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学前教育史-PPT资料共75页文档

合集下载

(完整版)中外学前教育史

(完整版)中外学前教育史
则 (4)严重抄袭日本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张之洞的教育基本
小资料 思想,他认为“以正人心”,专讲“中学”,以
开风气,专讲“西学”,“体”和”用”的关系 就是本和末的关系,目的在于维护封建统治。
12
1.3 帝国主义在中国的学前教育活动
❖ 背景:凭借不平等条约取得在华传教、办学特权 ❖ 目的:对中国进行文化渗透,培养治华代理人 ❖ 活动方式:
学前教育史 第四讲
主讲人:曹艳梅
1
专题二:中国近现当代学前教育
1 中国近代学前教育的产生 2 中华民国时期学前教育的演进 3 根据地和解放区的学前教育 4 现代教育家的学前教育思想与实践 5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学前教育
2
专题二:学习目的和要求
❖ 了解:近现当代学前教育产生的背景;幼 稚园课程标准;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的学 前教育活动
近代:鸦片战争(1840)——五四运动(1919
小资料 )
现代:五四运动——新中国成立(1949) 当代:新中国成立以后
4
想一想
为什么中国古代没有出现学前社会教育?
(1)古代缺乏兴办学前社会教育的客观需要 (小农经济,妇女主事家务)
(2)缺乏兴办学前社会教育的观念和意识 (以家庭为单位,自给自足)
8
1.2.2 蒙养院制度的实施
(1)幼教师资培训 破女禁,中国第一个女子学堂(1844,爱 尔德赛,宁波,女熟)
●经正女学 (经元善) ●爱国女学 (蔡元培) ●1904 慈禧太后 准中南海创设女学 ●1907 《女子小学堂章程》《女子师范学堂
章程》 ●至宣统末年,全国女生,二三十万
9
1.2.2 蒙养院制度的实施
❖ “人人教养于公产而不恃私产”,“公立 政府当公养人而公教之”

中外学前教育史.ppt

中外学前教育史.ppt
古代学前教育史(原始氏族公社-清朝中叶) 近代学前教育史(1840年-1919年五四运动) 现代学前教育史(1919年-新中国成立) (按研究对象分为两部分) 教育制度史 教育思想史
(三)基本要求
出勤 课前预习 认真听课 期末考试
第一部分 外国学前教育史
第一章 原始社会的学前教育 原始社会是人类历史发展的第一阶段,文
学习本课程要求学生对学前教育史的基本 概念、基本的思想理论和基本的知识要有 准确、系统、完整的认识,理请学科内容 之间的基本脉络,把握学前教育历史发展 的一般规律,并能指导、运用于学前教育 的实际工作。
(二)学习内容
横向:中国学前教育史和外国学前教育史。 纵向: (按历史发展阶段分为三大部分)
第二节 母系氏族时期的学前教育
对偶婚制,男女两性分工加强。在这种社 会中,女子出于主导地位。幼小儿童主要 在妇女身边受教育。男女儿童在8岁之前, 不分性别地生活在一起,统一由妇女负责 照管。8岁以后,男孩由成年男子指导,学 习男子应做的事情,女孩则由妇女教导, 学习女子应尽的职责。
第三节 父系氏族时期的学前教育
➢ 原始社会幼儿教育的内容
(一)生产劳动教育 (二)社会知识及道德规范教育 (三)其他
除上述内容外,宗教教育、美育、军事体 育在儿童教育中亦占有重要地位。
➢原始社会幼儿教育的方法
(一)观察与模仿 (二)尊长的讲授及示范 (三)其他
➢原始人的儿童观
原始人怎样看待儿童,持有一种什么样的儿童观呢? 一种占主导地位的意见认为,原始人的儿童观以及对 亲子关系的看法与现代人的有关观念存在巨大差异。 在许多原始部落中,人们不将新生婴儿当作人,而被 视作父母的隶属物品。在这些部落中还流行杀婴、弃 婴(特别是残疾婴儿)或杀婴献祭等 现象。

