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兴业银行之劫_基于衍生金融工具内部控制的反思
期货经典战 役之法国兴业银行

期货经典战役之法国兴业银行在金融领域的历史长河中,法国兴业银行的期货事件堪称一场惊心动魄的经典战役。
这一事件不仅在金融界引起了巨大的震动,也给全球金融市场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法国兴业银行,作为法国重要的金融机构之一,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业务范围。
然而,就在看似平稳的运营背后,一场危机却在悄然酝酿。
事件的起因要追溯到一位名叫杰罗姆·凯维埃尔的交易员。
凯维埃尔在银行内部负责股指期货交易。
他利用银行系统的漏洞和监管的疏忽,进行了一系列未经授权的大规模交易。
起初,凯维埃尔的交易看似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为银行带来了看似可观的利润。
然而,这不过是一场虚幻的繁荣。
随着市场的波动和风险的累积,他的交易逐渐失控。
凯维埃尔所采取的交易策略极其大胆和冒险。
他大量押注市场的走势,并且通过复杂的金融工具和衍生品来放大交易规模。
这种过度的冒险行为,最终导致了无法挽回的局面。
当银行发现这一情况时,已经为时过晚。
巨大的亏损瞬间暴露,数额之巨大令人瞠目结舌。
这不仅给法国兴业银行自身带来了沉重的打击,也使得整个金融市场陷入了恐慌。
法国兴业银行的股价大幅下跌,投资者信心遭受重创。
银行不得不紧急采取措施,筹集资金来弥补亏损,以避免破产的命运。
同时,这一事件也引发了监管部门对金融机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严厉审视。
从内部控制的角度来看,法国兴业银行存在着明显的漏洞。
对交易员的监督和权限管理不够严格,风险评估和预警机制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这使得凯维埃尔能够在长时间内进行违规操作而未被及时发现。
在风险管理方面,银行显然对市场风险和交易员的个人风险过于轻视。
没有充分考虑到极端市场情况下可能出现的巨大损失,也没有对交易员的心理和行为风险进行有效的评估和监控。
这一事件也给整个金融行业敲响了警钟。
其他金融机构纷纷加强了内部管理和风险控制,重新审视自己的交易策略和流程。
监管部门也加大了对金融市场的监管力度,出台了更为严格的法规和制度,以防止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
关于法国兴业银行案件教训与处理经验的若干思考

关于法国兴业银行案件教训与处理经验的若干思考摘要:法共银行的案件,再次给银行内控管理敲响了警钟。
文章本着借鉴之意,思考总结这一因银行内部管理疏漏导致的典型银行操作风险事件的教训和处理经验谈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法兴银行案件教训内控机制合规中图分类号:F830.9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914(2009)05-法国兴业银行(以下简称“法兴银行”)案件,再次给银行业内控管理敲响了警钟。
从各方初步披露出来的信息看,尽管到目前为止,事件仍然处于调查之中,疑点尚未完全释清,但本着借鉴之意,思考总结这一因银行内部管理疏漏导致的典型银行操作风险事件的教训和处理经验,对中资银行具有现实的意义和作用。
一、风控意识和能力被投机冲动弱化近几年来,全球经济持续增长,股票、债券和石油等大宗商品市场均出现强劲的投机风潮。
一些金融机构和个人在市场总体繁荣景象下,投机意愿强烈,甚至是为此不惜“铤而走险”。
在贪婪导致的投机冲动之下,风险管理意识和内控能力必然弱化。
在2007年夏天美国次贷危机全面爆发后,一些分析人士就已对此提出警告,但事实表明,并未引起市场参与者的足够重视。
本次法兴银行欺诈案的发生,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此。
二、交易限额管理存在缺陷法兴银行在监控风险时,倾向于重点关注特定时间段的交易净部位风险,忽视全部交易规模。
某涉案交易员从2006年后期起,采用真买假卖的手法,把短线交易做成了长线交易,每买人一种金融产品后,同期“虚拟”卖出,以掩盖建仓痕迹,使银行风险经理误以为买入的金融产品风险已经通过卖出得到对冲,但实际上短期头寸成了长期投机。
加之其刻意选择那些没有保证金补充警示的产品,又为风险监管经理发现其账户或交易情况异常增加了难度。
三、内控机制未能有效发挥作用该行风险经理曾数次注意到某投资组合的异常操作,但每次都被其以交易中常见的“失误”为借口并随即取消了该笔投资的行为所蒙蔽。
但实际上,他只是换了一种金融工具,以另一笔交易替代了那笔被取消的交易。
法国兴业银行内部舞弊案件的警示

法国兴业银行交易员内部舞弊案对我行内控和操作风险管理的警示一、案情介绍(一)巨额舞弊案的暴露。
2008年1月18日(周五),法国兴业银行(以下简称“法兴银行”)发现了一笔高达300亿欧元的法兰克福DAX股指期货交易,交易对手为德国一家名叫巴德尔的中等规模的期货公司,这笔交易大大突破了交易对手的信用额度,异常的交易引起了法兴银行的关注。
当法兴银行高层就此交易问询交易员热罗姆•凯维埃尔时,他声称自己写错了交易对手的名称,并制造了一封电子邮件,以此来证明交易对手是德意志银行——一家规模更大、信用等级更高的德国金融机构。
法兴银行对此解释仍持怀疑,当日晚就与德意志银行在纽约的机构联系并确认交易,然而,得到的回复令法兴银行大为震惊:德意志银行否认了该笔交易。
法兴银行迅速成立调查小组,对凯维埃尔操作的全部交易进行核查,至1月20日(周日),法兴银行查明了凯维埃尔伪造的一系列交易,以及这些交易所掩盖的高达500亿欧元的股指期货风险敞口,至此,凯维埃尔长达三年的舞弊操作终于浮出水面。
法兴银行为保持市场诚信并对集团股东利益负责,决定在可行情况下尽快将所有风险头寸平仓,并向公众披露事情始末及损益。
1月21日(周一)欧洲股市暴跌6%,次日美联储紧急降息,法兴银行在市场条件极为不利的情况下开始平仓,至23日(周三)所有违规持仓全部平盘。
由于头寸规模巨大,市场环境不利,此次交易带来的最终损失高达49亿欧元(约合71.4亿美元),为有史以来损失金额最高的内部舞弊案。
凯维埃尔“单枪匹马”造成49亿欧元损失,其“战绩”足以让1995年以14亿美元亏损拖跨英国巴林银行的交易员——尼克•里森相形见拙,立即引发全球对银行内部控制有效性的质疑。
(二)舞弊案发端和发展过程。
据凯维埃尔交代,他早在其成为交易员的2005年6月就开始了第一次违规交易,在一家德国保险公司—安联保险上建立空头头寸,赌该公司股价下跌,很奏巧,不久后伦敦地铁发生恐怖爆炸,安联保险公司股价果然大跌,他像中了头彩一样,初次违规交易便一下盈利50万欧元。
法国兴业银行金融职务舞弊案案例分析-内部审计

