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有机物及其应用

常见有机物及其应用
常见有机物及其应用

常见有机物及其应用

1.(2018·安庆模拟)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煤炭经气化、液化和干馏等处理后,可转化为清洁能源

B.“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新醅酒”即新酿的酒,在酿酒的过程中,葡萄糖发生了水解反应

C.地沟油和矿物油的主要化学成分相同

D.聚氯乙烯可以用作食品包装袋

A[煤炭经气化、液化和干馏等处理后,可转化为水煤气、甲醇等清洁能源,A正确;在酿酒的过程中,葡萄糖发生了分解反应,转化为乙醇和CO2,B错误;地沟油是油脂,矿物油是混烃,二者化学成分不同,C错误;聚氯乙烯在使用过程中会释放有毒有害物质,不能用作食品包装袋,D错误。]

2.煤是工业的粮食,石油是工业的血液。下列关于煤和石油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煤中含有苯和甲苯,可用先干馏后分馏的方法将它们分离出来

B.含C18以上烷烃的重油经过催化裂化可以得到汽油

C.石油裂解主要目的是得到短链的不饱和烃

D.煤的气化与液化都是化学变化

A[煤中不含有苯、甲苯,它们是煤在干馏时经过复杂的化学变化产生的,A 错误;含C18的烷烃经催化裂化可得到汽油,B正确;石油裂解的主要目的是得到更多的乙烯、丙烯等气态短链烃作化工原料,C正确;煤的气化是煤形成H2、CO等气体的过程,煤的液化是将煤与H2在催化剂作用下转化为液体燃料或利用煤产生的H2、CO通过化学合成产生液体燃料或其他液体化工产品,都属于化学变化,D正确。]

3.(2018·济南模拟)下列关于有机物性质描述中,正确的是()

A.用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可鉴别CH4和C2H4

B.苯与浓硫酸、浓硝酸的混合酸加热发生加成反应

C.聚乙烯能使溴水褪色

D.苯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说明苯分子中含碳碳双键

A[A项,乙烯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发生加成反应而使其褪色,甲烷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不反应;B项,苯与浓硫酸、浓硝酸的混合酸发生的是取代反应;C项,聚乙烯中不存在碳碳双键,不能使溴水褪色;D项,苯分子中不存在碳碳双键。]

4.(2018·福州模拟)下列有关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己烷使溴水褪色是因为发生了取代反应

B.葡萄糖、麦芽糖、纤维素属于糖类,一定条件下都能水解

C.乙烯和聚乙烯中各元素的质量分数相同

D.1 mol乙酸在浓硫酸存在下与足量乙醇反应可生成1 mol乙酸乙酯

C[己烷使溴水褪色是因为己烷萃取了溴水中的溴,未发生取代反应,A错误;葡萄糖是单糖,不能水解,B错误;乙烯发生加聚反应生成聚乙烯,乙烯和聚乙烯中的碳、氢比相同,C正确;乙酸和乙醇在浓硫酸、加热条件下发生的酯化反应是可逆反应,故生成的乙酸乙酯小于1 mol,D错误。]

5.(2018·昆明模拟)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聚氯乙烯分子中含碳碳双键

B.以淀粉为原料可制取乙酸乙酯

C.丁烷有3种同分异构体

D.油脂的皂化反应属于加成反应

B[氯乙烯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通过加聚反应生成的聚氯乙烯分子中没有碳碳双键,故A错误;以淀粉为原料可以制备乙醇,乙醇可被氧化生成乙酸,故可以制取乙酸乙酯,故B正确;丁烷只有正丁烷、异丁烷两种同分异构体,故C错误;油脂的皂化反应属于水解反应(取代反应),故D错误。] 6.(2018·安庆模拟)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聚乙烯塑料的老化是由于发生了加成反应

B.苯中含有碳碳双键,其性质跟乙烯相似

C.乙烯使溴水褪色和苯与溴水混合振荡后水层变为无色原理相同

D.(NH4)2SO4浓溶液和CuSO4溶液都能使蛋白质析出

D[聚乙烯塑料中不存在碳碳双键,不能发生加成反应,A错误;苯中不存在碳碳双键,B错误;乙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而褪色,苯和溴水发生萃取,原理不相同,C错误;(NH4)2SO4浓溶液使蛋白质发生盐析,CuSO4溶液能使蛋白质变性,只是原理不同,都能使蛋白质沉淀析出,D正确。]

7.(2018·江西模拟)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丙烯和聚丙烯的组成和性质相同

B.乙酸制乙酸甲酯属于加成反应

C.苯和环己烷的二氯代物都有3种

D.乙醇浸泡中草药时作溶剂

D[丙烯和聚丙烯的组成相同,但聚丙烯不存在碳碳双键,性质和丙烯不同,A错误;乙酸制乙酸甲酯属于取代反应,B错误;苯和环己烷的二氯代物分别有3种、4种,C错误;乙醇浸泡中草药时作溶剂,D正确。]

8.(2018·焦作模拟)某聚合物的单体X能使溴水褪色,X和等物质的量的氢气加成后生成分子式为C8H10的芳香烃,则该聚合物是()

B[X中含有碳碳双键,聚合物属于加聚产物,根据X与等物质的量的H2加成后生成分子式为C8H10的芳香烃,推知X中含有苯环,因此X的结构简式

为,通过加聚反应生成高聚物的结构简式为。]

9.(2017·渭南二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丙烯所有原子均在同一平面上

B.利用粮食酿酒经历了淀粉→葡萄糖→乙醇的化学变化过程

C.乙烯和苯加入溴水中,都能观察到褪色现象,原因是都发生了加成反应D.分子式为C8H10的某芳香烃的一氯代物可能只有一种

B[丙烯分子中碳碳双键及紧邻的四个原子一定共面,而—CH3中3个H原子至多只有一个H原子处于该平面,A错误;粮食中的淀粉经过水解最终得到葡萄糖,葡萄糖在酒化酶作用下反应生成乙醇和二氧化碳,B正确;苯加入溴水中褪色是由于苯萃取了溴水中的溴单质而使溴水褪色,C错误;分子式为C8H10的芳香烃可能是邻二甲苯、间二甲苯、对二甲苯、乙苯,其一氯代物至少存在苯环取代及烷烃基(此处为甲基或乙基)取代两大类,肯定不止一种一氯代物,D错误。]

10.(2018·黄冈模拟)感光高分子也称为“光敏高分子”,是一种在激光制版及集成电路制造中应用较广的新型高分子材料。某光敏高分子A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

对高聚物A的性质判断不正确的是()

A.在酸性条件下可以发生水解反应

B.此高聚物不能使溴水褪色

C.此高聚物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D.此高聚物可与液溴发生取代反应

B[该高分子中含有酯基,能发生水解反应,含有苯环,能与液溴发生取代

反应,A、D正确;含有碳碳双键,能使溴水褪色,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B错误、C正确。]

11.(2018·合肥模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 mol葡萄糖能水解生成2 mol CH3CH2OH和2 mol CO2

B.在鸡蛋清溶液中分别加入饱和Na2SO4溶液、CuSO4溶液,都会因盐析产生沉淀

C.油脂不是高分子化合物,1 mol油脂完全水解生成1 mol甘油和3 mol高级脂肪酸(盐)

D.乙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和溴水褪色,二者反应原理相同

C[葡萄糖是单糖不能水解,A错误;在鸡蛋清溶液中加入硫酸铜溶液会变性,不是盐析,B错误;油脂不是高分子化合物,1 mol油脂完全水解生成1 mol 甘油和3 mol高级脂肪酸(盐),C正确;乙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是氧化反应,使溴水褪色是加成反应,D错误。]