中外学前教育史ppt课件

中外学前教育史ppt课件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 第二节 陶行知的学前教育思想 • 一、生平和幼教实践 • 二、主要的学前教育思想 • (一)幼儿教育是教育的根本 • (二)幼儿普及化、平民化、大众化 • (三)主张素质教育,提倡动手 • (四)注重学生的创造力培养
• 第三节 中华民国时期的学前教育 • 一、学前教育制度的发展 • (一)南京临时政府的教育改革 • (二)蒙养园制度的确立 • (三)幼稚园制度的确立 • 二、幼稚园课程标准的制定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 第三节 朱熹的儿童教育思想 • 一、朱熹的生平及教育实践 • 二、重视儿童教育的思想 • (一)重视蒙养教育 • (二)重视学习“眼前事”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第一章 中国古代的学前教育
• 第一节 原始社会的儿童教育 • 一、原始社会儿童教育的形式 • 二、原始社会儿童教育的内容 • 三、原始社会末期儿童公育机构的产生
• 三、关于儿童教育的方法 • (一)主张先入为主,及早施教 • (二)注重环境影响,主张慎择师友 • (三)注重直观形象,贯彻寓教于乐的教学方法 • (四)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 (五)提倡下面教育为主 • (六)首创以“须知”和“学规”的形式对儿童

24G-1985.0101中外学前教育史(第二版)课件

24G-1985.0101中外学前教育史(第二版)课件

奴隶社会是我国古代学前教育的奠基时期,这个时期学前教育的总的 特点是:①由于家庭的出现,原始社会的儿童社会公育已经消失,而代 之以家庭承担教育学前期儿童的任务;②由于奴隶主贵族居于统治地位, 垄断着受教育的权力,因而儿童的学前教育也仅限于奴隶主贵族的家庭 中实施;③学前教育与学校教育已有了较明确的年龄划分;④对幼儿实 施的学前教育不仅有着鲜明的阶级性,而且已经注意到随着儿童年龄的 增长,制定相应的学前教育计划;⑤奴隶社会的最高统治者对学前教育 尤为重视,不仅建立了针对君主教育的保傅教育制度与乳保教育制度, 还提出了实施胎教的要求。
第二节 蒙养院制度的确立和实施
一、第一个学前教育法规的颁布 《奏定学堂章程》1904年颁布和实施。在《奏定学堂章程》中,为
学前教育专门制定了《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这是中国 近代学前教育的第一个法规。它的颁布和实施标志着中国的学前教育已 经开始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二、蒙养院制度的实施
第一节 中国原始社会的儿童教育
学前教育是相对学校教育而言的,在学校未产生之前当然不可能有 学前教育,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没有对年幼儿童实施教育。在原始社会中 一直存在着以社会公育形式进行的儿童教育。
一、原始社会儿童社会公育的实施 在原始社会,生产资料公有,没有阶级,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组成的
氏族成员之间平等互助,进行集体的生产和生活活动,对儿童的教育由 整个群落承担。所以,对儿童的社会公育是原始社会儿童教育的基本形 式。《礼记·礼运》中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故人不独亲 其亲,不独子其子。”这正是对远古时期的社会公育儿童教育形式的追 忆与描述。
子为教养的对象,由朝廷委任德高望重的官员担任教师,在宫廷内实施 的教育。从广义上讲,它包括实施于天子宫廷内的学前教育和实施于各 诸侯王宫内的学前教育。

