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运动学专题复习
高一物理运动学专题复习汇编

高一物理运动学专题复习知识梳理:一、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的改变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它包括平动、转动和振动等运动形式.二、参照物为了研究物体的运动而假定为不动的物体,叫做参照物.对同一个物体的运动,所选择的参照物不同,对它的运动的描述就会不同,灵活地选取参照物会给问题的分析带来简便;通常以地球为参照物来研究物体的运动.三、质点研究一个物体的运动时,如果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属于无关因素或次要因素,对问题的研究没有影响或影响可以忽略,为使问题简化,就用一个有质量的点来代替物体.用来代管物体的有质量的做质点.像这种突出主要因素,排除无关因素,忽略次要因素的研究问题的思想方法,即为理想化方法,质点即是一种理想化模型.四、时刻和时间时刻:指的是某一瞬时.在时间轴上用一个点来表示.对应的是位置、速度、动量、动能等状态量.时间:是两时刻间的间隔.在时间轴上用一段长度来表示.对应的是位移、路程、冲量、功等过程量.时间间隔=终止时刻-开始时刻。
五、位移和路程位移:描述物体位置的变化,是从物体运动的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矢量.路程: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只有在单方向的直线运动中,位移的大小才等于路程。
六、速度描述物体运动的方向和快慢的物理量.1.平均速度:在变速运动中,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位移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叫做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即V=S/t,单位:m/s,其方向与位移的方向相同.它是对变速运动的粗略描述.公式V=(V0+V t)/2只对匀变速直线运动适用。
2.瞬时速度: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方向沿轨迹上质点所在点的切线方向指向前进的一侧.瞬时速度是对变速运动的精确描述.瞬时速度的大小叫速率,是标量.3.速率:瞬时速度的大小即为速率;4.平均速率:质点运动的路程与时间的比值,它的大小与相应的平均速度之值可能不相同。
七、匀速直线运动1.定义:在相等的时间里位移相等的直线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2.特点:a =0,v=恒量.3.位移公式:S =vt .八、加速度1.加速度的物理意义:反映运动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高一物理总复习

h1
C
h2 V2
D
31
功
率
功率的定义式:
W
P= t
功率的另一表达式: P Fv cos
※ F: 所指的力
瞬时速度:瞬时功率
※ v:物体的运动速度
平均速度:平均功率
※ :F、 v的夹角,若F、v同向,则有:
P=Fv
32
汽车启动问题
(1)汽车以额定功率起动
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少年们很高兴把学堂上夫子的教训搬到这里来用,“有什么不是很知 道的! 你肚子里有鬼! ”“有个屁鬼! ”明蕙二舅舅炸了,“你们这帮小子找死是吧?”“哈呀 呀! ”少年们大乐,“找的就是你们的鬼! ”特高兴有个拔剑决斗的机会。值班的衙役们望过来了, 瞧见兵刃的话,抡链子,锁人,两边都锁上,关回去,叫他们家里拿钱来赎人,节下,赎金翻倍,还 要备酒菜……“误会啊误会啊! ”明蕙大舅舅冷汗涔涔,“我们,完全不知道五少爷怎么回事儿。 我们,就是因为没了家里姑娘,穿个孝。”“又不是没了你妈,”少年里还有人嘴巴忒毒,“你穿的 哪门子孝! ”“你! ”明蕙二舅舅要炸了。明蕙大舅舅硬把他压下去,对着蓄势待发的衙役陪笑: “误会,误会! ”衙役看他这儿没火苗,就转而盯着少年们。只有一方滋事的话,逮捕单方也不是 不可以,这些少年家里,有的还是凑得出几个钱的……“误会。”少年们哼哼,并且很快散去了。衙 役们也无趣的回到各自岗位上。这一番折腾,苏家人已经爬到山阶的一半了,刘家人看着明蕙大舅舅: 这会儿咋办?来都来了,又不能退回去。她大舅舅道:“再跟。”于是又跟上去。两个出嫁没多久的 小媳妇,刚从庙里上完香,下阶来,经过刘家人身边,看他们一看,笑着咭咭咕咕,俨然也夹着些: “不要脸……逼死了自家姑娘,来讹钱”之类的话。明蕙大舅舅盯着她们,她们像受惊的小母鸡似的 摇摇摆摆下去了,先前那些泼皮少年们没走远,被她们小母鸡一样又圆又撅的屁股吸引住了,追着她 们后头撩拨几句风话,激起她们咯咯的蠢笑。