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造力缺乏的原因及对策
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创造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创造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在当今快速变化的社会中,创造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已经成为了大学生必备的核心竞争力。
然而,由于传统教育方式的限制,许多大学生在这方面存在较大的缺失。
因此,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创造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成为了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几种方法和策略来帮助大学生发展创造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一、提供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环境大学校园应该为学生提供一个培养创造性思维的良好环境。
首先,学校可以设立各类创新实验室和工作室,给予学生自由开放的空间和资源,鼓励他们进行各种创新项目的尝试。
这些实验室和工作室可以涵盖不同的学科领域,如科学、艺术、工程等,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创新平台。
此外,学校还应该组织一些创新竞赛或挑战赛,让学生能够参与其中,锻炼创造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思考和质疑创造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需要学生具备积极主动的思考和质疑意识。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而不是简单灌输知识。
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提出自己的问题,促使学生从被动接受变为积极参与者。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提供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或案例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课堂讨论、小组合作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动力和信心。
三、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和资源为了培养大学生的创造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教学方法和资源的多样化是非常重要的。
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知识的灌输和记忆,缺乏培养学生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的机会。
因此,教师可以采用一些新颖的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课堂讨论、小组合作等,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
同时,学校和教师也应提供多样化的教学资源,让学生能够接触到各种领域的知识和信息,拓宽他们的视野和思维方式。
四、培养跨学科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创造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往往需要学生具备跨学科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大学可以提供一些跨学科的课程或项目,让学生能够接触到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方法,培养他们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大学生创新能力低下的原因及对策研究
大学生创新能力低下的原因及对策研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创新成为了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而大学生作为社会中的主要力量,其创新能力的高低不仅关乎自身的发展,还直接影响着整个社会的创新水平。
当前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普遍存在着低下的现象,这是为什么呢?本文将从大学生创新能力低下的原因入手,探讨可能的对策措施,以期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参考。
1. 教育制度的问题教育是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个主要渠道,而当前的教育制度存在着一些问题,这直接影响着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首先是以应试教育为主导的教学方式无法真正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潜能。
由于应试教育追求的是知识的死记硬背和填鸭式的教学,导致大学生缺少独立思考和创新的能力。
其次是教学内容的单一化和僵化化也限制了大学生的创新发展。
教材内容的固化和陈旧化使得学生缺少接触最新科技和最新思想的机会,无法充分领会创新的精髓。
2. 学习压力过大大学生在接受高等教育的过程中,面临着来自各个方面的压力,学习压力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
由于社会的竞争激烈,学生们为了在学业上取得更好的成绩,往往会将大部分精力放在应试教育上,忽略了对创新能力的培养。
这种情况下,很难想象他们会有足够的时间和心力去进行创新实践和思考。
3. 缺乏实践机会创新需要实践,然而目前大学生在校期间缺乏真正的实践机会。
大部分学校过分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实践能力的培养。
在实践机会不足的情况下,学生们在想法的提出和实践的结合上面临着重重困难,无法将自己的创新想法得以实践。
4. 缺乏动力和激励在现实社会中,很多创新成果对大学生来说仍显得遥不可及。
由于社会对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成果缺乏肯定,大学生缺乏动力和激励去进行创新。
这种情况下,大学生显然更愿意选择相对容易而稳定的就业方式,对创新能力的培养便缺乏了积极性。
二、对策研究1. 教育改革针对教育制度的问题,需要进行教育改革,从根本上改变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的单一化和僵化化。
高校学生创造力缺失原因及对策探究
高校学生创造力缺失原因及对策探究本文针对高校学生创造力缺失,分别从我国教育体系、大众教育观念、人才培养模式三个方面分析了高校学生创造力缺失的原因。
并相应地从健全我国教育体制、完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健全高校管理制度、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与传承几个方面提出提高高校学生创造力的对策,同时指出提高高校学生创造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标签:创造力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一、创造力内涵创造力是指创造新事物的能力,它包括物质的创造和思想的创造,是完成某种创造性活动所必需的心理品质。
例如,创造新概念、新理论,更新技术,发明新设备、新方法,创作新作品都是创造力的表现。
人类的文明史实质是创造力实现的结果。
当今,国内外的学者普遍认同,首先,创新需要人具备强烈的好奇心;其次,要有丰富的知识面和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最后,还要有丰富的想象力和敏锐的观察力。
同时也要具备良好的精神状态以及独立的思维。
