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分析——细菌性痢疾

合集下载

细菌性痢疾年度总结(3篇)

细菌性痢疾年度总结(3篇)

一、概述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是由志贺菌属(痢疾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

近年来,我国菌痢发病率持续波动,尤其在夏秋季,疫情较为严重。

为了更好地掌握菌痢的流行趋势、传播途径和防控措施,本文对2021年度菌痢发病情况进行总结分析。

二、流行概况1. 发病率:2021年度,我国菌痢报告病例数约为XX万例,较去年同期上升XX%。

其中,急性菌痢病例占XX%,中毒型菌痢病例占XX%,慢性菌痢病例占XX%。

2. 地区分布:菌痢病例主要集中在南方地区,尤其是广东、广西、湖南、江西等省份。

北方地区病例相对较少。

3. 季节分布:菌痢发病季节性明显,主要集中在夏季和秋季,约占全年病例的80%。

三、传播途径1. 传染源:菌痢的传染源主要是患者和带菌者。

急性菌痢患者粪便中含有大量痢疾杆菌,可通过粪-口途径传播。

2. 传播途径:菌痢主要通过以下途径传播:(1)粪-口途径:通过污染的手、食品、水源等间接传播;(2)空气传播:患者咳嗽、打喷嚏等产生的飞沫传播;(3)接触传播:密切接触患者或带菌者,如家庭内部传播。

四、防控措施1. 加强健康教育:普及菌痢防治知识,提高群众自我防护意识。

2. 严格食品卫生:加强食品生产、加工、流通环节的监管,确保食品安全。

3. 病例监测:加强病例监测和报告,及时发现、隔离、治疗患者。

4. 药物治疗:针对菌痢,选用敏感抗生素进行治疗,如阿奇霉素、环丙沙星等。

5. 疫苗接种:推广菌痢疫苗,提高人群免疫力。

2021年度,我国菌痢发病率有所上升,但通过加强防控措施,有效控制了疫情蔓延。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应继续加强菌痢防治工作,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具体措施如下:1. 深入开展健康教育,提高群众对菌痢的认识和预防意识。

2. 加强食品卫生监管,确保食品安全。

3. 完善病例监测体系,提高病例报告质量。

4. 加强药品管理,合理使用抗生素,防止耐药菌株的产生。

5. 推进菌痢疫苗的研发和接种工作,提高人群免疫力。

总之,菌痢防控工作任重道远,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共同维护人民群众的健康。

中毒型细菌性痢疾病例分析

中毒型细菌性痢疾病例分析

中毒型细菌性痢疾病例分析中毒型细菌性痢疾病例分析[病例摘要]女性,5岁半,发热伴腹泻一天,2小时前发作惊厥一次一天前开始发热39℃,微感咽痛,不咳嗽,无吐泻,查WBC19.3?109/L,认为上感,静滴青霉素及氨苄青霉素等,体温不退,发病20小时左右开始腹泻,约20-3 0分钟一次大便,量少,黄色粘液便,有脓血,呕吐1次胃内容物。

查大便常规,见白细胞10-15/高倍,红细胞0-1/高倍,口服头孢拉啶、庆大霉素及补液盐,服药后病情无好转。

入院前2小时突然惊厥一次,表现为双目上翻,四肢强直、抖动,口周青紫、意识丧失,持续15分钟左右,经针刺人中,肌注鲁米那钠(量不详)缓解,止抽后一直昏迷,医务室已给了5%糖盐500ml、庆大霉素8万U, 5%碳酸氢钠40ml,转入院。

入院时,碳酸氢钠尚未滴完,抽搐前尿量不少,抽搐后未见排尿。

发病前无不洁饮食史,既往无高热惊厥史。

查体:T38℃,P160次/分,R22次/分,Bp80/50mmHg,体重18kg.急性病容,面色略灰,昏睡,神志不清,压眶有反应,不能应答。

口腔粘膜光滑,咽微充血,四肢末端发凉、发绀。

心率160次/分,律齐,心音尚有力,双肺呼吸音清,腹平软,肝脾未触及,肠鸣音活跃。

膝腱、跟腱反射未引出,颈无抵抗,克氏征(-),布氏征(-),双巴氏征(+)。

化验:血Hb:109g/L, WBC:23.4×109/L,中性杆状8%,中性分叶70 %,淋巴22%,plt:110×109/L,便常规:黄色粘液便,WBC:30-40/高倍,RBC:3-8/高倍[分析]一、诊断及诊断依据(8分)(一)诊断中毒型细菌性痢疾(混合型)(二)诊断依据1.起病急,高热,起病20小时才出现腹泻、脓血便2.惊厥一次,抽搐后一直昏睡,神志不清,深浅反射未引出,双巴氏征(+),肢端凉,发绀,心率快,血压低(休克型表现)3.大便常规WBC30-40/HP,血WBC增高伴核左移二、鉴别诊断(5分)1.急性坏死性肠炎2.其他腹泻:小儿肠炎,阿米巴痢疾,肠套叠3.高热惊厥三、进一步检查(4分)1.血生化:电解质、CO2-CP、Ca2+2.大便培养+药敏试验四、治疗原则(3分)1.病原治疗:抗生素2.抗休克治疗:液疗,血管活性药物,强心药3.降颅压治疗,甘露醇4.糖皮质激素应用5.对症治疗:降温,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等。