12.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因为发现青蒿素而获得2015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已知二羟甲戊酸是生物合成青蒿素的原料之一,下列关于二羟甲戊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产物的分子式为C8H18O4

B.能发生加成反应,不能发生取代反应

C.在铜的催化作用下与氧气反应的产物可以发生银镜反应

D.标准状况下,1 mol该有机物可以与足量金属钠反应产生22.4 L H2

C[A项,分子式应为C8H16O4,错误;B项,不能发生加成反应,可以发生取代反应,错误;C项,在铜的催化作用下与氧气反应能将醇羟基氧化成醛基,正确;D项,生成标准状况下的H2的体积应为33.6 L,错误。] 13.(2018·西昌模拟)分子式为C9H10O2能与NaHCO3溶液反应放出CO2气体,

且苯环上的一氯代物有两种的有机物有(不考虑立体异构)() A.3种B.4种

C.5种D.6种

B[结构中含有—COOH,另外还有2个饱和碳原子,苯环上一氯代物有2

种的结构有四种:、、

、。]

14.甲酸香叶酯是一种食品香料,可以由香叶醇与甲酸发生酯化反应制得。

香叶醇甲酸香叶酯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香叶醇的分子式为C11H18O

B.香叶醇、甲酸香叶酯均可与钠发生置换反应生成H2

C.1 mol甲酸香叶酯可以与2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

D.甲酸香叶酯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和酸性KMnO4溶液褪色,且褪色原理相同

C[由结构简式可知香叶醇的分子式为C11H20O, A错误;香叶醇可与钠反应,甲酸香叶酯不能与钠反应,B错误;1 mol甲酸香叶酯中含2 mol碳碳双键,则可以与2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C正确;甲酸香叶酯中含有碳碳双键,可与溴发生加成反应,与酸性KMnO4溶液发生氧化反应,二者反应原理不同,D错误。] 15.(2018·银川模拟)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式为CH4O和C2H6O的有机物一定互为同系物

B.在酸性条件下,C2H5CO18OC2H5的水解产物是C2H5CO18OH和C2H5OH

C.分子式为C6H12且碳碳双键在碳链末端的烯烃共有6种同分异构体(不考虑立体异构)

D.三联苯()的一氯代物有4种

D[CH4O只能是甲醇,C2H6O可能是甲醚和乙醇,不一定互为同系物,A 错误;在酸性条件下,C2H5CO18OC2H5的水解产物是C2H5COOH和C2H185OH, B 错误;分子式为C6H12且碳碳双键在碳链末端的烯烃,共有7种同分异构体(不考虑立体异构),C错误;三联苯中有4种氢原子,所以一氯代物有4种同分异构体,D正确。]

16.(2018·东营模拟)分枝酸可用于生化研究,其结构简式如图。下列关于分枝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分子中含有2种官能团

B.可与乙醇、乙酸反应,且反应类型相同

C.1 mol分枝酸最多可与3 mol NaOH发生中和反应

D.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且原理相同

B[分枝酸分子中含有羧基、醇羟基、碳碳双键和醚键4种官能团,A错误;分枝酸分子中含有羧基和醇羟基,故可与乙醇、乙酸发生酯化(取代)反应,B正确;分枝酸分子中的六元环不是苯环,其分子结构中的羟基为醇羟基,不能与NaOH发生中和反应,故1 mol分枝酸最多可与2 mol NaOH发生中和反应,C 错误;分枝酸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发生的是加成反应,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发生的是氧化反应,原理不同,D错误。]

17.(2018·开封模拟)乌头酸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关于乌头酸的说法错误的是()

A.分子式为C6H6O6

B.乌头酸能发生水解反应和加成反应

C.乌头酸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D.含1 mol乌头酸的溶液最多可消耗3 mol NaOH

B[乌头酸中含有3个—COOH和1个碳碳双键,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碳碳双键的性质),可以发生加成反应(碳碳双键的性质),1 mol乌头酸最多可消耗3 mol NaOH(—COOH的性质),但不能发生水解反应。] 18.(2018·河北三市联考)有机物M可用于合成香料,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有机物M中有2种含氧官能团

B.1 mol有机物M可与1 mol NaOH发生反应

C.有机物M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

D.1 mol有机物M最多能与3 mol H2反应

C[由题给有机物M的结构简式可知,M中含有羟基和酯基2种含氧官能团,A项正确;M中只有酯基能和NaOH发生反应,B项正确;M不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C项错误;M中只有苯环能与氢气发生反应,故1 mol M最多能与3 mol氢气反应,D项正确。]

19.(2018·潍坊模拟)下列有关物质水解的说法正确的是()

A.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是多肽

B.淀粉水解的最终产物是氨基酸

C.纤维素不能水解成葡萄糖

D.油脂水解产物之一是甘油

D[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是氨基酸,A错误;淀粉水解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B错误;纤维素水解的最终产物也是葡萄糖,C错误;油脂是高级脂肪酸与甘油形成的酯,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生成高级脂肪酸和甘油,在碱性条件下,完全水解生成高级脂肪酸盐和甘油,D正确。]

20.分子式为C5H9ClO2的同分异构体甚多,其中能与NaHCO3发生反应产生CO2的同分异构体共有(不考虑立体异构)()

A.4种B.8种

C.12种D.16种

21.用括号中的试剂和方法除去各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正确的是()

A.苯中的甲苯(溴水,分液)

B.乙醇中的乙酸(NaOH溶液,分液)

C.蛋白质中的葡萄糖[(NH4)2SO4,过滤]

D.乙酸乙酯中的乙酸(NaOH溶液,分液)

C[除杂的要求:既要把杂质除去,又不能引入新的杂质且原物质不能被消耗。苯和甲苯混溶,且二者都能溶解溴,故苯中的甲苯不能用溴水除去,A错误;乙醇与NaOH溶液不分层,B错误;乙酸乙酯在碱性条件下易水解,D错误;加(NH4)2SO4盐析,过滤得纯净蛋白质,C正确。]

有机化学的发展与应用

第一单元 有机化学的发展与应用 [学习目标定位] 1.知道有机化学的发展简史及发展现状,能说出有机化学发展史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几个科学家及其成就。2.知道有机化学在人类生活和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3.理解有机物的一般特点及与无机物的联系与区别。 1.有机化学是研究有机化合物的组成、结构、性质、制备方法与应用的科学。有机化学所研究范围包括有机化合物的来源、结构、性质、合成、应用及有关理论和方法等。 (1)下列三种有机物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请说明它们的主要来源:①甲烷:天然气;②乙烯:石油裂解;③苯:煤的干馏。 (2)乙醇是酒类的主要成分。乙醇可由乙烯与水反应进行合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H 2===CH 2+H 2O ――→催化剂 △ CH 3CH 2OH ,该反应类型是加成反应。 2.有下列有机物:①乙酸乙酯、②聚乙烯、③乙醇、④醋酸、⑤甲苯、⑥油脂、⑦淀粉、⑧蛋白质。回答下列问题: (1)属于高分子化合物的是②⑦⑧;

