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八年级语文上册第5单元第25课杜甫诗三首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第25课《杜甫诗三首》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第25课杜甫诗三首学习目标:1.了解每首诗创作的时代背景,理解每首诗的思想感情。
2.把握诗的景与情、事与情,感受品味诗歌的意境。
学习准备:1. 杜甫在文学史上留下了著名的《三吏》《三别》,反映了“安史之乱”给人民带来的苦难,其中《三吏》是、、,《三别》是、、 .2.杜甫,字,朝的伟大诗人,后人称他为,他和并称为“李杜”.3、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岱宗未了搔更短石壕逾墙不胜簪长已老妪邺城戍决眦邺城幽咽问题探究:1、《望岳》这首诗是杜甫早期作品,诗中透露了诗人早年的远大抱负。
全诗可分几层?是切着哪个字写的?哪些句子是虚写?哪些是实写?两大层,都是切着“望”字写的。
前两联为第一大层,着力写泰山的整体形象。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写远望所见。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这是近望所见。
上句写泰山的秀美,用的是虚笔。
下句写泰山的高大,这是实写。
后两联着力表现的是诗人的感受。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写的是实景,乃细望所见。
后顺理成章地写出了他心底的愿望:“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阴阳割昏晓”一句哪个字用得好?“割”字炼得极好,从山的北面来看,那照临下土的阳光就像被一把硕大无朋的刀切断了一样,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
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有什么深刻含义?是诗人要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也是诗人要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
4、这首诗是律诗吗?不是律诗而是古体诗。
5、《春望》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思想感情?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感情,感人至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表达了感时伤世的感情。
本联以“感时”一语承上,以“恨别”一语启下。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战火愈烧愈炽,跟家人难通音信。
他用“抵万金”来形容家书的珍贵,表达了他对妻子儿女的强烈思念。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他苍老得这么快,完全是忧国、伤时、思家所致。
)6、《石壕吏》从体裁看是什么诗?从表达方式看是什么诗?内容主体是什么?从体裁看这是一首古体诗。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25 杜甫诗三首教学案2(无答案)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
山东省广饶县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25 杜甫诗三首教学案2(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山东省广饶县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25 杜甫诗三首教学案2(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山东省广饶县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25 杜甫诗三首教学案2(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杜甫诗三首课题杜甫诗三首课型新授执笔人教研组长审核签字级部审核时间第周第导学稿教师寄语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及诗歌的创作背景.2、了解三首诗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准确流畅地背诵这三首诗。
3、体会三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1.了解每首诗创作的时代背景,理解每首诗的思想感情. 2.初步鉴赏品味诗歌的美点。
3.把握诗的景与情、事与情,感受品味诗歌的意境。
教学难点1.透过字面意思,把握含蓄蕴藉的诗意。
