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体血回输适应症与禁忌症
自体输血的适应症及禁忌症(可编辑)
自体输血的适应症及禁忌症自体输血[编辑本段]【概念】自体输血就是当病人需要输血时,输入病人自己预先储存的血液或失血回收的血液。
[编辑本段]【优点】1、可以避免经血液传播的疾病,如肝炎、艾滋病、梅毒、疟疾等;2、不需检测血型和交叉配合试验,可避免同种异体输血产生的抗体抗原免疫反应所致的溶血、发热和过敏反应;3、可避免同种异体输血引起的差错事故;4、反复放血,可刺激红细胞再生,使病人术后造血速度比术前加快;5、自体输血可以缓解血源紧张的矛盾。
[编辑本段]【方式】(一)回收式自体输血方式。
常采用自体输血装置,抗凝和过滤后再回输给病人。
可分为外伤时回收式自体输血、术中回收式自体输血和术后回收式自体输血。
在下列情况可采用:①腹腔或胸腔内出血,如脾破裂、异位妊娠破裂。
②估计出血量在100ml以上的大手术,如大血管手术、体外循环下心内直视手术、肝叶切除术等。
③手术后引流血液回输,是近几年开展的新技术,回输时必须严格无菌操作,一般仅能回输术后6小时内的引流血液。
自体失血回输的总量最好限制在3500ml内,大量回输时适当补充新鲜冰冻血浆或多血小板血浆。
(二)稀释式自体输血。
临手术前自体采血,用血浆增量剂去交换失血,因而病人的血容量保持不变,而血液处于稀释状态。
所采取的血,可在手术中或手术后补给。
适量的血液稀释不会影响组织供氧和血凝机制,而有利于降低血液粘稠度,改善微循环等作用。
只要没有禁忌证,血液稀释回输对预计术中失血达1-2L的大多数手术都适用,具体方法是在麻醉后,手术开始前,开放二条静脉通路。
一条静脉采血,采血量取决于病人状况和术中可能的失血量,一般为病人血容量的20%-30%,以红细胞不低于25%,白蛋白30g/L以上,血红蛋白100g/L左右为限,采血速度约为5分钟200ml.在采血同时,经另一条静脉滴注血浆增量剂,如电解质平衡代浆、羟乙基淀粉氯化钠代血浆和右旋糖酐氯化钠代血浆。
在这个过程中,要保持病人的血容量正常。
自体输血制度与技术管理规范
自体输血制度与技术管理规范一、引言自体输血是指将患者自身采集的血液用于其自身的输血过程。
自体输血制度与技术管理规范的制定旨在确保自体输血过程的安全和有效性,减少输血相关风险,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本文将详细介绍自体输血制度与技术管理的相关要求和标准。
二、自体输血的适应症和禁忌症1. 适应症自体输血适用于以下情况:- 术前自体血液储备,以备手术期间或术后使用;- 患者有特殊输血需求,如罕见血型、免疫反应等;- 减少异体输血引起的感染和免疫反应。
2. 禁忌症自体输血禁忌于以下情况:- 患者无法耐受输血过程,如严重心脏病、肺病等;- 存在自身免疫性血液疾病;- 患者无法提供足够的自体血液。
三、自体输血的准备工作1. 患者评估在进行自体输血前,应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包括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等,以确定患者是否适合自体输血。
2. 自体血液采集自体血液采集应在手术前进行,以确保足够的自体血液供应。
采集方法可以选择静脉穿刺或自体回收设备。
3. 自体血液保存采集的自体血液应按照规定的方法保存,确保血液的质量和有效性。
保存期限一般为42天,但具体时间应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四、自体输血的操作步骤1. 输血前准备- 检查自体血液的标签和相关信息,确保血液的正确性;- 核对患者的身份和输血需求,避免输错血;- 检查输血设备的完整性和清洁度。
2. 自体输血操作- 采用无菌操作,确保输血过程的无菌性;- 根据患者的输血需求,选择适当的输血速度和输血量;- 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如血压、心率、体温等;- 输血过程中出现异常情况时,应立即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3. 输血后处理- 输血结束后,记录输血的相关信息,包括输血量、输血时间等;- 监测患者的输血反应情况,如发热、过敏反应等;-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决定是否进行进一步的输血。
五、自体输血的质量控制1. 质量管理体系建立自体输血的质量管理体系,包括制定相关的管理制度、标准操作规程和质量评估指标,确保自体输血的质量和安全性。
自体血回输技术规范
自体血回输技术规范自体血回输技术规范1.自身输血自身输血可以避免血源传播性疾病和免疫抑制,对一时无法获得同型血的患者也是唯一血源。
自身输血有三种方法:贮血式自身输血、急性等容血液稀释(ANH)及回收式自身输血。
1.1 贮存式自身输血术前一定时间采集患者自身的血液进行保存,在手术期间输用。
1.1.1 患者身体一般情况好,血红蛋白>110g/L或红细胞压积>0.33,行择期手术,患者签字同意,都适合贮存式自身输血。
