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说课稿

合集下载

2024年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图形的运动说课稿3篇

2024年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图形的运动说课稿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图形的运动说课稿3篇〖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图形的运动说课稿第【1】篇〗说教学目标:进一步认识图形的对称轴,探索图形成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说教学重难点:认识图形的对称轴,并能画出轴对称图形。

说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出示轴对称师:这些好看吗为什么好看在我们生活中有许多因为对称而让人觉得美的物体,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些美丽的对称图形。

(板书:轴对称图形)二、复习旧知1、你还见过哪些轴对称图形2、什么样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3、看书中,画出对称轴。

三、学习新知1、出示例1(1) 这幅图对称吗(2) 中间这一条直线表示什么(3) 点A和点A在这幅图中是两个对应点,它们到对称轴的距离都是( )个小格。

(4) 点B和点( )是对应点,它们到对称轴的距离都是( )个小格。

(5) 点C和点( )是对应点,它们到对称轴的距离都是( )个小格。

(6) 我发现:在轴对称图形中,对称轴两侧相对的点到对称轴的距离( )。

小结:在轴对称图形中,对称轴两侧相对的点到对称轴两侧的距离相等。

我们可以用这个性质来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对称图形。

或者画对称图形。

2、出示例2(1)引导学生思考:A、怎样画先画什么再画什么B、每条线段都应该画多长(2) 在思考的基础上,用铅笔试画。

(3)小结:1、找出所给图形的关键点。

2、数出或量出图形关键点到对称轴的距离。

3、在对称轴的另一侧找出关键点的对称点。

4、按照所给图形,顺次连结各点,就画出所给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三、课堂练习:P84做一做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图形的运动说课稿第【2】篇〗说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图形的轴对称,探索图形成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2.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探索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旋转90°。

3.初步学会运用对称、平移和旋转的方法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说课稿5篇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说课稿5篇

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说课稿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说课稿5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时常会需要准备好说课稿,通过说课稿可以很好地改正讲课缺点。

怎样写说课稿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说课稿,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说课稿1一、说教材《分数的基本性质》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册第四单元第三节的一个重要内容。

该教学内容是以分数的意义、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以及整数除法中商不变的规律这些知识为基础的。

原教材先通过直观使学生了解1/2、2/4、3/6三个分数的分子、分母虽然不同,但是分数的大小是相等的。

接着进一步研究这三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思考它们是按照什么规律变化的,最后归纳出分数的基本性质,为后面的约分、通分和分数的加减法等知识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一)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能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一个分数化成指定分母(或分子)而大小不变的分数,并能应用这一规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引导学生在参与观察、比较、猜想、验证等学习活动的过程中,有条理、有根据地思考、探究问题,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3、渗透初步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使学生受到数学思想方法的熏陶,培养乐于探究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

(三)教学难点:应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解决问题。

(四)教学准备:课件、三张同样大小的正方形纸、彩色笔等。

(五)学情分析学习本课前,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的有关知识、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利用商不变的性质这一知识迁移到分数的基本性质的学习中来。

二、说教法、学法为了使学生的主体地位能得到充分体现,更好的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为此,我打算通过"折、画、想、问、用"五个环节对教学内容作如下处理,以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1.折--用三张同样大小的长方形纸条分别折出二等分、四等分、八等分。

2024年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46课“找次品问题的基本解决策略和方法说课稿3篇

2024年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46课“找次品问题的基本解决策略和方法说课稿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46课“找次品问题的基本解决策略和方法说课稿3篇〖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46课“找次品问题的基本解决策略和方法说课稿第【1】篇〗教学目标:1.能够借助纸笔对“找次品”问题进行分析,归纳出解决这类问题的最优策略,经历由多样到优化的思维过程.2.以“找次品”为载体,让学生通过学习观察、猜想、试验、推理等方式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

3.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用数学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5盒口香糖学具准备:9个正方体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电脑出示:美国第二架航天飞机,再出示它爆炸的。

电脑解说:1986年1月28日,美国第二架航天飞机“挑战者”号在进行飞行时发生爆炸,价值12亿美元的航天飞机化作碎片坠入大西洋,造成世界航天史上最大的悲剧。

据调查,这次灾难的主要原因是生产了一个不合格的零件引起的。

师:可见,次品的危害有多大,在生活中常常有这样一些情况,在一些看似完全相同的物品中混着一个质量不同的,重一点或轻一点的物品。

需要想办法把它找出来,我们把这类问题叫做找次品。

师:下面我们一齐来研究找次品。

出示课题:找次品二、初步认识“找次品”的基本原理1、自主探索。

A出示口香糖:老师这儿有三盒口盒糖,其中有一盒是吃了两粒的,你说有什么办法帮忙将它找出来吗?师:对,我们可以用天平来帮忙找出次品。

让生根据讨论题同桌互相说说方法:电脑出示:同桌说说:(1)你把待测物品分成几份?每份是多少?(2)假如天平平衡,次品在哪里?(3)假如天平不平衡,次品又在哪里?B学生汇报方案并上台边讲边在天平演示。