2.初步掌握一些诗歌常见的表现手法,并体悟其表达效果。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教学过程第二课时【自主学习】背诵《石壕吏》【合作探究】1、《石壕吏》是一首叙事诗:诗中有几个人物形象?他们各有什么特点?2、《石壕吏》流露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精读精练】阅读下列诗文,回答文后各题.石壕吏杜甫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________,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________,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________,________。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25课《杜甫诗三首》导学案(无答案)
《杜甫诗三首》导学案班级姓名【学习目标】1、总体感知诗歌内容,了解诗意,体会诗情,背诵诗篇。
2、了解诗人杜甫的生平,分析他的诗歌风格变化的原因。
3、激情展示,阳光参与。
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
【学习重难点】1、了解诗歌写作的时代背景,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和诗歌的风格变化。
2、揣摩品味一些精妙的或广为流传的名句,培养初步的鉴赏分析能力。
【预习参考】1、作者:杜甫(公元712——770),字子美,诗中自称少陵野老,后人称他杜少陵。
祖父杜审言是唐初著名诗人,曾做过奉天县令。
这样一个家庭给了他一定的文化熏陶。
杜甫为我们留下了1400多首诗歌。
这些诗篇像一面镜子,广泛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唐代社会由盛而衰的真实历史面貌。
自唐以来,他的诗歌即被公认为“诗史”,诗人本人也被看作一代诗宗,被尊为“诗圣”。
这三首诗写于不同的历史时期:《望岳》写于所谓“开元盛世”,其时诗人才二十四五岁,诗中热情地赞美了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也透露了诗人早年的远大抱负,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名篇;《春望》和《石壕吏》写于“安史之乱”前期,表达了诗人忧国伤时和对民生疾苦的关注与同情。
读书和壮游时期。
杜甫七岁即能作诗文,十五岁时便在文坛上初露头角。
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为人性癖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正是他刻苦学习的自述。
二十岁后,他开始了漫游生活。
他南游吴越,北越齐赵,饱览了祖国壮丽的河山,开阔了他的视野和心胸,并在洛阳与李白等同时代的著名诗人结为肝胆相照的朋友。
这个时期的生活和创作,具有浓厚的浪漫色彩和情调。
如《望岳》一诗表现了他青年时代的气概和抱负,是他早期的代表作品。
长安十年时期。
公元746年杜甫怀着经世济用的政治理想到长安应试求官。
可是由于奸相李林甫玩弄了“野无遗贤”的骗术,使参加考试的人全部落榜。
杜甫也遭其害,困居长安达10年之久,过着辛酸屈辱的流浪生活。
不幸的遭遇使他进一步认识到统治者的腐朽,创作出了像《兵车行》《丽人行》《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等杰出的现实主义诗篇。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25《杜甫诗三首》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25、杜甫诗三首【学习目标】1、了解诗的内容,感悟作者的情感。
2、初步鉴赏品味诗歌的美点。
【学习重难点】重点:了解每首诗创作的时代背景,理解每首诗的思想感情;初步鉴赏品味诗歌的美点;感受品味诗歌的意境。
难点:透过字面意思,把握含蓄蕴藉的诗意;初步掌握一些诗歌常见的表现手法,并体悟其表达效果。
【学习方法】反复诵读,品味感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学习过程】第一课时导入2分钟、导学10分钟、自读15分钟、独学及展示13分钟模块一:预习反馈一、走近作者、作品杜甫(七一二-七七零),字子美,生于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县),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故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
乾元二年(七五九),他弃官西行,最后到四川,定居成都一度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又有杜工部之称。
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誉为「诗史」。
其人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奉为「诗圣」。