有个少年斜起一边嘴角,向刘家人瞄过来一眼,明蕙大 舅舅赶紧低下头,心里透凉透凉的,像摊得太薄、凝都凝不起来的粥,怎么这么不得劲儿。问苏家要 这点子钱,怎么就这么难呢……山阶仄仄向上,一步一声佛唱,刘家人越走越没意思,有的大局观和 团结精神不强的,就悄悄把乞丐似的旧麻衣扯了下来、破白布丧带子也解下来。再走几步,就悄悄溜 了,过他们的年去。大雄宝殿在望,两个大香炉喷着馥郁的香烟,兜售香烛的叫卖声一发嘹亮,明蕙 大舅舅回头,看身后稀稀拉拉跟的已经不剩几个人,叹了口气,望望寺内。苏家人早被尼姑殷勤备至 的接了进去,白胡子的老苍头劝宣道:“施主,这是尼寺,成年男子有所不便,上香请只在外殿,勿 再进入。”慈恩寺最早前,是男寺,寺中都是僧人,连一只母的狗都不放入内,也算齐整,可一城不 容二寺,临江寺因那振风塔,名声越来越响,慈恩寺就渐渐端敝了,竟至香炉蒙尘、佛像脱漆的地步, 有几个好样儿的尼姑,就把这寺盘下来,以女眷为主攻对象,打下江山,把一座半山腰的破败小寺,35 变成台阶严整、金像威严
高一运动学重点知识点总结

高一运动学重点知识点总结运动学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物体在各种力作用下的运动规律。
作为高中物理的一部分,高一运动学是学生们在学习物理的旅程中的第一步。
下面将对高一运动学的重点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点运动和矢量运动点运动是指物体在运动过程中,质点被视为一个点来进行运动研究。
矢量运动则是指物体在运动过程中,需要考虑方向的变化。
对于点运动,主要要了解的是位移和速度的概念,而矢量运动还需要掌握位移、速度和加速度三个概念。
1. 位移:物体从初始位置到末位置的直线距离。
位移可以是正、负或零,根据物体的移动方向而定。
2. 速度: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运动的位移量,即位移与时间的比值。
速度是矢量量,有大小和方向之分。
3. 加速度: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即速度与时间的比值。
加速度也是矢量量,有大小和方向之分。
二、匀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是指物体在运动过程中,速度大小和方向保持不变。
在研究匀速直线运动时,关键是掌握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
1. 位移与速度的关系:位移等于速度乘以时间。
即位移 = 速度 ×时间。
其中,位移单位是米,速度单位是米每秒,时间单位是秒。
2. 速度与时间的关系:速度等于位移除以时间。
即速度 = 位移 ÷时间。
3. 位移与加速度的关系:位移等于初速度乘以时间加上加速度乘以时间的平方的一半。
即位移 = 初速度 ×时间 + (1/2) 加速度 ×时间²。
三、自由落体运动自由落体运动是指物体在重力作用下进行的竖直上抛或下落运动。
在自由落体运动中,重力是唯一的作用力,主要要了解的是自由落体的特点、速度和位移的关系,以及自由落体下落过程中的时间和高度。
1. 特点: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是加速度恒定,且大小为9.8米每秒²,方向向下。
2. 速度与时间的关系:自由落体运动中,物体的速度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加,速度与时间成正比。
即速度 = 加速度 ×时间。
高一运动学复习知识点汇编

运动学复习知识点汇编:第一章.运动的描述考点一:时刻与时间间隔的关系时间间隔能展示运动的一个过程,时刻只能显示运动的一个瞬间。
对一些关于时间间隔和时刻的表述,能够正确理解。
如:第4s末、4s时、第5s初……均为时刻;4s内、第4s、第2s至第4s内……均为时间间隔。
区别:时刻在时间轴上表示一点,时间间隔在时间轴上表示一段。
考点二:路程与位移的关系位移表示位置变化,用由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表示,是矢量。
路程是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
只有当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
一般情况下,路程≥位移的大小..。
考点三:速度与速率的关系考点四:速度、加速度与速度变化量的关系,考点五:运动图象的理解及应用由于图象能直观地表示出物理过程和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所以在解题的过程中被广泛应用。
经常用到的有x-t图象和v—t图象。