法国兴业银行背景 案情介绍 内部控制六大要素 亡羊补牢
启示
法兴银行背景
法国兴业银行简介:
最大的商业银行集团之一。总行在巴黎。 它成立于1864年5月,全称为“法国促进 工商业发展总公司”。创建于拿破仑时代, 历经二 次世界大战,有200多年历史。
法兴银行一直以全球风险监控出色著称, 尤其是在股权衍生品方面,大约有50%的 股东和40%的业务来自海外。
06年 5次警报
兴业银行的内部控制程序中,缺乏 部门间横向内部控制功能,没有具 体规定横向各个部门间内部控制的 职责。
180万欧元
07年 67次警报
15亿欧元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08年 3次警报
被抓了
企业内部控制问题
控制活动
信息安全漏洞:
凯维埃尔盗用其他同仁的密码,侵入银行的计算机系统存 取数据。
没有严格的强迫休假制度:
凯维埃尔买卖相同数量、价格不同的股票或衍生性金融商品并结 合下列二种方法以掩饰因舞弊交易所会产生的市场风险: 1.进行可延后交割的交易,并于交割 前 将 交 易 取消。 2.与集团内部的公司或外部的小银行交易,并于交割前将交易取 消。
案情介绍
可规避银行监控之处
1.因为取消交易所以后台不用执行 清算交割。 2.若属 可延后交割 的交易,则只需 于交割日的前5天才需要执行确认作 业。 3.与集团内部的公司承作交易无需 确认,因为此类交易会由集团内检 视,另外,此类交易不会出现在每 日的报表,因为交易对手信用风险 为零。 4.确保交易中不出现现金流。
险评估程序的效率和效果,进而分析程序,观察和检查。 2)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
审计过程的起点就是获得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了解, 目的在于评估被审单位的经营风险 3)了解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
法国兴业银行案带给加强内部控制的再思考_蒋龙兴

金融理论与实践2008年第9期(总第350期)收稿日期:2008-06作者简介:蒋龙兴(1964-),男,河南固始人,经济师,副行长;喻强(1973-),男,河南潢川人,经济师。
法国兴业银行案带给加强内部控制的再思考蒋龙兴,喻强(中国人民银行信阳中心支行,河南信阳464000)摘要:结合该案,我国金融机构要抓好内控建设,必须强化五种意识,即强化风险管理意识、规则遵循意识、责任追究意识、注重细节意识、公开透明意识。
关键词:内部控制;证券交易;融资行动文章编号:1003-4625(2008)09-0112-02中图分类号:F830.2文献标识码:A一、案发的症结2008年1月24日法国兴业银行(SociétéGénérale)披露该行遭遇了银行业历史上最大的一宗欺诈案,迫使该行紧急发起55亿欧元(合80亿美元)的融资行动。
剖析案件,法国兴业银行证券业务部的31岁巴黎交易员杰罗姆・科维尔之所以大量的交易未被发现,一方面他以法国兴业银行的资金进行交易,相关的保证金追缴由银行结算,银行本身对其操作予以认同,这些投资组合中的金融工具交易是真实存在的,与大型投资银行的正常交易量相符,同时也受到了银行的日常监控特别是来自主要清算中心的保证金追缴要求。
另一方面,他选择了不带有任何包括现金流动、保证金追缴要求和那些需要得到及时确认的操作行为,并确保在每次虚假操作中使用另一个不同于他刚刚取消的交易中的金融工具。
直到法国兴业银行强制清盘以后,人们才发现这些令人眼花缭乱的系列操作导致了该行损失49亿欧元。
历史是如此的相似,13年前英国巴林银行的尼克・里森也正是使用基本相同的手法:在接受正常监管的账户中人为制造惊人的利润,用无法监督的特殊账户掩盖天文数字的亏损,最终导致具有233年历史的英国巴林银行彻底崩溃。
案件发生的根本原因我们认为是:(一)管理层对内部审计工作的忽视根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早在2007年秋季,法国兴业银行下属的经纪公司内部就开始对其初级交易员科维尔执行的交易进行审查,当时的一位高管也对科维尔执行的至少4宗现金股票交易所获佣金提出了质疑。
法国兴业银行之劫——基于衍生金融工具内部控制的反思

电话 的一方声称他们从来没有进行过这笔交易 。
2 0 年1 1 法 国兴业银行开始动手平仓 。法国兴业 08 月2 日,
银行 的平仓举动引发市场猜测 ,该行低价贱卖这些 仓位 也许
就是导致全球股市周一大幅下跌 的原因。当天 , 国、 国和 法 德 英 国的股市全线下跌5 %以上。 2 0 年1 4 位 于香港 的法 国兴业 银行 亚太总部 向国 08 月2 日,
观 两 个层 面 , 别 分 析 了 法 国 兴 业银 行 内部 舞 弊 产 生 的 根 源 , 在 吸 取 经 验 的基 础 上 构 建 了衍 生金 融 工 具 内部 控 制 框 架 , 分 并
以期为我 国金融机构 内部控制建设提供 帮助。
【 键 词】 法 国兴 业 银 行 关
一
内部控 制
了“ 技术性” 的传奇色彩。 案件的当事 ̄ e m e i有着“ r e re o K vl 电
脑天才” 的名 号 , 据媒体报道 , 他经常工作到深夜 , “ 在法 国兴 业银行的计算 机系统 中埋头苦干 ,好像 已把一种掩 盖 自身交 易的多层次的方法植入 了计算机系统 中” 。 法 国兴业银 行表示 , rmeK ri 丰富 的中后 台工作 经 l o eve e l 验为其炮 制这个骗局提供 了很 多便利 。Trme ri于2 0 eo ve 0 0 Ke l 年进入法 国兴业银行, 他在 一开始的五年中 , 分别在不 同的中 台部 门工作 , 这些部门的职责在 于管理交易员所在 的部 门。 由 此 , rmeKe i 对法 国兴业 银行 的操 作与控制 流程 了如 指 7o re e vl 掌。 06 eo ri升任交易员 , 2 O 年Trme ve Ke l 转入交易部门从事套汇 交易 , 主要负责欧洲股指期 货的坐盘交易 。 1rme ril eo ve Ke 就像一个电脑黑客 ,他 曾经在银行 中台部 门工作 , 利用在这个 岗位积累的丰富经验 , 蓄意侵入银行 安全
法国兴业银行巨亏案的分析