1.1.2 按相应的血液储存条件,最晚手术前3天完成采集血液。
1.1.3 每次采血不超过400ml(或自身血容量的10%),两次采血间隔不少于7天。
1.1.4 在采血前后可给患者铁剂、维生素C及叶酸(有条件的可应用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等治疗。
1.1.5 血红蛋白<100g/L的患者及有细菌性感染的患者不能采集自身血。
1.1.6 对冠心病、严重主动脉瓣狭窄等心脑血管疾病及重症患者慎用。
1.2 急性等容血液稀释(ANH)ANH一般在麻醉后、手术主要出血步骤开始前,抽取患者一定量自身在室温下保存备用,同时输入胶体液或等渗晶体补充血容量,使血液适度稀释,降低红细胞压积,使手术出血时血液的有形成份丢失减少。
然后根据术中失血及患者情况将自身血回输给患者。
1.2.1 患者身体一般情况好,血红蛋白≥110g/L(红细胞压积≥0.33),估计术中有大量失血,可以考虑进行ANH。
1.2.2 手术降低血液粘稠度,改善微循环灌流时,也可采用。
1.2.3 血液稀释程度,一般使红细胞压积不低于0.2。
1.2.4 术中必须密切监测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红细胞压积尿量的变化,必要时应监测患者静脉压。
1.2.5 下列患者不宜进行血液稀释:血红蛋白<100g/L,低蛋白血症,凝血机能障碍,静脉输液通路不畅及不具备监护条件的。
1.3 回收式自身输血血液回收是指用血液回收装置,将患者体腔积血、手术失血及术后引流血液进行回收、抗凝、滤过、洗涤等处理,然后回输给患者。
自体输血制度与技术管理规范
自体输血制度与技术管理规范一、引言自体输血是指将患者自身的血液收集、保存并在需要时输回患者体内的一种输血方式。
为了确保自体输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制定自体输血制度与技术管理规范是必要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自体输血的相关规范,包括自体输血的适应症、禁忌症、操作流程、质控要求等内容。
二、自体输血的适应症1. 预定手术患者:对于预定手术患者,如术前血红蛋白水平低于正常范围或术前预计需大量输血的患者,可以考虑进行自体输血。
2. 预定产科手术患者:对于预定进行产科手术的患者,如术前血红蛋白水平低于正常范围或术前预计需大量输血的患者,可以考虑进行自体输血。
3. 预定介入治疗患者:对于预定进行介入治疗的患者,如术前预计需大量输血的患者,可以考虑进行自体输血。
三、自体输血的禁忌症1. 活动性感染:对于存在活动性感染的患者,禁止进行自体输血。
2. 全身性恶性肿瘤:对于存在全身性恶性肿瘤的患者,禁止进行自体输血。
3. 严重贫血:对于血红蛋白水平低于70g/L的患者,禁止进行自体输血。
四、自体输血的操作流程1. 术前准备:a. 医务人员应对患者进行详细的自体输血咨询,包括自体输血的目的、适应症、禁忌症等内容,并取得患者的知情同意书。
b.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医务人员应进行相关检查,如血型鉴定、抗体筛查等。
c. 确定自体输血的时间和数量,并安排相应的采血和保存。
2. 采血和保存:a. 采血前,医务人员应对患者进行充分的术前准备,包括消毒、穿刺部位选择等。
b. 采血时,应使用无菌器具,避免交叉感染。
c. 采集的血液应放置在适宜的血袋中,并进行标记,包括患者姓名、血型、采血日期等信息。
d. 采集的血液应储存在恒温冰箱中,确保血液的质量。
3. 输血操作:a. 输血前,医务人员应核对患者的身份信息,确保输血的准确性。
b. 输血时,应使用无菌器具,避免交叉感染。
c. 输血速度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避免出现输血反应。
五、自体输血的质控要求1. 医疗机构应建立自体输血的管理制度,明确相关责任人和工作流程。
自体血回输医疗宣教
4 什么是CBCⅡ (ConstaVac Blood Conservation)?
美国Strykey企业生产旳 血液回输系统
2024/9/28
5 CBC 组件阐明
800ml血袋
阀门 开关
真空调整 旋钮
真空指 示帽
Y形连接口
固定带
固定夹 过滤器
血液搜集管
血液搜集罐
2024/9/28
6 操作环节 .1.
Step 1 术后埋置引流管
2024/9/28
经过钢针(红色箭头) 将引流管插入病人手 术部位,注意两个红 色标识(红圈处)之 间旳管路必须完全埋 置于病人体内
6 操作环节 .2.
• Step 2 连接CBC II
将CBC IIY形连接口 一端剪开,将引流管 完全插入,固定牢固
2024/9/28
6 操作环节 .3.
• Step 3 固定CBC II
经过固定夹及固定带将 CBCII 固定在病床脚端 旳挡板上或者侧护栏上 注意应一直保持CBCII 处于竖直状态
2024/9/28
6 操作环节 .4.
• Step 4 自体血搜集
旋转真空旋钮,进行血液 搜集,前10分钟应该选择 最低真空。 注意:假如真空指示帽鼓 起,则阐明此CBCII已经 不能使用!