1.理解图象的含义(1)x-t图象是描述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2)v—t图象是描述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明确图象斜率的含义x-t图象中,图线的斜率表示速度v—t图象中,(2)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1.沿着一条直线,且加速度不变的运动,叫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匀变速直线运动可分为匀加速直线运动和匀减速直线运动。
2.平均速度为矢量,平均速率为标量,其运算区别见下式xtv=位移平均速度xvt=路程平均速率3.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公式和重要推论0v v at =+ 2102x v t at =+ 2202v v ax -= 02v v x v t+==注: ① 以上各式为矢量式,均以初运动方向为正而推得。
② 在匀加速直线运动中,加速度a 取正值,在匀减速直线运动中,加速度a 取负值。
③在具体运算中,已知矢量考虑方向符号,未知矢量等待运算结果,最后说明其方向。
4.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两个重要速度:①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全程的平均速度 202tv v xv v t+===②位移中点的瞬时速度等于全程的几何平均速度s v =对于同一个运动物体,关系恒为 22s t v v 〉5.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性质:①加速度a 恒定,在连续相等的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相等v aT ∆=。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第一册运动学专题复习课件

A.“小小竹排江中游”,是以竹排为参考系的B.“飞流直下三千尺”,是以飞流为参考系的C.“轻舟已过万重山”,是以万重山为参考系的D.“钱塘江潮水扑面而来”,是以潮水为参考系的
3.下列有关运动的描述中,参考系的选取符合描述的是()
答案: C
14
4.如图2所示,某人从学校门口A处开始散步,先向南走了50m到达B处,再向东走100m到达C处,
物
物
物
物
物
物
物
物
物
物
物
物
物
的
体、
体、
体
的
物
为
;
子沿、
的
用
在振
体
常
弹正簧
1 物
理中
判定物体能否看作质点的方法
物体的大小、形状及细部状态对研究问题的 影响可忽略不计
6
1.如图1所示为双人十米台跳水比赛的情景,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教练为了研究两人的技术动作,可将图片中两人是为质点B.观看两人比赛时,可将两人视为质点C.研究两人在空中某点处的速度时,可将两人视为质点D.评委给两人打分时,可将两人视为质点图1答案: C
300m
队尾
队首
27
自测习题7.一个人从北京去重庆,可以乘火车,也可以乘飞机,还可以先乘火车到武汉,然后乘轮船沿长江到重庆,如图4所示,这几种情况下:()①他的运动轨迹不一样②他走过的路程相同③他的位置变动是不同的④他的位移是相同的
B. ③④D. ②③
A ①②C ①④
答案: C
图4
28
自测习题8.如图5所示,某同学沿平直路面由A点出发前进了100m到达斜坡底端的B点,又沿倾角为60°的斜坡上行100m到达C点,求此同学的位移和路程
高一物理运动学专题复习

高一物理运动学专题复习知识梳理:一、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的改变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它包括平动、转动和振动等运动形式.二、参照物为了研究物体的运动而假定为不动的物体,叫做参照物.对同一个物体的运动,所选择的参照物不同,对它的运动的描述就会不同,灵活地选取参照物会给问题的分析带来简便;通常以地球为参照物来研究物体的运动. 三、质点研究一个物体的运动时,如果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属于无关因素或次要因素,对问题的研究没有影响或影响可以忽略,为使问题简化,就用一个有质量的点来代替物体.用来代管物体的有质量的做质点.像这种突出主要因素,排除无关因素,忽略次要因素的研究问题的思想方法,即为理想化方法,质点即是一种理想化模型. 四、时刻和时间时刻:指的是某一瞬时.在时间轴上用一个点来表示.对应的是位置、速度、动量、动能等状态量.时间:是两时刻间的间隔.在时间轴上用一段长度来表示.对应的是位移、路程、冲量、功等过程量.时间间隔=终止时刻-开始时刻。