法国兴业银行巨亏案的分析法国兴业银行巨亏案分析一、案情2008年1月18日,法国兴业银行收到了一封来自另一家大银行的电子邮件,要求确认此前约定的一笔交易,但法国兴业银行和这家银行根本没有交易往来。
因此,兴业银行进行了一次内部查清,结果发现,这是一笔虚假交易。
伪造邮件的是兴业银行交易员盖维耶尔。
更深入地调查显示,法国兴业银行因盖维耶尔的行为损失了49亿欧元,约合71亿美元。
盖维耶尔从事的是什么业务,导致如此巨额损失?欧洲股指期货交易,一种衍生金融工具产品。
早在2005年6月,他利用自己高超的电脑技术,绕过兴业银行的五道安全限制,开始了违规的欧洲股指期货交易,“我在安联保险上建仓,赌股市会下跌。
不久伦敦地铁发生爆炸,股市真的大跌。
我就像中了头彩……盈利50万欧元。
”2007年,盖维耶尔再赌市场下跌,因此大量做空,他又赌赢了,到2007年12月31日,他的账面盈余达到了14亿欧元,而当年兴行银行的总盈利不过是55亿欧元。
从2008年开始,盖维耶尔认为欧洲股指上涨,于是开始买涨。
然后,欧洲乃至全球股市都在暴跌,盖维耶尔的巨额盈利转眼变成了巨大损失。
二、原因1.风险管理意识薄弱,金融监管机制有漏洞。
近几年,世界经济持续增长,证券市场和石油等大宗商品市场都出现了强的投机风潮,而在此背景下,一些金融机构和个人的风险管理意识明显放松,席卷全球主要金融市场的美国次贷危机根源即在于此。
法兴银行事件,风险管理意识弱化和监管机制存在缺陷,是酿成危机的重要原因。
2.银行的风险系统没能发挥作用,未及时觉察违规操作。
按照规定,银行的证券或期货交易员实行交易时,都会受到资金额度的严格限制法国兴银行内部风控很严,但交易员闯过5道电脑关卡获得使用巨额资金的权限,违规操作近一年没有被发现。
事实说明,再强大的安全系统也有漏洞,它给全球金融风险管理敲响了警钟,再严密的规章制度,再安全的电脑软件,都可能存在漏洞、死角,银行系统的安全风控不可掉以轻心。
法国兴业银行舞弊—内部控制的反思

Shanghai Lixin University of Commerce案例分析法国兴业银行舞弊--内部控制的反思班级会计五班案例类型审计学案例所学课程审计学小组成员张秀黄晓露王廉欣完成日期二〇一六年五月目录一、案例简介—法国兴业银行简介 (2)二、问题梳理—舞弊丑闻 (2)三、舞弊成因 (3)四、案例分析—教育和启示 (3)一、案例简介—法国兴业银行简介法国最大的商业银行集团之一,总行在巴黎。
它创建于1864年5月,全称为“法国促进工商业发展总公司”。
一度以内部控制体系的严密闻名于世。
1993年资产总额达到2578.38亿美元,为法国第4位,在世界1000家大银行中排列第27位。
二、问题梳理—舞弊丑闻内容简介:交易员Jérme Kerviel在未经授权情况下大量购买欧洲股指期货,最终给兴业银行造成49亿欧元的损失并面临法国银行委员会的400万欧元罚单。
他利用自己对兴业银行的内部监控系统的熟悉和对电脑技术的了解,用各种欺骗手法在真实仓位面临交割前利用大量虚拟交易掩藏其违规投资行为,从而掩盖自己的操作踪迹,避免相关交易被查出。
而兴业银行出于对业绩第一的追求和对内部监管不力,并没有及时地发现Jérme Kerviel的非法交易并进行纠正。
发展过程:2005年,Jerome kerviel 晋升为交易员,不久就开始违规投资行为。
2007年3月, Jerome kerviel用500亿欧元大量放空欧洲股票期货。
2007年6月, Jerome kerviel 的指数期货空头部分达到280亿欧元。
2007年11月,结清获利15亿欧元。
2007年底开始, Jerome kerviel反手做多。
2008年年初以来的大跌使他的账户出现巨额亏损。
2008年1月,因为一封伪造的邮件,风险管理系统发现Jerome kerviel的交易资料异常,从而调查发现, Jerome kerviel的舞弊行为。
法国兴业银行内部控制案例分析

