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鹧鸪天》讲课稿
辛弃疾《鹧鸪天》ppt课件
;.
3
译文
• 村头小路边桑树柔软的枝条,刚刚绽放嫩芽。东面邻居家养的蚕种已经有一些蜕变成了蚕儿。一脉平缓山岗上, 细草间小黄牛犊儿在鸣叫,落日斜照枯寒的树林,树枝间休息着一只只乌鸦。
• 山有的远些有的近些,路有的横向有的斜向,青布酒旗那边有家小酒铺,可以打一些酒来。城里的桃花李花把 风雨当做折磨,一派愁苦,最明媚的春色,正在溪头一片荠菜花中盛开。
;.
6
• “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两句是全词的画龙点睛,它又象是在写景,又象是在发议论。这两句决定 了全词的情调。如果单从头三句及“青旗沽酒”句看,这首词的情调是很愉快的。但词人是一位忠义之士,处在 南宋偏安杭州,北方金兵掳去了宋徽宗、宋钦宗二帝,还在节节进逼的情势之下,他想图恢复,而南宋朝中大半 是些昏愦无能,苟且偷安者,叫他一筹莫展,心里十分痛恨。就是这种心情成了他的许多词的基本情调。这首词 实际上是愁苦之音。“斜日寒林点暮鸦”句已透露了一点消息,到了“桃李愁风雨”句便把大好锦绣河山竟然如 此残缺不全的感慨完全表现出来了。从前诗人词人每逢有难言之隐,总是假托自然界事物,把它象征地说出来。 辛词凡是说到风雨打落春花的地方,大都是暗射南宋被金兵进逼的局面。这里的“城中桃李愁风雨”也是慨叹南 宋受金兵的欺侮。
;.
9
2.词中加点的一个“破”字,用得非常传神,请简要分析它的表现力。(2分) • 一个“破”字,用拟人手法,传神地写出了桑叶在春风的催动下,逐渐萌发、膨胀,终于撑破了原
来包在桑芽上的透明薄膜。“破”字不仅有动态,而且似乎能让人感到桑芽萌发的力量和速度。
;.
10
3.这首词的上阙写早春景象,抓住了早春景物的特点,极富有情趣,试对此作简要分析。(4分)
;.
11
第三单元16辛弃疾词三首鹧鸪天壮岁旌旗拥万夫教案1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蚜
鹧鸪天(壮岁旌旗拥万夫)一、教学内容分析《鹧鸪天(壮岁旌旗拥万夫)》是《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漫步宋词的重要一课,是辛弃疾爱国词中非常重要的一首。
了解辛弃疾,研究他的生平经历,可以让我们更清楚地认识到他这首词中饱含的爱国情感。
本节课主要了解辛弃疾生平经历及创作分期,从词风、形象及用典手法来了解和鉴赏辛词的爱国之情,并在课上交流。
二、学习目标1、通过学习,了解辛弃疾的生平和创作分期。
2、在小组合作过程中,掌握知人论世的方法,学会从词风、形象、用典等角度鉴赏诗词的方法。
3、体会辛弃疾诗词中贯穿始终的爱国主义情感。
三、学习重点体会辛弃疾诗词中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培养爱国情怀。
四、学习方法自助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五、课时安排一课时六、教学流程(一)课前准备领取任务:1、简介辛弃疾,整理辛弃疾生平大事,弄清其三个创作分期及各时期内情感的变化。
2、阅读辛弃疾词,鉴赏辛词的风格特点,以及其爱国之情在其中的体现。
3、阅读辛弃疾词,鉴赏词中描绘出的爱国词人形像,以及其爱国之情在其中的体现。
4、阅读辛弃疾词,研究辛词用典手法。
以及其爱国之情在其中的体现。
5、主持和朗读小组,于课堂的开头结尾及每一个环节中的中间朗读相应时期的作品,写好承上启下的衔接段,起穿插和主持作用。
(二)鉴赏交流上课流程1、开头主持人-开头带领大家朗诵《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简要赏析这首词。
然后说过渡词。
2、第一小组同学上台分享辛弃疾简介、传奇人生、创作分期及情感变化。
主持人致辞。
3、第二小组(词风组)同学上台分享辛弃疾词风。
以及其爱国之情在其中的体现。
4、主持人致辞。
朗诵组同学朗诵名篇《青玉案·元夕》.5、老师上台,问同学们这首词的词风是什么?依据在哪里?交流完请出第三小组同学交流辛弃疾词中的形象。
6、第三小组(形象组)同学上台分享辛弃疾词中描绘出的爱国词人形像,以及其爱国之情在其中的体现。
7、主持人致辞。
8、朗诵组朗诵第二时期词《临江仙·老去浑身无著》。
鹧鸪天(修改)公开课
于这一时期。
明月别枝惊鹊,
清风半夜鸣蝉。
茅檐低小, 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 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 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无赖, 溪头卧剥莲蓬。
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 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 路转溪桥忽见。
——《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
——《清平乐· 村居》
?