师据生回答板:3(1,1,1)1次2、老师又拿来了两盒口香糖,和前面的三盒混在一起,你还能用天平将那盒吃了两粒的口香糖找出来吗?A出示:小组讨论:(1)你把待测物品分成几份?每份是多少?(2)假如天平平衡,次品在哪里?(3)假如天平不平衡,次品又在哪里?(4)至少称几次就一定能找出次品来?让生根据讨论题在学习小组讨论交流,把自己的想法说给小组其他成员听。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通分说课稿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通分说课稿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通分说课稿3篇〖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通分说课稿第【1】篇〗教学内容:教材第65页的例4,及随后的“试一试”与“练一练”,完成练习十二的第1~4题。

说教学目的:1、初步理解通分及公分母的意义。

2、能正确地把异分母分数化成与它们相等的同分母分数。

3、通过亲历探索通分的意义与方法这一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体验成功的快乐。

说教学过程一、回顾旧知导入新课1、说一说下面各组数的最小公倍数。

4和6 8和9 20和52、把以下分数化成分母是20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二、自主合作主动探索1、初步理解通分(1)谈话:这几天我们学习了分数,现在请同学们每人写一个自己喜欢的分数。

学生汇报,教师记录。

如3和 5 4 6师:请你们观察一下,它们有什么特点?学生议论,发表意见。

介绍:像这样分母不同的分数叫做异分母分数。

(2)、提出要求:把 3 和 5改写成分母相同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4 6学生尝试改写,并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里交流。

2、小组汇报:3 3×3 9 5 5×2 104 4×3 12 6 6×2 123 3×6 18 5 5×4 204 4×6 24 6 6×4 24(3)指出:刚才的过程就是通分。

a思考:什么叫通分?b学生讨论,并交流。

c结合学生的交流情况明确通分的要点:第一、要把异分母分数改写成同分母分数。

第二、通分前后分数的大小不能改变。

揭示通分的意义:把分母不同的分数分别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分数,叫做通分。

通分过程中,相同的分母叫做这几个分数的公分母。

d问题:你觉得通分的依据是什么?e找一找:在刚才两组通分结果中,(4)问题:观察刚才两个通分过程,你觉得用哪个数作公分母比较简便?为什么?教师:在进行通分的时候,公分母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通分时,一般用原来几个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作公分母。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通分说课稿第【2】篇〗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1页的例14、“试一试”和“练一练”以及第73页的练习十一第1~3题。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3篇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3篇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3篇篇一:数的认识与数的拓展课程目标本节课旨在帮助学生巩固数的认识和掌握数的拓展,培养他们的数字观念和数学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1. 掌握数的读法和书写方法;2. 理解数的比较大小,并能运用于实际问题;3. 学会使用进位和退位进行数的拓展。

教学内容及安排1. 数的读法与写法(15分钟)- 通过举例与学生一起读写各种位数的数;- 引导学生发现千位、百位、十位和个位的位置关系。

2. 数的比较与运算(20分钟)- 利用实物或图片进行数的比较大小;- 练使用不等号进行数的大小比较;- 分组讨论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 数的拓展与进位退位(25分钟)- 讨论数的拓展的概念,并举例说明;- 练拓展数的方法,如十位拓展到百位、百位拓展到千位等;- 介绍进位和退位的概念及其运用。

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实际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数的认识与比较;2. 合作研究法:鼓励学生在小组内合作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3. 游戏教学法:设计有趣的游戏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教学反思本节课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验数的认识与拓展,培养了他们的数字观念和数学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互相合作,提高了他们的研究效果。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更多地结合实际生活问题来引导学生进行数的比较与运算,提升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

篇二:分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课程目标本节课旨在帮助学生认识分数的概念、掌握分数的读法和表示方式,并学会分数的加减法运算。

教学重点1. 理解分数的意义与用途;2. 掌握常见分数的读法和表示方法;3. 学会使用分数进行加法和减法运算。

教学内容及安排1. 分数的认识与表示(15分钟)- 通过实物或图片展示不同的分数,引导学生认识分数的概念;- 举例说明分子和分母的意义,帮助学生理解分数的表示方法。

2. 分数的读法和意义(20分钟)- 引导学生读写不同分数,并解释其意义;- 利用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分数进行描述和计算。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图形的运动说课稿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图形的运动说课稿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图形的运动说课稿3篇〖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图形的运动说课稿第【1】篇〗教材分析:本节课知识是把生活中常见的旋转现象作为学习与研究的内容,从运动变化的角度去认识、探索图形与几何。

教材让学生观察三角尺旋转的全过程,帮助学生建立对旋转的理性认识,让学生在深刻理解旋转现象的基础上,学会在方格纸上画出把一个简单图形旋转90以后的图形,从而加深学生对旋转现象的认识和理解。