(2)人类食物的主要营养物质是⑥⑦⑧; (3)⑤的结构简式是,其有机物类别是芳香烃; (4)能够发生酯化反应的是③④; (5)能够发生水解反应的是①⑥⑦⑧; (6)既能与钠反应,又能与碳酸钠反应的是④。 探究点一有机化学的发展与应用 1.我国早期的化学实践活动 (1)3 000多年前已经用煤作为燃料。 (2)2 000多年前掌握了石油和天然气的开采技术。 (3)1 000多年前学会了从植物中提取染料、药物和香料等。 2.近代有机化学的形成 (1)19世纪初,瑞典化学家贝采利乌斯提出了有机化学概念,使有机化学逐渐发展成为化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2)1828年德国化学家维勒首次在实验室用无机盐氰酸铵(NH4CNO)合成了有机物尿素[CO(NH2)2],打破了早期科学家提出的“生命力论”。 (3)德国化学家李比希创立了有机化合物定量分析法和早期的“基团理论”。 (4)1848年~1874年间,关于碳的价键、碳原子的空间结构等理论逐渐趋于完善,之后建立了研究有机化合物的官能团体系,使有机化学成为一门较完整的学科。 3.现代有机化学的发展 (1)关于有机化学结构理论的建立和有机反应机理的研究,使人们对有机反应有了新的掌控能力。 (2)红外光谱(IR)、核磁共振谱(NMR)、质谱(MS)和X射线衍射(XRD)等物理方法的引入,使有

2020届高考化学课标版二轮习题:考前冲刺 第10题 常见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

第10题 常见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 题组一 常见有机物的性质及应用 1.下列生活用品中主要由塑料制成的是( ) A.汽车轮胎 B.聚乙烯包装膜 C.尼龙书包 D.棉袜子 答案 B A 项,汽车轮胎主要是由橡胶制成的;B 项,聚乙烯为典型的热塑性塑料;C 项,尼龙为聚酯类合成纤维;D 项,棉袜子的主要成分为纤维素。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可用金属钠除去乙醇溶液中的水 B.萃取碘水中的碘单质,可用乙醇作萃取剂 C.我国西周时发明的“酒曲”酿酒工艺,是利用了催化剂使平衡正向移动的原理 D.汽油中加入适量乙醇作汽车燃料,可节省石油资源,减少汽车尾气对空气的污染答案 D A 项,钠与乙醇、水都能发生反应;B 项,乙醇与水互溶,此处不能用乙醇作萃取剂; C 项,“酒曲”为酿酒工艺中的催化剂,可加快反应速率,与平衡移动无关; D 项,汽油中加入适量乙醇作汽车燃料,可减少石油的使用,因此可节省石油资源,乙醇中含氧元素,提高了汽油中的含氧量,使汽油燃烧更充分,减少了碳氢化合物、CO 等的排放,减少了汽车尾气对空气的污染。 3.有机反应类型较多,形式多样。下列反应中属于加成反应的是( )①2CH 3CH 2OH+2Na 2CH 3CH 2ONa+H 2↑ ②CH 2 CH 2+H 2O C 2H 5OH ③(C 6H 10O 5)n (淀粉)+nH 2O nC 6H 12O 6(葡萄糖) ④ +3H 2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 D 反应①属于置换反应,反应③属于水解(或取代)反应。 4.生活中一些常见有机物的转化如图: 淀粉 C 6H 12O 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上述有机物中只有C6H12O6属于糖类物质 B.转化1可在人体内完成,该催化剂属于蛋白质 C.物质C和油脂类物质互为同系物 D.物质A和B都属于非电解质 答案 B 淀粉(转化1)在人体内淀粉酶作用下发生水解反应,最终转化为葡萄糖,葡萄糖在酒化酶的作用下转化成酒精,反应方程式为C6H12O 6 2C2H5OH+2CO2↑,且A可发生连续氧化反应,则A为C2H5OH,B为CH3COOH,C为 CH3COOC2H5。A项,淀粉、C6H12O6属于糖类物质;B项,淀粉属于多糖,在酶催化作用下水解最终生成葡萄糖,此处的酶属于蛋白质;C项,C为乙酸乙酯,油脂为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含—COOC—的数目不同,结构不相似,不互为同系物;D项,乙酸可在水中发生电离,为电解质,而乙醇不能,乙醇为非电解质。 5.由下列实验事实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 实验事实结论 A 将乙烯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溶液最终 变为无色透明 生成的1,2-二溴乙烷无色可溶于四氯化碳 B 乙酸乙酯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共热后,混 合液不再分层 乙酸乙酯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可完全水解 C 葡萄糖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混合共热后, 生成砖红色沉淀 葡萄糖是还原性糖 D 乙酸和乙醇都可与金属钠反应产生可燃性 气体 乙酸分子中的氢与乙醇分子中的氢具有相 同的活性 答案 D A项,乙烯与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无色的1,2-二溴乙烷,可溶于四氯化 碳,因此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B项,乙酸乙酯属于酯,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加热发 生水解反应生成乙酸钠和乙醇,混合液不再分层;C项,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和葡萄 糖共热产生砖红色沉淀(氧化亚铜),氢氧化铜被葡萄糖还原,葡萄糖表现还原性;D

有机高分子材料的发展与应用

有机高分子材料的发展与应用 人类生存繁衍的历史可以说是人类同大自然相互作用、共同发展和不断进化的历史。选择什么样的生存和发展模式以及如何实现它,一直是困扰着人类的重大命题。 文明是人类改造世界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人类文明社会不断演替至今,大体经历了采猎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和后工业文明这几个阶段。人类破坏其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的历史可能同人类文明史一样古老。 关键词:塑料、塑料的定义、塑料的分类、塑料的特征、降解塑料、导电塑料、塑料光纤。 前言:随着塑料工业技术的迅速发展,当前世界塑料总产量已超过1.5亿吨,其用途已渗透到国民经济各部门以及人民生活的各个领域,已和钢铁、木材、水泥并列成为四大支柱材料。但随着塑料工业的发展,它对环境的污染、对生态平衡的破坏已引起了社会的极大关注,为此,高效的塑料回收利用技术和降解塑料的研究开发已成为塑料工业界、包装工业界发展的重要发展战略,而且成为全球瞩目的研究开发热点。 一、塑料的定义 塑料是指以树脂(或在加工过程中用单体直接聚合)为主要成分,以增塑剂、填加剂、润滑剂,着色剂等添加剂为辅助成分,在加工过程中能流动成型的材料。 塑料主要有以下特性:①大多数塑料质轻,化学稳定性好,不会锈蚀;②耐冲击性好;③具有较好的透明性和耐磨耗性;④绝缘性好,导热性低;⑤一般成型性、着色性好,加工成本低;⑥大部分塑料耐热性差,热膨胀率大,易燃烧; ⑦尺寸稳定性差,容易变形;⑧多数塑料耐低温性差,低温下变脆;⑨容易老化;⑩某些塑料易溶于溶剂。 二、塑料的分类 塑料的分类体系比较复杂,各种分类方法也有所交叉,按常规分类主要有以下三种:一是按使用特性分类;二是按理化特性分类;三是按加工方法分类。 1、按使用特性分类 根据名种塑料不同的使用特性,通常将塑料分为通用塑料、工程塑料和特种塑料三种类型。 ?通用塑料 一般是指产量大、用途广、成型性好、价格便宜的塑料,如聚乙烯、聚丙烯、酚醛等。