南宋词人。字幼安,别号稼 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 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 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他 打击贪官,救济灾民,整编军队, 一生力主抗金,本希望能得到南 宋政府的重用,报效国家,恢复 中原,展露才干。但贪生怕死的 南宋政府苟且偷安,再加上辛弃 疾南归官员的身份,不仅志向难 以实现,反而遭受奸臣猜忌、排 挤、陷害,南归后的45年间,有 18年被迫闲居在江西上饶的带湖 一带。
代人赋 城中桃李愁风雨 愁
春在溪头荠菜花 在
自淳熙八年被劾落职后的十八年闲居生 活,他已看透、厌倦了官场的尔虞我诈、争 权夺利、夸夸其谈却又贪生怕死,更愿意与
山民野老打成一片,过着平凡质朴、恬淡安
静的乡野生活。此时,他一改过去壮大场面
的描述和豪杰人物的刻画,转而饱蘸色彩去
描绘田园风景画和俚俗乡情图。这首词就作
而富有弹性。它们在树枝上唱着歌,一只鸟的歌唱 使树木上的冬天没有了寒冷的凝滞。
——《鸟是树的花》
鹧鸪天
辛弃疾
柔桑 破嫩芽 蚕种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 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细草 鸣黄犊 点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 青旗 有人家 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代人赋
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在
读着____,我仿佛看到了…… ( 我仿佛听到了……)
诗词课讲义【词牌鹧鸪天】
诗词课讲义【词牌鹧鸪天】诗词课讲义~词牌《鹧鸪天》词牌《鹧鸪天》主讲:尘一、关于词1、学习词,首先我们要知道什么是词。
词,是诗歌的一种形式,明朝的徐师曾在《文体明辨》中论到词时说到:“调有定格,字有定数,韵有定声”。
它又称“诗余”、“长短句”、“倚声”、“琴趣”、“填词” 等等,以两宋成就最高。
2、词的分类。
在宋初时只按两类来分,短一点的就叫做“令”,长一点的就叫做“慢”。
到了南宋何士信编辑词集《草堂诗余》的时候,按词的长短分为小令、中调和长调。
因为唐五代以前的词多数都是比较短的小令,中长调的词是宋以后开始出现的。
现在我们分类是按清时号称“西泠十子”之首毛先舒的《填词名解》之说:58字以下的算小令,59-90字范围的算中调,91字以上的称为长调。
现在知道最长的长调是吴文英的《莺啼序》共有240个字。
3、词的起源。
大致来源有这些:(1)、清乐(六朝俗乐)。
(2)、里巷小曲(隋唐俚曲)。
(3)、燕乐即宴乐(由楚汉旧声到乐府新声)。
(4)、胡夷之乐(西域音乐)。
(5)、歌辞(文人歌曲)。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知道词这种文学体裁,以《诗经》为代表远古的民歌对它的形成有影响,胡夷里巷小曲“燕乐”对他有影响,汉魏的雅乐、清乐在它的形成过程中留有痕迹,隋唐的乐府及近体诗对它有所影响,它的形成是一个多元素的综合的渐进的渗透式的过程,是其以前各种诗歌体裁的碰撞、融会之后而逐渐成熟的,直至到了宋朝涌现的大量优秀作品为主体,直接影响着中华诗歌文化千年的走向和发展。
二、词的特性。
1.词是音乐文学。
词为倚声之作,它比诗的新异之处就在于这种新的诗体可以尽情讴歌,诗言志,词言情,词的音乐属性是它的第一特征。
明代胡震亨有言谓之“选词以配乐”、“由乐而定词”乃是其本性也。
乾隆年间编的《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为了突出词的音乐本性,称之为“词本管弦冶荡之音”。
2.词的美学意义,重在雅俗共赏。
我们都熟悉的那句是“诗庄词婉”,现在对词的格调一般是以“婉约”和“豪放”两种风格而论的。
鹧鸪天课件(22张)
语言特点
辛弃疾的诗词语言简洁明 了,用词精准,表达了深 刻的思想和情感。
02
诗词内容解析
词牌名含义
词牌名
指词调的名称,如《鹧鸪天》就是一 种词牌名,代表着一种特定的词格和 韵律。
含义
