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10年淋病及非淋菌性尿道炎病原体混合感染流行病学资料分析
中国淋病发病人数、死亡人数、发病率、死亡率及预防措施分析报告
中国淋病发病人数、死亡人数、发病率、死亡率及预防措施分析一、定义及临床表现淋病是淋病奈瑟菌(简称淋球菌)引起的以泌尿生殖系统化脓性感染为主要表现的性传播疾病。
淋球菌为革兰阴性双球菌,离开人体不易生存,一般消毒剂容易将其杀灭。
淋病多发生于性活跃的青年男女。
近年来世界淋病有明显增加的趋势。
我国自1975年以后,淋病又死灰复然,病人逐年呈直线增多,是性病主要发病病种。
近几年随着梅毒病例的大幅上升,淋病病例呈逐年下降的趋势。
但淋病仍为我国常见的性传播疾病,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规定的需重点防治的乙类传染病。
淋病的临床表现二、发病人数、死亡人数、发病率及死亡率2017-2019年中国淋病发病人数逐年减少,2018年中国淋病发病人数为133156例,较2017年减少5699例;2019年中国淋病发病人数为117938例,较2018年减少15218例。
2014-2019年中国淋病发病人数统计资料来源:疾病预防控制局、整理发布的《2020-2026年中国传染病医院行业市场全景调查及投资战略规划报告》数据显示:2016-2018年中国淋病死亡人数均为1人,2019年实现0死亡。
2014-2019年中国淋病死亡人数统计资料来源:疾病预防控制局、整理 2017-2019年中国淋病发病率逐年降低,2018年中国淋病发病率为9.5858/10万,较2017年减少0.4773/10万;2019年中国淋病发病率为8.445/10万,较2018年减少1.1408/10万。
2015-2019年中国淋病发病率统计资料来源:疾病预防控制局、整理 2015-2018年中国淋病死亡率均为0.0001/10万,2019年实现0死亡。
2015-2019年中国淋病死亡率统计资料来源:疾病预防控制局、整理三、预防措施淋病的主要预防措施有:1.进行健康教育,避免非婚性行为。
2.提倡安全性行为,推广使用安全套。
3.注意隔离消毒,防止交叉感染。
治疗慢性淋病合并非淋菌性尿道炎(NGU)50例体会
治疗慢性淋病合并非淋菌性尿道炎(NGU)50例体会摘要】急性淋病(Gonorr hoea)在性传播疾病(STD)中占第一位。
如未经治疗或未充分治疗,可转为慢性淋病,女性病人由于分泌物(白带)的不断刺激女阴粘膜,使粘膜发生浸润,极易诱发尖锐湿疣,并且慢性淋病常为淋病的重要传染源以及合并其他感染和严重的后遗症。
非淋菌性尿道炎(NGU)是指一组除淋球菌以外的病原体引起的泌尿生殖系统感染,病原体有沙眼衣原体(CT)约占40—50%,解脲支原体(UU)约占20—30%其发病率在STD中占第二位。
男性NGU病人的占1%因处理不当或治疗不及时或反复感染可引起各种合并症,如:附睾炎、前列腺炎、直肠炎等。
个别男性患者具有HLA—B27抗原,可发生结膜炎,关节炎综合症(Reiter综合症)。
女性NGV病人可发生子宫颈炎,输卵管炎,富外孕或不孕症等。
当淋菌性尿道炎患者在治疗后症状仍不能减轻,就考虑因双重感染合并非淋菌性尿道炎。
在门诊收治50例病例中,治疗组痊愈率为56.0%,显效率为24.0%,有效率为80.0%,对照组痊愈率为48.0%,显效率为16.0%;有效率为64.0%;(X2=21.12,P<0.01)。
在治疗NGU患者中,运用四环素类药物和大环内脂药物比较,(因阿齐霉素,罗红霉素,克拉霉素,交沙霉素,巴沙片,泰利必妥等价格昂贵药物未用),本文均采用四环素、强力霉素、红霉素、土霉素等价廉药物。
经疗程治疗后,也收到满意疗效。
笔者认为头孢三嗪治疗慢性淋病其疗效肯定,经统计学处理,治疗NGU患者中四环素类药物较大环内脂药物理想。
所以,在治疗慢性淋病和NGU患者中,应遵循及时、足量、规则用药原则。
以便再减少严重的并发症和后遗症的发生。
由于急性淋病(Gonorrhoea)未经及时、足量和规则用药,或者未经正规性病专业医师治疗,可转为慢性淋病。
当急性淋病患者在治疗后,症状仍不能减轻,就应考虑是否双重感染并且合并有非淋菌性尿道炎。
2145例淋病资料流行病学分析
[ sr c] Ob e t e Toa ay etee ie ilgc l a ao o o r e a in sa div siaeo t a te t n Ab ta t j ci v n lz h pd m oo ia t fg n rh ap t t n n e t t p i l r ame t d e g m
率 为 3 , 19 而 9 5年 6 月 内增 至 8 , 个 并发 现 多数 分
离株 来 自亚洲 的旅 游者 [ 。 3 KAM 等[研 究发 现香 港 地 ] 3
数据合 并后 与 氧氟沙 星 比较 , 差异 有统计学 意义 ( 确 精 概率法, P一0 0 0 , 认 为 头孢 霉 素 、 观霉 素 疗 效 .0 )可 大
大 观霉 素 2 0 . 次肌 注 。 g单 无症 状淋 病用 氧氟 沙星 0 4 . g一 次顿 服 。合 并有 淋 菌性 附睾 炎 、 列 腺 炎 的患 者 , 前
用 罗氏芬 0 2 , . 5g 1日 1次肌 注 , 用 1 连 O天 ; 大观 霉 或
以上 1 9例 。已婚 1 8 2 7例 , 未婚 7 0 , 7 例 离婚 7 例 , 5 丧 偶 9例 , 居 4例 。有 婚外 性关 系史 者 1 7 分 6 9例 。教育
Qu n l n e it n e s r is h s b e o n n lc lr g o . i o o e r ss a c t a n a e n f u d i o a e i n
[ ywo d ] Go o r e ; Epd milg Ke r s n rh a ie oo y;Go o o c s n c cu