2024/9/28
10 注意事项
5 为预防溶血和提升红细胞回收 率,应尽量降低负压。提议用低档 Ⅰ(≤25mmHg),亦能够用中档-Ⅱ (≤50mmHg)。 6 选择大口径旳引流管,提升回 收率
2024/9/28
10 注意事项
• 7 对于大血量回输是没有限制旳,但在 无医生指示旳情况下,提议最多输血 不能超出2023ml。
自体输血制度与技术管理规范
自体输血制度与技术管理规范一、引言自体输血是指将患者自身的血液收集、保存并在手术或治疗过程中重新输回患者体内的一种输血方式。
为了确保自体输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制定自体输血制度与技术管理规范是必要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自体输血制度与技术管理规范的内容。
二、自体输血的适应症和禁忌症1. 自体输血的适应症:(1)预计手术期间可能需要输血的患者;(2)患有特殊血型抗原的患者,如罕见血型;(3)对异体输血有过敏反应的患者;(4)宗教或文化原因拒绝异体输血的患者。
2. 自体输血的禁忌症:(1)患有严重感染或传染性疾病的患者;(2)血液系统疾病患者;(3)严重贫血或血容量不足的患者;(4)有严重心肺功能不全的患者。
三、自体输血的操作流程1. 术前准备:(1)评估患者的适应症和禁忌症;(2)与患者充分沟通,解释自体输血的目的、过程和风险;(3)收集患者的血液样本进行血型和交叉试验。
2. 自体血液的采集和保存:(1)在手术前数周,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和手术计划,确定采集的血液量;(2)在无菌条件下,采集患者的血液,并将其保存在适当的容器中;(3)对采集的血液进行标记和记录,确保血液的追踪和识别。
3. 自体输血的操作:(1)在手术或治疗前,将保存的自体血液送至输血科室;(2)在输血科室,进行进一步的血型和交叉试验,确保自体血液的适用性;(3)按照医嘱,将自体血液输回患者体内;(4)在输血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输血反应。
四、自体输血的质控措施1. 设立自体输血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和监督自体输血制度与技术管理规范的执行;2. 建立自体输血的档案管理系统,包括患者的血型、血液采集和保存记录等;3. 定期进行自体输血操作人员的培训和考核,确保其具备必要的技能和知识;4. 严格执行血液采集和保存的操作规范,确保血液的质量和安全;5. 对自体输血过程中的不良事件进行记录和分析,及时采取改进措施;6. 定期进行自体输血的质量评估,包括输血效果和不良反应的监测。
自体输血制度与技术管理规范
自体输血制度与技术管理规范一、引言自体输血是一种将病人自身的血液收集、保存并在手术或治疗过程中重新输回病人体内的方法。
为了确保自体输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制定自体输血制度与技术管理规范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自体输血制度与技术管理的相关要求和流程。
二、自体输血制度管理要求1. 自体输血的适应症与禁忌症- 适应症:手术前准备、术中失血量大、术后恢复期等。
- 禁忌症:感染性疾病、血液系统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2. 自体输血的血液采集与保存- 血液采集:采用无菌技术,遵循血液采集操作规范,确保采集的血液质量。
- 血液保存:采用专用的血液保存袋进行保存,确保血液的保存时间和保存条件符合要求。
3. 自体输血的血液检测- 临床检验:对采集的自体血液进行常规检验,确保血液符合输血标准。
- 传染病筛查:对自体血液进行传染病筛查,如HIV、乙肝、丙肝等。
4. 自体输血的血液配型与交叉试验- 血液配型:采用ABO血型系统和Rh血型系统进行血液配型,确保输血的血液与受血者相匹配。
- 交叉试验:进行交叉试验,排除可能的输血反应。
5. 自体输血的血液质量控制- 血液质量控制:建立血液质量控制体系,包括血液采集、保存、检测等环节的质量控制。
- 质量评价:定期对血液质量进行评价,确保自体输血的质量符合要求。
三、自体输血技术管理规范1. 自体输血的手术准备- 术前准备:与临床医生沟通,明确手术时间、输血需求等。
- 术前检查:对受血者进行术前检查,确保其适合接受自体输血。
2. 自体输血的手术操作- 输血操作:由经验丰富的医护人员进行输血操作,确保操作规范、无菌、安全。
- 输血监测:对受血者进行输血监测,包括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等指标的监测。
3. 自体输血的输血反应处理- 输血反应:对可能出现的输血反应进行及时处理,包括过敏反应、输血相关肺损伤等。
- 紧急处理:对输血反应严重的情况进行紧急处理,确保受血者的生命安全。
4. 自体输血的术后管理- 术后观察:对受血者进行术后观察,包括血液反应、感染等情况的观察。
自体输血制度与技术管理规范
自体输血制度与技术管理规范一、引言自体输血是指将病人自身的血液收集、保存、处理后再输回病人体内的一种输血方式。
它具有避免异体输血引起的免疫反应和传染病传播的优势,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医疗中。
为了确保自体输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制定自体输血制度与技术管理规范是必要的。
二、自体输血制度管理规范1. 自体输血管理机构(1)设立专门的自体输血管理机构,负责自体输血的组织、协调、监督和管理工作。
(2)自体输血管理机构应具备相应的人员和设备,确保自体输血过程的顺利进行。
