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维修的基础知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节 机械设备的故障
一、故障的概念 1. 机械故障----机构、机器或机械零件在尺寸、形状、材 料性质方面的改变,使机构、机器或机械零件不能达 到原设计要求的功能或者改变原有的各种参数,称为 机械故障。 2. 影响机械工作能力的能量: 机械能、热能、化学能、核能、电磁能、生物能等,这 些因素引起零件、产品性能参数降低,最后导致机械 故障的发生。
下表为部分机电产品(传动器、轴承、电缆、离合 器、连接器、偶合器、齿轮、电机、电位器、继电器、螺 线管、转换器等)故障模式所占百分比。
六、故障机理
1.定义: 故障机理----引起产品故障的物理、化学变化等内在 的原因、规律极其原理。 2.分类:SCWIFT分类法(六类) 蠕变 或应力断裂(S)、腐蚀(C)、磨损(W)、 冲击断裂(I)、疲劳(F)、热(T)
故障:是指整机或零部件在规定的时间和使用条件下不能完 成规定的功能,或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偏离了它的正常状况, 但在某种情况下尚能维持一段时间工作,若不能得到妥善处 理将导致事故。
例如:某些零部件损坏、磨损超限、焊缝开裂、螺栓松动, 使工作能力丧失;发动机的功率降低;传动系统失去平衡和 噪声增大;工作机构的工作能力下降;燃料和润滑油的消耗 增加等,当其超出了规定的指标时,即发生了故障。
SCWIFT分类法之轴承、齿轮故障机理及其频率。
故障机理 现场鉴定 轴承 预防维修频率% 故障维修频率% 49 70 4 2 13 9 8 3 1 2 21 齿轮 故障维修频率% 58
磨损 侵蚀 磨损(W) 断裂 疲劳 疲劳(F) 表面裂痕 断裂 变形 蠕变或应力断 断裂 裂和热(S&I) 蠕变 腐蚀(C) 100 合计
23 100
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16 100
3.故障机理的演变过程:
故障原因 环境条件、时间、工作负荷 S1 S2 S3 M1 M2 M3 电刷故障机理演变途径 工作负荷 应力断裂和蠕变(S) 腐蚀(C) 磨损(W) 冲击断裂(I) 疲劳(F) 热负荷(T) 故障机理 S C W I F T 故障模式 表面裂纹 裂纹 磨损 变形 腐蚀 熔融 蒸发 断裂 破碎 故障机理 工作机理 故障现象 故障模式 MO1 MO2 MO3
为精确阐明一个特定的故障模式,必须从以上 三个类别中选择适当的类别。 例:某故障表现形式为塑性变形,诱发因素为 稳定力、室温,故障部位为整体型,其故障模式 称为屈服,即在室温下由于稳定力作用而形成整 体塑性变形。
(二)常见的故障模式
由作用力或温度诱发的弹性变形 屈服、韧性断裂、脆性断裂、凹痕疲劳 疲劳----高频、低频、热、表面、冲击、腐蚀、微动等疲 劳。 腐蚀----直接化学腐蚀、电化学腐蚀、裂隙腐蚀、点蚀、 晶间腐蚀、侵蚀、穴蚀、氢损伤、生物腐蚀、应力腐蚀。 磨损----粘着、磨料、腐蚀、表面疲劳、形变、冲击、微 动磨损等。 冲击----冲击断裂、变形、磨损、微动、疲劳等。 微动----微动疲劳、微动磨损、微动腐蚀等。 蠕变、热松弛、应力破坏、热冲击、咬死、剥落、放射性 破坏、翘曲、蠕变翘曲、蠕变--疲劳等。
表 2-1 700 台工业汽轮机故障分布率
产品原因 故障原因 设计 安装 材料 工艺 制造 调试 使用 维护 异物 其它 故障率% 20.4 16.5 9.1 7.5 12.5 3.8 10.7 8.4 6.3 4.8 运行原因 外界原因
表 2-2 船舶柴油机动力装置及主要零件故障统计表
装置及零 件 故障数目 百分比% 装置及零 件 故障数目 百分比% 装置及零 件 故障数目 百分比% 轴承 283 25.3 汽缸 活塞 206 18.4 燃烧 室 130 11.6 机座 33 3.0 排气 系统 6 0.54 燃油 系统 66 5.9 泵 18 1.6 仪表 5 0.45 涡轮 机 56 5.0 压缩 机 15 1.3 锚机 系统 5 0.45 齿轮 41 3.7 冷却 系统 12 1.0 密封 件 5 0.45 锅炉 39 3.5 辅助 装置 28 2.5 凸轮 机构 24 2.2 增压 器 9 0.8