五、位移和路程位移:描述物体位置的变化,是从物体运动的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矢量.路程: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只有在单方向的直线运动中,位移的大小才等于路程。
六、速度描述物体运动的方向和快慢的物理量.1.平均速度:在变速运动中,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位移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叫做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即V =S/t ,单位:m / s ,其方向与位移的方向相同.它是对变速运动的粗略描述.公式V =(V 0+V t )/2只对匀变速直线运动适用。
2.瞬时速度: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方向沿轨迹上质点所在点的切线方向指向前进的一侧.瞬时速度是对变速运动的精确描述.瞬时速度的大小叫速率,是标量.3.速率:瞬时速度的大小即为速率; 4.平均速率:质点运动的路程与时间的比值,它的大小与相应的平均速度之值可能不相同。
七、匀速直线运动1.定义:在相等的时间里位移相等的直线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2.特点:a =0,v=恒量.3.位移公式:S =vt . 八、加速度1.加速度的物理意义:反映运动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高中物理 运动学总复习(共30张ppt)

(1)在乙车追上甲车之前,两车距离的最大值是多少? (2)乙车出发后经多长时间可追上甲车?此时它们离出发点多远?
解析 (2) 追上甲车,甲和乙的位移相等 v
乙
设乙车出发后经t′ 追上甲车
甲
x1=12a 甲(t′+2)2=12×3×(t′+2)2=3t′2+22 m
x2=12a 乙 t′2=12×6×t′2=3t′2
乙
v1=3×(t+2)=3t+6 两车距离的最大值
甲
v2=6t
Δx=12a 甲(t+2)2-12a 乙 t2
由 v1=v2 得:t=2 s =12×3×42 m-12×6×22 m
=12 m
0 2t
t
例3:甲车以3 m/s2的加速度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乙车落后2 s在同一地点由静止开始,以6 m/s2的加速度做 匀加速直线运动.两车的运动方向相同.求:
运动学总复习
学习目标
1.理解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等描述物 体运动的物理量并判断方向和计算大 小。 2.会根据 x-t 和 v-t 图像分析物体的运 动情况。 3.会用打点计时器测平均速度和瞬时 速度
知
识
总
有质量
结
形状 大小 参考
位移
地面
方向 速度 加速度
方向
位置变化 有向线段
单向直线
时间 时刻
速度变化快慢
初位置
末位置
看加速度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的关系
加速度 瞬时
加速度
v0 at
v0t
1 2
at
2
v2 v02 2ax
vt
2
v0 v 2
aT 2
知
识
总
重力
结
高中物理运动学专题复习试题

第一章 运动学复习专题一:描述物体运动的几个基本本概念1.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的改变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它包括平动、转动和振动等形式。
2.参考系:被假定为不动的物体系。
对同一物体的运动,若所选的参考系不同,对其运动的描述就会不同,通常以地球为参考系研究物体的运动。
3.质点: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
物体可视为质点主要是以下三种情形:(1)物体平动时;(2)物体的位移远远大于物体本身的限度时;4.时刻和时间(1)时刻指的是某一瞬时,是时间轴上的一点,对应于位置、瞬时速度、动量、动能等状态量,通常说的“2秒末”,“速度达2m/s 时”都是指时刻。
(2)时间是两时刻的间隔,是时间轴上的一段。
对应位移、路程、冲量、功等过程量.通常说的“几秒内”“第几秒内”均是指时间。
5.位移和路程(1)位移表示质点在空间的位置的变化,是矢量。
位移用有向线段表示,位移的大小等于有向线段的长度,位移的方向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
当物体作直线运动时,可用带有正负号的数值表示位移,取正值时表示其方向与规定正方向一致,反之则相反。
(2)路程是质点在空间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
在确定的两位置间,物体的路程不是唯一的,它与质点的具体运动过程有关。
