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墨法”与黄宾虹山水画的创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积墨法”与黄宾虹山水画的创新
“积墨法”与黄宾虹山水画的创新
话题:教育学习我的老师山水画
黄宾虹的山水画,尤其是晚年作品,那些层层积叠的墨点,起讫分明的墨线,苍润兼济,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境界,山川浑厚,草木华滋,整个画面元气淋漓, 深沉中蕴藏着大自然神奇的变幻。
这正是黄宾虹先生典型的润厚华滋的风格面貌。
这种面貌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墨不碍墨, 色不碍色, 墨中有色,色中有墨, 色墨交融, 浓黑中见层次的墨色,就是层层积叠遍遍加深“积墨”的结果。
黄宾虹在他的绘画理论中曾提出“五笔、七墨”理论,尤以“积墨法”与黄宾虹山水画创新的关系表现得最为直接。
可以说,没有“积墨法”就不会有润厚华滋的山水风格表现。
黄宾虹的学生王伯敏曾这样记述:“黄宾虹作画, 先勾勒。
然后以干笔去擦, 他的这种擦, 兼有皴的作用。
皴擦之后, 或用泼墨, 或用宿墨点, 方法不一。
他在80岁以后的变,主要是在浓墨破淡墨上。
当他以浓墨破淡墨后,又加宿墨, 宿墨稍干后, 又在宿墨之上干擦, 又加宿墨点, 即所谓‘层层积染’。
这种积染, 能保持墨中见笔, 层次分明, 这
是极不容易办到的事。
” ?这里的“层层积染”就是“积墨法”。
关于“积墨”,《辞海》条目解释:“积墨,中国山水画用墨由淡而深,逐渐渍染的一种技法。
”作为绘画理论,最早见于黄宾虹1934年在上海撰写的《画法要旨》中首次提出的“七墨法”,即浓墨、淡墨、破墨、积墨、泼墨、焦墨、宿墨七种。
其中“浓、淡、焦、宿”可以从形态意义上理解,“破、泼”可以理解为对“浓、淡、焦、宿”等形态的调和,只有“层层积染”才能“润”,才能“厚”。
所以,“积墨”是黄宾虹墨法的关键。
考查“积墨法”是理解黄宾虹山水画创新的重要途经。
一、“积墨法”是黄宾虹立足实践,继承山水画创新传统的结果作为一种用墨方
法,北宋郭熙在《林泉高致》中就对“积墨法”有过论述。
他说:“用淡墨六七加而咸深,即墨色滋润而不枯。
”元代黄公望在《写山水决》中也说:“作画用墨最难,但先用淡墨积至可观处,然后用焦墨、浓墨分出畦径远近,故在生纸上有许多滋润处。
”但直到黄宾虹才把它系统化并上升到理论的高度。
他说:“积墨法以米元章为最备。
浑点丛树, 自淡增浓, 墨气爽朗, 此无所不能胜人者……董思翁书《云起楼图》, 谓‘元章多勾云, 以积墨辅其气, 至虎儿米元章, 全用积墨法画云。
’王东庄谓‘作水墨画, 墨不碍画, 作没骨法。
色不碍色, 自然色中有色, 墨中有墨’, 此善言积墨法者也。
”“我用积墨, 意在墨中求层次。
表现山川浑然之气, 有人即以为墨黑一团, 非人家不解, 恐我功力未到之故。
积墨作画, 实画道中的一个难关, 多加议论, 道理自明。
……古人多用渍墨。
精笔法者苍润可喜, 否则侏儒臃肿成‘墨猪’,意俗可增, 识者不取。
”由此可以看出:第一,作为一种用墨方法,“积墨法”早在宋代中国山水画成熟时期就已出现;第二,黄宾虹第一次明确提出“积墨法”,并阐述了它的技法原则是“墨不碍画,色不碍色,色中有色, 墨中有墨”;第三,使用“积墨法”的目的是“在墨中求层次,表现山川浑然之气”。
黄宾虹的这种见地源于他对传统的深入研究和深刻理解。
88岁时,他曾就这一问题对自己的学生王伯敏说:“有人说我学董北苑(源),其实不然。
对于宋画,使我受益最大的还是巨然。
我也学过李唐、马、夏。
我用功于元画较多。
高房山(克恭)可以说是我的老师,对子久(黄公望)、黄鹤山樵(王蒙)画,在75至80岁间临得较多。
明画枯硬,然而石田(沈周)画,用笔圆浑,自有可学处。
至清代,我受石谿影响自然不少,龚柴丈(贤)用笔虽欠沉着,用墨却胜过明人,我曾师法。
”?但黄宾虹学古不泥古。
他总结前人的“积墨法”是为了自己在山水画创作实践中“墨中求层次,表现山川浑然之气”。
所以他同时又对王伯敏强
调:“学画不能只靠古人,要靠造化自然,要有自己的主张,能从规矩范围中变化出来。
”?正因为“有自己主张”,晚年的黄宾虹在“积墨”的基础上,又演绎出
“渍墨”“亮墨”。
按照他的说法,渍墨入画,往往墨泽浓黑而四边淡化开,得自然的圆晕,而笔迹墨痕,又跃然纸上,所以古代画家画大浑点、圆笔点、侧笔点、胡椒点,多用渍墨法点之。
而“宿墨”的使用其实又是源自黄宾虹对“渍墨”效果的追求。
他说:“画用宿墨,其胸次必先有寂静高洁之观,而后以幽淡天真出之。
”因为用宿墨作画时,用笔容不得拖、涂、抹,必须笔笔落上去,画时不觉其黑,及至干时,笔笔分明,落笔妙时,尤见画面精神十足,但稍有败笔,便暴露无遗。
所以一般画家不敢多用。
而这恰恰又是黄宾虹晚年山水画风格的突出表现。
描绘广西阳朔山水的《阳朔山水图》,全图黑亮而厚密,只留出几块有限的空白以透气。
山道上隐约可见两人相对而坐,身后高山看起来树木葱茏,苍苍莽莽,兀立如翠屏。
此画充分体现了黄宾虹用墨的杰出成就,浓墨、淡墨、泼墨、宿墨法综合运用,而浑厚苍茫的效果就来自于“积墨法”。
至于“亮墨”,黄宾虹说:“墨为黑色, 故呼之为墨黑, 用之得当, 变黑为亮, 可称之为‘亮墨’。
每于画中之浓墨处,再积染一层墨, 或点以极浓宿墨, 干后, 此处极黑, 与白处对照, 尤见其黑, 是为亮墨。
‘亮墨’妙用, 一局画之精神, 或可赖之而焕发。
”?可见, 亮墨虽以积墨法演绎而成,在画中却有焕发精神的独立意义。
黄宾虹师古人、师造化,都是立足于创造。
从这个意义上说,“积墨法”技法的拓展也是黄宾虹山水画创新的重要表征。
因此,曾拜黄宾虹为师的李可染在《水墨山水》题跋中这样写道:“前人论笔墨有积墨法, 然纵观古今遗迹, 擅用此法者极稀。
近代唯黄宾虹老人深得此道三味, 龚贤不能过之。
” ?
