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氏伤科石印玉临证经验集萃(石瑛,詹红生 主编)思维导图

合集下载

全国名老中医导师石印玉教授方药—秦艽治疗骨性关节炎之妙用经验

全国名老中医导师石印玉教授方药—秦艽治疗骨性关节炎之妙用经验

全国名老中医导师石印玉教授方药—秦艽治疗骨性关节炎之妙用经验石印玉教授是石氏伤科第4代传人,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上海市名中医,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班导师。

1964年毕业于上海中医学院医疗系,曾先后担任曙光医院骨伤科主任,曙光医院院长,上海中医药研究院骨伤研究所所长,中华中医药学会骨伤科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上海市中华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骨伤科分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中医药学会骨伤科分会主任委员、上海市医学会骨质疏松专业委员会委员,民盟上海市委副主委,上海市政协委员等职。

现任国家新药审批委员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骨伤分会顾问、上海市中医药学会骨伤科分会名誉主任委员、《中国中医骨伤杂志》副主编,《中医骨伤》编委,《中医正骨》编委,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008 年聘为上海市文史馆馆员。

石印玉教授石师随父石幼山及伯父石筱山等临证研习石氏伤科的现论和经验,始终站在中医骨伤科临床、教学与科研工作第一线,秉传承而不拘泥,兼收各家之长,行变法且合宗。

石师在骨质疏松症、脊柱退行性疾病和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诊治和研究领域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秦艽秦艽:松风湿,舒游络——秦艽辛、苦.微寒,归胃、肝、胆经。

能祛风湿、舒筋络、清虚热。

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秦艽主寒热邪气,寒湿风痹,肢节痛、下水、利小便”。

《本草纲目》载:“秦艽,手足不遂,黄疸,烦渴之病须之,取其去阳明之湿热也。

阳明有湿,则身体酸疼烦热,有热则日脯潮热骨蒸。

”现代研究认为膝关节炎以关节软骨退为主要病理特点,同病变可累及包括关节'软骨、肌肉、关节滑膜、关节囊、半月板以及软骨下骨等关节的全部组织。

除外软骨下骨,其他组织都归属于中医学“筋”的范畴。

“膝为筋之府”。

因此,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病机与“筋骨”密切相关,病程是由“筋瘘”而至“骨瘘”。

