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交际论文英语翻译论文
跨文化交际理解英语作文
![跨文化交际理解英语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d9668f65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a3.png)
跨文化交际理解英语作文英文回答: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is an important skill in today's globalized world. It's essential to understand and respect the cultural differences when communicating with people from different backgrounds. For example, when I was working with a team from Japan, I learned that they value harmony and group consensus. So, instead of being assertive and making quick decisions, I had to take the time tolisten to everyone's opinions and work towards a collective agreement. This experience taught me the importance of adapting my communication style to accommodate different cultural norms.中文回答:跨文化交际是当今全球化世界中的一个重要技能。
在与来自不同背景的人交流时,理解和尊重文化差异是至关重要的。
举个例子,当我和一个来自日本的团队合作时,我了解到他们非常重视和谐和团体共识。
所以,我不得不花时间倾听每个人的意见,努力达成集体协议,而不是坚持自己的观点并迅速做出决定。
这次经历让我明白了要适应不同的文化规范,调整自己的交流方式的重要性。
跨文化交际学科综述
![跨文化交际学科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87af13ff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c5.png)
跨文化交际学科综述跨文化交际学科综述Summary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Subject Abstract: The new subject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has a history of twenty years in China while it has been developed for more than fifty years in the world.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 policy implemented in China, many changes have happened in society, such as the increase of multinational companies, influx of foreign students and immigrants,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and large-scale international activities, the appearance of cosmopolis and so on. All these make the research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urgently necessary. This paper illustrates the origin and development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its current status and trend on both home and abroad.Key Words: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Culture, Communication摘要:跨文化交际在国际上有50多年的发展史,而在我国却只有20多年的发展历程。
跨文化交际李成明unit2-A原文+翻译DOCX
![跨文化交际李成明unit2-A原文+翻译DOCX](https://img.taocdn.com/s3/m/8581ed0d0722192e4536f6c4.png)
Unit 2With the amazingly rapid development in transportation and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people from different cultures interact more often than ever before, but misunderstandings even conflicts caused in the process of this interaction also grow increasingly. Just for this reason, much concern is focused upon the problem of how to help people interact and communicate successfully in a transcultural way. As a matter of fact, culture is not strange to us all. We hear, read and talk of it, such as Chinese culture, English culture, tea culture, campus culture and so on. But when it comes to the meaning of culture, it is notoriously difficult to define what culture really is or should be.随着交通运输和信息交流的飞速发展,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交往越来越频繁,但在交往过程中产生的误会甚至冲突也日益增多。
正因为如此,人们关注的焦点是如何帮助人们以跨文化的方式成功地进行互动和交流。
事实上,文化对我们大家来说并不陌生。
我们听、读、谈它,如中国文化、英国文化、茶文化、校园文化等。
发表英文翻译论文
![发表英文翻译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e119a6ba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4f.png)
发表英文翻译论文语言是人类传播信息的工具,作为各种语言互译的翻译理论本身就是一种是相对的理论。
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发表英文翻译论文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发表英文翻译论文篇1公示语的英文翻译摘要:公示语是一种较为独特的应用文体, 旨在于公共场所向公众公示须知的内容。
然而, 目前国内公示语的英译问题十分严重。
通过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 以中西文化差异在公示语中的体现为视角, 强调公示语的特点决定了其英译应重视功能上的对等而不是字词句上简单生硬的静态对等, 遵循正确的翻译原则,以实现公示语的预期功能。
关键词:公示语功能对等文化差异翻译原则1、引言公示语指的是在公共场所向公众公示须知内容的语言, 包括标识、指示牌、路牌、标语、公告、警示等等[1]。
罗选民、黎土旺对公示语进行界定, “公示语是指在公共场合所展示的文字, 具有特殊的交际功能, 以及提供信息和完成指令的作用”[2]。
随着中国与世界的接轨, 越来越多的国家希望了解中国, 很多外国朋友来到中国。
在这种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 汉语公示语的英译也日显重要。
然而, 目前国内公示语的英译问题十分严重, 误用、滥用现象到处存在,其中最大的问题是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忽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盲目追求字词句上简单生硬的静态对等, 以至于译文文本生硬, 达不到源语文本的预期功能和效果。
公示语英译的预期对象是在华外国友人和外国游客, 为的是达到向其警示、告知、宣传的预期功能。
其英译不是一种点缀, 而是一种有目的的行为, 即如何使译文达到与原文本同等的预期功能[3]。
本文通过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 以中西文化差异在公示语中的体现为视角, 强调公示语的功能特点决定了其英译应重视功能上的对等而不是字词句上简单生硬的静态对等, 应遵循正确的翻译原则,以实现其预期功能。
2、“功能对等”翻译理论与公示语翻译公示语作为一个信息时代和经济全球化时代的标志之一, 公开面对公众, 给予公众行为需求的文字信息传递。
从跨文化交际视角看新闻英语翻译策略
![从跨文化交际视角看新闻英语翻译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8e5727fa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e1.png)
26海外文摘OVERSEAS DIGEST 海外文摘2021年第13期总第858期No.13,2021Total of 858翻译是国家间交流合作的桥梁,也促进了国家间的合作和发展。
但是,国家间的地理位置不同,以及人文环境的差别,也造就了各种各样的地方特色语言文化。
新闻翻译作为国家间信息传递和文化传播的桥梁,促进了国家间的交流,拉近了人们的距离。
新闻英语作为一门专门用途英语,有其自身独特的文体特点和语言特征,译者需要遵循新闻语言的表达规则,借助恰当的翻译策略,并妥善处理中西方文化差异和思维模式差异,才能准确地报道新闻事件,向人们传播国际资讯,使他们感受异域文化。
1 新闻英译的特点新闻英语,顾名思义,是“英文报刊、电视和广播等大众传媒使用的英语,是具有新闻特性、适合新闻报道要求的语言,是适应新闻信息传播的语言[1]。
”新闻英语属于特殊用途英语,它在文体特点和语言形式上的独特风格决定了其翻译的特殊性。
新闻的多样性:新闻内容涉及面广泛,涵盖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同时,新闻英语中还掺杂着各种形式的语体,如:实时报道、新闻评论、特写文章等,其中包含各学科术语、各领域行话和市井俚语等语体。
因而译者需要对新闻的各种文体特点有所了解,并遵循相关的翻译原则。
新闻的时效性:新闻的时效性决定了新闻价值的大小。
由于时间和版面的限制,新闻语言准确简洁,大量使用简短词、节缩词、同位语短语、分词短语等。
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要尽量顾及原文语言和文体特点,并以高效的翻译保证新闻的时效性和准确性。
新闻的跨文化性:新闻的翻译不仅是文字的转换,更是文化的传播。
当新闻内容涉及到不同国家民族的人文风俗时,译者需具备跨文化意识,调整认知结构和思维模式, 把异域的文化以中国读者容易接受的方式进行传达,同时最大程度保留其源语言文字魅力,实现跨文化交际的作用。
2 新闻英语中的跨文化元素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新闻报道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类别,其中的语言蕴含了丰富的历史人文元素。
《跨文化交际与翻译》 (5)
![《跨文化交际与翻译》 (5)](https://img.taocdn.com/s3/m/2e2a4a460722192e4536f69a.png)
• We see the world not as what it is, but as the world comes to our sensory receptor.
The Notion of Culture
➢ Deep Culture vs. Surface Culture
Consider the following, try to decide which of them are above the water and which are below:
Lecture Two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A Review of the Components of Communication
Noise Context
source encoding message channel receiver decoding receiver response
• Cultures may be classified by three large categories of elements: artifacts (which include items ranging from arrowheads to hydrogen bombs, magic charms to antibiotics, torches to electric lights, and chariots to jet planes); concepts (which include such beliefs or value systems as right or wrong, God and man, ethics, and the general meaning of life); and behaviors (which refer to the actual practice of concepts or beliefs).