急性细菌性痢疾82例临床分析

急性细菌性痢疾82例临床分析
善 微 循 环 障 碍 、 用 血 管 活 性 药 物 ( 莨 菪 碱 、 巴 胺 )脑 型 急 应 东 多 ;
例 ( - %) 与 菌 痢 患 者 密 切 接 触 史 , 例 ( . %) 因不 明 。 73 有 2 1 12 原 2
13临床 表 现 .
7 。 中毒 型菌痢转 IU抢救治疗 , d③ C 选用上述 中的一种抗生素静
脉 滴 注 , 切 观 察 生 命 征 , 吸 氧 、 用 肾上 腺 皮 质 激 素 急 性 菌 痢 予 迅 速 扩 充 血 容 量 纠 正 酸 中毒 、 休 改
11一般 资料 .
全 部 病 例 均 符 合 《 染 病 学 高 级 教 程 》 性 菌 痢 的 临 床 诊 传 急
断 , 排 除 霍 乱 、 并 急性 阿 米 巴痢 疾 、 染 性 腹 泻 、 物 中 毒 、 性 感 食 急 肠 套 叠 、 性 出血 性 坏 死性 小 肠 炎 、 急 消化 道 恶 性 肿 瘤 等 引 起 腹 泻
患 者 发病 时 间 在 每 年 5 9月 , 中 5月 4例 (. %)6月 1 - 其 48 8 , O 例 (22 %)7月 2 1. 0 , 7例 (29 % )8月 3 3. 3 , 4例 ( 1 6 )9月 7例 4. % , 4 (.3 )在 发 病 前 7 内 ,5例 ( 1 6 ) 进 食 不 洁 食 物 史 , 85 % ; d 7 9. % 有 4 6
(. %) 无效 3例 (. %) 61 O ; 36 6 中毒 型 菌 痢 , 于 脑 疝 和 呼 吸 衰 竭 。 结 论 急 性 菌 痢 及 时 诊 治 , 效 良好 , 中毒 型 菌 痢 病 情 危 死 疗 但
急, 亡率高。 死
【 键 词】 茵 性 痢 疾 ; 关 细 急性 ; 床 分 析 临

假膜性炎细菌性痢疾-病例分析

假膜性炎细菌性痢疾-病例分析

假膜性炎细菌性痢疾-病例分析
病例摘要:
女性,36岁,腹痛、腹泻,最初为稀便,以后为粘液脓血便,偶见片状灰白色膜状物排出。

病人有里急后重感。

分析题:
1、病人患的是什么病?
2、临床表现与病理变化有无联系?
3、病人大便内为何出现灰白色膜状物?
参考答案:
1、病人患的是细菌性痢疾。

2、其临床表现与病理变化的联系是:病变初期是急性卡他性炎,临床表现为稀便。

以后是纤维素性炎,临床表现为粘液脓血便。

由于炎症刺激直肠壁内的神经末梢及肛门扩约肌,导致病人出现里急后重感。

3、大便内的灰白色膜状物为伪膜。

伪膜性炎是发生于粘膜的纤维素性炎。

细菌性痢疾的诊断提示及治疗措施

细菌性痢疾的诊断提示及治疗措施

细菌性痢疾的诊断提示及治疗措施细菌性痢疾(bacillarydysentery)简称菌痢。

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常见肠道传染病,主要病理变化是直肠、乙状结肠的炎症与溃疡,因毒素吸收可出现全身中毒症状。

夏秋季多发。

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腹泻、腹痛、里急后重和黏液脓血便,病情轻重悬殊。

【诊断提示】1.流行病学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一般5-6月开始上升,7-9月为高峰。

常有明确的不洁饮食史和与带菌者接触史等。

2.临床表现潜伏期数小时至7d,多数为1~4d。

根据病情轻重和缓急,可分为两类六型。

(1)急性细菌性痢疾:①急性典型菌痢(普通型):突然发热、全身不适、恶心、呕吐,继而腹泻。

大便初为稀便,1~2d后转为黏液脓血便,每日排便10~20次或更多,有时为纯脓血或呈黏胨状。

常有腹痛,便前加重,排便后缓解,里急后重。

左下腹有压痛,肠鸣音亢进,自然病程1~2周。

②急性非典型菌痢(轻型):全身症状轻,排稀便,日数次,有黏液,无脓血,显微镜下见少量红、白细胞。

病程数日,可不治自愈,部分可演变成慢性。

③中毒性菌痢(中毒型):儿童多见,起病急骤,高热或体温不升,迅速发生休克,昏迷和呼吸衰竭,而肠道症状轻微或缺如。

根据临床表现又分三型:休克型、脑型和混合型。

(2)慢性细菌性痢疾:病程超过2个月。

分为三型。

①慢性迁延型:急性菌痢后迁延不愈,大便不成形或稀便,常带黏液,偶有脓血,左下腹压痛,伴乏力、贫血、营养不良表现;②慢性菌痢急性发作型:半年内有痢疾病史,因受凉或进生冷饮食而导致急性发作者;③慢性隐匿型:1年内有痢疾病史,无临床症状,仅大便培养阳性,或乙状镜检发现有菌痢慢性期变化者。

3.实验室检查大便镜检有较多红细胞、白细胞或脓细胞,可见吞噬细胞。

中毒性菌痢直肠拭子或灌肠采集大便标本镜检可见大量红细胞、白细胞。

慢性菌痢乙状结肠镜检查可见肠壁黏膜充血、水肿、渗出、溃疡等。

大便痢疾杆菌培养阳性。

血常规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增高。

【防治措施】1.一般治疗急性期应卧床休息,按肠道传染病隔离,补充维生素及足够热量。

细菌性痢疾的临床表现

细菌性痢疾的临床表现

细菌性痢疾的临床表现细菌性痢疾,又称志贺菌病,是由志贺菌属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

该病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常见于发展中国家,尤其在夏秋季节,容易引起暴发流行。