学情分析:本节课是学生学习了简单的旋转现象的基础上进行的。

通过学习,学生能观察三角尺的旋转过程,明确旋转的含义,感知图形旋转的特征,再让学生学会在方格纸上画出旋转图形。

说教学目标:1.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旋转90后的图形。

2.通过观察、想象、分析和推理等过程,独立探究、增强空间观念。

3.让学生体会图形变换在生活中的应用,利用图形变换进行图案设计,感受图案带来的美感和数学的应用价值。

说教学重点:探索图形旋转的特征。

说教学难点:理解图形旋转的特征。

说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约3分钟)1.出示:俄罗斯方块游戏画面一。

如果现在让你来玩,你准备怎么操作?2.出示:俄罗斯方块游戏画面二。

这次又怎么操作呢?3.引入课题。

二、自主学习(约7分钟)1.探索旋转图形的特征和性质。

(1)照样子转一转。

(2)三角尺的位置是怎样变化的?你有什么发现?2.学习画出旋转后的图形。

画出三角形AOB绕点O顺时针旋转90后的图形。

三、合作交流(约10分钟)1.小组交流。

(1)三角尺的位置是怎样变化的?你有什么发现?(2)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画三角形AOB绕点O顺时针旋转90后的图形。

2.全班交流。

说说你是怎么画的?你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三角形AOB绕点O逆时针旋转90后的图形。

四、精讲点拨(约8分钟)1.图形旋转后,形状、大小都没有发生变化,只是位置变了。

2.图形绕某一点旋转一定的度数,图中的对应点、对应线段都旋转相同的度数。

3.在方格纸上画简单图形旋转90后的图形。

2024年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5课质数和合数说课稿3篇

2024年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5课质数和合数说课稿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5课质数和合数说课稿3篇〖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5课质数和合数说课稿第【1】篇〗《质数和合数》说课稿一、说教材1.课时教学内容的地位、作用和意义:质数和合数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约数和倍数的意义,了解了能被2,5,3整除的数的特征之后学习的又一重要内容,它是学生学习分解质因数,求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的基础,在本章教学内容中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2.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①掌握质数和合数的概念,会正确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②知道自然数还可以分成质数、合数与1三类。

(2)过程和方法:通过100以内的质数表的制作,使学生学会合理选取学习材料的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学习,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二、说学情《数的整除》这一单元,概念多,理解难,易混淆。

学生通过对约数和倍数以及能被2,5,3整除的数的学习,有了一定的认知基础,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约数概念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三、说教法新课程标准要求转变学习方式,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究和合作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根据本节知识特点和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及认知规律,遵照课标精神,我采取了动手操作,引导探索,发现规律,培养分类归纳的数学意识和品质的教学方法。

四、说学法教师的任务不仅要使学生学会,更重要的是要使学生会学。

因此,我在设计这个教学内容时分了这样几个层次。

第一层次:首先让学生从1到20中随意挑选5个数写出这5个数的约数,然后通过汇总整理归纳,使学生发现自然数还可以按约数的个数分成质数、合数与1。

第二层次:接着通过判断一些数是质数还是合数,让学生进一步理解质数与合数的概念以及掌握质数与合数的判断方法。

第三层次:要求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法来制作一张质数表。

在这一教学环节中我就设计了4张数表,让学生通过对数表的选择,来感悟学习材料的选择对方法的应用是有影响的。

2024年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奇数和偶数的运算性质说课稿推荐3篇

2024年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奇数和偶数的运算性质说课稿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奇数和偶数的运算性质说课稿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奇数和偶数的运算性质说课稿第【1】篇〗【新课讲授】1.游戏:换座位首先将全班30个学生分成5组,人数分别为4、5、6、7、8。

我们大家来做个换位置的游戏:要求是只能在本组内交换,而且每人只能与任意一个人交换一次座位。

(游戏后学生发现4人、6人、8人一组的均能按要求换座位,而5人、7人一组的却有一人无法跟别人换座位)讨论: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学生能很直观的找出原因,并说清这是由于4、6、8恰好是双数,都是2的倍数;而5、7是单数,不是2的倍数。

2.猜想验证, 认识奇偶性(1)设置悬念、激发思维现在我们继续来考虑五组人数:4人、5人、6人、7人、8人,那么猜猜那些组合起来能够刚好换完?那些不能?(2)探索奇数与偶数相加时存在的关系学生独立猜想,小组内汇报交流,然后统一意见进行验证(要求:验证时多选择几组进行证明)。

教师根据学生汇报总结方法如下:方法一:利用奇数和偶数的意义,奇数除以2都余1,而偶数除以2没有余数,奇数加偶数的和除以2还余1。

所以:奇数+偶数=奇数,奇数+奇数=偶数,偶数+偶数=偶数;方法二:利用算式寻找规律例如: 5+8=13, 7+8=15…… 5+7=12,7+9=16…… 8+12=20,12+24=36……通过上面的算式发现:奇数与偶数的和是奇数,奇数与奇数的和是偶数,偶数与偶数的和是偶数。