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看英语习语翻译
![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看英语习语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6d0d58706c175f0e7cd137e7.png)
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看英语习语翻译摘要:习语既是语言文化的一部分,又是语言文化的镜子。
这些习语承载了不同的民族文化特色和文化信息。
英语中丰富的习语表现了语言所蕴含的多姿多彩的西方文化。
为再现原文的表现力,在翻译中,除了力求忠实原文,还应根据目的语的文化特点,对不同的源语言作相应的艺术加工,以真正实现跨文化交际。
本文通过对比分析英语和汉语的文化共性和差异,探讨如何实现英语习语的翻译。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 英语习语 翻译 一、引 言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文化要通过语言来交流和传承,语言只能依附于某种特定的文化而存在。
人们在对语言与文化二者的关系研究的过程中,逐渐产生了一门新的学科——跨文化交际学。
而在语言这个大家庭中,习语是其中的核心和精华。
如果没有习语,语言将会变得枯燥乏味,毫无生气。
反之,如果运用得当,习语可增强语言的表达能力。
英语是世界上词汇最丰富的语言之一,英语习语更显得纷繁浩瀚,渗透着浓郁的西方文化气息。
如何准确传达习语所包含的独特文化内涵,并再现原作的表现力,往往是翻译的难点。
本文试图从跨文化语言交际的角度来探讨如何翻译英语习语。
二、跨文化交际及习语翻译的相关概念 随着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和交际理论的兴起,翻译研究已经从纯语言的角度转向文化角度,翻译被广泛地视作是文化交流的行为。
(尤今·奈达,2001:82)既然任何语言文本都不可能脱离文化背景存在,翻译必然不仅和语言有关,也和文化有关。
从本质上看,翻译是以一种语言为载体的文化内涵转换为另一种文化形式的广义的文化翻译。
因此,翻译可以视为一种跨文化交际的行为,是不同国度、不同种族、或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之间进行相互间的交流与交往。
英语是世界上最丰富和发达的语言之一,有大量的习语。
习语是语言的结晶,是语言使用者长期以来使用的形式简洁且意思精辟的定形性的、文化承载量最为丰富的词组或短语。
史密斯在《词汇和语法》一书中说:“我们最好的习语和最好的词一样,不是产生于图书馆、会客室或华丽的剧院,而是在工厂、厨房和农场里产生的。
跨文化交际-浅谈英汉文化差异与翻译
![跨文化交际-浅谈英汉文化差异与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4b28a2f3aef8941ea76e053d.png)
跨文化交际—浅谈英汉文化差异与翻译摘要: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又是文化的映像。
语言和文化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理解语言必须了解文化,理解文化必须了解语言。
只有对文化有了的充分了解之后,了解到它们之间的文化差异,才能实现对原文的原貌再现。
英汉文化差异主要在于受价值观念、文化心理与象征、审美取向、宗教意识等特征的影响,因此译者必须十分熟悉英汉语言文化的差异,提高双语的文化修养,才能更完整地传递文化信息。
关键词:文化差异语言翻译《圣经·旧约·创世纪》中有记:大洪水过后,诺亚的子孙在示拿地安下身在,其时人们言语相同,口音相通,然而安身并非意味着立命,为了给自己扬名,以免被驱散于地之四级,众人便决定建造一座城,城中竖起一座塔,塔顶高耸入云,名曰通天塔(the Babel,或译为“巴别塔”);忤逆之举一出,耶和华大为震怒,于是上帝变乱了人类的语言,并将其遣散于地之四方,以示惩戒。
至此,上帝借以命名万物的纯语言(pure language)不复存在,人类再也无法以同样的言语相互交流,而要实现彼此间的沟通,就只有借助于翻译来重建那传说中的通天塔了。
然而又谈何容易,翻译从来就不是以举手之劳所能成就的事情或事业,谓翻译之难,难于上青天,此言并非空穴来风,亦无些微渲染之嫌,如其不然,英国学界之执牛耳者瑞查兹(I.A.Richards)当年概不至于作如下感发:在宇宙演化过程中,翻译堪称最为复杂之事件,亦未可知。
语言是意义的载体,因此要完整的把一国语言翻译为另一国语言,译者则必须了解这两国的双语文化知识。
不同的语言转换必须服从特定的文化要求,翻译不仅是语言的转换,更是文化信息的传递,语言的转换只是翻译的表层,而文化信息的传递才是翻译的实质。
因此,要更深刻,更贴切地传递原文的内在信息,译者必须探明英汉双语的文化特征及其差异,并将双语的文化内涵适当对接,真实地再现原文的面貌。
由此可见,译者的双语文化知识在其成功的翻译中起着决定性作用。
跨文化交际的英文作文
![跨文化交际的英文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6fe90853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81.png)
跨文化交际的英文作文English: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is an essential aspect of our globalized world. It involves interactions between people from different cultural backgrounds, where language, customs, beliefs, and norms can vary significantly. Successfully navigating these interactions requires understanding, respect, and adaptability.One significant challenge in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is language barriers. For instance, during my travels in China, I encountered a situation where Istruggled to convey my dietary restrictions to a local chef. In English, I requested a vegetarian dish, assuming itwould be understood. However, the chef seemed perplexed,and I realized my mistake. I then tried using basic Mandarin phrases I had learned, such as "wǒ bù chī ròu" (我不吃肉), meaning "I don't eat meat." This helped bridge the communication gap, and the chef was able to prepare asuitable meal.Another aspect to consider is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In many cultures, gestures, facial expressions, and body language convey meanings as much as words do. For example, a firm handshake is often seen as a sign of confidence and respect in Western cultures. However, in some Asian cultures, a softer handshake may be more appropriate, as a firm grip can be perceived as aggressive. Understanding these nuances is crucial for building rapport and avoiding misunderstandings.Moreover, cultural differences in communication styles can lead to misunderstandings. For instance, in some cultures, direct communication is valued, while in others, indirect communication is preferred to maintain harmony. During a business negotiation in Japan, I found that my straightforward approach was met with silence and nods, which I initially interpreted as agreement. However, upon reflection, I realized that my Japanese counterparts were being polite and non-confrontational, and their silence indicated they were considering my proposal rather thanagreeing outright.In conclusion, effective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requires patience, empathy, and an open mind. Byrecognizing and respecting cultural differences in language, non-verbal cues, and communication styles, we can foster mutual understanding and build stronger relationshipsacross borders.中文:跨文化交际是我们全球化世界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本科毕业论文关于英文翻译
![本科毕业论文关于英文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f9c39318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ad.png)
本科毕业论文关于英文翻译自改革开放以来,不同国家的人急于了解他国的文化,电影作为跨文化交流的一种方式,为电影界迎来了春天。
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本科英文翻译毕业论文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本科英文翻译毕业论文篇1英文电影片名翻译初探摘要:电影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深受大众喜爱。
国与国之间的文化交流,电影也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把国内的好影片介绍出去,把国外的好影片引进来,翻译是重要一环,而首先吸引观众的就是片名。
片名的翻译起着重要的作用。
翻译片名,要以传递信息和唤起美感为目的。
在文字转移过程中,应切实保留原作的信息价值和美学价值。