《中外学前教育史》课件——美国学前教育史

《中外学前教育史》课件——美国学前教育史
PART
“学前教育的萌芽”
背 景
十九世纪初,第一次工业革命以后,美国开始
走向工业化,资产阶级开始萌芽,美国的学前
教育也开始起步,各种各样的幼儿学校和幼儿
园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
幼儿学校
欧文幼儿学校传入时间及扩张:1818年传入美国,以建立示范幼儿学校的方式来传播他的思想(非常重视幼儿的智育和道德教育)招收对象:上层家庭的4~8岁儿童衰败原因:美国政府对学前教育不够重视,不愿为幼儿学校提供经费,只能依靠收费和慈善团体捐助来短暂维持;同时,幼儿学校忽视对幼儿特点的研究
学前教育课程
High Scope认知取向课程模式
高宽课程、高瞻课程
直接指导模式
直接教育模式
河滨街模式
发展-互动课程模式
发展适应性模式
课程理念
促进幼儿的主动学习 幼儿主动学习的四个特征:a.幼儿直接操作物体 b.幼儿对自己的行为活动进行反思 c.将学习兴趣作为幼儿的学习资源 d.幼儿对难题的发现和解决。促进幼儿主动学习的五要素:材料、操作、选择、语言、成人的支持
“先行计划”的实施
克林顿总统签署《先行计划法案》
Q1: “先行计划”的定义?(可与《家庭、学校与社区》相结合)Q2:“先行计划”在美国地位的具体表现?
美国开始“学前教育机会均等运动”
美国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先行计划”
卡特总统将“先行计划”向所有儿童开放
20世纪50年代后期
1965年秋
1978年
主要领导人:安娜·布莱恩:率先批判福禄贝尔式幼儿园的各种缺陷并尝试新方法教育幼儿。爱丽丝·坦普尔:致力于研究幼小衔接问题。帕蒂·史密斯·希尔:发明了大型积木玩具——“希尔积木”,应用于发展幼儿肌肉运动。

中外学前教育史第十六章ppt课件

中外学前教育史第十六章ppt课件
第二节 杜威的幼儿教育理论
1859-1952
2013-09-19
2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一、生平活动与著作
❖ 教育著作: ❖ 1897年《我的教育信条》 ❖ 1899年《学校和社会》 ❖ 1902年《儿童与课程》 ❖ 1915年《明日之学校》 ❖ 1916年《民主主义与教育》 ❖ 1938年《经验与教育》
2013-09-19
16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第三节 蒙台梭利的幼儿教育理论
2013-09-19
17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2013-09-19
7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 儿童能力的主要特征: ❖ 一是“依赖性”,即依赖周围环境而生长; ❖ 二是“可塑性”,即人所具有的各种能力都不
2013-09-19
5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三、儿童观
❖ 儿童是具有独特生理和心理结构的人。儿童的 能力、兴趣和习惯都建立在他的原始本能之上, 儿童心理活动实质上就是他本能发展的过程。 如果没有促使儿童本身发展的潜在可能性,那 么儿童就不可能获得生长发展。

中外学前教育史全套最新优质课件

中外学前教育史全套最新优质课件

中外学前教育史全套最新优质课件教材章节与内容第一章:学前教育概述第二章:中国学前教育的发展历程第三章:外国学前教育的发展历程第四章:中外学前教育思想的比较与启示详细内容如下:1. 学前教育的定义、特点、作用及发展趋势2. 我国学前教育的历史演变,包括古代、近代、现代及当代学前教育的发展3. 国外学前教育的历史演变,重点介绍欧洲、美国、日本等国家的学前教育发展4. 中外学前教育思想的比较,提炼出有益于我国学前教育发展的启示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学前教育的基本概念、特点及发展趋势,为今后从事学前教育事业奠定基础2. 让学生掌握我国学前教育的历史演变,增强民族自豪感,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3. 让学生了解国外学前教育的发展历程,拓宽国际视野,学习借鉴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1. 中外学前教育思想的比较与分析2. 学前教育发展趋势的预测与判断教学重点:1. 学前教育的基本概念、特点及作用2. 我国学前教育的历史演变3. 国外学前教育的发展历程及启示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教学挂图等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际案例或新闻,引发学生对学前教育的关注,激发学习兴趣2. 知识讲解:(1)学前教育的基本概念、特点、作用及发展趋势(2)我国学前教育的历史演变(3)国外学前教育的发展历程及启示3. 例题讲解: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4.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6. 课后拓展:布置课后作业,鼓励学生进行深入研究,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六、板书设计1. 中外学前教育史2. 内容:(1)学前教育概述(2)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历程(3)国外学前教育的发展历程(4)中外学前教育思想的比较与启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学前教育的基本概念、特点及作用。