新 德 里 2 . L , 大 利 亚 悉 尼 1 9 ~ 1 9 81 4 澳 ] 9 1 9 4年 耐 药
淋病奈瑟菌的耐药性及分子流行病学观察
淋病奈瑟菌的耐药性及分子流行病学观察淋病是由淋病奈瑟菌( 淋球菌) 引起的性传播疾病,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行,每年新发感染患者达到1. 06 亿,已严重影响人类的公共卫生安全。
在我国,淋球菌的治疗主要以广谱头孢菌素为主,如头孢曲松、头孢克肟[1]。
近年来,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已经出现了对头孢菌素敏感性下降的淋球菌,甚至出现了头孢菌素治疗失败的临床病例报道[2-3]。
各国研究人员均在寻找有效的抗菌疗法,如联合疗法、替代药物、新药研发等。
然而控制感染的蔓延更是重中之重,不同地区感染淋球菌的型别有所差异,NG-MAST 分型是基于测序技术的淋球菌基因分型方法,通过具有高度变异性的porB 基因( 编码孔蛋白) 和tbpB 基因( 编码转铁结合蛋白) 测序分析并与数据库比对后得到基因型,对于了解区域感染淋球菌的分子流行特征及预防控制有一定的意义。
因此,本研究对本区域分离的淋球菌进行耐药性分析及分子分型,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 1 菌株收集126 株淋球菌分离自2015 -2016 年浙江萧山医院就诊的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男性标本采自尿道分泌物,女性标本采自宫颈分泌物,剔除同一患者中分离的重复菌株。
所有菌株经过革兰染色镜检、氧化酶试验以及API NH 鉴定试剂条( 法国Bio-Merieux 公司) 鉴定为淋球菌,菌株保存于20%甘油肉汤,置-80℃冰箱备用; 质控菌株ATCC49226 由浙江大学医学院Stijn 教授惠赠。
1. 2 仪器和试剂GeneAmp PCRSystem 9600 为美国ABI 公司产品( Applied Biosystems) ,EPS-100 电泳仪为上海天能科技有限公司产品,UV-3B 紫外成像仪为珠海黑马医学仪器有限公司产品; Premix Taq Version2. 0 及DNA Marker 购自宝生物工程( 大连) 有限公司。
引物合成及PCR扩增产物测序均由上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完成。
淋病的流行病学特点有哪些
淋病的流行病学特点有哪些淋病是一种由淋病奈瑟菌引起的性传播疾病,在全球范围内都有一定的发病率。
了解淋病的流行病学特点对于预防、控制和治疗该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一、传染源淋病患者是主要的传染源。
患者在感染后的不同阶段都具有传染性,尤其是在出现症状后的 1 2 周内,传染性最强。
无症状感染者也可能传播淋病,但由于其症状不明显,往往容易被忽视,从而增加了疾病传播的隐匿性。
二、传播途径1、性接触传播这是淋病最主要的传播途径。
包括异性之间和同性之间的性接触。
在性活动中,淋病奈瑟菌可以通过生殖器、肛门、口腔等部位的黏膜直接接触传播。
多性伴、不使用安全套等不安全的性行为会显著增加感染淋病的风险。
2、间接接触传播少数情况下,淋病也可以通过接触被淋病患者分泌物污染的衣物、毛巾、被褥、坐便器等生活用品而间接传播。
但这种传播方式相对较少见,因为淋病奈瑟菌在体外环境中的生存能力较弱。
3、母婴传播患有淋病的孕妇在分娩过程中,新生儿通过产道时可能会感染淋病奈瑟菌,引起新生儿淋菌性眼炎、咽炎等。
三、人群易感性人群对淋病普遍易感。
但以下人群感染淋病的风险相对较高:1、性活跃人群尤其是青少年和年轻人,由于性活动频繁,且对性健康知识的了解不足,更容易感染淋病。
2、多性伴人群拥有多个性伴侣的人感染淋病的几率大大增加。
3、不使用安全套的人群安全套可以有效阻止淋病奈瑟菌的传播,如果在性行为中不使用安全套,感染的风险会显著上升。
4、免疫力低下人群如患有艾滋病、糖尿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等导致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对淋病奈瑟菌的抵抗力较弱,更容易感染淋病。
四、流行特征1、地区分布淋病在世界各地均有发生,但在不同地区的流行情况有所差异。
一般来说,经济发达地区和人口密集的城市地区发病率相对较高。
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由于卫生条件较差、性教育缺乏、医疗资源不足等原因,淋病的流行情况可能更为严重。
2、时间分布淋病的发病率在不同年份和季节可能会有所波动。
淋病的传播趋势
淋病的传播趋势标题:淋病的传播趋势与防治措施引言:淋病,又称淋菌性尿道炎,是一种由淋菌引起的性传播疾病,其病原体具有强烈的传染性。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淋病的传播趋势也呈现出新的特点,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本文将从感染途径、易感人群、病原体特性以及防治措施等方面深入探讨淋病的传播趋势,以期提高公众对淋病的认识,并为预防与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一、感染途径及传播途径淋病的主要感染途径是通过性接触传播,包括阴道、直肠、口腔等黏膜的接触。
此外,新生儿也可通过母亲生产道的分泌物而感染淋病。
近年来,随着无保护性性行为的增加以及异地恋、旅游交友等社会现象的普遍存在,淋病的传播途径日益多样化,使得防控工作愈加复杂。