既要忠于原片内容,还要注意文字优美、言简意赅,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本文针对目前英文电影片名翻译的现状,对英文电影片名翻译的有关理论展开讨论,同时提出了翻译片名的几种基本方法。
关键词:电影;英文电影;片名翻译;方法电影是人们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它能传播信息、抒发感情、反映丰富多彩的生活。
给人们带来艺术上的享受。
一部好的影片之所以能吸引成千上万的观众,除了演员的精湛演技、富有哲理的对话以及绚丽多彩的画面外,与其寓意深刻、回味无穷的片名有着直接的联系。
片名,是影视片的品牌商标,看似简单却是作者颇费神思的产物,寥寥数词凝聚着整个作品的精髓。
电影片名翻译是一项重要而富于创造性的工作。
佳译能够为影片锦上添花。
对丰富国内观众业余文化生活,促进国际间文化艺术交流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翻译片名大多直译,形式与内容皆相似,朴实明了又贴切。
但是片名的翻译也是语际交流,是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
观众对象不同,文化和欣赏习惯也有差异,原语与译语的表达方式和习惯有同有异。
片名翻译时,也应深入理解影片的内容蕴涵和风格,揣摩措词用语,力求准确把握原语与译语的表层意义和联想意义,既要考虑对等,更要考虑到译名的传意性和可接受性。
一、英文电影片名翻译现状(一)一片多名的问题日前,电影片名翻译中存在着混乱、不规范的现象,一片多名的问题较突出。
关于英语翻译方向的论文范文
![关于英语翻译方向的论文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1f98bb4d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d4fe35c.png)
关于英语翻译方向的论文范文翻译在跨文化、跨民族之间的交流和合作中功不可没,英语翻译,它既是语言之间的相互转换,同时也是不同文化间的交流。
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英语翻译的论文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英语翻译的论文篇1文化空缺与英汉翻译摘要:不同民族的语言产生于不同的文化背景,所承载的文化也不尽相同,这就必然导致两种语言在表达方式上存在很多相异之处,文化空缺就是这些差异的极端表现,它是一个民族语言和文化与其它民族语言和文化的异质性的充分体现,这无疑增加了翻译的难度。
所以文化空缺的翻译不仅是语言的迁移,更是文化的传播。
关键词:文化空缺英汉翻译翻译作为人类最早进行的交流活动之一,一直在不同的语言集团间沟通信息,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正是由于翻译所起的中介作用,民族间才可以互通有无、互相学习、共同发展。
跨文化交际学和文化语言学的兴起与发展,为语言与文化的研究带来了勃勃生机。
而作为跨文化交际的翻译,也因此而更加受到重视,对它的研究也呈现出多角度、多侧面、开放性的特点。
翻译作为不同语言之间人们交流思想和文化不可或缺的手段,在传播文化信息、促进不同民族间的相互了解与民族融合的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已日益凸显。
翻译界对翻译理论研究的重心从译意到译信息再到以文化为导向的翻译,正说明翻译实质是文化的翻译。
如Bassnet & Lefevele就指出翻译的研究实际上就是文化互动的研究,Nida亦强调译者的双文化能力。
而在交流与翻译活动过程中,各民族由于语言文化异质性的客观存在,会不可避免地出现信息交流的障碍。
其中作为语言文化异质性极致体现形式的文化空缺现象更使交流者进入了两难的境地。
为积极应对空缺现象带来的问题,促使交流与翻译的顺利进行,就必须在交流与翻译过程中逐步探寻处理文化空缺的有效途径和办法。
翻译,在古时候叫做“象寄”或“通事”。
《说文解字》里说:“传译四夷之言者。
”《义疏》里也提到:“译即易,谓换易言语使相解也。
跨文化交际 英语案例分析翻译
![跨文化交际 英语案例分析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ffc4e7fb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a6.png)
Case 1The shipping agent is serving the customers in the way that is considered efficient in Venezuelan culture. To the Canadian, however, this is unfocused activity that is not nearly as efficient as it would be—particularly from her point of view–if the agent simply dealt exclusively with her scheduled appointment. In Canada, businesspeople typically write appointments and activities into the day’s agenda every day. They then work sequentially through the agenda until they have completed each task or the day is over. In other words, Canadians prefer to do one thing at a time, while the South Americans, including Venezuelans, tend to do a few things simultaneously.船舶代理人接待客户的这种方式在委内瑞拉的文化中被认为是有效的方式。
对于加拿大人来说,然而,这种不集中竭力的活动也不像它看来的那样有效,特别是依她来看,如果受托人专一的处理她原方案安排。
在加拿大,商人通常每天都会把约会和活动写到第二天的议事日程上,然后他们通过议程连续工作,直到他们完成每一项任务或一天结束了。
(英语毕业论文)中美家庭价值观的跨文化对比与研究
![(英语毕业论文)中美家庭价值观的跨文化对比与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5ae5a01cce2f0066f43322ae.png)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1 A Brief Analysis of Political Euphemism2 中美礼貌用语的跨文化对比分析3 浅谈英语教学中课堂活动的应用4 The Causes of Maggie’s Death in Maggie: A Girl of the Streets5 六种颜色词语的英汉互译探索6 从语用学角度看广告英语中的模糊表达7 A Study of Intertextuality in Advertising Text8 浅论《洛丽塔》主人公悲剧命运的根源9 德国功能目的论指导下广告口号的汉译10 《荒原》中死亡与复活的意象分析11 The Application of Cohesive Devices in Chinese-English Translation of Chinese Literary Works12 《傲慢与偏见》中的三种不同婚姻的分析13 论《吉姆老爷》中的英雄主义14 中学英语教学到大学英语教学衔接问题研究15 从《唐老鸭》看赵健秀的男性主义16 笛福《鲁宾逊漂流记》中鲁宾逊形象解析17 试论《出狱》中“房子”的意象18 中英文颜色词的文化内涵及翻译19 从中美餐饮礼仪差异谈跨文化交际20 论中美商务谈判中的跨文化交际因素21 试析中英婚姻生活差异及其原因22 浅析美剧台词中幽默的翻译——以《绝望的主妇》为例23 论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情景创设24 从《永别了,武器》试析海明威心目中的理想女性25 人性的救赎——从电影《辛德勒的名单》看美国英雄主义的新侧面2627 《野性的呼唤》中自然主义探析28 文体学视觉下的英语商务信函的礼貌表现29 论《雾都孤儿》的写作手法与创作意义30 论查尔斯.狄更斯的现实主义风格31 分析《天使,望故乡》的精神主题32 任务型教学法在高中英语阅读中的使用初探33 歧义视角下的英语言语幽默研究34 Problems in the Oral Class and Solutions to Them35 An Analysis on the Tree Image on Sethe’s Back in Beloved36 归化和异化翻译策略的研究37 从《了不起的盖茨比》看菲茨杰拉德的女性观38 从跨文化的角度研究故事影片名字的英汉翻译39 论中美广告伦理观的差异——从“性感平面广告”中的女性形象分析40 裘德悲剧成因的分析41 从合作原则看《傲慢与偏见》中的会话含义42 旅游英语翻译的研究43 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视角解读爱伦.坡的《黑猫》44 论中西文化中家庭观念的差异45 对《老人与海》中主人公的性格分析46 汉译英语足球新闻中修辞手法的策略47 论《呼啸山庄》中希斯克利夫的矛盾情感48 中美文化视野中对个人主义的认同差异49 A Study on Error Correction in JEFC Classroom50 从语域角度分析《瓶中信》中书信的语言特色51 How to Avoid Chinglish on English Writing of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52 英汉新词对比研究53 On the Anti-traditional Factors of Feminism Translation54 从《所罗门之歌》看美国的黑人文化55 性别话语模式的社会语言学研究56 从圣诞节和春节看中西方文化差异57 《茶馆》英译本的翻译对比研究58 浅析达洛卫夫人的自我追寻59 从功能分析的角度试析广告英语中语言的性别差异60 论英语新闻中的模糊语言61 语码转换———从正式场合到非正式场合62 中美非言语交际中的时空观差异63 语用预设视野下的广告英语分析64 孤独的灵魂—简评《月亮和六便士》中的思特克兰德65 论《无名的裘德》中主人公裘德福雷人生悲剧的原因66 中美人际关系比较67 Transcendentalism in Thoreau's Walden68 浅析苔丝悲剧命运的形成原因69 从《汤姆叔叔的小屋》看斯托夫人的宗教矛盾心理70 从宝洁公司的运营模式看美国文化的多样性71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中萨宾娜和特蕾莎的人物分析72 译者主体性对翻译风格的影响分析73 从汉英墓志铭看中西生命价值意识之差异74 The Painful Growth of Scarlett O’Hara in Her Three Marriages75 论《喜福会》中中美文化的冲突与融合76 论美国黑人英语:语言变体的视角77 中美文化交际中的礼仪文化差异研究78 On Translation of English Idioms79 高中英语写作中母语负迁移现象分析80 汉英翻译中文化传递的可接受度81 The Application of TBLT Approach in Reading Instruction82 论英语称谓语中的性别歧视现象83 从精神分析学的角度论劳伦斯小说《查泰莱夫人的情人》84 《乞力马扎罗山上的雪》中的生与死85 影响英语专业学生阅读理解因素的分析及对策探讨86 删译在中英诗歌翻译中的应用87 英汉称呼语中折射出的文化差异88 论多丽丝.莱辛小说《金色笔记》中的现代女性意识的体现89 乔伊斯《都柏林人》中瘫痪主题分析90 浅析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视角下的凯瑟琳91 浅析英文电影在高中英语教学应用92 威廉.