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泡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海泡沫
南海泡沫是经济学上的专有名词,指的是在1720年春天到秋天之间,脱离常轨的投资狂潮引发的股价暴涨和暴跌,以及之后的大混乱。
目录
1背景
2介绍
3原因
4相关事件
5评价
1背景
1689年到1714年之间,英国政府因为打仗欠了1000万英镑的债务,英国政府找上南海公司(South Sea Company),大量发行股票,换成钞票。
南海公司执行长罗约翰(John Law)使股价拉高,投资人见有利可图,就争相抢购。
2介绍
“南海泡沫”发生于17世纪末到18世纪初。
长期的经济繁荣使得英国私人资本不断集聚,社会储蓄不断膨胀,投资机会却相应不足,大量暂时闲置的资金迫切寻找出路,而当时股票的发行量极少,拥有股票是一种特权。
在这种情形下,一家名为“南海”的股份有限公司于1711年宣告成立。
南海公司成立之初,是为了支持英国政府债信的恢复(当时英国为与法国争夺欧洲霸主发行了巨额国债),认购了总价值近1000万英镑的政府债券。
作为回报,英国政府对该公司经营的酒、醋、烟草等商品实行了永久性退税政策,并给予其对南海(即南美洲)的贸易垄断权。
当时,人人都知道秘鲁和墨西哥的地下埋藏着巨大的金银矿藏,只要能把英格兰的加工商送上海岸,数以万计的“金砖银块”就会源源不断地运回英国。
1719年,英国政府允许中奖债券与南海公司股票进行转换。
同年年底,南美贸易障碍扫除,加上公众对股价上扬的预期,促进了债券向股票的转换,进而带动股价上升。
1720年,南海公司承诺接收全部国债,作为交易条件,政府要逐年向公司偿还,公司允许客户以分期付款的方式(第一年仅仅只需支付10%的价款)来购买公司的新股票。
2月2日,英国下议院接受了南海公司的交易,南海公司的股票立即从129英镑跳升到160英镑;当上议院也通过议案时,股票价格涨上了390英镑。
投资者趋之若鹜,其中包括半数以上的参众议员,就连国王也禁不住诱惑,认购了价值10万英镑的股票。
由于购买踊跃,股票供不应求,公司股票价格狂飙。
从1月的每股128英镑上升到7月份的每股1000英镑以上,6个月涨幅高达700%。
在南海公司股票示范效应的带动下,全英所有股份公司的股票都成了投机对象。
社会各界人士,包括军人和家庭妇女,甚至物理学家牛顿都卷入了漩涡。
人们完全丧失了理智,他们不在乎这些公司的经营范围、经营状况和发展前景,只相信发起人说他们的公司如何能获取巨大利润,人们惟恐错过大捞一把的机会。
一时间,股票价格暴涨,平均涨幅超过5倍。
大科学家牛顿在事后不得不感叹:“我能计算出天体的运行轨迹,却难以预料到人们如此疯狂”。
1720年6月,为了制止各类“泡沫公司”的膨胀,英国国会通过了《泡沫法案》。
自此,许多公司被解散,公众开始清醒过来。
对一些公司的怀疑逐渐扩展到南海公司身上。
从7月份开始,首先是外国投资者抛售南海股票,国内投资者纷纷跟进,南海股价很快一落千丈,9月份直跌至每股175英镑,12月份跌到124英镑。
“南海气泡”由此破灭。
1720年底,政府对南海公司的资产进行清理,发现其实际资本已所剩无几,那些高价买进南海股票的投资者遭受巨大损失。
许多财主、富商损失惨重,有的竟一贫如洗。
此后较长一段时间,民众对于新兴股份公司闻之色变,对股票交易也心存疑虑。
历经一个世纪之后,英国股票市场才走出“南海泡沫”的阴影。
“南海气泡”告诉人们:金融市场是非均衡性的市场,只要有足够多的资金,可以把任何资产炒出天价,导致泡沫急剧膨胀。
正如凯恩斯所说,股票市场是一场选美比赛,在那里,人们根据其他人的评判来评判参赛的姑娘。
毫无疑问,这个时候政府的监管是不可或缺的!
3原因
1720年,“泡沫法案”的通过,拉下了南海泡沫事件的帷幕,英国为何在股份公司的发展道路上陷入迷途?
