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氏伤科石印玉临证经验集萃(石瑛,詹红生 主编)思维导图

合集下载

全国名老中医导师石印玉教授方药—秦艽治疗骨性关节炎之妙用经验

全国名老中医导师石印玉教授方药—秦艽治疗骨性关节炎之妙用经验

全国名老中医导师石印玉教授方药—秦艽治疗骨性关节炎之妙用经验石印玉教授是石氏伤科第4代传人,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上海市名中医,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班导师。

1964年毕业于上海中医学院医疗系,曾先后担任曙光医院骨伤科主任,曙光医院院长,上海中医药研究院骨伤研究所所长,中华中医药学会骨伤科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上海市中华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骨伤科分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中医药学会骨伤科分会主任委员、上海市医学会骨质疏松专业委员会委员,民盟上海市委副主委,上海市政协委员等职。

现任国家新药审批委员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骨伤分会顾问、上海市中医药学会骨伤科分会名誉主任委员、《中国中医骨伤杂志》副主编,《中医骨伤》编委,《中医正骨》编委,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008 年聘为上海市文史馆馆员。

石印玉教授石师随父石幼山及伯父石筱山等临证研习石氏伤科的现论和经验,始终站在中医骨伤科临床、教学与科研工作第一线,秉传承而不拘泥,兼收各家之长,行变法且合宗。

石师在骨质疏松症、脊柱退行性疾病和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诊治和研究领域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秦艽秦艽:松风湿,舒游络——秦艽辛、苦.微寒,归胃、肝、胆经。

能祛风湿、舒筋络、清虚热。

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秦艽主寒热邪气,寒湿风痹,肢节痛、下水、利小便”。

《本草纲目》载:“秦艽,手足不遂,黄疸,烦渴之病须之,取其去阳明之湿热也。

阳明有湿,则身体酸疼烦热,有热则日脯潮热骨蒸。

”现代研究认为膝关节炎以关节软骨退为主要病理特点,同病变可累及包括关节'软骨、肌肉、关节滑膜、关节囊、半月板以及软骨下骨等关节的全部组织。

除外软骨下骨,其他组织都归属于中医学“筋”的范畴。

“膝为筋之府”。

因此,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病机与“筋骨”密切相关,病程是由“筋瘘”而至“骨瘘”。