(2)谈谈我国学前教育的历史演变及启示。

(3)分析国外学前教育的发展历程,谈谈对我国学前教育发展的启示。

中外学前教育史全套最新优质课件

中外学前教育史全套最新优质课件

中外学前教育史全套最新优质课件一、教学内容1. 中国学前教育史:古代学前教育、近现代学前教育、当代学前教育。

2. 外国学前教育史:欧美学前教育、亚洲其他国家学前教育、非洲学前教育。

详细内容将包括各个时期的学前教育理念、教育制度、教育机构、教育家的教育思想以及著名幼儿园的发展历程等。

二、教学目标1. 使学生了解中外学前教育的发展历程,掌握不同时期的教育理念和特点。

2. 培养学生对教育事业的热爱,提高其从事教育工作的素养。

3. 帮助学生学会分析、比较不同国家的学前教育制度,提高其国际视野。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不同时期教育理念的演变、各国学前教育制度的异同。

2. 教学重点:古代和近现代中外学前教育的发展历程、当代中外学前教育的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教学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播放一些关于学前教育的视频,引发学生对学前教育的好奇心和兴趣。

2. 章节讲解:a) 中国学前教育史:介绍古代、近现代和当代学前教育的发展历程,重点讲解不同时期的教育理念、教育制度、教育机构以及教育家的教育思想。

b) 外国学前教育史:介绍欧美、亚洲其他国家、非洲的学前教育发展历程,重点讲解各国学前教育制度的异同。

3. 例题讲解:分析一些典型的中外学前教育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不同时期的教育理念和特点。

4. 随堂练习:针对讲解的内容,设计一些题目让学生即时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5.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就中外学前教育的现状和发展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六、板书设计1. 中外学前教育发展历程概述。

2. 不同时期教育理念的演变。

3. 各国学前教育制度的异同。

七、作业设计1. 请简述中国古代学前教育的主要特点。

2. 请介绍一位近现代中国的教育家及其教育思想。

3. 请比较欧美和亚洲其他国家的学前教育制度。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讨论,让学生了解了中外学前教育的发展历程,但在授课过程中,可能存在对某些细节的讲解不够深入,需要进一步强化。

中外学前教育史(全套课件161P)

中外学前教育史(全套课件161P)

四、奴隶社会学前教育的特点
• p8
第二章 中国封建社会学前教育的发展 第一节 封建社会的学前家庭教育
一、封建社会学前家庭教育的目的 (一)为培养统治人才服务 (二)齐家治国的基础 (三)光耀门楣
二、学前家庭教育的内容 (一)儿童生活常规的教育与培养 1、礼仪常规的训练 礼:童子礼 2、卫生习惯 (二)初步的道德教育 1、孝悌 2、崇俭 3、诚信 4、为善
(三)文化知识教育 识字、学书、听解《四书》 学习名诗、名赋、格言
《千字文》周兴嗣
天地玄黄 寒来暑往 罔谈彼短 存以甘棠 上和下睦 谓语助者 宇宙洪荒 秋收冬藏 靡恃己长 去而益咏 夫唱妇随 焉哉乎也 日月盈昃 知过必改 信使可覆 乐殊贵贱 孤陋寡闻 辰宿列张 得能莫忘 器欲难量 礼别尊卑 愚蒙等诮
具体的他曾提出六大解放: 1.解放儿童的头脑。让他们自己去思考、去想 。 2.解放儿童的双手。让他么去做、去干,他指 出自古以来不许孩子动手的错误。 3.解放儿童的眼睛。要让孩子自己去看,去观 察。要引导和培养儿童的观察力,否则世界上的 事物将在他面前白白流过。 4.解放儿童的嘴巴。小孩子有问题要允许他问 。 5.解放孩子的空间。把孩子从牢笼式的学校解 放出来,让他们去接触大自然、大社会,要解放 他们的活动空间,扩大认识眼界,以发挥儿童内 在的创造力。 6.解放儿童的时间。
《三字经》王应麟
• • • • • • 人之初 苟不教 昔孟母 养不教 香九龄 融四岁 性本善 性乃迁 择邻处 父之过 能温席 能让梨 性相近 教之道 子不学 教不严 孝于亲 弟于长 习相远 贵以专 断机杼 师之惰 所当执 宜先知
《百家姓》北宋钱塘无名氏
赵钱孙李,周吴郑王, 冯陈褚卫,蒋沈韩杨
(四)幼儿身体保健教育