麦克佩斯.萨克雷《名利场》的道德研究93 从《红字》看霍桑的政治观94 《论语》中“孝”的英译——基于《论语》两个英译本的对比研究95 On the Translation of Chinese Classical Poetry from Aesthetic Perspective—Based on the different English versions of “Tian Jing ShaQiu Si”96 浅谈中学英语教学中的情感教学方法97 从关联理论看《博物馆奇妙夜》的字幕翻译98 论英语专业八级口语测试的内容效度99 英文电影题目翻译的异化与归化研究100 英汉亲昵称谓语的语用及认知对比研究101 从保罗死因的分析看劳伦斯眼中的西方文明102 《请买票》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103 English to Chinese Translation Methods104 汽车广告中的中西文化差异研究105 An Analysis of the Tragic Fate of Mary Turner in The Grass Is Singing106 A Comparative Study of Cultural Connotations of Yellow and Huang in English and Chinese 107 论中西文化的差异对习语翻译的影响108 交互式教学法在中学英语课堂口语教学中的应用109 从跨文化传播角度论中国饮食文化资料的英译110 从翻译美学角度谈化妆品商标词的翻译111 中西幽默异同探析112 从目的论角度比较研究《彼得.潘》两个中文译本113 论《傲慢与偏见》中的性别语言差异114 简.奥斯汀小说“傲慢与偏见”中的婚姻观115 英语歌曲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116 《理智与情感》中的婚姻117 从《远离尘嚣》看托马斯哈代的生态自然观118 广告英语标题翻译的修辞特点119 拜伦式人物—艾米莉.勃朗特——《呼啸山庄》的弗洛伊德解读120 英语专业听力课程教学效率的调查与分析121 中西文化对红颜色的理解及翻译122 论象征手法在《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运用123 论英汉成语翻译124 中美脱口秀会话分析对比研究125 Comparison of Color Words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Culture126 英汉新词理据对比研究127 论英语小说中俚语的汉译128 分析《傲慢与偏见》中女性婚姻的选择129 Cultural Mediation in Interpreting—An Observ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130 商务英语信函中礼貌策略初探131 浅论英文原声电影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132 英汉鸟类词汇文化内涵比较133 浅析《德伯维尔家的苔丝》中造成苔丝悲剧的因素134 应酬语的中英文比较135 中学英语写作中的中介语错误分析136 浅谈《圣经》故事与英语学习137 情景法在新概念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以杭州新东方为例138 《哈姆雷特》与《夜宴》中人物塑造的比较研究139 《傲慢与偏见》中的婚姻140 谈英语电影片名的翻译141 Naturalism in Sister Carrie142 农村初中英语口语教学现状的调查与分析——以xx中学为例143 Gender Difference in Daily English Conversation144 Naturalism in Sister Carrie145 救赎之旅—浅析《麦田里的守望者》中霍尔顿考菲尔德的成长经历146 中英文化的差异对英汉互译的影响147 非言语交际在中西文化中的差异148 英汉委婉语的文化对比研究——以“死亡”委婉语为例149 从《蜘蛛侠》系列看美国的英雄主义150 《名利场》中蓓基人物形象分析151 从异化和归化的角度浅析中文菜单的英译152 中英道歉语的比较分析153 论商标翻译的原则及策略154 用陌生化理论阐述《红色手推车》的悲剧色彩155 试论《围城》中四字成语的英译156 从生态批评角度分析《野性的呼唤》157 浅析《最蓝的眼睛》中主流审美观对美国黑人的影响158 中美文化视阈中的商务谈判风格159 文本狂欢与女性主义理想:《马戏团之夜》之狂欢化理论解读160 老友记中乔伊的人物形象分析161 The Developments of Marriage View over Three Periods in the West162 An Application of Schema Theory in Interpreting163 电影片名翻译的研究164 唯美主义理论与实践的矛盾——解析王尔德的矛盾性165 Humor as Perceived from the Cooperative Principle166 从违反合作原则的角度解读会话含义167 欧美电影对英语学习者英语口语的影响168 英汉语言颜色与文化的差异169 中式菜肴名称英译的功能观170 《善良的乡下人》的喜剧性分析171 论海明威在小说《太阳照样升起》中的象征意义172 从春节和圣诞节看中美文化差异173 论散文翻译中的风格再现——以朱纯深、张培基英译《匆匆》为例174 从荣格的原型理论看《蝇王》中杰克的形象175 Language Features and Translation Skills of Business English Contract176 Where Should Gone With the Wind Go?——Study on The Disputes Among Critics of Gone With the Wind177 The Localization Strategy of Multinationals and Its Implications on the Chinese Multinationals Overseas178 A Comparative Study of Jane Eyre and Villette179 On the Application of Polysystem Theory In the Two Versions of Hamlet180181 英语新闻标题的汉译方法——以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为例182 从《实习医生格蕾》浅析美剧所反映的文化背景和趋势183 “自我”的迷失与重构:论卡勒德.胡塞尼《追风筝的人》(开题报告+论文)184 《雾都孤儿》中的善与恶185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小说中的旅行主题分析186 浅析爱尔兰诗人叶芝作品中的象征主义187 The Tragic Fate of Tess188 《野草在歌唱》中野草的象征寓意解读189 《永别了武器》悲剧特征的分析190 跨文化交际中的移情及其能力的培养191 翻译呼啸山庄的感想(英译中)192 论《傲慢与偏见》中的女性形象193 论《傲慢与偏见》中的女性意识194 An Analysis of Snobbery in Jane Austen’s Pride and Prejudice, Sense and Sensibility, and Mansfield Park195 圣诞节对大学生的影响的调查研究196 归化与异化在《老友记》字幕翻译中的运用197 Advertising and Its Application198 从华裔女性文学看东西方女性主义的发展与融合——以华裔女作家林湄及其作品《天望》为例199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Auspicious Culture in Wedding Custom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200 性格、学习策略和英语学习成绩的关系研究。
浅析中西方文化差异与英语翻译论文
![浅析中西方文化差异与英语翻译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301f29a3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a4.png)
浅析中西方文化差异与英语翻译论文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在工作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论文吧,通过论文写作可以培养我们独立思考和创新的能力。
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论文感到非常苦恼吧,下面是店铺精心整理的浅析中西方文化差异与英语翻译论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浅析中西方文化差异与英语翻译论文篇1摘要:翻译的本质是两种文化的交流。
文化的差异是一个译者必须要处理好的问题,如果处理不当就容易让读者产生歧义。
分析了中西方主要的文化差异,并对主要的差异进行了举例说明。
介绍了对于这种差异的基本翻译方法,它们分别是:异化法、归化法和音译法。
并对这些方法进行了解释。
关键词:文化差异;处理方法;异化法;归化法;音译法1、语言是社会的产物,是人类历史和文化的结晶它凝聚着一个民族世代相传的社会意识,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等各方面人类社会所有的特征。
不同的文化需要沟通。
沟通离不开翻译,可见文化及其交流是翻译发生的本源,翻译是文化交流的产物。
翻译教学和研究的经验表明:翻译理论和技巧必须建立在不同语言和文化的对比分析的基础上。
翻译之所以困难,归根结底是语言差异和文化差异。
英汉两种语言在表达方式上有相似之处,但2012年02月13日09时09分,《英语学习:英语论文:简析中西方文化差异与英语翻译[1]》由出国英语编辑整理。
2、译法汉语文化中特有的事物在英语文化中完全空缺,这时可采用音译法将具有特殊文化内涵的词语“移植”到英语文化中去。
如:“功夫”kong fu、“乌龙茶”oolong等。
许多采用音译法翻译的词语已成为英语中的外来词,被西方大众广泛接受。
3、结语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也是文化的传承者。
文化依靠语言进行传播、交流。
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对英汉互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因此对于译者来说熟悉中英两种文化甚至比掌握这两种语言更为重要。
翻译离不开文化,没有基于文化的翻译是达不到交流的目的的。
本文只列举了三种基本的翻译方法,对于文化意象处理的问题,并没有统一的翻译方法和公式,译者应根据上下文灵活处理。
跨文化交际视角下的商务英语翻译研究
![跨文化交际视角下的商务英语翻译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8aa7a5aaf78a6529647d53fb.png)
化背景,以求翻译的准确性和切合性。比如: 务英语翻译者在工作中一定要尊重别国的风
形容词 popular 在普通英语翻译中会翻译成 俗习惯,了解并接受各国各地区间风俗习惯
流行的、受欢迎的,但是在商务环境中再来 的差异。比如在中国,人们一年中最重要的
翻译这个词就应翻译成与贸易有关的“畅销” 日子就是“除夕”也就是“过年”,而在西
的环境涉及各个领域的大量专业词汇。这就 为简洁的句式和语法,避免出现“长难句”。
对翻译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翻译者必须拥 另一方面,在交流过程中,贸易双方会使用