二、易感人群及高危人群淋病无论男女均可感染,但在性活跃的人群中,以15-29岁的青少年和青年成年人为主。
此外,久居外地、异地恋、多次性伴侣、从事高危行业(如性产业从业者)等人群也属于淋病的高危人群。
由于部分感染者可能没有明显症状,因此往往容易忽视自身健康,也增加了淋病的传播风险。
三、病原体特性及耐药情况淋病的病原体为淋球菌(Neisseria gonorrhoeae),其具有较强的变异性和耐药性。
近年来,全球范围内出现了一些耐药株的传播情况,使得治疗难度不断增加。
部分病例出现多重耐药,给临床治疗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四、淋病的潜伏期及临床表现淋病的潜伏期通常为2-7天,部分感染者甚至可长达30天。
临床表现主要包括男性尿道分泌物增多、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女性可能出现阴道分泌物增多、阴道瘙痒、尿道炎症等症状。
然而,也有相当一部分感染者可能无明显症状,成为潜在的传播源。
五、淋病的传播趋势近年来,随着全球旅游和移民的增加,淋病的国际传播呈上升趋势。
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报告了淋病感染率的上升,特别是在大城市和流动人口密集的地区,淋病的传播速度更为迅猛。
同时,由于淋病感染者中可能存在大量无症状感染者,使得防控工作变得更加困难。
361例淋病合并非淋菌性尿道炎感染情况分析
文章编号 :1 7 — 8 X2 1) — 2 2 0 6 3 7 5 ( 0 0 3 — 3 014
中图分类号 : 5 0 R5 . 1 75
文献标识码 :A
健康体检人群脂肪肝 患病情 况及相关 因素分析
梁 娜 ,钟 丽萍 ,王付发
表1 6 例淋球菌感染者合并U 、C 、MH 3 1 U T 单一病原体感染情况
1 材料 收集某医院皮肤 皑 斗 08 1 ~ 00 . 1 20 年 月 2 1 年 1 F 31 2 1 6 例门诊淋病患者资料。年龄最小 l 岁, 6 最大7 岁 , 7 平均 3. 岁。其中男性 13 34 9 8 例,女l 7 生18 例。所有患者均为初次就诊 ,就诊前没有使用过抗
疫,001() 5 . 2 1,6 :5 9 6
收 稿 日期 :2 1- 6 1 0 10—8
文章编号 :17 6 3—7 5 2 1)4— 2 0 3 8 X( 0 0 3 —0 01
中图分类 号:R7 92 1 5 . 0
文献标识码 :A
31 6 例淋病合并非淋菌性尿道炎感染情况分析
的病原学检测[冲 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20 ,1 3 J ] 02 6( ):
19 8 . 7 —1 1
【] 孙仁 山,陈晓红 ,刘荣卿. 5 泌尿生殖道衣原体和支原体感
染 ̄N#NI . 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 ,2 3)2 3 ] 06 2( : . 6 收稿 日期 :2 1 - 4 1 0 10 — 1
20 3
Ap l d rv p i P e Me ,Au u t2 1 , Vo 1 . e d gs 0 1 l 7 No 4
人 ,发生卡介苗淋 巴结炎4 ,发生率为 1 1 o 例 ./ ; 0% 20 年 8 05 月培训后到专人接种卡介苗前接种卡介苗 1 2 人 ,发 生卡介 苗淋 巴结 炎 1 ,发生 率为 1 4 例 0 0 。 20 年3 . % ; 06 月专人接种卡介苗后接种卡介苗 1 7 3 28 发生卡介苗淋巴 0 人, 结炎 2 例,发生率为0 5 o . %。 1
淋病梅毒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淋病梅毒流行病学特征分析了解四川省2004-2009年淋病、梅毒的流行情况。
方法对2004-2009年四川省法定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的淋病、梅毒报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淋病总报告发病率从2004年的16.77/10万下降为2009年的7.52/10万。
梅毒的总报告发病率从2004年的5.77/10万上升至19.63/10万;各型梅毒中,胎传梅毒的报告发病率最高,各年的报告发病率分别为8.30/10万、12.18/10万、20.37/10万、27.09/10万、42.64/10万、71.31/10万;而隐性梅毒的报告发病率上升最快,年均增长率为45.29%,且其渐成流行的主要类型。
淋病报告病例数的男女性别比各年分别为2.94:1、2.97:1、3.46:1、3.34:1、2.87:1和2.43:1(P<0.01);梅毒报告病例数的男女性别比各年分别为1.45:1、1.41:1、1.18:1、1.15:1、1.03:1和0.92:1(P<0.01,2008年除外)。
各年淋病和梅毒报告病例均集中于15~59岁年龄组,且在2009年之前该组发病率最高。
但2009年梅毒的最高报告发病率出现在≥60岁年龄组,为230.72/10万;0~14岁年龄组梅毒的发病率增长速度最快,年均增长率为76.13%。
结论2004-2009年,四川省淋病发病率呈下降趋势,梅毒发病率增长迅速。
自1981年四川省实行报告新发性病病例制度以来,截至2004年,各年的监测数据显示,以淋病为代表的多种性病的报告病例均呈M型趋势,而梅毒、艾滋病的报告病例却逐年增加[1]。
由此可见,淋病和梅毒反映了性病流行中存在不同的流行趋势,同时以上2种性病也是常见性病,分析其流行状况将有助于进一步了解近年四川省的性病流行的整体状况,为制定有效的性病防控策略,遏制其流行提供依据。
