“杂合显性雌×纯合显性雄”进行杂交,观察分析F1的性状。
专项突破
3.(2023·广东湛江统考)果蝇染色体组成为 2N=8,野生型果蝇(纯合子)的眼形是圆眼, 某遗传学家在研究中偶然发现一只棒眼雄
果蝇,他想探究果蝇眼形的遗传方式,设计
的相
对性状,且易饲养、繁殖快、产生子代多,便于 统计分析 。
(3)若F2中雌、雄果蝇个体中均有圆眼、棒眼,且圆眼与棒眼的比值为3∶1, 则控制眼形的基因位于 常 染色体上。若F2中圆眼∶棒眼=3∶1,但 仅在 雄(填“雌”或“雄”)果蝇中有棒眼,则不能判断控制圆眼、棒眼的

2025高考总复习一轮生物学配人教版(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ppt 第5单元 孟德尔遗传定律与伴性遗传

2025高考总复习一轮生物学配人教版(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ppt 第5单元 孟德尔遗传定律与伴性遗传
12345678
4.摩尔根将白眼雄果蝇与野生型红眼雌果蝇杂交,F1雌雄果蝇全表现为红 眼,F1雌雄果蝇杂交,F2中雌果蝇全表现为红眼,白眼只出现在雄果蝇中。摩 尔根提出假设:白眼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在Y染色体上没有其等位基因。 可通过以下哪一个实验证明假设的正确性?( C ) A.让纯合的红眼雌雄果蝇相互交配 B.让F1雌果蝇与F2白眼雄果蝇进行交配 C.让白眼雌果蝇与野生型红眼雄果蝇交配 D.让白眼雌果蝇与白眼雄果蝇进行交配
12345678
2.摩尔根验证“白眼基因只存在于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不含有它的等位 基因”的实验是( D ) A.亲本白眼雄果蝇与野生型红眼雌果蝇杂交,F1都是红眼果蝇 B.F1雌雄果蝇相互交配,F2出现白眼果蝇,且白眼果蝇都是雄性 C.F1中的红眼雌果蝇与F2中的白眼雄果蝇交配,子代雌雄果蝇中,红眼和白 眼各占一半 D.野生型红眼雄果蝇与白眼雌果蝇交配,子代只有红眼雌果蝇和白眼雄果 蝇
12345678
解析 本实验是摩尔根发现果蝇眼色遗传与性别有关的亲本杂交实验,不是 验证实验,A项不符合题意;本实验是摩尔根发现果蝇眼色遗传与性别有关 的子一代自交实验,不是验证实验,B项不符合题意;本实验不只符合“白眼 基因只存在于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不含有它的等位基因”的假说,也符合 “白眼基因存在于X和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的假说,C项不符合题意;本实验 可以证明“白眼基因只存在于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不含有它的等位基因” 的假说成立,白眼基因的遗传方式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D项符合题意。
12345678
解析 性控遗传的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伴性遗传的致病基因位于性染 色体上,致病机理不同,A项错误;一对夫妇表型正常,设该遗传病的致病基 因用Y(y)表示,说明该对夫妇中男方为隐性纯合子(基因型为yy),女方的基 因型为Y_,其子代中女孩可能患病,B项错误;一对夫妇都患病,说明该对夫 妇中男方的基因型为Y_,女方的基因型为yy,子代中男孩可能正常(基因型 为yy),女孩可能患病(基因型为yy),C项正确;一对夫妇,男方正常(基因型为 yy),女方患病(基因型为yy),则生一个男孩患病的概率为0,D项错误。

2025高考总复习一轮生物学配人教版(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ppt 第5单元 孟德尔遗传定律与伴性遗传

2025高考总复习一轮生物学配人教版(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ppt 第5单元 孟德尔遗传定律与伴性遗传

2.(2024·山西朔州联考)下列有关遗传学研究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D ) A.孟德尔在豌豆杂交实验中F1自交不需要进行人工授粉 B.玉米雄花的花粉落在同一植株雌花的柱头上属于自交 C.检测某雄兔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可以用测交的方法 D.正反交实验结果不同,可判断相关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解析 豌豆为两性花、自花传粉植物,孟德尔在豌豆杂交实验中F1自交不需 要进行人工授粉,A项正确;玉米雌雄同株,花为单性花,雄花的花粉落在同 一植株雌花的柱头上属于自交,B项正确;检测某雄兔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 可以与隐性纯合子进行测交,观察后代的表型及比例,C项正确;正反交实验 结果不同,可初步判断相关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或细胞质中,D项错误。
解析 对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因子,孟德尔的假说内容是生物体能产生 两种类型的配子,且数目相等,存活能力相同;对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 因子,孟德尔的假说内容是生物体能产生四种类型的配子,且数目相等,存 活能力相同,因此,孟德尔假说的内容之一是生物体能产生两种(或四种)类 型的雌、雄配子,A项正确;孟德尔是在观察到具有一对(或两对)相对性状 的豌豆纯合亲本杂交后代只有一种表型,F1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才提出 问题、作出假说,并且通过测交实验来推理得出结论的,B项错误;孟德尔作 出的“演绎”是若F1产生数量相等的两种配子,则与隐性纯合子杂交,后代会 产生两种表型,且比例为1∶1,C项正确;孟德尔发现的遗传规律不能解释同 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遗传,如连锁遗传,D项正确。
2.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假说—演绎”分析 相对 显性
性状分离
高茎 矮茎
遗传因子
成对
成单
成对的遗传因子
随机结合 4
1∶1 1∶1
3.基因的分离定律