2. 自体输血适应症和禁忌症(1)明确自体输血的适应症和禁忌症,确保自体输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2)适应症包括:手术前自体血回输、术中自体血回输、术后自体血回输等。
(3)禁忌症包括:感染性疾病、重度贫血、严重心肺功能不全等。
3. 自体输血的血液采集与保存(1)血液采集应在手术前进行,采用无菌技术,确保采集的血液质量。
(2)采集后的血液应保存在适当的温度下,避免血液的变质和感染。
4. 自体输血的血液处理与检测(1)采用适当的方法对采集的血液进行处理,如洗涤、过滤等,以确保血液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2)对处理后的血液进行必要的检测,包括血型鉴定、传染病筛查等,确保血液符合自体输血的要求。
5. 自体输血的血液储存与输注(1)血液储存应在适当的温度下进行,避免血液的变质和感染。
(2)血液输注应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避免血液的失效和感染。
6. 自体输血的不良反应处理与报告(1)对于自体输血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应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保护病人的安全。
(2)对于严重的不良反应,应及时报告相关部门,进行进一步的调查和处理。
三、自体输血技术管理规范1. 自体输血技术人员(1)自体输血技术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经过培训合格后方可从事相关工作。
(2)自体输血技术人员应定期进行继续教育,更新知识和技能,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
2. 自体输血技术操作规范(1)自体输血技术操作应按照规范的程序进行,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自体输血适应证和禁忌证的评估
自体输血适应证和禁忌证的评估贮存式自体输血01、适应证(1)全身状况良好的非紧急择期手术患者。
(2)预估术中失血量较多,术中必须进行输血的患者。
(3)稀有血型者及因宗教信仰不接受同种输血的患者。
(4)既往有严重输血反应者。
(5)红细胞抗体高或对多种频率抗原的同种抗体所致的对所有供血的不配合者。
(6)欲进行骨髓移植的患者。
(7)预防因输血产生同种免疫抗体(如对血小板输注无效者),IgA缺乏者,有血浆蛋白抗体的患者等。
(8)边远地区血液供应困难或经济困难者。
(9)避免分娩或剖宫产时输异体血的孕妇。
(10)从事辐射工作的人员。
(11)健康者希望预存自身血液者。
(12)肿瘤和血液病患者在化疗和放疗后的缓解期、自身免疫性溶血患者的稳定期可以预存自身的成分血,如红细胞、血小板等。
02、禁忌证(1)并发细菌感染及存在菌血症的患者;正在使用抗生素患者(血液贮存使细菌繁殖,回输可致菌血症)。
(2)严重主动脉狭窄者、室性心律不齐、新发心肌梗死、不稳定型心绞痛者、严重高血压、充血性心力衰竭等不能耐受采血患者。
(3)既往有严重献血反应者。
(4)活动性癫痫史者。
(5)有遗传性红细胞膜异常、红细胞酶缺乏、血红蛋白异常的患者,其血液在贮存期间易发生溶血,不适宜贮存式自体输血。
(6)造血功能障碍,如贫血患者。
(7)凝血功能异常,有出血倾向患者。
(8)血压偏低者。
(9)心、肺、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不良者。
(10)服用抑制代偿性心血管反应的药物者,如服用β-阻滞剂的患者。
03、适应证评估美国输血协会标准:术前Hb≥110g/L,血细胞比容Hct ≥33%的患者均可应用。
我国《临床输血技术规范》附件自体输血指南要求为:术前Hb≥110g/L,Hct≥33%的患者均可应用。
临床病例选择:术前血红蛋白>110g/L,血细胞比容>33%,预估术中失血量在600ml以上的患者。
一般状况尚好,无肝肾功能不全、无感染征象、无凝血功能障碍和非恶性肿瘤患者等均可进行贮存式自体输血。
自体血回输注意事项
自体血回输注意事项自体血回输是一种医疗术语,指的是将患者自己的血液回输到自己的体内,以达到治疗目的。
自体血回输既可以用于手术前储备血液,也可以用于治疗某些疾病。
这一治疗方法需要患者与医生充分沟通,以确保安全有效的进行。
自体血回输注意事项:1.与医生充分沟通:在进行自体血回输治疗之前,患者应与医生充分沟通,了解治疗的目的、过程和风险等相关信息。
只有患者对自体血回输有清晰的认识,才能做出明智的决策。
2.检查血液状况:在进行自体血回输之前,患者需要进行一系列的血液检查,包括血红蛋白水平、凝血功能、血型等。
这些检查的目的是评估患者的血液状况,以确定是否适合进行自体血回输。
3.遵循医嘱:在自体血回输之前,患者需要按照医生的指示进行一些准备工作,如饮食、服药等。
患者应严格按照医嘱进行操作,避免因个人行为导致不良后果。
4.选择合适的回输方式:自体血回输可以通过不同途径进行,如静脉回输、骨髓回输等。
患者需要与医生共同商讨,选择适合自己的回输方式。
对于一些特殊群体(如老年人、儿童等),可能需要采取特殊的回输方式,以确保安全性和效果。
5.注意术前禁忌症:自体血回输并非适用于所有病患,存在一些禁忌症。
例如,患有严重心肺疾病、感染性疾病、代谢性疾病、高度恶性肿瘤等情况下,自体血回输可能不适合。
因此,在进行自体血回输治疗之前,医生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和相关因素,判断是否适合进行自体血回输。
6.避免交叉感染:自体血回输一般需要经过一系列的处理步骤,如采血、分离血液成分、保存等。
在这一过程中,患者和医生必须严格遵守消毒和无菌操作,以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
医护人员应佩戴合适的防护手套、口罩等,患者也需要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避免交叉感染的风险。