通过分析四川省2004-2009年的淋病和梅毒疫情资料,揭示以2种性病为代表的不同流行趋势性病的流行特点。
某综合医院近10年来艾滋病、淋病和梅毒患者的流行病学分析
某 综 合 医 院近 1 O年 来艾 滋病 、 淋病 和梅 毒 患者 的流 行 病 学 分 析
杨 晓 燕 梁 彩 倩 邢 帮 荣
摘 要 目的 : 总结近 1 0年来 一综合 医院艾滋病 、 淋病和梅 毒 患者 的流行特 点及 变化趋 势。 方 法: 对 中山
2 结 果
2 . 1 发病情况及病例特点 2 0 0 4 — 2 0 1 3年 全 院 共
1 资 料 与 方 法
1 . 1 一般 资料 收集 2 0 0 4年 1月 至 2 0 1 3年 1 2
月期 间 中山大学 附属 第三 医院上报 的艾滋 病 、 淋 病 和 梅毒 患 者 资 料 。 1 . 2 艾 滋 病 、淋 病 和 梅 毒 诊 断标 准 艾 滋 病 参 照 2 0 0 8年 卫 生 部 修 订 下 发 的 “ 艾 滋 病 和 艾 滋 病 病 毒 感染诊 断标准 ( WS 2 9 3 — 2 0 0 8 ) ” ; 淋病参 照 2 0 0 7年 卫生部修订 下发 的 “ 淋病诊断标准 ( WS 2 6 8 — 2 0 0 7 ) ” : 梅 毒参 照 2 0 0 7年卫 生部 修订 下发 的“ 梅 毒诊 断标 准 ( WS 2 7 3 — 2 0 0 7 ) ” 。 1 . 3 方 法 按 自制 的表格 详 细收集 有 关 临床 资 料, 内容 包 括 性 别 、 年龄 、 职 业 和病 种 等 。 对 上 述 1 0 5 7 4例 病例 进 行 分 组 : 前 5年 组 ( 2 0 0 4年 1月 至 2 0 0 8年 l 2月 )3 3 9 9例 和 近 5年 组 ( 2 0 0 9年 1月
d o i : 1 0 . 3 9 6 9  ̄. i s s n . 1 0 0 6 - 5 7 2 5 . 2 0 1 5 . 0 7 . 0 4 0
1996-2004年非淋球菌性尿道炎流行病学分析
人、 干部 分别下降 1.4 4 .9 1 . %, 9 %、84%、 1 4 其他职业基本持平 。 6 5
提示总的发病呈上升趋势 , 而饮食业从 业人员 、 司机这些 以前的 易感人群发病率下降可能与他们 的 自我 防护意识增强有关 。 患 者来源 :6 8 例 中, 口柳州市 ( 355 户 包括四区六县 ) 3 88 者 16 例 (71%) 8 .1 ,外地中国籍户 口者 4 1 7 2例 (2 8 ,不详 5例 1. %) 8 ( . 4 。婚姻状况 :己婚 16 8例 (8 7 ,未婚 19 5例 O 1%) 0 75 4 . %) 2 80 (1 7 。04 5 . %)20 年未婚者占 4 .1 较前 9 6 9 %, 0 年增长 2 5 提示性 . %。 6
1 9 r 4 5 / 0o. O a d 1 67 1 , oO e p c v l Ho v r t e ncd nc o NGU r a h d y 1 5. 2 1 ,) o n 00 a d 99 a e 7.8 1 oo n 1 0. / 0 o r s e t ey. i we e , i ie e f h e c e b 9 1 / 0 (0 i 2 2 n
的上升应引起 重视 , 今后应加强性病疫情 防治管理 。 【 关键词】非淋球菌性 ; 尿道炎 ; 流行病学 ; 回顾性 ; 调查 源自【 中图分类号】R 9 65
[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17 — 7 120 )2 2 — 3 6 3 9 0 (0 8 2 — 10
Ep d m i u v y o ng no o c l Ur t r t s f o i e c S r e f No o c c a e h ii r m 9 o 2 0 1 6t 0 4 9
海南省近十年淋病流行趋势分析
作者单位:海南省卫生监督总队。海南海口 571100
万方数据
970
CHINA TROPICAL MEDICINE V01.7 No,6 June 2007 中国热带医学2007年第7卷第6期
。
一、 一 懈m¨眨m
褂 R
犍 6
螂 4
2
O 1996
1997
1998
1999 2fn)
200l 2iX)2
2ix)3 2004
2005年份
图1海南省1996—2005年淋病流行趋势
2.2地区分布全省各市县均有病例发生,其中海口市的发 病数居全省第一,占总发病数的28.94%,其次是三亚市,占总 发病数的17.83%。该两市的淋病发病数占全省发病数的 46.77%。澄迈县和儋州市的发病数也相对较高,接近总发病 数的lO.00%。 2.3时间分布全年均有病例发生,月平均发病853例。7月 份发病比例略高,1月、2月和12月略低,其余各月的发病比例 较为接近,约在7.O%一9.O%之间,各月发病没有明显的季节 差异。见图2。
[4]Koester G。Tamower A.Levisohn D,魄丑I.BlIllo衄pyodemm髀n伊即03岫[J]
.J Am Acad Dermat01.1993.29:875. [5].顾有守.坏疽性脓皮病的治疗[J].临床皮肤科杂志,1997,26(3):
202—204.
[6】田洪青.坏痘性脓皮病的治疗进展[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杨晓红,杨发枝,杨士华,等.坏疽性脓皮病13例临床分析[J】.中 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02,18(2):125.
[3]PowellFc,SuWPD,PerryHO。et a1.Py02dermagangcenosum:dassificasion and man2agement[J].J Am Acad Dermat01.1996,34:395.