词牌名通常来源于古代的乐曲名称、 地名、人物名字等,如《鹧鸪天》这 个名称就来源于鹧鸪鸟的叫声,给人 以凄婉、哀怨之感。
THANK YOU感谢观看ຫໍສະໝຸດ 04诗词影响与评价
对后世影响
启发创作灵感
鹧鸪天作为经典词牌,为后世词 人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灵感,许多 词人都曾以此为题创作出优秀的
作品。
形成独特风格
鹧鸪天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表现手法 对后世的词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丰富了词的题材和表现形式。
传承文化价值
鹧鸪天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 分,传承了中华文化的精髓,对后 世的文学、艺术等领域产生了积极 的影响。
历代评价
高度赞誉
许多文学家、评论家都对 鹧鸪天给予了高度评价, 认为其具有极高的艺术价 值和思想内涵。
推崇备至
一些著名诗人如杜甫、苏 轼等都对鹧鸪天赞赏有加 ,认为其是词中的佳作。
影响深远
鹧鸪天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举足轻重,其影响一直延 续至今,成为文学经典中 的代表作品。
诗词地位
文学史上的重要篇章
鹧鸪天ppt课件
目录
• 鹧鸪天简介 • 诗词内容解析 • 诗词意境与情感 • 诗词影响与评价 • 总结与感悟
01
鹧鸪天简介
作者介绍
作者:辛弃疾
简介:辛弃疾是南宋时期著名的爱国诗人,他的诗词作品以豪放、激昂、壮志未酬 而著称。
创作背景:鹧鸪天创作于辛弃疾被贬官之后,表达了他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个人 遭遇的感慨。
古诗文系列课件模板-鹧鸪天·博山寺作
古诗文系列:鹧鸪天·博山寺作
鉴赏:
下片起句表明心志:保持完我,不屈附公 卿而求取声名。下一句说人生历尽世事, 到头来还是要归于田园,躬耕田亩。最后 两句“一松一竹真朋友,山鸟山花好弟 兄”。辛弃疾意托于松竹花鸟,守君子之 志的意向自不待言,其中或许也包含着对 仕途人情的戒畏。松竹真朋友,花鸟好弟 兄,只有他们不会让辛弃疾伤心失望。
古诗文系列:鹧鸪天·博山寺作
鉴赏:
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 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 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 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 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 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 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古诗文系列:鹧鸪天·山寺作
古诗文系列:鹧鸪天·博山寺作
鉴赏:
辛弃疾(xīn qì jí)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
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 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 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 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 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 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
鹧鸪天·博山寺作:
不向长安路上行。却教山寺厌逢迎。味无 味处求吾乐,材不材间过此生。 宁作我,岂其卿。人间走遍却归耕。一松 一竹真朋友,山鸟山花好弟兄。
谢谢!
