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很多孩子专门对母亲发脾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什么很多孩子容易对母亲发脾气?
——关于习惯的思考之四
迟雅
经常能听到家长们抱怨说,自己的孩子爱发火,尤其是容易对妈妈发火。对于这种现象,教育、心理方面的文献似乎还没有做过系统的研究报道。妈妈是孩子最亲的人,也是为孩子操心最多的人,更是给孩子关爱最多的人,那么,为什么孩子更容易对母亲发火呢?笔者大胆分析,除了“过渡理由效应”和“妈妈爱唠叨”等原因之外,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妈妈充当了叫我们起床令人“讨厌”角色。
由于课业负担重以及孩子学习习惯不好等方面的原因,很多孩子没能很好地规划自己的作息时间,其中主要表现为晚上就寝比较晚,熬夜,那么早上就不能按时自然醒。因此,妈妈就担负起叫起床的任务。而通常我们被迫从睡眠中醒来,情绪都是不好的,而这种不好的情绪也会被我们带到生活的其他方面。
先给大家简单介绍下睡眠的层级阶段。一般来说,人的睡眠分为四个阶段:
一.潜伏期
阶段1是睡眠的开始,昏昏欲睡的感觉就属于这一阶段。此时脑波开始变化,频率渐缓,振幅渐小。
二.浅睡期
阶段2开始正式睡眠,属于浅睡阶段。此时脑波渐呈不规律进行,
频率与振幅忽大忽小,其中偶尔会出现被称为“睡眠锭”的高频、大波幅脑波,以及被称为“K结”的低频、很大波幅脑波。
三.熟睡期和深睡期
阶段3和阶段4是沉睡阶段,被试不易被叫醒。此时脑波变化很大,频率只有每秒1~2周,但振幅增加较大,呈现变化缓慢的曲线。这四个阶段的睡眠共要经过约60~90分钟,而且均不出现眼球快速跳动现象,故统称为非快速眼动睡眠(non-rapid eye movement sleep,简称non-REMs)。
四.快速眼动期
在阶段5,脑波迅速改变,出现与清醒状态时的脑波相似的高频率、低波幅脑波,但其中会有特点鲜明的锯齿状波。睡眠者通常会有翻身的动作,并很容易惊醒,似乎又进入阶段1的睡眠,但实际是进入了一个被称为快速眼动睡眠(rapid eye movement sleep,简称REMs)的睡眠阶段。因为,此时除了脑波的改变之外,被试的眼球会呈现快速跳动现象。如果此时将其唤醒,大部分人报告说正在做梦。因此,REM就成为睡眠第五个阶段的重要特征,也成为心理学家研究做梦的重要根据。
一个睡眠周期下来,时间大约是90分钟,然后循环进入下一个睡眠周期。如果一个人在深度睡眠状态下被叫醒,身心会出现不适的感觉,安全感被破坏。心理学方面曾经有人做过实验,将一个处于深度睡眠状态下的人连续叫醒三次,被叫醒的人会容易出现情绪障碍。由于母亲几乎每天都在充当叫醒孩子的角色,而很多孩子早晨被叫醒
时,正处于深度睡眠状态。因而,孩子在潜意识中就会对母亲产生敌意,这种感觉是很难在意识层面控制住的。因此,对母亲更容易进行情绪发泄,表现为发脾气,甚至发无名火。
为了减少孩子对母亲发脾气现象的发生,有必要在调整孩子作息时间方面动点脑筋。比如,根据必要睡眠时间的长短,将孩子就寝的时间往前提一提,以保证孩子早晨能够自然醒。这样,就不用母亲再去叫每天叫醒孩子,孩子的情绪也不会再受到冲击。早晨早起一会儿,复习前一天的记忆内容,还有利于避免“前摄抑制”,优化学习效果。
作者:迟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