石师认为在治疗上益肾更宜柔肝,活血还需养血。

临床上常常配伍白芍、牡蛎、甘草养血柔肝舒筋,缓急止痛解痉,疏通经络筋脉,增加关节活动的作用。

『骨伤秘验方』石氏伤科

『骨伤秘验方』石氏伤科

『骨伤秘验方』石氏伤科
展开全文
石筱山(1904-1964)、石幼山(1910-1981)昆仲为石氏伤科第三代传人。

石氏治伤,注意整体调治,内外兼顾,善于有所侧重地综合应用手法、外治、内服、针刺以理伤续断,尤其擅长用巧劲正骨上骱理筋及结合体质、兼邪辨证施以内治方药。

损伤论治,石氏主张气血兼顾。

筱山先生在前人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临证体会提出气血兼顾时要以气为主。

损伤以后,瘀血为患,宜治血为先,但攻逐不能伤正,康复更须扶助正。

石氏又认为损伤亦有虚实之别,虚人受伤是本虚标实,重访瘀著亦是本虚标实,积劳所致的劳损或劳伤更是以虚为主。

石氏还注意治伤须留意兼邪,诸如风寒痰湿之类。

幼山先生尤重从痰取治。

气滞血瘀,失于流畅,即易成痰,痰瘀胶凝致使症情顽笃,慢性损伤易有外邪兼夹,也使痰浊湿滞留注骨节筋络,生诸变证。

内服外治顾其治痰能使疗效更见显著。

石氏以其几代的经验,有系统的外敷内服秘方验方,在实践应用过程中,石氏仍不断增删修订,使其更臻完善。

内服诸方更非一成不变,检病情不同及对药物认识的深化,随证变化。

(石印玉施杞)。

《名师经方讲录 第四辑》读书笔记思维导图PPT模板下载

《名师经方讲录 第四辑》读书笔记思维导图PPT模板下载

中篇 名师查房篇
梅国强教授查房 实录
王庆国教授查房 实录
刘力红教授查房 实录
黄世沛教授查房 实录
赖荣年教授查房 实录
郝万山教授查房 实录
陈旺全教授查房 实录
下篇 名师访谈篇
0 1
黄仕沛教 授访谈实 录
0 2
刘力红教 授访谈实 录
0 3
郝万山教 授访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实 录
0 4
杨洁德教 授访谈实 录
0 6
书名页
名师经方讲录(第四辑)编委 会名单
上篇 名师讲座篇
0 1
柴胡桂枝 汤的临床 应用 台 湾中医师 联合会 ...
0 2
学习中医 经 提高 理论与临 证水平 湖南中 医...
0 3
麻黄的临 床应用 北京中医 药大学 王庆国
0 4
加减柴胡 四物汤临 证思辨录 湖北中医 药大学...
0 5
五苓散的 临床应用 南京中医 药大学 黄煌
0 6
浅谈利用 真武汤治 疗妇科病 心得 台 北联合 医...
伤寒经方在临 床上的应用
1
台北市立联合
医院...
经方在美国的 运用 美国西
2
雅图东方医学
院 ...
3
和法的临床妙 用 澳大利亚
墨尔本理工大
学 ...
4
本间枣轩经验 方“连珠饮”
的临床应用
唐泽...
5
多发性硬化症 汉方治疗的可
能性 日本
NPO...
0 6
六经辨证 的眼目 广西中医 药大学 刘力红
0 1
论经方中 的用量策 略 中国 中医科学 院广安 门...
0 2
《金匮要 略·中风 历节病脉 证并治》 续命汤 小...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医学综合通关全攻略 全3册 中医学基》读书笔记思维导图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医学综合通关全攻略 全3册 中医学基》读书笔记思维导图
第三单元 望舌
04
第四单元 闻诊
06
第六单元 脉诊
05
第五单元 问诊
第七单元 按诊 第八单元 八纲辨证
第九单元 气血津液 辨证
第十单元 脏腑辨证
01
第一单元 中药的性能
02
第二单元 中药的配伍
03
第三单元 中药的用药 禁忌
04
第四单元 中药的剂量 与用法
05
第五单元 解表药
06
第六单元 清热药
01
06
第十八单元 祛痰剂
05
第十七单元 祛湿剂
感谢观看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资 格考试医学综合通关全 攻略 全3册 中医学基》
最新版读书笔记,下载可以直接修改
思维导图PPT模板
本书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细目
临床意义
知识 题
内容
中医
执业
要点
意义
临床表现 考试
中医学
考点
实战
丛书
单元 例
特征
医师资格
目录
01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 资格考试医学综合通 关全...
03 中医学基础
03
第三单元 泻下剂
04
第四单元 和解剂
06
第六单元 祛暑剂
05
第五单元 清热剂
01
第七单元 温里剂
02
第八单元 表里双解剂
03
第九单元 补益剂
04
第十单元 固涩剂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06
第十二单元 开窍剂
05
第十一单元 安神剂
01
第十三单元 理气剂
02
第十四单元 理血剂