有丰富的词汇量,还必须掌握和了解具体环 大量简化词语和缩略词等来表达意思。这些
境中涉及的专业词汇。其中,词汇包括商务 词汇只要贸易双方都可以理解就能大大提高
中做到简洁得体、熟练表达、准确表达、快 是中国受到文化的影响,在与人交流中总是
速表达。用尽可能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商务 保持“谦逊”“低调”“与人为善”“以和
为贵”的思想特点,在说话中使用敬语和自 谦的词汇来表达自己的观点。比如在中国人 拟定的合约中往往会再加上一句“本着平等 互利的原则”。而西方人则会认为这句话根 本是没有必要画蛇添足,因为“平等”已经 是法律已经要求过的内容,法律已经保障了 交易双方权利上的平等。所以在商务英语的 翻译过程中一定要重视这种表达上的差异, 避免产生不必要的误会。
二、不同的文化对商务英语产生的影响
盈亏平衡点。普通的词汇组合在一起运用在
(一)风俗习惯影响商务英语翻译
商务中就有了新的含义。所以这就要求翻译
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在历史大背景下形成
者在掌握大量专业词汇的前提下,充分了解 了不同的风俗习惯,风俗习惯是该名族或地
语言环境,当地风土人情,民俗风情以及文 区的重要特征和宝贵财富。所以作为一名商
(全英文论文)跨文化交际中的手指文化
![(全英文论文)跨文化交际中的手指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6c871d5ae518964bcf847c79.png)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封面( 2015 届)论文(设计)题目作者学院、专业班级指导教师(职称)论文字数论文完成时间大学教务处制英语原创毕业论文参考选题(100个)一、论文说明本写作团队致力于英语毕业论文写作与辅导服务,精通前沿理论研究、仿真编程、数据图表制作,专业本科论文3000起,具体可以联系qq 805990749。
下列所写题目均可写作。
部分题目已经写好原创。
二、原创论文参考题目1、(英语毕业论文)论《吉姆老爷》中的英雄主义(开题报告+论)2、(英语毕业论文)英国哥特小说故事情节中的怪诞表现(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3、(英语毕业论文)An Analysis of Dick Diver’s Tragedy in Tender Is the Night Based on Adler’s Individual Psychology(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4、(英语毕业论文)法律英语词汇特点及其翻译(开题报告+论文)5、(英语毕业论文)从小说《德克拉》试论吸血鬼文化(开题报告+论文)6、(英语毕业论文)A Chinese-English Translation of Public Signs Based on Nida's Fuctional Equivalence Theory7、(英语毕业论文)《紫色》中“家”的解读(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8、(英语毕业论文)《可爱的骨头》的电影改编分析9、(英语毕业论文)An Analysis of Middlemarch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thics(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10、(英语毕业论文)女权主义评论视角下的《金色笔记本》11、(英语毕业论文)从简爱和安娜卡列尼娜的不同命运看女性意识的觉醒12、(英语毕业论文)凯瑟琳•曼斯菲尔德《苍蝇》反映的人性创伤分析13、(英语毕业论文)《野性的呼唤》中自然主义探析(开题报告+论文)14、(英语毕业论文)从合作原则违反角度分析《破产姐妹》中的幽默话语(开题报告+论文)15、(英语毕业论文)对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调查(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16、(英语毕业论文)解读《爱玛》中的女性主体意识(开题报告+论文)17、(英语毕业论文)顺句驱动原则下英汉同声传译中英语非动词转换为汉语动词的研究(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外文翻译)18、(英语毕业论文)从功能翻译理论谈美剧字幕翻译(开题报告+论文)19、(英语毕业论文)从电影《七宗罪》看‘七宗罪’与基督教传统的关系20、(英语毕业论文)The Language Features of Advertising English21、(英语毕业论文)“自我”的迷失与重构:论卡勒德•胡塞尼《追风筝的人》(开题报告+论文)22、(英语毕业论文)不一样的颤栗—东西方恐怖片的比较23、(英语毕业论文)A Study on the Principles and Strategies of Note-taking in Consecutive Interpretation24、(英语毕业论文)论爱伦•坡小说《莫格街谋杀案》中悬疑的设置25、(英语毕业论文)The Use of Body Language in Teaching26、(英语毕业论文)背诵在中学英语学习中的作用(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27、(英语毕业论文)公示语英译错误分析(开题报告+论文)28、(英语毕业论文)分析中美家庭观念的差异-以李阳家暴事件为例(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29、(英语毕业论文)《祝福》两个英译本翻译中文化缺失现象的对比研究(开题报告+论文)30、(英语毕业论文)The Problems in English and Chinese Trademark Translation and Relevant Countermeasures(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31、(英语毕业论文)论《儿子与情人》中的恋母情结(开题报告+论文)32、(英语毕业论文)Bertha Is Jane:A Psychological Analysis of Charlotte Bronte’s Jane Eyre(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33、(英语毕业论文)Growing Pains—An Analysis of J. D. Salinger’s The Catcher in the Rye as a Bildungsroman34、(英语毕业论文)丽塔. 海华丝和肖申克监狱的救赎》与《肖申克的救赎》接受比较35、(英语毕业论文)Discourse Analysis on the Translation of Person of the Year, an Editorial in the Time Magazine36、(英语毕业论文)The Religious Thoughts in The Pilgrim’s Progress37、(英语毕业论文)英语委婉语的表达模式和应用38、(英语毕业论文)英汉形状类量词的隐喻认知分析(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外文翻译)39、(英语毕业论文)从广交会现场洽谈角度论英语委婉语在国际商务谈判中的功能与应用40、(英语毕业论文)A Comparative Study of Oedipus Complex in Sons and Lovers and Thunderstorm(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41、(英语毕业论文)广告翻译42、(英语毕业论文)浅析从《刮痧》中反映出的中西文化差异43、(英语毕业论文)中美幽默的比较44、(英语毕业论文)英汉习语翻译中文化意象的转换(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45、(英语毕业论文)从好莱坞电影看美国的文化霸权46、(英语毕业论文)从莎翁作品透视伊丽莎白时期女性社会地位(开题报告+论文)47、(英语毕业论文)功能目的论视角下的企业外宣资料的英译研究(开题报告+论文)48、(英语毕业论文)从文化视角看中美家庭教育差异(开题报告+论文)49、(英语毕业论文)The Glossology and Translation of Rhetorical Devices of Harry Potter50、(英语毕业论文)战争对美国文学的影响51、(英语毕业论文)试从大卫•科波菲尔分析狄更斯的人道主义精神52、(英语毕业论文)礼貌策略的英汉对比研究—以《傲慢与偏见》及其译本为例53、(英语毕业论文)A Study of Neo-Classicism54、(英语毕业论文)“集体无意识”理论观照下艾米莉的悲剧性(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外文翻译)55、(英语系经贸英语)中华老字号品牌的传承与创新研究56、[政治学与行政学]行政忠诚:困境与重塑57、(英语毕业论文)论英文电影字幕翻译及其制约因素——以《别对我说谎》为例58、(英语毕业论文)从后殖民女性主义角度解读《藻海茫茫》59、(英语毕业论文)浅析澳洲英语词汇文化的特色(开题报告+论文)60、(英语毕业论文)科马克•麦卡锡的小说《路》中的象征艺术手法(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61、(英语毕业论文)简论爱伦•坡的建筑意象(开题报告+论文)62、(英语毕业论文)紧身胸衣和缠足:十八世纪欧洲和中国女性的社会角色解释63、(英语毕业论文)论《红字》中海斯特的女性主义(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64、(英语毕业论文)女性主义视角下《大地》的解读(开题报告+论文)65、(英语毕业论文)The Translation of Advertisements66、(英语毕业论文)华裔美国文学中的幽灵叙事探析(开题报告+论文)67、(英语毕业论文)从心理学角度探析爱米莉的爱情悲剧(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68、(英语毕业论文)论英语写作中中式英语的成因及解决策略69、(英语毕业论文)中式菜谱英译策略研究70、(英语毕业论文)论《麦田里的守望者》的意义(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71、(英语毕业论文)华尔华兹《我似一朵流云独自漂浮》中的自然观72、(英语毕业论文)《红楼梦》中文化内容的翻译研究73、(英语毕业论文)以《老友记》为例浅析美式幽默(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74、(英语毕业论文)An Analysis of The Call of the Wil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xistentialism(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75、(英语毕业论文)The Dilemma of Career Woman in The Millstone(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76、(英语毕业论文)语境顺应视角下英语情景喜剧中幽默字幕翻译--以《生活大爆炸》为例(开题报告+论文)77、(英语毕业论文)论《献给艾米莉的玫瑰》中的悲剧之源(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外文翻译)78、(英语毕业论文)The