开元(公元713—741年)是唐玄宗李隆基统治前期的年号。
从太宗李世民贞观初年到开元末年,经过一百多年的积累,唐朝出现了全面繁荣的景象,历史上叫做“开元盛世”。
《望岳》就写于这个时期。
此时诗人年方24岁,正过着一种“裘马轻狂”的漫游生活。
安史之乱(公元755—763年)是唐朝一次地方割据视力对中央集权的反叛。
因叛乱由安禄山和史思明发动,所以史称“安史之乱”。
这是唐王朝由盛到衰的转折点。
在战争中人民遭受了空前的浩劫,经济受到很大的破坏,出现了千里萧条、人烟断绝的惨景。
叛军攻下唐都长安的第二年三月,诗人劫后余生写下了《春望》。
此时的诗人人到中年,战乱使得他穷愁潦倒,与家人聚少离多。
《石壕吏》写于安史之乱前期,此时郭子仪等的六十万大军被史思明打得全军涣散,唐王朝为补充兵力便在潼关一带强行抓人当兵,人民苦不堪言。
这时的杜甫正由洛阳经过潼关,赶回华州。
途中就其所见所闻,写成了《三吏》《三别》,《石壕吏》是《三吏》中的一篇。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25《杜甫诗三首》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25 杜甫诗三首【导学目标】1.反复诵读杜甫的三首诗,品味感悟三首诗歌精美的诗歌语言。
2.领会诗歌的丰富内涵和精美语言,积累一些文言词语和诗歌的修辞方式,提高对诗歌艺术的审美能力。
3.充分理解杜甫诗歌的思想内容,感受作者人格的魅力,培养关注现实、关注民生的人文素养。
【课时计划】2课时。
第一课时赏读《望岳》《春望》学生齐读导学目标,圈点关键词,做到对学习任务心中有数。
1.自主学习,让学生围绕“自我研学”中的知识点进行自主学习。
(1)带着导学目标,认真阅读课文及相关参考资料,捕捉课文中的关键段落、句子、词语,尽量独立完成“自我研学”中的思考题,准备展示交流。
(2)记录疑难问题,将自主学习没有解决的问题记录下来,用于合作探究时解决。
2.合作学习(1)每个小组派1~2名代表展示“自我研学”中的答案,同小组内其他成员在小组长的统一安排下合作完成“合作探究”中的思考题。
(2)同桌之间互相讨论,有分歧不能达成一致的,小组讨论;小组内不能达成一致的,组长记录下来,以备全班讨论时交流。
(3)全班讨论时,教师不能一下子给出答案,在学生思维的火花充分碰撞后,再点拨引导,达到启发思维的目的。
学法指导一:【古诗朗读停顿方法】诗歌节奏可以按音节兼顾意义来划分:四言诗每句一般读成“二·二”节拍,如: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五言诗一般是三个节拍,二二一或二一二。
如: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七言诗句的节拍有××/××/××/×,××/××/×/××。
如: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诵读时,每拍的后一字遇平声可适当延长,遇仄声宜作一顿,这样诵读自有抑扬顿挫的声调。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多媒体展示)“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25课 杜甫诗三首导学案 新人教版.doc
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杜甫诗三首导学案新人教版【学习目标】1背诵这三首诗2理解诗歌蕴含的思想感情3学会欣赏诗歌的方法【学习重点】品味语言,体会诗歌的内涵【学习时间】2课时【知识链接】杜甫( 712~ 770),唐代诗人。
字子美。
祖籍襄阳(今属湖北),生于河南巩县。
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在成都被严武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世称之为杜少陵,杜工部。
自李唐以来,他的诗歌即被公认为“诗史”,诗人本人也被看作一代诗宗,被尊称为“诗圣”。
第一课时学习《望岳》一、介绍写作背景:杜甫在25岁的时候,他父亲杜闲在山东兖州任司马,他曾借省亲之机去山东各处游历,这首诗就是那个时期写的。
我们读杜甫“安史之乱”后的诗作,往往会觉得他是个沉郁寡欢的老人;可是,读这一首感觉就全然不同,他的雄心,他的豪气都将使你感奋不已。
一、课前自学1、解释加粗词①齐鲁青未了:②造化钟神秀:③荡胸生曾云:2、杜甫是_________朝伟大的_________主义诗人,后人称他为_________,称他的诗为_________。
另外,由于他做过工部员外郎,所以人们又称他为__ _______。
3、《望岳》选自《________》。
作者________,其《望岳》共有三首,分咏东岳________、西岳________、南岳________。
二、合作探究,组内交流。
1、这首诗歌描写了泰山怎样的特点?从哪些句子中可以看出来?2、诗题叫《望岳》,可见作者并未登上泰山,诗中句句都是写“望”字,只是望的角度不同,有远有近,有虚有实。
试以两句为一组看看“望”的角度有怎样的不同教师“复备”栏或学生笔记栏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蕴含的人生哲理是什么?4、赏析“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一句。