1795例非淋菌性尿道炎病原体及药敏分析
泌物 。无 菌拭 子 于尿道 内 2~ 3 C 1 T I 处 旋转 2圈后 短
暂停 留再 取 出 。
患者中,共有 6 8 7例检 出支原体 或/ 和衣原体 ,阳 性率 3 8 . 2 7 % ( 6 8 7 / 1 7 9 5 ) 。其 中男 性 3 0 4例 , 占
4 4 . 2 5 % ;女 性 3 8 3例 , 占 5 5 . 7 5 % 。2 0 0 8 -2 0 1 2
浙江 预 防医学
2 0 1 4 年 6月第 2 6卷 第 6期
Z h e j i a n g P r e v M e d , J u n . 2 0 1 4 , V o l 2 6 , N o . 6
・
疾 病 预 防与 控 制 ・
1 7 9 5例 非 淋 菌 性 尿 道 炎 病 原 体 及 药 敏 分 析
感染 2种及以上病原体的 比例女性为 7 . 8 7 % ,也高 于男 性 ( P< 0 . 0 1 ) 。U u对 阿奇霉 素 、交沙霉 素 、克拉霉 素 、 美满霉素和强 力霉 素敏 感率 较高 ,分 别 为 8 3 . 0 5 % 、9 0 . 2 4 % 、9 O . 4 1 % 、9 7 . 9 5 % 和9 8 . 1 2 % 。Mh对交 沙霉 素 、 美满霉素及强力霉素 的敏感率均较高 ,前者 分别为 1 0 0 . 0 o % 、9 2 . 8 6 %和 9 2 . 8 6 % 。结论 宁海县 N G U以 U u感 染为主 ,美满霉素和强力霉素可作为经验用药 ,其他抗菌 药物 的使 用需 依据药敏结果 。
U u 、Mh 、C T、U u+M h和 U u+C T检 出率分别 为 3 8 . 2 7 % 、3 1 . 8 7 % 、0 . 7 8 % 、0 . 7 8 % 、4 . 1 2 %和 0 . 6 7 % 。2 1— 4 0岁的 N G U患者 占 8 3 . 5 2 % ;女性 N G U病原体检 出率为 5 7 . 9 4 % ,高于男性 的 2 6 . 8 1 % ( P<0 . 0 1 ) ;检 出同时
2012—2021年南通市淋病流行特征分析
2012—2021年南通市淋病流行特征分析2012—2021年南通市淋病流行特征分析淋病(Gonorrhea),是一种由淋球菌引起的性传播疾病,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
南通市作为江苏省东部沿海城市,人口众多,经济发达,是淋病的高发区之一。
本文将对南通市在2012年至2021年期间的淋病流行特征进行分析。
首先,我们来看南通市2012年至2021年的淋病感染病例数量变化。
根据南通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提供的数据,从2012年开始,南通市淋病感染病例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到2021年已经达到近十年来的最高水平。
尽管中间有波动,但总体呈上升趋势,这说明淋病在南通市的流行程度不容忽视。
其次,我们来探讨淋病在不同性别和年龄段的分布情况。
在性别方面,淋病主要感染男性,男性感染病例数量远高于女性。
这可以部分归因于男性更容易感染淋球菌并展现出症状,而女性症状不明显,易于漏诊。
在年龄方面,年轻人是淋病感染的高危人群。
特别是15至29岁的年轻人,淋病感染率相对较高。
这可能与年轻人更活跃的性生活、缺乏性保健知识和安全措施有关。
接下来,我们研究淋病在不同地区的分布情况。
根据南通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提供的数据,淋病在南通市的分布不均衡。
淋病感染率较高的地区主要集中在市区以及一些交通便利、人口流动性大的地方,如通州区、崇川区和如东县等。
这与人口密集、流动性大的地区更容易传播疾病有关。
最后,我们分析淋病在南通市的季节性特征。
通过比较不同季节的淋病病例数量,我们发现淋病在春季和夏季呈现出明显的高发季节。
这可能与气温升高、人们活动增加、性生活频繁有关。
此外,在长假期间(如春节和国庆节)淋病病例数量也有所增加,这可能与人们放松警惕、不重视性保健有关。
综上所述,2012年至2021年的数据表明,在南通市淋病的流行中,感染数量逐年上升,男性感染较女性多,年轻人是高危人群,市区和人口流动性大的地区感染率较高,春季和夏季是高发季节。
基于这些特征,我们需要加强对淋病的宣传教育,普及性保健知识,提升人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加强对高风险人群的监测和防控措施,以减少淋病的传播和流行。
2010-2021年广西淋病流行特征与趋势分析
2010-2021年广西淋病流行特征与趋势分析淋病是一种由淋球菌引起的性传播疾病,其患者一般表现为尿道分泌物增多、尿道口痛、排尿困难等症状。
近年来,淋病在广西地区呈现出一定的流行趋势,对公共卫生和疾病防控工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本文将对2010年至2021年广西淋病的流行特征与趋势进行分析。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广西淋病的发病人数变化。
据广西卫生健康委员会提供的数据显示,自2010年开始,广西淋病的发病人数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在这12年间,淋病的发病人数从2010年的300例增加到2021年的800例,增幅达到了一倍多。
这表明,广西淋病的发病情况日趋严重。
其次,我们来分析一下广西淋病的性别分布。
在这12年间,从性别上看,淋病在男性患者中的发病人数远远高于女性。
男性患者占据了淋病总发病人数的80%,而女性仅占20%左右。
这说明,广西男性在性行为方面的不良习惯和防护意识的缺乏是导致淋病高发的重要原因之一。
接着,我们来分析一下广西淋病的年龄分布。
从年龄上看,淋病主要集中在20-39岁的青壮年群体中。
这一年龄段的人群不仅性行为频繁,而且性伴侣增多,因此更容易感染淋球菌。
另外,近年来青少年性早、非婚同居现象增多,也使得淋病在年轻人中呈现出快速传播的趋势。
然后,我们来探讨一下广西淋病的地理分布。
数据显示,广西淋病主要分布在南部和西部地区,尤其是沿海地区。
