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治学三境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子“治学三境界”
各位文友可能只听说过王国维的“治学三境界”,而没有听说过孔子的“治学三境界”。因为这是笔者个人的观点,产生与1995年,但过去没有正式发表过。
还要从十几年前说起。外地一些老师来我校考察“大语文教育”,听我上《〈论语〉六则》。先师张孝纯先生也陪着听。课后讨论时,别的老师说的都是赞扬的意见,只有孝纯先生说:“你这是典型的照本宣科!”
这样不客气的批评,让外地的老师为之一愣。
“我问你,什么叫‘人不知而不愠’?”
我回答了一遍。
“对不对?”
我说,参考书就是这样解释的。
“我说你是照本宣科么!——还有,第一则三句话是什么关系?”
我回答不出来。
张老师以很重的语气说:“我再对你说一遍:按照一般标准,你的课可能算不错了;但是,离“出乎其类,拔乎其萃”,还差得远!要想成为出类拔萃的语文教师,必须有广博的学识功底!”
后来,张老师推荐给我几本书,让我去查一查:朱熹的《论语集注》,刘宝楠的《论语正义》,颜元的《四书正误》、《习斋言行录》……
再后来,才有了孔子的“治学三境界说”,以及本文。下面就谈谈这个问题,以就正于大家。
先要弄清——
一、这一章的意义
“学而时习之”是孔子重要的教育思想,《论语》的编著者把它放在开篇第一句,决非偶然。对此,清代思想家、教育家颜元理解最深刻,他说:“孔子开章第
一句,道尽学宗。”(《习斋言行录》卷下)他还说:“千年大患,只为忘了孔门‘学
而时习之’一句也。”(同上)“道尽学宗”四字评价极当。“宗”在这里是“本”、“根本”之义。“道尽学宗”即是说,“学而时习之”是求学之根本、教学之根本、
研究学问之根本。学习成绩不佳,研究学问无所作为,往往是因为没有“学而时习
之”。孔老夫子早在2500年前就认识到这个“宗”,是遥遥领先于世的。
为什么是“道尽学宗”?还要弄清——
二、几个关键字的意思。
1、习
《说文》释“习”(習)为“数飞也,从羽,白声。”也就是小鸟练翅学飞。而颜元则理解更深刻。他认为“习”字有三重意义:
第一,是“习学”。他释“习”字谓“重习其所学,如鸟数飞以演翅。”(《四书正误》)他还说:“思过读过,总不如学过;一学便住也,终殆,不如习过;习三两次,终不与我为一,总不如‘时习’方能有得。习与性成,方是‘乾乾不息’。”(《习
斋言行录》卷下)
第二,是“习行”,即有实习、实行、实践的意思。他说:“心上思过,口上讲过,书上见过,都不得力,临事时依旧是所习者出。”(《存学编》)又说:“习中醒,口中说,纸上作,不从身上习过,皆无用也。”(同上)他还指出:“孔子之书,名为
《论语》矣,试观门人所记,却句句是行。”(《习斋言行录》卷下)他还指导门生:“吾辈只向习行上做工夫,不可向语言文字上着力。”(同上)为此,他把自己的书
房改名为“习斋”。
第三,他把“习”解释为“习动”,即含有劳动教育的意义。当然,这是其引申理解。
我认为,颜无的理解远高于其他人。
2、朋
“朋”不是一般的朋友,古代多种注本都释“同门曰朋”,即同一老师的弟子。
《论语正义》引《史记·孔子世家》言:“故孔子不仕,退而修诗书礼乐,弟子弥众,至自远方,莫不受业焉。弟子‘至自远方’即‘有朋自远方来’也。朋友即指弟子。”
朱熹《论语集注》中引程子曰:“以善及人而信从者众,故可乐也。”
总之,“朋”与今天之“朋友”含义不同,尤其不指“朋党”之朋、“酒肉朋友”之朋,以及“狐朋狗友”之朋。
3、“说”与“乐”的区别0
“不亦说乎”的“说”和“不亦乐乎”的“乐”都有“高兴”、“快乐”之义,但又有程度的不同。《论语集注》引程子曰:“‘说’在心,‘乐’主发散在外。”“乐由悦而后得。”据此,“乐”比“说”的程度明显为深。
4、知
对这个词的理解最为关键。目前各种参考资料都释“知”为“了解”,不对。如果“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可以解为别人不“了解”自己,自己也不怨恨,就是君子的话,那么几乎每个人都可称“君子”了。这样,“君子”的标准岂不太低?