(3)一般情况下,位移的大小并不等于路程,只有当质点做单方向直线运动时,二者才相等。
6、速度、速率、瞬时速度、平均速度、平均速率速度:表示质点的运动快慢和方向,是矢量。
它的大小用位移和时间的比值定义,方向就是物体的运动方向速率:在某一时刻物体速度的大小叫做速率,速率是标量.瞬时速度:由速度定义求出的速度实际上是平均速度,它表示运动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快慢程度,它只能粗略地描述物体的运动快慢,要精确地描述运动快慢,就要知道物体在某个时刻(或经过某个位置)时运动的快慢,因此而引入瞬时速度的概念。
瞬时速度的含义: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经过某一位置)时的速度,叫做瞬时速度方向:物体经过某一位置时的速度方向,轨迹是曲线,则为该点的切线方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物理运动学专题复习知识梳理:一、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的改变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它包括平动、转动和振动等运动形式.二、参照物为了研究物体的运动而假定为不动的物体,叫做参照物.对同一个物体的运动,所选择的参照物不同,对它的运动的描述就会不同,灵活地选取参照物会给问题的分析带来简便;通常以地球为参照物来研究物体的运动.三、质点 研究一个物体的运动时,如果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属于无关因素或次要因素,对问题的研究没有影响或影响可以忽略,为使问题简化,就用一个有质量的点来代替物体.用来代管物体的有质量的做质点.像这种突出主要因素,排除无关因素,忽略次要因素的研究问题的思想方法,即为理想化方法,质点即是一种理想化模型.四、时刻和时间时刻:指的是某一瞬时.在时间轴上用一个点来表示.对应的是位置、速度、动量、动能等状态量.时间:是两时刻间的间隔.在时间轴上用一段长度来表示.对应的是位移、路程、冲量、功等过程量.时间间隔=终止时刻-开始时刻。
五、位移和路程位移:描述物体位置的变化,是从物体运动的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矢量.路程: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只有在单方向的直线运动中,位移的大小才等于路程。
六、速度描述物体运动的方向和快慢的物理量.1.平均速度:在变速运动中,物体在某段时间的位移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叫做这段时间的平均速度,即V =S/t ,单位:m / s ,其方向与位移的方向相同.它是对变速运动的粗略描述.公式V =(V 0+V t )/2只对匀变速直线运动适用。
2.瞬时速度: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方向沿轨迹上质点所在点的切线方向指向前进的一侧.瞬时速度是对变速运动的精确描述.瞬时速度的大小叫速率,是标量.3.速率:瞬时速度的大小即为速率;4.平均速率:质点运动的路程与时间的比值,它的大小与相应的平均速度之值可能不相同。
七、匀速直线运动1.定义:在相等的时间里位移相等的直线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2.特点:a =0,v=恒量.3.位移公式:S =vt .八、加速度1.加速度的物理意义:反映运动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加速度的定义:速度的变化与发生这一变化所用的时间的比值,即a =t v ∆∆=t v v ∆-12。
加速度是矢量。
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并不一定相同。
2.加速度与速度是完全不同的物理量,加速度是速度的变化率。
所以,两者之间并不存在“速度大加速度也大、速度为0时加速度也为0”等关系,加速度和速度的方向也没有必然相同的关系,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减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
*速度、速度变化、加速度的关系:①方向关系: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变化的方向一定相同。
在直线运动中,若a 的方向与V 0的方向相同,质点做加速运动;若a 的方向与V 0的方向相反,质点做减速运动。
②大小关系:V 、△V 、a 无必然的大小决定关系。
3.还有一个量也要注意与速度和加速度加以区分,那就是“速度变化量”Δv ,Δv = v 2 — v 1。