石师认为在治疗上益肾更宜柔肝,活血还需养血。

临床上常常配伍白芍、牡蛎、甘草养血柔肝舒筋,缓急止痛解痉,疏通经络筋脉,增加关节活动的作用。

『骨伤秘验方』石氏伤科

『骨伤秘验方』石氏伤科

『骨伤秘验方』石氏伤科
展开全文
石筱山(1904-1964)、石幼山(1910-1981)昆仲为石氏伤科第三代传人。

石氏治伤,注意整体调治,内外兼顾,善于有所侧重地综合应用手法、外治、内服、针刺以理伤续断,尤其擅长用巧劲正骨上骱理筋及结合体质、兼邪辨证施以内治方药。

损伤论治,石氏主张气血兼顾。

筱山先生在前人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临证体会提出气血兼顾时要以气为主。

损伤以后,瘀血为患,宜治血为先,但攻逐不能伤正,康复更须扶助正。

石氏又认为损伤亦有虚实之别,虚人受伤是本虚标实,重访瘀著亦是本虚标实,积劳所致的劳损或劳伤更是以虚为主。

石氏还注意治伤须留意兼邪,诸如风寒痰湿之类。

幼山先生尤重从痰取治。

气滞血瘀,失于流畅,即易成痰,痰瘀胶凝致使症情顽笃,慢性损伤易有外邪兼夹,也使痰浊湿滞留注骨节筋络,生诸变证。

内服外治顾其治痰能使疗效更见显著。

石氏以其几代的经验,有系统的外敷内服秘方验方,在实践应用过程中,石氏仍不断增删修订,使其更臻完善。

内服诸方更非一成不变,检病情不同及对药物认识的深化,随证变化。

(石印玉施杞)。

《名师经方讲录 第四辑》读书笔记思维导图PPT模板下载

《名师经方讲录 第四辑》读书笔记思维导图PPT模板下载

中篇 名师查房篇
梅国强教授查房 实录
王庆国教授查房 实录
刘力红教授查房 实录
黄世沛教授查房 实录
赖荣年教授查房 实录
郝万山教授查房 实录
陈旺全教授查房 实录
下篇 名师访谈篇
0 1
黄仕沛教 授访谈实 录
0 2
刘力红教 授访谈实 录
0 3
郝万山教 授访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实 录
0 4
杨洁德教 授访谈实 录
0 6
书名页
名师经方讲录(第四辑)编委 会名单
上篇 名师讲座篇
0 1
柴胡桂枝 汤的临床 应用 台 湾中医师 联合会 ...
0 2
学习中医 经 提高 理论与临 证水平 湖南中 医...
0 3
麻黄的临 床应用 北京中医 药大学 王庆国
0 4
加减柴胡 四物汤临 证思辨录 湖北中医 药大学...
0 5
五苓散的 临床应用 南京中医 药大学 黄煌
0 6
浅谈利用 真武汤治 疗妇科病 心得 台 北联合 医...
伤寒经方在临 床上的应用
1
台北市立联合
医院...
经方在美国的 运用 美国西
2
雅图东方医学
院 ...
3
和法的临床妙 用 澳大利亚
墨尔本理工大
学 ...
4
本间枣轩经验 方“连珠饮”
的临床应用
唐泽...
5
多发性硬化症 汉方治疗的可
能性 日本
NPO...
0 6
六经辨证 的眼目 广西中医 药大学 刘力红
0 1
论经方中 的用量策 略 中国 中医科学 院广安 门...
0 2
《金匮要 略·中风 历节病脉 证并治》 续命汤 小...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医学综合通关全攻略 全3册 中医学基》读书笔记思维导图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医学综合通关全攻略 全3册 中医学基》读书笔记思维导图
第三单元 望舌
04
第四单元 闻诊
06
第六单元 脉诊
05
第五单元 问诊
第七单元 按诊 第八单元 八纲辨证
第九单元 气血津液 辨证
第十单元 脏腑辨证
01
第一单元 中药的性能
02
第二单元 中药的配伍
03
第三单元 中药的用药 禁忌
04
第四单元 中药的剂量 与用法
05
第五单元 解表药
06
第六单元 清热药
01
06
第十八单元 祛痰剂
05
第十七单元 祛湿剂
感谢观看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资 格考试医学综合通关全 攻略 全3册 中医学基》
最新版读书笔记,下载可以直接修改
思维导图PPT模板
本书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细目
临床意义
知识 题
内容
中医
执业
要点
意义
临床表现 考试
中医学
考点
实战
丛书
单元 例
特征
医师资格
目录
01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 资格考试医学综合通 关全...
03 中医学基础
03
第三单元 泻下剂
04
第四单元 和解剂
06
第六单元 祛暑剂
05
第五单元 清热剂
01
第七单元 温里剂
02
第八单元 表里双解剂
03
第九单元 补益剂
04
第十单元 固涩剂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06
第十二单元 开窍剂
05
第十一单元 安神剂
01
第十三单元 理气剂
02
第十四单元 理血剂