7.随时观察变化:自体血回输治疗过程中,患者和医生需要随时观察血液的变化,如颜色、凝血等情况。
如果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向医生报告,寻求医疗帮助。
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能够最大程度减少治疗风险。
带你了解自体输血
重庆市开州区人民医院重庆市405400目前临床上一部分疾病需要通过手术达到治愈目的,在患者创伤较大或失血超过人体代偿能力时,就可能需要通过输血来挽救患者生命。
以往在临床通常会采用异体输血方式,也就是使用经过处理的他人血液或血液成分输入患者体内,但随着社会发展,血液资源紧张以及安全问题也逐渐引起大众关注,不少患者也会产生“血库供血不足”或“异体输血会感染疾病”等担忧,此时“自体输血”方式应运而生。
那么你知道除异体输血外,还有自体输血这种更加安全的输血方式吗?一起走进文章了解自体输血那些事。
一、什么是自体输血自体输血不同于异体输血,其是指通过采集患者自身血液或血液成分,将其经过处理后储存起来,在术中或其需要时回输给患者,这种输血方式具有较高安全性。
自体输血能够有效避免异体输血中存在的感染风险以及相关免疫反应,同时能够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几率,并且能够缓解目前无偿献血数量难以大幅提升而导致血源供应不足这一状况,尤其是对稀有血型患者而言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自体输血血液采集量在人体可接受范围内,能够保证在短时间内恢复,同时这种方式也不会影响到组织供氧及凝血,并且有利于降低血液粘稠度,因此自体输血不会威胁患者生命安全。
二、自体输血种类有哪些自体输血分为储存式、稀释式、回收式三种,目前临床中经常采用回收式自体输血和储存式自体输血两种方式。
储存式自体输血是通过在择期手术前一段时间内定期多次采集患者血液并进行保存,从而供其手术期间或急需时使用,其具有适用范围广、安全性高等优点。
稀释式自体输血通常会在手术室内实施,通过将患者一部分血液采集后储存进具有抗血凝剂的采血袋中,同时向患者体内注入晶体或者胶体液对其血容量进行补充,这一方式能够有效降低红细胞流失数量,能够在保证血液循环达标情况下进行手术,然后在术中或术后再将采集血液回输给患者,以减少手术风险。
回收式自体输血对无菌环境要求较高,其需要在手术进行过程中或创伤大量失血时将患者血液引流至回收装置,然后经过抗凝、过滤、洗涤、浓缩等步骤处理,最终在术中回输给患者的一种输血方式。
自体输血制度与技术管理规范
自体输血制度与技术管理规范一、引言自体输血是指将患者自身的血液采集、储存并在需要时输回患者体内的一种治疗方法。
为了确保自体输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制定自体输血制度与技术管理规范是必要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自体输血制度与技术管理规范的相关内容。
二、自体输血制度管理1. 自体输血的适应症和禁忌症自体输血适合于血液减少或者需要大量输血的手术患者,禁忌症包括感染性疾病、严重心血管疾病等。
2. 自体输血的血液采集与储存(1) 血液采集:应按照无菌操作的原则进行,采用合适的采血器具,如采血袋、针头等。
(2) 血液储存:采集的血液应储存在特定的冰箱或者冷库中,确保温度控制在2-6摄氏度。
3. 自体输血的血液检测与筛查(1) 血型鉴定:采集的血液样本需进行血型鉴定,确保输血时的血型匹配。
(2) 传染病筛查:采集的血液样本应进行乙肝、艾滋病、梅毒等传染病的筛查,确保输血安全。
4. 自体输血的血液保存与追溯(1) 血液保存:采集的血液应标注相关信息,如采血时间、采血者等,并储存在特定的容器中。
(2) 血液追溯:对于储存的血液,应建立完善的追溯系统,记录血液的流向和使用情况。
三、自体输血技术管理1. 自体输血的准备工作(1) 术前准备:在手术前,医务人员应与患者充分沟通,解释自体输血的相关信息,并取得患者的允许。
(2) 术前检查:对于需要自体输血的患者,应进行相关的术前检查,确保患者适合进行自体输血。
2. 自体输血的操作技术(1) 输血前操作:医务人员应按照无菌操作的原则,准备好输血所需的器具和血液,确保输血过程的安全性。
(2) 输血操作:医务人员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输血速度和输血方式,并密切观察患者的输血反应。
3. 自体输血的不良反应处理(1) 输血反应的监测:在输血过程中,医务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输血反应。
(2) 输血反应的处理:对于浮现输血反应的患者,应即将住手输血,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确保患者的安全。
自体血液回输的操作与安全措施
通过自体血液回收机,将患者流失的血液中的红细胞、血浆等有 效成分进行分离、清洗和浓缩,去除其中的有害物质,得到较为 纯净的自体血液,然后再回输给患者,以达到补充血容量、提高 携氧能力等目的。
适应症与禁忌症
适应症
适用于预计术中可能大量失血的手术 ,如大血管手术、心脏手术、骨科手 术等;也可用于创伤、产后大出血等 紧急情况下的自体血液回输。
禁忌症
对于血液污染严重、合并全身感染或 败血症的患者,以及对自体血液成分 有严重过敏反应的患者,应禁止进行 自体血液回输。
优点与局限性
优点
自体血液回输可以减少异体输血带来的风险,如输血反应、免疫抑制等;同时能够节约血液资源,降低医疗成本 ;还能迅速补充患者血容量,提高携氧能力,有利于患者康复。
局限性
通过静脉穿刺等方法,将患者的血液采集到专用的 储血袋中,并标注患者信息和采集时间。
过滤、离心处理
80%
过滤处理
将采集到的自体血液通过过滤器 进行过滤,去除其中的凝血块、 脂肪滴等杂质。