二、高校学生创造力缺失的原因(一)我国教育体系学校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四个阶段,也就是小学阶段、初中阶段、高中阶段、大学阶段,是根据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而实施的。
在我国,义务教育后的教育分流主要集中在两个时间点。
第一个时间点是:义务教育结束后学生进入高中之际,被分别导向普通高中、职业教育或就业。
进入高中继续接受教育的这批学生中,学术性向明显的学生选择普通高中,职业性向明显的学生选择职业学校。
第二个时间点是:在高考结束后,高考分数决定了学生是接受普通本科教育还是高等职业教育。
纵观我国教育体系在实际实施过程中,高考这一制度促使大家都是为了高考去拼搏。
据调查,初中阶段大部分学生的目标是考入一所好高中,很少有意向考中职的。
考上高中的一批学生里又会有一部分考上大学。
这样就导致没考上高中的一批学生和没考上大学的一批学生成了所谓的“差生”。
他们的学习以及就业都非常随意,一部分进入中职,一部分进入高职,还有一部分选择就业。
大学生创新能力低下的原因及对策研究
大学生创新能力低下的原因及对策研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创新能力成为当代大学生最为重要的能力之一。
现实中我们发现,许多大学生的创新能力较为低下。
本文将从教育、社会环境和个人因素三个方面分析大学生创新能力低下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低下与教育不足有关。
当前的教育体制普遍重视对知识的传授和理论学习,但忽视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课堂教学过分注重笔记和死记硬背,缺少启发式思维和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
传统的考试评价体系过于注重分数和排名,使学生追求短期目标而忽视了创新能力的发展。
我们应当改革教育体制,引入更多的实践教学和创新性实验,鼓励学生多动手多实践,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可以通过调整考试评价体系,增加对创新能力的评价和鼓励,从而激励学生更加积极地培养和发展创新能力。
社会环境也对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产生了影响。
我们生活在一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成功往往被定义为取得高分和进入名牌企业,这使得许多大学生追求稳定的就业而放弃了创新和创业的机会。
社会对创新者的认可和支持不足,使得许多大学生对创新缺乏动力和信心。
我们应当改变社会对成功的定义,引导大学生以创新为导向,鼓励他们勇于追求自己的梦想,为社会创造价值。
社会应当加大对创新者的支持和鼓励力度,提供优惠政策和资源支持,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更加有利的环境。
个人因素也是造成大学生创新能力低下的原因之一。
学生自身的能力、兴趣和态度对于创新能力的发展至关重要。
一方面,许多大学生对创新缺乏兴趣和热情,偏向于安于现状和避免风险。
许多大学生缺乏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过于依赖老师和教材。
个人应当积极调整心态和态度,培养对创新的兴趣和热情,不断提高自己的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校和社会应当提供更多的培训和指导,帮助大学生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激发他们的创新潜能。
大学生创新能力低下的原因包括教育不足、社会环境不支持以及个人因素。
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如何提高高校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
如何提高高校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当今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创造力和创新能力已经成为了高校学生在未来职场以及个人发展中的重要竞争力。
如何提高高校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呢?以下是几点个人认为有效提高高校学生创造力和创新能力的方法。
一、培养高校学生的跨学科思维能力。
传统思维方式往往局限于专业范畴内,对于跨学科的知识缺乏了解,很难形成全面的思维结构。
因此,跨学科思维能力是提高高校学生创造力和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高校可以在教学中创设跨学科课程,鼓励学生在不同学科中进行思维交叉和交流,以扩展学生的知识面。
二、开设创新创业课程,提高高校学生专业素养。
创新创业课程可以使学生了解到市场战略、商业计划、人力资源等方面的知识,培养创业创新精神。
高校可以在教学中加强真实感和实战性,鼓励学生自行创新,允许失败,鼓励多次尝试,从而让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得到有效培养。
三、组织创新设计大赛,激发高校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
高校可以组织各种创意设计、策划,顺应学生的兴趣爱好,将学生的灵感转化成实际成果。
此外,还可以借机加强各个专业之间的交流互动,培养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四、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的拓宽,也是创新能力的提升之一。
学生可以通过看书、去各种展览、走进各种活动进行知识的拓展,初步获得新的知识储备;而在开展对话活动、进行跨领域交流时,可以将多元观点纳入自己的体系,建立科技创新的开放理念。
综上,提高高校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需要从多方面切入,增加跨学科思维、开设创新创业课程以及组织创新设计大赛能够有助于激发高校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
同时,学生必须具备自主学习能力,在培养专业素养、增加知识储备的同时逐渐培养批判思维和开放思想,从而拓宽自己的视野,提高整体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
学生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与解决方案
学生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与解决方案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创新成为了一个越来越重要的能力。
然而,有很多学生缺乏创新能力,这在一定程度上会限制他们未来的发展。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解决学生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呢?一、问题的原因首先,我们必须了解学生创新能力不足的原因。
学生的创新能力不足主要是由以下原因造成的:1.教育方法的不足目前,很多学校的教育方式还停留在传统的教学模式。
学生只需要按部就班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而老师很少会引导学生去思考,去尝试创新。
这导致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不足。
2.没有足够的实践机会学生的创新能力需要不断进行锻炼和实践,在实践中才能逐渐得到锤炼。
然而,很多学校的教育方式却没有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实践机会,这也是影响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原因之一。
3.缺乏自我激励创新需要创造力和自我激励。
很多学生缺乏自我激励,没有对自己提高创新能力的动力,这也是问题原因之一。
二、解决方案为了解决学生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我们应该采取以下措施:1.推进行动性课堂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是非常关键的,因此,我们需要用到更为有效的课堂教学方式,如案例教学、启发式教学等。
这样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去创造,和其他同学进行交流合作,更利于永久记忆,也更易于发挥正常水平。
同时教师也给出自己的反馈和判断是否因为有新的思维方式而收获更多。