专题一有机化合物的基本概念

专题一:有机化合物的基本概念 考点1:有机物的命名: 【考点梳理】 1、烷烃的系统命名 烷烃的命名主要表现在“一长一多一近一简一小,即“一长”是主链要长,“一多”是支链数目要多,“一近”是编号起点离支链要近,“一简”编号起点离简单支链要近;“小”是支链位置号码之和要小。 2、烯烃和炔烃的命名 原则基本上和烷烃的类似,但不同之处是"一长"是含有双(三)键的最长碳链作为主链,“一近”是编号起点离双(三)键要近。用阿拉伯数字标明双(三)键的位置,用“二”、“三”等汉字数字表示双(三键)的个数。 3、苯的同系物的命名 以苯为主体,苯环上的烃基为侧链进行命名,先读取代基,后读苯环。编号时以较复杂取代基的位置为起点,编号时使取代基编号之和最小。若苯环上仅有两个取代基时,常用“邻”、“间”、“对”表示取代基的相对位置。 【典例精析】 1、下列有机物命名正确的是() A、2、3—二甲基丁烷 B、2,2—二甲基丁烷 C、3—甲基—2—乙基戊烷 D、2,2,3,3四甲基丁烷 答案:B 解析:A选项中数字之间应用“,”隔开,而不是“、”。C中有机物命名应为3,4-二甲基己烷。此类问题可先按名称写出相应的结构式,重新命名,再判断原命题正确与否。D选项数字与汉字之间应用“-”隔开。 备注:若在烷烃命名中,“1”号位出现甲基,“2”号位出现乙基则为错误,一般在命题时不出现丙基,这样可以加快解题速度。 2、4-甲基-2-乙基-1-戊烯经催化加成所得产物名称为() A、4-甲基-2-乙基戊烷 B、2,5-二甲基戊烷 C、2-乙基-4-甲基戊烷 D、2,4-二基甲己烷 答案:D 解析:加成之后主链发生变化,有原来的5个碳原子变成6个,且编号应从含支链较近的开始。 3、(2010·上海卷)下列有机物命名正确的是() A、1,3,4-三甲苯 B、 2-甲基-2-氯乙烷 C、 2-甲基-1-丙醇 D、 2-甲基-3-丁炔 答案:B 解析:A选项取代基编号之和不是最小,应为1,2,4-三甲苯;C选项主链选择错误,应为2-丁醇;D选项编号错误,应选择使官能团的位次最小,命名为3-甲基-1-丁炔。

专题十四常见有机物及其应用

2014高考化学二轮专题突破练:专题十四常见有机物及其应用 [考纲要求] 1.了解有机化合物中碳的成键特征;了解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现象。2.了解甲烷、乙烯、苯等有机化合物的主要性质。3.了解乙烯、氯乙烯、苯的衍生物等在化工生产中的重要作用。4.了解乙醇、乙酸的组成和主要性质及重要应用。5.了解上述有机化合物发生反应的类型。6.了解糖类、油脂、蛋白质的组成和主要性质及重要应用。7.了解常见高分子材料的合成反应及重要应用。8.以上各部分知识的综合应用。 考点一有机物的结构与同分异构现象 近几年高考中频频涉及有机物分子的结构,碳原子的成键特征及同分异构体数目的判断,题目难度一般较小。复习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教材中典型有机物的分子结构特征,识记典型有机物的球棍模型、比例模型,会“分拆” 比对结构模板,“合成”确定共线、共面原子数目。 (1)明确三类结构模板 结构正四面体形平面形直线形 模板 甲烷:碳原子形成的化学 键全部是单键,5个原子 构成正四面体 :6个原子共 面;:12个原子 共面 a—C≡C—b四个 原子共直线;苯环 上处于对角位置 的4个原子共直 线 需要结合相关的几何知识进行分析:如不共线的任意三点可确定一个平面,一条直线与某平面有两个交点时,则这条直线上的所有点都在该相应的平面内,同时要注意问题中的限定性词语(如最多、至少)。 2.学会等效氢法判断一元取代物的种类 有机物分子中,位置等同的氢原子叫等效氢,有多少种等效氢,其一元取代物就有多少种。 等效氢的判断方法: (1)同一个碳原子上的氢原子是等效的。

如分子中—CH3上的3个氢原子。 (2)同一分子中处于轴对称位置或镜面对称位置上的氢原子是等效的。 如分子中,在苯环所在的平面内有两条互相垂直的对称轴,故该分子有两类等效氢。 3.注意简单有机物的二元取代物 (1)CH3CH2CH3的二氯代物有、、、 四种。 (2) 的二氯代物有、、三种。 题组一有机物结构的判断 1.下列化合物的分子中,所有原子都处于同一平面的有() ①乙烷②甲苯③氟苯④四氯乙烯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答案 D 解析—CH3为四面体结构,乙烷和甲苯分子中都含有—CH3,分子中所有原子不可能处于同一平面内。苯和乙烯均为平面形结构,氟苯可看作苯分子中的一个H原子被F原子取代形成的,四氯乙烯可看作乙烯分子中的四个H原子被四个Cl原子取代形成的,则氟苯和四氯乙烯分子中所有原子均处于同一平面内。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丙烷是直链烃,所以分子中3个碳原子也在一条直线上 B.丙烯所有原子均在同一平面上 C.所有碳原子一定在同一平面上 D.至少有16个原子共平面 答案 D

常见有机物的性质及应用

第11题常见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 题组一常见有机物的性质及应用 [解题指导] 1.掌握两类有机反应类型 (1)加成反应:主要以烯烃和苯为代表,碳碳双键、苯环可以发生加成反应。 (2)取代反应:烷烃、苯、乙醇和乙酸均容易发生取代反应。 2.区分三个易错问题 (1)不能区分常见有机物发生反应的反应类型。如塑料的老化发生的是氧化反应,不是加成反应,单糖不能发生水解反应等。 (2)不能灵活区分有机反应的反应条件。如苯与溴水不反应,只与纯液溴反应。 (3)不能准确地对有机物进行分类。如油脂不是高分子化合物。 3.牢记三种物质的特征反应 (1)葡萄糖:在碱性、加热条件下与银氨溶液反应析出银;在碱性、加热条件下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 (2)淀粉:在常温下遇碘变蓝。 (3)蛋白质:浓硝酸可使蛋白质变黄,发生颜色反应。 4.同分异构体判断时必记的三个基团 丙基(C3H7—)有2种,丁基(C4H9—)有4种,戊基(C5H11—)有8种。 [挑战满分](限时10分钟) 1.下列涉及有机物的性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A.乙烯和聚氯乙烯都能发生加成反应 B.将铜丝在酒精灯上加热后,立即伸入无水乙醇中,铜丝恢复成原来的红色 C.黄酒中某些微生物使乙醇氧化为乙酸,于是酒就变酸了 D.HNO3能与苯、甲苯、甘油、纤维素等有机物发生反应,常用浓硫酸作催作剂 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有机化合物中每个碳原子最多形成4个共价键 B.油脂、淀粉、蛋白质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C.用溴水既可以鉴别甲烷和乙烯,也可以除去甲烷中的乙烯 D.乙烯和苯均能发生氧化反应,说明乙烯和苯分子中均有碳碳双键

最经典总结-第14讲 常见有机物及其应用

常见有机物及其应用 最新考纲 考向分析 考点一 有机物的组成、结构和性质 Z 真题感悟hen ti gan wu (课前) 1.(2017·全国Ⅱ·10)下列由实验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 ) 4物,A 项正确。 乙醇和水均能与Na 反应生成H 2,但Na 与水反应更剧烈,故水分子中氢的活性强于乙醇分子中氢的活性,需要注意的是乙醇分子中只有—OH 中的H 能与Na 反应,乙醇分子中氢的活性不完全相同,B 项错误;乙酸能除去水垢,说明酸性:乙酸>碳酸,C 项错误;CH 4与Cl 2发生取代反应生成的CH 3Cl 不具有酸性,但生成的HCl 能使湿润的石蕊试纸变红,D 项错误。 2.(2017·全国Ⅲ·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 .植物油氢化过程中发生了加成反应 B .淀粉和纤维素互为同分异构体 C .环己烷与苯可用酸性KMnO 4溶液鉴别 D .水可以用来分离溴苯和苯的混合物