Δv 越大,加速度并不一定越大,还要看所用的时间的多少。
九、匀变速直线运动1.定义:在相等的时间速度的变化相等的直线运动叫做匀变速直线运动.2.特点:a=恒量.3.公式:(1)v t =v 0十at (2)s=v 0t +21at 2(3)v t 2-v 02=2as (4)s=t v v t 20+. 说明:(1)以上公式只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2)四个公式中只有两个是独立的,即由任意两式可推出另外两式.四个公式中有五个物理量,而两个独立方程只能解出两个未知量,所以解题时需要三个已知条件,才能有解.(3)式中v 0、vt 、a 、s 均为矢量,方程式为矢量方程,应用时要规定正方向,凡与正方向相同者取正值,相反者取负值;所求矢量为正值者,表示与正方向相同,为负值者表示与正方向相反.通常将v 0的方向规定为正方向,以v 0的位置做初始位置.(4)以上各式给出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普遍规律.一切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差异就在于它们各自的v 0、a 不完全相同,例如a =0时,匀速直线运动;以v 0的方向为正方向; a >0时,匀加速直线运动;a <0时,匀减速直线运动;a =g 、v 0=0时,自由落体应动;a =g 、v0≠0时,竖直抛体运动.(5)对匀减速直线运动,有最长的运动时间t= v 0/a ,对应有最大位移s= v 02/2a ,若t >v 0/a ,一般不能直接代入公式求位移。
4、 推论:(l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任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里的位移之差是个恒量,即ΔS = S Ⅱ- S Ⅰ=aT 2=恒量.(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某段时间的平均速度,等于该段时间的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即2t V =V =20t v v +.以上两推论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等学生实验中经常用到,要熟练掌握. (3)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某段位移的中间位移处的瞬时速度为22202t s v v v +=(4)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设T 为等分时间间隔): ① IT 末、2T 末、3T 末……瞬时速度的比为V l ∶V 2∶V 3……∶V n =1∶2∶3∶……∶n ;② 1T 、2T 、3T ……位移的比为S l ∶S 2∶S 3∶……S n =12∶22∶32∶……∶n 2;③ 第一个T ,第二个T ,第三个T ……位移的比为S I ∶S Ⅱ∶S Ⅲ∶……∶S N =l ∶3∶5∶……∶(2n -1); ④ 静止开始通过连续相等的位移所用时间的比t 1∶t 2∶t 3∶……t n =()()()123121--⋅⋅⋅⋅--n n ::::十、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 1.对于运动图象要从以下几点来认识它的物理意义:a .从图象识别物体运动的性质。
b .能认识图像的截距的意义。
c .能认识图像的斜率的意义。
d .能认识图线覆盖面积的意义。
e .能说出图线上一点的状况。
2.利用v 一t 图象,不仅可极为方便地证明和记住运动学中的一系列基本规律和公式,还可以极为简捷地分析和解答各种问题。
1)s ——t 图象和v ——t 图象,只能描述直线运动——单向或双向直线运动的位移和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而不能直接用来描述方向变化的曲线运动。
2)当为曲线运动时,应先将其分解为直线运动,然后才能用S —t 或v 一t 图象进行描述。
a 、位移时间图象位移时间图象反映了运动物体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匀速运动的S —t 图象是直线,直线的斜率数值上等于运动物体的速度;变速运动的S -t 图象是曲线,图线切线方向的斜率表示该点速度的大小. b 、速度时间图象(1)它反映了运动物体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2)匀速运动的V 一t 图线平行于时间轴.(3)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 —t 图线是倾斜的直线,其斜率数值上等于物体运动的加速度.(4)非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 一t 图线是曲线,每点的切线方向的斜率表示该点的加速度大小. 十一、自由落体运动物体只受重力作用所做的初速度为零的运动.特点:(l )只受重力;(2)初速度为零.规律:(1)v t =gt ;(2)s=21gt 2;(3)v t 2=2gs ;(4)s=t v t 2;(5)gt t h v 21==--; 十二、竖直上抛运动 1、将物体沿竖直方向抛出,物体的运动为竖直上抛运动.抛出后只在重力作用下的运动。
