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材料的结构和组成
玄武玻璃结构特征

玄武玻璃结构特征1. 玄武玻璃的概述玄武玻璃是一种特殊的玻璃材料,其结构特征使其具有独特的性质和应用。
下面将详细介绍玄武玻璃的结构特征及其影响。
2. 玄武玻璃的主要成分玄武玻璃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SiO2)和氧化铝(Al2O3)。
这两种化合物的比例和结构排列方式对于玄武玻璃的性质和结构特征具有重要影响。
3. 玄武玻璃的层状结构玄武玻璃的独特之处在于其层状结构。
每个层由一层硅氧四面体(SiO4)单元构成,四个氧原子分别与四个硅原子相连形成一个立体角状结构。
这种硅氧四面体的排列方式使得玄武玻璃的结构呈现出规则的六角柱状,具有较强的稳定性。
4. 玄武玻璃的无定形性与晶态材料不同,玄武玻璃是无定形的。
这是因为其层状结构没有严格的周期性,没有长程有序性。
这种无定形结构使得玄武玻璃具有较高的熔化温度和较低的热膨胀系数,可用于高温环境下的应用。
5. 玄武玻璃的硬度和韧性由于其层状结构的特殊性,玄武玻璃具有较高的硬度和韧性。
硬度是指材料抵抗划伤的能力,而韧性是指材料抵抗断裂的能力。
玄武玻璃的硬度和韧性使其在应用领域中具有很大的优势,如制作耐磨损的材料和抗震材料等。
6. 玄武玻璃的光学性质玄武玻璃在光学方面也具有独特的性质。
由于其无定形结构和特殊的硅氧四面体排列方式,玄武玻璃具有较高的折射率和较低的散射损耗。
这使得玄武玻璃在光学设备领域中有广泛应用,如光纤通信、激光器等。
7. 玄武玻璃的热稳定性玄武玻璃的层状结构和无定形性使其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
它能够在高温环境下保持较好的结构稳定性,不易软化或熔化。
这种热稳定性使得玄武玻璃在高温工艺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8. 玄武玻璃的应用领域基于玄武玻璃的特殊结构和性质,它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领域:•光纤通信:玄武玻璃作为光纤的材料,可以用于传输光信号。
•激光器:玄武玻璃具有较高的光学质量,适用于制作激光器的材料。
•抗震材料:玄武玻璃的硬度和韧性使其成为抗震材料的理想选择。
玻璃化学成份

玻璃化学成份玻璃是一种较为透明的固体物质,在熔融时形成连续网络结构,冷却过程中粘度逐渐增大并硬化而不结晶的硅酸盐类非金属材料。
普通玻璃化学氧化物的组成Na2O·CaO·6SiO2,主要成份是二氧化硅。
广泛应用于建筑物,用来隔风透光,属于混合物。
玻璃通常按主要成分分为氧化物玻璃和非氧化物玻璃。
非氧化物玻璃品种和数量很少,主要有硫系玻璃和卤化物玻璃。
硫系玻璃的阴离子多为硫、硒、碲等,可截止短波长光线而通过黄、红光,以及近、远红外光,其电阻低,具有开关与记忆特性。
卤化物玻璃的折射率低,色散低,多用作光学玻璃。
氧化物玻璃又分为硅酸盐玻璃、硼酸盐玻璃、磷酸盐玻璃等。
硅酸盐玻璃指基本成分为SiO2的玻璃,其品种多,用途广。
通常按玻璃中SiO2以及碱金属、碱土金属氧化物的不同含量,对玻璃进行划分。
中文名称:石英玻璃化学成分分析方法标准号:GB/T 3284—93英文名称:Analytical method of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in the quartzglass颁布单位: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实施日期:1994-07-01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石英玻璃化学成分分析时采用的度剂、材料和仪器,试样的制备和分解,分析步骤和结果表述方法。
本标准适有于石英玻璃、高纯石英玻璃及其原料水晶、硅石的化学成分分析。
2 分析方法2.1化学分析法2.1.1 烧失量和二氧化硅的测定2.1.1.1 方法提要和原理试样经硫酸和氢氟酸分解,使全部二氧化硅转化为四氟化硅而除去,其反应方程如下:SiO2=6HF→H2SiF6+2H2OH2SiF6→SiF4↑=2HF↑2.1.1.2 试剂和仪器a. 氢氟酸HF2:优级纯。
b. 硫酸溶液:1+4,优级纯。
c. 盐酸溶液:1+1。
d. 高纯水:二次交换水。
e. 高温炉。
f. 铂坩埚。
2.1.1.3 试样将验室样品敲成碎片或原料水淬后,取一定量碎片粒度<5mm置于盐酸溶液中煮沸约10min,然后用高纯水充分洗净,烘干后用玛瑙研钵研细,粒度约为0.125μm120目,贮存于试样瓶内,备用。
玻璃纤维的结构和化学组成

玻璃纤维的结构和化学组成玻璃是无色透明具有光泽的脆性固体是无定形的各向同性的均质材料。
玻璃纤维与块状玻璃截然不同,玻璃纤维的拉伸强度比玻璃高出许多倍,故关于玻璃纤维结构有两种不同观点∶一种认为玻璃纤维的结构与块状玻璃的结构大同小异,没有原则性的区别;另一种认为玻璃纤维的结构与块状玻璃有很大的差别。
但经大量研究证明,玻璃纤维的结构仍与块状玻璃相同。
对于玻璃的结构主要有两种假说,即网络结构假说和微晶结构假说。
玻璃纤维的化学组成及各种成分的作用玻璃纤维的化学组成主要是SiO²、B-O、CaO、AlO等,它们对玻璃纤维的性能和生产工艺起决定的作用。
以二氧化硅为主的称为硅酸盐玻璃,以三氧化二硼为主的称为硼酸盐玻璃。
通常二氧化硅是玻璃纤维的主要成分,在玻璃纤维中二氧化硅构成玻璃纤维牢固的骨架,使玻璃纤维具有化学稳定性、热稳定性、机械强度等。
二氧化硅的主要来源是砂岩和沙子。
玻璃纤维的组成对玻璃的性能也有重要影响。
氧化硼可以提高玻璃纤维的热稳定性、耐化学性和电绝缘性,降低玻璃的熔融温度,降低玻璃纤维的韧性。
氧化钙可以提高玻璃纤维的化学稳定性、机械强度和硬度,但会降低玻璃纤维的热稳定性。
它的主要来源是石灰石和大理石。
氧化铝的加入可以提高玻璃的耐水性和韧性,减少玻璃纤维的析晶,其主要来源是长石和高岭土。
助熔氧化物如氧化钠和氧化钾的引入可以降低玻璃的熔化温度和粘度,使玻璃溶液中的气泡易于去除,并增加玻璃纤维的膨胀系数。
主要来源是芒硝和小苏打。
氧化镁可以提高玻璃纤维的耐热性、化学稳定性和机械强度,降低玻璃纤维的结晶度和韧性。
其主要来源是白云石和菱镁矿。
如电缆中常用的E-玻璃纤维含53.5%SiO、含16.3%AlO,含17.2%CaO、含8.0%BO、含4.4%MgO,还含0%~3%Na20。
玻璃纤维的性能玻璃纤维是表面光滑的长度与截面比非常大的圆柱体,其直径为5~20μm,密度在2.4~2.7g/cm³范围,比有机纤维密度要高,但比金属要低得多。
玻璃的主要化学成分