细菌性痢疾的潜伏期一般为12天,短则数小时,长则7天。

根据临床症状,细菌性痢疾可分为典型痢疾和非典型痢疾。

典型痢疾可分为三个阶段:1. 初期:患者出现发热、寒战、头痛、乏力等症状,体温可达39℃左右。

此阶段症状较轻,易被忽视。

2. 发作期:患者出现典型的痢疾症状,主要有腹痛、腹泻、里急后重、黏液脓血便。

腹痛多位于左下腹,呈阵发性或持续性胀痛、隐痛或绞痛。

腹泻频繁,每天可达10余次,粪便呈糊状或水样,带有黏液和脓血。

里急后重感明显,患者总感觉有粪便排在肛门附近,但每次排便量不多。

此阶段患者痛苦不堪,生活质量严重下降。

3. 恢复期:症状逐渐缓解,体温正常,粪便逐渐恢复正常。

但部分患者可出现迁延性腹泻、食欲不振、乏力等症状。

1. 轻型痢疾:患者出现轻微的腹泻、腹痛、发热等症状,无明显脓血便,病程较短,通常不超过一周。

2. 中型痢疾:症状介于典型和非典型之间,患者有腹泻、腹痛、发热等症状,粪便中有黏液和少量脓血,病程约12周。

3. 重型痢疾:症状较重,患者出现高热、寒战、严重腹痛、频繁呕吐、腹泻等症状,粪便中带有大量脓血,甚至出现脱水、电解质紊乱、休克等并发症。

病程较长,可达数周。

细菌性痢疾还可分为急性菌痢和慢性菌痢。

急性菌痢症状典型,病程较短,治疗及时可痊愈。

慢性菌痢症状较轻,病程较长,易反复发作,治疗较为困难。

需要注意的是,细菌性痢疾的临床表现并非绝对,不同患者的症状可能有所差异。

在诊断和治疗过程中,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进行评估和制定治疗方案。

如有疑似症状,请及时就诊,以免延误病情。

在这篇文档中,我将深入探讨细菌性痢疾的临床表现,提供一个详尽且系统的描述,以帮助理解这种疾病的多样性及其在不同患者身上的表现。

我要明确的是,细菌性痢疾,通常由志贺菌属细菌引起,这一属包括了志贺菌、福氏菌、鲍氏菌和宋内菌等。

临床技能考试细菌性痢疾病例分析

临床技能考试细菌性痢疾病例分析
查体:T 39.5℃,P 130次/分,R 20次/分,BP 120/80mmHg。急性热病容,眼窝稍内陷,皮肤弹性差,未见出血点和皮疹,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巩膜无黄染。颈软,双肺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界不大,心率130次/分,律齐,各瓣膜区未闻及杂音。腹平软,左下腹轻压痛,无肌紧张、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移动性浊音(-),肠鸣音9次/分。无下肢无水肿。神经系统检查(-)。
时间:15分钟
评分标准
总分22分
一、初步诊断
3分
1、急性细菌性痢疾
3分
二、诊断依据(初步诊断错误,诊断依据不得分)
5分
1、急性发热、腹痛、腹泻伴有明显的里急后重,大便为黏液脓血便。有在外就餐史。
2分
2、急性热病容,高热,眼窝内陷有脱水表现,左下腹轻压痛,肠鸣音活跃。
1分
3、血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粪便镜检见大量白细胞和红细胞。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Hb 125g/L,RBC 5.3×1012/L,WBC 14.5×109/L,N 0.85,Plt 250×109/L。粪常规:镜检WBC 40~50/HP,RBC 15~20/HP。
要求:根据以上病历摘要,请将初步诊断、诊断依据(两个以上诊断,应分别列出各自诊断依据,未分别列出扣分),鉴别诊断,进一步检查与治疗原则写在答案纸上。
临床技能考试细菌性痢疾病例分析
试题编号:7(2015年)
病历摘要
女性,19岁。发热伴腹痛、腹泻2天。
患者2天前中午在外就餐,当天晚上8点出现发热,体温39℃~40℃,伴畏寒、寒战、全身不适,同时出现腹痛,呈阵发性,位于下腹和脐周。大便共10次,开始为稀便带黏液,量较多,后为脓血便,量少,伴有,明显的里急后重,无恶心、呕吐,自服黄连素3片/次,共服用2次,无好转。发病以来精神差,食欲下降,睡眠差,小便量少。既往体健,否认类似疾病发作史,否认慢性消化道疾病史。

细菌性痢疾(定稿)课件

细菌性痢疾(定稿)课件
阿米巴痢疾患者的大便呈果酱样, 有腥臭味,粪便中可找到溶组织 内阿米巴滋养体。
02
03
伪膜性肠炎
伪膜性肠炎患者常有使用抗生素 等病史,表现为腹痛、腹泻、发 热等症状,粪便中可找到伪膜。
04
04
细菌性痢疾的治疗与预防
治疗原则
及时治疗
一旦发现细菌性痢疾症状,应 及时就医,尽早开始治疗。
针对病原治疗
使用敏感抗生素杀死痢疾杆菌, 缓解症状。
纠正水、电解质平衡
对于严重腹泻患者,需及时补 充水分和电解质,维持生命体征。
辅助治疗
如使用止泻药、解痉药等,缓 解症状,提高患者舒适度。
治疗方案
口服给药
对于轻症患者,可采用口服给药方式,如抗 生素、止泻药等。
静脉给药
根据病情需要,可采用多种药物联合治疗, 以提高疗效。
联合治疗
对于严重症状或无法进食的患者,采用静脉 给药方式,直接将药物输送到血液中,快速 起效。
经过实验室检查,医生确诊为细菌性痢疾。
案例总结
该病例为典型的细菌性痢疾,通过及时诊断 和治疗,患者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案例二:特殊病例分析
患者情况 患者张某,女性,7岁,因高热、惊 厥、昏迷等症状就诊。
诊断过程
经过实验室检查,医生确诊为中毒性 菌痢。
治疗过程
经过紧急抢救和抗生素治疗,患者病 情得到控制并逐渐康复。
细菌性痢疾(定稿)课件
目录
01
细菌性痢疾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细菌性痢疾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 肠道传染病,也称为志贺氏菌病。
分类
根据临床表现和病程,细菌性痢 疾可分为急性细菌性痢疾、慢性 细菌性痢疾和中毒性细菌性痢疾。
流行病学特征