2025高考总复习一轮生物学配人教版(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ppt 第5单元 孟德尔遗传定律与伴性遗传

2025高考总复习一轮生物学配人教版(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ppt 第5单元 孟德尔遗传定律与伴性遗传

5.(2023·湖南长沙模拟)狗的毛色由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且分 别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A基因控制红色色素的合成,B基因控制褐色色素 的合成,当两种色素都不存在时,该动物毛色表现为黄色,当A、B基因同时 存在时,该动物的毛色表现为黑色。让均为双杂合的黑色雌、雄狗杂交,子 一代出现4种表型且比例为黑色∶红色∶褐色∶黄色=2∶3∶3∶1。下列说 法错误的是( D) A.子一代出现该性状分离比的原因是含AB的配子致死 B.若只考虑毛色性状存在6种基因型,则不存在黑色纯合子个体 C.若黑色狗和红色狗杂交子代出现黄色狗,则理论上黄色狗所占比例为1/6 D.让子一代4种表型的雌、雄狗相互交配,子二代中黄色狗所占比例最大
若不考虑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互换,且含b基因的染色体片段缺失 (这种变化不影响配子和子代的存活率),图③细胞能产生 2 种基 因型的配子,其基因型是 A、aB 。 (2)假设图①中两对基因在遗传时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请在方框内画 出A/a、B/b两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另一种可能的分布状态。(画图并标注 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如图所示:
专项突破
1.(2023·全国新课标卷)某研究小组从野生型高秆(显性)玉米中获得了2个 矮秆突变体。为了研究这2个突变体的基因型,该小组让这2个矮秆突变体 (亲本)杂交得F1,F1自交得F2,发现F2中表型及其比例是高秆∶矮秆∶极矮秆 =9∶6∶1。若用A、B表示显性基因,则下列相关推测错误的是( D) A.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和AAbb,F1的基因型为AaBb B.F2矮秆的基因型有aaBB、AAbb、aaBb、Aabb,共4种 C.基因型是AABB的个体为高秆,基因型是aabb的个体为极矮秆 D.F2矮秆个体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1/2,高秆个体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1/1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6课时伴性遗传的特点与应用及人类遗传病课标要求概述性染色体上的基因传递和性别相关联。

考点一伴性遗传的特点及应用1.性染色体的类型及传递特点(1)性染色体类型与性别决定深度思考①所有生物都有性染色体吗?提示所有无性别之分的生物均无性染色体,如酵母菌等。

②没有性染色体的生物有没有性别区分呢?提示蜜蜂、蚂蚁没有性染色体但有性别分化,其雌雄性别并非取决于“染色体类型”而是取决于其他因素。

③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与性别决定有关系吗?提示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未必都与性别决定有关,如色觉基因、某些凝血因子基因均位于X 染色体上,而外耳道多毛基因则位于Y染色体上。

④性染色体只存在于生殖细胞中吗?提示性染色体也存在于体细胞中。

(2)传递特点(以XY型为例)①X1Y中X1只能由父亲传给女儿,Y则由父亲传给儿子。

②X2X3中X2、X3任何一条都可来自母亲,也可来自父亲,向下一代传递时,任何一条既可传给女儿,也可传给儿子。

③一对夫妇(X1Y和X2X3)生两个女儿,则女儿中来自父亲的都为X1,来自母亲的既可能为X2,也可能为X3。

2.伴性遗传的类型和特点(1)伴性遗传的概念: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在遗传上总是和性别相关联,这种现象叫作伴性遗传。

(2)伴性遗传的类型和遗传特点分析(以XY型为例)具有隔代遗传现象;男性具有连续遗传现象;女性热图分析X、Y染色体上基因的遗传分析据图分析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和非同源区段,其中红绿色盲相关基因为B、b,抗维生素D佝偻病相关基因为D、d。