石仰山证治经验

石仰山证治经验

石仰山证治经验石氏伤科的手法特色一.石氏手法要点石氏说:“手法是医者用双手诊断和治疗损伤的一种方法。

”手法首先是用于诊断的,比摸患处以了解伤情。

摸法在历代文献中都曾提及,石氏则在运用摸法的过程中还注意比,与健侧比与正常情况比。

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更清楚地通过手法获得诊断。

以往,没有条件用x射线检查以辅助诊断,比摸是极为重要的。

现在,x射线检查十分普遍,而比摸手法仍不可忽视,还是伤科医师应掌握的基本诊断方法。

只有亲手比摸,才能具体了解伤情,有时还可使某些早期在x射线检查中难以明确的骨折得到临床诊断。

诊断后即要以“稳而有劲,柔而灵活”的手法施以治疗。

石氏“一般常以十二字为用,即:拔,伸,捺,正,拽,搦,端,提,按,揉,摇,抖(亦作“转”)”。

拔,伸,捺,正主要用于正骨。

唐代的《仙授理伤续断秘方》治疗骨折就是用这四种手法。

拽,搦,端,提则主要用于上骱。

拽是向前拉,搦是握住,《世医得效方》说“拽直”,“搦教归窠”。

端为端托,提乃上提。

这四种手法应用时往往两手并用,左右分工。

如右手或端或提,相机而行,左手为辅,或拽或搦;或助手拽搦,医者端提,互相配合。

按,揉,摇,抖多用于理筋。

《伤科大成》用治伤筋说:“轻轻揉捏”,“摇动伸舒”。

抖是用手抖动,也有舒筋的作用。

石氏就是这些手法还指出过两点:一是“这十二法在应用上并没有严格的界限,无论正骨,理筋,上骱,随着需要可以互相换用。

”因此,不宜机械地划分这是正骨手法,那是理筋手法。

二是理筋手法不独用于伤筋,“接骨前后亦须注意理筋,使之活动顺和”,“骨折接续后期,亦应以理筋为辅助手法”。

这一点,石氏在临证时极为重视,目前仍有必要予以强调。

石氏还认为:“用手绑扎固定的方法,似亦可附列于手法之内”。

这主要是说明其重要性决不亚于正骨复位。

尤其是骨折整复后,石氏必亲手绑扎,多在损伤部位外敷药物及棉花垫衬妥后,用绑带先绑三圈,并在以后的包扎中注意使该部稍紧而得固定确实,两端则较松,能使气血流通。

石氏伤科临证用药经验

石氏伤科临证用药经验
透, 以利 于有 效 成分 的溶 解 和浸 出 。
花, 加龙 齿 1 2 g 、 白芷 6 g , 用法 同前 。继 续 三 色 三 黄 膏外 敷 , 用法 同前 。用药 2周后 , 颈 后疼 痛及 头 晕 、 胀 痛缓 解 , 但 感 觉 乏 力 。再 用 牛 蒡 子 汤 加 减 : 炒 牛 蒡 9 g 、 僵蚕 6 g 、 白蒺 藜 9 g 、 桂枝 3 g 、 细辛 3 g 、 白术 9 g 、
药经验作一总结 。
川芎 1 0 g 、 天南星 l 0 g 、 马钱子 3 g 、 羌活 1 0 g 等) , 每
日 1次 。用 药 2周 后 , 疼 痛缓解 , 但有头晕 、 胀 痛 症
状 。治 法 改 为 活 血 祛 风 、 平肝 通络 , 原方去续断 、 红
1 汤 剂
脉细 弦滑 , 苔 薄 腻 。X 线 检 查 可 见 颈 椎 退 行 性 病 变 ,
C 、 C 肥大增 生 。病 因病 机 为风 邪 痰 湿互 阻 、 气 血 失
剂型。《 汉书 ・ 艺文志 ・ 方技略》 中已载有汤 、 丸、 散、
膏、 酒 醴 等剂 型 名 称 。 中药 剂 型 不 同 , 药 物 在 体 内 的 吸收程 度 不 同 , 药 物 的药 理 作 用也 不 相 同 j 。石 氏伤
科 是 中医骨 伤科 流派 之 一 , 临床用药重视方随证变 、
和, 治 以疏 散 祛 风 、 活 血 通 络 之 法 。方 药 牛 蒡 子 汤 加
减: 炒 牛 蒡子 9 g 、 炙僵 蚕 9 g 、 白蒺 藜 9 g 、 防风 6 g 、 羌
独活 ( 各) 6 g 、 钩藤 ( 后下 ) 9 g 、 当归 6 g 、 青陈皮 ( 各)
汤剂是 将药物饮 片加水浸 泡后 , 再 煎 煮 一 定 时

玉液汤_医方类聚卷一六五引_御医撮要_方剂加减变化汇总

玉液汤_医方类聚卷一六五引_御医撮要_方剂加减变化汇总

玉液汤_医方类聚卷一六五引_御医撮要_方剂加减变化汇总玉液汤_医方类聚卷一六五引_御医撮要_方剂加减变化汇总 (1)1.原方 (4)1.1.组成:缩砂半两,薯蓣1两,甘草4两,豆蔻1个半。