[解析]植物油氢化过程中发生了油脂与氢气的加成反应,A项正确。淀粉和纤维素的通式均为(C6H10O5)n,但由于二者n值不同,所以不互为同分异构体,B项错误;环己烷与苯都不能与酸性KMnO4溶液反应,所以不能用酸性KMnO4溶液鉴别环己烷与苯,C项错误;溴苯与苯互溶,且二者均不溶于水,所以不能用水分离溴苯和苯的混合物,D项错误。 3.(2018·全国Ⅰ·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B) A.蔗糖、果糖和麦芽糖均为双糖 B.酶是一类具有高选择催化性能的蛋白质 C.植物油含不饱和脂肪酸酯,能使Br2/CCl4褪色 D.淀粉和纤维素水解的最终产物均为葡萄糖 [解析]果糖属于单糖。 4.(2016·上海·6)乙酸乙酯广泛用于药物、染料、香料等工业,中学化学实验常用a装置来制备。 完成下列填空: (1)实验时,通常加入过量的乙醇,原因是_增大反应物浓度,使平衡向生成酯的方向移动,提高酯的产率(合理即给分)__。加入数滴浓硫酸即能起催化作用,但实际用量多于此量,原因是_浓H2SO4能吸收生成的水,使平衡向生成酯的方向移动,提高酯的产率__;浓硫酸用量又不能过多,原因是_浓H2SO4具有强氧化性和脱水性,会使有机物炭化,降低酯的产率__。 (2)饱和Na2CO3溶液的作用是_中和乙酸__、_溶解乙醇__、_减少乙酸乙酯在水中的溶解__。 (3)反应结束后,将试管中收集到的产品倒入分液漏斗中,_振荡__、_静置__,然后分液。 (4)若用b装置制备乙酸乙酯,其缺点有原料损失较大、_易发生副反应__。由b装置制得的乙酸乙酯粗产品经饱和碳酸钠溶液和饱和食盐水洗涤后,还可能含有的有机杂质是_乙醚__,分离乙酸乙酯与该杂质的方法是_蒸馏__。 R 弱点突破 uo dian tu po (课堂)

高中化学 常见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 -学生版

第10题常见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 题组一常见有机物的性质及应用 [解题指导] 1.掌握两类有机反应类型 (1)加成反应:主要以烯烃和苯为代表,碳碳双键、苯环可以发生加成反应。 (2)取代反应:烷烃、苯、乙醇和乙酸均容易发生取代反应。 2.区分三个易错问题 (1)不能区分常见有机物发生反应的反应类型。如塑料的老化发生的是氧化反应,不是加成反应,单糖不能发生水解反应等。 (2)不能灵活区分有机反应的反应条件。如苯与溴水不反应,只与纯液溴反应。 (3)不能准确地对有机物进行分类。如油脂不是高分子化合物。 3.牢记三种物质的特征反应 (1)葡萄糖:在碱性、加热条件下与银氨溶液反应析出银;在碱性、加热条件下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 (2)淀粉:在常温下遇碘变蓝。 (3)蛋白质:浓硝酸可使蛋白质变黄,发生颜色反应。 4.同分异构体判断时必记的三个基团 丙基(C3H7—)有2种,丁基(C4H9—)有4种,戊基(C5H11—)有8种。 [挑战满分](限时10分钟) 1.下列涉及有机物的性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A.乙烯和聚氯乙烯都能发生加成反应 B.将铜丝在酒精灯上加热后,立即伸入无水乙醇中,铜丝恢复成原来的红色 C.黄酒中某些微生物使乙醇氧化为乙酸,于是酒就变酸了 D.HNO3能与苯、甲苯、甘油、纤维素等有机物发生反应,常用浓硫酸作催作剂 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有机化合物中每个碳原子最多形成4个共价键 B.油脂、淀粉、蛋白质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C.用溴水既可以鉴别甲烷和乙烯,也可以除去甲烷中的乙烯D.乙烯和苯均能发生氧化反应,说明乙烯和苯分子中均有碳碳双键 3.有机化合物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苯的硝化、油脂的皂化均可看作取代反应 B.蛋白质水解生成葡萄糖,放出热量,提供生命活动的能量C.石油裂解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轻质液体燃料的产量和质量 D.棉花和合成纤维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糖类、油脂、蛋白质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B.植物油的主要成分是高级脂肪酸 C.棉、麻、羊毛完全燃烧都只生成CO2和H2O D.乙烷的二氯取代物有两种同分异构体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烷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加成反应 B.将石蜡油(液态烷烃混合物)加强热分解生成的气体都是烷烃C.甲苯能够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D.乙醇能够被酸性的高锰酸钾溶液直接氧化成乙酸 6.下列与有机物的结构、性质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苯、油脂均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B.甲烷和Cl2的反应与乙烯和Br2的反应属于同一类型的反应C.葡萄糖、果糖的分子式均为C6H12O6,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D.乙醇、乙酸均能与Na反应放出H2,二者分子中官能团相同 7.下列关于苯的叙述正确的是()

有机化合物结构的表示方法

有机化合物结构的表示方法(拓展应用) 一.学习目标 学会用结构式、结构简式和键线式来表示常见有机化合物的结构 二.重点难点 结构简式表示有机化合物的结构 三.知识梳理 【练习】写出下列有机物的电子式 乙烷、乙烯、乙炔、乙醇、乙酸、乙醛 1. 结构式的书写 (1)结构式定义 (2)书写注意点 【练习】写出下列有机物的结构式 乙烷、乙烯、乙炔、乙醇、乙酸、乙醛 2.结构简式书写: (1)定义 (2)书写注意点 ①表示原子间形成单键的“—”可以省略 ②“C=C”和“C≡C”中的“=”和“≡”不能省略。但醛基、羰基、羧基可以简写为“-CHO”、“-CO-”、“-COOH” ③不能用碳干结构表示,碳原子连接的氢原子个数要正确,官能团不能略写,要注意官能团中各原子的结合顺序不能随意颠倒。 【练习】写出下列有机物的结构简式 乙烷、乙烯、乙炔、乙醇、乙酸、乙醛 3.键线式: 定义:将碳、氢元素符号省略,只表示分子中键的连接情况,每个拐点或终点均表示有一个碳原子,称为键线式。每个交点、端点代表一个碳原子,每一条线段代表一个共价键,每个碳原子有四条线段,用四减去线段数既是氢原子个数。【练习】写出下列有机物的键线式

丙烷、丙烯、丙炔、丙醇、丙酸、丙醛 注意事项: (1)一般表示3个以上碳原子的有机物;弄清碳原子的杂化方式 (2)只忽略C-H 键,其余的化学键不能忽略; (3)必须表示出C=C 、C ≡C 键等官能团; (4)碳氢原子不标注,其余原子必须标注(含羟基、醛基和羧基中氢原子)。 (5)计算分子式时不能忘记顶端的碳原子。 【小结】有机化合物结构的表示方法 电子式 结构式 结构简式 键线式 【过关训练】 12C C C C H H H H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 C C C Br H Br H H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略去碳氢 元素符号 短线替换 共用电子对 省略短线 双键叁键保留