这种理解,关键错在“知”字。《论语正义》这样解释:“人不知者,谓当时君卿大夫不知已学有成举用之也。”由此我们可以明确两点:第一,“人不知”的“人”
不是一般的人,而是“君卿大夫”,即当权者。第二,“知”也不仅是一般的“了解”
和“知道”,而是还要“举用”,含有赏识、重用的意思。它和“知遇之恩”、“与君
相知”的“知”同义。这一句的正确理解应是:有学问,有才能却不被当权者赏识
和重用,然而也不怨恨,难道不是君子吗?
三,孔子的“治学三境界”。
从表面看,三句话各自独立,没什么联系。其实,孔子作为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决不会说话不讲逻辑,没有条理;《论语》的编著者中有子思这样的大师级
学者,他们也决不会把互不联系的三句话随便地放在一起。仔细研究后就会发现,
这三句话是孔子主张的读书治学的“三个境界”:
第一境界是“学而时习之”,包括读书、练习、复习、实习,甚至包括社会实践。这是治学的基础,初级阶段。
第二境界,是与志同道合者讲谈、研讨、论辩,从而加深造诣,使学问提升到高级阶段。《学记》说,“独学而无友,必孤陋而寡闻。”第一境界,就是这种“独学
而无友”,“孤陋而寡闻”的浅境界。提升的方法,就是要有“友”,要有“朋”,通
过同“友”“朋”的讲谈、研讨和论辩,可以互相启发,互相促进,思维的火花在碰
撞中迸发,于是大家的学问、思想渐渐进入新的境界。这种境界,正如《兰亭集序》
中的“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大家在“崇山峻岭,茂林修竹”中列坐其次,“仰观
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现代人组
织各种“学会”和“研讨会”,其实也是为了达到这种境界。
对这两个境界,《论语正义》这样解释:“‘时习’是成己,朋来是成物,但成物亦由成己:既以验己之修功,又得以教学相长之意。”由此我想,新课标提倡“自
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就是这个道理。我们也不妨认为,“自主、合作、探究式
学习”是孔老夫子早在2500多年前就已提倡并实行的学习观念。
最难达到的是第三境界。学问有相当造诣之后,却也没有受到当权者的赏识和重用,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当不了官,发不了财,评不上职称……,然而也不因
此怨恨,仍然安贫乐道,孜孜以求,就象身居陋巷的颜渊一样,那便是只有极少数
人才能达到的“君子”了。
第三境界实际上说的是才与德、治学与修身的关系。我理解,一方面,做学问者要经过“人不知”的磨练才能有所成就。想想看,孔、孟、老、庄、墨这些思
想的巨人,哪个不是被当政者所“不知”呢?如果他们官高爵显,都弄个司寇之类
的职位一直做上去,中国的思想史恐怕就要暗淡很多。如果施耐庵、罗贯中不是生
在那个“九儒十丐”的年代,如果吴敬梓、蒲松龄能科场得意,如果曹雪芹一直过
着玉粒金莼噎满喉的贵族生活,文学史上大概也不会有六大名著。另一方面,孔子
强调“人不知”时要“不愠”,也就是保持一种澹泊宁静的心态。做学问,非淡泊无
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至远。如果在人生的不顺、社会的不公面前牢骚太盛,心理太
不平衡,一“愠”而弃学从政从商,或者一“愠”而消极怠惰,失去奋斗的高标,
还能在学问上有什么成就?只有那些心灵超脱尘俗,不为繁华所诱,不戚戚于贫贱,
不汲汲于富贵的人,才能在学问上达到高境界,同时也在心灵上达到高境界。程颢
有诗述怀:“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
这种豪雄男儿,正是孔子第三境界之“君子”。
王国维的“三境界”,是只限于治学,最多是限于成就事业而言的,而孔子的
“三境界”,已经超出了这一范畴,把治学和修身都包括在内,并以治学和修身的结合为最
高境界的。
各位文友,不知以为然否
孔子治学“三境界,经典!精辟!
王国维治学“三境界”说,尽人皆知。所谓“‘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不过是说欲成大事业或大学问,必须选好
起点、勤下功夫、终得成就而已。相比起来,孔子早在两千五百多年以前,提出治学“三境界”,似乎更能让有志于学的人刻骨铭心。
孔子治学“三境界”,即《论语》开篇那三句话。第一境界,“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