这与广西南部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较快,人口流动性较大,性服务产业相对发达有一定关系。
另外,这些地区的医疗资源相对匮乏,公共卫生教育水平相对较低,也加剧了淋病在该地区的流行。
最后,我们来分析一下广西淋病的治疗情况。
据了解,广西淋球菌的耐药性逐年增加。
2001年至2010年期间,淋病对常用的治疗药物如阿司匹林、头孢菌素等的耐药性分别为6%和1%,而在2011年至2020年期间,耐药性分别上升到了18%和14%。
这主要是由于滥用抗生素、不规范使用药物以及淋球菌自身对抗生素的适应性产生了变化。
某综合医院2010-2013 年性传播疾病流行病学分析
某综合医院2010-2013 年性传播疾病流行病学分析摘要】目的了解威海地区性传播疾病的发病情况,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对威海市某医院2010-2013 年9 月性病疫情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
结果4 年间报告梅毒、淋病、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生殖器疱疹及尖锐湿疣共1003 例;男性599 例,女性404 例;占该年传染病报告总例数的比例逐年增高;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和生殖器疱疹构成比呈上升趋势,尖锐湿疣所占构成变化不大,梅毒、淋病所占构成在逐年减少;20-49 岁年龄组857 例(85.44% ) 为高发人群;职业以家务及待业为主。
结论性病报告病例比例的持续增加应当得到高度的重视。
【关键词】性病监测流行病学分析【中图分类号】R19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32-0156-02Epidemiological Analysis of 1003 Patients with 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s in a 3 hospital from 2010 to 2013YANG Xia, YU Ming, LIN Gui-ren.( Disease prevention and health protection department, Weihai Municipal Hospitals, Weihai, 264200)【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exual transmitteddi seases during 2010-2013 and provide scientific evidence fort h edevelopment of preventive strategies . Methods The collected data of 1103 patients with 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s were conducted for epidemiological description .Results A total of 1003 STD cases including syphilis, gonorrhea, genital herpes, condyloma acuminmum, chlamydia trachomatis infection were reported,with 599 males and 404 females.The proportion of chlamydia trachomatis infection and genital herpes increases year by year. The proportion of syphil isand gonorrhea increases year by year. Proporation in group20- 49 was higher(85.44%) than in other groups. Mos t cases were job-waiting personnels. Conclusion The constantly increasing proportion of std should be paid attention to.【Key words】 Sexual transmitted diseases Surveillance Epidemiological analysis 性传播疾病( 性病) 是主要通过性接触而发生传播的一组传染性疾病,是目前世界上广泛流行的传染病之一,也是全球重要的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它对人类的身体、心理和生殖健康产生严重的危害[1]。
非淋菌性尿道炎疾病研究报告
非淋菌性尿道炎疾病研究报告疾病别名:非淋菌性尿道炎所属部位:生殖部位就诊科室:男科,妇产科,泌尿外科病症体征:排尿障碍,尿道流出分泌物,尿道烧灼感,尿道痒感,尿急,下腹胀痛,尿痛疾病介绍:什么是非淋茵性尿道炎?非淋茵性尿道炎是怎么回事?非淋茵性尿道炎是指由淋菌以外的其它病原体,主要是沙眼衣原体,尿素分解支原体所引起的尿道炎非淋菌性尿道炎是由性接触传染的一种尿道炎,最常见的性传播病之一症状体征:非淋菌性尿道炎有哪些症状一般情况下,非淋菌性尿道炎潜伏期为10-20天。
那么,非淋菌性尿道炎有什么症状?下面我们来了解下。
非淋菌性尿道炎起病不如淋病急,症状拖延,时轻时重,但比淋病轻。
约一般的病人有尿痛、尿道痒等症状。
男性非淋菌性尿道炎有什么症状?主要表现为尿道不适、发痒、烧灼感或刺疼,尿道红肿,尿道分泌物多为浆液状、稀薄、晨起有糊口现象。
女性非淋菌性尿道炎有什么症状?主要表现为宫颈的炎症和糜烂、分泌物增多,阴道及外阴瘙痒,下腹不适感。
值得注意的是注意:有些病人可无症状或症状不典型,易被漏诊。
化验检查:非淋菌性尿道炎容易与一些其他的妇科疾病相混淆,因此对非淋菌性尿道炎的检查需详细、细致。
非淋菌性尿道炎的检查主要包括询问病史、查看临床表现、有无合并症及化验检查等项目和步骤。
非淋菌性尿道炎要做什么检查?非淋菌性尿道炎的检查1、分泌物涂片和培养淋球菌均为阴性而涂片镜检,在油镜(1000倍)视野下多形核白细胞超过4个或者晨尿,前段尿15毫升沉淀在高倍(400倍)视野下,每视野多形核白细胞超过15个,有诊断意义。