Differences of Beauty Standards Between China and America79、(英语毕业论文)分析《嘉莉妹妹》中女主角嘉莉妹妹命运转变的原因80、(英语毕业论文)概念隐喻在英语汽车广告中的应用81、(英语毕业论文)论《某人住在一个多美的小城镇》的语言艺术(开题报告+文献综述+论文)82、(英语毕业论文)从功能对等理论看《哈利波特》小说中魔法生物名的翻译(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83、(英语毕业论文)商务英语翻译中的隐喻研究(开题报告+论文)84、(英语毕业论文)从市场营销的角度论哈利•波特的成功85、(英语毕业论文)中美电影文化营销的比较研究(开题报告+论文)86、(英语毕业论文)名词化隐喻在外贸函电中的功能分析(开题报告+论文)87、(英语毕业论文)由女性“奴性”潜意识解析玛利娅姆多舛命运(开题报告+论文)88、(英语毕业论文)英语广告中双关语的运用及翻译研究(开题报告+论文)89、(英语毕业论文)论商务谈判中的文化因素(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90、(英语毕业论文)从语境视角看英译汉字幕翻译——以《梅林传奇》为例(开题报告+论文)91、(英语毕业论文)英语电影对白汉译92、(英语毕业论文)中国时政新词翻译探析(开题报告+论文)93、(英语毕业论文)论《呼啸山庄》中希斯克利夫的心路历程94、(英语毕业论文)分析《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金色的象征意义95、(英语毕业论文)原版英语电影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使用研究(开题报告+论文)96、(英语毕业论文)浅议《女勇士》中的个人英雄主义97、(英语毕业论文)《永别了武器》中战争对人类所造成的毁灭(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98、(英语毕业论文)公益广告中双关语的应用及其翻译(开题报告+论文)99、(英语毕业论文)用功能对等理论分析《经济学人》中的习语翻译(开题报告+论文)100、(英语毕业论文)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李白诗歌中意象的英译(开题报告+论文)101、(英语毕业论文)体育专有名词的翻译研究102、(英语毕业论文)浅析《两个新嫁娘》中的不同婚姻观103、(英语毕业论文)浅析美国慈善捐赠的文化动因(开题报告+论)104、(英语毕业论文)顺应论视角中电影字幕汉英翻译研究——以李安电影作品字幕翻译为例(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外文翻译)105、(英语毕业论文)华盛顿•欧文与陶渊明逃遁思想对比研究106、(英语毕业论文)浅论《黑天鹅》电影的象征手法运用(开题报告+论文)107、(英语系经贸英语)中国儿童消费市场乱象分析及应对策略108、(英语毕业论文)《红字》中的基督教因素初探(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109、(英语毕业论文)《双城记》与《呼啸山庄》的家庭主题对比(开题报告+论文)110、(英语毕业论文)浅析《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的写作风格(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111、(英语毕业论文)《双城记》中的象征手法分析112、(英语毕业论文)应对写作逻辑乱象的对策113、114、(英语毕业论文)Analysis on Heathcliff's Personality in Wuthering Heights(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115、(英语毕业论文)英汉“走类”动词短语概念隐喻的对比研究(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外文翻译)116、(英语毕业论文)An Analysis of Translation of Road and Traffic Public Signs(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117、(英语毕业论文)Application of TPR Teaching Method in Facilitating Pupils' English V ocabulary Learning(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118、(英语毕业论文)浅析英汉基本颜色词之文化内涵--以“白”与“黑”为例119、(英语毕业论文)爱与正义:《杀死一只知更鸟》主人公阿提克斯•芬奇形象解读120、(英语毕业论文)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学习动机调查(开题报告+论文)121、(英语毕业论文)中国文化特色词汇的音译与中国文化的传播122、(英语毕业论文)解析《丽姬娅》中的哥特美学(开题报告+论文)123、(英语毕业论文)《哈利波特》系列里哈利波特与伏地魔的二元对立分析124、(英语毕业论文)公示语翻译失当分析——以电影票等的顾客分析为例( )125、(英语毕业论文)An Analysis of American and Chinese Culture in Kung Fu Panda 126、(英语毕业论文)英语基本味觉词“甜/苦”的隐喻机制(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外文翻译)127、(英语毕业论文)Cultural Influences on Business Negotiation between China and Japan128、(英语毕业论文)目的论在电影字幕翻译中的应用——以《功夫熊猫》为例(开题报告+论文)129、(英语毕业论文)从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的角度分析赵丽蓉的小品(开题报告+论文)130、(英语毕业论文)《罗密欧与朱丽叶》和《牡丹亭》中女性主义意识的对比研究131、(英语毕业论文)关于英语课堂中教师体态语的研究132、(英语毕业论文)从《红楼梦》两个译本论归化翻译和异化翻译(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133、(英语毕业论文)从《傲慢与偏见》看简•奥斯丁的婚姻观(开题报告+论文)134、(英语毕业论文)中英公益广告修辞手法和效果的对比研究135、(英语毕业论文)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角色扮演(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136、(英语毕业论文)师生关系与学生英语学习积极性之关联性探析(开题报告+论文)137、(英语毕业论文)《印度之行》的象征主义分析(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138、(英语毕业论文)A CP-based Analysis of Humor in Friends(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139、(英语毕业论文)文化语境对中西商务谈判的影响(开题报告+论文)140、(英语毕业论文)解析《喜福会》中的母女关系(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141、(英语毕业论文)古诗词英译关于夸张的翻译策略研究(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142、(英语毕业论文)译前准备对交替传译成效的课堂研究——以礼仪祝辞类口译为例(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外文翻译)143、(英语毕业论文)关于《飘》的中译本的翻译策略分析(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144、(英语毕业论文)浅析卡夫卡小说中的荒诞意识(开题报告+论文)145、(英语毕业论文)《蝴蝶梦》中吕蓓卡形象分析146、(英语毕业论文)初中英语词汇教学法研究综述(开题报告+论文)147、(英语毕业论文)Different Applications of Iceberg Principle in A Farewell to Arms and The Old Man and the Sea(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148、(英语毕业论文)旅游翻译中的文化差异和处理策略(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149、(英语毕业论文)师生关系与学生英语学习积极性之关联性探析(开题报告+论文)150、(英语毕业论文)英语使用中展示的性别语言差异151、(英语毕业论文)小学英语课堂互动式教学研究(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152、(英语毕业论文)《周六夜现场》的幽默剖析153、(英语毕业论文)The Social Significance of The Merchant of Venic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odern Society154、(英语毕业论文)风筝在《追风筝的人》中的象征意义分析(开题报告+论文)155、(英语毕业论文)福克纳眼中的美国南方—以《献给艾米丽的玫瑰》为例156、(英语毕业论文)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短篇小说中的意识流技巧研究157、(英语毕业论文)论《简•爱》中伯莎•梅森的疯癫(开题报告+论文)158、(英语毕业论文)A Contrastive Analysis of Table Manners and Culture between China and Western Countries159、(英语毕业论文)英语中的女性歧视160、(英语毕业论文)《德伯家的苔丝》简写本与原著的语篇比较——基于倒装句的分析视角161、(英语毕业论文)城市公共标识翻译技巧及问题分析162、(英语毕业论文)The Name Translation in A Dream of Red Mansions163、(英语毕业论文)浅谈在华跨国公司的本土化策略(开题报告+论文)164、(英语毕业论文)浅论简•奥斯汀在《傲慢与偏见》中的婚姻观及其女性主义意识165、(英语毕业论文)论《老人与海》中圣地亚哥性格的双重性166、(英语毕业论文)Principles in the Translation of Legal English167、(英语毕业论文)《傲慢与偏见》中人物对白之语用学分析(开题报告+论文)168、(英语毕业论文)象征手法在《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中的运用研究(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169、(英语毕业论文)从《嘉莉妹妹》分析西奥多•莱塞对人性欲望的理解(开题报告+论文)170、(英语毕业论文)从归化和异化的角度看《功夫熊猫》的字幕翻译171、(英语毕业论文)从旅游看中美核心文化差异(开题报告+论文)172、(英语毕业论文)浅析《小妇人》中的女性价值观173、(英语毕业论文)合作原则在《红楼梦》习语英译中的应用(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174、(英语毕业论文)对于高中生英语学习感知风格的调查研究(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175、(英语毕业论文)从弗洛伊德解读《好人难寻》(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176、(英语毕业论文)《尤利西斯》与《春之声》中意识流手法的不同177、(英语毕业论文)从文化差异的角度看《红楼梦》颜色词的英译178、(英语毕业论文)中美幼儿教育对比研究(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179、(英语毕业论文)浅析王尔德《莎乐美》的唯美主义和成因(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180、(英语毕业论文)论电影《芝加哥》中的格雷马斯叙事模式(开题报告+论文) 