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 儒家文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其四是“仁”的践行。在孔子看来,“仁”不 是一个抽象概念,“仁学”不是一套抽象理论。 在《论语》中,除仁者“爱人”的提法之外, 孔子还有关于“仁”的许多提法。这并不表示 孔子的思想是零散的。这恰恰说明,孔子所推 重的是“仁”的践行,关注的是在人的日常具 体行事中,在在处处指点为“仁”。因此,在 孔子的“仁学”思想中,关于如何成“仁”的 道德修养方法,比之于“仁学”何以成立的理 论建构,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3、孔子哲学核心思想: 仁德的人,自己想成功首先使别人也能成
“仁者爱人”,孔子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反对任 意刑杀和苛政;提倡广泛理解和体贴他人,以此调 整人际关系,稳定社会持续。如何“爱人”?夫子 曰:“忠恕而已。”“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自己做到通达事理首先要使别人也通达事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子贡问曰:“有一言可以终身行之乎?”子曰:“其恕 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仁 第二节 “为仁由己”的道德哲学
• 一、“仁”作为道德的基本意识 • 孔子说:“仁者安仁,智者利仁。”(《里仁》) 就是说,仁者要把“仁”作为自己的安身立命之本, 智者要把“仁”作为自己的事业成就之方,他们都 具有或应该具有自觉的道德意识。这包括: • 1.道德义务的意识。“仁”的精神是“爱人”。凡 有人群的地方,人们都必须相亲相爱,和睦相处, 社会才会安定与和谐,人类群体才能得到繁衍和发 展。离开了“爱人”,人就不成其为人,社会也就 不成其为社会。因此,对于每一个个体来说,“爱 人”就是一道“绝对的命令”,是人人都应该承担 的道德义务。

ຫໍສະໝຸດ Baidu

• 由“人”与“二”两个部分构成。东汉古文学 家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解释此字称:“仁, 亲也,从人二”。清代文字学家段玉裁注释: “亲者,密至也。从人二,相人偶也,人偶犹 言尔我亲密之词。独则无偶,偶则相亲,故其 字从人二。”这是说,从字源看,“仁”是用 以指称人与人之间亲密无间的范畴。

• 在《论语》中,“仁”字涉及五十八章,计出现109处,基本上是孔 子在与学生的问答中提出的。其中,对一个叫樊迟的学生的回答最具 概括性: •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颜渊》) • “爱人”可以被看做是孔子的“仁”的基本含义。 • 从“爱人”的角度看,孔子的“仁爱”展示有如下特征: • 其一是“仁”的情感性。有子说:“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学而》)“仁”从孝悌引发,以孝悌为本,这表明孔子立足于亲 亲之情论“仁”。在孔子看来,人人都有父母兄弟,都接受过父母的 关爱,感受到兄弟的友好;反过来,对父母的关爱报之以关爱,对兄 弟的友好报之以友好,这是每一个感情正常的人发自内心的抉择,是 人类社会最显浅、也是最深沉的“爱”。孔子说:“今之孝者,是为 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为政》)在孔 子看来,对父母长辈是否有敬爱之情甚至是人与犬、马等动物的一个 根本区别。“爱”作为一种价值信念,在孔子这里被赋予了人之所以 为人的“类本质”的意义。
3、孔子哲学的基本进路:
人如果没有仁 爱之心,礼乐 制度又从何谈 起呢?
生活在春秋末年,周王室已名存实亡,诸侯纷争,社会动荡。 在孔子看来,周礼是“三代之治” 的总结,是国家和社会管 理的典范,人们只有奉行周礼,才能得以成就为有教养的 “君子”;国家只有按照周礼去做,就会永享太平。但面对 当时“礼崩乐坏”的现实,他不得不做更深层次的思考。 “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 八 佾》)由此,孔子创造性地提出“仁”的范畴,并借“仁” 与“命”的分立,凸显了人们的价值主体性,进而把“仁” 同“德”相联系,建立起自己的道德学说;再进而把“德” 同“治”相联系,阐发出自己的治国理想。

• 与这一点相关,是孔子对鬼神的存疑态度。孔子曾说: “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先进》)在当时的社会 仍然普遍信仰鬼神的时代,孔子却不肯随俗。对于民间 的鬼神祭祀,他甚至主张“敬鬼神而远之”(《雍 也》)。至于他本人,他的学生称:“子不语怪、力、 乱、神。”(《述而》)无疑,孔子作为中国儒家哲学 传统的开创者,从一开始就使儒学远离宗教信仰而奠基 在人文理性的基础上。 • “天”作为人格神的形象淡化了,那么孔子还承认不承 认在人之外的主宰力量,怎样看待这种主宰力量呢?孔 子承认这种力量,并以“命”的概念界说之。他认为: “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尧曰》)这说明他还 十分看重这个“命”。那么,“命”是什么呢?