鹧鸪天·博山寺作 宋代·辛弃疾 课件模板
古诗文系列:鹧鸪天·博山寺作
鹧鸪天·博山寺作:
不向长安路上行。却教山寺厌逢迎。味无 味处求吾乐,材不材间过此生。 宁作我,岂其卿。人间走遍却归耕。一松 一竹真朋友,山鸟山花好弟兄。
古诗文系列:鹧鸪天·博山寺作
鉴赏:
按理说四十多岁正是人生建功立业之 心最盛,最能奋发作为之时,然而词的开 首两句却说;“不向长安路上行,却教山 寺厌逢迎”。大意是说,他已经不再心向 国都,不再在意天下国家之事了,只流连 于博山寺和它周围的山水,使得它都厌于 逢迎我了。辛弃疾果真是如此想的么?难 道他真的已经忘情于山水游乐,把北复中 原的大志抛诸脑后了么?下边两句“味无 味处求吾乐,材不材间过此生”。
辛弃疾《鹧鸪天》课件
3
现了作者的思想深度 和洞察力。
与其他作品的比较
《青玉案》
与《鹧鸪天》一样,这首词也 是辛弃疾的代表作之一,描绘 了一段动人的爱情故事。
《如梦令》
与辛弃疾的作品相比,这首词 更加柔情优美,体现了李清照 的女性情感和独特风格。
《水调歌头》
与辛弃疾的词作风格不同,苏 轼的词作更注重对社会状况和 政治风气的批评和反思。
《鹧鸪天》的影响与创作意义
1 文学传承
辛弃疾的诗词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后人学习和传承的对象。
2 审美规范
《鹧鸪天》开创了一种新的审美规范,激发了人们对词作的研究和追求。
3 艺术表达
词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表达形式,通过《鹧鸪天》的创作,今人可以领略到古人对爱情 的表达和追求。
结论与要点
辛弃疾与《鹧鸪天》
用词精妙
辛弃疾善于运用富有感染力 的词汇,通过细腻的描写展 现了人物情感的复杂和真实。
文学背景与时代价值
1 宋代文学
南宋时期是中国文学的 高峰时期,词作成为文 学创作的主要形式,辛 弃疾的作品在这一背景 下脱颖而出。
2 时代变革
宋朝政权的衰退和战乱 带来了社会动荡,辛弃 疾的词歌折射出了人们 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思 考。
影响与地位
辛弃疾的词歌声名远播,对后世文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誉为"豪放派"代表之一。
《鹧鸪天》: 内容与艺术特点
情感陈述
《鹧鸪天》是辛弃疾的一首 抒发爱情的词。通过丰富的 比喻和意象描绘,表达了作 者对深爱之人的思念之情。
意境独特
词中融入了山水意象,把爱 情与大自然相结合,营造出 一种既浪漫又深情的情感氛 围。
辛弃疾作为南宋时期的重 要文学家,他的作品《鹧 鸪天》表现出了他独特的 艺术才华和对爱情的热情 追求。
鹧鸪天说课稿
鹧鸪天说课稿
《鹧鸪天》说课
一、说教材
高中语文选修(1)第三单元是漫步宋词,诗词向来是中国的古代文化代表的典范之一,蕴含了中国漫长五千年的文人学士的一切情感。
辛弃疾作为南宋豪放派的代表者,他词的内容十分丰富,但主要内容是表现他的爱国思想和英雄气概,而本词《鹧鸪天》是这典型代表作,全片短短五十多个字,通过今昔对比,深刻地概括了一位抗金将领的悲惨遭遇,也表达了词人内心无比悲慨凄凉的沉痛心情和怨愤之情,因此将词人内心的爱国热忱表现的淋漓尽致,使得再次感受辛弃疾的爱国之心。
二、说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文中的重点字词读音,重点名句释义;掌握文中的表达手法。
过程与方法:诵读法,提问法,对比法,学生自主学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辛弃疾内心深处的爱国情思及壮志难酬的情感。
三、说重、难点
引导学生品味辛弃疾词中的豪放风格
引导学生鉴赏词中的表达技巧。
四、说学情
高二(6)班学生上语文课相对较沉闷,大部分学生学习较主动,学生想学,学生的语文基础参差不齐且都不够扎实,知识储备相对较少,欠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在与学生接触的过程中以及平时学生上语文课的表现,究其主要原因是缺乏成功的体验,而且对于一些古代文学常识上的积累较少,。
鹧鸪天上课用
平戎策,指作者南归后向朝廷提出的 《美芹十论》、《九议》等在政治上、军事 上都很有价值的抗金意见书。上万字的平戎 策毫无用处,倒不如向人换来种树书,还有 一些生产上的实用价值,这是一种什么样的 政治现实?对于作者将是一种什么样的生活 感受?不言而喻。