石仰山证治经验

石仰山证治经验

石仰山证治经验石氏伤科的手法特色一.石氏手法要点石氏说:“手法是医者用双手诊断和治疗损伤的一种方法。

”手法首先是用于诊断的,比摸患处以了解伤情。

摸法在历代文献中都曾提及,石氏则在运用摸法的过程中还注意比,与健侧比与正常情况比。

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更清楚地通过手法获得诊断。

以往,没有条件用x射线检查以辅助诊断,比摸是极为重要的。

现在,x射线检查十分普遍,而比摸手法仍不可忽视,还是伤科医师应掌握的基本诊断方法。

只有亲手比摸,才能具体了解伤情,有时还可使某些早期在x射线检查中难以明确的骨折得到临床诊断。

诊断后即要以“稳而有劲,柔而灵活”的手法施以治疗。

石氏“一般常以十二字为用,即:拔,伸,捺,正,拽,搦,端,提,按,揉,摇,抖(亦作“转”)”。

拔,伸,捺,正主要用于正骨。

唐代的《仙授理伤续断秘方》治疗骨折就是用这四种手法。

拽,搦,端,提则主要用于上骱。

拽是向前拉,搦是握住,《世医得效方》说“拽直”,“搦教归窠”。

端为端托,提乃上提。

这四种手法应用时往往两手并用,左右分工。

如右手或端或提,相机而行,左手为辅,或拽或搦;或助手拽搦,医者端提,互相配合。

按,揉,摇,抖多用于理筋。

《伤科大成》用治伤筋说:“轻轻揉捏”,“摇动伸舒”。

抖是用手抖动,也有舒筋的作用。

石氏就是这些手法还指出过两点:一是“这十二法在应用上并没有严格的界限,无论正骨,理筋,上骱,随着需要可以互相换用。

”因此,不宜机械地划分这是正骨手法,那是理筋手法。

二是理筋手法不独用于伤筋,“接骨前后亦须注意理筋,使之活动顺和”,“骨折接续后期,亦应以理筋为辅助手法”。

这一点,石氏在临证时极为重视,目前仍有必要予以强调。

石氏还认为:“用手绑扎固定的方法,似亦可附列于手法之内”。

这主要是说明其重要性决不亚于正骨复位。

尤其是骨折整复后,石氏必亲手绑扎,多在损伤部位外敷药物及棉花垫衬妥后,用绑带先绑三圈,并在以后的包扎中注意使该部稍紧而得固定确实,两端则较松,能使气血流通。

石氏伤科临证用药经验

石氏伤科临证用药经验
透, 以利 于有 效 成分 的溶 解 和浸 出 。
花, 加龙 齿 1 2 g 、 白芷 6 g , 用法 同前 。继 续 三 色 三 黄 膏外 敷 , 用法 同前 。用药 2周后 , 颈 后疼 痛及 头 晕 、 胀 痛缓 解 , 但 感 觉 乏 力 。再 用 牛 蒡 子 汤 加 减 : 炒 牛 蒡 9 g 、 僵蚕 6 g 、 白蒺 藜 9 g 、 桂枝 3 g 、 细辛 3 g 、 白术 9 g 、
药经验作一总结 。
川芎 1 0 g 、 天南星 l 0 g 、 马钱子 3 g 、 羌活 1 0 g 等) , 每
日 1次 。用 药 2周 后 , 疼 痛缓解 , 但有头晕 、 胀 痛 症
状 。治 法 改 为 活 血 祛 风 、 平肝 通络 , 原方去续断 、 红
1 汤 剂
脉细 弦滑 , 苔 薄 腻 。X 线 检 查 可 见 颈 椎 退 行 性 病 变 ,
C 、 C 肥大增 生 。病 因病 机 为风 邪 痰 湿互 阻 、 气 血 失
剂型。《 汉书 ・ 艺文志 ・ 方技略》 中已载有汤 、 丸、 散、
膏、 酒 醴 等剂 型 名 称 。 中药 剂 型 不 同 , 药 物 在 体 内 的 吸收程 度 不 同 , 药 物 的药 理 作 用也 不 相 同 j 。石 氏伤
科 是 中医骨 伤科 流派 之 一 , 临床用药重视方随证变 、
和, 治 以疏 散 祛 风 、 活 血 通 络 之 法 。方 药 牛 蒡 子 汤 加
减: 炒 牛 蒡子 9 g 、 炙僵 蚕 9 g 、 白蒺 藜 9 g 、 防风 6 g 、 羌
独活 ( 各) 6 g 、 钩藤 ( 后下 ) 9 g 、 当归 6 g 、 青陈皮 ( 各)
汤剂是 将药物饮 片加水浸 泡后 , 再 煎 煮 一 定 时

玉液汤_医方类聚卷一六五引_御医撮要_方剂加减变化汇总

玉液汤_医方类聚卷一六五引_御医撮要_方剂加减变化汇总

玉液汤_医方类聚卷一六五引_御医撮要_方剂加减变化汇总玉液汤_医方类聚卷一六五引_御医撮要_方剂加减变化汇总 (1)1.原方 (4)1.1.组成:缩砂半两,薯蓣1两,甘草4两,豆蔻1个半。