所以,奇数+偶数=奇数,奇数+奇数=偶数,偶数+偶数=偶数。

师:你能举几个例子说明一下吗?(学生的举例可以引导从正反两个角度进行)3.探索奇数和偶数存在的其他关系及对比优化方法一:(1)计算下题的结果 16-12= 103-71= 19-12= 11×13= 30×4= 14×8=(2)观察算式,寻找规律12+16=2816-12=4103-71=3213+71=84114+25=13919-12=711×13=14331×4=12414×8=112方法二:利用奇数和偶数的意义,奇数除以2都余1,而偶数除以2没有余数,奇数加偶数的和除以2还余1,所以,奇数±奇数=偶数;偶数±偶数=偶数;奇数±偶数=奇数(大减小);奇数×奇数=奇数;偶数×偶数=偶数;偶数×奇数=偶数。

2024年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分数加减混合运算一说课稿(精推3篇)

2024年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分数加减混合运算一说课稿(精推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分数加减混合运算一说课稿(精推3篇)〖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分数加减混合运算一说课稿第【1】篇〗一、教材分析:今天我说课的内容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是青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中国的世界遗产——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第一课时,本单元是学生在熟悉了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分数的意义和四则运算的基础上学习的,是继续学习百分数、比和比例等知识的重要基础,本节课是本单元的起始课,为学习稍复杂的有关分数的问题打下基础。

目标定位:1、能结合具体情景,理解和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并能够正确计算。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3、让学生领略中国的古老和文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乐趣。

重点、难点: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二、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整数相关的知识基础,并且已经有了分析相关问题的能力,利用类推迁移,学生完全有能力解决本节课所设计的问题,理解和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三、教法:针对以上的分析,结合本课时内容,整个教学思路是这样的:1、充分体现算与用的关系,体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本课努力贯彻“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从学生已有的是认知基础和生活经验出发,充分利用教材中创设的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把解决问题和计算有机地结合起来,结合生活实际理解掌握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并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上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2、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注重学生思维方法的渗透。

学生独立提出问题,独立思考,独立解决,然后在全班交流。

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解题思路。

学生运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会对解决数学问题有深切的体验,会取得学习数学的经验。

在这个过程中关注学生能否清楚表达自己的解题思路,能否对自己的列式做出解释,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五年级数学下册说课稿15篇

五年级数学下册说课稿15篇

五年级数学下册说课稿15篇五年级数学下册说课稿15篇说课稿是教师在进行教学实践前,准备的一份详细的教学计划和讲课大纲。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五年级数学下册说课稿,如果大家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五年级数学下册说课稿一、说教材1.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分数的意义》。

2.教学目标(1)知道分数是怎样产生的。

(2)让学生在说一说、分一分、画一画、折一折等实践活动中理解单位“1”,感受并理解分数的意义,知道分子、分母、分数单位的含义,培养学生实际操作和抽象概括的能力。

(3)在实践中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的能力。

(4)通过创设互相协作,积极探索的学习情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渗透数学来源于实际生活的思想。

3.教学重点建立单位“1”的概念,理解并掌握分数的意义和分数单位的含义。

4.教学难点理解单位“1”的概念。

二、说教学方法学生学习认识事物是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学生虽然在前面的学习中对分数有了初步的认识,但要是学生理解单位“1”的含义,进一步明确分数的意义,必须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

因此在教学中我以学生为主体,采用启发、诱导、探究等教学方法,并穿插自学练习,通过直观观察思考,让学生充分感知,再通过分析讨论,比较归纳突破了一些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也是单位“1”这一难点,层层推进,步步深入。

引导学生学会分析、归纳、概括、迁移、抽象、把握概念的本质。

三、说学法指导学生学习过程的始终,都离不开学法。

在本课的教学中学法的指导寓于教学过程的始终。

1.教给学生探索知识的方法。

教师为学生准备一把米尺,让学生测量黑板的长度,在测量中发现不能正好得到整数,那么引发学生想到用分数去表示剩余的不足,这就引出了分数的产生。

2.让学生利用学具一个圆片、一根细绳、一个正方形或长方形纸片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将他们画一画、折一折表示1/4,领悟出可以把一个物体看做一个整体单位“1”。

2024年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3课25的倍数的特征说课稿推荐3篇

2024年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3课25的倍数的特征说课稿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3课25的倍数的特征说课稿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3课25的倍数的特征说课稿第【1】篇〗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奇数、偶数的意义,学会判断一个数是奇数还是偶数。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索2、5的倍数的特征,并学会正确地判断一个数是否是2、5的倍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探索过程中的基本方法和策略。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2、5的倍数的特征及奇数、偶数的概念。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新知、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观察法和操作法。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提问:我们已经学习了有关因数和倍数的知识,谁能举例说明什么叫因数?什么叫倍数?学生举例说明。