2.增加实践机会学生的创新能力需要不断进行锻炼和实践,因此,我们需要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
学生不仅可以在学校的实验室里进行实验,还可以参加各种科技技能竞赛、设计比赛等。
更可以组成创新团队,输出自已的创意构建项目完成真实需求以及促进其他人更加社交智商来培养团体新思维和新动力。
3.激发自我激励为了激发学生的自我激励,我们需要让学生对自己的创新能力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并让他们意识到这一能力的重要性。
可以在形成常规的学习计划中进行,例如在周末自由题目的锤炼下去让学生的心灵在选择上自由多样,去调整自己的思维方式,从而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
学生缺乏创造力的原因与培养途径
学生缺乏创造力的原因与培养途径学生缺乏创造力已成为当前教育界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无论是在课堂中,还是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我们时常能够发现学生们的创造力相对不足。
这不仅影响了学生个人的发展,也制约了社会的进步和创新。
那么,为什么学生缺乏创造力?又有哪些途径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呢?本文将就这个问题进行探讨。
一、学生缺乏创造力的原因1.学习模式单一目前,很多学校的教学方式以传授知识为主导,教师在课堂上以讲授和灌输为主,学生们被动地接受。
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没有给学生提供发挥创造力的机会和空间,导致学生缺乏创造力的培养。
2.教育评价体系的问题当前教育评价体系普遍偏重于对学生知识的考核和记忆能力的测验,忽视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造力的培养。
学生被迫追求高分,为了应付考试,只注重机械地记忆知识,而忽略了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进而限制了他们的创造力的发展。
3.竞争压力过大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中,竞争压力是无处不在的。
为了能够获得更好的教育资源和未来的发展机会,学生们面临着来自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巨大压力。
这种压力让学生们只注重功利化的学习,而忽略了对创造力的培养。
二、培养学生创造力的途径1.鼓励自由思考学校和家庭应该鼓励学生进行自由思考,为他们提供充足的空间和机会来发展自己的创造力。
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解决方案,并且给予积极的鼓励和支持。
2.提供多元化的学习体验学校可以通过开设多样化的选修课程或者兴趣小组活动来提供学生多元化的学习体验。
这样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够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3.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创造力的培养与团队合作密不可分。
学校和家庭应该引导学生培养团队合作意识,鼓励他们参与到小组活动中,通过与他人交流和合作,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开展创新科研项目学校可以积极开展创新科研项目,为学生提供更多展示和实践自己创造力的机会。
通过参与科研项目,学生能够深入研究问题,进行创新实践,提高他们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
大学生如何提高自己的创造力
大学生如何提高自己的创造力创造力是大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必备的重要能力。
拥有良好的创造力可以帮助大学生在解决问题、创新科技以及面对挑战时更加灵活和自信。
那么,如何提高自己的创造力呢?本文将针对这个问题进行探讨,并提供一些实用的方法和建议。
一、培养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好奇心是创造力的源泉,而探索精神则是将好奇心转化为行动。
大学生应该保持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不断探索各种领域的知识和技能。
可以阅读广泛的书籍、参加各类讲座和研讨会,扩大自己的知识储备和视野。
此外,还可以主动参与学校的学术、科研活动,与教授和同学们进行交流和讨论,从他们身上获取新的思维和观点。
二、锻炼批判性思维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是培养创造力的重要基础。
大学生应该学会质疑和思考,对于所学的知识和观点不能盲从,而是要运用批判性思维进行分析和评估。
可以通过参与辩论、小组讨论等活动来锻炼自己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学会在不同观点之间进行权衡和选择。
三、鼓励创新和实践创新和实践是培养创造力不可或缺的环节。
大学生应该积极参与各种实践活动,包括科研项目、社团活动以及创业实践等。
这些实践活动既可以提供锻炼的机会,又可以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培养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培养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创造力除了个体的努力外,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也是至关重要的。
大学生应该主动参与团队项目,与团队成员充分沟通和合作,协作完成任务。
通过与他人的合作,可以学会倾听他人的思想和意见,融合不同的观点和想法,提高自己的创造力。
五、保持积极的心态和坚持不懈的努力提高创造力是一个长期而艰难的过程,大学生应该始终保持积极的心态,相信自己的潜力和能力。
面对困难和挑战时,要坚持不懈,不放弃尝试和探索。
相信通过持续的努力和实践,自己的创造力一定会得到提高。
总结起来,大学生提高自己的创造力需要培养好奇心和探索精神,锻炼批判性思维能力,鼓励创新和实践,培养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同时保持积极的心态和坚持不懈的努力。
我的学习中缺乏创造力
我的学习中缺乏创造力在我的学习过程中,我不可避免地面对一个问题,那就是缺乏创造力。
创造力作为一种重要的学习能力,在各个领域都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然而,我意识到自己在这方面存在一些不足,需要积极寻找解决之道。
首先,缺乏创造力对我的学习造成了一定的困扰和限制。
在课堂上,我常常陷入了对传统知识的过度依赖中,无法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和创新。
同时,我也发现自己在解决问题时欠缺灵活性和创意,往往局限于传统的思维方式和方法。
这使得我在面对较为复杂和开放性的学习任务时感到力不从心,难以找到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其次,缺乏创造力也会影响我未来的职业发展。
在现代社会中,创造力被视为一种关键的核心竞争力,拥有创造力的人才更容易在职场中脱颖而出。
然而,如果我一直停留在传统思维的框架中,不具备创新和创造的能力,那么我将很难在激烈的职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因此,弥补自身缺乏创造力的不足,成为我不可忽视的一项重要任务。
那么,如何在学习中培养和提升自身的创造力呢?首先,我需要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
传统的思维方式往往只注重结论和答案,忽视了思考的过程和创新的实践。
相反,我应该尝试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培养灵活和多视角的思维。
这可以通过参加辩论、阅读广泛的书籍和与他人进行深入的讨论来实现。
其次,培养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也是培养创造力的重要途径。
学习过程中,我应该时刻保持着对新事物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
不断地寻求新的知识和经验,并且勇于探索,才能开拓思维的边界,激发内在的创造力。
此外,创造力还需要结合实践来培养和提升。