生活中常见的有机物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知识结构:本节是人教版高中《化学》第二册第五章第四节《乙酸》,从知识结构上看,包含了两部分内容即乙酸和羧酸,乙酸是羧酸类物质的代表物,两者是特殊和—般的关系。本节分两课时完成,其中第—课时按教材的编排体系,包含乙酸概述、乙酸的分子结构特点、乙酸的性质研究、乙酸的用途和乙酸的制法。 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从教材整体上看,乙酸既是很重要的烃的含氧衍生物,又是羧酸类物质的代表物,它和我们的生活生产实际密切相关,从知识内涵和乙酸的分子结构特点上看,乙酸既是醇、酚、醛知识的巩固、延续和发展,又是学好酯(油脂)类化合物的基础。故本节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3.教学重点:根据教学大纲和以上的教材分析,乙酸的结构和性质是本课时的教学重点,特别是酯化反应的特点和过程分析即对酯化反应演示实验 的观察和有关问题及数据分析、推理又是性质教学中的重点。 4.教材的处理:为了使教学具有更强的逻辑性,突出教学重点内容,充分说明物质的性质决定于物质的结构,对教材的内容在教学程序上进行了调整:(1)将乙酸的结构特点放在乙酸的性质之后去认识。当学生对乙酸的性质有了感性认识后,再提出为什么乙酸会有这些性质呢?必然使学生联想到它的结构有何特点呢?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观点的认识,又能反映出化学思维的主要特点:由具体到抽象,由宏观到微观。 (2)为了突出酯化反应的过程分析和加深对酯化反应的条件理解,将课本P.148的演示实验做了适当的改进(详见教学过程设计),增强了学生对实验过程及实验数据的分析推断能力,达到了“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的教学效果。 5.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使学生掌握乙酸的分子结构特点,主要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用途,初步掌握酯化反应。 (2)能力培养一通过实验设计、动手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加强基本操作训练,培养分析、综合的思维能力和求实、创新、合作的优良品质。 (3)方法训练——介绍同位素原子示踪法在化学研究中的应用,通过酯化反应过程的分析、推理、研究、培养学生从现象到本质、从宏观到微观、从实践到理论的自然科学思维方法 二、教学方法——“探究式” 教学活动是师生互动的一个过程,其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必须相互促进,协调发展。根据教学任务和学生特征,为了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过程,使其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成为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高手。其基本过程如下以上过程可概括为:情景激学,实验促学,构建导学,迁移博学。 三、学生分析和学法指导 1.学力分析:从知识结构上看,学生已经学完烃的基础知识和乙醇、苯酚、乙醛等内容,对有机化合物的学习特别是有机分子中的官能团和有机物的化学性质之间的相互联系有了一定的认识,能掌握常见的有机反应类型,具备了一定的实验设计能力,渴望自己独立完成实验。有较强的求知欲,师生间彼此了解,有很好的沟通交流基础。 2.学法指导: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特点,在教学中: (1)通过指导学生设计多种能证明乙酸酸性和酸性强弱的实验,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分析比较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学生掌握如何通过化学实验设计和实施化学实验达到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通过对酯化反应演示实验的改进,突出了酯化反应过程、条件和实验装置特点的分析推理和研究,使学生在课堂上通过教师创设的演示实验氛围,潜移默化地受到自然科学方法论思想的熏陶。自然科学的研究过程是以自然现象、科学实验为基础,用提出问题——探索分析——解决问题——迁移发展(再提出问题)的方法展开探索的过程。教会学生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能力。 四、教学手段 教学中应充分利用演示实验、学生设计实验、实物感知和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等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共同创设一种民主、和谐、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动脑想”“动手做”“动口说”的机会,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五、课堂教学过程设计 本节课重点抓好性质教学这一主要环节,其教学过程设计如下: [引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乙醇的结构和一些重要的性质,知道它是酒的主要成分,那你又是否知道:为什么酒的年份越长味道就越香?厨师烧鱼时加醋并加点酒,鱼的味道就变得无腥、鲜美?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就能够知道其中的奥妙。 [板书]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乙酸

常见有机物及其应用专题复习

断。 常见有机物及其应用专题 [考纲要求] 1.了解有机化合物中碳的成键特征;了解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现象。 2.了解甲烷、乙烯、苯等有机化合物的主要性质。 3.了解乙烯、苯的衍生物等在化工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4.了解乙醇、乙酸的组成和主要性质及重要应用。 5.了解上述有机化合物发生反应的类型。 6.了解糖类、油脂、蛋白质的组成和主要性质及重要应用。 7.了解常见高分子材料的合成反应及重要应用。 8.以上各部分知识的综合应用。 考点一有机物的结构与同分异构现象 近几年高考中频频涉及有机物分子的结构,碳原子的成键特征及同分异构体数目的判断,题目难度一般较小。复习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教材中典型有机物的分子结构特征,识记典型有机物的球棍模型、比例模型,会“分拆”比对结构模板,“合成”确定共线、共面原子数目。 (1) (2)对照模板定共线、共面原子数目 需要结合相关的几何知识进行分析:如不共线的任意三点可确定一个平面,一条直线与某平面有两个交点时,则这条直线上的所有点都在该相应的平面内,同时要注意问题中的限定性词语(如最多、至少)。 2.学会等效氢法判断一元取代物的种类 有机物分子中,位置等同的氢原子叫等效氢,有多少种等效氢,其一元取代物就有多少种。等效氢的判断方法: (1)同一个碳原子上的氢原子是等效的。

如分子中—CH3上的3个氢原子。 (2)同一分子中处于轴对称位置或镜面对称位置上的氢原子是等效的。 如分子中,在苯环所在的平面内有两条互相垂直的对称轴,故该分子有两类等效氢。 3.注意简单有机物的二元取代物 (1)CH3CH2CH3的二氯代物有 (2)的二氯代物有三种。 题组一选主体,细审题,突破有机物结构的判断 1.下列关于的说法正确的是() A.所有原子都在同一平面上 B.最多只能有9个碳原子在同一平面上 C.有7个碳原子可能在同一直线上 D.最多有5个碳原子在同一直线上 答案 D 解析此有机物的空间结构以苯的结构为中心,首先联想苯分子是6个碳原子与6个氢原子在同一平面上,一条直线上有两个碳原子和两个氢原子;其次根据乙烯的平面结构与甲烷的正四面体结构;最后根据共价单键可以旋转,乙烯平面可以与苯平面重合,从而推出最多有11个碳原子在同一平面上,最多有5个碳原子在同一直线上。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丙烷是直链烃,所以分子中3个碳原子也在一条直线上 B.丙烯所有原子均在同一平面上 C.所有碳原子一定在同一平面上 D.至少有16个原子共平面 答案 D 解析:A项,直链烃是锯齿形的,错误;

