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题型【古代文化常识】押题模拟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文化常识好题精练
考点名片
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

包括作家、作品、国别、朝代、风格流派、作考点内容
品内容、主要情节、人物形象;古代典籍知
识、文物典故、朝代沿革、政治制度等。

①单项客观选择题,夹杂在古文阅读题中出
考查形式
现。

②主观表述题。

结合名句名篇默写考查。

文学常识、文化常识有可能单独设题或在文言趋势分析
文试题中设题考查。

一、基础题型
1.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代经考试录取而进入中央、府、州、县各级学校,
- 1 -
包括太学学习的生员,统称“诸生”。

B.“季秋”是指秋天的最后一个月,即农历九月,古代一
个季度的三个月分别用“孟、仲、季”来表示。

C.因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故称“有司;”但“有司”并不是某个具体的部门,而是代指官吏。

D.“再拜”是指再次拜谢,这是古代一种隆重的礼节,
用于表达敬意。

答案 D
解析“再次拜谢”错,应该是“拜两次。


2.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左氏春秋》,简称《左传》,相传为鲁国史官左丘明
所著,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

B.“甫冠”指刚刚20 岁。

古代男子 20 岁行成年礼,束发
戴冠,表示已成年。

古代表示年龄的词语还有“总角”“豆蔻”“耄耋”等。

C.“昆弟”指兄弟,常比喻亲密友爱。

古代表达此类意
义的词语有很多,如“琴瑟和鸣”就特指兄弟情深。

D.“庙食”指的是古代有功之人死后,政府为他立庙,
让他接受奉祀,享受祭飨。

答案 C
解析“琴瑟和鸣”特指夫妻感情。

3.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黜陟”中的“黜”指晋升进、用,“陟”指降职或罢免,词语指人才的进退、官吏的升降。

B.“射礼,”古代重武习射,常举行射礼。

射礼有大射、宾射、燕射、乡射四种。

C.“旧典,”“典”有可以作为标准的书籍、标准或法则
等意思,“旧典”指旧时的制度、法则,古代的典籍或老典故等。

D.“留守,”古时皇帝出巡或亲征,命大臣督守京城,便宜行事,担当这种职责的就称为“留守” 。

答案 A
解析“黜”指降职或罢免,“陟”指晋升、进用。

4.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经》,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分“风” “雅”“颂”三大类。

B.“致仕”指官员交还官职,类似于今天的退休制度。


于周代,汉以后形成制度。

C.古代官员为去世的父母在官府内闭门守孝叫“丁忧”,遭逢母亲丧事叫“丁母忧”。

D.“侍读”是官职名,其主要职责是陪帝王或皇子读
书,为其讲学,供其顾问。

答案 C
解析“在官府内闭门守孝”的说法错误。

“丁忧”指遭父母之丧,古代朝廷官员的父母亲若去世,无论此人任何官何职,
从得知丧事的那一天起,必须离职回到原籍守孝。

5.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内艰,”古代指遭逢父母丧事。

按照规定,父母死后子女要居家守丧,服丧期满后才能复出做官。

B.“夺情”指丧期未满,官员应诏除去丧服,出任官职。

C.“乞留”指百姓请求挽留官员。

明朝重视当地百姓对地方官任期届满后去留的意见,很多官员都因百姓“乞留”而提升官级留任原职。

D.“大计”是明、清两代考核外官的制度,根据官员德
业表现的等第来定赏罚。

答案 A
解析“内艰”指遭逢母亲丧事。

6.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微服,”指帝王或高官为隐蔽身份而改穿平民便服。

B.“赙助,”指赠助丧家的财物。

C.“践祚,”特指皇帝登临皇位。

D.“门生,”汉人称亲受业者为门生,相传受业者为弟子。

答案 D
解析汉人称亲受业者为弟子,相传受业者为门生。

7.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代帝王及其嫡长子养一些德高望重的老人,以便向他们求教,叫“乞言”。

B.“东宫”既指太子所居之宫,亦指太子,古代设三少、
三公等侍奉太子。

C.《聊斋志异》简称《聊斋》,俗名《鬼狐传》,是中国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女聊斋志异》是他专写女性主人公的作品。