(4)1.2.功效:酒病。

(4)1.3.来源:《医方类聚》卷一六五引《御医撮要》。

(4)1.4.以下方剂相似度只按组成计算,不计剂量。

(4)2.相似度50%:正凤髓丹 (4)2.1.组成:黄柏(炒)2两,缩砂1两,甘草半两。

(4)2.2.原方对照:缩砂半两,薯蓣1两,甘草4两,豆蔻1个半。

(4)2.3.加:黄柏 (4)2.4.减:薯蓣、豆蔻 (4)2.5.功效:心火太盛,阳狂不已;火强久旷,梦遗胃弱,不宜苦寒者。

(4)2.6.来源:《元戎》卷十。

(4)3.相似度50%:四神汤 (4)3.1.组成:生姜1斤(切片,晒干),草果半斤(去壳并白皮),甘草4两(炒),缩砂4两。

(4)3.2.原方对照:缩砂半两,薯蓣1两,甘草4两,豆蔻1个半。

(4)3.3.加:生姜、草果 (4)3.4.减:薯蓣、豆蔻 (4)3.5.功效:脾胃虚弱,不思饮食,吐逆满闷,胸膈不利,心腹刺痛。

(4)3.6.来源:《传信适用方》卷四。

(5)4.相似度50%:瘦胎饮子 (5)4.1.组成:香附子(炒)4两,缩砂(炒)3两,甘草(炙)1两。

(5)4.2.原方对照:缩砂半两,薯蓣1两,甘草4两,豆蔻1个半。

(5)4.3.加:香附子 (5)4.4.减:薯蓣、豆蔻 (5)4.5.来源:《朱氏集验方》卷十。

(5)5.相似度50%:龙脑汤 (5)5.1.组成:缩砂8两,甘草6两。

(5)5.2.原方对照:缩砂半两,薯蓣1两,甘草4两,豆蔻1个半。

(5)5.3.减:薯蓣、豆蔻 (5)5.4.来源:《医方类聚》卷一六五引《御医撮要》。

(5)6.相似度50%:李氏家传快气汤 (5)6.1.组成:枳壳5两,缩砂2两,香附子2两,甘草2两。

石氏伤科辨治膝骨关节炎临证经验撷菁

石氏伤科辨治膝骨关节炎临证经验撷菁

石印玉先生针对本病“ 本痿标痹” “ 以筋为主” 的特点,
4 ] 还创新性提出养血软坚、 养筋柔肝的治法 [ 。
2 . 2 效验方药 在本病的临证用药方面, 石印玉、 石
1 2 ] 关桐 [ 擅用石氏伤科验方“ 牛蒡子汤” 。方中牛蒡子
祛痰除风、 疏风通络, 僵蚕祛风通络、 化痰解痉, 秦艽、 独活舒筋和血, 白芷、 川芎芳香通窍、 活血破瘀, 法半夏 燥湿化痰、 消痞散结, 白蒺藜行气血、 散瘀结, 牛膝、 威 灵仙祛风湿而利关节。石仰山临证重视从“ 痛痹” 着手
A b s t r a c t : T h i s p a p e r i n t r o d u c e s a n ds u m m a r i z e s t h e e x p e r i e n c ew i t hd i f f e r e n t i a t i o na n dt r e a t m e n t o f k n e eo s t e o a r t h r i t i s i nS h i ’ s T r a u m a t o l o g y .I t i s a r g u e dt h a t ;i t st r e a t m e n t f o c u s e so ni n t e r n a l a n de x t e r n a l i n t e r v e n t i o n ,a n ds i n e wa n db o n eb y k n e e o s t e o a r t h r i t i s i s d u et of l a c c i d i t ya n d / o r o b s t r u c t i o ni np a t h o g e n e s i s r e g u l a t i n g q i a n db l o o d ,n o u r i s h i n gl i v e r a n dk i d n e y ,d i s s o l v i n g b l o o d s t a s i s a n dr e m o v i n g p h l e g m .O n e p r o v e nc a s e w a s p r e s e n t e d . K e y w o r d s : k n e eo s t e o a r t h r i t i s ;s i n e w b o n eo b s t r u c t i o nd i s o r d e r ;c l i n i c a l e x p e r i e n c e ;S h i ’ s T r a u m a t o l o g y