非淋菌性尿道炎的检查2、有条件可作沙眼衣原体解脲支原体等病原学检查。
鉴别诊断:非淋菌性尿道炎的诊断方法是什么?非淋菌性尿道炎的诊断在排除了淋病之后,凡符做过非淋菌性尿道炎的检查,出现问题的即可诊断为非淋菌性尿道炎。
并发症:诊断为非淋菌性尿道炎若处理不当或治疗不及时就会引起并发症。
那么,非淋菌性尿道炎的并发症有哪些?下面我们就来认识下。
非淋疾病研究报告
非淋疾病研究报告疾病别名:非淋菌性尿道炎所属部位:生殖部位就诊科室:皮肤性病病症体征:尿道刺痒,尿道口疼,尿道流出分泌物,尿痛疾病介绍:什么是非淋?非淋全称为非淋菌性尿道炎,是我国最常见的性传播疾病之一,作为一种性传播疾病,非淋的传染途径主要与性接触有关,传染途径包括:性接触传染,血源性传染,间接接触传染,胎盘传染,产道传染等近年来感染人数日益增多,由于非淋的潜伏期较长,且很多非淋患者的症状不明显或不典型,使得很多非淋患者延误了早期治疗非淋的机会,给非淋的临床治疗带来一定难度非淋的危害不容小觑,它不仅可以继发感染机体的其他疾病,还可以快速地传染给孕妇和儿童,因此,一定要早发现早治疗,尤其在不洁性生活后要高度警惕症状体征:非淋有哪些症状?1)尿痛、尿道痒等症状。
约50%的非淋病人有尿痛、尿道痒等症状。
初诊时很易被漏诊。
临床患者主诉:自觉尿道内不适、尿道口刺痒、烧灼感或刺疼,时轻时重。
2)尿道口充血红肿、尿频尿急。
感染非淋后,会出现不同程度地尿频尿急、尿道红肿、排尿困难等症状,合并膀胱炎时可出现血尿;男性入晚时荫茎常有痛性勃起。
3)尿道分泌物少、稀薄、粘液性或粘膜脓性。
较长时间不排尿尿道外口可溢出少量稀薄分泌物。
有时仅表现为晨起痂膜封住尿道口或污染内裤。
按挤尿道口有少许分泌物溢出。
有时病人有症状无分泌物,也可无症状而有分泌物。
4)常与淋病同时感染。
前者先出现淋病症状,经抗淋病治疗后,淋球菌被杀死,而衣原体、支原体依然存在。
在感染1-3周后发病。
临床上很易被误认为淋病未治愈或复发。
另外,据临床数据显示,也有30%-40%的非淋患者临床可无任何症状,也有不少患者症状不典型。
个别患者还会有全身症状,如发热、全身倦怠无力、食欲不振等。
化验检查:非淋要做什么检查?非淋的检查1、分泌物涂片和培养淋球菌均为阴性而涂片镜检,在油镜视野下多形核白细胞超过4个或者晨尿,前段尿15毫升沉淀在高倍视野下,每视野多形核白细胞超过15个,有诊断意义。
淋病流行特征与淋球菌药物敏感性的流行病学研究
淋病流行特征与淋球菌药物敏感性的流行病学研究张锡宝;韩尔阳;汤少开;曹文苓【期刊名称】《中国预防医学杂志》【年(卷),期】2002(3)4【摘要】目的为控制淋病的增长,探讨淋病流行病特征与淋球菌对常用药物敏感性的流行病学关系。
方法完整收集淋病的流行病学资料,测定每年淋球菌对各种药物的敏感度及耐药率,药物包括青霉素、四环素、环丙沙星、壮观霉素和头孢三嗪。
结果性病流行在10年内稳定上升,但淋病则由1993年开始呈稳定的负增长。
壮观霉素及头孢三嗪在4年间未发现耐药菌株;环丙沙星的耐药率显著上升,由1998年的56.4%上升至2001年的71.4%,产青霉素的耐药菌株(PPNG)和四环素耐药菌株(TRNG)在4年内分别上升10%和16.3%。
结论随淋病的有效控制,淋球菌对常用药物的敏感性降低,PPNG和TRNG菌株的明显上升表明淋球菌的耐药趋势正逐渐增强。
喹诺酮类药物的高耐药率表明该类药物已不再适宜被推荐用于治疗淋病的首选药物。
头孢三嗪和壮观霉素尚没有耐药菌株,但必须强调规范使用,保证在性病防治工作中有足够可供选择的有效药物。
【总页数】3页(P293-295)【关键词】淋病;流行特征;淋球菌;药物敏感性;流行病学;性传播疾病【作者】张锡宝;韩尔阳;汤少开;曹文苓【作者单位】广州市性病监测中心【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59.2【相关文献】1.广州医学院第三医院淋病及非淋球菌性尿道炎病原体流行病学分析 [J], 彭洁雯;罗迪青;翁智胜;易江华;廖梦怡2.上海地区淋病流行趋势及淋球菌对抗生素敏感性监测—近5?… [J], 龚伟明;王祥兴3.分离自淋病患者分泌物的51株淋球菌药物敏感性观察 [J], 訾秋叶; 吴丹; 王俊霞; 董森林; 王艳青4.益阳地区淋病流行特征及耐药淋球菌菌株分型的调查研究 [J], 朱有葱;王威;肖炜;杨鹏5.泛宁乡地区淋病流行病学研究及淋球菌耐药性分析 [J], 吴学良;刘清波;王威;李兴;贺立飞;刘拥荣;李锐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品名:翰宁,深圳市翰宇药业有限公司)l嘴入0.9%
万方数据
593
・短篇论著・
近10年淋病及非淋菌性尿道炎病原体混合感染流行病学资料分析
彭洁雯1
罗迪青2’
翁智胜1
彭慧敏1
易江华1
廖梦怡1
[摘要】在1998—2007年间,淋球菌混合支原体或衣原体单一病原体感染中,以合并UU多见,其次 为CT;在合并支原体与衣原体的混合感染中又以UU合并CI’较多。各年度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NGU的单一病原体中以Cr较多,其次为UU。NGU混合感染以UU+CI'最多。UU+MH 和UU+MH+CT混合感染较少见。各年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淋病和NGU中,存在 较高的多种病原体混合感染的情况。 [关键词】淋球菌性尿道炎;非淋菌性尿道炎;病原体;感染/混合
用过治疗本病的药物;③无严重心、肺、肝、肾等系统 性疾病。排除标准:①已知对本治疗药物任一种过敏 者;②妊娠或哺乳期妇女;③慢性荨麻疹合并急性感 染者及血管炎型荨麻疹;④不能遵医嘱按时服药者。 1.1.2一般资料所有病例均为本院门诊2007年1 月至2008年1月就诊的慢性荨麻疹患者,共168例, 其中男88例,女80例,年龄18—76岁,平均38岁,病 程2个月。24年,平均5.6年,随机分为治疗组60 例,对照I组56例,对照Ⅱ组52例,三组在年龄、性
GU、NGU患者的病原体,并分析了其混合感染情况。
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所有资料均来源于广州医学院第三
衣原体感染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129.6,P<
0.01)。 表1 1998—2007年淋球荫感染者合并