其规律为:(1)v t =v 0-gt ,(2)s=v 0t -21gt 2 (3)v t 2-v 02=-2gh 几个特征量:最大高度h= v 02/2g ,运动时间t=2v 0/g .2.两种处理办法:(1)分段法:上升阶段看做末速度为零,加速度大小为g 的匀减速直线运动,下降阶段为自由落体运动.(2)整体法:从整体看来,运动的全过程加速度大小恒定且方向与初速度v 0方向始终相反,因此可以把竖直上抛运动看作是一个统一的减速直线运动。
这时取抛出点为坐标原点,初速度v 0方向为正方向,则a= -g 。
3.上升阶段与下降阶段的特点(l )物体从某点出发上升到最高点的时间与从最高点回落到出发点的时们相等。
即 t 上=v 0/g=t 下 所以,从某点抛出后又回到同一点所用的时间为t=2v 0/g(2)上升把时的初速度V 0与落回出发点的速度V 等值反向,大小均为gH 2十三、运动学解题的基本方法、步骤运动学的基本概念(位移、速度、加速度等)和基本规律是我们解题的依据,是我们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寻求解题途径的武器。
只有深刻理解概念、规律才能灵活地求解各种问题,但解题又是深刻理解概念、规律的必需环节。
根据运动学的基本概念、规律可知求解运动学问题的基本方法、步骤为(1)审题。
弄清题意,画草图,明确已知量,未知量,待求量。
(2)明确研究对象。
选择参考系、坐标系。
(3)分析有关的时间、位移、初末速度,加速度等。
(4)应用运动规律、几何关系等建立解题方程。
(5)解方程。
4.下面关于加速度的描述中正确的有( )A.加速度描述了物体速度变化的多少B.加速度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里速度的变化C.当加速度与位移方向相反时,物体做减速运动D.当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同且又减小时,物体做减速运动5.关于速度与加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速度越大,加速度一定越大B.速度为零,加速度也一定为零C.加速度为零,速度也一定为零 D.以上说法都不对6.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加速度是2米/秒2,它意味着()A.物体在任一秒末的速度是该秒初的两倍B.物体在任一秒末的速度比该秒初的速度大2米/秒C.物体在第一秒末的速度为2米/秒D. 物体任一秒初速度比前一秒的末速度大2米/秒7.一辆警车在平直公路上以40m/s的速度行驶,现在要到达前方某地时的速度也为40m/s,有三种行进方式:(a)一直匀速直线运动;(b)先减速再加速;(c)先加速再减速,则()A.(a)种方式先到达B.(b)种方式先到达C.(c)种方式先到达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9.关于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第1s、第2s,第3s发生的位移比等于1:3:5B、第1s、第2s,第3s发生的位移比等于1:2:3C、前1s、前2s,前3s发生的位移比等于1:2:3D、第1s末、第2s末,第3s末的速度之比1:4:910.一枚火箭由地面竖直向上发射时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火箭上升到最高点的位置对应图中的B点B、火箭上升到最高点的位置对应图中的C点C、火箭速度最大时对应图中的A点D、火箭速度最大时对应图中的B点11.物体甲的位移与时间图像和物体乙的速度与时间图像分别如图所示,则这两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是()A.甲在整个t=6s时间有来回运动,它通过的总位移为零B.甲在整个t=6s时间运动方向一直不变,它通过的总位移大小为4mC.乙在整个t=6s时间有来回运动,它通过的总位移为零D.乙在整个t=6s时间运动方向一直不变,它通过的总位移大小为4m13.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初速度大小为5m /s ,方向沿x 轴正方向,经过2s ,末速度大小变为5m /s ,方向沿x 轴负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