玻璃的主要化学成分玻璃是人类使用的最古老的合成材料之一,那它有什么化学成分呢?以下是本人要与大家分享的:玻璃的主要化学成分,供大家参考!玻璃的主要化学成分一玻璃的主要化学成分是二氧化硅及氧化铝、氧化钙、氧化镁、氧化钠、氧化钾,其作用如下:1、二氧化硅为形成玻璃的主要组分,并使玻璃具有一系列优良性能,如透明度、机械强度、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等。
缺点是其熔点高、熔液粘度大,造成熔化困难、热耗大,故生产玻璃时还需加入其他成分以改善这方面的状态。
2、玻璃原料中加入少量氧化铝,能够降低玻璃的析晶倾向,提高化学稳定性和机械强度,改善热稳定性,但当其含量过多时(Al2O3>5%),就会增高玻璃液的黏度,使熔化和澄清发生困难,反而增加析晶倾向,并易使玻璃原板上出现波筋等缺陷。
3、加入适量氧化钙,能降低玻璃液的高温黏度,促进玻璃液的熔化和澄清。
温度降低时,能增加玻璃液黏度,有利于提高引上速度。
缺点是含量增高时,会增加玻璃的析晶倾向,减少玻璃的热稳定性,提高退火温度。
4、氧化镁其作用与氧化钙类似,但没有氧化钙增加玻璃析晶倾向的缺点,因此可用适量氧化镁代替氧化钙。
但过量则会出现透辉石结晶,提高退火温度,降低玻璃对水的稳定性。
5、氧化钠、氧化钾为良好的助溶剂,降低玻璃液的年度,促进玻璃液的熔化和澄清,还能大大降低玻璃的析晶倾向,缺点则是会降低玻璃的化学稳定性和机械强度。
由于二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钙、氧化镁、氧化钠、氧化钾具有以上一些特点,故在中国玻璃工业中一般大致控制在下列含量范围:SiO2 70%~%,Al2O3 1%~2.5%,CaO 8%~10%,MgO 1.5%~4.5%,(Na2O+K2O)13%~15%。
此外,玻璃原料中常含有少量三氧化二铁、氧化铁、三氧化二铬等有害成分,其作用如下:a、三氧化二铁能使玻璃着色,降低玻璃的透明度、透紫外线性能、透热性和机械强度,造成熔化澄清困难,并给玻璃的熔制品带来不良影响。
玻璃幕墙构造组成

一、按幕面材料分:有玻璃、金属、轻质混凝土挂板、天然花岗石板等幕墙。
其中玻璃幕墙是当代的一种新型墙体,不仅装饰效果好,而且质量轻,安装速度快,是外墙轻型化、装配化较理想的型式。
二、玻璃幕墙按构造方式不同可分为:露框、半隐框、隐框及悬挂式玻璃幕墙等。
三、按施工方式可分:分件式幕墙(现场组装)和板块式幕墙(预制装配)两种。
玻璃幕墙的构造组成
玻璃幕墙由玻璃和金属框组成幕墙单元,借助于螺栓和连接铁件安装到框架上。
一、金属边框:有竖框、横框之分,起骨架和传递荷载作用。
可用铝合金、铜合金、不锈钢等型材做成(下图为铝合金边框的工程实例)。
二、玻璃:有单层、双层、双层中空和多层中空玻璃,起采光、通风、隔热、保温等围护作用。
通常选择热工性能好,抗冲击能力强的钢化玻璃、吸热玻璃、镜面反射玻璃、中空玻璃等。
接缝构造多采用密封层、密封衬垫层、空腔三层构造层。
三、连接固定件:有预埋件、转接件、连接件、支承用材等,在幕墙及主体结构之间以及幕墙元件与元件之间起连接固定作用(下图为幕墙骨架与主体的连接件)
四、装修件:包括后衬板(墙)、扣盖件及窗台、楼地面、踢脚、顶棚等构部件,起密闭、装修、防护等作用。
五、密缝材:有密封膏、密封带、压缩密封件等,起密闭、防水、保温、绝热等作用。
此外,还有窗台板,压顶板,泛水,防止凝结水和变形缝等专用件。
玻璃幕墙细部构造
一、竖向骨架与梁的连接。
玻璃主要成分

玻璃主要成分
,并且要有衔接句
玻璃是由多种元素及其化合物组成的材料,因其具有抗热、抗冲击等特点而被
广泛使用。
其主要成分有碳酸钡、硅酸钠、碳酸钙及玉米面等。
碳酸钡是玻璃制备过程中最重要的原料之一,晶体结构独特,熔点高达1830
摄氏度,在玻璃的结构中起着重要作用。
它的作用是使玻璃的表面硬度增加,可以预防在玻璃熔融过程中引起的裂纹,有效延长玻璃的高温稳定性,也是玻璃的重要稳定因子。
硅酸钠是玻璃的重要原料,其在熔点较低的情况下,硅酸钠可以降低熔点,以
便达到一定的熔化温度,并且可以抑制玻璃中的氧化反应。
不但能降低玻璃的熔点,而且还可以增加玻璃的硬度,从而使玻璃具有更高的抗腐蚀性能,硅酸钠在玻璃中被广泛运用。
碳酸钙是一种重要的玻璃组成部分,它是为了确保玻璃熔化时要满足特定的熔点。
碳酸钙的熔点较高,可以有效增加玻璃的结晶能力,可以抑制玻璃高温膨胀,确保玻璃的稳定性和耐磨性,还可以增加玻璃的光泽度及透明度。
玉米面是紫色浮渣,可以有效减少玻璃的熔点,以达到降低制作玻璃的温度,
从而减少节约原料的能耗。
另外,它的重视可以直接作用于玻璃的熔点,进一步降低玻璃的熔点。
由于玻璃是由碳酸钡、硅酸钠、碳酸钙及玉米面等多种成分制成的,因其具有
非常良好的抗热性、抗冲击性、抗腐蚀性和耐用性,可以用于制作各式窗户或制品,是建筑和汽车工业中非常重要的原料。
玻璃的原料