法国兴业银行内部控制案例分析一、法国兴业银行案件概况2008年初,在全球拥有500万客户,在80个国家拥有500家分支机构,大约有50%的股东和40%的业务来自海外,拥有200多年骄人业绩的法国第二大银行兴业银行因交易员杰罗姆·凯维埃尔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大量购买欧洲股指期货,造成49亿欧元(约71.4亿美元)损失,创下世界银行业迄今为止因员工违规操作而蒙受的单笔最大金额损失。
这桩惊天欺诈案还触发了法国乃至整个欧洲的金融震荡,并波及全球股市暴跌,无论从性质还是规模来说,都堪称史上最大的金融悲剧。
二、杰罗姆·凯维埃尔的作案手法杰罗姆·凯维埃尔在监管交易的辅助支持部门工作5 年后,转入交易部门,从事套利交易。
套利交易是指对两种具有非常相似特性的金融工具组合 A 和组合B,在同一时间以微小的价格差别分别买入A 和卖出B 的操作行为。
套利交易的获利与亏损来自于上述过程所产生的价差。
根据银行授权,杰罗姆·凯维埃尔在购买一种股指期货产品的同时,卖出一个设计相近的股指期货产品,实现套利或对冲目的。
这种短线交易名义金额巨大,但风险较小。
但是,杰罗姆·凯维埃尔采用真买假卖的手法,把这种短线交易做成了长线交易。
根据银行调查,从2006 年后期起,杰罗姆·凯维埃尔开始买入一种投资组合A 后,并不同时卖出。
为掩盖建仓痕迹,规避相关的风险控制,他同期虚拟卖出,在投资组合B中置入了伪造的操作数据,使这个投资组合看起来与他所购买的投资组合A形成对冲,伪造手法五花八门。
在该职务舞弊的具体操作中,杰罗姆·凯维埃尔使用了多种欺骗方法来规避相关交易被查出。
第一个手法是确保所执行违规操作的特征不会引起高几率的控制核查。
举例来说,杰罗姆·凯维埃尔选择的违规交易中不带有任何包括现金流动、保证金追缴要求和那些需要得到及时确认的操作行为;第二个手法是盗用作人员管理的IT 系统权限,用于取消特定的交易行为;第三个手法是伪造相关数据,使其能够伪造虚假操作数据的来源;第四个手法是确保在每次虚假操作中使用另一个不同于他刚刚取消的交易中的金融工具,此举的目的是增加规避相关审查的几率。
法国兴业银行案件对我国银行加强内部控制风险管理的启示

法国兴业银行案件对我国银行加强内部控制风险管理的启示作者:邹志坚来源:《消费导刊·理论版》2008年第08期1月20日法国兴业银行宣布:因交易员凯维埃尔违规操作损失49亿欧元,远远超过1995年巴林银行由尼克李森造成的14亿美元的损失。
银行内部控制风险正面临严峻考验。
法国兴业银行案件至少反映出以下几点问题:一是高级管理层责任不明,监督不力,在银行内部未能创造有影响力的内控文化,交易员凯维埃尔长时间、多次违规操作,没有有效监督;二是对经营中的风险缺乏充分的认识和衡量,没有进行持续的监控,甚至对凯维埃尔初期违规操作“带来”的利润表示赞赏,进一步助长了他铤而走险;三是各级管理层之间没有完善的信息交流机制、向上级报告制度,凯维埃尔违规操作导致内控报警系统报警75次之多,竟然没有向上成功反映;四是问题整改机制无效,凯维埃尔用6封邮件就把问题整改搪塞过去了。
我国商业银行目前虽然还没有开展期货交易业务,但大量案件證明,我国同样面临着巨大的内部控制风险,这种风险的涵盖范围广泛,既包括内部程序、人员和系统方面的损失,也包括难以估量的外部影响。
一、国内银行内部控制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纵观国内相关案件,最突出的问题在于制度没有得到切实执行。
国内商业银行都制定了一定的风险防范和制度约束措施,例如各行普遍制定授权复核制度、岗位分离制度、重点环节控制制度、对账制度等制约机制,在业务流程操作和系统开发运营方面也有严格的制度规范,但是这些制度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往往出现偏差,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国内商业银行在制度建设上也存在一些问题。
例如:有些制度不够精细化,对某些关键控制点的规定存在遗漏,部分制度更新迟缓,未能与业务发展、技术进步和产品创新保持同步。
二制度之间不能形成有效的体系,不能很好地衔接,甚至有的规定相互矛盾;许多制度没有进行应有的整合。
三是一些银行的经营指导思想有误区,重营销、轻内部管理。
例如:我们许多营业机构的目光局限于完成考核任务,以业绩论英雄,甚至不惜冒着违规操作的风险以实现短期业绩,没有真正做到一只眼看发展,一只眼看风险。
法国兴业银行案例分析

法国兴业银行案例分析第一篇:法国兴业银行案例分析法国兴业银行--交易员扰乱全球金融系统摘要:法国兴业银行创建于1864年,当年由拿破仑三世签字批准成立,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并最终成为法国商界支柱之一。
法国兴业银行是法国历史最悠久、最具影响力的投资银行,该公司拥有13万员工和2250万客户。
可就是这样一个创造了无数骄人业绩的老牌银行在2008年年初因一个底层交易员的违规操作而受到了重创。
本文将从法国兴业银行交易弊案分析入手,分析法国兴业银行内部控制和风险监控体系的漏洞,同时提出了对完善我国银行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议。
关键词:法国兴业银行;内部控制;风险监控一、案例简介2008年1月,法国兴业银行发现一名驻巴黎的交易员,在超过权限的情况下私自建立了违规的交易部位,并进行欺诈交易行为,造成了49亿欧元(约合72亿美元)的巨额亏损。
这起银行案件所造成的损失是法国银行界有史以来最大的一起,也是世界上目前单笔涉案金额最大的交易员欺诈事件。
法国兴业银行巴黎交易员Kerviel被法国司法机关提起诉讼,Kerviel被立案指控的罪名共计三项,中包括滥用信用、伪造及使用虚假文书、侵入信息数据系统等。
法国兴业银行被迫在全球股市大跌的环境下了结这些违规部位,涉嫌违规交易员Kerviel利用自己原来在银行中后台部门工作中对银行监控系统的了解,通过精心设计虚假交易,隐藏了这一巨额的违规头寸。
巴黎检控方后续调查显示,欧洲期货交易所(EUREX)早在2007年11月就已经质疑Kerviel的交易部位,并已通知法国兴业银行。
其实,Kerviel成功利用虚假文件表明其交易风险已被对冲覆盖,从而应付了来自法国兴业银行本身的质询。
法国兴业银行曾是世界上最大衍生交易市场领导者,一直被认为是世界上风险控制最出色的银行之一,可就在这样一个老牌银行,悲剧却不幸地发生了,违规数额之巨大,损失之惨重,足以震惊世界。
二、法国兴业银行的管理弱点有人认为Kerviel事件绝非偶然,而是银行内部管理不到位、监管体制不健全的结果。
法国兴业银行违规交易事件及其启示