病理学-细菌性痢疾

病理学-细菌性痢疾
失鹽,血漿丟失
預後:
1-2周內大多痊癒,少數轉為慢 性。
2.中毒性菌痢:
特點:
① 起病急,全身中毒症狀嚴重, 而腸道病變不明顯。
② 多見於2-7歲體質較好的兒童。 ③ 腸道病變輕,僅表現為卡他性
炎或濾泡性炎。 ④ 臨床上無明顯腹痛、腹瀉及膿血
便。
3.慢性菌痢
定義:菌痢病程超過兩個月以上 者稱為慢性菌痢。
潰瘍 癒合可有淺表疤痕。
菌痢 假膜 性炎 (假膜)
假膜 被膽 汁染 成黃 綠色
假膜
淺表 潰瘍
臨床上:
① 發熱、頭痛、無力、食欲↓、WPC↑—— 毒血症
② 腹痛、腹瀉——腸管蠕動亢進、痙攣。 ③ 粘液、膿血便: ④ 裏急後重、排便次數多——炎症刺激神
經末梢及肛門括約肌 ⑤ 電解質紊亂、休克——排便多,失水、
三、病理變化及臨床病理聯繫:
主要病變部位:大腸,尤其是乙狀 結腸及直腸。
以腸道病變、全身變化、及臨床經 過不同分三種:
1.急性菌痢:
早期:大腸粘膜呈急性卡他性炎。 病變進一步發展:
成為本病特徵性的假膜性炎。来自病變進一步發展: 腸粘膜表層壞死,大量纖維素滲
出→假膜性炎→假膜可脫落形成大 小不一、形態不規則的地圖狀淺表
福氏菌感染轉為慢性者為多。
細菌性痢疾
(bacillary dysentery)
一、概述:
①由痢疾桿菌引起的一種大腸粘膜纖 維素性炎的腸道傳染病。
②全年均可發病, 以夏秋季多見。
③臨床表現為:發熱、腹痛、腹瀉、
粘液膿血便、裏急後重。
二、病因及傳染途徑
病原菌: 痢疾桿菌 傳染原: 病人及帶菌者 傳播途徑: 糞口傳染。 發病機理:見下頁

细菌性痢疾分析

细菌性痢疾分析
等鉴别; (2) 慢性菌痢应与结肠炎、肠癌等鉴别。 (3) 中毒菌痢应与乙型脑炎鉴别。
鉴别要点 病原及流行病 学 全身症状 胃肠道症状
粪便检查
乙状结肠镜检 查
表4-5-2 急性菌痢与急性阿米巴痢疾鉴别点
急性菌痢
急性阿米巴痢疾
痢疾杆菌,流行性
阿米巴原虫,散发性
多有发热及毒血症症状
腹痛重,有里急后重,腹泻每日十数 次至数十次,多为左下腹压痛
大部分被胃酸杀死 少量细菌进入肠道 正常菌群的拮抗+肠黏膜分泌型IgA屏障
免疫力低下,细菌侵入肠黏膜
志贺菌释放外毒素
上皮细胞和固有层繁殖
黏膜炎症反应+ 小血 管循环障碍
病初的水样腹泻和神经系统症状
肠黏膜炎症、坏死和溃疡
细菌在人体内被吞噬,很少侵入黏膜下层,一般亦不 侵入血流,故极少发生况极差,尤其老年人或儿童
偶然发生败血症
急性典型菌痢的发病机制示意图
志贺菌属释放内毒素
发热及毒血症症状
机体对之敏感
产生强烈过敏反应
血中儿茶酚胺等血管活性物质
内毒素损伤血管壁引 起DIC及血栓形成
全身小血管痉挛导致 急性微循环障碍
加重微循环障碍
感染性休克和重要脏器衰竭
脑组织病变严重者引起脑水 肿甚至脑疝
内环境紊乱
里急后重。病程一般为4~5日
多见于免疫力差患 者,临床表现为 严重腹泻或感染中 毒症状。可导致休 克、心肾功不全等。
临床表现
急性中毒型
休克期(周围循环衰竭型)
脑型(呼吸衰竭型)
感染性休克为主要表现
重症病例休克不易逆转,
并发DIC、肺水肿等,可 致外周笥呼吸衰竭
早期可有剧烈 头痛、频繁呕 吐,典型呈喷射状呕吐

细菌性痢疾

细菌性痢疾

菌痢 假膜 性炎 假膜
假膜 被胆 汁染 成黄 绿色
假膜
浅表 溃疡
滤 泡 性 炎
五.临床表现
潜伏期l一3d 数小时至7d , 病情严重程度
痢疾志贺菌>福氏志贺菌>宋内志贺菌
一 急性菌痢
普通型 典型
轻型 非典型
重型
中毒型 儿童多见
1 休克型 周围循环衰竭型 2 脑型 呼吸衰竭型 3 混合型
普通型 典型 菌痢
高热,寒战 腹痛,腹泻,里急后重 粘液脓血便 左下腹压痛,肠鸣音亢进
轻型 非典型 菌痢
毒血症状轻,低热或不发热 肠道症状轻,腹泻次数少,无脓血 轻度腹痛,无明显里急后重
重型
多见于老年体弱营养不良患者 腹泻每天30次以上里急后重明显 后期可出现严重腹胀及中毒性肠麻痹 部分病例出现中毒性休克
夏秋季常见 直肠和乙状结肠的炎症和溃疡为主要病理表现 临床表现—腹痛、腹泻、里急后重、粘液脓血
便,可伴有发热及全身毒血症症状,严重者有感染 性休克和 或 中毒性脑病, 可急性期即愈,少数病程迁延呈慢性或反复发 作,
二.病原学
病原体 痢疾杆菌 属肠杆菌科志贺菌属,G– 杆菌,无鞭毛
分 型 目前分为4群及43个血清型 痢疾志贺菌 A 病情最重 福氏志贺菌 B 我国主要,易转慢性 鲍氏志贺菌 C 我国较少 宋内志贺菌 D 病情最轻
实验室检查
慢性菌痢
病人有急性菌痢史 病程超过2个月而病情未愈,
中毒型
儿童多见,以严重毒血症状,休克和 或 中毒性脑 病为主要表现
胃肠道症状轻微甚至无腹痛、腹泻 应及时取便送检 粪便镜检确诊培养痢疾杆菌
鉴别诊断
急性菌痢
急性阿米巴痢疾 食物中毒 其它肠道感染 肠套叠,急性坏死性出血性小肠炎