中外学前教育史共5文档课件-2024鲜版

中外学前教育史共5文档课件-2024鲜版

中外学前教育史共5文档课件contents目录•学前教育史概述•中国学前教育史•外国学前教育史•中外学前教育思想比较•中外学前教育制度比较•中外学前教育实践比较01学前教育史概述学前教育的定义与特点定义学前教育是指对0-6岁儿童进行的教育活动,旨在促进儿童身心全面发展,为儿童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基础。

特点学前教育具有基础性、启蒙性、全面性和生活性等特点。

它注重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通过游戏、活动等方式引导儿童积极探索、主动学习,培养儿童的学习兴趣、社会交往能力和创造力等。

学前教育史的研究对象与意义研究对象学前教育史的研究对象包括学前教育的起源、发展、演变及其规律,以及各个时期学前教育的思想、制度、实践等。

研究意义研究学前教育史有助于了解学前教育的历史渊源和发展脉络,揭示学前教育发展的内在逻辑和规律,为当前和未来的学前教育改革提供历史借鉴和启示。

古代学前教育家庭教育为主,注重蒙养教育,强调德育为先。

近现代学前教育引进西方教育理念,建立学前教育机构,如蒙养院、幼稚园等。

当代学前教育政府加大投入,普及学前教育,推进教育改革。

欧美学前教育福禄贝尔的幼儿园运动、蒙台梭利的教育法、杜威的儿童中心主义等。

日本学前教育借鉴欧美经验,结合本国实际,形成独特的学前教育体系。

其他国家学前教育各具特色,如俄罗斯的家庭教育传统、印度的蒙台梭利教育法等。

02中国学前教育史古代学前儿童主要在家庭接受启蒙教育,父母或祖父母是主要的教育者。

家庭教育童蒙教材宫廷教育古代出现了许多童蒙教材,如《三字经》、《百家姓》等,用于对儿童进行初步的启蒙教育。

古代宫廷中设有专门的学前教育机构,对皇室子弟进行早期的教育和培养。

030201古代学前教育近代以来,随着西方文化的传入,教会在中国开办了学前教育机构,如幼稚园等。

教会学前教育民间也出现了一些学前教育机构,如蒙养院、幼稚舍等,为儿童提供初步的教育和照顾。

民间学前教育近代学前教育思想逐渐形成,强调儿童身心全面发展,注重游戏和活动的教育价值。

中外学前教育史(全套课件97P)

中外学前教育史(全套课件97P)

(三)古希伯来 1.孩子是上帝的恩赐
2.举行割礼
3.教育以父亲为主 4.注重亲密感情和说服感化


(子女并非父母私有物,
而是未来的天国公民)
(四)古代印度 1.婆罗门教 (1)3-5岁剃度礼 (2)日常生活习惯教育
(3)家长制盛行
(4)死记硬背,必须抄写 2.佛教
(1)5岁前家庭教育
(2)5-6岁后出家修行
(二)国外学龄前儿童观的历史变化 1.氏族部落的未来成员 2.缩小的成人 3.生而有罪的人(禁欲论、预成论)
4.生来自由的人
5.可造就的人(种子论:知识、道德、虔诚) 6.有独立兴趣与自由的父母所有物。
7.纯真无暇的存在(白板论:自由、自主,唯一不能做坏事)
8.儿童就是儿童,是真正意义上的人,具有独立存在价值。 (享受童年是儿童应有的权利)


(3)慎选保姆 (4)父母要受过良好的教育 (5)儿童的学习应该早开始 (6)不要对幼儿逼得太紧
(7)要使最初的教育成为一种娱乐

3.重视教师的作用 (1)保持纯正的德行,以免学生在未成熟的年龄遭受伤害 (2)严于律己,同时也要以严格纪律要求学生 (3)以慈父的态度对待学生:冷酷会引起厌恶,纵容则招致轻视 (4)因材施教,反对体罚 (5)量力而行,防止学生负担过重
(三) 亚里士多德的学前教 育思想