各类有机物的通式

各类有机物的通式、及主要化学性质 烷烃CnH2n+2 仅含C—C键与卤素等发生取代反应、热分解、不与高锰酸钾、溴水、强酸强碱反应 烯烃CnH2n 含C==C键与卤素等发生加成反应、与高锰酸钾发生氧化反应、聚合反应、加聚反应 炔烃CnH2n-2 含C≡C键与卤素等发生加成反应、与高锰酸钾发生氧化反应、聚合反应苯(芳香烃)CnH2n-6与卤素等发生取代反应、与氢气等发生加成反应 (甲苯、乙苯等苯的同系物可以与高锰酸钾发生氧化反应) 卤代烃:CnH2n+1X 醇:CnH2n+1OH或CnH2n+2O 苯酚:遇到FeCl3溶液显紫色醛:CnH2nO 羧酸:CnH2nO2 酯:CnH2nO2 有机反应类型: 取代反应:有机物分子里的某些原子或原子团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所代替的反应。 加成反应:有机物分子里不饱和的碳原子跟其他原子或原子团直接结合的反应。 聚合反应:一种单体通过不饱和键相互加成而形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反应。 加聚反应:一种或多种单体通过不饱和键相互加成而形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反应。 消去反应:从一个分子脱去一个小分子(如水.卤化氢),因而生成不饱和化合物的反应。 氧化反应:有机物得氧或去氢的反应。 还原反应:有机物加氢或去氧的反应。 酯化反应:醇和酸起作用生成酯和水的反应。 水解反应:化合物和水反应生成两种或多种物质的反应(有卤代烃、酯、糖等) 甲烷燃烧 CH4+2O2→CO2+2H2O(条件为点燃) 甲烷隔绝空气高温分解 甲烷分解很复杂,以下是最终分解。CH4→C+2H2(条件为高温高压,催化剂) 甲烷和氯气发生取代反应 CH4+Cl2→CH3Cl+HCl CH3Cl+Cl2→CH2Cl2+HCl CH2Cl2+Cl2→CHCl3+HCl CHCl3+Cl2→CCl4+HCl (条件都为光照。)

常见有机化合物官能团

常见有机化合物官能团 1. 苯基 苯(benzene, C6H6)有机化合物,是组成结构最简单的芳 香烃,在常温下为一种无色、有甜味的透明液体,并具有强烈的芳香气味。可燃,有毒,为IARC 第一类致癌物。苯具有的环系叫苯环,是最简单的芳环。苯分子去掉一个氢以后的结构叫苯基,用Ph 表示。因此苯也可表示为PhH 2. 羟基羟基,又称氢氧基。是由一个氧原子和一个氢原子相连组成的一价原子团,化学式-OH。 在无机物中在无机物中,通常含有羟基的为含氧酸或其的酸式盐。含羟基的物质溶解于水会电离出氢离子,因此含羟基的物质水溶液多成偏酸性。 在有机物中在有机化学的系统命名中,在简单烃基后跟着羟基的称作醇,而糖类多为多羟基醛或酮。 羟基直接连在苯环上的称作酚。 具体命名见OH 原子团的命名注:乙醇为非电解质,不显酸 性。 羟基的性质 1. 还原性,可被氧化成醛或酮或羧酸

2. 弱酸性,醇羟基与钠反应生成醇钠,酚羟基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酚钠 3. 可发生消去反应,如乙醇脱水生成乙烯 OH 原子团的命名此原子团在有机化合物中称为羟基,是醇( ROH )、酚(ArOH )等分子中的官能团;在无机化合物水溶液中以带负电荷的离子形式存在(OH-1 ),称为氢氧根。当羟基与苯环相连形成苯酚时,可使苯环致活,显弱酸性。再进基主要进入其邻位、对位。 羟基与氢氧根的区别在很多情况下,由于在示性式中,羟基和氢氧根的写法相同,因此羟基很容易和氢氧根混淆。 虽然氢氧根和羟基均为原子团,但羟基为官能团,而氢氧根为离子。而且含氢氧根的物质在水溶液中呈碱性,而含羟基的物质的水溶液则多呈偏酸性。氢氧根和羟基在有机化学上的共性是亲核性。 有机合成中羟基的保护羟基是有机化学中最常见的官能团之一,无论是醇羟基还是酚羟基均容易被多种氧化剂所氧化。因此在多官能团化合物 的合成过程中,羟基或者部分羟基需要先被保护,阻止它参与反应,在适当的步骤中再被转化。 3. 烃基

江苏省启东市2018届高考化学认识有机化合物有机化合物的分类有机化合物的发展与应用1练习

有机化合物的发展与应用 1.下列不属于有机物的是() A.尿素[CO(NH2)2] B.醋酸(CH3COOH) C.乙炔(C2H2) D.碳化硅(SiC) 2.在科学史上中国有许多重大的发明和发现,它们为世界现代物质文明奠定了基础,以下发明和发现属于化学史上中国对世界的重大贡献的是:①火药、②指南针、③造纸、④印刷技术、⑤炼铜、炼铁、炼钢、⑥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⑦人工合成蛋白质、⑧提出原子—分子学说() A.②④⑥⑧ B.①③⑤⑦ C.①②③④⑧ D.⑤⑥⑦⑧ 3.书法离不开文房四宝(笔、墨、纸、砚)。做笔用的狼毫,研墨用的墨条以及宣纸(即白纸)和做砚台用的砚石的主要成分依次是() A.多糖、石墨、蛋白质、无机盐 B.塑料、石墨、多糖、无机盐 C.蛋白质、石墨、多糖、无机盐 D.蛋白质、煤炭、多糖、有机玻璃 4.我国继“三鹿毒奶粉”事件之后,最近又连续出现了几起影响较大的食品安全事件。下列做法不利于食品安全的是() A.用聚氯乙烯塑料袋包装食品 B.为了增加营养,可在面包中加一些含蛋白质、油脂等的物质 C.在食品加工中科学使用食品添加剂 D.研发高效低毒的农药,降低蔬菜的农药残留量 5. 2012年4月22日是第43个“世界地球日”,下列行为中不利于保护地球的是()A.大量开采煤、石油及天然气以满足工业发展的需要 B.严格履行《京都议定书》,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 C.加强新能源研究,使用压缩天然气、氢气作汽车燃料 D.研发可降解塑料或代用品,控制白色污染 6.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天然气与煤、柴油相比是较清洁的能源 B.神八宇航员所穿航天服由我国自行研制的新型“连续纤维增韧”航空材料做成,其主要成分是由碳化硅、陶瓷和碳纤维复合而成的,它是一种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C.具有遗传功能的DNA能够把遗传信息传递给下一代,DNA属于有机物 D.蛋白质都是由氨基酸形成的可降解的高分子化合物,其水溶液有丁达尔效应 7.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第四章 常见的有机化合物

第四章常见的有机化合物 第一节有机化学的基本概念 一.必知必会 1.有机物 (1)概念:有机物通常指含有________元素的化合物。但是,CO、CO2、H2CO3、____盐、HCN(CN—盐)、KSCN、SiC等不属于有机物。 (2)有机物的种类繁多,其主要原因 ①碳原子有____个价电子,能和碳或其他原子形成____个________键(填“共价”或 “离子”); ②碳链长度可以不同,碳碳原子之间的结合方式可以形成,还可以形成; ③有机物普遍存在___________________(填“同系物”或“同分异构”)现象。(3)有机物的主要特点 ①溶解性:一般难溶于________,易溶于___________; ②可燃性:一般___________________(填“易燃”或“不易燃烧”); ③导电性:一般___________________(填“易导电”或“不易导电”); ④熔沸点:一般___________________(填“较高”或“较低”); ⑤是否电解质:大多数有机物是___________(填“电解质”或“非电解质”); ⑥相互反应:大多比较复杂,一般_______(填“较快”或“较慢”),且常伴有副反应。2.同系物 (1)概念:化学上,将_______相似;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______________的化合物互称为同系物。 (2)特点 ①原子间的结合方式相似,除组成元素要求相同外,官能团的______,甚至_____相同。 ②符合同一通式,但_______肯定不相同。 ③化学性质_____(填“相似”或“完全不同”),物理性质一般随原子数的增加而递变。3.同分异构现象 (1)概念:________相同而_______不同的化合物互称为同分异构体。你能分辨同分异构体和同一种物质吗? (2)①书写C4H10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并命名(系统命名): ②书写C5H12的烷烃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并命名(系统命名):