小儿细菌性痢疾的病例分享

小儿细菌性痢疾的病例分享

合理用药
在治疗过程中,应根据 病原菌的特点及患儿的 病情,选择合适的抗生 素,避免经验性用药和
滥用抗生素。
预防为主
加强卫生宣传,提高家 长和儿童的卫生意识,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如勤洗手、喝开水、吃 熟食等,以降低感染风
险。
个案跟踪与随访
对于治愈的患儿,应进 行跟踪随访,观察病情 变化,预防复发和并发 症的发生。同时,积累 更多的临床经验,不断
目的和意义
• 通过分享小儿细菌性痢疾的病例,我们希望能够提高大家对这一疾病的认知和了解,进一步掌握其症状、治疗方法及预防 措施,从而为保障儿童健康做出贡献。同时,也希望通过病例的分析和讨论,提高临床医生的诊疗水平和应对能力。
病例选择背景
• 本次分享的病例来自一家大型综合性医院的儿科病房。该患 儿在就诊前已出现细菌性痢疾的症状多日,经过一系列检查 和诊断,最终被确诊为细菌性痢疾。在接下来的分享中,我 们将详细介绍患儿的症状、检查过程、治疗方案及预后情况 ,并分析讨论该病例的诊疗过程和经验教训。
03
诊断与治疗
诊断方法
临床症状观察
小儿细菌性痢疾的典型症状包括 发热、腹痛、腹泻等,医生首先 会通过观察患者的症状进行初步
判断。
实验室检查
通过采集患者的粪便样本进行显微 镜检查,寻找细菌性痢疾的特征性 病原菌,以便确诊。
流行病学调查
了解患者的接触史、饮食史等,有 助于医生判断病例是否与细菌性痢 疾有关。
02
病例描述
患者基本信息
01
年龄:3岁
02
性别:男
03
居住环境:城市
04
既往病史:无重大疾病史
主诉与症状
• 主诉:发热、腹泻、脓血便3天。

细菌性痢疾疾病研究报告

细菌性痢疾疾病研究报告

细菌性痢疾疾病研究报告疾病别名:菌痢所属部位:腰部就诊科室:传染科,消化内科病症体征:恶息、多泡味的白色粪便,感染性发热,畏寒,粪便脓血,腹痛,腹泻,食欲减退疾病介绍:细菌性痢疾是怎么回事?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是志贺菌属(痢疾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有全身中毒症状,腹痛,腹泻,里急后重,排脓血便等临床表现,中毒型菌痢起病急骤,突然高热,反复惊厥,嗜睡,昏迷,迅速发生循环衰竭和呼吸衰竭,而肠道症状轻或缺如,病情凶险,本病有有效的抗菌药治疗,治愈率高,疗效欠佳或慢性变多是因为未经正规治疗,未及时治疗,使用药物不当或耐药菌株感染,全年均可发生,但以夏秋季为多见,儿童发病率一般较高,其次是20~39岁青壮年,老年患者较少症状体征:细菌性痢疾有什么症状?以下就是细菌性痢疾的症状介绍:因进入人体的痢疾杆菌菌型不同,数量多少及每个人的抵抗力不同,所以,症状也各不相同。

因此临床上将痢疾分为急性慢性两种。

一、急性痢疾急性痢疾根据症状又分为轻型、普通型、重型和中毒型4种。

在中毒型中,根据病情又分为休克型和脑型。

虽然家长不必对孩子的病况进行严格的分型,但应了解痢疾的基本症状和病情变化的结局。

1、轻型痢疾这是痢疾中最轻的一种,一般只有轻度腹痛、腹泻,大便每天2-4次,呈水样或糊状,无脓血,有时混和黏液,解便后腹痛缓解,多数不发热或只有低热。

由于症状不典型,常常被误诊为一般的肠炎。

2、普通型此型具有较典的痢疾症状,有发热,体温可高达39℃左右,个别孩子可高达40℃以上。

开始可无腹痛、腹泻,只有恶心、呕吐、头痛等症状。

因此,开始时常被误诊为重感冒,数小时之后开始出现阵发性腹痛、腹泻。

开始为稀便,继而出现脓血便,因为此时肠黏膜已出现溃疡和坏死,故有明显的下坠感。

3、重型重型痢疾起病急,有高热,每日大便次数可达20-30次,大便呈脓血样,量少,腹痛剧烈,下坠较重,甚至不想离开便器,四肢发凉,很快出现脱水现象,有的可发生意识障碍。

病例分析——细菌性痢疾

病例分析——细菌性痢疾

第三章病例分析——细菌性痢疾概念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是由痢疾杆菌(志贺菌属)引起的肠道传染病,又称志贺菌病。

主要临床表现是腹痛、腹泻、里急后重和粘液脓血便,可伴有发热及全身毒血症症状。

菌痢的肠道病变主要在结肠,以乙状结肠和直肠病变最显着。

病原学痢疾杆菌属肠杆菌科志贺菌属,为革兰阴性的无鞭毛杆菌。

流行病学(1)传染源:急、慢性菌痢病人及带菌者。

(2)传播途径:通过消化道,经粪-口途径传播。

(3)易感性:人群普遍易感。

(4)流行特征:本病全年均可发生,夏秋季多发。

临床表现潜伏期为1-2天。

(一)急性菌痢1.普通型(典型):急起畏寒高热,伴头痛、乏力、食欲减退,并出现腹痛腹泻,多数病人先为稀水样便,1-2天后转为脓血便,每日10-20次或以上,里急后重明显。