整首词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追往事,叹今吾(今昔对比) 对比 理想与现实对比 对比鲜明而强烈,使作品的主题更加鲜明 突出,使作者的感情抒发得更加深沉感人。
提示:“燕兵夜娖银胡录,汉箭朝飞金仆 姑”用的是互文,意思是当初率领万众南 下渡江之时,部队和金兵朝夕战斗,互相 射杀,一路飞箭不停,表现了紧张而又惨 烈的战斗情景。所谓“互文”,就是在连 贯的话语中,上文省了下文出现的词,下 文省了上文出现的词,参互成文,合而见 义。
例如: ⑴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木兰诗》) 当窗亮 敞,对镜顾影是理云鬓,帖花黄的共同条件,意指“当 窗、对镜理云鬓帖花黄”。 ⑵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木兰诗》)意思是: “将士们从军十年,经过千百次战斗,有的战死沙场, 有的凯旋归来。” ⑶秦时明月汉时关(王昌龄《出塞》)意思是“秦汉 时的明月照耀秦汉时的关塞”。即“明月依旧,关塞依旧, 却物是人非”。更让人感受到战争的残酷和悲怆。 ⑷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远则忧其君。(范仲淹 《岳阳楼记》)意思是“无论在朝庭为官,还是不在朝 庭做官,都一样忧国忧民。”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体会“未”“先”“空”蕴含的情感。
¢这三句步步紧逼,声调短促,
说尽平生不得志。放眼西北,神 州陆沉,残虏未扫;回首人生, 流年暗度,两鬓已苍;沉思往事, 雄心虽在,壮志难酬。“未”、 “先”、“空”三字在承接比照 中,流露出沉痛的感情,越转越 深。
沉 痛
既写出了内心的痛苦和失望 也对“只把杭州做汴州”的政治 现实,进行了强烈的控诉和批
鹧鸪天高三下册语文教案
鹧鸪天高三下册语文教案鹧鸪天人教版高三下册语文教案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店铺收集整理的鹧鸪天人教版高三下册语文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1、检查背诵(检查预习情况)2、结合课下注释解题:鹧鸪天——词牌名;代人赋——词的题目,替别人写的作者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宋代词人,与苏轼同为豪放派的代表3、本词内容是描写乡村田野生活的词作,内容分为上下片。
4、从何处可以看出是描写乡村田野生活的?从诗词中找依据:柔桑、蚕种、平冈、黄犊、山路、沽酒人家、溪头、荠菜花5、词人对田园生活的情感是怎样的?何处可以体现(从文中找依据)?(1)陌上柔桑破嫩芽(2)东邻蚕种已生些(3)平冈细草鸣黄犊(4)斜日寒林点暮鸦这几句内容集中描写了一幅温馨美丽、安详的春景图6、总结主旨词的最后一句“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通过对比赞美了荠菜顽强的生命力,也表达作者对田园生活喜爱赞美之情。
《鹧鸪天》宋词鉴赏鹧鸪天代人赋辛弃疾晚日寒鸦一片愁,柳塘新绿却温柔。
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
肠已断,泪难收,相思重上小红楼。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栏干不自由。
这首《鹧鸪天》,题下注明“代人赋”,说明词中抒情主人公并非作者自己。
细玩词意,这首词是作者代一位妇女赋的,那位妇女的意中人刚离开她走了,她正处于无限思念、无限悲伤的境地。
“晚日寒鸦”,这是送人归来后的眼中景。
“晚日”的'余辉染红天际,也染红长亭古道和目之所极的一切,这是空间。
夕阳愈来愈淡,夜幕即将降落,这是时间。
而她送走的那位意中人,就在这空间、这时间中愈走愈远了。
“寒鸦”当“晚日”之时,自然应该寻找栖息之处,大约在绕树啼叫吧!可是那位行人,他此刻孤孤零零地走向何处,又向谁家投宿呢?正因为这样,那本来没有感情的“晚日”和“寒鸦”,在那位女主人公的眼中,就变成“一片愁”了。
这首词,是写别愁离恨的。
《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课件
晏几道
(一)一读诗歌,整体把握
鹧 鸪 天
彩袖殷勤捧玉锺, 当年拚却醉颜红。 舞低杨柳楼心月, 歌尽桃花扇底风。 从别后,忆相逢。 几回魂梦与君同。 今宵剩把银釭照, 犹恐相逢是梦中。
1.这是一首什么 题材的词?