玻璃的原料--芒硝窗玻璃:又称钠钙硅玻璃,主要成分Na2O-CaO-SiO2还有MgO等。
玻璃的原料:石灰石(CaCO3)、白云石(MgCO3-CaCO3)、纯碱(Na2CO3)、芒硝(Na2SO4)、石英砂(SiO2)等。
用上述原料,粉磨,并按一定的比例混合均匀后(加一部分水,提高均匀度及其他工艺上的要求),然后入玻璃窑熔制。
玻璃熔制过程包括:硅酸盐的形成,玻璃体的形成,澄清,均化及冷却。
石灰石、白云石、纯碱、芒硝都会产生气体,这样不仅对玻璃形成无害,而且有利于玻璃的澄清与均化,工厂一般还要加入一部分澄清剂,生成大量的气泡,气泡在上浮的过程中,复合小气泡,这就是玻璃澄清的机理。
Na2CO3+SiO2 =(高温)Na2SiO3+CO2 CaCO3+SiO2=(高温)CaSiO3+CO2玻璃熔制概论1.原料熔化1.1硅酸盐形成1.1.1原料本身的加热变化1.1.2原料间相互加热反应1.1.3原料加热之挥发损失1.2玻璃液形成1.3影响熔化因素2.玻璃液澄清2.1气体间之转化与平衡2.2气体与玻璃液相互作用2.3澄清剂之化学作用2.4澄清之物理作用3.玻璃液均化3.1不均物的熔解与扩散均化3.2玻璃液的对流均化3.3气泡上升搅拌均化4.玻璃液冷却4.1硫酸盐的热分解4.2溶解气体析出4.3玻璃液流股间的化学反应4.4含钡玻璃产生二次气泡4.5电化学反应5.玻璃熔制之影响因素5.1玻璃组成5.2原料物理状态5.2.1原料的选择5.2.2颗粒的粗细5.2.3原料的水分5.2.4碎玻璃影响5.3投料方式5.4澄清剂5.5助熔剂5.5.1氧化锂5.5.2霞石5.5.3高炉炉渣5.6熔解控制5.6.1温度控制5.6.2压力控制5.6.3气氛控制5.6.4液面控制5.6.5泡界线控制5.7玻璃液流5.8熔制技术改良的影响玻璃熔制概论:玻璃熔制包含许多复杂的过程,为一系列之物理、化学、物理化学变化;在加热过程中发生之变化如下表: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物理化学变化原料加热固相反应共熔体形成原料脱水碳酸盐、硫酸盐、硝酸盐分解固态的熔解与液态互熔成分熔化水化合物分解玻璃液、火焰、气泡间作用晶相转化化学结合水的分解玻璃液与耐火材料作用成分挥发硅酸盐的形成与相互作用从加热原料到熔制成玻璃液,根据熔制过程的不同分为以下五种阶段:1.硅酸盐形成:在加热过程中,原料中各种组成经化学、物理变化后,大部分之气体产物皆已挥发,此阶段完成了玻璃熔解主要反应过程,玻璃原料转化成硅酸盐和SiO2组成的不透明烧结物;以<容>所生产之钠钙硅玻璃而言,此阶段温度约在800~900℃完成。
有机玻璃的化学结构式

有机玻璃的化学结构式有机玻璃是一种常见的透明聚合物材料,其化学结构式可以简单表示为[-CH2-CH(R)-]n,其中R代表有机基团。
有机玻璃的化学结构决定了它的物理性质和应用领域。
有机玻璃的基本化学结构是由碳、氢和氧等元素组成的,其中碳原子通过共价键与其他原子连接。
有机玻璃的主要成分是甲基丙烯酸甲酯(Methyl Methacrylate,简称MMA),它是一种无色液体,具有较低的粘度和蒸气压。
在有机玻璃的合成过程中,MMA通过聚合反应形成高分子链结构。
有机玻璃的化学结构决定了它的特殊性质。
首先,有机玻璃具有良好的透明性,因为其分子链结构紧密排列而无明显的晶体结构。
其次,有机玻璃具有较高的硬度和耐磨性,这是由于其分子链结构中的共价键提供了强大的结构支撑。
此外,有机玻璃还具有较高的抗冲击性和耐候性,可以在广泛的温度范围内保持稳定的性能。
有机玻璃的化学结构也为其应用提供了基础。
首先,由于其良好的透明性和光学性能,有机玻璃常被用于制造眼镜、显示器、光学仪器等光学产品。
其次,有机玻璃具有较好的加工性能,可以通过热塑性加工成型,制造各种形状的制品。
此外,有机玻璃还具有较好的电气绝缘性能和化学稳定性,被广泛应用于电子器件、化学仪器等领域。
除了基本的化学结构外,有机玻璃的性能还可以通过掺杂或共聚改变。
例如,通过在有机玻璃中引入紫外吸收剂或荧光剂,可以改善其光学性能。
通过共聚合MMA与其他单体,可以获得具有不同性质的共聚物,进一步扩展了有机玻璃的应用范围。
有机玻璃的化学结构式为[-CH2-CH(R)-]n,其中R代表有机基团。
这种化学结构决定了有机玻璃的特殊物理性质和广泛的应用领域。
有机玻璃的化学结构可以通过掺杂或共聚改变,以满足不同应用的需求。
有机玻璃作为一种重要的工程材料,对于现代科技和工业具有重要意义。
玻璃的化学成分

玻璃的化学成分玻璃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的常见材料。
它的化学成分主要包括硅酸盐、硅酸盐骨架、金属氧化物等。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深入探讨玻璃的化学成分及其特点。
玻璃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
硅酸盐是由硅、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化学式为SiO2。
硅是地壳中含量最丰富的元素之一,而氧则是地球上广泛分布的元素。
硅酸盐是玻璃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决定了玻璃的基本性质。
硅酸盐将硅原子与氧原子相连,形成了硅氧键(Si-O)。
这种键结构非常稳定,使得硅酸盐具有优异的抗腐蚀性和耐高温性。
正是由于硅氧键的存在,玻璃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可以抵御许多化学物质的腐蚀。
另外,硅酸盐还赋予玻璃良好的透明性和机械强度。
除了硅酸盐,玻璃中还含有硅酸盐骨架。
硅酸盐骨架是由硅酸盐单元通过共价键连接而成的网状结构。
这种结构类似于一张无穷大的立方网格,提供了玻璃的强度和稳定性。
硅酸盐骨架的存在使得玻璃具有一些特殊的性质,如高温稳定性、高硬度和低热膨胀系数。
另外,玻璃的化学成分中还包含了一些金属氧化物。
这些金属氧化物通常被添加到玻璃中,以改变其物理性质。
比如,添加铝氧化物可以增强玻璃的机械强度和耐热性。
添加钠氧化物可以降低玻璃的熔点,使其更容易加工。
添加铅氧化物可以提高玻璃的折射率和抗辐射性能。
总的来说,玻璃的化学成分主要包括硅酸盐、硅酸盐骨架和金属氧化物。
硅酸盐赋予玻璃优异的抗腐蚀性和耐高温性,硅酸盐骨架提供了玻璃的强度和稳定性,金属氧化物改变了玻璃的物理性质。
这些成分的相互作用共同决定了玻璃的特点和用途。
玻璃作为一种重要的材料,广泛应用于建筑、汽车、电子、光电、医疗等领域。
它的透明性使其成为制作窗户、镜子和光学仪器的理想选择;其化学稳定性使其成为存储化学试剂和药品的理想容器;其优良的绝缘性能使其成为制造电子设备的重要材料。
此外,玻璃还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加工和改变成型,具有极大的设计自由度。
总结起来,玻璃的化学成分主要包括硅酸盐、硅酸盐骨架和金属氧化物。
玻璃的结构与性质