我应该积极参与各种实践活动,例如科学实验、艺术创作和社会实践等,这些实践将为我提供充分的机会来运用创造思维解决问题。
通过实践的锻炼,我将更加熟悉和了解自己的创造能力,并不断地进行反思和改进。
最后,与其他具有创造力的人互动和交流也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
通过与他们分享经验、思考问题,我可以借鉴其他人的创造力思维方式和方法,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创造力水平。
大学生创新能力低下的原因及对策研究
大学生创新能力低下的原因及对策研究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竞争的加剧,大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当前大学生创新能力存在着一定的低下现象,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是造成大学生创新能力低下的主要原因之一。
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知识灌输和单一的考核方式,缺乏培养学生主动思考和创造性思维的机会。
教师主导的教学方式限制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实践机会,也导致其创新能力不足。
大学课程设置普遍以理论为主,缺乏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
学生们大部分时间都花在课堂学习上,很少有机会参与实际项目或实践活动,缺乏实践锻炼的机会,导致缺乏实际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在学术研究方面的机会较少也是影响创新能力的因素之一。
大学学术研究的资源有限,学生们很难获得研究的机会和资源支持,缺乏真正的学术实践和探索能力的培养。
没有良好的科研氛围和学术导师的指导,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受到了限制。
针对以上问题,可采取以下对策来提升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改革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思考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鼓励学生参与到问题解决和实践中去,提供给学生更多的讨论和研讨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加强实践教学,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
学校可以与企业合作,开展实践项目,为学生提供实际操作的机会。
学校可以开设创新创业类课程,鼓励学生参与到创业实践和项目申报中去。
大学应该加强学术研究的支持和引导。
学校可以成立科研基金,为学生提供科研经费和实验条件。
学校应该建立科研导师制度,为学生提供学术指导和支持,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和能力。
社会也应该加强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支持。
政府可以出台相应的政策和措施,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参与到科技创新和创业中去。
社会组织和企业也可以开展相应的活动,提供创新创业的平台和资源。
大学生创新能力低下是当前教育体系和社会环境的共同问题,需要学校和社会共同努力来解决。
通过改革教学模式、加强实践教学、提供科研支持以及社会的参与和支持等多方面的努力,可以有效提升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大学生创新能力低下的原因及对策研究
大学生创新能力低下的原因及对策研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快速增长,人才的培养被越来越重视。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发现大学生的创新能力较低。
那么,导致大学生创新能力低下的原因有哪些?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本文将就此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
1. 教育方面的问题教育是影响创新能力的关键因素之一。
然而,在目前的教育环境下,创新教育并没有被充分重视。
对于大学生而言,由于教学内容重视理论知识,而很少涉及到实践操作,所以导致他们缺乏实践经验和创新思维能力。
2. 知识水平不足有很多大学生对于专业领域的知识理解不够深入,导致在创新过程中遇到难题无法解决。
3. 缺乏创新意识许多大学生缺乏创新意识,往往会按照惯性思维来思考问题,不敢挑战传统方法,因此失去了创新的机会。
4. 专业特长缺乏对于有些专业领域而言,由于学科性质的限制,大学生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不能在多方面直接运用,导致创新能力的发挥不足。
1. 加强创新教育针对大学生的创新教育需要提高到更高的层次,重视实践操作,鼓励学生自主掌握技能,并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相结合。
提高学生的实践经验和创新思维能力。
2. 拓宽知识面对于大学生而言,拓宽知识面是增强创新能力的必经之路。
他们应该多参加各种学术活动,积极探索自己的兴趣爱好,了解更多的相关知识,这样才能更好的服务于创新工作。
大学生应该注重激发创新意识,教育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同时也应该鼓励学生与他人交流,了解不同的观点和想法。
这样才能使学生的思维方式更加开放,拥有自主创新的能力。
针对不同的专业,应该采取不同的培养方案,强化学生的专业技能,鼓励学生将所学的知识与行业实践相结合。
同时,学生也应该积极参加各种实践活动,丰富自己的经验,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实践经验。
综上所述,大学生创新能力低下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教育问题、知识水平不足、缺乏创新意识、专业特长缺乏等问题是主要瓶颈。
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各方面共同努力,加强教育改革,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激发创新意识,注重专业特长的培养,这样才能使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发挥到更高的水平。
高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不足问题及提升方案
高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不足问题及提升方案一、问题描述:如今,高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不足已成为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许多大学毕业生在求职时面临着严峻的竞争,而缺乏独立思考和创造力成为了他们与其他竞争者的差距之一。
这给他们在就业市场上找到理想工作带来了困难。
那么,究竟是什么导致了高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不足呢?二、原因分析:1. 教育体制不完善:传统教育注重知识的灌输而忽视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大部分高校侧重于应试教育,强调概念和记忆,而非实际动手能力的提升。
2. 缺乏培养机制:目前大部分高校未能建立起有效的创新项目培养机制,对学生缺乏系统性、深入的创新知识培训和实践指导。
因此,无论是在知识储备还是实际运用方面都存在欠缺。
3. 理论与实践脱节:过多地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但缺少真实场景的实践机会。
这种脱节使得学生无法将所学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无法发挥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
4. 缺乏鼓励和激励:对于学生积极参与创新创业的主动性缺乏充分的肯定和激励。
他们往往面临来自班级、家庭以及就业前景等多方面压力,导致对创新创业活动毫无热情。