骨伤名医经验分享之石氏伤科临证用药经验(三):膏剂

骨伤名医经验分享之石氏伤科临证用药经验(三):膏剂

骨伤名医经验分享之石氏伤科临证用药经验(三):膏剂今天继续为大家带来石氏伤科临证用药经验,内容有:膏剂的概念和应用场景治案验方膏方是南方冬令进补网红!文:石瑛,殷梦媛,石印玉石氏伤科是享誉上海的一大中医骨伤科流派。

石氏倡导“十三科一理贯之”的整体观念,立足传统中医基础理论,牢牢把握骨伤疾患的病理机制,吸取中医内外各科临床精华,融会贯通,广收博蓄,形成了以石氏特色理论、石氏特色诊治、石氏特色手法、石氏特色用药等为一体的学术体系。

先人们在与疾病斗争的过程中,为了达到增强治疗作用的目的,对药物进行加工,产生了不同的药物剂型。

《汉书·艺文志·方技略》中已载有汤、丸、散、膏、酒醴等剂型名称。

中药剂型不同,药物在体内的吸收程度不同,药物的药理作用也不相同。

石氏伤科是中医骨伤科流派之一,临床用药重视方随证变、药随病异,尤其是对汤、丸、膏、酒、散剂的运用,更有独到之处,本文从这些剂型入手对石氏伤科的临证用药经验作一总结。

今天给大家介绍膏剂及典型病案分析。

膏剂膏剂是将药物用水或植物油煎熬去渣而制成的剂型,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中药剂型中的一种,是传统医学的精华。

在先秦古籍《山海经》中就了膏剂雏形的记载。

膏剂分内服和外用2 种,内服膏剂又称“膏滋”“煎膏”,有调养身体、强筋健骨、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抗病能力的功效,用于滋补养生与调治慢性疾病。

膏剂用药往往是在有效汤剂处方的基础上剂量增加10~15倍,形成有效的膏方剂量。

老年人的生理病理特点与青壮年不同,其临床表现有一定的特殊性。

中医学认为老年人生理上正气虚损、肝肾不足,病理上表现为多病相兼、虚实夹杂。

适当进补可补益肝肾、平衡阴阳、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应用膏剂可综合调治气血阴阳,使阴阳达到动态平衡,避免和减少疾病的发生。

故内服膏剂常应用于正气虚损的老龄患者。

典型病例( 石筱山医案) :患者,男,80 岁,初诊时间1962年11月18日。

委中这样取穴,治疗下肢不遂有奇效

委中这样取穴,治疗下肢不遂有奇效

委中这样取穴,治疗下肢不遂有奇效I导读:“我个人认为,我们针刺,就其本质而言,刺的应该不是穴位,而是病理态势,给它一种良性的刺激诱导,剩下的就是人体对此做出的应答与宏观性的调节了。

”—本文约1700字,预计阅读5分钟—两个作用层次,一种共性调控——高境界的针灸临床思维作者/张耕铭一、石氏委中取穴法委中是石氏中风醒脑开窍手法的重要配穴,主治多种下肢不遂。

石学敏院士特别强调了委中的针刺体位,临床实践表明,普通俯卧位的委中取穴法的效果往往不甚理想,而改为仰卧位抻直下肢斜刺15º强提插刺激(见下图),可以使患者当场就能活动双腿,这与刺激量化是密不可分的,因为石院士强调了下肢抽动3次的量化标准。

委中穴的石氏针刺方法二、强刺激手法“张而刺之,可令立快也”去年我在《齐鲁杏苑》审稿的时候,发现针推专业的同学对石氏针刺手法情有独钟,但多数论文理论重复性太强,对于这种手法本身的来源和实质并没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当时我也百思不得其解,为何会取这种体位?用这种刺激手法?难道经典上对此没有相关论述吗?最终我在假期翻阅《灵枢》的过程中找到了答案,也就是这两句话:转筋者,立而取之,可令遂已;痿厥者,张而刺之,可令立快也。