2.梳理词中起伏的 怀感脉络。将词中 表示时间的词语勾 画出来。
3.这首词在色彩使 用上有何特色?
(二)二读诗歌,评品赏析
鹧 鸪 天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彩袖殷勤捧玉锺, 当年拚却醉颜红。 舞低杨柳楼心月, 歌尽桃花扇底风。 从别后,忆相逢。 几回魂梦与君同。 今宵剩把银釭照, 犹恐相逢是梦中。
1.全词所采用的 艺术手法
2.伊人舞姿曼妙,歌 声婉转,你能从词句 中找到信息吗? 3.从别后,忆相逢。 几回魂梦与君同” 写“别后相思”有 什么新意吗?你如 何理解它的作用?
(三)三读诗歌,总结归纳
总结晏几道词的特色: 1.生死不渝的苦恋与身世之感的 渗入: 2.如梦如幻的境界和语淡情深的 风格: 3.语淡情深的风格特色。 4.艳而不俗的异样风采。
《鹧鸪天》教案
《鹧鸪天》教案辛弃疾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
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
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教学目标]1.了解有关辛弃疾的文学常识和本诗的写作背景。
2.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并背诵和默写这首诗。
[教学重点]理解作者并背诵和默写这首诗[教学内容和步骤]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
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
出生时,山东已为金兵所占。
二十一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
任职期间,采取积极措施,招集流亡,训练军队,奖励耕战,打击贪污豪强,注意安定民生。
一生坚决主张抗金。
在《美芹十论》、《九议》等奏疏中,具体分析当时的政治军事形势,对夸大金兵力量、鼓吹妥协投降的谬论,作了有力的驳斥;要求加强作战准备,鼓励士气,以恢复中原。
他所提出的抗金建议,均未被采纳,并遭到主和派的打击,曾长期落职闲居江西上饶、铅山一带。
晚年韩□(tuo1)胄当政,一度起用,不久病卒。
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南宋上层统治集团的屈辱投降进行揭露和批判;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
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
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与苏轼并称为“苏辛”。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等均有名。
但部分作品也流露出抱负不能实现而产生的消极情绪。
有《稼轩长短句》。
今人辑有《辛稼轩诗文钞存》。
辛氏这首词,也是表现春天的美好的,但是和宋祁的很不一样,从一开始,就可以看出来,辛氏强调的不是市井的繁华和欢乐的享受,而是农村的朴素和自得。
作者对农村的感情,和传统的山水田园诗意有点相近,但是又有很明显的不同。
他不是游山玩水,也不是欣赏自然风光,他在农村的景观中,对农事和农时,更有细致的关注:“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
《鹧鸪天》复习课件
4、赏析“春到溪头荠菜”。
将眼前盛开的荠菜花与城里娇艳的桃李花相 对照,赞美了乡野溪头迎风怒放的荠菜花的 富有生命力、蓬勃顽强。表达出一种对不屈词的上片,作者选取了“ 细草 ”、 嫩芽 “ ”等带有早春特征的景物,描绘了一幅清 新而富有活力的乡村早春图。 2、此词是辛弃疾罢官闲居期间所做,你认为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 样的心境? 答:词中景物点染出生机勃勃的早春乡村风光,透露出作者对乡村 生活的留恋与欣赏。同时作者将“城中桃李”与“溪头荠菜花”对 比,用“愁风雨”的桃李反衬溪头迎风开放的荠菜花,表现了对城 市生活的厌弃,对不屈精神与顽强生命力的崇敬与赞美。 3、词的上阕“破”和“鸣”字非常传神,请对这两个字做简要分 析。 “破”字写桑叶逐渐萌发、膨胀,不仅有动态,而且能让人感到桑叶 萌发的速度和力量。”鸣“字虽写声音,但可以让人想见黄犊吃草 时的高兴、得意神态
鹧鸪天·有客慨然谈功名ppt课件
鹧鸪天
有客慨然谈功名,因追念少年时事,戏作