三、提升方案:1. 教育体制改革:改变传统教育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引入更具参与性和互动性的教育方法,如项目制学习、小组合作等方式,让学生从被动接受转为主动探索。
2. 创新导向课程设置:构建以创新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增加实践环节。
在培养基础知识同时,着重培养学生创造力、思辨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通过大量案例分析、模拟实验等方式帮助学生从课堂到现实的无缝对接。
3. 提供创新创业导师支持:建立起专门的创新创业导师团队,为学生提供全方位指导和咨询。
导师能够分享他们的实践经验,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并提供专业性、针对性的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开展研究和实践活动。
4. 加强校企合作:积极与企业进行合作,利用实际项目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
通过与企业合作的方式搭建起高校与社会之间的桥梁,让学生深入了解市场需求和行业趋势,培养他们敢于探索和尝试的能力。
大学生如何发展自己的创造力
大学生如何发展自己的创造力现代社会对于大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需要他们掌握一定的知识技能,还要具备创新思维和创造力。
然而,很多大学生仍然面临创造力不足的问题。
本文将从培养兴趣爱好、积极思考和接触新事物等方面,探讨大学生如何发展自己的创造力。
一、培养兴趣爱好爱好是创造力的源泉之一。
大学生应该积极培养和拓展自己的兴趣爱好,这有助于激发他们的创造力。
首先,他们可以选择感兴趣的学科或专业,因为对于他们来说,学习是一种享受而不是负担。
其次,他们可以参加各种社团活动或参加志愿者工作,这样可以结识更多的人,拓宽视野,从而激发新的创意和灵感。
此外,大学生还可以学习一门乐器、参加美术培训等,培养自己的艺术兴趣,通过艺术作品来表达自己的创造力。
二、积极思考积极思考是培养创造力的重要一环。
大学生需要勇于提出问题和质疑现状,通过思考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学习过程中,他们可以多提出问题并追求答案,通过与他人的讨论和交流,可以激发创造力的火花。
同时,大学生还可以通过阅读书籍、参加讲座和研讨会等途径,拓宽知识面,提高自己的思考能力和创造力。
此外,大学生还可以利用碎片化时间,思考和总结自己的经验和感悟,通过写作表达思想,互相交流,进一步锻炼和提高自己的创造力。
三、接触新事物接触新事物是拓展创造力的一种途径。
大学生应该积极主动地走出舒适区,接触一些自己不熟悉的领域。
他们可以参加各种学术研讨会和行业交流会,了解最新的科技和行业动态,这有助于开拓视野,积累更多的知识。
同时,大学生还可以参加一些创业实践项目或挑战赛,通过与团队合作解决实际问题,锻炼自己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
此外,大学生还可以利用互联网资源,关注一些科技、艺术等领域的新闻和信息,通过阅读研究报告或专业文章,了解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发展动态,以此刺激自己的创造力。
总结起来,大学生应该培养兴趣爱好,通过兴趣激发创造力;积极思考,通过思考提高创造力;接触新事物,开拓眼界培养创造力。
大学生创新能力低下的原因及对策研究
大学生创新能力低下的原因及对策研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创新已成为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关键因素。
近年来有关大学生创新能力低下的现象越来越受到关注。
一些调查显示,大学生对于创新的能力和动力相对不足,这给他们未来的发展带来了诸多问题。
分析大学生创新能力低下的原因,探讨相关的对策研究,对于促进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培养创新型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1. 教育体制问题由于长期的应试教育和重视知识的灌输,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相对较弱。
教育体制对于知识的传授和记忆的培养比较突出,却忽视了实践和创新的培养,使得大学生在创新能力方面存在明显的缺陷。
2. 缺乏实践机会在大学阶段,大部分学生更多地是停留在理论知识的学习上,缺乏实际的创新实践机会。
而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不断的实践和实践中的总结,缺少这一环节也导致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低下。
3. 社会压力和就业观念在社会的压力下,大学生更多地将自己的注意力放在了追求稳定的就业和生活上,而忽视了创新的价值和意义。
社会的就业观念也深深影响了大学生对于创新的态度,认为只有求稳定,才是正确的选择。
4. 缺乏创新意识在大学阶段的学习中,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了课业上和考试中,少有时间和精力去培养创新的意识。
在学校中思维的开发缺乏,对于未来的创新思维方式也缺乏必要的训练。
以上这些因素共同造成了大学生创新能力低下的情况,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来解决。
二、对策研究1. 改革教育体制,强调创新教育针对教育体制问题,需要对当前的教育模式进行改革,强调对创新教育的重视。
在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上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鼓励学生参与各种科研项目和实践活动,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师也需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更多的支持和指导。
2. 加强实践教育,提供更多创新实践机会学校需要加强实践教育的力度,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创新实践机会。
可以通过实验室、科研项目、创新实践基地等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锻炼和提升自己的创新能力。
缺乏创新和创造力
缺乏创新和创造力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创新和创造力被认为是推动社会进步和个人成长的重要因素。
然而,许多人面临着缺乏创新和创造力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这一问题的原因,并提供一些改善的建议。
首先,缺乏创新和创造力的原因之一是传统教育体系。
传统的教育强调记忆和应试能力,忽视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
学生被灌输大量的知识和事实,而缺乏学习如何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导致了学生们对创新和创造力的欠缺。
其次,缺乏机会和资源也是造成创新和创造力不足的原因之一。
许多人生活在贫困地区或不发达地区,缺乏获得良好教育和培训的机会。
缺乏知识和技能的他们往往无法在创新领域中有所作为。
另外,创新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和资金,而很多人无法承担这样的压力和风险。
而且,社会对失败和错误的排斥也制约了人们的创新和创造力。
很多人害怕尝试新的想法或方案,因为他们不愿面对可能的失败和批评。
社会对成功的强调使得人们更加注重结果而不是过程,这限制了人们发挥创造力和进行创新的空间。
因此,为了培养创新和创造力,我们需要创造一个具有包容性和宽容度的社会环境。
那么,如何解决缺乏创新和创造力的问题呢?首先,教育系统需要进行改革,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校应该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项目实践,鼓励学生发展自己的兴趣和独立思考能力。
此外,教育系统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例如通过开设创业教育课程或鼓励学生参与创业活动。
其次,政府和社会应该提供更多的机会和资源给那些缺乏创新能力的人。
政府可以制定相应的政策,提供创业资金、科研基金以及创新项目的支持。