金融机构风险管理为何容易失效?-法国兴业银行违规交易事件及其启示法国兴业银行于2008年1月24日宣布因一名交易员的违规操作导致该行蒙受高达49亿欧元的巨额损失,该事件被当日出版的华尔街日报称为“金融世界中罕见的事件”。
法国兴业银行将此有史以来最大的违规交易归咎于由于“一系列虚构的风险对冲交易”使得该行Delta 1号交易部门(主要从事股指期货和远期的套利交易)31岁的交易员杰罗姆· 凯维埃尔得以规避银行重重内控程序,从而最终招致不可挽回的重大损失。
作为法国第二大银行和欧元区第七大银行,法国兴业银行的市值约为350亿欧元,2006年利润额超过50亿欧元。
该银行在股权衍生品交易领域享有盛誉,曾连续5年在世界权威风险管理杂志《风险》评选的最佳股权衍生品交易金融机构中排名第一或第二。
“这个事件极好地告诉我们良好声誉和真实情况之间可能存在的巨大差异,法国兴业银行曾被视为现代复杂金融衍生产品管理的缩影”。
施罗德公司负责欧洲股票交易的主管Gary Clarke如是说。
施罗德公司掌管了超过2700亿欧元的资金并且持有法国兴业银行的股份。
2008年2月20日,在法国兴业银行公布2007财年的年报和4季度报之前,由标致雪铁龙集团前任首席执行官Jean-Martin Folz领导的三人特别委员会向法国兴业银行董事会递交了一份名为“绿色使命”的调查报告。
该报告对凯维埃尔的违规交易活动、交易手法、交易动机、银行内控体系对违规交易活动发出的警告以及为何这些警报没有发生作用等方面作了详细阐述。
首先让人吃惊的是,凯维埃尔所从事的经营活动并不仅限于普通规定的股指期货套利交易,他同时还活跃在股票期权和权证的交易活动中。
股票期权和权证是法国兴业银行衍生品部门引以为傲的两项业务,而这并不属于凯维埃尔所供职的Delta1号交易部门的业务范畴。
凯维埃尔于2000年加入法国兴业银行,随后几年时间,他分别在银行不同的中后台部门工作,熟捻交易纪录、资金结算、交易确认以及其他涉及交易数据汇总分析方面的工作。
法国兴业银行案例分析启示

法国兴业银行案例分析启示:作为世界上最大衍生交易市场的领导者,作为国际公认的风险管理最出色的银行,法国兴业银行的覆灭表面上看是因为一个年轻交易员的错误操作造成的悲剧,但是问题不是如此简单,此后隐含的更多深层次的问题更需要我们深入的反思。
一、金融机构必须理性认识金融衍生品交易的作用与其他金融交易不同,金融衍生品交易是一种保证金交易,它是通过预测金融市场的未来走向,付出少量保证金而从事的一种典型的阿基米德式的以小搏大投机性活动。
因此,这种交易的不确定性非常大,能赚大钱,也能亏大钱。
法兴欺诈案表明,在监管不善、内控不力的情况下,金融衍生品交易会充分暴露其“魔鬼”的一面。
因此对于正在积极发展金融衍生品交易市场,准备推出股指期货的中国来讲,我们不可能因噎废食而否定发展金融衍生品交易和推出股指期货的积极意义,但是,关键是要努力防范和克服金融衍生品交易的风险。
特别是在市场起步时期,必须有效控制交易规模,完善风险控制制度,健全风险控制体系,坚持“安全第一”原则。
如果我们仅凭一腔热情,无视金融衍生品交易的内在特性,在各项制度措施和风险管控体系建设尚未到位的情况下,不适当地加快发展金融衍生品交易,那么,很有可能重演法兴的悲剧。
二、加强操作风险管理是金融机构面临的最大难题金融机构是一种接受风险、经营风险,并在管理风险中获取利润的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金融机构通常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风险。
对于操作风险,目前尚缺乏有效的模型工具,还不能进行有效量化,风险管理的方法还比较原始,风险管理水平也比较低。
相对而言,操作风险已成为金融机构面临的最大风险。
法兴这次巨额欺诈案,以及此前1995年英国巴林银行、1999年日本住友公司、2002年爱尔兰联合银行等金融交易丑闻,都充分说明:一单业务的操作风险,就能摧毁一家信誉卓著的金融机构。
随着我国金融综合化经营趋势的日益显著,目前各家银行和金融机构正在积极备战综合化经营,在这种趋势下,未来的操作风险可能越来越大。
法国兴业银行巨亏案例

有人说,一开始,这件事像是一个玩笑。
如果一个交易员能够绕过层层监管,独自一人以“欺诈”的手段从事巨额股票衍生产品交易,那么,不但法国兴业银行的风险管理能力将受到质疑,整个金融业在公众心目中的信誉也都会大打折扣。
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里,这个欧洲老牌的金融机构将面临重大困难,而它留给我们的则是关于企业内部控制及风险管理的沉重思考。
任何一家机构,无论具有怎样雄厚的实力,一旦放松了对内部运作的控制,失去了对风险的警惕和防范,那么哪怕是一个级别很小的员工或者是一个小小的失误,都将有可能葬送整个企业。
法国兴业银行创建于1864年5月,当年由拿破仑三世签字批准成立,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并最终成为法国商界支柱之一。
可就是这样一个创造了无数骄人业绩的老牌银行在2008年年初因一个底层交易员的违规操作而受到了重创,“金字塔”险些瞬间倾塌。
2005年6月,该银行的交易员热罗姆·科维尔躲过了严密的监控系统,开始进行违规越权交易。
2007年到2008年年初,他擅自动用了高达500亿欧元(合733亿美元)的衍生品头寸,投资欧洲股指期货(做多欧洲股指期货)。
科维尔的欺诈行为暴露之时,正值2008年年初欧洲股市暴跌之际。
法国兴业银行进行了紧急平仓,整整抛售三天之后将损失定格为49亿欧元。
此次欺诈案的规模远远超过了历史上最为臭名昭着的巴林银行倒闭案。
不论从性质上还是规模上来说,此次事件都堪称“法国历史上最大的金融悲剧”。
何以一个从法国三流商学院毕业、年薪不到10万欧元的年轻人能够撼动具有140多年历史的老牌银行的根基,并撬动了欧洲乃至全球股市?法国兴业银行的内部控制到底发生了什么,致使科维尔一个人可以轻易绕过五重安全控制系统,躲过由2000多人组成的庞大监控队伍,挪用巨额资金在股指期货市场上赌博?从表面上来看,悲剧的发生主要是由于交易员利用自身对公司风险管控系统的深入认识进行违规交易,而银行风险系统也没能及时觉察。
但我们进一步分析发现,公司的内部控制环境,尤其是激进的企业文化为此次事件的发生埋下了隐患,而管理人员与监控人员置之不理的行为也使其成了科维尔的帮凶。
法国兴业银行倒闭的原因