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衤詹]突骑渡江初。 燕兵夜[女足]银胡[革录],汉箭朝飞金仆姑。 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须。 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
写作背景简介
小序中,已将写作的背 景和意图作了交代。 显然是作者晚年被弹 劾落职、闲居农村时 的作品。“戏作”,是 自谦,也是自嘲,但实 际是极其深沉、极其 悲愤的浩叹,绝非儿戏 的笔墨。
主旨
这是一首典型的“英雄 之词”.通过追忆自己过 去壮烈的经历,对比眼下 投闲置散的处境,发出了 壮志未酬而年岁老大的
鉴赏要点
①崇高人格的艺术再现。辛弃疾一生以英雄 自许,亦以英雄许人。毕其终身,并没有 真正放弃对功名事业的进取,并没有放弃 为国家民族作出大贡献的追求。在此词下 片的悒郁的感喟中,仍然可以看到这种人 格在闪亮。
上片是对少年时一段最能体现其英雄
本色的壮举的追忆。
上片写的就是这段光辉的经历。
“壮岁旌旗拥万夫,锦檐突骑渡江 初。”上句写作者参加领导抗金义 军,下句写擒获张安国带义军南下。 “燕兵夜娖银胡 ,汉箭朝飞金仆 姑。”写南奔时突破金兵防线,和 金兵战斗。“夜”、“朝”互文见 义,说明日日夜夜的战斗都非常激 烈频繁。
兴 宁Biblioteka 1、请您介绍你了解到 的辛弃疾;
2、请背诵您积累的辛 弃疾诗词或名句。
【标题】:永遇乐 【年代】:南宋 【作者】:辛弃疾 【体裁】:词 【内容】:-------------------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 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 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 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辛弃疾《鹧鸪天 送人》PPT
妻妾成群
辛弃疾除了他的正妻--范氏,根据宋朝律法能够登记在册并且可以考证的小妾,最少还有 七个,至于那些不能登记在册,还与辛弃疾红袖添香的女子,其实会有更多。
辛弃疾将这些红颜都写进了他的词当中,“有时 醉里唤卿卿,却被旁人笑问”、“娇痴却护妒香 香睡,唤起醒松说梦些”。这些与他被世人熟悉 的豪放派的词风,有着很大的差别,但是也就是 这样能伸能屈的词风,才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完整 的辛弃疾。
隐居生活
宋宁宗开禧元年(公元1205年),辛弃疾任镇江知 府,时年六十五岁,登临北固亭,感叹对自己报国 无门的失望,凭高望远,抚今追昔,于是写下了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篇传唱千古之作。 但他又一次受到了沉重打击,在一些谏官的攻击下 被迫离职,于当年重回故宅闲居。虽然后两年都曾 被召任职,无奈年老多病,身体衰弱,终于在开禧 三年秋天溘然长逝,享年68岁。
宋
代
词
人
辛 弃
鹧
疾 创
鸪
作 的
天
一
首 词
送
·
人
目
知 人
诗 词
诗 词
历 史
录
论 世
内 容
赏 析
趣 闻
目
第一章
录
知人论世
作者简介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 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 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 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 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诗句赏析
前结“浮天”二句,以景映情, 烘托点染。先写江中之水:水天 相连,好像将两岸的树木送向无 穷的远方;后写空中之云:乌云 挟带着雨水,把重重的高山埯埋 了一半。正是“情以景幽,单情 则露;景以情妍,独景则滞” (沈雄《古今词话·词品》卷下 引宋征壁语)。
鹧鸪天精选教学PPT课件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 远近,路横斜,青旗②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①这首词作于作者遭弹劾解官归居时。②青旗:酒旗,酒店门外用青布做的幌子。
(1)词的上阙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请简要叙述 词的上阕描绘了初春时乡村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田间桑树萌发出新芽,
有的人,如果珍惜不起就请放弃吧,有些事,如果挽留不及就随它去吧 没有什么看不开的,我们活的很好何必为了一些不相干的事情伤感呢?