——《灵枢·本输》“痿厥”是躯体瘫痪活动不利等病证的总称,“张”在这里我想有两个意思:一是指体位正确,充分暴露穴位;二是刺激强度大,手法做到位。

所以石院士治疗中风偏瘫的患者有时一针就能使其活动下肢,而《灵枢》中对此也早已做了简要的描述——立快也。

但由于这种手法刺激性强,患者可能难以忍受,所以如果用委中治疗膀胱气化不利等常规病证而非“痿厥”时,也不必刻意强求此种体位与手法。

三、印堂穴有效的针刺手法另外还有一个腧穴——印堂,常规直刺或者斜刺严格来讲在治疗上是意义不大的,有效的针刺手法是轻巧进针浅刺1~2分后向同一方向大幅度迅速捻转使肌纤维缠绕在针体上,同时配合小幅度高频率的雀啄手法,患者会有双目、头脑清凉伴随额头微微发紧的感觉。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考点速记掌中宝 2021 》读书笔记思维导图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考点速记掌中宝 2021 》读书笔记思维导图

目录
07 中医妇科学
09 针灸学
08 中医儿科学 010 诊断学基础
目录
011 内科学
013 医学伦理学
012 传染病学 014 卫生法规
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是我们医学生涯中的必经桥梁与核心环节,中医学基础、中医经典、中医临床、西医综合、 医学人文、实践技能等模块内容庞大而复杂。本书按照最新版大纲的内容修改,内容涵盖了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各 科的全部重要考点,可作为高等中医药院校在校学生(中医学、针推专业等)学习用书和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复习 用书,也可供期末考试复习使用。本书以浓缩的课堂笔记为基本内容,编写时突出重要知识点,条理清晰。小开 本便携,随身携带集中干货600页,十几门课程一手掌握。
06
第六单元 瘤、岩
05
第五单元 瘿
1
第七单元 皮肤 及性传播疾病
2
第八单元 肛门 直肠疾病
3
第九单元 泌尿 男性疾病
4
第十单元 周围 血管疾病
5
第十一单元 其 他外科疾病
一 阴阳辨证
二 局部辨证
一 内治法
二 外治法
1
一疖
2
二疔
3
三痈
4
四发
5
五 丹毒
一 乳痈
二 乳癖(乳腺增生 症)
三 乳核 四 乳岩
五 问头身 胸腹
七 问睡眠 八 问饮食与口味
九 问二便 十 问经带
二 正常脉象(平 脉、常脉)
一 脉诊概说
三 常见病脉
一 按诊的方法与注 意事项
二 按肌肤
三 按手足 四 按腹部
一 表里 二 寒热
三 虚实 四 阴阳
一 气病辨证 二 血病辨证
三 气血同病辨证 四 津液病辨证

《当代名老中医经验方汇粹 上册 》读书笔记思维导图

《当代名老中医经验方汇粹 上册 》读书笔记思维导图

02
119.柴芍 六君子汤 (张瑞霞经 验方)
03
120.承气 驱蛔汤(陈 山经验方)
04
121.胆石 方(邱健行 经验方)
06
123.复肝 汤1号方 (罗本清经 验方)
05
122.扶正 逐水方(张 云鹏经验方)
01
124.复肝 汤2号方 (罗本清经 验方)
02
125.肝痹 汤(黄保中 经验方)
03
05
40.大运方 (邢月朋经 验方)
01
42.瓜蒌薤 白苏梗汤 (曹玉山经 验方)
02
43.冠心爽 合剂(刘志 明经验方)
03
44.化痰安 神汤(李英 杰经验方)
04
45.加减柴 胡温胆汤 (梅国强经 验方)
06
47.加减温 胆汤(马智 经验方)
05
46.加减归 脾汤(马智 经验方)
01
48.加味丹 参饮(张云 鹏经验方)
04
16.屏风知 柏地黄汤 (黄文政经 验方)
06
18.清肺消 炎饮(马智 经验方)
05
17.芩部丹 (邵长荣经 验方)
01
36.安心律 方(陈宝义 经验方)
02
37.补心调 律汤(陈景 河经验方)
03
38.柴胡龙 牡合欢汤 (王翘楚经 验方)
04
39.除痹养 心汤(陈景 河经验方)
06
41.复方苓 桂术甘汤 (曹玉山经 验方)
《当代名老中医经验方汇粹》编 委会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 目“名老中医...
《当代名老中医经验方汇粹》收 录经验方的名...
名老中医经验方研究要求及整理 体例
一、入选范围
二、具体内容 和格式