1.生平及主要经历
2.学前教育思想的基础 (1)哲学思想 (2)社会政治观点 (3)文雅教育思想

3.主要的学前教育思想 (1)重视学前教育,主张由城邦统一办理


(2)按年龄阶段进行教育
(3)重视优生与保育 (4)重视游戏或其他积极的娱乐活动 (5)注重对儿童日常生活的管理,重视环境影响

中外学前教育史-奴隶社会的学前教育ppt课件

中外学前教育史-奴隶社会的学前教育ppt课件

26
封建社会的学前教育
文化知识的教育
27
封建社会的学前教育
身体保健等方面
28
封建社会的学前教育
家庭教育的原则 正本慎始 德教为先 环境濡染
29
封建社会的学前教育
“外象内感”的胎教学说 重视孕妇的精神状态的调节 重视孕妇饮食的调节 胎养和胎教的结合
30
封建社会的学前教育特点
12
奴隶社会学前教育的特点
(1)以家庭承担教育学前儿童的任务,儿童的 学前教育也仅仅限于在奴隶主贵族的家庭中实施。 (2)学前教育与学校教育有了较明确的年龄划 分,而且已经注意到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制定 相应的学前教育计划。 (3)奴隶社会的最高统治者对学前教育尤为重 视,建立了针对君主教育的保博制度和乳保制度
17
封建社会的学前教育
(3)光耀门楣 将个体的光荣与家庭的荣耀联系起来,根源于中国
社会的特点。中国古代是个注重血缘关系的社会,历 代统治者制订法律,惩罚罪犯,都不只限于个人,总 要牵连整个家族,所谓“一人当灾,全家遭殃”,一 人犯法,轻者罪及三族,重者株连九族。同样,“一 人得道,鸡犬升天”,一个人出人头地,不仅是个人 的荣幸,也是全家的荣耀,如在科举时代,若家中有 人高中举人、进士,则朝廷以大红喜报报喜,整个家 族都将沉浸于喜气洋洋之中。正是由于个体与家庭间 这种休戚相关、荣辱与共的关系,使得学前家庭教育 在封建社会显得格外重要。
5
奴隶社会学前教育的制定
按照婴幼儿的年龄大小来制定的循序渐进、有 条不紊的学前教育计划。
教育内容贴近贵族子弟的日常生活,既有生活 自理能力和日常礼仪训练,又有初步的文化知 识启蒙。
估计儿童身心发展特点,教育内容方面也出现 了男女分野。

中外学前教育史

中外学前教育史

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的学前教育活动
1.创办幼稚园
P36—P40
2.培植师资,兴办幼稚师范
3.任教于中国幼稚园,翻译教材、出版幼儿读物
4.兴办各种“慈善机构”
5.收回教育权斗争
中国近代教育家
康有为
无邦国,无帝王, 人人平等,天下为公
——《大同书》康有为
“人人教养于公产而不恃私产” “生人之本,皆在胚胎,人道之始,万化之原”
(五)体格和军事训练
❖ “黄帝帅熊、罴、狼、豹、貙、 虎,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 ”
❖ 氏族公社要求所有成员都是生 产劳动者,需要有健康的体格 才能参与对自然的斗争,经受 艰苦的环境的磨练。由于狩猎 和游牧经济的发展,以及各部 落之间的战争,氏族成员要懂 得使用武器,接受一定的军事 训练。
二、中国奴棣社会儿童的学前教育
教育制度,并为考古出土的文物所证实。
❖ 商代已经有了“序”、“庠”、“学”和“瞽宗”四种学校了。 “庠”、“序”是从夏代继承发展而成,其教学内容更为扩 充,学习祭祀活动中的礼乐和学习军事活动中的技术就 成为当时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庠”和“序”就成为培养 军事人才的学校。
封建社会学前教育的发展
❖ (一)封建社会的学前家庭教育目的
中外学前教育史
陈文华 主编
中国原始教育
❖ 第一节 中国原始教育概况 ❖ 一、教育的产生 ❖ 思考:教育何时产生 ,为什么 ❖ “自有人生,便有教育。”
原始社会教育的内容
(一)生产劳动教育
图腾欣赏
(二)生活习俗的教育提库纳族部落少女成年仪式第一个步 骤是剪头发。旁边还有很多族人在吹
笛子、打鼓 、吟唱
1.为培养统治人才服务 2.齐家治国的基础 3.光耀门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