玻璃的结构与性质玻璃是一种无机非晶固态材料,是由一定比例的硅酸盐和其他氧化物经高温熔融后迅速冷却而成。
玻璃具有诸多优点,如硬度高、耐腐蚀、透明度好、化学稳定性好等,因此广泛应用于建筑、日用品、电子通信、纺织等领域。
玻璃的结构是其性质的基础。
在玻璃中,硅酸盐的主要成分是SiO2,而其他氧化物则可作为玻璃的添加剂,以调节玻璃的颜色、热膨胀系数等性质。
在玻璃中,氧原子形成正四面体结构,而硅原子则填充在四面体中心,形成一种类似于冰晶石的三维网络结构。
由于氧和硅的电子云作用力强,因此Si-O键是玻璃中的主要结构基团。
不同类型的玻璃中,结构单元之间的连接方式也不尽相同,因此其性质亦有所差异。
玻璃的特殊性质源于其非晶结构。
晶体是具有周期性排列结构的物质,而玻璃则是一种无定形的、未能在固态中形成晶体结构的物质。
由于玻璃中的原子没有固定的空间位置,因此难以计算玻璃的机械、光学等性质。
同时,由于其非晶结构的存在,玻璃具有如下几个特点:1.灵活性。
晶体的原子排列方式常常受到限制,而玻璃的原子排列则显得灵活多变。
这种灵活性使得玻璃能够被加工成各种形状,获得各种性质。
2.易变性。
晶体由于其明确的原子排列方式,为其赋予了明确的物理性质,在不同的条件下其物理性质变化也比较小。
而玻璃由于其非晶结构,使得其物理性质变化比较明显,在不同的温度、压强条件下,玻璃的机械性能、热力学性质都有所不同。
3.断裂韧性低。
由于玻璃没有明确的原子排列方式,因此它的原子间结合力并不十分均匀,特别是玻璃中存在一些空隙、缺陷等结构的存在,使得其断裂韧性很低,容易因外力的作用而破裂。
4.密实性高。
晶体有明确的原子排列方式,因此原子之间的空隙要比玻璃少得多。
从数学角度来讲,晶体的最紧堆积密度为0.74,而玻璃的密度则可以达到0.95左右。
玻璃的高密度是其化学稳定性好、透明度高等性质的重要基础。
同时,玻璃的高密度也为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提供了巨大的优势。
总之,玻璃的结构和性质密不可分,了解玻璃的结构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其性质、应用及加工过程。
玻璃论文 结构 组成 性能

玻璃的组成、结构和性能姓名:郑朝阳班级:材料化学12-02班学号:311213020233引言:在自然界的固体物质中存在着晶态和非晶态两种状态。
有人把“非晶态”“玻璃态”看作是同义词,也有人将它们加以区别。
我国的技术词典中把“玻璃态”定义为“从熔体冷却,在室温下还保持熔体结构的固体物质状态”,习惯上常称玻璃为“过冷的液体”,“非晶态”作为更广义的名词,包括用其它方法获得的以结构无序为主要特征的固体物质状态。
关键词:玻璃组成结构性能正文:㈠各种“玻璃”的成分(1)普通玻璃(Na2SiO3、CaSiO3、SiO2或Na2O•CaO•6SiO2)(2)石英玻璃(以纯净的石英为主要原料制成的玻璃,成分仅为SiO2)(3)钢化玻璃(与普通玻璃成分相同)(4)钾玻璃(K2O、CaO、SiO2)(5)硼酸盐玻璃(SiO2、B2O3)(6)有色玻璃在(普通玻璃制造过程中加入一些金属氧化物。
Cu2O——红色;CuO——蓝绿色;CdO——浅黄色;CO2O3——蓝色;Ni2O3——墨绿色;MnO2——紫色;胶体Au——红色;胶体Ag——黄色)(7)变色玻璃(用稀土元素的氧化物作为着色剂的高级有色玻璃)(8)光学玻璃(在普通的硼硅酸盐玻璃原料中加入少量对光敏感的物质,如AgCl、AgBr等,再加入极少量的敏化剂,如CuO等,使玻璃对光线变得更加敏感)(9)彩虹玻璃(在普通玻璃原料中加入大量氟化物、少量的敏化剂和溴化物制成)(10)防护玻璃(在普通玻璃制造过程加入适当辅助料,使其具有防止强光、强热或辐射线透过而保护人身安全的功能。
如灰色——重铬酸盐,氧化铁吸收紫外线和部分可见光;蓝绿色——氧化镍、氧化亚铁吸收红外线和部分可见光;铅玻璃——氧化铅吸收X射线和r射线;暗蓝色——重铬酸盐、氧化亚铁、氧化铁吸收紫外线、红外线和大部分可见光;加入氧化镉和氧化硼吸收中子流。
(11)微晶玻璃(又叫结晶玻璃或玻璃陶瓷,是在普通玻璃中加入金、银、铜等晶核制成,代替不锈钢和宝石,作雷达罩和导弹头等)。
玻璃材料的组成