三、谈收获朗读背诵,并以“我想对杜甫说,诗人啊,你………”的句式,讲讲你学了《望岳》的感受与收获。
3、诗歌描写了怎样的社会状况?三、合作探究,组内交流。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杜甫诗三首导学案1无答案新人教版
2五、杜甫诗三首(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有情感地朗诵与背诵《望岳》、《春望》,明白得诗的意境,领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2)提高朗诵能力,培育丰富的想象力。
(3)钟爱大自然,钟爱祖国河山与经典文化,陶冶美的情操。
【重点、难点分析】学习重点:有情感地朗诵与背诵诗歌,明白得诗的意境。
学习难点:把握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利用说明】一、通过阅读讲义,查阅资料,独立完成自主学习。
二、新课交流合作、展现、总结本节知识,完成检测题。
【知识链接】一、作者简介:杜甫(712——770),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号称“诗圣”,祖籍襄阳(今属湖北),生于河南巩县。
由于他在长安时一度住在城南少陵周围,自称少陵野老,后世又称他为杜少陵、杜工部。
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二、《望岳》写作背景:这是杜甫现存作品中最先的一首。
大约作于开元二十四年(736)第一次游齐赵时,诗人那时是二十五岁。
这是一首气势宏大的写景诗,展现巍峨秀丽的泰山景观。
诗中洋溢着诗人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和青年时期胸怀大志,踊跃进取,乐观自信的精神。
3、《春望》写作背景:这是杜甫“安史之乱”期间在长安所作的。
唐肃宗至德元年(756年)八月,杜甫从鄜州(此刻陕西富县)前去灵武(此刻属宁夏)投奔肃宗,途中为叛军所俘,后困居长安。
该诗作于次年三月。
全篇忧国,伤时,念家,悲己,显示了诗人一贯心系天下、忧国忧民的博大胸怀。
【自主学习】熟读诗歌,回答问题。
一、熟读《望岳》、《春望》,明白得诗的意境。
二、《望岳》中“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反映了诗人什么样的理想?3、★《春望》的后四句表达了诗人如何的思想情感?【合作探讨】一、★《望岳》这首诗中并无显现一个“望”字,为何说全诗紧扣一个“望”字展开?二、★《春望》中“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一联一样有两种说明:(1)诗人因感时恨别,见花而落泪,听到鸟鸣而感到惊心;(2)以花、鸟拟人,花感时而落泪,鸟恨别而惊心。
你同意哪一种说明?理由是什么?3、这两首诗中,你最喜爱哪两个句子,为何?【课堂小结】一、归纳这两首诗的内容和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5单元 第25课《杜甫诗三首》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
辽宁省辽阳市八年级语文上册第5单元第25课《杜甫诗三首》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辽宁省辽阳市八年级语文上册第5单元第25课《杜甫诗三首》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辽宁省辽阳市八年级语文上册第5单元第25课《杜甫诗三首》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杜甫诗三首》【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律诗的有关知识。
2、能力目标:鉴赏本诗情景交融的写法。
3、情感目标:体味诗人抒写因战乱而长年流落他乡、不能东归长安的悲哀和对干戈不息、国运危迫的担忧的情感。
精读课要解决四个问题:诗中写了什么,怎么写的,为什么写,这样写的好处。
联想和想象是品赏意境的好办法。
【学习过程】一、课前准备1、文学常识(1)杜甫是________代大诗人,字________,他被称作________,其诗作被称作________,都收集在________。
(2)“三吏”是指杜甫写的______、_______、_______;“三别”是指他写的______、_______、_______;“三吏"“三别”是他现实主义诗篇的光辉顶点,具有划时代的意义.2、给下列字词注音(1)岱宗夫如何岱()(2)决眦入归鸟眦( )(3)白头搔更短搔()(4)浑欲不胜簪簪( )(5)老翁逾墙走逾( )(6)三男邺城戍邺()戍()(7)如闻泣幽咽咽( ) (8)老妪力虽衰妪()3.解释下面加粗的词.(1)造化钟神秀钟:(2)阴阳割昏晓阴: 阳:(3)会当凌绝顶会当:(4)浑欲不胜簪浑:(5)吏呼一何怒一何: (6)老翁逾墙走逾:走:(7)急应河阳役应:(8)独与老翁别别:4.填空《春望》中反映诗人忧国思家的愁苦之心的诗句是:;《石壕吏》中描写兵役之苛酷的句子是;描写战争之惨烈的诗句是 ;暗示老妇已被抓走的诗句是。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杜甫诗3首》 精品导学案