原因之一:南海公司的信息披露不真实。
股份公司作为公众性公司,披露信息是其与公众进行交流的最基本形式。
股票价格的形成是建立在真实信息的基础上的。
如果股份公司信息披露虚假,故意夸大公司的业绩或者经营状况,就会造成投资者盲目投资,股票价格发生异常波动,以致不能真实反映公司的盈利能力。
“南海泡沫事件”就是南海公司为了达到圈钱的目的,故意编制公司的虚假信息,给投资者描绘了一幅金灿灿的通往“黄金宝殿”之图,其实这幅承载着投资者狂热希翼的致富之图,不过如水中月、镜中花般虚无缥缈,最终只能因公司经营的真相被揭穿而成为南柯一梦。
原因之二:英国政府的态度不理智。
虽然证券市场自身对股票价格的形成有一定的调节能力,但政府的监管依然不可少。
英国政府在对待南海泡沫事件的态度上并不理智,从事件发生前“过度放纵”到事件发生后“一下管死”,从一个极端走到了另一个极端。
南海泡沫事件发生前,英国政府过度地纵容南海公司,使南海公司为日后高额发行股票的圈钱活动创造了“信誉”,也给公众投资者造成了南海公司是政府“宠儿” 的印象,但是,英国政府并没有尽到这样的监管职责,而是任由南海公司对外吹嘘,吊足了投资者的胃口。
而且,当南海公司以300%甚至400%的溢价发行股票时,英国政府并没有根据南海公司的实际盈利能力及时地予以制止,反而,让人瞠目的是议会的议员甚至连国王都争相购买了南海的股票,以致当南海公司的股票出现在短短十个月时间由100多英镑暴涨到1000英镑又狂跌到100多英镑的动荡局面时,英国政府束手无策,只得通过“泡沫法案”对股份公司进行强行压制。
南海泡沫事件发生后,英国政府通过了“泡沫法案”,虽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泡沫的再次出现,但却对股份公司实行封杀,严重抑制了股份公司的发展,此其二。
泡沫法案规定任何未经合法授权而组建的公司,及擅自发行股票均属非法,股份公司一般不具有法人资格;严惩非法的证券交易,从而保护股东及社会利益。
但实际通过的法案却故意使法人形式难以采用,从而走上了另一极端。
该法案一直持续到1825年,在一百年的时间里,公众对股份公司闻之色变,对股票交易避而远之,“泡沫法案”对英国股份公司发展的消极影响由此可见一斑。
原因之三:公众对股票投资的极端不理性。
在对巨大财富的憧憬中,公众的理性防线彻底崩溃,完全任由股份公司发布的消息牵引,迷失了方向。
当公众不再考察股份公司的盈利能力,不再辨别股份公司的经营范围,只为股
价的一时上涨而买入股票时,他们的投资行为已经演变为一种投机性行为,无论股票的价格多高,无论它是否已经偏离了公司的基本价值,只要相信它还会继续涨下去,公众就会不顾一切地买进。
在这种疯狂赚钱欲望的支配下,公众已经谈不上对股市基本行情的认识,已经不能客观预期投资所带来的后果。
他们的行为只会使股价越来越高,泡沫越来越大,等待他们的也只能是五彩的、非理性泡沫的破灭。
在这场喧闹的泡沫事件中,南海公司、英国政府、社会公众都是利益受损者,但他们同时也都是使泡沫越吹越大的主体,都难脱其咎。
无论“南海泡沫”的“真凶” 是谁,英国股份公司的发展都受到了一定的阻碍,这一段“迷途史”都是公司历史上的遗憾。
4相关事件
1720年5月,英国股市的南海风潮中,物理学家艾萨克.牛顿也买入了南海公司的股票。
在早期的上涨阶段他及时卖掉了股票,获利5000英镑。
后来他又重新买入,最后亏损了20000英镑。
牛顿叹说:“我能算准天体的运行,却无法预测人类的疯狂”(I can calculate the motions of heavenly bodies, but not the madness of people)。
日后泡沫经济的语源即是出自于此。
南海泡沫、郁金香泡沫与1929年美国股票危机被称为“三大著名投机风潮”。
5评价编辑
终于,腐败像汹涌的洪水
淹没一切;贪婪徐徐卷来,
像阴霾的雾霭弥漫,遮蔽日光。
政客和民族斗士纷纷沉溺于股市,
贵族夫人和仆役领班一样分得红利,
法官当上了掮客,主教啃食起庶民,
君主为了几个便士玩弄手中的纸牌;
不列颠帝国陷入钱币的污秽之中。
这是大诗人蒲柏讥讽、批判将整个英国卷入其中的“南海泡沫”的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