• 如周游列国在魏国未被重用,渡河去晋国欲有所为未成,孔子即叹: “美哉水,洋洋乎!丘之济此,命也夫!”(《史记· 孔子世家》)晚 年更常吸:“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子罕》);“甚 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述而》)这种叹息透露了孔 子面对时命不济状况的悲怆感。然而,孔子认为这种状况的出现是暂 时的、偶然的。他坚信天道是公正的,具终极支配意义的。而,暂时 的、偶然的变化,刚好使人从中得到了磨练,因而,它还是成就人的, 而非坑害人的。在“天道”被认信为成就人的意义上,“天道”即被 赋予了道德的、价值的品格;作为公正的“天道”,其终极的支配地 位不可逆转,这也是“命”、“天命”。在这种意义上的“命”、 “天命”,不同于“时命”:“时命”为盲目的,“天命”却成为人 的价值信念的终极源头。孔子之后的儒家学者大多视“天命”为价值 的源头,故讲“天命之谓性”。但是在《论语》中我们看到,孔子所 说的“命”,主要还是“时命”。孔子还没有明确将“时命”转为 “天命”。在孔子看来,生活在时命不济的年代,是不可以承认、不 接受外在条件的限制的。这是一种理智的态度,也就是“君子”的态 度。孔子称“不知命,无以为君也”(《尧曰》),说的就是这个意 思。

• 《论语》记述,有个叫公伯寮的人毁谤孔子的主张,有人将 这件事告诉孔子。孔子坦然地说: • 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公伯寮其如命 何!(《宪问》)
• 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把握到孔子所说的“命”的基本含义。 依孔子的说法,自己的主张(“道”)能否实现,即不取决 于自己,也不取决于公伯寮,而是取决于“命”。孔子当然 相信自己的主张是确当的,然而确当的主张之能否实现仍然 受制于“命”。“命”对确当的主张没有同情感、认同感。 显见,它只是一种盲目的客观必然性,即“时命”,由时势、 时运决定的“命”。孔子和后来的儒家学者都承认“时命” 的存在,承认有时命不济的状况。孔子所面对的就是这种状 况,故孔子不时有不遇之叹。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 闫林军
传统 文化
强 能
知耻
诚 信
孔子:
• 孔子(前551年9月28日~前479年4月11日)名丘,字仲 尼,春秋末期鲁国人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 汉族。儒家学派的创始者,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思 想家、教育家、政治家,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奠定 者之一,世界文化名人。孔子的言行思想主要载于 《论语》,即语录体散文集及《五经》中。
仁 第一节 “与命与仁”的观念结构
• 二、“仁”的凸显与“仁学”体系 • 孔子的学生曾子在表述其师徒的基本信念 时曾经说: •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已 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泰伯》) • 孔子师徒强调要以行“仁”为己任,至于 “死而后已”。可见“仁”在他的观念中 的核心意义。
多美的水啊, 波澜壮阔。我 (孔子)却不 能从这里渡过, 难道是我的命 吗?
凤凰不出现,没 有河图(圣明的 君王),我(我 们)已经没有希 望了。

• 然而,承认“时命”,并不意味着消极等 待,放弃努力。孔子甚至是要“知其不可 而为之”(《宪问》)的。那么,努力于 什么呢?这种努力的根据何在呢?孔子认 为要“从仁”,努力于行“仁之道”,由 之建构了他的“仁学”体系。
第一节 “与命与仁”的观念结构
这里,“与”字作“从” 字解释。这番话表明,孔 子不太谈及利,而信从、 认可“命”与“仁”。那 么,“命”是什么?“仁” 又是什么?
《 子 罕 》
与子 命罕 与言 仁利 ,
天那里说话了 第一节 “与命与仁”的观念结构 四季依旧生长 着,老百姓一 样的生活着! 不要说什么大 道理这些的 自 然天道就是理!
• 2、孔子生活环境:
• 春秋末年。当时周王室已名存实 亡,诸候纷争,“礼崩乐坏”, 社会动荡。孔子的高祖是殷商遗 民宋国的贵族,本人出生并主要 生活在周朝礼仪制度保存得比较 完整的鲁国,他一生学习周礼, 传播周礼,以恢复周礼作为自己 的志向。他在对于周礼的研究和 思考中,发展出一套独特的哲学 思想体系。