高考化学常见有机物及其应用

常见有机物及其应用 考试内容: 1.了解有机化合物中碳的成键特征。了解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现象。 2.了解甲烷、乙烯、苯等有机化合物的主要性质。 3.了解乙烯、氯乙烯、苯的衍生物等在化工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4.了解乙醇、乙酸的组成和主要性质及重要应用。 5.了解上述有机化合物发生反应的类型。 6.了解糖类、油脂、蛋白质的组成和主要性质及重要应用。 7.了解常见高分子材料的合成反应及重要应用。 8.以上各部分知识的综合运用 高频考点1 烃的性质及其应用 【样题1】有机化合物分子中双键上的碳原子与其他原子直接结合成新的化合物分子的反应是加成反应。下列过程与加成反应有关的是() A.苯与溴水混合振荡,水层颜色变浅 B.乙烯与溴水混合振荡,水层颜色变浅 C.乙烯与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D.甲烷与氯气在一定条件生成四氯化碳 【解题指导】选B。苯与溴水混合振荡后,苯萃取了溴水中的溴使水层颜色变浅,与加成反应无关,A 错误;乙烯与溴水混合振荡,颜色变浅是发生了加成反应,生成氯乙烯,B正确;乙烯与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是发生了氧化反应,C错误;甲烷与氯气生成四氯化碳,是取代反应,D错误。 【命题解读】《高考考纲》明确要求考生了解甲烷、乙烯、苯等有机化合物的主要性质,了解乙烯、氯乙烯、苯的衍生物等在化工生产中的重要作用。烃是一切有机物的母体,是考查有机化学不可缺少的内容。在近几年的考题中频繁出现,本部分试题难度较小,以选择题形式出现的较多,以考查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自学能力为主。由于本专题的知识点与能源、交通、医疗、工农业生产、科技、环保、生态平衡联系密切,与此相关的试题也应特别注意。 高频考点2 乙醇、乙酸的性质及其应用 【样题1】下列有关乙醇、乙酸的说法,错误 ..的是() A.乙醇和乙酸都可以发生酯化反应 B.乙醇和乙酸都可以与钠反应生成氢气 C.乙醇和乙酸都能发生氧化反应

常见化合物的元素组成

常见化合物的元素组成

各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 1 各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 糖类:C、H、O 脂肪:C、H、O 固醇:C、H、O 磷脂:C、H、O、N、P 蛋白质:C、H、O、N(P、S等) 核酸:C、H、O、N、P ATP:C、H、O、N、P 叶绿素:C、H、O、N、M、g 胡萝卜素:C、H 叶黄素:C、H、O NADH:C、H、O、N、P NADPH:C、H、O、N、P 2 说明: 2.1 糖类、脂肪、固醇和叶黄素的组成元素都只有CHO。 2.2 必修一:脂质的组成元素主要是CHO,有些脂质还含有P和N。磷酸的组成元素有N和P。

2.3 磷酸、核酸、ATP、NADH和NADPH都由C、H、O、N、P组成。 2.4 蛋白质一定含有C、H、O、N元素,有的还含有S、P等。如血红蛋白含有Fe、S,其化学式:C3032H4816O812N780S8Fe4。另外上述各种化合物都没有S,而蛋白质可能含有S,所以如果哪个有机物含有S,那么一般可以确定该物质是蛋白质,也就是说S是蛋白质的一种特殊元素。 2.5 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的组成元素不同,叶绿素含Mg,类胡萝卜素不含Mg。 2.6 固醇的化学结构

2.7 叶绿素的化学式:叶绿素a C55H72O5N4Mg 叶绿素b C55H70O6N4Mg 叶绿素c1C35H30O5N4M 叶绿素c2C35H28O5N4Mg 叶绿素d C54H70O6N4Mg 叶绿素f C55H70O6N4Mg 2.8 叶绿素a的结构

2.9 叶绿素b、c、d 2.10 β-胡萝卜素的结构: 2.11 叶黄素:C40H56O2

有机化学的发展与应用教案

专题一认识有机化合物 第一单元有机化学的发展与应用 【学习任务】 1、了解有机化学的发展与应用,并能通过计算求得有机物的分子式。 2、了解利用基团理论、光谱分析等确定有机物结构的方法。 【学习准备】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接触到各种各样的物质,你能说出哪些是有机化合物吗?它们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呢? 【学习思考】 一、有机物的概述 1.概念:含有________的化合物。 2.组成元素:除碳外,通常还有氢、_____、_____,_____、_____及卤素等。 二、有机化学的发展 1.我国早期有机化学 (1)3 000多年前已经用煤作为燃料。 (2)2 000多年前就掌握了_____和_____的开采技术。 (3)从植物中提取_____ 等物质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 2.有机化学的形成 (1)19世纪初,瑞典化学家_____ 提出了有机化学概念。 (2)19世纪中叶以前,科学家提出“_____ ”,认为有机物只能由动 物或植物产生,不可能通过人工的方法将无机物转变为有机物。 (3)1828年,德国化学家维勒利用无机物合成了第一种有机物尿素,冲破了“生命力 论”学说的束缚,打破了_____ 的界限。 3.现代有机化学 (1)_____ 得到广泛应用,成为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基础。 (2)与其他学科融合形成了、以及等多个新型学科。 (3)1965年,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第一次用人工方法合成_____ ,标 志着人类合成蛋白质时代的开始。 三、有机化学的应用 糖类油脂蛋白质 石油天然气天然橡胶 2.具有特殊功能的有机物的合成和使用,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提高了人类的生活质量。 3.有机物在维持生命活动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4.利用药物(大多数是有机物)治疗疾病已经成为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思考讨论: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物吗? 提示: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有机物,如碳的氧化物、碳酸、碳酸(氢)盐、KSCN、

常见有机物结构式

有机结构 一、常见有机物结构式 (1) 1.烷 .................................................................................................................................................................. 1 2.环烷 .............................................................................................................................................................. 2 3.烯 .................................................................................................................................................................. 2 4.炔 .................................................................................................................................................................. 2 5.二烯 .............................................................................................................................................................. 2 6.芳香物 .......................................................................................................................................................... 2 7.醇 .................................................................................................................................................................. 3 8.酚 .................................................................................................................................................................. 3 9.醛 .................................................................................................................................................................. 3 10.酮 ................................................................................................................................................................ 3 11.羧酸 ............................................................................................................................................................ 4 12.酯 ................................................................................................................................................................ 4 13.糖 ................................................................................................................................................................ 4 14.氨基酸 ........................................................................................................................................................ 4 15.其它 ............................................................................................................................................................ 4 二、聚合反应 .. (4) 1.单烯加聚 ...................................................................................................................................................... 4 2.二烯加聚 ...................................................................................................................................................... 5 3.缩聚 .. (5) 一、常见有机物结构式 1.烷 C H H H H C H H H C H H H C H H H C H H H C H C H H H H H C H C H H H H H C H H C H C H H H H H C H H C H H CH 3CHCH 33 C CH 3 CH 2CH 3 CH 3 CH 3CH CH 3CH CH 3 CH C C H H Cl Cl Cl C H H C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