法国兴业银行倒闭的原因法国兴业银行的案例表明由衍生金融工具带来的金融风险具有爆发突然、破坏性强、监管难度大的特点。
衍生金融工具及其风险特征衍生金融工具是一种其收益是由其他金融工具的收益衍生而来的金融工具。
主要是指从传统的基础金融工具如货币、债券、股票等的交易过程中衍生和发展出来的新金融产品其主要形式有期货、期权等。
衍生金融工具产生于世纪年代其最初目的是为了使投资者保值、获利减少风险。
但从一开始它就显示了两面性在规避风险的同时也积累和放大了金融行业的不确定性投资者和金融企业因此处于更大的风险之中。
一衍生金融工具的特点价格波动大。
衍生金融工具既然是从基础商品中“衍生”出来的其价格要受基础金融产品价格变动的影响即它的价格是基础产品价格变动的函数。
合理运用衍生金融工具可以防范基础金融产品的风险减少甚至消除其不确定性。
由于在衍生金融工具价格决定中有许多预期因素其价格波动更为敏感波幅也比基础金融产品大所以加大了风险系数。
具有财务杠杆作用。
衍生金融工具的交易多采用保证金方式参与者只须运用少量的资金甚至不需要资金即可进行数额巨大的交易由于绝大多数交易没有以现货作为基础所以极易产生信用风险若某一交易方违约可能会引发整个市场的履约风险。
此外保证金的杠杆作用把市场风险成倍地放大从而微小的基础价格变动也会掀起轩然大波。
产品灵活复杂。
开发衍生产品的金融工程师把基础商品、利率、汇率、期限、合约规格等进行各种分解、组合创造出来的衍生金融工具往往复杂难懂新产品层出不穷有时会超出现有的会计准则和法律法规规范的范围造成法律地位不明确合法性难以得到保证法律风险大。
这给衍生金融工具的监管带来了相当大的难度许多灾难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衍生金融工具的特性缺乏深层了解。
二衍生金融工具的风险特征风险巨大破坏性强。
由于衍生金融工具牵涉的金额巨大一旦出衍生金融工具与金融企业风险防范———对法国兴业银行案例的思考●张若钦——《经济师》年第期●金融研究现亏损就将引起较大的震动。
法国兴业银行之劫—基于衍生

一、法国兴业银行事件简介进入2008年,世界金融市场接连传来坏消息。
由美国次级贷款危机所引发的全球性股灾余波未了,法国兴业银行又爆出丑闻:因其精通电脑的一位名叫Jerome Kerviel 的交易员冲破银行内部层层监控进行非法交易,致使该行出现71亿美元巨亏。
这是迄今为止由单个交易员所为的最大一桩案子。
法国兴业银行此次亏损金额超过了美国商品期货对冲基金Amaranth AdvisorsLLC 在2006年亏损的66亿美元,同时也是英国巴林银行1995年14亿美元亏损的五倍多。
法国兴业银行是世界上最大的银行集团之一,是法国第二大银行,市值仅次于法国巴黎银行。
其总部设在巴黎,分别在巴黎、东京、纽约证券市场挂牌上市,2000年12月31日它在巴黎股票交易所的市值已达300亿欧元。
2007年年初开始,法国兴业银行的交易员Jerome Kerviel 在股指期货操作中对欧洲股市未来的走向投下巨注,“悄然”建立起预计高达500亿至700亿欧元的多头仓位。
Jerome Kerviel 在欧洲股票指数上使用期货,豪赌欧洲股市将持续上升。
直到2007年年末,Jerome Kerviel 的交易还处于盈利状态。
但在2007年圣诞节及2008年新年假期后,市场开始走向了他的对立面。
他所交易的巴黎CAC-40指数开始大幅下挫。
这意味着他所持的头寸出现了较大损失。
2008年1月18日,德国DAX 指数下跌超过600点的时候,Jerome Kerviel 可能已经损失了20亿欧元。
法国兴业银行曾经因为在此方面的损失受到德国有关部门的警示。
同一天,法国兴业银行的一位法务官员发现了一笔超过该行风险限制的交易。
该行立刻打电话给这笔交易的交易对手进行核实,而接到电话的一方声称他们从来没有进行过这笔交易。
2008年1月21日,法国兴业银行开始动手平仓。
法国兴业银行的平仓举动引发市场猜测,该行低价贱卖这些仓位也许就是导致全球股市周一大幅下跌的原因。
内审案例——法国兴业银行内控失败与启示