常伴肠鸣音亢进,左下腹压痛。

急性菌痢自然病程为1-2周,多数病例可以自行恢复。

2.轻型(非典型):无明显发热。

急性腹泻,每日大便10次以内,稀便有粘液但无脓血。

病程3-7天而痊愈。

3.中毒性菌痢:2-7岁儿童多见。

起病急骤,突然高热,病势凶险,主要表现为严重毒血症、休克和(或)中毒性脑病,而局部肠道症状很轻甚至缺如。

(二)慢性菌痢菌痢病程反复发作或迁延不愈达2个月以上,即为慢性菌痢。

实验室检查(一)一般检查1.血常规:WBC增多,可达10-20×109/L,中性粒比例增高。

2.便常规:外观呈粘液脓血便。

镜检可见白细胞、脓细胞、红细胞,如有巨噬细胞有助于诊断。

(二)血清学检查(三)病原学检查1.细菌培养:粪便培养出志贺菌可以确诊。

2.特异性核酸检测:核酸杂交或PCR。

(四)荧光抗体染色技术(五)X线钡餐:慢性期可见肠道痉挛,动力改变,结肠袋消失,肠腔狭窄,肠粘膜增厚等。

(六)结肠镜+活检:病变部位刮取分泌物培养,可提高检出率。

诊断要点1.发病多在夏秋季,有不洁饮食史或与菌痢病人接触史。

2.临床表现急性期为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及粘液脓血便,左下腹有明显压痛。

临床医师考试病例分析—尿路感染—细菌性痢疾—心力衰竭—肺炎—慢性阻塞性肺疾

临床医师考试病例分析—尿路感染—细菌性痢疾—心力衰竭—肺炎—慢性阻塞性肺疾

第三章病例分析——尿路感染尿路感染(一)概念尿路感染是指各种病原微生物在泌尿系统生长繁殖所致的尿路急、慢性炎症反应。

多见于育龄女性、老年人、免疫功能低下、肾移植和尿路畸形者。

根据感染发生的部位,临床可分为肾盂肾炎、膀胱炎和尿道炎。

95%为上行感染,多发生于尿道插管、尿路器械检查及性生活后,全身抵抗力低下及尿流不畅者更易发生。

此外,还有血行感染、直接感染和淋巴道感染途径。

(二)临床表现1.膀胱炎女性多发,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尿道烧灼感、下腹部疼痛。

尿液常混浊、恶臭;常见终末血尿,有时为全程血尿。

全身症状不明显。

体检可能只有耻骨上区域压痛。

2.尿道炎发病较急,尿道口粘膜红肿、发痒或刺痛。

尿道排出多量黄白色脓性分泌物,继之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女性患者症状较轻。

3.急性肾盂肾炎①发热:急性肾盂肾炎发病急骤,可出现寒战、高热,体温可上升至39℃以上,伴有头痛、恶心呕吐等全身症状;②腰痛:患侧或双侧腰痛,多呈胀痛。

肋脊角有明显的压痛和叩击痛;③膀胱刺激症状:由下尿路感染上行所致的急性肾盂肾炎,先出现尿频、尿急、尿痛、血尿、排尿困难等症状,以后出现高热等全身症状。

4.慢性肾盂肾炎50%的患者可有急性肾盂肾炎病史。

表现为慢性腰部酸痛不适、间歇性尿频、排尿不适,可伴有乏力、低热、食欲减退及体重减轻。

5.无症状性菌尿不同日的2次以上清洁中段尿培养菌落计数均≥l05 cfu/ml,且为同一菌种;但没有任何临床症状称之为无症状性菌尿。

(三)辅助检查1.尿液检查尿常规外观可浑浊伴腐败味;肉眼和/或镜下血尿;尿白细胞增多(新鲜清洁中段尿沉渣>5/Hp);可见白细胞管型和/或上皮细胞管型;亚硝酸还原试验阳性。

2.细菌学检查1)细菌定性检查新鲜中段非离心尿革兰染色后油镜观察,>1个菌/视野。

2)细菌定量检查新鲜清洁中段尿细菌培养计数≥105/ml;耻骨上膀胱穿刺的尿标本出现任何程度的菌尿;导管获得的尿标本细菌含量≥102/ml。

病理学:细菌性痢疾

病理学:细菌性痢疾
失盐,血浆丢失
预后:
1-2周内大多痊愈,少数转为慢 性。
2.中毒性菌痢:
特点:
① 起病急,全身中毒症状严重, 而肠道病变不明显。
② 多见于2-7岁体质较好的儿童。 ③ 肠道病变轻,仅表现为卡他性
炎或滤泡性炎。 ④ 临床上无明显腹痛、腹泻及脓血
便。
3.慢性菌痢
定义:菌痢病程超过两个月以上 者称为慢性菌痢。
溃疡 愈合可有浅表疤痕。
菌痢 假膜 性炎 (假膜)
假膜 被胆 汁染 成黄 绿色
假膜
浅表 溃疡
临床上:
① 发热、头痛、无力、食欲↓、WPC↑—— 毒血症
② 腹痛、腹泻——肠管蠕动亢进、痉挛。 ③ 粘液、脓血便: ④ 里急后重、排便次数多——炎症刺激神
经末梢及肛门括约肌 ⑤ 电解质紊乱、休克——排便多,失水、
三、病理变化及临床病理联系:
主要病变部位:大肠,尤其是乙状 结肠及直肠。
以肠道病变、全身变化、及临床经 过不同分三种:
1.急性菌痢:
早期:大肠粘膜呈急性卡他性炎。 病变进一步发展:
成为本病特征性的假膜性炎。
病变进一步发展: 肠粘膜表层坏死,大量纤维素渗
出→假膜性炎→假膜可脱落形成大 小不一、形态不规则的地图状浅表
细菌性痢疾
(bacillary dysentery)
一、概述:
①由痢疾杆菌引起的一种大肠粘膜纤 维素性炎的肠道传染病。
②全年均可发病, 以夏秋季多见。
③临床表现为:发热、腹痛、腹泻、
粘液脓血便、里急后重。
二、病因及传Biblioteka 途径病原菌: 痢疾杆菌 传染原: 病人及带菌者 传播途径: 粪口传染。 发病机理:见下页
福氏菌感染转为慢性者为多。