D.“江左”是一个地理名词,一般指江东,即长江下游
江南地区。

古人习惯以东为左,以西为右。

答案 C
解析《女聊斋志异》不是蒲松龄的作品。

8.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吊伐”指把要惩处的人或有罪的人悬挂起来,人们一
齐讨伐他 (们)。

这是古代在国家军队收复失地时常见的做法。

B.“生祠”是指为活人修建的祠堂。

立生祠是古代信仰民俗,对于有德政的官员,人民为之立生祠,以颂其功德,并
加以奉祀。

C.《易》也称《周易》,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伦理实践的根源,是中国最古老的占卜术原著。

D.“部伍”指部曲行伍,是军队的编制单位,泛指部队。

答案 A
解析“吊伐”是“吊民伐罪”的省略,指抚慰百姓,讨伐有罪的人。

9.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黄老”是黄帝与老子的并称,道家以黄、老为始祖,
因此也称道家为黄老。

B.“总角”指的是古时男子未成年时的发型,常用来指儿
童时代。

C.《礼记》,中国儒家经典之一,是战国至汉初儒家礼仪
论著的总集。

其内容包括礼制和儒家哲学两部分。

D.古代以亲属关系的远近定丧服的轻重。

期,穿一周年
孝服的人。

功,穿大功服(九个月 )、小功服 (五个月 )的亲族。

这都指关系比较近的亲属。

答案 B
解析“总角”指的是古人未成年时梳的发髻,不分男女。

10 .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代称呼人时类型比较多,可以直称姓名,也可以称
字、号、谥号,还可以称籍贯、官职。

如称杜甫为杜工部,
这是称字。

B .“爵,”君主国家贵族封号( 中国古代分为“公”“侯”“伯”“子”“男”五等),如王安石被称为荆国公。

C.“左徒,”战国时楚国的官名,后人因屈原曾为楚怀王左
徒,即用以指屈原。

D.“乞骸骨”是古代官吏因年老请求退职的一种说法,意谓
使骸骨得归葬故乡,如《张衡传》:“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
征拜尚书。


答案 A
解析称杜甫为杜工部,这是称官职。

11 .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太学,我国古代设于京城的最高学府。

魏晋至明清或
设太学,或设国子学(监 ),或两者同时设立,名称不一,制度
也有变化,但均为传播儒家经典的最高学府。

B.教授,原指传授知识、讲课授业,后成为学官名。


唐以后各级学校均设教授,主管学校课试具体事务。

C.殿试,国家级考试,皇帝主考,贡士参加,考上为“进士”。

其中,第一名叫“状元”,第二名叫“探花”,第三名叫“榜眼”。

D.谥,谥号,是古人死后依其生前行迹而为之所立的称
号,帝王的谥号一般由礼官议定;臣下的谥号由朝廷赐予。

答案 C
解析第二名叫“榜眼”,第三名叫“探花”。

12 .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诏,特指皇帝颁发的命令文告;诏令,文体名,古代
帝王、皇太后或皇后所发命令、文告的总称。

包括册文、制、
敕、诏、策、令、玺书、教、谕等。

B.迟明,古代用于表示时辰的词语,意思是天亮得比较晚。

古人最初是根据天色的变化将一昼夜划分为十二个时辰,
各时辰各有其名,诸如平明、质明、平旦、旦明、食时、晡
时、黄昏、人定等。

C.移,指调动官职,是平级调动。

迁,也指调动官职,
包括升级、降级、平级转调三种情况。

为易于区分,人们常
在“迁”字的前面或后面加一个字,升级叫迁升、迁授、迁叙、
右迁,降级叫迁削、迁谪、左迁,平级转调叫转迁、迁官、
迁调,离职后调复原职叫迁复。

D.左右,是古今异义词,一般指侍从,如“传以示美人
及左右”一句中的“左右”就是这个意思;现代汉语中,一般作
方位词,左和右两方面;也可作实词讲,意思是支配,操纵。

答案 B
解析迟明,表示时辰的词语,天将亮的时候,不是“天
亮得比较晚”;也不是十二时辰之一。

13 .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进士甲科,科举制度中通过朝廷考试者称为进士,唐宋进士分甲乙科。