100%
离心处理
将过滤后的自体血液进行离心处 理,分离出血细胞和血浆等成分 ,以便后续回输使用。
80%
检测处理效果
血液处理技术
血液处理技术将不断完善,如血液过 滤、洗涤等,以去除有害物质,提高 回输血液质量。
提高自体血液回输安全性建议
加强培训与考核
对医护人员进行自体血液回输相关培训与考核, 提高其专业技能和安全意识。
完善监管制度
建立健全的监管制度,对自体血液回输进行全程 监管,确保患者安全。
加强患者教育
向患者普及自体血液回输相关知识,提高其认知 度和配合度,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定期检查血液质量
自体血回输适应症与禁忌症
Saver® 5+
பைடு நூலகம்
•脓毒血症 •恶性肿瘤 •胃液、羊水、粪便
临床禁忌 症
•75%乙醇溶液、过氧化氢溶液
•外用抗菌素、外用凝血酶、纤维蛋白胶
•甲基丙烯酸甲酯
“The risk/benefit ratio of intraoperative salvage must be made on an individual basis by the surgeons, anesthesiologists and transfusion medicine specialists involved in the patient’s care. Most of the contraindications listed are relative, not absolute, and few data are available to substantiate complications associated with reinfusion of shed blood.” ——AABB ”Standards for perioperative autologous blood collection and administration”
Saver® 5+
临床适应 症
下列任何情况的存在都可能是血液回收的适应证: •预计失血量为病人估计血容量的15%以上。 •对血液进行常规交叉配血的手术。 •10%以上的施行需要输血的手术类型的病人。 •平均输血量超过1个单位的手术类型。 自体输血技术特别有用的特定手术类型包括: •开放性心脏和血管手术。 •全关节置换术和脊柱手术。 •肝脏移植。 •宫外孕破裂。 •择期神经外科手术。 手术后回收往往在心脏手术和某些类型的矫形 外科手术后使用。 70ml离心杯适用于各种低容量失血情况,包 括围儿科手术期血细胞回收和矫形外科手术后血细 胞回收 Cell Saver5+型血细胞回输机亦可用于手术 前血浆分离
血液回收自体血输血制度
血液回收自体血输血制度血液回收是指用血液回收装置,将患者体腔积血、手术中失血及术后引流血液进行回收、抗凝、滤过、洗涤等处理,然后回输给患者。
血液回收必须采用合格的设备,回收处理的血必须达到一定的质量标准。
体外循环后的机器余血应尽可能回输给患者。
(一)血液回收自体血输血的适应症:1、创伤外科大出血:大血管损伤、胸腔内出血、肝破裂、脾破裂、脊柱外伤、异位妊娠破裂大出血等;2、心血管外科手术、泌尿外科大出血手术、肝脾手术、门脉高压分流术等;3、骨科手术:全髓置换术、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脊柱手术(脊柱融合术、畸形矫正)等;4、由于特殊血型、宗教信仰等原因,不愿意输异体血的病人;5、器官移植手术;6、神经外科:动静脉畸形、原发性癫痫、脑外伤手术等;7、其他适合血液回收利用的情况。
(二)血液回收自体血输血的禁忌症:1、恶性肿瘤。
2、脓毒血症或菌血症。
3、使用胶原止血物质的病人应慎用。
4、开放性创伤大于4小时或开放性创伤在体腔大于6小时的积血。
5、血液中含有羊水并不是血液回收技术的绝对禁忌症,但需用白细胞过滤器过滤。
6、流出的血液严重溶血。
(三)回收式自体输血的注意事项:1、术中处理的血液不得转让其他患者。
2、自体血经洗涤后,血小板、凝血因子、血浆蛋白等基本丢失,故应根据回收血量或出血量予以补充。
3、术中快速回收处理的血液若未经洗涤处理,其中含有抗凝剂,故应根据抗凝剂使用的剂量给予相应的拮抗剂。
4、术中回收处理的血中若残留血红蛋白(特别是快速回收处理的血液),应视血红蛋白残留量给予相应的治疗。
5、术中回收操作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范,特别是人工回收操作。
6、回输术中处理的血液是,必须使用输血器。
7、血液保存:暂不回输可保存在22C左右,若超过6小时,应置于储血专用冰箱,但不超过24小时。
(四)血液回收登记凡是手术过程中麻醉医师实施了自体血液回收,术毕必须做好血液回收登记工作,以便日后进行统计、分析、管理。
登记内容包括:患者住院号、床号、姓名、手术名称、出血量、回收血量、麻醉医师姓名等。
自体血回输法律规定(3篇)
第1篇一、引言自体血回输是指将患者自身在手术前采集的血液回输给患者本人的医疗技术。
自体血回输可以减少输血反应、降低感染风险、降低输血相关费用,同时也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手术安全性。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自体血回输在我国得到了广泛应用。
然而,由于涉及血液采集、储存、回输等环节,自体血回输也存在一定的风险。
为了规范自体血回输行为,保障患者权益,我国制定了相应的法律规定。
二、我国自体血回输的法律规定1. 法律依据我国自体血回输的法律规定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医疗机构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等法律法规。
2. 采集与储存(1)采集:医疗机构应当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在患者知情同意的情况下,按照规定采集自体血。