细菌性痢疾分析课件共18页

细菌性痢疾分析课件共18页

• •
发 临热 床主休混起伴反呼发脑要克合病精复吸病表型急神惊衰人型型现群,萎厥竭:病靡、2严 休情 、 昏-7重 克岁凶 面 迷毒 和主,险 色 、早、后烦瞳迅缺严要体血 (。 青 抽期四期躁孔正少速测此氧重为质症 或:肢:不不常尿突 灰 搐发不型、者脑较开)精厥皮安等、或展兼起 、 ,出严脑:血好始神冷肤、大脉无中为有畏 四 可、重水中管的:萎 、 花 惊 、压尿毒呼两脉 ,痉肿枢寒肢迅儿高靡 脉 斑 厥 对小 ,吸型性难 病挛、 性童高厥速热、 细 、 、 光, 意、临脑触 死引颅 呼惊热冷发面 速 血 嗜 反神 识循表及 率起压 吸病厥,、生色 、 压 睡 射志 障环、 高脑增 衰苍 血 低 昏 消清 碍烦循4衰缺高 竭0白 压 或 迷 失竭躁环℃血、、
医学系 孙晓佳
临床表现
潜伏期:1-3日,可数小时-7日
急性细菌性痢疾—普通型(典型)
起病急,畏寒,高热,39℃ • 发热 伴头痛、乏力、食欲减退
20次/日初为稀便或水样便, 量多
• 病程
1-2日后转为粘液或粘液脓血便, 量少
1-2周 里急后重 先轻后重
急尤传慢其性注染菌意源痢:患非者典和型带患菌者者、慢性患者、带菌者 传消化播道途传播径----粪-口传播
普学易遍 龄感易前感儿人童群、青壮年
传染病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发病机制
痢疾的肠道 病变主要见于 乙状结肠和直 肠;急性菌痢 的基本病变为 弥漫性纤维蛋 白渗出性炎症
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
流行病学资料+典型表现+实验室检查
间隔一左段下时腹间可又有出压现痛急性菌痢 诱因部:分受可凉捫、及生乙冷状饮结食肠、劳累
最腹少痛见、,腹一泻年、内脓菌血痢便病史
慢性隐匿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粪便镜检:有多数白细胞或脓细胞及红细胞即可诊断。
4.确诊有赖于粪便培养出痢疾杆菌。
鉴别诊断
1.急性菌痢
(1)
菌痢
阿米巴痢疾
细菌性食物中毒
急性肠套叠
急性坏死性出血性小肠炎
病原体
痢疾杆菌
阿米巴原虫
相关细菌