25 杜甫诗三首班级______ 学习小组小主人姓名________ 上课时间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及诗歌的创作背景。
2.总体感知诗歌内容,了解诗意,体会诗情,背诵诗篇。
3.体会三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重点难点1.了解诗歌写作的时代背景,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和诗歌的风格变化。
2.揣摩品味一些精妙的或广为流传的名句,培养初步的鉴赏分析能力。
资料链接1.走近作者杜甫(公元712~770),字子美,诗中自称少陵野老,后人称他杜少陵。
祖父杜审言是唐初著名诗人,曾做过奉天县令。
这样一个家庭给了他一定的文化熏陶。
杜甫为我们留下了1400多首诗歌。
这些诗篇像一面镜子,广泛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唐代社会由盛而衰的真实历史面貌。
自唐以来,他的诗歌即被公认为“诗史”,诗人本人也被看作一代诗宗,被尊为“诗圣”。
2.相关资料(一)读书和壮游时期。
杜甫七岁即能作诗文,十五岁时便在文坛上初露头角。
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为人性癖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正是他刻苦学习的自述。
二十岁后,他开始了漫游生活。
他南游吴越,北越齐赵,饱览了祖国壮丽的河山,开阔了他的视野和心胸,并在洛阳与李白等同时代的著名诗人结为肝胆相照的朋友。
这个时期的生活和创作,具有浓厚的浪漫色彩和情调。
如《望岳》一诗表现了他青年时代的气概和抱负,是他早期的代表作品。
(二)长安十年时期。
公元746年杜甫怀着经世济用的政治理想到长安试求官。
可是由于奸相李林甫玩弄了“野无遗贤”的骗术,使参加考试的人全部落榜。
杜甫也遭其害,困居长安达10年之久,过着辛酸屈辱的流浪生活。
不幸的遭遇使他进一步认识到统治者的腐朽,创作出了像《兵车行》《丽人行》《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等杰出的现实主义诗篇。
诗的风格情调,也由早期的热情奔放、乐观坦荡变得悲壮凄凉,形成“沉郁顿挫”的诗风。
(三)战乱流离时期。
这是其现实主义诗歌发展时期。
在短短两三年中,由于安史之乱,他携家和人民一道受冻挨饿,避难流亡,卷进了生活的底层。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25课《杜甫诗三首》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第25课杜甫诗三首学习目标1、领会诗歌的丰富内涵和精美语言,积累一些文言词语和诗歌的修辞方式。
提高对诗歌艺术的审美能力。
2、学生反复诵读,品味感悟,充分理解杜甫诗歌的思想内容,感受作者人格的伟大。
预习导学1、文学常识(1)杜甫是代大诗人,字,他被称作,其诗作被称作,都收集在。
(2)“三吏”是指杜甫写的、、;“三别”是指他写的、、;“三吏”“三别”是他现实主义诗篇的光辉顶点,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2、给下列字词注音(1)岱宗夫如何岱()(2)决眦入归鸟眦()(3)白头搔更短搔()(4)浑欲不胜簪簪()(5)老翁逾墙走逾()(6)三男邺城戍邺()戍()(7)如闻泣幽咽咽()(8)老妪力虽衰妪()3、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1)造化钟.神秀钟:(2)阴.阳割昏晓阴:阳:凌绝顶会当:(4)浑.欲不胜簪浑:(3)会当..怒一何:(6)老翁逾.墙走.逾:走:(5)吏呼一何..(7)急应.河阳役应:(8)独与老翁别.别:合作探究1、《望岳》中每一联都有“望”的意思,但“望‘的角度不同。
试对此作具体解释。
2、“诗言志”,诗歌创作无不是为了传情达意。
《望岳》这首诗流露出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3、说出自己《望岳》中最喜欢的诗句,并阐述理由。
方法指导:这首诗什么地方最吸引你,指出来并说明原因;这首诗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绝唱,你认为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4、《春望》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5、“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这一联一般有两种解释:(1)诗人因感时恨别,见花而落泪,听到鸟鸣而感到惊心;(2)以花、鸟拟人,花感时而落泪,鸟恨别而惊心。
你赞成哪一种解释?理由是什么?。
《杜 甫诗三首》导学案
《杜甫诗三首》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杜甫的生平和创作背景,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2、品味杜甫诗歌的语言特色,学习其诗歌的表现手法。