揭题:我们已经学会了求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索2、5的倍数的特征。

(板书课题:2、5的倍数的特征)二、互动新授:1.认识5的倍数的特征。

(1)操作感知。

出示教材第9页“百数表”,让学生认真观察。

提问:5的倍数有什么特征?在上表中找出5的倍数,并做上记号。

(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百数表”按要求进行操作)。

(2)组织交流。

提问:5的倍数究竟有什么特征呢?你能根据刚才的操作把自己的发现向同学说一说吗?小组交流后指名回答,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总结:通过全班交流,引导学生概括出5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或5的数都是5的倍数。

2.认识2的倍数的特征。

(1)操作感知。

提问:2的倍数有什么特征?让学生在“百数表”中找出2的倍数,做上记号,并与同伴说一说这些数有什么特征。

学生各自独立动手操作。

(2)组织交流。

指名回答,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呈现表2:通过全班交流,引导学生概括出2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

(3)认识奇数、偶数。

理解奇数和偶数的意义从百数表中可以看出,自然数中有一半的数是2的倍数,另一半的数不是2的倍数。

我们把2,4,6,8,10,…这些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偶数(O也是偶数),把l,3,5,7,9,…这些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奇(j)数。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因数和倍数说课稿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因数和倍数说课稿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因数和倍数说课稿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因数和倍数说课稿第【1】篇〗说教学目标让学生能利用最大公因数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说教学重点利用最大公因数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说教学难点利用最大公因数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工具课件说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什么是公因数什么是最大公因数2.找出每组数的最大公因数。

5和1521和2830和188和911和3312和42过渡:在现实生活中,有的问题需要用最大公因数的明白来解决,这就是我们这天要学习的资料。

二、新课教学出示教材第62页例3。

(1)引导学生审题,理解题意。

在贮藏室的长方形地面上铺正方形地砖。

要求既要铺满,又要都用整块的方砖。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探究如何拼摆。

每组4人,在课前印好画有长方形的方格纸,每人选取一种边长的方砖,试一试,只要画满一条长边,一条宽边就能够。

教师巡视指导,辅导学生。

(3)多媒体演示拼摆过程,进一步验证学生动手操作的状况。

(4)教师:就应怎样选取方砖来铺地呢透过交流,得出结论:要使所用的正方形地砖都是整块的,地砖的边长务必既是16的因数,又是12的因数。

(5)12和16的公因数有1、2、4,其中最大公因数是4。

所以可选边长是1dm、2dm、4dm的地砖,边长最大的是4dm。

三、巩固练习1.教材第63页练习十五第5题。

此题是有关两数最大公因数的实际问题。

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题意,要剪成同样大小的正方形而没有剩余。

正方形的边长务必既是70的因数又是50的因数,要使正方形的边长最大,所以要找70和50的最大公因数。

学生弄清题意后,由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全班反馈。

2.教材第63页练习十五第6题。

此题也是有关两数最大公因数的实际问题,要使每排的人数相等则每排的人数务必既是48,又是36的因数,要使每排的人数最多,所以要找48和36的最大公因数,学生理解题意即可完成。

3.教材第64页练习十五第9题。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4篇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4篇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4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那么写说课稿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4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篇1一、说课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6~66页——分数与除法。

二、教材分析(一)教材、教学的分析与思考对于分数,学生并不陌生。

在三年级的时候,他们已经初步接触了分数,通过直观和动手操作,初步理解了分数的含义,知道了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在这节课内容之前,又进一步学习了分数的产生和分数的意义,这些都是学生学习本节内容的基础。

教材安排了两个例题。

例1初步沟通除法和分数的关系;例2明确指出可以用分数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商。

例题后通过适当的练习,在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巩固关系的同时,培养他们的探究能力。

本课时内容,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分数的有关知识奠定基础。

分数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数学概念,它的意义是多层次的。

在本节课之前,学生是从“行为”(平均分物体)入手认识分数的;本节学习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则是对分数的进一步的理解——分数可以表示除法运算的结果。

在本课教学中,我力求从这样一个角度去突出这一点。

(二)教学目标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探索和理解除法与分数的关系,会用分数表示除法的商,并从中体会到用分数表示除法商的优越性。

能在几组例证的探索过程中,初步感受数学建模思想,培养观察、比较、归纳等探究的能力。

在对分数意义的理解中感受数学知识的发展变化规律,激发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三)重点、难点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发现、掌握除法与分数的关系;难点是理解两个数相除商用分数表示。

三、教法、学法在这一节课中,我以学生熟悉的平均分问题和分数的意义作为学生学习的基点,借助实验操作、数形结合的方法,让学生自主探索,在经历(b≠0)这一知识的形成过程中,逐步构建除法和分数之间关系的模型,学会用分数这个新的数表示除法的商。