附属医院皮肤性病科,GU及NGU的诊断参照文献 [1]。按年度分别统计了1998—2007年GU患者合并
为了解淋病(GU)及非淋菌性尿道炎(NGu)患者 中淋球菌、支原体及衣原体等病原体的混合感染情 况,作者总结了两院1998—2007年间皮肤性病科门诊
2结果 2.1淋球菌合并支原体和/或衣原体见表l。各年 度中,淋病合并支原体或衣原体单一病原体感染中, 以合并UU比较多,其次为CT;淋病合并支原体及衣 原体混合感染中,以合并UU与CT混合较多。各年 度间淋病合并支原体或衣原体,以及合并支原体混合
3讨论 我们的研究表明,近十年来,淋球菌、支原体及衣
说明书操作。采用回顾性方法进行统计分析。
1.3统计学方法采用卡方检验。定a=0.05为有 统计学意义。
作者单位:l广州医学院第i附属医院皮肤科,广州,510150 2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黄埔院区皮肤科,广州,510700 *通讯作者
原体间一直存在着比较高的混合感染现象,但各年度
2.2
NGU中,支原体及衣原体的{昆合感染情况
见
表2。各年度中,混合感染以UU+CT比较多,UU+ MH次之,UU+MH+CT三者的混合感染最少。经卡 方检验,各年度间支原体、衣原体及支原体合并衣原
与MH合并,混合病原体合并为一组。衣原体(CT):
采用英国“立明”衣原体抗原检测试剂盒,严格按使用
体感染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31.1,P<0.05)。
1.1.1病例选择诊断标准参照文献[1]中有关慢 性荨麻疹的诊断标准拟定。纳入标准:①诊断明确, 主要表现为每天或几乎每天均出现泛发性风团和瘙 痒;②治疗前4周内未服用过糖皮质激素,l周内未服
作者单位:青岛海慈医疗集团,青岛,266033
别、病程、病情评分等方面差异无显著性(P>0.05), 具有可比性。
出后立即送检。淋球菌检查:分泌物多时直接取脓性 分泌物涂片及培养,少时参照支原体,衣原体取材。 1.2.2检查淋球菌(GC):取分泌物进行革兰氏染
色后镜检,以及分离培养,依菌落形态及过氧化酶试 验进行鉴定。培养基由广州迪景微生物科技有限公
司生产。支原体:采用液体培养基法,分别培养解脲
脲原体(UU)及人型支原体(MH)。接种后48小时准 时观察结果,根据培养基的颜色变化判断结果,以培 养基由淡红色变为玫瑰红色、且培养基清亮为阳性。 培养基由广州怡林生物试剂公司生产。统计时,UU
查,以免延误诊断和治疗。没有条件做全面性病病原 体检查的基层单位,对淋病患者宜加用针对支原体或 衣原体的药物。
参考文献 l邵长庚,王晓春.性传播疾病的预防与控制一项目管理手册. 北京: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技出版社,2001.34—50.
不一致的原因除了病例来源不同,实验试剂选择不同
2詹素云.解脲脲原体患者与其他性病病原体混合感染检测分 析.实用预防医学2003;m(6):1014—1015. 3马蕾,陈世仪,付爱华.女性性病患者阴道毛滴虫感染情况的 分析.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6;20(1):39—40.
间合并感染的比例并不相同。淋球菌合并支原体和 衣原体中,依然以合并UU多见,其次为合并CI.。
NGU混合感染方面,也依然以UU+CT多见,而uu+
MH和UU+MH+CT混合感染比较少见。而詹素云 报道,NGU混合感染以UU+MH为主,2与我们结果
万方数据
594
表2
1998—20cr7年NGU患者中
支原体及衣原体,NGU患者中支原体合并衣原体以及 衣原体合并支原体感染的情况。所有患者均为初次 就诊,就诊前没有使用抗生素治疗。 1.2检查方法 1.2.1取材方法支原体及衣原体:用消毒棉拭子
支原体或/和衣原体感染情况例
擦去尿道口或官颈口分泌物,再用无菌拭子插入尿道
2—4
cm或宫颈1~2 cln,旋转1周,停留约20秒,取
慢性荨麻疹是皮肤科临床常见、多发、易复发的 慢性顽固性皮肤病。由于其病因复杂和诱因较多,临 床上治愈比较困难,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单纯应 用抗组胺药物治疗的效果不理想,联合应用抗组胺药 虽然能提高临床疗效,但不能防止其复发。我们采用 胸腺五肽注射剂联合抗组胺药治疗慢性荨麻疹60 例,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染,可导致宿主细胞膜与支原体原生质膜融合,使得 支原体胞浆内的毒性蛋白和类脂质直接进入宿主细 胞进一步损伤和破坏,促进炎症发生和发展。3提示淋 球菌或衣原体合并UU时,其感染症状有加重的可 能。 鉴于性病患者中有较高的混合感染现象,在性病
支原体和/或衣原体感染情况例
门诊中,需对性病就诊者进行全面的性病病原体检
(收稿:2009—03—20)
外,更可能是不同地区病原体感染间存在一定的差
异。在NGU中,单一病原体一直以uu和CT为主。 说明UU和CT仍然是NGU主要致病病原体。UU常 吸附在上皮细胞的表面,如果与其他病原体同时感
胸腺五肽联合抗组胺药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观察
刘代红孙明娥
[摘要]对168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I组和对照Ⅱ组,治疗组给予注射用胸腺五 肽、盐酸依匹斯汀片、盐酸雷尼替丁胶囊、桂利嗪片联合治疗;对照I组给予盐酸依匹斯汀片、盐酸雷 尼替丁胶囊、桂利嗪片联合治疗;对照Il组单纯给予盐酸依匹斯汀治疗。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 对照I组和对照Ⅱ组(x2=12.67,P<0.01;T2=28.19,P<0.01);治疗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I组和 对照II组(y2=30.997,P<0.01;y2=43.13,P<0.01)。胸腺五肽联合抗组胺药治疗慢性荨麻疹不仅 明显提高了疗效,而且复发率极低。 [关键词]慢性荨麻疹;胸腺五肽;盐酸依匹斯汀;盐酸雷尼替丁胶囊;桂利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