3、背诵并默写这三首诗,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2)分析诗歌的艺术特色,如意象的运用、对仗的工整等。
2、难点(1)深入领会诗歌中蕴含的复杂情感,如悲愤、无奈、忧思等。
(2)理解杜甫诗歌沉郁顿挫的风格特点。
三、知识链接杜甫(712 年—770 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
出生于河南巩县,原籍湖北襄阳。
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少年时代曾先后游历吴越和齐赵,其间曾赴洛阳应举不第。
三十五岁以后,先在长安应试,落第;后来向皇帝献赋,向贵人投赠。
官场不得志,亲眼目睹了唐朝上层社会的奢靡与社会危机。
天宝十四载(755 年),安史之乱爆发,潼关失守,杜甫先后辗转多地。
乾元二年(759 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
创作了《登高》《春望》《北征》以及“三吏”、“三别”等名作。
四、诗歌原文《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
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石壕吏》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第25课《杜甫诗三首》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杜甫诗三首教与学目标:1、总体感知课文,了解诗意,体会诗情,背诵诗篇。
2、品味诗歌语言,了解诗的艺术特色。
3、大致了解诗人杜甫的生平,理解他诗歌的风格变化。
重点与难点:1、了解信客的职业道德和优秀品格。
2、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品质。
教与学方法:点拨法、讨论法。
(自主、合作、探究。
)第一课时教与学过程:一、文学常识见《金榜行动》二、检查预习1、将加点的字注音在括号内岱.宗()决眦.()搔.更短()不胜簪.()邺.城()老妪.()逾.墙走()晨炊.()2、填空杜甫,字,自称。
是我国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尊称为“”。
他的诗作总体上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转衰的变化过程,号称“”。
3、读三首诗情感提示:《望岳》写于开元盛世,是他的早期作品,诗中热情地赞美了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也透露了诗人早年的远大抱负,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名篇;要读得激昂豪迈。
《春望》和《石壕吏》写于“安史之乱”前期,表达了诗人忧国伤时和对民生疾苦的关注与同情。
感情深沉含蓄,要读出沉痛忧伤。
三、三首诗中常考字词五、课后作业1、完成《金榜行动》第一部分第二课时教与学过程:一、学习《望岳》1、读古诗,用自己的话说诗意。
五岳之首的泰山景象如何?苍翠的群山在齐鲁大地连绵不断,望不到尽头。
大自然的神奇秀美的景色聚集在这里,山北山南如黄昏清晨不一般。
(望着)云层翻滚荡涤着我的心胸,眼角几乎要睁裂似的远望归鸟入巢。
我终当登上泰山的顶峰,(那时)周围群山看起来都会显得很小了。
2、全诗可分为两大层,都是切着“望”字。
前两联为第一大层,着力写。
后两联,也写了泰山景物,但着力表现。
3、阴阳割昏晓”中“割”字炼得极好,从山的北面来看,那照临下土的阳光就像被一把硕大无朋的刀切断了一样,突出了泰山。
4、“会当凌绝顶(“绝顶”指泰山的主峰玉皇顶。
),一览众山小。
”这是化用孔子的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
写出了他心底的愿望,但用在这里却有深刻含义。
它不只是诗人要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也是诗人要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
山东省临沂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第25课 杜甫诗三首学案2(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杜甫诗三首2学案导学(说明:四号字)1知识与能力目标:总体感知诗歌内容,了解诗意,体会诗情,背诵诗篇。
2过程与方法目标:了解诗人杜甫的生平,分析他的诗歌风格变化的原因。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激情展示,阳光参与。
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
先学后教(说明:四号字)1、资料积累——走近杜甫杜甫(公元712——770),字子美,诗中自称少陵野老,后人称他杜少陵。
他的诗篇像一面镜子,广泛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唐代社会由盛而衰的真实历史面貌。
自唐以来,他的诗歌即被公认为“诗史”,诗人本人也被看作一代诗宗,被尊为“诗圣”。