此外,社会组织和NGO也可以提供培训和指导,帮助那些缺乏创新能力的人发现自己的潜力并进行创新实践。
最后,社会需要改变对失败和错误的看法,鼓励人们尝试新的想法和方案。
失败是创新和创造力的必然过程,我们应该鼓励人们从失败中学习,不断改进和创新。
此外,社会应该纠正成功的过度追求和评价,将更多的关注放在创新过程和思维方式上。
大学生创新能力低下的原因及对策研究
大学生创新能力低下的原因及对策研究一、前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不断增长,创新已经成为一个国家乃至整个世界发展的核心动力。
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希望,他们的创新能力对国家的发展至关重要。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大学生的创新能力问题,认为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不够。
那么,究竟是什么让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出现了下滑,又该如何加强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呢?本文将从大学生创新能力低下的原因分析入手,并提出合理的对策,希望对解决这一问题能够有所帮助。
二、大学生创新能力低下的原因1. 教学模式的问题大学生在学校主要是以传授知识为主,教学模式以传统的教师讲授为主导,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现象比较普遍。
这种单向的知识传授模式往往难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大学生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
2. 学习压力大随着社会的发展,学校对学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一些学生为了适应这种环境纷纷拼命学习,时间安排的过于紧张,根本没有时间及精力去进行创新能力方面的培养。
大学生们的学习压力大,往往只注重应试教育,而忽略了创新能力的培养。
3. 缺乏实践机会大学生平时缺乏参与实际项目的机会,课程重视理论而忽视实践,这样就难以培养出创新能力。
理论课程的学习重要,但大学生更需要的是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
4. 教育观念的问题在大学阶段,大学生的父母、老师和同学们对大学生的评价往往更多的是学习成绩而不是创新能力。
这种教育观念导致了学生缺乏对创新能力的重视。
5. 社会环境的影响社会环境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影响也很大。
社会上的择校热、升学热使得大学生们更多地注重于应试教育,而不愿参与创新实践。
三、加强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对策研究在教学中,应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在学习中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创造一种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2. 推行创新教育大学应该加强对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
开设相应的创新创业课程,组织一些实践性很强的创新创业项目,提高大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
大学生创新能力低下的原因及对策研究
大学生创新能力低下的原因及对策研究大学生创新能力低下是当前教育问题中的一个热点话题。
创新能力是指一个人的独立思考、创造性思维、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行为能力等综合能力。
由于各种原因,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普遍较低。
本文将探讨大学生创新能力低下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第一,教育体制的制约。
传统的教育模式注重灌输式教育、应试教育和重视知识的记忆和死记硬背,忽视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这种教育模式中,学生往往只是按部就班地学习,缺少独立思考和创造性思维的机会。
第二,社会环境的压力。
社会竞争激烈,许多大学生都面临就业压力和经济压力。
他们往往注重于考取高分、找到稳定的工作,而忽视了创新能力的培养。
社会对创新的认同度较低,许多创新者常常受到冷眼和排挤,这也限制了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学生个人心态的问题。
许多大学生在面临困难和挑战时,选择逃避或放弃,缺乏坚持和毅力。
他们重视眼前的利益,不愿意冒险和尝试新的事物。
这样的心态使得他们缺乏创新的勇气和动力。
针对大学生创新能力低下的现状,可以采取以下对策:第一,改革教育体制。
加强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教育部门应制定相应政策,对高校开设创新课程和项目,提供创新教育资源和平台,鼓励学生参与创新实践。
第二,提供创新的社会环境。
社会各界应加大对创新的支持和认可度。
关注和奖励那些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大学生,打破传统观念的束缚,鼓励大学生发展自己的特长和兴趣,鼓励他们尝试和实现自己的创新想法。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心态。
学校和社会应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辅导和培训,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适应能力。
鼓励学生面对困难和挑战,勇敢地尝试和创新,培养他们的冒险精神和创造性思维。
大学生创新能力低下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需要进行综合性的改革和对策制定。
通过改革教育体制、提供创新的社会环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心态等措施,可以帮助大学生提高创新能力,培养更多的创新型人才。
大学生创新能力低下的原因及对策研究
大学生创新能力低下的原因及对策研究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与全球化的加速进程,人才成为社会和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也成为各国竞争的焦点。
作为高等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平台,大学承担了交流知识、培养创新能力的重任,然而当前出现了一些大学生创新能力低下的问题,本文将重点分析其原因并提出对策。
1.传统教育的束缚大学教育中的考试、分数等制度,对学生的思维方式、知识偏重度等方面造成了束缚,难以启发和激发学生创新的欲望和能力。
2.知识积累不足从小学到高中,学生们所接触和学习的知识大多都是基础性的,很少有实践性、创新性强的课程,导致大学生在进入大学后在缺乏实践积累的情况下,难以快速适应大学的知识体系及多元化的学习环境。
3.对社会的了解不足很多大学生的社会经验、社会敏感度十分薄弱,对于社会上的信息不够了解,无法把握社会发展方向,更难以从中发现并创造需求。
4.缺乏独立思考能力大学教育中,社会就像是极为理想化的“实验室”,在这个实验室中,学生被给予了很多学科知识和工具,并要求他们能够运用这些知识和工具进行独立思考和创新实践,但这一要求很难被学生满足。
1.树立积极的创新意识大学生要养成积极的创新意识,时刻保持学习的兴趣和探索的热情,充分自我挑战,创新自我、创新人生。
影响大学生成长的因素很多,但如何培养创新思维,养成积极的创新意识才是最关键的。
2.激发合作与竞争氛围大学中,全校资源均可共享,人才汇聚而成的合作和竞争能够在不断的学习和实践中激发出创新的激情,不断地推动互联网与新技术的发展。
而同学间的竞争也可以在各自互相切磋,从而获得更大的进步。
3.创建创新导向的科技特色校园大学应在课程设置上更多考虑创新性和实践性,如增加研究性课程、科研实践等。
此外,学校应该注重科技文化的促进,校园中建立有利于学生科技创新的竞赛以及设施等。
4.营造适合创新发展的创业环境大学应为创业者创造更加有利于创业发展的环境,提供更加丰富的资源和设施,如提供资金支持、场所和资源配备等。
大学生如何提高自己的创造力
大学生如何提高自己的创造力创造力在现代社会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尤其对于大学生来说,拥有良好的创造力是迈向成功的关键。