全册说课稿(教案)五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全册说课稿(教案)五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4.部分学生可能因为之前学习基础不牢固,对分数概念的理解不够清晰,影响新知识的学习。
(三)学习动机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我将采取以下策略或活动:
1.利用生动的教学道具和实例,如分数模型、实物分割等,让学生在直观的观察和操作中理解分数加减法;
2.设计有趣的游戏和竞赛活动,如分数加减法接力赛,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2.异分母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3.分数加减法的运算顺序;
4.分数加减法的应用题。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掌握同分母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2)使学生学会异分母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3)培养学生能够运用分数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讨论、探究,使学生理解分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律;
(二)新知讲授
在新知讲授阶段,我会按照以下步骤逐步呈现知识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1.首先,我会通过简单的例子介绍同分母分数的加法和减法,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分数相加和相减的过程。
2.接着,我会引入异分母分数的加法和减法,通过通分的概念,让学生理解不同分母分数相加减的运算规则。
3.然后,我会通过更多的例题和练习,让学生逐步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运算顺序和注意事项。
(三)互动方式
为了促进学生的参与和合作,我计划设计以下互动环节:
1.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在小组内共同探讨分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律,并分享各自的想法和解答方法。
2.角色扮演:通过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模拟生活中的情境,运用分数加减法解决问题,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和实践性。
3.问答环节:鼓励学生提问和回答问题,通过师生的互动,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并及时澄清学生的疑惑。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约分说课稿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约分说课稿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约分说课稿3篇〖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约分说课稿第【1】篇〗【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约分(P65)【说教学目标】1.在经历运用分数基本性质的过程中理解“约分”和“最简分数”的含义。

2.探讨并掌握约分的一般方法,学会约分的书写格式。

3.在应用知识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体验数学的价值,进一步发展数感,感受数学的简洁美。

【说教学重点】理解约分的含义,掌握约分的方法【说教学难点】用分子分母最大公因数约分,约分的书写格式。

【说教学准备】PPT课件【教学预设流程】一、揭示课题,设疑明标。

1.揭题:约分2.设疑:看到课题,你觉得本节课应该学习些什么?(什么是约分?为什么约分?怎样约分?等)二、引导探究,学习新知。

1.理解约分的含义。

(1)写出两个相等的分数并解释相等的理由。

学生独立写——组织交流汇报(相机板书一两组)(2)设疑:这两个相等的分数有什么异同?你更喜欢那个分数?为什么?独立思考——同桌交流——集体交流(3)揭示约分含义:尝试表达——引导总结(4)感受约分含义:学生就自己两个相等的分数写出化简过程。

2.研究约分的方法与最简分数含义。

约分:把24/30约分(1)学生尝试独立完成;(2)教师组织交流;(3)引导小结:A、约分的方法(利用公因数逐次约分,利用最大公因数一次约分)B、相机教学最简分数含义。

3.学习约分的书写格式。

(1)教师以24/30的约分过程讲授,学生认真听讲学习。

(2)学生按照格式书写感受约分过程的简洁美。

4、阅读教材,进一步熟悉本节课所学内容。

三、巩固练习,新知内化。

1.P65做一做第1题。

独立完成——集体交流2.P65做一做第2题。

独立完成——集体交流3.补充练习:五(1)班有男生24人,女生32人。

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几分之几?(1)独立完成(2)组织交流:计算结果应该约分。

四、课堂总结,学习升华。

说说本节课有什么新的收获?自己在学习中的表现如何?〖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约分说课稿第【2】篇〗说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约分的方法,能比较熟练地进行约分。

2023年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观察物体说课(精选3篇)

2023年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观察物体说课(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观察物体说课(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观察物体说课第【1】篇〗一、说教材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实验操作,进一步体会提高观察物体的方法,使学生通过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进一步深化对实物和视图关系的认识。

培养初步的空间想象和推理能力。

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概括观察物体的规律。

(2)过程与方法经历猜测、试验、分析、概括等过程,培养学生的全面观察物体的观念,体会从单一角度观察物体所得的结果是不全面的。

倡导“探究性学习”方式,使学生自己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创设游戏情境,让学生主动参与,做数学实验,在与他人的合作过程中,渗透互相帮助、团结协作的精神,培养学生全面多角度观察事物的做事原则,以及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思想。

2、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让学生经历观察的过程,认识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教学难点:明白在任一位置都不能同时看到物体所有的面;使学生体会到观察事物要全面,不能片面孤立。

3、学情分析:(1)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五年级的学生性格开朗活泼,对新鲜事物特别敏感,且较易接受,因此,教学过程中创设的问题情境应较生动活泼、直观形象,且贴近学生的生活,从而引起学生的注意。

由于学生概括能力较弱,推理能力还有待不断发展,很大程度上还需要依赖具体形象的经验材料来理解抽象逻辑关系。

所以在教学时,可让学生充分观察、试验、收集、分析,帮助他们直观形象地感知,形成经验。

(2)学生已具备的基本知识与技能五年级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概括能力,能知道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的类似现象,能对生活中的常见现象进行正确的分析和判断,所以本节课中,应多为学生创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机会,让他们主动参与、勤于动手,从而乐于探究。