采集过程中,应当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确保血液质量。
(2)储存:自体血采集后,应当立即送至血液中心或者医疗机构指定的储存设施进行储存。
储存温度应当控制在2-6℃,储存时间不得超过35天。
3. 回输(1)回输前:回输前,医疗机构应当对患者进行必要的检查,确认患者身体状况良好,符合回输条件。
同时,应当告知患者回输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并取得患者的书面同意。
(2)回输过程:回输过程中,应当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确保血液质量。
回输速度应当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避免过快或过慢。
4. 监督与管理(1)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健全自体血回输管理制度,明确各部门职责,加强自体血回输工作的监督与管理。
(2)医疗机构应当定期对自体血回输工作进行自查,确保各项规定得到有效执行。
(3)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加强对医疗机构自体血回输工作的监督检查,对违反规定的行为依法进行处理。
5. 患者权益保护(1)医疗机构应当尊重患者的知情同意权,充分告知患者自体血回输的相关信息,确保患者自主选择。
(2)医疗机构应当保障患者的隐私权,对患者的个人信息进行保密。
(3)医疗机构应当对患者的合法权益给予充分保障,对违反规定的行为依法进行处理。
血液回收禁忌及适应症
血液回收禁忌及适应症血液回收是一种常见的医疗技术,可以回收和利用患者自身的血液,减少手术中对外源血液的需求。
然而,并非所有患者都适合进行血液回收。
本文将探讨血液回收的禁忌症以及适应症,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应用这一技术。
一、血液回收禁忌症1.恶性肿瘤:对于恶性肿瘤患者,血液回收是禁忌的。
恶性肿瘤患者的血液中可能存在癌细胞,回收后再输回体内可能会散播癌细胞,加重疾病的发展。
2.免疫系统疾病:患有严重免疫系统疾病的患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重症肌无力等,血液回收会进一步刺激免疫系统,引发免疫反应,加重病情。
3.感染性疾病:对于患有活动性感染的患者,血液回收是禁忌的。
回收过程中可能会引入感染源,加重感染病情。
4.失血性休克:对于失血性休克的患者,血液回收也是禁忌的。
此时,回收的血液往往含有大量血小板、凝血因子等,在恢复患者生命体征的过程中,应优先使用新鲜全血。
二、血液回收适应症1.手术中大量失血的患者:在一些手术中,患者可能会出现大量出血,导致血压下降、贫血等情况。
此时,血液回收可以回收并重新输回患者的失血血液,减少对外源血液的需求,维持患者的生命体征稳定。
2.手术中预防性回血:对于手术中预计出血量较大的患者,可以进行预防性回血。
通过回收患者自身的血液,可以在手术过程中进行输回,避免了输血相关风险,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
3.降低输血反应:对于反应体质低的患者,输血往往会引起不良反应,如过敏反应、输血相关肺损伤等。
血液回收可以避免使用外源血液,减少输血反应的发生。
4.减少输血相关传染风险:外源血液的输注可能存在传染病的风险,如艾滋病、乙肝、丙肝等。
通过血液回收,减少了外源血液的使用,有效降低了传染风险。
综上所述,血液回收是一项重要的医疗技术,在一定适应症下可以有效减少对外源血液的需求,更好地保护患者的安全。
然而,在应用血液回收技术时,医务人员必须严格遵守禁忌症的规定,确保患者的利益和安全。
同时,血液回收的适应症也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判断,权衡利弊,确保良好的临床效果。
自体输血制度与技术管理规范
自体输血制度与技术管理规范一、引言自体输血是指将患者自身的血液收集、保存并在需要时再输回患者体内的一种输血方式。
自体输血的实施需要严格遵守一系列的制度与技术管理规范,以确保输血过程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本文将详细介绍自体输血制度与技术管理规范的相关内容。
二、自体输血的适应症与禁忌症1. 自体输血的适应症:- 预定手术患者,如拟行大手术或预计出血量较大的手术;- 有特殊输血需求的患者,如有特殊血型或抗体的患者;- 患有严重贫血或失血性休克的患者。
2. 自体输血的禁忌症:- 患有严重感染的患者;- 有严重心血管系统疾病的患者;- 有严重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 具有严重出血倾向的患者。
三、自体输血的前期准备1. 患者血液的采集与保存:- 采集患者血液前,需确认患者身份信息,避免混淆;- 采用无菌技术进行血液采集,采血过程需严格遵守消毒规范;- 采集的血液需及时标记患者姓名、血型、采集时间等信息,并妥善保存。
2. 患者血液的检测与处理:- 对采集的血液样本进行血型鉴定和传染病筛查,确保血液的安全性;- 对血液进行适当的处理,如分离血浆和红细胞,以满足不同的临床需求。
四、自体输血的操作流程1. 输血前的准备工作:- 确认患者身份,核对血液信息与患者信息是否一致;- 对自体输血血液进行复核,确保血型和血袋标签无误;- 检查输血设备是否完好,如输血管、输血泵等。
2. 自体输血的实施:- 输血前,患者需签署知情同意书,了解自体输血的风险与好处;- 输血过程中,需严格按照输血速度和输血量的要求进行;- 输血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如血压、心率等。