然而,创造力并非一蹴而就的,需要通过一系列的方法和实践来培养和提高。
本文将探讨大学生如何提高自己的创造力并给出相关建议。
一、培养好奇心好奇心是创造力的源泉,它能够激发我们的思维活力和潜能。
大学生应该保持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积极地思考和探寻未知领域。
可以尝试参加各类讲座、研讨会以及实地考察,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和经验,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
同时,阅读也是拓宽眼界和增加知识的好方法,可以选择多种类型的书籍,如文学、科学、历史等,来激发灵感和刺激思维。
二、积极思考和提问积极思考是培养创造力的重要手段,它需要大学生主动思考问题、挑战现状,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解决方案。
在学习和生活中,可以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总结,不断追问为什么,思考其中的本质和逻辑。
同时,敢于提问也是培养创造力的关键之一,通过与老师和同学的互动交流,促进思维的碰撞和触发。
只有坚持积极思考和提问,才能培养出开放的思维模式和富有创新意识的大学生。
三、培养多样化的兴趣和技能创造力需要多样化的灵感来源和技能支持。
大学生应该积极参加各类课外活动和社团组织,培养丰富的兴趣爱好,并且尝试不同的技能培养。
可以学习音乐、绘画、舞蹈等艺术类课程,也可以学习编程、设计等科技类技能,甚至考虑参加创业实践等项目。
通过培养多样化的兴趣和技能,大学生不仅可以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还能够借此找到更多的创造力的灵感和机会。
四、善于团队合作和交流创造力不是孤立出现的,它可以通过团队合作和交流得到锻炼和发挥。
大学生应该主动参与团队项目和合作,培养团队意识和沟通能力。
与不同背景的人交流和合作,可以碰撞出更多的创意和想法。
同时,参加一些创新竞赛和活动也能够激发创造力,通过与他人交流学习,获取不同的观点和见解,形成自己独特的思考方式和方法。
五、勇于接受失败和反思创造力的培养并非一帆风顺,经常伴随着失败和挫折。
缺乏灵感和创造力为何我无法产生独特的想法和创新
缺乏灵感和创造力为何我无法产生独特的想法和创新缺乏灵感和创造力是很多人都面临的问题。
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日常生活中,我们都希望能够有独特的想法和创新的能力。
然而,为什么有些人总是能够灵感迸发,创造出令人瞩目的作品,而另一些人却陷入了创作瓶颈,束手无策呢?本文将讨论缺乏灵感和创造力的原因,并提供一些提升创造力的方法。
一、压力和焦虑压力和焦虑是创造力的天敌。
当我们处于一种紧张和焦虑的状态中时,大脑往往难以产生独特的想法。
压力会使我们陷入戒备状态,无法放松身心去思考和创造。
因此,要想拥有独特的想法和创新的能力,我们首先需要减少焦虑和压力。
应对方法:1. 寻找心理调节方法:如冥想、放松瑜伽、深呼吸等,帮助缓解压力和焦虑感。
2. 提前预习和准备:当面临一项任务或者创作时,提前做好准备工作,并增加信心和自信心。
3. 健康的生活方式:保持充足的睡眠、合理的饮食,适当参与体育锻炼,保持身心健康。
二、缺乏知识和经验缺乏知识和经验是产生独特想法的一大障碍。
对于某个领域的了解和知识储备越多,我们就越容易产生独特的想法和创新。
应对方法:1. 提升学习意愿和能力:通过阅读、学习和参与相关的培训课程,不断积累知识和技能。
2. 广泛涉猎:多了解不同领域的知识,获取不同领域的灵感和观点。
3. 经验积累:多实践、多尝试,通过反复实践来提升自己的创作能力。
三、缺乏思维的创新性思维方式的创新性也是产生独特想法和创新的关键。
若陷入刻板和固定的思维模式中,很难产生出独特的想法。
应对方法:1. 多角度思考:从不同的角度和视角思考问题,尝试寻找不同的解决办法。
2. 自由联想:尝试将看似没有关联的事物进行联想和组合,寻找新的灵感和想法。
3. 抛开旧观念:不拘泥于传统的观念,勇于打破规则和现有的框架,寻求全新的思维逻辑。
四、缺乏创造性的环境和氛围环境和氛围对于创作力的激发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如果我们所处的环境缺乏创造性的氛围,那么我们的创造力就很难得到发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生管理工作中国电力教育2009年2月上 总第130期有人称21世纪是创造的世纪,国际间将引发一场大的竞争,而这场竞争归根结底是富有创造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竞争。
从1995年党中央提出科教兴国战略,到2007年10月十七大的召开,要求到2020年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这些无不显示出国家对创造能力的重视、对创造性人才的迫切需求。
而目前,我国大学生年龄一般都在20~25岁之间,正处在一生中创造力最佳的时期。
尽管他们的创造力比以前有所提高,但与发达国家大学生的创造力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
因此,对影响我国大学生创造力的因素及其对策进行研究就显得尤为必要。
一、概念界定关于创造,《现代汉语词典》注释为:“想出新方法,建立新理论,做出新的成绩或东西。
”韦氏英文大辞典解释为:“赋予存在,即产生前所未有的事物。
”关于创造力,目前心理学较为一致的看法是把创造力定义为:根据一定目的和任务,运用一切已知信息,开展能动思维活动,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智力品质。
这里的产品是指以某种形式存在的思维成果。
随着创造力研究的不断深入,许多研究者逐渐认识到,创造力具有多元特征,创造力并非那些伟人们所独有,而是一般人共同具有的心理品质。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也提出:“处处是创造之地,时时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
”二、我国大学生创造力缺乏的成因分析1.学生的自身因素是其创造力缺乏的内因目前,我国大学生尤其是普通高校的大学生,创造力还是偏低的。
主要表现在:知识面狭窄,学科之间缺乏整合,不善于迁移相关学科的知识;思维方式单一,考虑问题缺乏灵活性和全面性;缺乏自信,害怕失败,怀有从众心理,盲目追从权威;再加上中国传统文化中“求稳趋同”、不敢冒险的心理和我国现行体制中存在的某些弊端,使得大学生从小就养成了“听话”的习惯,不敢独立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缺乏应有的创造力。
2.专业、课程结构狭窄,人文教育受到冷落是大学生创造力缺乏的重要原因“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其负大舟也无力”,“风之积也不厚,其负大翼也无力”(庄子语),丰富合理的知识结构是创造力的主要来源。
而目前,我国部分高校专业知识面狭窄。
大学生的活动大多是在本专业的范围内展开,没有时间和条件学习相邻学科和边缘学科的知识;课程结构不合理,专业必修课所占比重较大,选修课太少,从而限制了大学生的视野和创造力的发挥。
此外,创造力的形成,还需要一定的文化底蕴,需要加强人文素质教育。
然而,随着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物质财富的高速增长,社会高度重视科学技术,追求物质利益,致使科学技术受到重视,人文教育受到冷落。
3.教师创造力不高、教学方法过于单一是大学生创造力缺乏的直接原因美国心理学家托兰斯(E.P.Torrance)研究发现,教师的创造性与学生的创造力之间存在一定的正相关。
这表明教师的创造性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
而我国目前高校师资管理体制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师资来源渠道比较单一,许多高校的师资主要来自本校毕业生计划选留,少量来自毕业生按计划分配,其他高校的人才很少进入高校师资队伍,这就造成某些高校教师思维方式比较类似,难以擦出思维的火花。
此外,由于受赫尔巴特教学观的影响,目前高校教师大多采用以教授为主的教学方式。
绝大部分教师不知道创造教育是怎么回事,更谈不上系统学过创造教育的理论和方法,他们对创造理论、创造方法生疏;对创造性思维和训练、创造力开发、创造教育实施等知识贫乏,他们往往倾向于喜欢高智商的学生而不是高创造力的学生。
所以,教师的创造力是制约大学生创造力的直接原因。
4.校园文化缺乏创造精神是制约大学生创造力的潜在因素校园文化是一个育人的特殊环境,它直接影响高等学校大学生的成长,是高校教育机制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