玻璃材料的组成
玻璃是一种无机非晶固体材料,由硅酸盐和其他金属氧化物组成。
它通常是通
过高温熔融后快速冷却而成。
玻璃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SiO2),它占据了玻
璃的大部分质量。
除了二氧化硅外,玻璃中还含有其他成分,这些成分会影响玻璃的性质和用途。
除了二氧化硅,玻璃中常见的成分还包括氧化钠(Na2O)和氧化钙(CaO)。
氧化钠可以降低玻璃的熔点,使得玻璃更容易加工成型。
氧化钙可以增加玻璃的稳定性和耐热性。
此外,玻璃中还可能含有氧化铝(Al2O3)、氧化镁(MgO)、氧
化钾(K2O)等成分,这些成分会根据玻璃的具体用途进行调配。
在玻璃的生产过程中,通常会向玻璃中添加一些辅助剂,以改变玻璃的性能。
例如,向玻璃中添加氧化铁可以使玻璃呈现出不同的颜色,向玻璃中添加氧化镁可以增加玻璃的抗热震性。
此外,还可以向玻璃中添加氟化物、硼酸盐等物质,以满足特定的工业或商业需求。
总的来说,玻璃的组成是多种多样的,不同成分的组合会产生不同性能的玻璃。
通过合理调配和添加不同的辅助剂,可以制备出适用于不同领域的玻璃材料。
无论是建筑玻璃、光学玻璃还是工业玻璃,都可以根据特定的需求进行定制,以满足各种不同的用途。
总的来说,玻璃的组成是多种多样的,不同成分的组合会产生不同性能的玻璃。
通过合理调配和添加不同的辅助剂,可以制备出适用于不同领域的玻璃材料。
无论是建筑玻璃、光学玻璃还是工业玻璃,都可以根据特定的需求进行定制,以满足各种不同的用途。
玻璃的主要成分和结构特点

玻璃的主要成分和结构特点玻璃是一种无定形固体材料,其主要成分是硅酸盐。
硅酸盐是由硅氧键连接的硅和氧原子组成的化合物。
在玻璃中,每个硅原子都与四个氧原子形成四面体结构,而每个氧原子则与两个硅原子形成桥式键,从而形成了硅氧网状结构。
这种结构特点决定了玻璃的特殊性质和性能。
玻璃的无定形结构使其没有明确的晶体结构,没有周期性的排列规律。
这使得玻璃没有晶体的典型特性,如明显的熔点和断裂面的平行排列。
相反,玻璃在加热过程中会逐渐变软,并在一定温度范围内转变为可塑状态,最终变成液体。
这种无定形结构也使得玻璃的断裂面呈现出玻璃特有的光滑平整的特点。
玻璃的硅氧网状结构使其具有高度的硬度和刚性。
硅酸盐的硅氧键是非常强大的化学键,能够提供玻璃所需的强度和耐磨性。
这也是为什么玻璃被广泛用于制作窗户、器皿和建筑材料等领域的原因之一。
另外,玻璃的硅氧网状结构还赋予了玻璃良好的耐腐蚀性能,使其能够抵抗大部分化学品的侵蚀。
玻璃的硅氧网状结构还决定了其特殊的光学性质。
由于玻璃中硅氧键的存在,玻璃能够几乎完全透明地传播光线。
这使得玻璃成为一种理想的光学材料,广泛应用于光学仪器、眼镜和显示器等领域。
另外,玻璃的硅氧网状结构还赋予了玻璃特殊的折射和反射性质,使得玻璃能够用于制作镜子和光学透镜等光学元件。
玻璃的硅氧网状结构还决定了其热稳定性和导热性能。
由于硅酸盐的硅氧键强度高,玻璃具有较高的熔点和较好的耐热性。
这使得玻璃能够在高温环境下保持稳定的结构和性能。
另外,玻璃的硅氧网状结构中的无定形空隙也使得玻璃具有较低的导热性能,能够有效地隔热。
这使得玻璃成为一种理想的保温材料,广泛应用于建筑、汽车和电子等领域。
玻璃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其结构特点是硅氧网状结构。
这种结构决定了玻璃的无定形性、硬度和刚性、耐腐蚀性、光学性质、热稳定性和导热性能等特点。
这些特点使得玻璃成为一种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的重要材料。
玻璃的分子式

玻璃的分子式简介玻璃是一种非晶态固体材料,具有无定形结构,其分子式并不像晶体一样具有明确的化学式。
然而,玻璃的主要成分是硅氧化物,其化学式可以简化为SiO2。
本文将介绍玻璃的分子结构、成分以及制备方法,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玻璃的分子式。
玻璃的分子结构玻璃是由无定形的、高度随机排列的分子组成的固体。
与晶体不同,玻璃的分子结构缺乏长程的周期性。
这是由于玻璃的制备过程中,原子或分子无法形成有序的排列结构。
因此,玻璃的分子结构是一种无序的、非晶态的结构。
玻璃的成分玻璃的主要成分是硅氧化物(SiO2),也称为二氧化硅。
硅氧化物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化学式为SiO2。
硅氧化物是玻璃的主要结构形成单元,它们通过共价键连接在一起,形成三维的、无规则的网状结构。
除了硅氧化物,玻璃的成分还包括其他氧化物,如氧化钠(Na2O)和氧化钙(CaO),以及少量的添加剂。
这些添加剂可以改变玻璃的性质,例如增加其抗热性、抗冲击性或透明度。
玻璃的制备方法玻璃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原料准备:根据所需玻璃的成分,准备相应的原料。
通常,硅源使用二氧化硅(SiO2)或硅酸盐,碱源使用氢氧化钠(NaOH)或碳酸钠(Na2CO3),碱土金属源使用氧化钙(CaO)等。
2.混合和熔化:将适量的原料混合在一起,并放入高温熔炉中进行熔化。
熔化过程中,原料会逐渐熔化并混合在一起,形成均匀的熔体。
3.成型:将熔化的玻璃熔体倒入预先设计好的模具中,然后通过冷却使其凝固成固体。
4.退火:为了消除内部应力并提高玻璃的稳定性,制备好的玻璃制品通常需要进行退火处理。
退火是将玻璃制品加热到较高温度,然后缓慢冷却的过程。
通过以上制备方法,可以制备出各种不同成分和性质的玻璃,例如硼硅酸玻璃、石英玻璃、钠钙玻璃等。
玻璃的应用玻璃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材料,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玻璃应用:1.建筑:玻璃在建筑中被用作窗户、门、墙壁等。
透明的玻璃可以提供自然光线和景观视野。
玻璃材料的组成

玻璃材料的组成
玻璃是一种常见的无机非晶固体材料,由多种化学元素组成。
它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SiO2),也包含其他氧化物和杂质。
1. 二氧化硅(SiO2):二氧化硅是玻璃的主要成分,占据了玻璃总质量的大部分。
它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晶体,具有高熔点和抗腐蚀性。
二氧化硅的分子结构是由一个硅原子和四个氧原子组成的,这种排列方式使得玻璃具有非晶态结构。
2. 氧化钠(Na2O):氧化钠是玻璃的重要辅助成分之一,它能够降低玻璃的熔点,促进玻璃的形成。
氧化钠还可以提高玻璃的抗压强度和耐热性。
3. 氧化钙(CaO):氧化钙是另一个常见的辅助成分,它可以增加玻璃的稳定性和耐热性。
氧化钙还可以使玻璃具有一定的抗溶解性,防止玻璃在潮湿环境中被水分侵蚀。
4. 氧化铝(Al2O3):氧化铝是一种常见的玻璃辅助成分,可以提高玻璃的抗压强度和耐热性。
氧化铝还可以改变玻璃的光学性质,使其具有一定的透明度和折射率。
除了以上主要成分外,玻璃还可能含有其他氧化物和杂质,如氧化镁(MgO)、氧化铁(Fe2O3)、氧化钴(CoO)等。
这些成分的加入可以改变玻璃的特性,如颜色、硬度、导电性等。
玻璃的组成是多种化学元素的复杂组合。
不同成分的加入可以赋予玻璃不同的性质和用途。
玻璃的透明、坚硬和耐热性让它成为一种重要的建筑材料和容器材料。
同时,玻璃的特殊性质还使其在光学、电子、光纤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对玻璃材料组成的深入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利用这种多功能材料。
玻璃原材料是什么

