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西林壁》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

2.通过抓住关键字、借助书下注释、生活积累等方法理解诗中的词句,体会诗人的心境,感悟诗的意境,理解诗中富有哲理的诗句。

3.通过学习《题西林壁》,巩固学习古诗的方法并加以运用。

重点:引导学生欣赏古诗文,积累古诗名句

难点:体会含有人生哲理的诗句。

教学过程:

一、课题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的第五课是《古诗两首》,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过去我们是按照怎样的步骤学习古诗的?

①解诗题;②知诗人;③明诗意;④悟诗情。

2.解题:

同学们,当我们写了精美的文章,想跟人分享习作的愉悦时,我们把文章发表于报纸杂志、广播网络上。但是在古代,印刷能力有限,大量诗歌不能刻印出来,于是把诗写在墙壁上就成了诗人“发表”作品的途径之一。(板书:题壁)这种类型的诗叫做题壁诗,这样天南海北的过往行人过而读之,就可以传播开来,(板书补写:西林)

“题”是什么意思?(书、写)你懂得题目的意思了吗?找学生回答(题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

对,本诗就是宋朝诗人苏轼游览庐山后,在庐山西林寺的墙壁上写下了一首诗。

3.了解背景及作者

我们都知道这首诗是苏轼写的,谁能通过自己搜集的资料,给大家介绍介绍作者?

生介绍,教师补充。

作者介绍: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合称为“三苏”。他一生坎坷,屡遭贬谪。本文是苏轼在被贬途中经过庐山时写下的五首游记诗之一。

二、正确朗读古诗。

1.自己轻声把这首诗读两遍,第一遍注意读准字音,把诗念得字正腔圆;第二遍注意诗的停顿。

2.指名读《题西林壁》,师生进行评价,强调:朗读古诗,不仅要的的准确,还要读得有节奏,要读得有板有眼。

3.师范读,学生根据要求练习朗读。要求:读诗不但要正确、有节奏,还要尽可能读出它的味道来。

4.齐读

三、抓住重点字,理解古诗意思,体会诗句蕴含的人生哲理。

在没到庐山之前苏轼曾经写过这样一句话:“要识庐山面,他年是故人。”意思是说要想认识庐山,就得要常来常往,于是,在此后的十几天里,他“往来庐山南北十余日”那么在这十余天里他所看到的庐山是怎么样的呢?

1.齐读第一句诗。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一句诗的意思吗?

横看成岭侧成峰:从正面看,庐山是一条山岭,连绵不断;从侧面看,却变成了一座山峰,高峻雄伟。向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看到的庐山景色都不相同。

(1)这句诗中藏着几个方位词,你能找出来吗?(板书:横侧远近高低)

重点强调横和侧,横即正面,侧即侧面。

可在黑板上画出一座山,让学生们标出横着看是怎么看?侧看是怎么看?

(2)作者在这十来天里是不是真的就是从正面、侧面、远处、近处、高处、低处这6处地方观赏庐山美景的?这些方位词在诗中起什么作用?(板书:角度不同)

(3)角度不同,景色怎么样呢?从诗中找证据。(远近高低各不同) (板书:景色不同) (4)为什么庐山在苏轼的眼中会有这么多变化呢?

对,我们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到的景物是不同的。从诗中“远、近、高、低”四个字我们就不难感觉到作者所站位置的变化。大家学过《画杨桃》这篇课文吗?谁能回忆一下这篇课文讲了什么内容?

主要讲的是:图画课上练习画杨桃时发生的事情。“我”根据自己看到的,把杨桃画成像个五角星的样子,同学们觉得好笑,其实”我”画的并没有错,因为从不同的角度看上去,杨桃就是不一样的。所以同学们,你们现在理解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了吗?是因为作者的角度发生了变化,所以庐山会有这么多不同的景象。

(5)请同学们想象在远处,近处,高处,低处都会看到什么不同的景象呢?

远:隐天蔽日; 近:危崖险岩; 高处俯瞰:深沟幽壑;山下仰望:重峦叠嶂

小结:同学们说了这么多,可大文豪苏轼仅仅用了14字就让我们深切地体会到看的角度不同,看到的景物就完全不一样。

(6)带着自己的理解读一读前两句。

(7)指名有感情的朗读。

2.“往来庐山南北十余日”作者每天看到不一样的美景,怎么也不认识庐山的真面目,这是什么原因呢?

(1)齐读第二句,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

(2)“哪个字”是“因为”的意思?你是怎么知道的?(看书下注释)同学们一定要关注书下重点字的注释,能帮助我们很好的理解诗意。

(3)为什么处于山中就看不清庐山的全貌呢?(诗人站在庐山的正面,只能看到它的正面,而山不止一面,所以无论诗人从什么角度看庐山,都只能看到庐山的一个部分)

(4)同学们,现在请你们想一想,这首诗仅仅是在描写庐山的不同景色吗?从这首诗中你能体会到什么?

从不同角度观察,结果各不相同。想对某个事物有全面的、符合实际的认识,就必须站在客观的立场上。正如俗语说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5)同学们有没有碰到过“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情况?举例说一说。(6)带着自己的理解读一读《题西林壁》这首诗。

三、总结全文,升华

1.同学们,常见的诗歌题材大家知道有什么吗?

(写景诗,怀古诗,咏物言志诗,田园诗,哲理诗)

2.你知道《题西林壁》属于哪种题材吗? (既是写景诗也是哲理诗)

(看板书总结)这是一首写景诗,又是一首哲理诗。前两句写作者看到的景色,(板书:所见)后两句是作者由景所悟出的道理。(板书:所感)

3.作者借欣赏庐山的感受,告诉我们无论看人、看事、看问题都要多角度,多侧面地去观察、去体会,这样才能得出一个比较全面、公正的评价。《题西林壁》这首诗不仅是对庐山雄奇壮观、千姿百态景象的赞美还蕴含着人生的哲理,内涵深刻、耐人寻味,“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也成为了千古流传的古诗佳句。同学们愿意把这首诗背诵积累下来吗? (1)配乐指名朗读,读后同学评价

(2)学生齐读

(3)熟读成诵

四、积累延伸,拓展运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