谢 谢!
h
18
.
2000年, 进入法兴
随后5年,在 银行内部不 同的中台部 门工作
构筑他的 “期货投机
帝国”
2005年, 银行风险套利 部门的交易员
欺诈手段
建立一个投资 组合A,虚构 了另一个投资 组合B
•从表面上看, A、B相互对冲
隐藏了数额 巨大的投机 性头寸
盗用操作人员管 理的IT系统权限, 用于取消特定的 交易行为;伪造 虚假操作的数据
h
躲避了控制 系统的检查
6
一笔涉及 300亿欧元 德国股指期货 交易引起了集团 管理人员
的警觉
一个专门调 查小组成立, 惊天欺诈案
水落石出
49亿欧元巨 亏浮出水面
兴业银行内审盲点
首先源于设计上的严重缺陷。 此外,它把监控点放在交易员的净头寸和
特定时间段的交易风险上,忽视了全部交 易的总规模。 内部控制的根基不牢,控制环境不佳 。
内部审计是企业的重要管理手段
h
10
内部审计的作用
建设性作用是指通过对子公司的检查和评价,针对管 理和内控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富有促进性的意见 和改革方案,从而协助公司高层领导改善经营管理,提 高经济效益,以最好的方式实现公司的经营目标
防护性作用
内部审计的作用可归结为两个方面
建设性作用
防护性作用是指内部审计的检查和评价 活动,可以揭示和制约各种不道德和不规 范行为的产生,防止给公司造成不良后果
h
11
内部审计的终极目标
增加组织价值
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在最新的《内部审计定义》中认
为:“内部审计是一项独立、客观的鉴证和咨询服务,
其目标在于增加价值并改进组织的经营。”这完全不同 于传统理论上的“独立评价功能”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法国兴业银行事件简介进入2008年,世界金融市场接连传来坏消息。
由美国次级贷款危机所引发的全球性股灾余波未了,法国兴业银行又爆出丑闻:因其精通电脑的一位名叫Jerome Kerviel 的交易员冲破银行内部层层监控进行非法交易,致使该行出现71亿美元巨亏。
这是迄今为止由单个交易员所为的最大一桩案子。
法国兴业银行此次亏损金额超过了美国商品期货对冲基金Amaranth AdvisorsLLC 在2006年亏损的66亿美元,同时也是英国巴林银行1995年14亿美元亏损的五倍多。
法国兴业银行是世界上最大的银行集团之一,是法国第二大银行,市值仅次于法国巴黎银行。
其总部设在巴黎,分别在巴黎、东京、纽约证券市场挂牌上市,2000年12月31日它在巴黎股票交易所的市值已达300亿欧元。
2007年年初开始,法国兴业银行的交易员Jerome Kerviel 在股指期货操作中对欧洲股市未来的走向投下巨注,“悄然”建立起预计高达500亿至700亿欧元的多头仓位。
Jerome Kerviel 在欧洲股票指数上使用期货,豪赌欧洲股市将持续上升。
直到2007年年末,Jerome Kerviel 的交易还处于盈利状态。
但在2007年圣诞节及2008年新年假期后,市场开始走向了他的对立面。
他所交易的巴黎CAC-40指数开始大幅下挫。
这意味着他所持的头寸出现了较大损失。
2008年1月18日,德国DAX 指数下跌超过600点的时候,Jerome Kerviel 可能已经损失了20亿欧元。
法国兴业银行曾经因为在此方面的损失受到德国有关部门的警示。
同一天,法国兴业银行的一位法务官员发现了一笔超过该行风险限制的交易。
该行立刻打电话给这笔交易的交易对手进行核实,而接到电话的一方声称他们从来没有进行过这笔交易。
2008年1月21日,法国兴业银行开始动手平仓。
法国兴业银行的平仓举动引发市场猜测,该行低价贱卖这些仓位也许就是导致全球股市周一大幅下跌的原因。
当天,法国、德国和英国的股市全线下跌5%以上。
2008年1月24日,位于香港的法国兴业银行亚太总部向国内媒体公告,由于交易员Jerome Kerviel 在股指期货操作上的欺诈行为,该行产生了49亿欧元(约合71.4亿美元)的损失。
随后法国兴业银行审查了Jerome Kerviel 负责的仓位,并且对他所在部门负责的全部持仓进行了彻底分析,确认该欺诈交易事件为独立事件。
二、法国兴业银行内部控制缺陷的分析对于法国兴业银行之劫,很多专家认为原因在于其内部监控不力。
这种分析当然是正确的,但具有嘲讽意味的是,这家银行在业界一直是以内部控制严密和风险管理到位而闻名的。
法国兴业银行的内部控制到底怎么了?现对法国兴业银行的欺诈事件进行详细分析,探究其内部控制缺陷。
金融体系中风险爆发的原因有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两种,下面的分析亦从这两个方面展开。
1.客观原因分析。
从表面上来看,法国兴业银行事件的爆发似乎可以归咎于客观原因。
法国兴业银行事件本身充满了“技术性”的传奇色彩。
案件的当事人Jerome Kerviel 有着“电脑天才”的名号,据媒体报道,“他经常工作到深夜,在法国兴业银行的计算机系统中埋头苦干,好像已把一种掩盖自身交易的多层次的方法植入了计算机系统中”。
法国兴业银行表示,Jerome Kerviel 丰富的中后台工作经验为其炮制这个骗局提供了很多便利。
Jerome Kerviel 于2000年进入法国兴业银行,他在一开始的五年中,分别在不同的中台部门工作,这些部门的职责在于管理交易员所在的部门。
由此,Jerome Kerviel 对法国兴业银行的操作与控制流程了如指掌。
2006年Jerome Kerviel 升任交易员,转入交易部门从事套汇交易,主要负责欧洲股指期货的坐盘交易。
Jerome Kerviel 就像一个电脑黑客,他曾经在银行中台部门工作,利用在这个岗位积累的丰富经验,蓄意侵入银行安全系统,精心设计虚构交易,隐藏了这一巨额的违规头寸。
他在股指期货市场进行一笔交易的同时会虚构另一笔交易,两笔交易的头寸相抵,以躲避内部控制系统的“雷达”。
为了确保虚假的操作不被及时发现,Jerome Kerviel 利用他多年来处理和林波吴益兵(厦门理工学院厦门361005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上海200433)【摘要】法国兴业银行的内部舞弊事件让全球再一次面对金融系统由于内部控制不力而产生的危机。
本文从客观和主观两个层面,分别分析了法国兴业银行内部舞弊产生的根源,并在吸取经验的基础上构建了衍生金融工具内部控制框架,以期为我国金融机构内部控制建设提供帮助。