玻璃原材料是什么
玻璃是一种常见的无机非金属材料,由于其透明、坚硬和耐高温的特性,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家具、电子产品、化妆品等领域。
玻璃的制备主要原料是硅石、石灰石和碱金属氧化物,下面将详细介绍玻璃的原材料。
首先是硅石,它是制备玻璃的主要原料之一。
硅石含有丰富的二氧化硅,通常采用石英砂作为硅石的主要来源。
石英砂是一种硬度很高的矿物,含有近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二氧化硅。
采用高温熔化的方法,将石英砂加热至高温状态,使其熔化成液体状态,然后迅速冷却制成玻璃。
其次是石灰石,也是制备玻璃的关键原料之一。
石灰石主要由碳酸钙组成,它含有丰富的氧化钙。
在制备玻璃的过程中,石灰石会与其他原料一同加入,并在高温下与其他原料反应,形成玻璃的主要结构元素。
最后是碱金属氧化物,通常采用碳酸钠或碳酸钾作为碱金属的来源。
在制备玻璃时,碱金属氧化物是必不可少的原料之一,它能够降低玻璃的熔点,提高玻璃的流动性,使得玻璃更容易制备和成型。
此外,碱金属氧化物还能够增加玻璃的抗压强度和化学稳定性。
除上述三种主要原料外,制备玻璃还需要添加其他辅助原料,如氧化铝、硼酸等。
氧化铝能够改善玻璃的化学稳定性和耐热性能,而硼酸能够改善玻璃的抗冲击性和自由成型性。
综上所述,玻璃的主要原材料是硅石、石灰石和碱金属氧化物。
通过熔化这些原料,并添加一定的辅助原料,可以制备出透明、坚硬和耐高温的玻璃制品。
第十二章 玻璃材料

表中其它元素是中间体氧化物元素,它们是 Al2O3 、 Bi2O3、PbO、Te2O3、V2O5和MoO3等。这几种氧化物不能 单独生成玻璃。
1. 玻璃的形成
2)玻璃形成的经典规则 a)Zachariasen规则 Zachariasen (查氏规则) 曾对简单氧化物生成玻璃的状 况进行了研究。他认为,生成玻璃的理想条件是,该材料 没有生成在三维伸展的长程有序网络结构。根据结晶化学 原理,假设玻璃态物质与相应晶态物质有相似的键型和配 位多面体,提出了一套玻璃形成规则。为表述方便,将玻 璃中元素分为成玻璃元素(如Si,B等) 和氧元素。该规则有 如下内容:
2. 玻璃的结构
1) 无规网络学说和微晶学说 以 SiO2玻璃为例,在 SiO2玻璃材料中,Si总是与 4个氧 配位组成 SiO4 四面体,并且在四面体内其 Si - O 键长和 O-
Si-O键角基本不变。
这些四面体以共顶点的方式相连接,连接中的 O-Si-O 键角却可以有较大的变化。这样就形成了无规的三维网络 结构。实际上,Zachariasen (查氏)规则就是无规网络学说 的一种表述。
1. 玻璃的形成
a)Zachariasen规则
对于碱金属和碱土金属元素氧化物,如Na2O和MgO,
金属在其中的配位数分别是8和6,所形成的多面体NaO4和 MgO6 共棱连接,而不是共顶点连接,因而它们不能形成 玻璃。 第III族元素的氧化物分子式通式为M2O3。使氧的配位 数为 2,则M的配位数必为 3,这样就能符合上述规则,形 成玻璃。 B2O3 符合这个规则, B 对 O 是三配位的,因此, B2O3 是可以单独形成玻璃的氧化物。但在 Al2O3 中 Al 是八 面体配位的,不符合上述规则,所以不能单独形成玻璃。
玻璃的主要成分和原料

玻璃的主要成分和原料玻璃的主要化学成分是二氧化硅及氧化铝、氧化钙、氧化镁、氧化钠、氧化钾,其作用如下:1、二氧化硅为形成玻璃的主要组分,并使玻璃具有一系列优良性能,如透明度、机械强度、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等。
缺点是其熔点高、熔液粘度大,造成熔化困难、热耗大,故生产玻璃时还需加入其他成分以改善这方面的状态。
2、玻璃原料中重新加入少量氧化铝,能减少玻璃的析晶女性主义,提升化学稳定性和机械强度,提升热稳定性,但当其含量过多时(al2o3>5%),就可以升高玻璃液的黏度,并使熔融和回应出现困难,反而减少析晶女性主义,并易并使玻璃原板上发生波筋等瑕疵。
3、加入适量氧化钙,能降低玻璃液的高温黏度,促进玻璃液的熔化和澄清。
温度降低时,能增加玻璃液黏度,有利于提高引上速度。
缺点是含量增高时,会增加玻璃的析晶倾向,减少玻璃的热稳定性,提高退火温度。
4、氧化镁其促进作用与氧化钙相似,但没氧化钙减少玻璃析晶女性主义的缺点,因此需用适度氧化镁替代氧化钙。
但过量则可以发生透辉石结晶,提升淬火温度,减少玻璃对水的稳定性。
5、氧化钠、氧化钾为良好的助溶剂,降低玻璃液的年度,促进玻璃液的熔化和澄清,还能大大降低玻璃的析晶倾向,缺点则是会降低玻璃的化学稳定性和机械强度。
由于二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钙、氧化镁、氧化钠、氧化钾具有以上一些特点,故在中国玻璃工业中一般大致控制在下列含量范围:sio2 70%~%,al2o3 1%~2.5%,cao 8%~10%,mgo1.5%~4.5%,(na2o+k2o)13%~15%。
此外,玻璃原料中常所含少量三氧化二铁、氧化铁、三氧化二铬等有毒成分,其促进作用如下:a、三氧化二铁能使玻璃着色,降低玻璃的透明度、透紫外线性能、透热性和机械强度,造成熔化澄清困难,并给玻璃的熔制品带来不良影响。
b、三氧化二铬能够较猛烈地并使玻璃着色,增加透明度,铬矿物颗粒能够在玻璃原板上构成黑点。
c、二氧化钛能提高玻璃的光折射和吸收紫外线性能;在三氧化二铁与二氧化钛超出一定含量比时,使玻璃组分中氧化铁的染色作用增强。
玻璃用什么材料做的