181、(英语毕业论文)中西方酒类广告的文化互文性研究(开题报告+论文)182、(英语毕业论文)A Study of Beauty in Sound, Form and Meaning Displayed in Zhang Peiji’s Prose Translation183、(英语毕业论文)英汉产品简介的对比分析(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184、(英语毕业论文)从自私基因论分析《伊索寓言》的寓意185、(英语毕业论文)以目的论为指导的化妆品商标翻译(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外文翻译)186、(英语毕业论文)浅析《飘》中女主人公的性格特征187、(英语毕业论文)《大衣》中定语从句的翻译策略(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外文翻译)188、(英语毕业论文)《肖申克的救赎》中安迪的形象分析(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189、(英语毕业论文)从构式视野下对英语图式习语的解读190、(英语毕业论文)A Comparative Study on Gratitude Expressing Approaches of Chinese and Western Relatives(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191、(英语毕业论文)交替传译中的记忆机制及记忆训练研究(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192、(英语毕业论文)译者主体性观照下的中文菜名英译(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193、(英语毕业论文)解读托尼•莫瑞森小说《所罗门之歌》中黑人身份的迷失与回归(开题报告+论文)194、(英语毕业论文)从道德角度分析简•奥斯丁《劝导》中的女主人公安妮•艾略特(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195、(英语毕业论文)英语中介语无标志被动语态的错误分析196、(英语毕业论文)拒绝话语跨空间映射的认知解读—以商务洽商为例(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外文翻译)197、(英语毕业论文)从女权主义视角分析《德伯家的苔丝》198、(英语毕业论文)浅论中文商标的翻译(开题报告+论)199、(英语毕业论文)商务电子邮件中礼貌用语的运用(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200、(英语毕业论文)艺术与现实之间的冲突--解读毛姆的《月亮和六便士》(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英语翻译中的跨文化交际
![英语翻译中的跨文化交际](https://img.taocdn.com/s3/m/87d60c39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b5.png)
2442018年12期总第400期ENGLISH ON CAMPUS英语翻译中的跨文化交际文/史时青【摘要】随着中国同国际间的商务往来越发密切,对于英语翻译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能够进行跨文化交际的商务型翻译人才,在商务活动的交流中,需要翻译能够熟通两个国家质检的文化冲突和文化差异,这样才能避免因为文化差异而导致的误会。
故而本文将简要研究一下英语翻译中的跨文化因素。
【关键词】英语翻译;跨文化交际【作者简介】史时青,安徽理工大学。
不同的国家都拥有属于他自己的文化,文化是一个民族和国家兴盛的内在因素,是经过成千上万年保留下来的财富。
因此,在做两国之间的翻译之前应该充分了解两个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异和文化习俗。
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因为文化差异而产生的交流障碍和文化误会。
尤其是在英语翻译之中,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尤为重要。
一、文化冲突的原因不同的国家拥有不同的文化历史起源,这也就造成了国家之间的人在思维方式,生活习惯等方面产生差异,这种差异是通过民族和国家的风俗习惯以及地域特色演变出来的,具有强烈的民族和国家特色,这种差异也是不可轻易更改的。
所以这样一来,中国在同西方国家或者其他国家的人进行交流时就不可避免地造成因文化不同而差生的差异。
而作为两个国家两种语言和文化之间沟通桥梁的翻译者就要首先研究明白两国之间的文化差异和其他国家的文化背景文化渊源,以及在词汇等方面包含的不同文化因素等。
以及两国之间不同的饮食习惯,礼仪特色,和价值观念等。
只有这样,译者才能够在充分了解对方文化习惯之后进行更好的沟通和交流。
文化和历史是相互影响又相互促进的,语言是随着历史和文化发展起来的。
所以文化的差异一定程度上也是历史的差异。
中国人以农业经济为主,受小农思想影响,中国人的思想自古以来都是保守严谨的。
且中国古代受孔子的儒家思想的影响,中国人思想延续千年的保守,从而造就了重男轻女,男尊女卑等落后思想。
而西方人发展于海上贸易活动,因此思维多是开放而具有冒险精神的。
有关跨文化交际英文作文
![有关跨文化交际英文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afcedd4f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ef94e72.png)
有关跨文化交际英文作文英文,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is a fascinating aspect of our globalized world. It's not just about speaking different languages; it's about understanding the nuances of different cultures and how they shape communication styles. Let me share some experiences to illustrate this.I remember when I first traveled to China for a business conference. While I had studied Mandarin for a while, nothing prepared me for the intricacies of communication in a business setting. During a negotiation, my Chinese counterpart nodded frequently, which I interpreted as agreement. However, later I realized that nodding in Chinese culture can simply indicate attentiveness, not necessarily agreement. This misunderstanding could have led to a failed deal if I hadn't clarified.Another instance was during a casual conversation witha colleague. I used a common English idiom, "the ball is in your court," to imply that it was his turn to take action. However, he seemed confused by the metaphor. Later, I learned that idioms don't always translate directly, and using them in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requires caution.Understanding cultural differences in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is also crucial. In some cultures, direct eye contact is a sign of confidence and sincerity, while in others, it may be seen as confrontational or disrespectful.I experienced this firsthand when I traveled to Japan and learned to moderate my eye contact to align with cultural norms.Now, let me switch to Chinese to further elaborate on these experiences.中文,跨文化交际是我们全球化世界中令人着迷的一个方面。
跨文化交际课文翻译
![跨文化交际课文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e90b8e26ccbff121dd3683b5.png)
Speaking English with a Japanese mind日本人在达到上学年龄后就要学英语,这些人在学会英语之后就可能用英语进行对外交流,但是他们所使用的英语要受到他们本民族的语言和文化的影响。
因此这就会造成困扰和误解在与其他用英语的人交流时。
AM,当他作为索尼公司的首席执行官时,在一次给美国的商学会做报告时他指出了这两种语言的明显差异。
他举了一个例子,一个美国商人向他的一个日本生意上的伙伴提议了一项计划。
可是当美国人完成时,日本人才开始谈论这个项目听起来多么有趣并且他们公司也有同样的想法。
美国人认为这个项目肯定会被接受。
但是随着辩论的拖延,美国人的关注也开始减弱,然后日本人说,不管怎样。
AM告诫说,接下来就是你要仔细听的时候了。
因为真正的回答是在那个词语的后面。
他经常告诫他的部下官员要用一种大多数的使用英语的人都习惯的方式说话,如果他想被别人理解。
他还告诫说,在日本你可能是大多数,但是到了国外你就是一小部分。
要想用一种大多数人都能最大限度的理解你的方式说话需要更多的语法知识和大量的词汇。
你必须对你所谈话的那个人的交流方式,社交礼仪,价值观等等很熟悉。
日本人的说话顺序正好和说英语的人相反。
甚至就是一个非常简单的句子,比如英国人会说,你得带伞因为要下雨。
而日本人会说,因为会下雨所以你要带伞。
不管这种正常的表达方式的顺序是否会控制想法顺序还是什么,日本人这种用不同顺序的表达信息的方式会让那些说英语的国家的人且对日本语言不了解的人感到困惑。
另一个例子就是,一些说英语的日本人和美国的一些领导举行卫星电视会议来讨论两国间的经济和贸易关系。