3. 输血后的处理:- 输血结束后,记录输血的相关信息,如输血量、输血速度等;- 观察患者是否出现输血相关的不良反应,如过敏反应等;- 对输血设备进行消毒和清洁,确保下一次使用前的安全性。
五、自体输血的质控与安全管理1. 质控体系的建立:- 建立自体输血的质控体系,包括质量管理、风险评估和持续改进等方面;- 定期进行自体输血的质量评估和内部审核,确保自体输血的质量与安全性。
自体输血制度与技术管理规范
自体输血制度与技术管理规范一、引言自体输血是指将患者自身的血液收集、保存并在需要时重新输回患者体内的一种治疗方法。
为了确保自体输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制定自体输血制度与技术管理规范是必要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自体输血制度与技术管理规范的相关内容。
二、自体输血的适应症1. 手术前自体输血:适用于预期手术出血量较大的患者,如大手术、高风险手术等。
2. 预定手术自体输血:适用于计划手术的患者,可以提前进行自体血液的采集和保存。
3. 术中自体回输:适用于手术中出血较多的患者,可以将术中失血的血液回输给患者。
4. 术后自体输血:适用于手术后出血较多的患者,可以将术后失血的血液回输给患者。
三、自体输血的准备工作1. 患者评估: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包括血液学检查、病史了解等,确保患者适合进行自体输血。
2. 血液采集:在手术前适时采集患者的自体血液,并进行标本保存和记录。
3. 血液保存:自体血液应在特定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保存,确保血液的质量和安全性。
4. 标本管理:对采集的自体血液标本进行正确的标记和管理,防止混淆和误用。
5. 输血设备准备:准备好输血所需的输血器材和设备,确保输血过程的顺利进行。
四、自体输血的操作流程1. 输血前准备:核对患者身份、血液标本和输血设备,确保患者和血液的匹配准确无误。
2. 输血操作:按照规范的操作流程进行输血,包括输血速度控制、观察患者的输血反应等。
3. 输血监测:在输血过程中,对患者的生命体征和输血效果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的输血反应。
4. 输血结束:输血结束后,对输血设备和残留血液进行处理,确保无交叉感染的风险。
五、自体输血的质量控制1. 质量管理体系:建立自体输血的质量管理体系,包括质量控制标准、质量评估和质量改进等。
2. 培训与教育:对从事自体输血工作的医务人员进行培训和教育,提高其技术水平和操作规范性。
3. 质量监测:定期进行自体输血的质量监测,包括输血效果评估、输血反应监测等,确保自体输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适应 症
下列任何情况的存在都可能是血液回收的适应证: 下列任何情况的存在都可能是血液回收的适应证: •预计失血量为病人估计血容量的15%以上。 •对血液进行常规交叉配血的手术。 •10%以上的施行需要输血的手术类型的病人。 •平均输血量超过1个单位的手术类型。 自体输血技术特别有用的特定手术类型包括: 自体输血技术特别有用的特定手术类型包括: •开放性心脏和血管手术。 •全关节置换术和脊柱手术。 •肝脏移植。 •宫外孕破裂。 •择期神经外科手术。 手术后回收往往在心脏手术和某些类型的矫形 外科手术后使用。 外科手术后使用。 70ml离心杯适用于各种低容量失血情况,包 离心杯适用于各种低容量失血情况, 离心杯适用于各种低容量失血情况 括围儿科手术期血细胞回收和矫形外科手术后血细 胞回收 Cell Saver5+型血细胞回输机亦可用于手术 + 前血浆分离
--Cell Saver 5+操作手册 -- +
外科手术中 有大量失血 手术种类分 析 (总量
>1000ml)
骨科: 骨科: •全髋关节置换 •膝髋关节置换 •脊柱整形(颈胸腰骶) •骨盆整形 心血管外科: 心血管外科: •瓣膜置换 •冠状动脉成型术(心脏搭桥) •主动脉瘤剥离术 普通外科: 普通外科: •外伤性肝脾修补术 •外伤性后腹膜血肿清除术 •腹腔肿瘤摘除术(胃癌、胰腺癌、胆囊癌、后腹膜肿瘤) 脑外科 •脑膜瘤切除术 •垂体瘤切除术 •胶质细胞瘤清除术 产科: 产科:异位妊赈终止术(宫外孕) 泌尿外科: 泌尿外科:前列腺摘除术 血管外科: 血管外科:血管成形术 移植科: 移植科:肝脏移植术,心肺移植术 整形外科:皮瓣移植术,缺损修补术 整形外科:
Saver® 5+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脓毒血症 脓毒血症 •恶性肿瘤 恶性肿瘤 •胃液、羊水、粪便 胃液、羊水、 胃液 •75%乙醇溶液、过氧化氢溶液 %乙醇溶液、 •外用抗菌素、外用凝血酶、纤维蛋白胶 外用抗菌素、外用凝血酶、 外用抗菌素 •甲基丙烯酸甲酯 甲基丙烯酸甲酯
“The risk/benefit ratio of intraoperative salvage must be made on an individual basis by the surgeons, anesthesiologists and transfusion medicine specialists involved in the patient’s care. Most of the contraindications listed are relative, not absolute, and few data are available to substantiate complications associated with reinfusion of shed blood.” ——AABB ”Standards for perioperative autologous blood collection and administration”
临床禁忌 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