玻璃用什么材料做的
玻璃是一种常见的无机非金属材料,主要由二氧化硅(SiO2)及其他辅助氧化物组成。
它是一种透明、坚硬、耐高温和化学稳定的材料,具有独特的特性和广泛的应用领域。
玻璃最主要的原料是石英砂(硅石),它是由硅和氧的化合物组成的。
石英砂经过高温熔炼后,和适量的氧化镁、氧化铝、氧化钠等化合物添加在一起,形成了玻璃的基本成分。
首先,石英砂的加入确保了玻璃的透明性。
由于石英砂的结构具有高度的均匀性和无规则排列,光线能够在石英砂晶体的间隙中穿过,使得玻璃具有透明的特性。
其次,氧化镁(MgO)的加入能够提高玻璃的耐火性能。
氧
化镁在玻璃中的添加量较小,主要起到熔融剂的作用,使得玻璃更易熔化,从而能够以较低的温度进行加工和成型。
此外,氧化铝(Al2O3)的添加能够增加玻璃的硬度和抗腐蚀
性能。
氧化铝能够改变玻璃的结晶结构,提高其化学稳定性和耐磨性,使得玻璃更加坚硬和耐用。
最后,氧化钠(Na2O)的加入可以降低玻璃的熔点,有助于
降低熔化温度,促进玻璃的熔化和成型过程。
氧化钠还能提高玻璃的可溶性,使得玻璃更容易形成均匀的结构。
当然,除了上述基本成分外,玻璃制造过程中可能还会添加少量的其他辅助剂,如氧化钙、氧化铁等,以调整玻璃的特性和
颜色。
总结起来,玻璃主要由二氧化硅及其他辅助氧化物组成,其中石英砂是主要的原料,氧化镁、氧化铝、氧化钠等则是常见的辅助添加剂。
这些材料的不同比例和加入方式,决定了玻璃的特性和用途。
通过合理的配方和加工工艺,我们可以获得不同种类和用途的玻璃产品,满足各种需求和应用场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要学习内容
❖ 第一篇 玻璃理论基础
绪论 第1章 玻璃的结构和组成 第2章 玻璃的形成规律 第3章 熔体和玻璃的相变 第4章 玻璃和粘度和表面性质 第5章 玻璃的力学性能及热学性能 第6章 玻璃的化学稳定性 第7章 玻璃的电学和磁学性质 第8章 玻璃的光学性质 第9章 玻璃的着色和脱色
西方学者认为:料器墓在汉、唐代已有,但吹制玻璃技术最早
在17-18世纪
❖ 随后,科学工作者利用光谱分析发现:在北中燕国古玻璃中含有
PbO和BaO的成分。而西方到公元7世纪从希腊的罗得群岛 才发现含铅玻璃,而含BaO的玻璃要到18世纪才出现。
玻璃是怎么发明的?
玻璃的发展史
❖ 公元前1世纪,古罗马人熔制出透明玻璃,并发明玻璃吹制 技术
氧化钡 网络外体
提高玻璃密度、折射率 增长料性
降低化学稳定性
氧化锌
网络中间体
降低玻璃热膨胀系数,提高化学 稳定性和热稳定性
高折射率,低色散
氧化铅
网络中间体
折射率高,吸收短波辐射能力强 电阻率大,介电损耗小
色散高
1.13 各种氧化物在玻璃中的作用
名称
位置
优势
缺点
❖名氧多称化价钛 金属网位氧络中化置间物 提高折射率、密优度势、色散和 容易引起缺析晶点
1.1 玻璃的定义和通性
玻璃是结构上完全表现为长程无序,短程有序、 性能上具有玻璃转变特性的非晶态固体。
玻璃态物质具有如下四大特性: (1)各向同性 (2)介稳性 (3)无固定熔点 (4)性质变化的连续性和可逆性。
1.2 玻璃的结构
❖ 玻璃的结构是指离子或原子在空间的几何配置以及 它们在玻璃中形成的结构形成体。
1.4 常见的单元系统玻璃
(1)石英玻璃
•结构单元➢结—构—单硼元氧—三—角[体PO[B4O],3]顶 •B-O键角强相大连(119Kcal/mol),但
(结构2单)元[S氧iO4化] ——硼S玻i原子璃的SP由3杂于化轨层道状➢结因构存,在导带致双氧键化的硼不玻对璃称性中能
(3)五氧化二磷玻璃 σ键在影晶响体,中S,i-SOi原-子S和i键O角原在子1之20间-的1变8Л0键0坏之成间。分可相变心同,;而形在成玻层璃中状受结Si构-O,键并的 导
开罗埃及博物馆
湖北江陵望山出藏土于—大—英战博国物中馆
期,约329BC
玻璃——来自埃及?中国?
事实证明:中国和埃及各自 北
❖魏
中掘国的制古造玻玻璃璃是清乾比从欧埃洲及西安李迟传得入多—清乾—隆一金些星天西北周鸡方水学盂者唐代 认为:中国发
❖ 30年独代初立,发一隆批明具有了静训中玻国古璃代艺生术产特征技的玻术璃制品出土——
璃生产技术。
玻璃工业发展的热点
玻璃工业的发展取决于以下四个方面:
❖ 生产效率
制造工艺
❖ 能耗
原材料 提高玻璃强度和质量
❖ 环保和再循环问熔炉题技术 熔化后工从艺分子水平上了解玻璃的性
❖ 玻璃的新用途 工艺改进能与其它材料的相互作用
以及这些作用的物理现象
在熔化、澄清和形成玻璃 时的化学变化
第1章 玻璃的结构和组成
根据无规则网络学说:按照元素与氧结合的单键能的大 小和能否生成玻璃,可将氧化物分为:
分类 网络形成体 网络外体 网络中间体
能否单独生成 玻璃
键性
能
否
共价-离子混合键 离子键为主
否
离子性大于共价性
单键能 Kcal/mol
阳离子配位数
>80 3或4
多面体连接方 顶角相连
式
<60
60~80
大于等于6
4或6
❖ 玻璃的分相:玻璃在冷却或热处理过程中,内部形 成两个互不相溶的液相(玻璃相)。
1.3 玻璃结构和熔体结构的关系
❖ 玻璃的结构除了与成分有关外,在很大程度 上与熔体形成的条件、玻璃从熔融态向玻璃 态转变的过程有关。
❖ 玻璃是过冷液体,玻璃的结构是熔体结构的 延续。
❖ 玻璃在某一温度范围内保持与该温度对应的 平衡结构状态和性能。
❖ 无规则网络学说着重说明了玻璃结构的连续 性、统计均匀性与无序性。
❖ 同时根据各种氧化物在玻璃中的作用,将其 分为玻璃网络形成体、网络外体和网络中间 体。并指出氧化物形成玻璃的条件。