《临证积验撷萃》读书笔记模板

《临证积验撷萃》读书笔记模板

一、胃炎案(一) 二、胃炎案(二) 三、虚劳案 四、痛风案 五、胸痹案 六、心悸案 七、多汗案 八、耳鸣案 九、心悸案
பைடு நூலகம் 第一节卫气营血及三 焦辨证概要
第二节伤寒论六经辨 证理论
第三节脏腑辨证理论
第四节三大慢性病的 基层中医学处理
读书笔记
这是《临证积验撷萃》的读书笔记模板,可以替换为自己的心得。
临证积验撷萃
读书笔记模板
01 思维导图
03 目录分析 05 精彩摘录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读书笔记 06 作者介绍
思维导图
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中医学
应用
风格
痛风
膏方
用药

撷萃
经验
孟河丁氏 辨证
理论
内科
痛案
病案
基层
泻案
社区
中医学
内容摘要
孟河丁氏内科自丁甘仁先生始,迄今已有百余年历史。世代更迭,丁氏内科传承未辍,其卓著的疗效、和缓 平正的风格为人称道,享誉医界。丁林宝医生是孟河丁氏内科第四代医者,本书刊载他四十多年的部分临诊经验, 有医论、医话、医案、膏方及用药经验等,从中展示他受惠于师承而又善于学习,不断汲取学识,治学严谨而不 泥,守规而取于巧,临诊善于通变,化裁务实,既不失孟河丁氏内科的特色,又形成自己的学术特点和医疗风格, 文笔简练,内容贴合临床,对临床中医学学者有学习和借鉴意义。
目录分析
第一节分邪治 1
则在湿热兼证 疾病的应用
第二节概论膏 2

3 第三节苦辛合
用,辛开苦降
4 第四节孟河医
派丁氏内科
5 第五节浅议反
流性食管炎的 治疗
0 1
第六节通阳 非温补,在 于温通

石印“玉以气为主,以血为先”辨治思想浅识

石印“玉以气为主,以血为先”辨治思想浅识

石印“玉以气为主,以血为先”辨治思想浅识
黄仕荣;詹红生;石瑛
【期刊名称】《上海中医药杂志》
【年(卷),期】2006(40)12
【摘要】对石印玉教授“以气为主,以血为先”,即“气血兼顾”内治理伤思想的历史渊源、临床运用、学术价值等进行总结与理论阐述。

【总页数】3页(P1-3)
【关键词】石氏伤科;石印玉;气血辨证;学术思想
【作者】黄仕荣;詹红生;石瑛
【作者单位】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骨伤科上海市石印玉教授名中医工作室【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41.3
【相关文献】
1.张景岳辨治中风病学术思想浅识 [J], 郭建文;刘明洁;何迎春;陈绍宏
2.张喜奎教授辨治慢性肾脏病经验浅识 [J], 官大方;张喜奎
3.论白彦萍教授“辨血为主,血分湿蕴”治疗银屑病的学术思想 [J], 徐景娜;白彦萍
4.论石氏伤科的“以气为主,以血为先” [J], 李宗举;邱德华;石仰山
5.瘀血病机与腰痛证治——石印玉教授辨治瘀血腰痛学术思想管窥 [J], 黄仕荣;詹红生;石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医临证处方入门图解(精品)

中医临证处方入门图解(精品)

中医临证处方入门图解(精品)
杏林明医
传播中医,弘扬经方,守护健康!
94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龙野一雄先生的《中医临证处方入门》一书,虽然没有汤本求真先生的《皇汉医学》出名,但是,也算是影响了蛮多人。

矢数道明先生的《临床应用汉方处方解说》中对于处方的解读和应用,摘录龙野一雄先生的很多。

我是从娄老师的文章中了解到这本书,进而阅读。

现将其书第十三章之处方的详细说明,利用思维导视图进行摘录整理。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其中,重点在于应用与鉴别。

葛根汤
当归芍药散
小青龙汤
小柴胡汤
大柴胡汤
肾气丸
柴胡桂枝干姜汤
好书推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