B.笏,古代大臣上朝拿着的手板,用玉、象牙或竹片制
成,上面可以记事。

C.铁券,又称“铁契”,由古代皇帝颁赐功臣,世代可
据此享受某种特权。

D.兵部尚书,主要负责兵部的文秘工作,兼有参谋职能,但是没有实权。

答案 D
解析兵部尚书,别称为大司马,统管全国军事的行政
长官。

14 .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代称呼一个人,可以称其名、字、号、谥号、籍贯、官职等,还可以兼称,“太宰文简公”就是兼称官职“太宰”与谥号“文简公。


B.“起家”意思较多,在“白手起家”中指“创立事业,”在“布衣起家”中指“出身,”还有一个意思是指“从家中征召出来,授以官职”。

C.古代称父亲的姊妹(姑母 ) 的儿子为内兄弟,称母亲的
兄弟 (舅父 )的儿子为外兄弟。

D.“太守”为州郡最高行政长官。

秦时置“郡守”,汉景帝时改称“太守,”隋初称“刺史。

”《醉翁亭记》中就塑造了一个“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的太守形象。

答案 C
解析《仪礼·丧服》“舅之子”汉郑玄注:“内兄弟也。

”《仪礼·士丧礼》:“外兄弟在其南南上。

”郑玄注:“外兄弟,异姓有服者也。

”孔颖达疏:“谓若舅之子、姑姊妹、从母之子等,皆是有服者也。


15 .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礼部,六部之一,掌管礼仪、祭祀、学校、接待外宾
等事,长官称为吏部尚书。

B.檄,古代最初写在木简上的官方文书,用于晓谕、征
召、声讨,也可特指声讨的文告,著名的如骆宾王的《讨武
曌檄》。

C.践阼,特指皇帝登临皇位。

君主即位也可叫“践祚”“登极”“登庸”“御极”。

D.卒,“死”的一种说法,古代天子、太后之死称崩、百岁、千秋、山陵崩等;对公、侯、伯的世爵之死,称为“薨” ;有官职,有名望的人死曰“卒”;只有平民之死,才直言不讳地通称“死。


答案 A
解析礼部的长官称为礼部尚书。

16 .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太平兴国”是皇帝的年号,年号是历代封建王朝用来
纪年的一种名号,一个皇帝所用年号少则一个,多则十几个。

B.“秩”的本意是根据官员的功过确定的官员俸禄,引申
为俸禄。

“秩满”是指官员在年终评定时获得了最高等级。

C.“金紫,”指“金印紫绶,”即黄金印章和系印的紫色绶带,借指高官显爵。

唐宋后指金鱼袋及紫衣,是唐宋的佩饰和官
服。

D.“转运使,”是封建王朝主管运输事务的官职。

宋初为集中财权,置诸路转运使掌一路财赋,“都转运使”一般由官高位重者担任。

答案 B
解析“秩满”是任职期满之意。

二、阅读题型
[2017 ·中原名校质量考评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7~18题。