【关键词】法国兴业银行内部控制衍生金融工具法国兴业银行之劫—基于衍生金融工具内部控制的反思□·70·财会月刊(综合)2008.10控制市场交易的经验,连续地屏蔽了所有的监控,其中包括检查交易真实性的监控。
案发前,Jerome Kerviel进行了数额巨大的交易,直至市场暴跌,损失一下子暴露无遗,舞弊才被法国兴业银行监察部门发现。
从中可以看出,在金融交易和监管系统完全实现了电子化的今天,一个计算机天才是有可能让监管系统失灵的。
从这个角度看,在法国兴业银行事件中,理应承担失职责任的是技术研发人员,而非监管者本身。
如果法国兴业银行事件的最终侦查结果的确如此,那么我们就必须承认此次事件实属统计学意义上的“小概率事件”。
毕竟能够将计算机技术精通到破解银行“五重关卡”的金融交易员实在是极其罕见。
2.主观原因分析。
将法国兴业银行之劫归因于“监管者因外部原因而无法履行职责”显然是不够的。
因令英国巴林银行破产而“声名远扬”的尼克·里森就曾把矛头直指现代银行业的风险管理控制体系:“银行体系根本就没有吸取教训,现在的制度同1995年巴林银行倒闭时没什么两样。
”事实上,自里森于10多年前拖垮巴林银行之后,各家银行都运用了复杂的黑匣科技,以避免类似灾难再次发生。
但与里森一样,后台工作人员出身的“单纯”期货交易员Jerome Kerviel轻松欺骗了这些复杂的系统。
与利用技术漏洞进行秘密违规交易的行为相比,衍生金融工具的违规投资操作更值得关注。
过去5年中,投资者充分享受着股票、债券市场的盛宴,全球银行从业者似乎只顾着狂欢了,忽视了对流程的控制和风险的管理。
董事会各种权力的行使经常流于形式,银行内部监管形同虚设;而相关的外部监管部门在履行职责时,又受到行政部门间权力划分的牵制,很难在事前直接查处或限制当事人行为,由此使得外部监督无法到位。
正是内外部管理体制的诸多弊病,最终让金融体系的舞弊事件频频出现。
从市场发展的角度来看,一个“电脑天才”引发的金融舞弊案件其实并不可怕,因为这样的案件并不具有被“广泛复制”的可能性。
金融市场中真正可怕的风险在于,由于制度体系本身的弊病而让监管无法有效实施。
三、构建衍生金融工具交易内部控制框架从法国兴业银行和英国巴林银行的反面案例可以看到,衍生金融工具的内部控制对于银行而言显得特别重要,下文就衍生金融工具交易内部控制进行分析。
衍生金融工具的使用具有“双刃剑”的作用,一方面它可以帮助规避国际市场中的价格、利率或汇率风险,使管理层可以关注核心经营业务;另一方面,过度使用衍生金融工具又会在内部积聚巨大的风险。
因此,如何根据衍生金融工具的特点加强风险管理和外部监控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1.衍生金融工具的风险。
衍生金融工具较传统金融工具对价格变动更为敏感,风险系数更大。
衍生金融工具多采用杠杆交易方式,参与者只需少量资金甚至不用资金调拨,即可进行数额巨大的交易,极易产生信用风险。
而且衍生金融工具常跨期交易,未来的交易价格具有不确定性。
衍生金融工具交易属于表外业务,而现行金融会计制度并不能充分反映衍生金融工具交易合同的当前价值,因此人们不易及时了解风险头寸数额。
另外,由于交易头寸随时发生巨大变化,“一些银行资产负债表的墨迹未干,常常就已经过时了”,传统的监管数据很难真实反映交易头寸的最新情况。
内部控制薄弱、对交易员缺乏有效的监督,是造成金融风险的一个重要原因。
内部风险管理混乱到了极点便是巴林银行覆灭的主要原因。
首先,巴林银行内部缺乏基本的风险防范机制,里森一人身兼清算和交易两职,很容易通过改写交易记录来掩盖风险或亏损。
巴林银行也缺乏一个独立的风险控制检查部门对里森的行为进行监控。
其次,巴林银行管理层监管不严,风险意识薄弱。
在日本关西大地震之后,里森因交易合约保证金不足而求助于总部时,总部竟然还将数亿美元调至新加坡分行,为其提供资金支持。
再者,巴林银行领导层分裂,各业务部门之间关系紧张,令许多知情管理人员忽视市场人士和内部审检小组多次发出的警告。
最后,过度的激励机制激发了交易员的冒险精神,增大了交易风险。
2.衍生金融工具及其内部控制的特点。
导致衍生金融工具投资失败事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例如管理体制方面的深层原因,投资者对衍生金融工具的复杂性缺乏正确深入的了解,但是内部控制薄弱却是最为突出和直接的原因。
衍生金融工具的特殊性质也使一些传统内部控制方法失去效力。
(1)衍生金融工具操作时一般不需要初始净投资,或者初始净投资相对要少,这就使传统的通过设定现金支出权限对衍生金融工具操作进行内部控制的方法完全或部分失效。
例如期货交易、利率掉期交易,参与者只需少量资金甚至不用资金调拨就可建立大额的交易头寸。
(2)衍生金融工具交易具有多样化的风险,包括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法律风险以及结算风险等。
执行衍生金融工具交易的操作人员经常是唯一理解现状或对操作可能带来的后果进行认真思考的人,其他处于控制地位的管理人员可能不理解或缺乏信息去理解与投资对象相联系的风险性质,这就使得衍生金融工具的风险容易积聚在企业内部并最终引发灾难性后果。
(3)衍生金融工具的操作常常与企业的发展战略密切相关,这一特点使内部控制制度设计所依赖的授权、执行、监督相分离的理念在实践中难以有效贯彻。
一方面,战略规划一般由企业最高管理当局作出;另一方面,市场瞬息万变,其蕴涵的巨大风险为最高管理当局介入衍生金融工具的操作提供了借口,从而使投资战略制定者、交易授权者和交易监督者三种身份发生混淆,内部控制制度成为一纸空文。
(4)衍生金融工具是把“双刃剑”,由于其使用既可能降低也可能增加企业的财务风险,衍生金融工具的使用效果容易被人误解。
特别是随着交易合同的日益复杂化,一项衍生金融工具的价值以及交易目标实现的有效性如何,在该交易以净额结算之前变得越来越难确定。
衍生金融工具的内部会计控制存在诸多难点,财务报告难以公允反映衍生金融工具操作给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造成的影响。
3.衍生金融工具交易的内部控制框架。
作为银行监管方2008.10财会月刊(综合)·71·□面的国际组织,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BCBS)一直密切关注于衍生金融工具的风险管理和信息披露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