他写出了《春望》《北征》和“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等一系列具有高度人民性和爱国思想的不朽诗篇,并达到了现实主义的高峰。
2、背诵诗歌。
3、阅读注解,掌握文言词语。
4、给加粗字注音。
(1)老翁逾墙走逾()(2)三男邺城戍邺()戍()(3)如闻泣幽咽咽()(4)老妪力虽衰妪()5、解释下面的词。
(1)吏呼一何怒一何:(2)老翁逾墙走逾:走:(3)急应河阳役应:(4)独与老翁别别:小组合作(1)、《石壕吏》是一首叙事诗:诗中有几个人物形象?他们各有什么特点?(2)、《石壕吏》表现战争十分惨烈的句子是:。
暗示老妇已被抓走的句子是:;极其概括、形象的写出"吏"和"妇"的尖锐矛盾的句子是:;说明战争破坏严重,人民生活困苦不堪的句子是:。
(3)《石壕吏》流露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当堂达标石壕吏(杜甫)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________,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________,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________,________。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键字】八年级
《杜甫诗三首》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律诗的有关知识。
2、能力目标:鉴赏本诗情景交融的写法。
3、情感目标:体味诗人抒写因战乱而长年流落他乡、不能东归长安的悲哀和对干戈不息、国运危迫的担忧的情感。
精读课要解决四个问题:诗中写了什么,怎么写的,为什么写,这样写的好处。
联想和想象是品赏意境的好办法。
【学习过程】
一、课前准备
1、文学常识
(1)杜甫是________代大诗人,字________,他被称作________,其诗作被称作________,都收集在________。
(2)“三吏”是指杜甫写的______、_______、_______;“三别”是指他写的______、_______、_______;“三吏”“三别”是他现实主义诗篇的光辉顶点,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2、给下列字词注音
(1)岱宗夫如何岱()(2)决眦入归鸟眦()
(3)白头搔更短搔()(4)浑欲不胜簪簪()
(5)老翁逾墙走逾()(6)三男邺城戍邺()戍()
(7)如闻泣幽咽咽()(8)老妪力虽衰妪()
3.解释下面加粗的词。
(1)造化钟神秀钟:(2)阴阳割昏晓阴:阳:
(3)会当凌绝顶会当:(4)浑欲不胜簪浑:
(5)吏呼一何怒一何:(6)老翁逾墙走逾:走:
(7)急应河阳役应:(8)独与老翁别别:
4.填空
《春望》中反映诗人忧国思家的愁苦之心的诗句是:;《石壕吏》中描写兵役之苛酷的句子是;描写战争之惨烈的诗句
是;暗示老妇已被抓走的诗句是。
5.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望岳》一诗虽没有一个“望”字,但全诗句句写向岳而望,字里行间洋溢着青年杜甫蓬蓬勃勃的暮气。
()
(2)“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都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方法。
()(3)《石壕吏》是一首五言古体诗,是李白写的组诗“三吏”、“三别”中的其中一首。
()
【预习反馈】
二、品味研讨
结合课下注释理解诗歌内容,讨论以下问题
1、诗题为《望岳》,但全诗没有一个“望”字,那么,它是怎样得以体现的呢?
2、“诗言志”,诗歌创作无不是为了传情达意。
《望岳》这首诗流露出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方法指导:可以联系写作背景,联系诗人的人生经历。
3、说出自己《望岳》中最喜欢的诗句,并阐述理由。
方法指导:这首诗什么地方最吸引你,指出来并说明原因;这首诗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绝唱,你认为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
4、《春望》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5、说出《春望》一诗中自己最喜欢的诗句,并阐述理由。
方法指导:品味诗人的主观之意是如何同客观现实之境和谐统一的以及这种和谐统一所传达的言外之意,象外之旨。
6、《石壕吏》这首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学习小结】
【拓展延伸】
1、有人认为,《石壕吏》中老妇的话不是一口气说出来的,而是吏一步步逼问出来的,试据此想像吏与老妇对话的情景。
2、杜甫《望岳》诗共有三首,分别歌咏东岳()、南岳()和西岳()(注:括号内填山名),以上所选的诗是歌咏________的。
此文档是由网络收集并进行重新排版整理.word可编辑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