(4)1.2.功效:酒病。

(4)1.3.来源:《医方类聚》卷一六五引《御医撮要》。

(4)1.4.以下方剂相似度只按组成计算,不计剂量。

(4)2.相似度50%:正凤髓丹 (4)2.1.组成:黄柏(炒)2两,缩砂1两,甘草半两。

(4)2.2.原方对照:缩砂半两,薯蓣1两,甘草4两,豆蔻1个半。

(4)2.3.加:黄柏 (4)2.4.减:薯蓣、豆蔻 (4)2.5.功效:心火太盛,阳狂不已;火强久旷,梦遗胃弱,不宜苦寒者。

(4)2.6.来源:《元戎》卷十。

(4)3.相似度50%:四神汤 (4)3.1.组成:生姜1斤(切片,晒干),草果半斤(去壳并白皮),甘草4两(炒),缩砂4两。

(4)3.2.原方对照:缩砂半两,薯蓣1两,甘草4两,豆蔻1个半。

(4)3.3.加:生姜、草果 (4)3.4.减:薯蓣、豆蔻 (4)3.5.功效:脾胃虚弱,不思饮食,吐逆满闷,胸膈不利,心腹刺痛。

(4)3.6.来源:《传信适用方》卷四。

(5)4.相似度50%:瘦胎饮子 (5)4.1.组成:香附子(炒)4两,缩砂(炒)3两,甘草(炙)1两。

(5)4.2.原方对照:缩砂半两,薯蓣1两,甘草4两,豆蔻1个半。

(5)4.3.加:香附子 (5)4.4.减:薯蓣、豆蔻 (5)4.5.来源:《朱氏集验方》卷十。

(5)5.相似度50%:龙脑汤 (5)5.1.组成:缩砂8两,甘草6两。

(5)5.2.原方对照:缩砂半两,薯蓣1两,甘草4两,豆蔻1个半。

(5)5.3.减:薯蓣、豆蔻 (5)5.4.来源:《医方类聚》卷一六五引《御医撮要》。

(5)6.相似度50%:李氏家传快气汤 (5)6.1.组成:枳壳5两,缩砂2两,香附子2两,甘草2两。

石氏伤科辨治膝骨关节炎临证经验撷菁

石氏伤科辨治膝骨关节炎临证经验撷菁

石印玉先生针对本病“ 本痿标痹” “ 以筋为主” 的特点,
4 ] 还创新性提出养血软坚、 养筋柔肝的治法 [ 。
2 . 2 效验方药 在本病的临证用药方面, 石印玉、 石
1 2 ] 关桐 [ 擅用石氏伤科验方“ 牛蒡子汤” 。方中牛蒡子
祛痰除风、 疏风通络, 僵蚕祛风通络、 化痰解痉, 秦艽、 独活舒筋和血, 白芷、 川芎芳香通窍、 活血破瘀, 法半夏 燥湿化痰、 消痞散结, 白蒺藜行气血、 散瘀结, 牛膝、 威 灵仙祛风湿而利关节。石仰山临证重视从“ 痛痹” 着手
A b s t r a c t : T h i s p a p e r i n t r o d u c e s a n ds u m m a r i z e s t h e e x p e r i e n c ew i t hd i f f e r e n t i a t i o na n dt r e a t m e n t o f k n e eo s t e o a r t h r i t i s i nS h i ’ s T r a u m a t o l o g y .I t i s a r g u e dt h a t ;i t st r e a t m e n t f o c u s e so ni n t e r n a l a n de x t e r n a l i n t e r v e n t i o n ,a n ds i n e wa n db o n eb y k n e e o s t e o a r t h r i t i s i s d u et of l a c c i d i t ya n d / o r o b s t r u c t i o ni np a t h o g e n e s i s r e g u l a t i n g q i a n db l o o d ,n o u r i s h i n gl i v e r a n dk i d n e y ,d i s s o l v i n g b l o o d s t a s i s a n dr e m o v i n g p h l e g m .O n e p r o v e nc a s e w a s p r e s e n t e d . K e y w o r d s : k n e eo s t e o a r t h r i t i s ;s i n e w b o n eo b s t r u c t i o nd i s o r d e r ;c l i n i c a l e x p e r i e n c e ;S h i ’ s T r a u m a t o l o g y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