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 北伐战争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1课北伐战争

整体构思

教学目标

1、课程要求

(1)知道黄埔军校的创立和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

(2)了解南京国民政府成立的主要史实

教材分析

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国共两党实现第一次合作。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国民党创办黄埔军校,为北伐奠定基础。北伐胜利进军,不到半年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但国民党右派突然叛变革命,尚处在幼年的中国共产党放弃了革命领导权,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失败了,蒋介石在南京建立起了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国民政府。

本课分三目内容:第一目:黄埔军校的建立。介绍了国共两党实现第一次合作后,国民党创办黄埔军校,为北伐奠定基础。第二目: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介绍了北伐战争的经过。第三目: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介绍了南京国民政府成立的时间及其性质。

学情分析

初二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掌握了一些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教学中着重培养锻炼他们阅读史料,从材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

本课涉及的战争较多,指导学生运用地图学习,培养他们读图、识图的能力,并且适当运用图片、影像资料于教学中,增加教学的生动性和直观性。

教学重、难点

重点: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

处理方法:运用多媒体制作北伐战争动态示意图,辅以图片、影像资料,通过学生扮演北伐军总司令,指挥北伐进军,使学生加深印象,在充满兴趣的活动中突出重点。

难点: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的原因

处理方法:提供包括京汉铁路大罢工的相关材料,分析概况所体现的内容,通过学生充分讨论,积极思考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的原因。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教师进行全面的总结。教学方法

1、材料教学法:提供材料,解读材料,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能力。

2、归纳法:对于北伐的目的、对象等内容,可通过学生自己整理、归纳,使他们自己找到

一种学习方法。

3、创设历史情境:深入浅出,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使学生容易理解。。

板书设计

第11课北伐战争

一、准备条件

1、国民党一大的召开------国共第一次合作

2、黄埔军校的建立

二、胜利进军

1、目的、主要对象

2、主战场、重要战役

3、结果

三、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1、时间

2、性质

教学设计

情境导入

设计一:播放学生熟悉的歌曲《两只老虎》并说明《两只老虎》与《国民革命军军歌》的渊源,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问题:你知道这首歌的名字吗?知道哪些关于它的情况?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这首儿歌在10世纪流行于欧洲,后来传入中国,被填了新词,立刻在风起云涌的北伐战争中改变了儿歌的身份,以不变的旋律鼓舞着仁人志士。歌词中为什么要“打倒列强,除军阀”?国民革命到底是什么?结果又如何呢?也许大家对这段历史比较陌生,但没关系,我现在就带大家来一次国民革命之旅。

设计二:出示孙中山先生诞辰纪念大会图片。说明:据新华网报道,孙中山先生诞辰140周年纪念大会于2006年11月12日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参加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问题:孙中山先生对中国革命作出了怎样的贡献,以至于诞辰纪念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并且胡锦涛主席也来参加并发表重要讲话?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回顾孙中山先生早期的革命活动:成立兴中会、中国同盟会。领导辛亥革命,成立中华民国等。孙中山先生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奋斗的一生,他不仅领导了伟大的辛亥革命,在他的晚年,还促成了国共第一次合作,创建黄埔军校,推动了北伐战争的进行。由此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课题)第11课北伐战争

讲授新课

一、黄埔军校的建立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实现,革命统一战线建立。

讲练结合一:革命统一战线建立正式建立的标志是…………( )

A 、中共一大的召开

B 、中共二大的召开

C 、国民党一大召开

D 、中共三大的召开

养军事干部的,也是国共合作的产物。

2、黄埔军校的建立

创设情境一:多媒体展示黄埔军校图片

黄埔军校 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周恩来

由学生阅读教材的小组讨论,自己列出重点提纲,经过讨论互相补充,由一个代表发言。 (教师总结:时间:1924.5;地点:广州;全称: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校长:蒋介石;政治部主任:周恩来;作用:培养了大批军事政治人才,为建立国民革命军奠定了基础) 过渡:黄埔军校培养了大批军事政治人才,为建立国民革命军奠定了基础。国民革命运动的高潮是北伐战争,那么,北伐战争的目的、对象、过程、结局怎样?

二、北伐胜利进军

创设情境二:多媒体展示北伐战争形势图

北伐的作战方针:“打倒吴佩孚,联络孙传芳,不理张作霖”

军阀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的实力

活动探究:假如你是北伐军总司令,分析为什么要北伐?伐的是

谁?计划的主战场是哪里?为了获胜,你会采取哪些策略?

(学生分组讨论,结合教材知识和北伐形势示意图,比一比看哪一组的“总司令”设计的战争

取胜的几率大)

学生发言,教师点评:北洋军阀是帝国主义支持下的封建军阀,所以北伐战争具有反帝反封建的性质。北伐军运用正确的作战策略: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

北伐的目的:推翻北洋军阀统治,统一全国。

北伐的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北伐的主战场:湖南、湖北(两湖战场)

北伐的胜利进军:不到半年,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国民政府从广州迁往武汉。

讲练结合二:北伐的主要对象不包括………………(

) A 、吴佩孚 B 、张作霖 C 、孙传芳 D 、陈炯明

过渡:只有半年时间,北伐军就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为什么在短期内能取得这么大的成就呢?

创设情境三:多媒体展示叶挺独立团攻克贺胜桥的图片

历史小剧场:教材P51小字部分是一个有关叶挺独立团一营的故事,改编历小话剧(大屏幕展示图片、对话),请同学来扮演其中的角色(你将怀着怎样的心情去塑造这些形象呢?)请两位同学来表演话剧。其他同学思考问题:从话剧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教师总结:北伐官兵那种视死如归的大无畏革命精神。剧中人物都是共产党员,我们可以看出共产党员在北伐中起了先锋模范作用。结合前面的教材总结北伐胜利进军的原因:一是北伐军作战方针正确;二是国共两党齐心协力;三是广大北伐军官兵的浴血奋战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四是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群众的密切配合和积极支援)

过渡:然而,就在北伐军胜利进军,国民革命进入高潮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创设情境四:多媒体展示关下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的图片

材料一:4月12日,蒋介石突然在上海发动反革命政变。当天凌晨,早就做 好准备的大批青红帮武装流氓从租界冲出,向分驻上海总工会等处的工人纠察队发 动突然袭击。工人纠察队立刻奋起抵抗。13日上午,上海工人和市民召开十万人 的群众大会,会后整队游行,要求释放被捕工友,交还纠察队被缴武装。队伍进行 到宝山路时,第二十六军突然从埋伏处冲出,用枪向密集的人扫射,当场打死100 多人,受伤者不计其数。

材料二、当蒋介石在紧锣密鼓地采取措施准备镇压共产党人之际,中共中央主 要领导人陈独秀对此却没有足够的重视。而且在3月下旬,陈独秀致信中共上海区 委,得出要缓和反蒋,4月5日,陈独秀和刚从海外归国的汪精卫发表联合宣言, 把“国民党领袖将驱逐共产党,将压迫工人和工人纠察队”说成是“谣言”,要求大

家“不要相信任何谣言”。这个宣言的发表我一部分共产党员放松了警惕性,误以为 局势已经缓和下来。

(教师总结:从材料可以看出,在北伐胜利进军的时侯,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右派却公开叛变革命,轰轰烈烈的国民大革命失败了,第一次国共合作也破裂了。)

问题:思考一下,大革命失败的原因有哪些?(学生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思考,小组内讨论)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简单地说,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的原因有:从客观上看,一是中外反4月13日中午,宝山路上群众请愿大游行遭到血腥镇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