3. 按故障发生性质分类: 人为故障----操作人员违反规定操作、维修、管理引起的故 障,易被忽视; 自然故障----由于使用环境、材料缺陷等造成的故障。 4. 按故障发生时间分类: 早期故障;使用期故障;老化期故障。
5. 按故障相关性分类: 非相关性故障----不是由于其它零件的故障引起的故障; 相关性故障----由于其它零件的故障引起的故障,也称为 二次故障。例:油泵故障----油中断----曲轴与主轴瓦粘 着(咬死),主轴瓦故障属相关性故障。 以下两表可从总体上分析故障分布情况,有助于抓关键, 寻对策。
三、故障规律
机械设备使用全过程分为: 磨合期(早期故障期) 正常使用期(随机故障期) 耗损期(磨耗故障期)
1.早期故障期特点:
故障率高,但随时间增长,故障率很快下降,并趋于稳定。产 生原因:由设计、制造、安装等因素造成。
2.随机故障期特点:
①故障率低而稳定,近似常数,与时间t关系不大。 ②偶然因素引起故障,由于设计制造中潜在缺陷、 操作差错、不良维 护、环境等因素所致。通过调试不能消除,更换零件不能预防。 ③ 时间长,约等于机器的使用期限。
第四节 维修的经济技术分析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高精度、高效能、高自动化的设备 逐渐增多,设备的投资费用也越来越昂贵,与设备有关的费用 在产品成本中所占的比重也不断增加。
因此,加强设备管理,降低设备的寿命周期费用在提高企业经 济效益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传统设备管理的主要目标是保 持设备的正常生产能力,延长设备的寿命,其工作内容绝大部 分是设备的技术管理。
由于非使用和非自然力作用引起的设备的价值损失。 两种方式 1、技术进步生产同种产品的效率、成本降低,导致原设 备的贬值 2、由于新设备的出现导致原来设备价值的相对降低。 举例:手机的价值改变
(三)综合老化
两种老化共同造成的设备的贬值。 残余价值是指机器设备、房屋建筑物或其他 有形资产等在不能继续使用前提下,拆除变现 的价值估计数额 。
机械设备维修
主讲:陈晓颖
第一章 机械设备维修与管理的基础知识
第一节 机械设备的老化 一、老化的分类 有形老化、无形老化、综合老化
(一)有形老化:设备实体发生摩擦、磨损等现象。
主要表现在: 1、零件的尺寸发生改变 2、精度发生变化 3、零件被破坏 举例:机床的使用导致零件的磨损、加工精度的低。
(二)无形老化(经济老化)
热交 润滑 换器 系统 21 1.9 18 1.6
推进 曲轨 器 10 0.9 9 0.8
标准 连杆 件 8 0.7 6 0.54
液压 其它 系统 3 0.27 62 5.6
(二)设备的可靠性
1、可靠性的概念:产品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 功能的能力。 规定条件——包括工作环境温度,负载情况,维护方式等多方 面的条件 2、可靠性的度量 (1)可靠度R(t) 可靠度定义:产品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功 能的概率。 R(t)最大值为1,最小值为0 (2)不可靠度F(t) F(t)=1- R(t) (3)故障密度f(t) 反应可靠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 f(t)= F(t) 对时间的微分
故障的广义定义:故障是不合格的状态。
二、故障分类与规律
(一) 故障分类 目的:揭示、分析故障实质,选择适当诊断手段。 1. 按故障对机械工作能力的影响分类: 完全性故障----机器丧失主要功能,工作完全中断; 局部性故障----机器丧失部分功能,工作还能继续进行。 2. 按故障发生速度及演变过程分类 突发性故障----故障概率与工作时间无关,没有明显征兆, 来不及监测预报; 渐进性故障----长期使用,某些零件技术指标超标引起的 故障,可通过监测预报;
3.磨耗故障期特点:
故障率随时间增长而大大增加,是由机器本身物理、化学等变化 导致磨损、疲劳、腐蚀等故障发生。
4. 其它故障规律特点:
A、B----汽缸、连杆机构、齿轮、轴承等另部件 C----航空涡轮发动机 D、E、F----电子产品
四、设备在设计时本着及格原则