产气荚膜芽孢杆菌
流行病学
散发性,可呈流行
散发性散发,群发不流行 Nhomakorabea散发,可呈流行
病史
有无不洁饮食史或接触史
2.轻型(非典型):无明显发热。急性腹泻,每日大便10次以内,稀便有粘液但无脓血。病程3-7天而痊愈。
3.中毒性菌痢:2-7岁儿童多见。起病急骤,突然高热,病势凶险,主要表现为严重毒血症、休克和(或)中毒性脑病,而局部肠道症状很轻甚至缺如。
(二)慢性菌痢
菌痢病程反复发作或迁延不愈达2个月以上,即为慢性菌痢。
早期略增多
多正常,副溶血弧菌和金葡菌感染时可出现白细胞大量增高
正常
增高
乙状结肠镜
检查
肠粘膜弥漫性充血,水肿及浅表溃疡
肠粘膜大多正常,其中有散在烧瓶样溃疡,边缘深切,周围有红晕
可见肠粘膜充血、水肿
儿童为禁忌症
禁忌症
(2)其他细菌性肠道感染:如空常弯曲菌、埃希菌感染等,其临床表现与急性菌痢相似,需要依靠大便培养分离并鉴定致病菌型。
(1)传染源:急、慢性菌痢病人及带菌者。
(2)传播途径:通过消化道,经粪-口途径传播。
(3)易感性:人群普遍易感。
(4)流行特征:本病全年均可发生,夏秋季多发。
临床表现
潜伏期为1-2天。
(一)急性菌痢
1.普通型(典型):急起畏寒高热,伴头痛、乏力、食欲减退,并出现腹痛腹泻,多数病人先为稀水样便,1-2天后转为脓血便,每日10-20次或以上,里急后重明显。常伴肠鸣音亢进,左下腹压痛。急性菌痢自然病程为1-2周,多数病例可以自行恢复。
(2)对症治疗。
(2)溃疡性结肠炎:亦有反复的腹泻及脓血便,但抗生素治疗无效。大便培养无致病菌。乙状结肠或纤维结肠镜检查,见肠粘膜脆弱易出血,有散在溃疡。晚期病人钡灌肠X线检查,可见结肠袋消失呈铅管样改变。
(3)慢性血吸虫病:有腹泻及脓血便。但有血吸虫病疫水接触史,肝脾肿大,直肠镜粘膜活检到血吸虫卵。
进一步检查
1.血常规
有无不洁饮食史或接触史
有集体进食同一食物及在同一潜伏期内集体发病的病史
多见于2岁以下小儿
多见于青少年,吃了未煮熟或变质的肉类
潜伏期
数小时至7天
数周至数月
常为数小时,少数可达数天
没有潜伏期
起病急
全身
症状
多有发热及毒血症症状
多不发热,少有毒血症症状
可有发热,少数有毒血症症状
体温正常,没有毒血症症状
有发热、毒血症症状严重
实验室检查
(一)一般检查
1.血常规:WBC增多,可达10-20×109/L,中性粒比例增高。
2.便常规:外观呈粘液脓血便。镜检可见白细胞、脓细胞、红细胞,如有巨噬细胞有助于诊断。
(二)血清学检查
(三)病原学检查
1.细菌培养:粪便培养出志贺菌可以确诊。
2.特异性核酸检测:核酸杂交或PCR。
(四)荧光抗体染色技术
(2)抗菌治疗
(3)调整肠道菌群
(4)中医中药治疗
3.中毒性菌痢
(1)抗菌治疗
(2)抗休克治疗
(3)解除血管痉挛
(4)防治脑病
题例
病例摘要:男性,36岁,干部,因发热、腹痛、脓血便3天来诊。
患者因出差有不洁饮食于3天前回来后突然发热,体温38.2℃,畏冷,无寒战,同时有下腹部阵发性疼痛和腹泻,大便每天10余次至数十次,为少量脓血便,以脓为主,无特殊恶臭味,伴里急后重,无恶心和呕吐,自服黄连素和退热药无好转。发病以来进食少,睡眠稍差,体重似略下降(具体未测),小便正常。
稀水样便,可见少量白细胞;血水样便可见多数红细胞,少量白细胞;血性粘液便可见多数红细胞及少量白细胞,与痢疾样便无异
可为暗红色果酱样血便或血水,没有白细胞,红细胞多
初为糊状便渐至黄水便,继而为血水样便,粪质恶臭,可混有灰白色腐肉状粘膜碎屑,红细胞为主。便培养多无志贺菌生长。
血白
细胞
急性期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增多
第三章 病例分析——细菌性痢疾
概念
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是由痢疾杆菌(志贺菌属)引起的肠道传染病,又称志贺菌病。主要临床表现是腹痛、腹泻、里急后重和粘液脓血便,可伴有发热及全身毒血症症状。菌痢的肠道病变主要在结肠,以乙状结肠和直肠病变最显著。
病原学
痢疾杆菌属肠杆菌科志贺菌属,为革兰阴性的无鞭毛杆菌。
流行病学
2.中毒性菌痢
(1)流行性乙型脑炎:乙型脑炎病情发展略缓,常在发热数日后进入昏迷或呼吸衰竭,休克少见,脑脊液有阳性发现。
(2)其他细菌导致的中毒性休克:多有原发病灶,血培养阳性。
3.慢性菌痢需与下列疾病鉴别:
(1)结肠癌及直肠癌:有继发感染时可出现腹痛、腹泻及脓血便,用抗菌药物治疗后症状有所改善。但久治无效,伴进行性消瘦。肛门指诊及进一步做钡灌肠、乙状结肠镜或纤维结肠镜来协助诊断。
胃肠道症状
腹痛重,有里急后重,腹泻每日十多次及数十次,多为左下腹压痛
腹痛轻,无里急后重,腹泻每日数次,多为右下腹压痛
腹痛、恶心、呕吐、腹泻,
腹痛、呕吐、血便、腹部肿块
腹痛、腹泻、血便,可有呕吐。可出现腹膜刺激征。
粪便
检查
量少,粘液脓血便,镜检有多数白细胞及红细胞,可见吞噬细胞。粪便培养有痢疾杆菌。
量多,暗红色果酱样血便,有腥臭,镜检白细胞少,红细胞多,有Charcot-Leyden晶体。可找到溶组织阿米巴滋养体
既往体健,无慢性腹痛、腹泻史,无药物过敏史。无疫区接触史。
查体:T 38.5 ℃,P 96次/分,R 20次/分,BP 120/80mmHg。急性热病容,无皮疹和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巩膜无黄染,咽(一)。心肺(一),腹平软,左下腹有压痛,无肌紧张和反跳痛,未触及肿块,肝脾肋下未触及,移动性浊音(一),肠鸣音5次/分。
(3)既往无殊。
(4)查体T 38.5 ℃,急性热病容,
(5)辅助检查血WBC数和中性比例增高,粪便常规见WBC多数/HP,RBC 3~5/HP。
2.鉴别诊断
(1)急性阿米巴痢疾:患者不洁饮食后腹痛,腹泻,应考虑本病,但本病潜伏期多数周至数月,一般无发热,腹痛轻,多为右下腹痛,无里急后重,大便镜检白细胞少,红细胞多,可找到溶组织阿米巴滋养体,血白细胞一般无明显升高。与本患者不符,可进一步便找阿米巴滋养体以除外。
(2)细菌性食物中毒:多为群体性发病,呕吐重,稀水样或血水样便,白细胞少,可行便培养以除外。
(3)其他急性肠道细菌感染:最主要鉴别是从粪便中检出不同的病原体。
3.进一步检查:
(1)粪便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
(2)粪便找溶组织阿米巴滋养体。
4.治疗原则
(1)病原治疗:首选氟喹诺酮类药物,并应参照细菌药物敏感试验选药。
实验室检查:Hb 124g/L,WBC 16.4×109/L,N 88%,L 12%,PLT 200×109/L;粪便常规:粘液脓性便,WBC多数/HP,RBC 3~5/HP;尿常规(一)。
分析步骤:
1.诊断及诊断依据:
初步诊断:急性细菌性痢疾。
诊断依据:
(1)中年男性,急性病程。
(2)不洁进食后第3天突然发热,下腹痛,脓血便,伴里急后重。
2.便常规
3.便培养
4.大便找阿米巴滋养体
5.钡灌肠
6.纤维结肠镜+活检 (注意有禁忌症者不要使用)
7.中毒性菌痢必要时查脑脊液
治疗原则
1.急性菌痢
(1)一般治疗:注意休息,消毒隔离。
(2)对症治疗:保持水、电解质平衡,高热适当予以退热药及物理降温。
(3)抗菌治疗
2.慢性菌痢
(1)一般治疗:饮食应营养丰富,容易消化。
(五)X线钡餐:慢性期可见肠道痉挛,动力改变,结肠袋消失,肠腔狭窄,肠粘膜增厚等。
(六)结肠镜+活检:病变部位刮取分泌物培养,可提高检出率。
诊断要点
1.发病多在夏秋季,有不洁饮食史或与菌痢病人接触史。
2.临床表现急性期为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及粘液脓血便,左下腹有明显压痛。慢性菌痢病人则有急性菌痢史,病程超过2个月而病情为愈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