1.2 玻璃的结构
❖ 玻璃的结构是指离子或原子在空间的几何配置以及 它们在玻璃中形成的结构形成体。
❖ 近代玻璃结构假说:晶子学说、无规则网络学说、 凝胶学说、五角形对称学说、高分子学说等。
优势
缺点
(1)碱土金属氧原化料便物宜C,易a于O成、形,M具g有O良、好 BaO 氧(化2)钙Zn网O络、外体CdO的高、机玻械璃P强的b度电O和气化绝学缘稳性定能性和能稳,定提性 料性变短-脆性较大
氧化镁 中间体
提高玻璃弹性 可使静电引力增强、结构紧密 改善料性和脆性
含MgO高的玻璃在水或碱 液的作用下,很容易引 起脱片现象
(3)热膨0胀.010系数温度的变化速度
Tf
高粘T1质0f相点于度在 部 的10P当之靠的永aT较.于间近结久sf温的小粘按T构位温g度度照,基移温度为化时团的度质1学仍能时,0点键8具力,~玻和流有,玻结璃一可璃晶内定以
动化学扩消规除散律内较进部行快应结力,构和温微结观度构重的排不,
变从典化均型匀速的性度液,态对但逐由玻渐于璃转粘变的度为很类大,
磷酸盐玻璃结构
❖ 当P2O5熔体中加入Na2O时,从层状变成链状
❖ 加入Al2O3,B2O3时,则由层状变为架状
❖ 磷酸盐玻璃主要用于光学玻璃、半导体材料、 耐氢氟酸玻璃等
其它氧化物玻璃
❖ 在元素周期表中可能形成玻璃的元素:
其它
❖ 逆性玻璃 ❖ 硫属化合物玻璃
✓S•同,S时e,T存e。在包两括种硫以属上单大质小、不硫同, 属所之带间电,荷硫不属同与的其金它属金离属子(,As即、使 Sb桥、氧G平e等均)数形小成于的2也玻可璃能。形成玻
玻璃的用途
玻璃——来自埃及?中国?
埃距中穿及今孔国— 5玻5——0璃—0埃珠多西及,年周以古(及墓距战,今国玻30时璃0期0珠多的年,彩)色白料色珠
河南洛阳——战国
山西太原赵卿墓出土玻璃“蜻 砂蜓釉眼蜻”蜓珠眼—项—链春,秋15到00战BC国,初
美索不达米亚最早用卷芯法制备的瓶子 发掘于乌尔的卡西特墓,1300BC
பைடு நூலகம்
dl/l*10-2
0000....的需000000002468 图结的尔构时对响的状间xxx===结也150“态越0 假和长构很想性。性小温能能度,”但的:是影玻,璃温保度持越着低与T,g 某结结大T时固一构g的 态构。不 域 1温相达0温物致为度1当到和2~度质改退相于平性1变火粘平衡01能宏温度衡3所.5P为观度影a1.形,s响0之状粘12.间4不P。度a。此介.s区于
x=15
0.000 空位理论:当玻璃急速冷却时,大量的空位来不及移
动而0 被冻100结,若200 在转30变0 温区400内保5持00 一定600的时间,则空位
浓度逐渐减少,直te到mp达ratu到re。某C 一平衡值。
1.15 玻璃的成分、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
❖ 玻璃的成分通过结构决定性能。 ❖ 玻璃的性能可以分为两大类: (1)具有迁移特性-不可加和-某种离子的
硅酸盐玻璃结构
❖ 在熔融石英中加入碱金属氧化物,使原有的 三维网络结构发生解聚作用。助熔,但使性 能变坏。
❖ CaO等碱土金属氧化物,改善结构。MgO改 善料性;Al2O3提高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
❖ 目前实用的钠钙硅玻璃成分:SiO2(72~
76wt%),CaO(6~11wt %),Na2O
硼酸盐玻璃结构
(1)氧化体 铝 氧(化铝2)氧网络化中硼间体
氧(化3锆)氧化网络镧外体
电补阻网率 降密低度玻、璃折的射热率膨、胀介系电数常数、弹性 提模高量化等学性稳质定呈性现连续增大
难熔
使电学性 质变坏
提热高膨化胀学系稳数定通性常是降低的 难熔
(4)氧化铋 氧(化硼5)氧网[BO络化3形] 锆/成[B体O4]
提有高效玻吸璃收的慢粘中度子、硬度和折
❖ 11-15世纪,玻璃制造中心在威尼斯 ❖ 16世纪,玻璃技术传到欧洲,十八世纪捷克“波西米亚水晶” ❖ 1790年,瑞士人狄南发明搅拌法制造光学玻璃 ❖ 1828年,法国罗宾发明吹制玻璃的机器 ❖ 19世纪中叶,发生炉煤气和蓄热室池炉应用于玻璃工业生产 ❖ 19世纪末,德国阿贝和肖特对光学玻璃进行系统研究 ❖ 20世纪,玻璃生产技术飞速发展,1959年开始采用浮法玻
主要学习内容
❖ 第二篇 玻璃工艺基础
第10章 原料及原料的选择 第11章 配合料的制备 第12章 玻璃的熔制 第13章 玻璃体的缺陷 第14章 玻璃的成形 第15章 玻璃的退火和钢化 第16章 玻璃的加工 第17章 玻璃表面处理技术 第18章 玻璃工业的环境保护
考核方式
❖ 平时成绩占40%,期末考试成绩占60%。
❖ 近代玻璃结构假说:晶子学说、无规则网络学说、 凝胶学说、五角形对称学说、高分子学说等。
❖ 玻璃的分相:玻璃在冷却或热处理过程中,内部形 成两个互不相溶的液相(玻璃相)。
晶子学说
列别捷夫
❖192玻1 璃由无数“晶子”所组成,晶子是具有晶 “微晶格”变发生形晶型的转变有序排列区域,分散在无定形介质
游离网络之外 游离或补网
1.13 各种氧化物在玻璃中的作用
❖ 碱金属氧化物
(1)断网(Na、K) (2)积聚(Li)
给出游离氧的能力
离子半径 场强
(3)混合碱效应
在二元碱硅玻璃中,当玻璃中碱金属氧化物的总含量不变,用一种碱金属 氧化物逐步取代另一种时,玻璃的性质不是呈直线变化,而是出现明显的极值, 这一效应称为混合碱效应,或中和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