吴元扆,字君华。

太平兴国八年,选尚太宗第四女蔡国
公主。

..
雍熙三年,有事北边,元扆表求试剧郡,命知郓州。


年召入,寻知河阳。

还朝,改鄯州观察使。

特诏朝会序班次
..
节度使,奉禄赐予悉增之。

再知河阳。

淳化五年,秋霖河溢,
奔注沟洫,城垒将坏,元扆躬涉泥滓,督工补塞。

民多构木树
杪以避水,元扆命济以舟楫,设饼饵以食。

时澶、陕悉罹水
灾,元扆所部赖以获安。

真宗即位,换安州观察使,俄知澶州。

咸平三年,转运使刘锡上其治状,诏书嘉奖,迁宁国军留后、知定州。

时王超、王继忠领兵逾唐河,与辽人战,元扆度其必败,乃急发州兵护河桥。

既而超辈果败,辽人乘之,至桥,见阵兵甚盛,遂引去。

考满,吏民诣阙贡马,疏其善政十事,愿借留树碑,表其德政。

诏褒之。

属岁旱,吏白召巫以土龙请雨。

元扆曰:“巫本妖民,龙止兽也,安能格天?惟精诚可以动天。

”乃集道人设坛,洁斋三日,百拜祈祷,澍雨沾洽。

景德三年代归,拜武胜军节度。

出知潞州。

初,并、代、
泽、潞皆分辖戍卒,后并于太原。

至是以元扆临镇遂分领七
州军戎事委元扆专总之东封表求扈从命祀青帝礼毕加检校太
傅知徐州大中祥符四年,元扆被疾卒,年五十。

赠中书令,
谥忠惠。

子弟进秩者五人。

五年,葬元扆,时上元..欲观灯,
帝为移次夕。

元扆性谨让,在藩镇有忧民心,待宾佐以礼。

喜读《春.秋左氏》,声色狗马,一不介意。

所得禄赐,即给亲族孤贫者。

...
将赴徐州,请对言:“臣族属至多,其堪禄仕者皆为表荐,余
皆均奉赡之。

”公主有乳媪,得入参宫禁,元扆虑其去后妄有
请托,白上拒之。

真宗深所嘉叹,于帝婿中独称其贤。

及殁,
甚悼惜之。

(节选自《宋史·吴元扆传》 )
17 .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至 /是以元扆临镇 /遂分领七州军戎事 /委元扆专总之 / 东封 /表求扈从命 /祀青帝 /礼毕 /加检校太傅 /知徐州
B.至是 /以元扆临镇 /遂分领七州军戎事 /委元扆专总之 / 东封 /表求扈从 /命祀青帝 /礼毕 /加检校太傅 /知徐州
C .至 /是以元扆临镇/遂分领七州 /军戎事委元扆/专总之东封 /表求扈从 /命祀青帝 /礼毕 /加检校太傅 /知徐州
D .至是 /以元扆临镇 /遂分领七州 /军戎事委元扆 /专总之东封 /表求扈从命 /祀青帝 /礼毕 /加检校太傅 /知徐州
答案 B
解析“至是,”到这时,不能拆开,排除 A 、C 两项;“遂分领七州军戎事”的主语为“元扆”,“委元扆专总之”的主语是朝廷,排除 D 项。

18.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公主是中国古代对皇女、王女的封号,公主封号命名
常用封国名、郡县名和褒义词。

B.河阳指黄河北岸某地区,古代的“河”多专指黄河,古
人认为“山南水北谓之阳”。

C.上元本指新的一年第一次月圆之夜,上元节也就是元
宵节,又称“元夕”“灯节”。

D.《春秋左氏》即《左传》,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
相传为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

答案 A
解析公主,是中国古代对皇女、王女、宗女的封号。

通常是皇女位号,只有在特殊情况下,宗女才能破格晋封为
公主。

参考译文:
吴元扆字君华。

太平兴国八年,被选中与宋太宗的第四
个女儿蔡国公主成亲。

雍熙三年,北边有战事,元扆上表请求任用为剧郡郡守,
令他掌管了郓州。

第二年命他入朝,不久又掌管河阳。

回到
朝廷,改任鄯州观察使。

又特别诏令他为朝会上排列官员位
次的节度使,俸禄赐予全部增加。

再次任河阳知州。

淳化五
年,秋雨不止,河流涨水,奔流注入沟渠,城池营垒将要被
毁坏,元扆亲自踏入 (进入 )泥渣,督促工匠填补堵塞。

百姓多在树梢上架木造屋来避水,元扆命令用船载他们渡水,安排
饼子给他们吃。

当时澶、陕二地都遭受水灾。

元扆所管辖的
地方依赖他都获得了安宁。

宋真宗即位, (元扆 )改任安州观察使,不久掌管澶州。

咸平三年,转运使刘锡把元扆施政的成绩上奏给朝廷,皇帝下
诏书嘉奖元扆,他升为宁国军留后,掌管定州。

当时王超、
王继忠带兵越过唐河,和辽人作战,元扆估计他们必定失败,于是紧急调发定州军队保护河桥。

不久,王超那些人果然失败,辽
人乘胜到了桥边,见到当地的宋军布置了很多士兵,
就率军退回了。

任朝 (考核期 )已满,官民们到朝廷进贡马,上疏他良好政绩的十件事,希望继续留用他,为他树碑,表彰他的德政。

皇帝下诏褒奖了他。

恰好这一年大旱,官吏告诉
他要叫巫师用土龙求雨。

元扆说:“巫师本是妖民,龙只是兽,哪里能够推究天意?只有用至诚可以来打动天。

”于是集结道士设祭坛,清洁斋戒三天,经百拜祈祷,下了及时雨,且雨水充沛。

景德三年别人代任回朝,被授予武胜军节度。

又外调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