• 2.道德责任的意识。“仁”的体现是“忠恕”。“忠” 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雍也》); “恕”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生活自立,事业发达,是每一个人都会有的希望和追求。 而孔子认为,一个人无论是“立”还是“达”,都不是 单方面可以实现的。有仁德的人自己要自立,就必须使 他人也自立;自己要有成就,就必须使他人也有成就。 在这里,成就自己与成全他人是统一的。退一步说,即 使不能成全他人,起码也应该对他人采取宽容的态度。 自己所不愿做的事情不要强求他人去做,自己所不愿意 得到的(不好境遇)也不要强加给他人。总之“成全他 人”与“宽容他人”,在个体的生存与发展中,有一种 不可推卸的道德责任。
• 一、从“天”到“命”的观念变化
天道远, 人道迩, 非所及也。
在孔子以前的夏、商、周三代,人们对世界的主宰力量的认识有一个逐渐 演变的过程。殷商人心目中的最主宰者是“帝”,西周人心目中的最高主 宰者为“天”。及至春秋时期,“天”的主宰地位遭到了怀疑,其人格神 色彩日渐淡化。在孔子之前的郑国执政大夫子产已说到:“天道远,人道 迩,非所及也。”(《左传· 昭公十八年》)至孔子,虽然也提及“天”, 但有时候是用以指称客观世界的存在与变动状况的,如孔子称“天何言哉? 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阳货》)即是。这里的天为“自然 之天”。有的时候是用以凸显道德价值的终极来源与终极意义的,如孔子 自称“天生德于予”(《述而》)即是。这里的天为“价值之天”。显然, 无论是哪一种说法,“天”的人格神形象都已经被淡化。
“克己复礼”,要求人们的行为符合“礼”的准则。 其中的“礼”,专指西周时候的等级名分制度。为 了能够实现“礼”,孔子提出了“正名”的主张, 就是按照周礼的制度把当时已经混淆的社会等级秩 序矫正过来。这就体现了孔子政治思想中保守的一 面。
另外,孔子还提倡“为政以德”,要求统治者爱惜 民力,用“德”教化百姓。
仁 第二节 “为仁由己”的道德哲学
• 人何以成“仁”?孔子亦有一个稍具概括性的说法: • 为仁由已,而由人乎哉?《颜渊》 • 在孔子看来,“仁”是从人对人的良好情感中引申 出来的,如一个人对于父母兄弟有“情”,便会对 他们行以孝悌,对邻里、乡亲以至社会他人有 “情”,便会对他人行以信义,这便是“为仁”。 由于“为仁”(或不“为仁”)完全取决于自己, 所以孔子说“为仁由已”,而非“由人”。孔子在 这里明确地肯定了道德行为、道德实践的主体性原 则。这是孔子为其道德修养方法论和作为这种方法 论的哲学基础确定的基本原则。

• 其二是“仁”普遍性。在孔子看来,人不仅都有亲亲之情,都 爱自己的父母兄弟;而且人又都有可能将这种亲亲之情向外推 开。孔子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 仁。”(《学而》)这是说,一个人在家里做到孝与悌,对社 会之他人也必然会给予有爱与仁。从爱父母兄弟到爱天下大众, “爱”的对象从近到远地推开,仁爱获得了普遍意义。 • 其三是“仁”的族群本位性。在孔子那里,“仁”与“爱”既 被赋予体现人的“类本质”的意义,而“仁”之为“仁”其本 身又是在自我与他人、个人与族群的良好关系中证成的。这表 明,在孔子的人学思想中,个人的本质是被放置在族群关系中 予以定位的,因此,个人生存的意义与价值亦只有依托于特定 的族群关系才可以实现。这就是说,孔子“仁学”给出的传统, 不是个体本位的,而是群体本位的。
讨论:
创 新
务 实
崇 德
强 能 一、春秋时期,为什么孔子的学说没 被诸侯国们采纳?
①春秋战国时代,社会分裂割据,缺乏 诚 一个实行礼制的强有力的中央政权; 信 传统 文化
知耻
②当时各诸侯国热衷于兼并战争和改革 古制。孔子恢复周礼的仁政爱民的主张 不符合他们的需要。
创 新
务 实
崇 德
第一章 孔子创立的儒家哲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