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修法律 第五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遵守道德规范涵养良好品德道德规范,是对基本道德要求进行的高度概括,是人们判别是非善恶、道德与不道德的基本尺度,也是人们在行为选择中应当怎样做与不应当怎样做的基本标准。
第一节恪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2001年中共中央印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第一次系统明确地提出了“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这是对我国公民最基本的道德规范的当代概括。
一、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
1. 爱国守法,是要求公民应该有高尚的爱国主义精神,自觉学法、懂法、守法、护法。
2. 明礼诚信,是要求公民的行为举止、待人接物应该文明礼貌,与人交往应该诚实守信,诚恳待人,信守承诺。
3. 团结友善,是要求公民之间应该和睦相处,互助友爱,与人为善。
4. 勤俭自强,是要求公民应该勤奋工作,俭朴节约,积极进取,发愤图强。
5. 敬业奉献,是要求公民应该恪忠职守,兢业工作,克己奉公,服务社会。
二、提出和倡导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意义
1.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体现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要求。
2.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是对公民道德要求的高度概括。
3.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有利于对公民进行道德教育。
第二节遵守社会公德
一、人类社会的公共生活
(一)公共生活及其特点
1.概念
公共生活,是人们在公共的领域、公有的环境、公用的场所中,彼此开放透明且相互关联的共同活动。
2.特点
当代社会的公共生活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1)活动范围的广泛性;(2)交往对象的复杂性;(3)活动方式的多样性;(4)活动结果的相关性。
(二)公共生活需要公共秩序
公共秩序,是由一定的规则维系的人们公共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
公共秩序对于公共生活具有重要意义。P124
二、社会公德及其主要内容
社会公德,是社会道德体系的基础层次,是维护社会公共生活秩序、保持社会稳定的重要手段。
(一)社会公德的含义和特点
1.含义
社会公德,是公民在社会交往和社会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守的道德准则。
它是人类在长期社会生活实践中逐渐积累起来的、为社会交往和社会公共生活所应当遵守的最基本的行为准则,是人类社会生活最基本、最广泛、最一般关系的反映。
2.特点
(1)基础性;(2)全民性;(3)相对稳定性。
(二)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
1.文明礼貌。这是处世做人最起码的要求。
2.助人为乐。这是人们在公共生活的交往中用以调整相互关系的最一般的行为规范。
3.爱护公物。
4.保护环境。这是社会公共生活中人们应当遵循的最基本的行为规范。
5.遵纪守法。这是社会公德最基本的要求。
6.文明上网。
三、自觉遵守社会公德
(一)遵守社会公德是维护社会公共生活正常秩序的必要条件
(二)遵守社会公德是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的最基本要求
(三)社会公德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工程,也是精神文明程度的“窗口”
总之,在一定意义上说,社会主义社会的社会公德是社会主义道德的基础,是现代社会必须高扬的基本道德。
第三节遵守职业道德
一、职业与事业
立足职业,成就事业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本途径。
(一)职业及其形成
职业,是人们靠劳动以维持生活的一种社会性的位置。劳动是职业的基础,职业劳动分工后的表达形式。
(二)立足职业,成就事业
事业,是一种蕴涵着人生理想和信念、具有一定规模和系统而对社会发展有影响的工作。
职业和事业有区别有联系。
(三)职业和事业的关系
二者的联系:职业和事业的联系在于二者都是
以劳动为基础的工作。
二者的区别在于:成就事业的人通常要具备几个条件:其一,对所从事的某一方面的工作有超过一般人的造诣;其二,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某种程度的声誉,影响大大超过了相识的人群;其三,要有功于社会,有功于人民,其对社会对人民的贡献,比人均贡献大。从事职业的人一般不需要满足这些条件。
二、职业道德规范
(一)职业道德的含义和特点
1.含义
职业道德,是从业人员在一定的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具有自身职业特征的道德要求和行为准则。
2.特点
(1)规范性和专业性
(2)可操作性与准强制性
(3)相对稳定性和连续性
(二)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
1.爱岗敬业。
2.诚实守信。
3.办事公道。
4.服务群众。
5.奉献社会。
注:(爱岗和敬业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敬业是爱岗意识的升华,是爱岗情感的表达。敬业通过对工作的极端负责任、对技术的精益求精表现出来,通过乐业、勤业、精业表现出来)
三、自觉遵守职业道德
(一)加强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意义
1.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要任务,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2.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是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貌的重要手段。
3.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是提高从业者素质的重要途径。
4.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是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要条件。
(二)培养职业道德素质
通过自我教育和自我修养,努力提高自己的职业道德素质,其中包括:
1.努力学习,增强职业道德意识。
2.努力塑造优良的职业品质。(优良的职业品质,是指在个体的职业活动中产生积极影响的职业品质特性的组合。)
3.努力锻炼实行履行职业道德规范的能力。
第四节遵守家庭美德
恋爱、婚姻、家庭是人类同一序列社会生活的三个阶段,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一项基本形式和特殊领域。
一、珍惜人生的爱情
(一)爱情的本质
爱情是人类特有的现象,“是人的高度文明的体现”。爱情把自然本质和社会本质联结在一起,它是生物关系和社会关系,生理因素和心理因素综合的产物。
爱情的本质是基于一定自然基础之上,并受制于社会物质和文化因素的互相爱慕、担当责任的精神。
爱情在性爱中内蕴着的丰富社会属性,即一系列思想、文化、道德等因素,是最本质的属性。
爱情,是男女双方基于一定的客观现实基础和共同的生活理想,在各自内心形成的最真挚的彼此倾慕、互相爱悦,并渴望对方成为自己的终身伴侣的最强烈持久、纯洁专一的感情。
(二)爱情的特征
1.平等互爱性。(单相思、一相情愿不是爱情,勉强凑合甚至一方强制另一方的结合也不是爱情)
2.专一排他性。(陶行知说:“……”)P143
3.强烈持久性。强烈的情感是爱情持久稳定的重要基础。
4.纯洁严肃性。爱情是纯洁的,道德的纯洁性是爱情最本质的同义语。
(三)恋爱的道德要求
恋爱包括恋爱对象的选择、恋爱标准的选择、恋爱方式的选择以及爱情的维系。
男女恋爱中的基本道德要求:
1.真诚负责;
2.平等互尊;
3.文明相爱。(作家丁玲说……)
注:(恋爱双方主动践行义务,是恋爱关系得以巩固和发展的重要道德基础)。
二、婚姻和家庭美德
(一)婚姻和家庭
人类历史的早期,无所谓婚姻和家庭,只有发展到一定的阶段才出现了男女结合的社会形式——家庭。
恩格斯根据摩尔根的研究成果概述了家庭发展从低级到高级的四种历史形式,即血缘家庭、普那路亚家庭、对偶家庭和一夫一妻制家庭。
以婚姻为基础的一夫一妻制家庭是家庭发展的高级阶段。
婚姻,是指由法律所确认的男女两性的结合及由此产生的夫妻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