1、三化:标准化、系列化、通用化 标准化是指将产品(特别是零部件)的质量、规格、性能、结构等方 面的技术指标加以统一规定并作为标准来执行。我国的标准已经形成 一个庞大的体系,主要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等。为了与国际接轨,我国 的某些标准正在迅速向国际标准靠拢。常见的标准代号有GB,JB, ISO 等等,他们分别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机械工业标准,国际标准 化组织标准。 系列化是指对同一产品,在同一基本结构或基本条件下规定出若干 不同的尺寸系列。 通用化是指在不同种类的产品或不同规格的同类产品中尽量采用同 一结构和尺寸的零部件。
七、设备维护维修的四种方式
1、坏了才修 (坐以待毙) 时机:机器故障或损坏,设备停止工作时 特点:巨大停机损失,严重设备损坏,极高修理费用 2、预防维修 (循规蹈矩 ) 时机:依据设备生产厂家推荐周期或管理经验而定(视 时维修) 特点:有效防止突然失效,减少非计划停机,设备损坏 减少。 难免发生过剩维修,维修费用仍有1/3是浪费的。
现代设备管理强调获得较高的综合效率和降低设备的寿命周期 费用,追求的目标是经济效益,必须把技术管理与经济管理结 合起来,获得最佳经济效益。
设备的寿命周期指设备从规划、制造、安装调试、使用、维 修、改造直至报废的全过程。 设备的寿命周期费用指设备的全过程中消耗的总费用,由原 始费和使用费组成。 原始费(设臵费)是一次支出或集中在短期内支出的费用。自 制的设备包括研究、设计和制造费用;外购设备包括价格、 运输和安装调试等费用。 使用费(运转维持费)是为了保证设备正常运行而定期支付的 费用,包括能源费、固定资产税、保险费、维修费和操作工 人工资等。 因此,在进行设备经营决策时,不能只考虑设备寿命周期某 一阶段(制造、采购、使用维修)的经济性,更要十分注重设 备原始费和使用费总和的最经济。
3、预测维修(防微杜渐 ): 时机:设备工况异常时(视情维修) 特点:使维修工作有计划地进行,有效避免突然停机, 可使维修工作在尽可能小的范围内进行;经常是针对问题 的征兆采取行动,仍有局限性 4、主动维护(未雨绸缪): 时机:尽可能避免维修 特点:有效防止失效的发生,显著延长设备、元件的使 用寿命,具有最佳的节约效果
2、四好
好造、好用、好卖、好修
可维修性好的产品,能在最短的时间、以最低限度 的资源(人力与技术水平、备件、维修设备和工具等) 和最省的费用,经过维修使产品恢复到良好状态。 可维修性既是产品可靠 性的必要补充,又是产品维 修保障决策的重要依据。维修工作的核心是保证产品的 可靠性。 产品结构的简单性 、可互换性(系列化、通用化、 标准化)、安全性、识别标记(防差错)等,既是可维 修性的重要设计准则,又是判 断产品可维修性好坏的 重要标准。
维修性及其度量
维修性是系统在规定的条件下进行维修时,在规定的时 间内完成维修的可能性,也表征了产品进行维修的难以 程度。 维修性往往在设计制造之初就已经被赋予了,它是一种 设计特性。举例:焊接
五、故障模式
(一) 定义和分类
1. 定义:故障模式是指产品故障的表现现象。 2. 分类: 有多种分类方法。其中一种是由故障表现形式、诱发故障的因素以 及部位等进行分类。即每一种故障都是由一个或多个故障表现形式与诱发故 障的因素以及一个部位组合而成。 3. 故障表现形式: 弹性变形、塑性变形、断裂、材料变化(金相变化、化学变化、核变化) 4.诱发故障的因素: ① 力----稳定力、不稳定力、周期力、随机力。 ② 时间----很短、短、长。 ③ 温度----低温、室温、升温、稳定温度、不稳定温度、周期变化温 度、随机变化温度。 ④④ 作用环境----化学环境、核变环境。 5.故障部位:整体、表面。
总结 设备维修制度的改革路径为
①事后维修制度--早期维修制度。特点:不坏不修, 应用于小型设备。 ②预防维修制度--又称以时间为基础的维修制度或计 划维修制度。特点:静态维修制度。当设备到了计 划规定的台小时,或吨公里进行强制维修,大多数 工交企业仍采用。 ③预知维修制度--又称为以状态为基础的维修制度。 特点:以状态监测为基础,根据设备运行状态的实 际优劣程度决定维修时间和维修规模,是动态维修 制度,是发展方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