①色盲和抗维生素D佝偻病致病基因都在X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为什么色盲患者男性多于女性而抗维生素D佝偻病女性多于男性?提示因为色盲基因为隐性基因,女性体细胞内的两个X染色体上同时具备b基因时才会患病,而男性体细胞内只有一条X染色体,只要具备一个b基因就表现为色盲,所以“男性患者多于女性”;而抗维生素D佝偻病基因为显性基因,女性体细胞内的两个X染色体上只有同时具备d基因时才会正常,而男性只要具备一个d基因就表现为正常,所以“女性患者多于男性”。

②请写出色盲和抗维生素D佝偻病遗传中,子代性状会表现出性别差异的婚配组合?提示X B X b×X B Y、X b X b×X B Y;X D X d×X D Y、X d X d×X D Y。

③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在减数分裂时可以联会,其上相同位点的基因互为相同基因或等位基因。

若红绿色盲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则该基因的遗传与性别有关吗?请举例说明。

提示 有关,如♀X b X b ×♂X b Y B 、♀X b X b ×♂X B Y b 、♀X B X b ×♂X b Y B 、♀X B X b ×♂X B Y b 。

3.伴性遗传的应用(1)推测后代发病率,指导优生优育(2)根据性状推断性别,指导生产实践已知控制鸡的羽毛有横斑条纹的基因只位于Z 染色体上,且芦花(B)对非芦花(b)为显性,请设计通过花纹选育“雌鸡”的遗传杂交实验,并写出遗传图解。

①选择亲本:选择非芦花雄鸡和芦花雌鸡杂交。

②请写出遗传图解。

提示 如图所示考向一 伴性遗传特点与类型1.(2022·山东济南市章丘区高三测试)家鸽(性别决定方式为ZW 型)的羽色受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有灰白羽、瓦灰羽和银色羽三种类型。

用不同羽色的雌雄个体杂交,对后代羽色进行统计的结果如下表(不考虑基因位于Z 和W 染色体同源区段上的情况;灰白羽只在雄性个体中出现)。

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控制家鸽羽色的基因位于Z 染色体上B .家鸽决定羽色的基因型共有5种C .灰白羽鸽的基因型为Z A Z A ,银色羽鸽的基因型为Z a Z a 、Z a WD .若选用瓦灰羽雌雄个体杂交,则后代的表型及比例为灰白羽∶瓦灰羽=1∶2答案 D解析 瓦灰羽雌雄个体杂交,基因型组合为Z A Z a ×Z A W ,后代有Z A Z A (灰白羽♂)∶Z A Z a (瓦灰羽♂)∶Z A W(瓦灰羽♀)∶Z a W(银色羽♀)=1∶1∶1∶1,D 错误。

2.果蝇的X 、Y 染色体有同源区段和非同源区段,杂交实验结果如表所示。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X 、Y 染色体同源区段基因控制的性状在子代中也可能出现性别差异B .通过杂交组合1可判断刚毛对截毛为显性C .通过杂交组合2,可判断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一定位于X 、Y 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上D .通过杂交组合3,可判断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一定位于X 、Y 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 答案 C解析 杂交组合2中,若基因位于X 、Y 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上(设相关基因用B 、b 表示),P :截毛(X b X b )×刚毛(X B Y)→F 1:刚毛(X B X b )∶截毛(X b Y)=1∶1;若基因位于X 、Y 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则P :截毛(X b X b )×刚毛(X B Y b )→F 1:刚毛(X B X b )∶截毛(X b Y b )=1∶1,两种情况下F 1结果相同,因此不能判断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一定位于X 、Y 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上,C 项错误;杂交组合3中,若基因位于X 、Y 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P :截毛(X b X b )×刚毛(X b Y B )→F 1:截毛(X b X b )∶刚毛(X b Y B )=1∶1,故通过杂交组合3,可以判断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X 、Y 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D 项正确。

考向二 伴性遗传中特殊情况的分析3.某种雌雄异株的植物有宽叶和狭叶两种类型;宽叶由显性基因B 控制,狭叶由隐性基因b 控制,B 和b 均位于X 染色体上,基因b 使雄配子致死。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若后代全为宽叶雄株个体,则亲本基因型为XB X B ×X b YB .若后代全为宽叶,雌、雄植株各半,则亲本基因型是X B X B ×X B YC .若后代雌雄各半,狭叶个体占14,则亲本基因型是X B X b ×X B Y D .若后代性别比例为1∶1,宽叶个体占34,则亲本基因型是X B X b ×X b Y 答案 D解析 若后代全为宽叶雄株个体X B Y ,雌性亲本产生的配子只有一种X B ,因此雌性亲本的基因型是X B X B,雄性亲本只产生含Y的配子,而基因b使雄配子致死,因此雄性亲本的基因型是X b Y,A正确;若后代全为宽叶,雌、雄植株各半时,雄性亲本产生Y和X的两种配子,基因b使雄配子致死,因此雄性亲本的基因型是X B Y,后代的雄性植株全是宽叶,雌性亲本只产生一种X B的配子,因此雌性亲本的基因型是X B X B,B正确;若后代雌雄各半,即性别比例为1∶1,雄性亲本产生Y和X的两种配子,基因b使雄配子致死,因此雄性亲本的基因型是X B Y,后代宽叶与狭叶之比是3∶1,说明雌性亲本含有狭叶基因,因此雌性亲本的基因型是X B X b,C正确、D错误。