二、“积墨法”实施的关键在于“用笔”在黄宾虹的“ 笔墨观”中,“笔”始终占着主导地位, 他说“墨之深浅浓淡, 全在笔力中有变化, 融洽分明, 各极其好。
”?“因知湿笔是墨法, 墨法之好全在用笔。
”?“墨色繁复, 即一点之中, 下笔时内含转折之势, 故墨之华滋, 从笔中而出, 方点、圆点、三角点皆然。
即米氏大浑点, 亦同此理。
”?“论用笔法, 必兼用墨,墨法之妙全从笔出。
”?黄宾虹认
为用墨是建立在用笔的基础上的。
他曾在《墨法课徒稿》中对图示作有文字说明:“渍墨须见用笔痕,如中浓边淡。
浓处是笔。
淡处是墨。
”“泼墨亦须见笔”。
早在1957年,《美术研究》二月号发表署名朱金楼的文章《近代山水画大家——黄宾虹》一文中记录了黄宾虹谈墨法的一段话:“积墨之法。
用笔用墨,尤当着意于‘落’,则墨泽浓丽而四边淡开,得自然之圆晕,笔迹墨痕,跃然纸上。
如此层层积染。
物象表现可以浑厚滋润,且墨华鲜美。
亦如永远不见其干。
”1943年,傅雷为黄宾虹80寿庆举办了“黄宾虹书画展”,写了一篇《观画答客问》,其中写道:“观画远固可,近亦可,视君之意趣何耳。
远以瞰全局,辨气韵,玩神味;近以察细节,求笔墨。
远以欣赏,近以研究。
问:笔墨者,何物耶?曰:笔墨之于画,譬诸细胞之于生物……六法言骨法用笔,画家莫不习勾勒皴擦,皆笔墨之谓也。
无笔墨即无画。
”?这里,黄宾虹直接就把“笔墨” 等同于“六法”的“骨法用笔”。
而且类似这种表述反复出现。
譬如王伯敏于1961年编写的《黄宾虹画语录》中就出现多次:“笔墨之妙,画法精理,幽微变化,全含于书法之中。
”又
说:“钗股、漏痕、枯藤、坠石,画中笔法,由写字来。
”• 正像前面提到的“五笔、七墨”,黄宾虹在表述他的墨法理论时往往笔墨并提。
如果说与黄宾虹山水画创新关系表现得最为直接的是“积墨法”,那么“用笔”则是黄宾虹山水画创新的关键。
“五笔”“七墨”中的“五笔”即:“平、圆、留、重、变”的五字法,所谓“平”,指悬腕、悬肘,“全身之力,运之于笔。
由臂使指,用力平均”;“圆”是指“首尾相接”“取势全圆”;“留”指“笔能留得住”“凝神静虑,不疾不徐”“积点成线”;“重”指“笔力能扛鼎”;“变”指“形态万变”“而成自然”。
显然,这“五笔”都来自书法用笔,这是“积墨法”的核心,也是黄宾虹创造“润厚华滋”山水画风格的整个墨法创造的核心。
我们看黄宾虹88岁以后的山水画作品,在层层积染中组织起来的笔墨结构, 就是书法式的点、线,这些点、线构成的形状、层次和秩序,以及由此而形成的由局部与局部、局部与整体的过渡、延展,给
我们以视觉的冲击和心灵的震撼。
譬如黄宾虹89岁时所作的《蜀中山水图》,画家自题曰:“北宋入画积点而咸,层层深厚。
云间、娄东用兼皴带染法,凄迷琐碎。
去古已远。
兹以渍墨写蜀中山水为之。
”注释:?王伯敏,钱学文.黄宾虹画语录图释[C].杭州:西泠印社,1997.?南羽.黄宾虹谈艺录[C].郑州:河南美术出版社,2000.?南羽.黄宾虹谈艺录[C].郑州:河南美术出版社,2000.?黄宾虹文集?杂著编[C].上海:
上海书画出版社,1999. ?李可染画集? 山水卷[M].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91 ?黄宾虹文集?题跋编(上)[C].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99. ?黄宾虹文集?书信编(上)[C].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99.?南羽.黄宾虹谈艺录[C].郑州:河南美术出版社,2000.?黄宾虹文集?书画编(上)[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99.?杨樱林.中国书画名家画语图解——黄宾虹[C].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作者单位:忻州师范学院美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