5、德育渗透:通过观察物体,体会到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时,所看到的形状可能不同,还可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全面、辨证的看待问题、事物和人物的思维方式,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避免学生孤立、片面的看待问题,进而形成不健全的思维方式。

2024年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3课25的倍数的特征说课稿3篇

2024年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3课25的倍数的特征说课稿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3课25的倍数的特征说课稿3篇〖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3课25的倍数的特征说课稿第【1】篇〗〖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2、5倍数特征的过程,理解2、5倍数的特征,能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或5的倍数。

2、知道奇数、偶数的含义,能判断一个数是奇数或偶数。

3、在观察、猜测、讨论过程中,提高探究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让学生经历探索知识的过程,找出2和5的倍数的特征。

奇数、偶数的含义。

教学难点:经历探索2、5倍数特征的过程,归纳2和5的倍数的特征。

教学策略:1、在观察、猜测、讨论过程中,认识2和5的倍数的特征。

2、在活动中交流,探索找2和5的倍数方法。

教学过程:一、探索5的倍数的的特征。

1、淡话引入。

2、写几个5的倍数。

分组讨论如何研究5 的倍数的特征。

3、让学生在100以内的数表中找出5的倍数,用自己的方式做上记号(可以用○、△、等符号),并观察、思考5的倍数有什么特征。

组织学生交流。

4、引导学生归纳5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或5的数是5的倍数,5、试一试:用5的倍数特征来判断一个数是不是5的倍数。

二、学生小组合作探索2的倍数的的特征。

1、让学生在100以内的数表中找出2的倍数,用自己的方式做上记号(可以用○、△、等符号),并观察、思考2的倍数有什么特征。

组织学生交流。

2、引导学生归纳2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2、4、6、8的数是2的倍数。

3、揭示偶数、奇数的含义。

4、“你说我答”二、练习巩固,加深理解。

1、练一练:根据2和5的倍数的特征,找出2的倍数,5的倍数,再找出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归纳出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的特征。

2、引导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组织学生交流自己的思考方法。

在引导学生判断时,应根据2、5的倍数的特征说明判断。

如“因为85不是2的倍数,所以不能正好装完;”又如“因为85是5的倍数,所以能正好能装完。

”3、数学游戏:第一轮游戏可以先让学生任意摸一张数字卡片,与“5”组成的两位数后,再判断组成的数是不是2的倍数。

2024精选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3篇

2024精选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3篇

2024精选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3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篇1一、说教材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是第十册第四单元的一个学习内容。

在这个内容之前,学生已掌握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学会了约分、通分、分数小数互化的方法,懂得了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其中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是本节课最直接的知识起点。

本节课的内容又是进一步学习分数加减法混合运算的基础,同时又是本单元的重点。

五年级学生已经能理解只有分数单位相同的分数才能相加减的算理,并且已经初步具有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也就是具有了一定的知识迁移能力。

二、说学生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法则是:先通分,再按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学生在前一个单元里已经熟练掌握了通分的技能,又在前几节课里学习了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明确了分-数单位相同可以直接相加减。

因此,对学生而言,作为构成计算法则的两个重要成分都已学过,在这节课,无非是引导学生想到“化异为同”,把异分母分数转化为同分母分数来沟通新旧知识,好在学生已从“异分母分数大小比较”里学会了这一招“化异为同”所以在这节课里要求学生再用“化异为同”来解决问题并不难。

三、说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2、引导学生经历提出问题、自主探究、得出算法、解决问题的过程。

从中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并进一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验算习惯。

3、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在学习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成功的情感体验。

四、教学重点: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时必须先通分的算理。

教学关键:通分。

五、教学理念通过学习新课标,使我明白: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与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2024年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最小公倍数说课稿精选3篇

2024年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最小公倍数说课稿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最小公倍数说课稿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最小公倍数说课稿第【1】篇〗教学内容:最小公倍数说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最小公倍数的意义,初步学会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

学习目标:1、理解最小公倍数的意义2、初步学会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学习任务:任务一理解最小公倍数的意义任务二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说教学过程:一、激情导课1、师:同学们,看今天我们要学习什么?(最小公倍数)看到这个题目,你会想到我们以前学过的什么知识?(倍数)2、师:(出示课件)谁会求这俩个数的倍数?有了这个知识做铺垫,相信我们这节课一定会学的很轻松。

3、(出示目标)理解最小公倍数的意义,初步学会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请同学们默读一遍,并牢牢的记住它。

二、**导学任务一一、任务呈现师:过几天,我们五年级的同学将外出旅游,高兴吗?小兰也想和爸爸妈妈一起去游玩,可从7月1日起,小兰的妈妈每4天休息一天,爸爸每6天休息一天,他们打算等爸妈全部休息时,全家一块儿去。