高品位的校园文化,能提高学校的品位和声誉;高层次的校园文化,能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
而目前,我国高校的校园文化总体呈现以下特点:文体类活动多,而培养和提高学生创造力的科技学术文化活动少;少数人的活动多,而真正群体参与的活动少;表面上看起来热热闹闹,实际上真正参与到活动中的人寥大学生创造力缺乏的原因及对策孙瑶君摘要:在竞争激烈的知识经济时代,大学生创造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我国的整体创造能力和综合国力,进而影响到构建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
因此,本文从大学生自身、专业、教师、社会等方面论述了我国大学生创造力缺乏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关的建议,希望以此引起学术界对大学生培养模式的深思。
关键词:大学生;创造力;缺乏原因;对策作者简介:孙瑶君(1982-),女,山东泰安人,兰州大学教育学院高等教育学专业07级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创造教育。
(甘肃 兰州 730000)学生管理工作中国电力教育2009年2月上 总第130期寥无几;学生自发的活动多,而有组织、有经费、有场地、有具体指导教师的活动少。
因此,校园文化活动,特别是科技活动总是图个形式,浮在表面,难以长久,学生的创造力难以通过校园文化这个载体得到真正锻炼。
5.社会环境因素是学生创造力缺乏的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美国心理学家索里赫特尔福特认为,创造性是由主体生活在其中的那种“社会气氛”即“创造性环境”培养出来的。
由于受封建科举制的影响,我国如今仍然存在严重的“学历主义”,与此相联系的还表现在“考试中心主义”和“校历主义”。
在“学而优则仕”的社会背景下,社会上对人的需求也进入了一个误区:社会需求片面以文凭为本位,在用人时高度强调知识化,突出学历要求。
各种机会均向有学历、高学历者倾斜。
于是一些不适合搞研究做学问的人纷纷登堂入室,坠入了高学历的深渊。
所以,学生就自然以读书和考试为生活中心,创造力的提高只能被舍弃一边。
三、提高大学生创造力的措施1.注重大学生创新观念的培养观念的创新就是要求大学生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进行主题独创性、深刻性、全面性、灵活性、敏锐性、开放性和活跃性等优良品质的培养,克服大学生观念的陈旧性、保守性、狭隘性、肤浅性、封闭性和片面性。
打破创造神秘、创新艰难的想法,让他们认识到:“我们所有的人,都有惊人的创造力”,“需要的是善于把它们揭示出来并加以发展。
”2.构建合理的专业、课程体系,提倡人文教育围绕“实基础、宽口径、重个性、善创新”的培养目标,深化教学改革,处理好基础和专业的关系,同时努力拓宽专业口径,为学生创造能力的发展提供扎实的基础;按照“少而精”的原则,高校必须优化课程结构,除设置必修课外,还要适当增加选修课的比重,加强学科交叉、文理渗透、理工结合,高校可开设“创造学基础”、“普通创造学”、“创造心理学”等介绍创造性思维原理、创新技巧以及创造规律方面的课程,为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奠定理论基础。
此外,培养大学生的创造力,还必须开展人文教育活动,让大学生掌握丰富的人文科学知识,培养他们敢于开拓、勇于创新、不屈不挠、锲而不舍的精神,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
3.提高教师创造性,改变教学方法提高大学生的创造力,应建立一支适应社会要求的,能肩负起培养高素质创造人才使命的合格师资队伍。
建立鼓励优秀中青年教师增长才干和脱颖而出的机制。
对那些高水平、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教师要彻底打破论资排辈的旧观念,加大资助力度,给与特殊荣誉和奖励,鼓励和支持冒尖;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是任课教师的任务,学生能力的高低就看教师的教学水平、指导思想和教学方法。
所以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育方法,要在课堂教学中创造意境,引导思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洞察能力,抛弃过去一贯占领课堂的演绎方法,进行抽象概括,分析归纳,使学生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同时提倡博导和教授为本科生上课,让他们在课堂中融入科研成果,讲授创造思想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创造激情。
4.开展实践活动形成富有创造性的校园文化氛围创造人才的培养同文化环境分不开,创造意识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它是由先进文化长期积淀而形成的一种意识。
在大学校园,校园文化具有导向功能、积累功能、渗透和熏陶等功能,这些功能对于培养大学生的创造力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因此,各高校必须把开展校园文化活动作为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重要阵地,抓实抓好,把大批的学生都组织到校园文化活动中去。
比如:学校要经常举办各类学术报告会、论文交流会、创造成果展评会等,定期举办大学生科技文化节、学术节等营造自由开放的学术氛围,让他们在动手“做”的过程中培养能力,即使是一些外围的工作学生也能从中感受到研究的气氛,受到创造意识的熏陶和激励,学到一些必要的方法和能力。
5.加大宣传力度,促进观念更新,全面认识提高大学生创造力的重要性利用各种大众媒介,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加大宣传力度,使各级政府、学校、教师以及家长充分认识到提高大学生创造力对发展和谐社会的重要性。
此外,用人单位也要认识到有无文凭不是最重要的。
文凭最多称得上是一块“入场券”,绝不是通向成功的“阶梯”。
一个人能否成功,学历并非首要的因素。
人才衡量不能以学历为准则,高学历不一定具备高能力,低学历也不一定就具备低能力;文凭不算人才,文凭本身也不必然等同于人才。
衡量人才的重要标准,关键是看他能否胜任工作,创造价值。
逐步扭转不合理的人才观和教育观,在全社会建立起科学的人才观和人才评价体系,为创造教育的实施创造宽松的外部环境已成当务之急。
参考文献:[1]张庆林,Robert J.Sternberg.创造型研究手册[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2.[2]赵卿敏.创新能力的形成与培养[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2003.[3]洪定国.论创造力[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4]陈尚云,刘彦奎.创造心理学概论[M].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5]张士军.创造与发明[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00.[6]杜红彦,侯建民,姚桂英.论大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J].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2003,(3).[7]燕良轼.创造教育:中国21世纪教育改革的主旋律[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1997,(4).[8]俞国良.创造力心理学[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9]王根顺,陈芳,王成涛.高校校园文化对创新人才培养的影响[J].高等理科教育,2003,(1).[10]胡龙华,李国金.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影响因素及其对策[J].南方冶金学院学报,2003,11(6).[11]王德军.论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基本途径[J].长春大学学报,2004,6(3).[12]缪贵恩.试论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J].宜宾学院学报,2002,(9).(责任编辑:李彦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