日本的参会者说着流利的英语,同时会被翻译成日语以供那些不懂得英语的人理解。
美国人,当然了,说的话也要被翻译成日语。
然而,对于那些想听到用原汁原味的讨论的人来说,多路传输声音系统提供了条件。
在讨论期间,一个美国人问道汇率的变化是否会导致美元的贬值进而严重影响到日本对美国的出口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跨文化交际论文英语翻译论文跨文化交际论文英语翻译论文跨文化交际论文英语翻译论文刍议跨文化交际意识在英语翻译中的应用【摘要】在英语翻译中,除了力求忠实原文,还应根据目的语的文化特点,对不同的源语言作相应的艺术加工,以真正实现跨文化交际。
近年来,我们的翻译工作者在对不同题材进行翻译的过程中,已经注重了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导入。
本文从多个不同角度来阐述跨文化交际意识在英语翻译中的应用。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英语翻译应用一、引言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文化要通过语言来交流和传承,语言只能依附于某种特定的文化而存在,而生动具体。
人们在对语言与文化二者的关系研究的过程中,逐渐产生了一门新的学科——跨文化交际学。
而翻译作为一种语言交流活动,不仅仅是简单的从一种语言形式转换为另一种语言形式,是要把一种文化中的语言代码转换成另一种文化中的对应语言代码,翻译也应该接受跨文化交际学的理论指导。
因此,用跨文化交际学的理论对待和处理翻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无论从理论还是实践上都是一个重大的课题。
经过多年的探索和研究,翻译工作者在对各类题材进行翻译的时候,了解跨文化交际的特点,明白两种文化在思维方式上的差异,在翻译活动中灵活转换思维方式,提高了跨文化交际意识,使内容更接近英语国家读者的文化背景,减少了读者的理解障碍。
二、跨文化交际意识在景点名称翻译中的应用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历史古迹、风景名胜众多,许多名胜古迹在取名时有它本身丰富的文化内涵,翻译工作者在翻译景点名称的时候,就引入了跨文化交际意识,采用音译、意译和直译相结合的方法,使译文符合英语国家读者的口味,增强了读者的心理承受能力。
如“西湖八景”之一的“断桥残雪”这一著名景点就先后有过许多不同的翻译方法。
如:melted snow on the broken bridge(断桥上融化了的雪)、snow scene on the broken bridge(断桥雪景)、snow on the broken bridge(断桥之雪)等。
只把字面意思意译显然不够恰当,他们都没有把景点的意境翻译出来。
“断桥残雪”是有一定的意境暗含其内的:大雪过后,在苔藓斑驳的古桥上面,雪已在开始慢慢融化,但又未完全消失殆尽,此景致在多情的画家看来,会有一丝丝凄凉的残山剩水的感觉。
翻译工作者为了把此景点的意境更好地传递给外国游客,真实地展现中国文化,就使用了能表现其意境的如下翻译,remnant snow on the broken bridge、lingering snow on the broken bridge。
这种充分利用跨文化意识的翻译,可使国外游客更能理解景点的内涵,想到此处来一探究竟。
三、跨文化交际意识在菜谱翻译中的应用中国是一个餐饮大国,饮食文化源远流长,而菜谱作为一种传递信息和文化的手段,在对外交流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外国客人可以通过菜谱领略到中国民俗文化的绚丽多姿,领略到中国饮食文化的浩瀚繁杂和博大精深。
因此菜谱翻译时要使用简洁的语言,用合理的方法最大程度地贴近中式菜谱的内涵和外延同时考虑到中西方在饮食文化上的差异。
在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影响下,译者在翻译菜谱时合理地避开了文化差异、宗教差异、道德观念及忌讳等问题,如“三鲜汤”中的“三”这个数字在我国文化中意味着“多”的意思,《老子》有语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而在乍得、贝宁等地,“三”则有巫术的含义,奇数被视为“消极”意义,而译为“soup with fish,shrimp and vegetable”就更为直观贴切。
又如“龙凤配”这道名菜直译应译为“dragon and phoenix”这显然不合适。
因为在中国文化中“dragon”是神圣的象征,而在西方文化中“dragon”却有邪恶之意,“phoenix”只存在于中国的神话里,西方人对此毫无感性认识。
实际上这道菜的主料是lobster和chicken,可以直接译成“lobster and chicken”。
这样一来,不仅可以让外国友人直观地了解到这道菜的主要原料,而且巧妙地避免了中西方文化的冲突。
四、跨文化交际意识在颜色词翻译中的应用语言中的颜色词丰富多彩,且与社会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由于英汉两个民族在文化上差异较大,同一颜色词在这两种语言中所表现出的文化内涵有时相去甚远.因而颜色词成为跨文化交际的一个误点,也成为英汉互译中的一个难点。
而且在思维方式上,中国文化注重神似,思维特征具有模糊性、意向性、整体性。
西方文化讲究科学精确,一丝不苟。
他们以自然为认知对象,对客体,尤其是客观世界进行研究,因此具有客观性、分析性和精确性。
比如,汉语中的“红茶”,翻译成英语却是“black tea”,为什么同样一种茶被描述成了不同的颜色?这是因为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充分意识到了中西方两种文化之间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的差异。
一般人会认为这是因为英美民族通过茶叶本身来判断茶的颜色,而中国人通过茶水来判断茶的颜色。
事实上,中国人决定叫这种茶为“红茶”并不仅仅是出于茶水的颜色偏红。
在中国文化里,红和绿是一个颜色对,常常成对出现。
绿茶(green tea)和红茶((black tea)在中国文化里达到了完美的对称。
了解到这一点就无怪乎中国人称这种茶为红茶了。
除此之外,黑色在中国文化里常常带有非常消极的暗示,所以中国人不会用黑色来给茶这种他们最喜爱的饮品命名。
英美人称这种茶为“black tea”并不仅仅是因为他们没有中国人的种种文化上的不安,而是他们更倾向于客观地描述事物。
五、跨文化交际意识在成语翻译中的应用在英汉两种语言中,用同样的方式表达同样意思的成语不乏其例。
但是,不同民族具有不同的地域文化、历史文化和宗教文化,这些文化差异导致英汉成语表达法的不同。
译者在进行英汉成语互译时,一定要考虑到这些因素的客观存在,应该考虑成语翻译不单是文字的转换,更是文化的交流和文化的可接受性,这正是跨文化交际学的精髓之所在。
如:不同的生活环境使人们对动物的喜好有所不同。
汉文化中带“狗”字的成语几乎都含有贬义,而英语文化中的dog多带褒义。
例如:汉:狗尾续貂(patch up a sable coat with a dog’s tail)英:write a deplorable sequel to a masterpiece(给名著写可悲的续集)汉:爱屋及乌英:love me, love my dog不同的生活环境使人们对植物的喜好也有所不同。
例如:汉:雨后春笋(spring up like bamboo shoots after a spring rain) 英:spring up like mushrooms(像蘑菇一样生长)在东西方语言中,牛与horse几乎代表近似的文化概念,所以汉语成语喻体用牛,英语成语喻体用horse。
汉:任劳任怨 (work like an old cow)英:work like a horse (像马一样工作)六、跨文化交际意识在商标翻译中的应用商标是刻在或印在一种商品的表面或包装上的标志、记号,它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符号,是商品显著特征的浓缩,是商品文化的核心部分,是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有力武器。
从某种层面上说,商标名称翻译的好坏直接影响了消费者对该产品的购买欲。
东西方由于地理位置,种族渊源,自然环境,宗教信仰,经济发展等文化背景的不同,人们的思维定势,审美情趣,消费理念,价值取向及对商品的认识角度等方面存在着诸多差异.因此,译者在对商标词进行翻译的时候不仅遵循了商标取名的创作原则和翻译的基本原则,而且还注意了跨文化交际意识在商标翻译中的重要性,顺应了产品的特性,目的语的语言特点,目的语消费者的心理需求和认知程度及其独特的文化。
我国出口的商品中历来以动植物命名的商标翻译居多,例如:双鹿(pair deer)、小熊猫(little panda)、牡丹(peony)、红山茶(the scarlet camellia)等等。
东西方人对这些动植物联想的意义基本接近,不会造成理解上的差异。
然而每个国家都有各自不同的文化、风俗,例如鲤鱼跳龙门、刷龙灯、狮子滚绣球会使中国人自然联想到喜庆和吉祥;松柏、仙鹤会使中国人联想到幸福、长寿;然而这些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未必带给西方人同样的联想。
如,goldlion 开始曾译为“金狮”,但在香港市场上不太受欢迎,原因是“狮”与“死”发音相近,不吉利;改译为“金利来”后,既符合市井文化,又符合人们的心理,因此成为十分畅销的男士商标品牌。
“金鸡”牌闹钟暗示这个品牌闹钟会像金鸡一样准确明亮的报时。
再像海外出口时,“金鸡”牌闹钟曾被译为“golden cock alarm clock”,在这个译名中表层语义似乎传达得没错,但由于”cock”一词在英语中属于忌讳语、下流话,用”cock”一词作产品商标必然损害商品的形象,因此商品在国外遭遇冷艳。
弄清原委后厂家立即更换了商标译名,把“golden cock”改为“golden rooster”,由此改变了被动局面。
七、结语在世界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地球村”的村民们之间的交往更加的便利和频繁,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彼此间的交往日益增多,密切的跨文化交流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一个重要特征。
而翻译在跨文化交流中的地位和作用变得更加明显和重要。
从跨文化交流学的角度来探讨和阐释翻译,可以摆脱目前语言学派脱离社会意识形态,孤立进行研究的方法,注重翻译活动中社会文化因素和意识形态对翻译的影响,充分发挥翻译工作者的主观能动性,使翻译研究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参考文献:[1]nida,eugene. language and culture.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2]larry a. samovar, richard e. porter. communication between cultures.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0.[3]邓炎昌:《语言与文化》[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1年。
[4]关世杰:《跨文化交流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
[5]顾嘉祖:《跨文化交际》[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6]邹照兰:《论文化差异对英汉翻译的影响》[m],中南林学院报,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