4.人类Hunter综合征是一种X染色体上单基因遗传病,患者的溶酶体中缺乏降解黏多糖的酶而使黏多糖在细胞中积累,导致细胞的损伤。

下图是某家庭该病的发病情况,4号性染色体组成为XO,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该病的致病基因为隐性基因B.4号患病是基因突变的结果C.1号的溶酶体含降解黏多糖的酶D.5号的致病基因来自1号答案B解析已知该病为一种X染色体上单基因遗传病,由于1号和2号都正常,但他们有患病的孩子,说明该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A正确;4号性染色体组成为XO,其患病是染色体的数目变异的结果,B错误;患者的溶酶体中缺乏降解黏多糖的酶而使黏多糖在细胞中积累,导致细胞的损伤,而1号正常,因此1号的溶酶体含降解黏多糖的酶,C正确;该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5号致病基因来自1号,D正确。

5.(2022·山西太原模拟)某性别决定方式为XY的动物从出生到成年,雌雄个体在外观上几乎完全一样,仅凭肉眼难以区分性别。

在X染色体上的复等位基因BA(灰红色)对B(蓝色)为显性,B对b(巧克力色)为显性。

现有一只灰红色个体和一只蓝色个体交配,后代中出现了一只巧克力色的个体。

则亲代灰红色、蓝色与子代巧克力色的性别可能分别是() A.雄性、雌性、雌性B.雌性、雄性、雌性C.雄性、雌性、雄性D.雄性、雌性、不能确定答案C解析由题意可知,一只灰红色个体和一只蓝色个体交配,后代中出现了一只巧克力色的个体,说明亲本中含有X b基因,若X b基因只能存在于蓝色亲本中,则蓝色亲本的基因型是X B X b,表现为雌性,灰红色亲本为雄性,基因型为X BA Y,子代巧克力色个体的基因型是X b Y,表现为雄性,C符合题意;若X b基因只存在于灰红色亲本中,则其基因型为X BA X b,表现为雌性,蓝色亲本为雄性,基因型为X B Y,子代巧克力色个体基因型为X b Y,表现为雄性,A、B、D不符合题意。

考点二人类遗传病1.人类遗传病(1)概念:由于遗传物质改变而引起的人类疾病。

(2)人类常见遗传病的特点、类型及实例(连线)2.遗传病的检测和预防(1)手段:主要包括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等。

(2)意义: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地预防遗传病的产生和发展。

(3)遗传咨询的内容和步骤(4)产前诊断①概念:是指在胎儿出生前,医生用专门的检测手段,如羊水检查、B超检查、孕妇血细胞检查以及基因检测等,确定胎儿是否患有某种遗传病或先天性疾病。

②基因检测:是指通过检测人体细胞中的DNA序列,以了解人体的基因状况。

人的血液、唾液、精液、毛发或人体组织等,都可以用来进行基因检测。

源于必修2 P95:基因治疗是指用正常基因取代或修补患者细胞中有缺陷的基因。

3.遗传病的调查(1)调查时,最好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如红绿色盲、白化病、高度近视(600度以上)等。

(2)调查某种遗传病的发病率时,要在群体中随机抽样调查,并保证调查的群体足够大。

某种遗传病的发病率=某种遗传病的患者数某种遗传病的被调查人数×100%。

(3)调查某种遗传病的遗传方式时,要在患者家系中调查,并绘出遗传系谱图。

4.遗传系谱图分析(1)“程序法”分析遗传系谱图(2)遗传方式判断的两个技巧①“双亲正常,女儿有病”,可确定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图1);“双亲有病,女儿有正”,可确定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如图2)。

②图3中若“患者的父亲不携带致病基因”,可排除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确定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图4中若“患者的父亲为纯合子”,可排除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确定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考向一遗传系谱图的分析6.(2022·河南郑州市高三模拟)下图是甲、乙两病患者家族系谱图,其中Ⅰ1不携带乙病致病基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