那么在这一个月里,他们可选那些日子去呢?你会帮他们把这些日子找出来吗?要求:先**思考,不会的小组商量。

提示:每4天休息一天就是工作3天休息一天,每6天休息一天就是工作5天休息一天二、自主学习教师巡视学习情况三、展示交流1、师:他们可选那几日外出?(12、24)你是怎样选出来的?根据回答板书;妈**休息日:4 8 12 16 20 24 28 ---- 4的倍数爸爸的休息日:6 12 18 24 30 -----6的倍数。

共同的休息日:12 24 -----4和6的公倍数最近的一天:12------4和6的最小公倍数还可以用集合图来表示,2、仔细观察两组数据有什么特征?3、再次强调 4 的公倍数就是妈**休息日6 的公倍数就是爸爸的休息日4 和6的公倍数就是爸爸和妈**共同休息日4、最近是哪一天? 1212也是这公倍数中最小的一个,叫做最小公倍数。

2023年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体积和体积单位说课稿(精选3篇)

2023年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体积和体积单位说课稿(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体积和体积单位说课稿(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体积和体积单位说课稿第【1】篇〗教学内容:体积单位间的进率说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的推导过程,明白相邻的两个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0。

2、在探索体积单位进率的过程中,获得积极的学习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说教学重点: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推导过程。

说教学难点:归纳相邻体积单位间换算的方法。

课前准备:正方体教法学法实践法、讨论法说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谈话: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体积单位间的进率。

2、引导学生回忆我们以前学过哪些单位间的进率。

3、提问:(1)常用的长度单位有米、分米、厘米,相邻的两个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2)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相邻的两个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3)常用的体积单位有哪些?猜想今天我们学习的相邻体积单位间的进率可能是多少?二、引入新课到底你们的猜想对不对呢?让我们一起验证一下。

猜想1、认识体积单位间的进率。

(1)出示棱长1分米的正方体,提问:体积是多少?给一条棱涂色,提问:棱长多少厘米?(10厘米。

)提问:体积是多少?(101010=1000(立方厘米)。

)教师:由此可知1立方分米等于多少立方厘米?学生口答后老师板书: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2)教师:如果把刚才的图理解为棱长1米,即体积为1立方米,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学生口答老师板书: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请生说一说推导过程。

教师:能说一说相邻的两个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吗?(1000。

)(3)完成课本34页表格,进一步区分长度、面积、体积单位及进率。

2、体积单位的互化。

(1)教师: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经常需要把体积单位进行转化,现在来学习这个问题。

出示例3: 3.8立方米是多少立方分米?教师:看一看问题是从高级单位向低级单位转换,还是低级单位向高级单位转换?如何计算?并说出这样计算的理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五年级数学第一单元《观察物体》第一课时说课稿一、说教材
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观察物体第一课时。

本节课通过学生观察长方体的活动,进一步认识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图形是不同的;并能辨认从正面、上面和侧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在编排上不仅设计观察活动,而且设计了需要学生进行想像、猜测和推理的探究活动。

从而使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得到充分锻炼。

教学目标为:
知识与技能:能根据从一个方向看到的图形摆立体图形。

能分析和分辨从不同角度观察立体图形的情况。

过程与方法:通过推测和拼搭图形的方式,引导学生简化过程,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让学生自己拼摆,得出结论,激发学生对数学的求知欲及探求数学知识的兴趣。

教学重点:能根据从正面、上面或左面看到的平面图形推测出小正方体的拼搭方式。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法与直观演示法。

教学准备:若干个小正方体、多媒体。

二、说教法
(1)、情景教学法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因此情景的创设要立足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

新课开始,通过四只小动物探宝的故事导入,设计柯南探案抓真罪犯,用猜一猜的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既复习旧知识,又为新知学习做准备。

(2)、演示法充分借助形象直观,促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教学时,通过多媒体动态演示的画面,使学生得到感性认识。

(3)、发现法教学时,教师发给每一个小组一个小药箱,引导同学仔细观察、看一看、画一画,在观察的基础上进行归纳总结。

当学生发现在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教师的作用是组织发现活动,关注活动中的学生,使学生在探索中学习新知,亲历探索过程。

三、说学法
教材是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出发以及已学习了位置基础上,借助于生活中的实物和学生的操作活动。

让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在交流中理清思路,互相启发。

《课标》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学生在实践
操作中、自主探究是本节课学生学习新知识的主要方式。

1.实践操作法,现代教育心理学认为:儿童思维的发展是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

他们需要通过各种活动来学习知识,发展自己的智慧。

因此,在教学时,设计让每位同学把观察到形状画下来,通过动手画,亲身感知、体验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逐步发展空间观念。

2.自主探究法教学中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始终做到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学习素材、创设充分学习的空间、时间,让学生自主探究,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培养主动探究的能力。

四、说教学策略程序
(一)观察探究,培养学生空间观念
1、情境导入,激发兴趣,运用四只动物探宝的故事让学生了解为什么每只小动物所得都不一样呢?带着这样的疑问进入本课。

2、明确位置,认识正面、侧面和上面,让学生明确了学习的内容,又复习了旧知为探索新知做准备。

3、质疑明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