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文化的冲突与融合复习题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历史上中国文化在与外来文化的碰撞与交流中体现出什么特点?
1、交流途径多样化
商业贸易,人口迁移,宗教传播,战争等,为交流与碰撞的主要方式。
商业贸易:古代丝绸之路,海上贸易等,将西亚,中亚等文明成果带到中国,比如农作物等,拓宽了中国人的视野,丰富了中国人文明。
人口迁移:数次的北方民族南下,极大促进了民族大融合,将华夏民族与周边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生产方式,生产工具等等的传播加快了步伐。
宗教传播:如两汉之际的佛教传播,极大影响了中国之后几千年的思想发展格局。明末的基督教传播也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中国的发展进程。
战争:汉代,唐代对中亚的征服,促进了中国四大发明的外传,蒙古时期更是将中华文明带到世界的角落。清朝末年的反侵略斗争在一定程度上使中国吸收了外国先进文明成果,也在思想领域震动了国人。
2、交流的持续性
自从中华民族诞生以来,从未终止对外交流与碰撞。特别在唐代,唐都长安称为典型的国际化大都市,这些无不体现了中国一直以来的对外交流。即使在明清闭关锁国其间,也通过被动的方式吸收了西方先进文明成果,可以说,中国的对外交流碰撞从来没有终止过。
3、交流内容的多样性。
几千年来持续不断的交流并非单一的,片面的。而是包括经济,科学,思想,文化等多方面的交流。横跨农业工具,农产品种类,天文历法,宗教思潮等多领域。
2、试述与地理环境因素密切相关的中国传统文化特征。
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是指中国历史上以个体农业经济为基础,以宗法家庭为背景,以儒家伦理道德为核心的社会文化体系
中国传统文化的最主要特征是其支配地位长期被儒家伦理文化的价值取向占据着。上至华夏的原始民族,下至近代社会,上下五千年,儒家伦理文化一直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核心,而且至今仍然影响着中华民族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除此以外,我们还能从以下几方面特征加以认识:
首先,中国传统文化是封闭的生态环境条件下,农业为主的自然经济的产物。是以汉族为主体,融合各族人民的智慧,共同创造的,这一特定区域特定人类圈的社会精神形态,具有强烈的民族性。
其次,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大一统的倾向。这是由于中国地理环境以大平原为主,具备称为统一国家的可能性。
第三,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很强的家族传统观念,这是由于中国的地理环境适合农业生产,农业生产决定了小农特征的中国传统文化。
3、以文艺作品(如文学、雕塑、绘画、园林、建筑、音乐、电影等)为例,谈谈中西艺术精神的差异。
中国艺术具有非常尊重天人一体,倡导皇权至上的艺术精神。而西方艺术则具有尊重平等,对上帝膜拜等的艺术精神。从中西方的建筑园林等可以看出。中国的故宫,完全遵照皇权至上,将帝王的天人一体体现得淋漓尽致。而西方的大教堂,比如圣索菲亚大教堂。
中国艺术注重写意,西方艺术注重写意。如同中国画注重形似,而西方油画注重形似。两大流派的最本质区别在根本上决定了中西方绘画艺术的不同发展方向。
中国电影追求对思想的教化,西方电影追求对自由平等的宣扬。如中国电影歌颂我党优秀的共产党员的可歌可泣的事迹如《英雄儿女》,西方电影宣扬平等,自由如《勇敢的心》。
总之无论哪方面,中西文艺精神差异都显得十分明显,很明显的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所造成的差异。由此共同构建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4、如何解读18世纪的欧洲中国热?
传教士描绘中国盛世美景,动荡欧洲出现“中国热”
很久以来,欧洲就一直渴望了解中国。早在罗马帝国时期,中国的丝绸作为一种奢侈品就曾在上流社会引起轰动。进入16世纪后,大批传教士纷纷前往中国,而他们带回的各种报告则直接引起了欧洲对中国的巨大兴趣。16世纪中叶,利玛窦最早把儒家经典《四书》、《五经》译为西文,他的《利玛窦日记》第一次向欧洲全面介绍了中国的道德和宗教思想。正是经过他的倡导和努力,来华传教士们把中国的哲学、宗教、科学、技术、艺术等介绍到欧洲,并在18世纪的欧洲产生巨大影响。
18世纪时,中国正处于康乾盛世,而欧洲仍在经受着教派纷争和战乱之苦。当前往中国的传教士们将一幅美好的中国图景呈现在人们面前时,立即引来整个欧洲的无比惊羡。结果在17世纪末至18世纪末的100年间,在欧洲形成了前所未有的“中国热”。在长达100多年的“中国热”期间,无论是在物质、文化还是政治制度方面,欧洲都对中国极为追捧,以至于在1769年曾有欧洲人写道:“中国比欧洲本身的某些地区还要知名。”
中国器物引领欧洲时尚,中国宫殿风靡欧洲各国
在“中国热”流行欧洲期间,人们普遍爱好来自中国的物品,热衷于模仿中国的艺术风格和生活习俗,以致形成一种被称为“汉风”的时尚。这种时尚渗透到了欧洲人生活的各个层面,如日用物品、家居装饰、园林建筑等。
17世纪以来,丝绸、瓷器、茶叶等中国特产开始大量进入欧洲,成为上流社会显示财富的奢侈品。中国的上等丝绸也受到欧洲消费者的极大欢迎。在追逐各种中国器物的过程中,欧洲社会迅速形成了一种时尚,包括举行中国式宴会、观看中国皮影戏、养中国金鱼等,都成为高雅品位的象征。这种时尚最典型地体现在中国式园林与建筑在欧洲的盛行。
5、如何评价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
我国学术界对亨廷顿的观点的反应是敏感而及时的,且经历了并仍在经历着复杂的论争,以至于"文明冲突论"在中国学术界的争论,已大有从一个"敏感"的学术命题,转变为一个"敏感"的国际政治和意识形态问题之势。正因如此,我们打算从亨廷顿的观点本身和哲学、国际政治学方法论的角度谈以下三点。
对亨氏"文明冲突论"之价值评析,我国大多数学者认为,亨廷顿教授的许多观点,特别是他研究国际政治的方法论,在学术上有其独到之处,并承认,亨氏所讨论的问题,在现实国际关系中,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具有重大潜在影响的问题,但同时强调,亨氏文明冲突论的结论有失偏颇,且有为美国当权者谋划称霸世界之嫌。
在亨氏的言论中,尽管没有太多地直接谈论未来中国在文明冲突中将会如何,但涉及中国的论述应该说不算少,因为儒家文明是其文明冲突论中的最为重要的文明类型之一。尤其是,亨氏以下观点更是许多国人而不仅仅是国际问题专家感到惊异和不能接受:文明间的关系是竞争性共处,即冷战和冷和平;文明的冲突具有或可能具有两种暴力形式,最可能的一种是来自不同文明的地区集团之间的战争,最危险的是不同文明中的主要国家之间发生的核心国家战争,未来不稳定的主要根源和战争的可能性来自伊斯兰的复兴和东亚社会尤其是中国的兴起;西方和这些挑战性文明之间的关系可能是极其困难的,其中美中关系可能是最危险的关系,等等。亨氏的这些观点,可以说为我国政界高层和学界人士广为熟知,具有极高的"知名度"。
对亨廷顿的这些观点,我们学界乃至政界对其评价是"结论失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