放弃并不意味着失去。不能拥有还可以给他关怀;不能关怀还可以给她祝福;不能祝福还可以将她注视;不能注视还可以将她思念,不能思念还可以选择梦幻,没有了梦幻还可以等下一个轮回。 放弃后的感觉惆怅而轻松.是一种无奈后理智的选择!思念一个人甜蜜中掺着苦涩!当你深深地爱上一个人,而对方却不用爱来回应你,有一天你会发现自己失去自我!爱有多深就有多卑微!放弃,其实是每个人强迫却不愿意自己欣赏到的一种美丽!一种自我安慰而已!
东邻家蚕卵已孵出幼蚕;平缓的山坡上长着细嫩青草,黄色的牛犊在那儿 鸣叫;夕阳斜照着初春傍晚的树林,晚归的乌鸦散落在那儿栖息。 (2).词的最后两句作者用了哪种写作手法?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
运用了对照(或对比)的写作手法。作者将城里愁风畏雨的桃李, 与乡间溪头迎春开放的荠菜花相对照,借景抒情,表达了他解官归居 后鄙弃城市官场,热爱田园生活的感情,
许多的事情,总是在经历过以后才会懂得。一如爱情,痛过了,才会懂得如何保护自己;傻过了,才会懂得适时的坚持与放弃,在得到与失去中我们慢慢地认识自己。其实,生活并不需要这么些无谓的执著,没有什么就真的不能割舍。学会放弃,生活会更容易。 学会放弃,在落泪以前转身离去,留下简单的背影;学会放弃,将昨天埋在心底,留下最美好的回忆;学会放弃,让彼此都能有个更轻松的开始,遍体鳞伤的爱并不一定就刻骨铭心。 与其许诺一个没有结果的未来,不如选择一个没有开始的结束; 如果不能给他一个温情的小屋,不如送他一个翱翔的天空; 如果不能给他一个避风的港湾,不如送一张启航的船票; 如果不能给他一个幸福的归宿,不如送他一个放飞的起点; 如果不能给他一个依靠的肩膀,不如留下远去的背影; 如果不能给他一个永远的幸福,不如听任他去冒险; 不能兑现的承诺不如保持沉默;勉强的在一起不如选择放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点点绿色,吃草的小黄牛在山坡上时
不时哞哞的叫着,太阳偏西,回巢的
乌鸦点缀着有几分春寒的树林。
2.词中加点的一个“破”字,用得非常传 神,请简要分析它的表现力。(2分)
•一个“破”字,用拟人手法,传神地写出 了桑叶在春风的催动下,逐渐萌发、膨胀, 终于撑破了原来包在桑芽上的透明薄膜。 “破”字不仅有动态,而且似乎能让人感 到桑芽萌发的力量和速度。
黄犊在牛栏里关了一冬,当放牧在平坡上时被乍见春草,欢快无 比 。“鸣”虽写声音,但可以让人想见黄犊吃草时的悠闲,神态。
第四句中的“斜日”、“寒林”、“暮鸦”按说会构成一片衰飒景 象,但由于用了一个动词“点”字,却使情调发生了变化。“点” 状乌鸦或飞或栖,有如一团墨点,这是确切的写实,早春的寒林没 有树叶,所以黑色的乌鸦,在林中历历可见。作者却是在欣赏一幅 天然的图画。
• 山有的远些有的近些,路有的横向有的斜向,青布酒旗 那边有家小酒铺,可以打一些酒来。城里的桃花李花把 风雨当做折磨,一派愁苦,最明媚的春色,正在溪头一 片荠菜花中盛开。
词作赏析
• 全词从不同视角描绘乡村春意盎然的景象,看上去好象是随意下笔, 但细细体会,情味盎然,意蕴深厚。上阕头二句在描写桑树抽芽、 蚕卵开始孵化时,用了一个“破”字非常传神地写出了桑叶在春风 的催动下,逐渐萌发、膨胀,终于撑破了原来包在桑芽上的透明薄 膜。“破”字不仅有动态,让人感到桑芽萌发的力量和速度。第三 句“平岗细草鸣黄犊 ”“平岗细草”和“黄犊”是相互关联的,
是在写景,却不能一味渲染景致,必须加入一些人 的情调,有人的活动,诗才显得有生气。
• “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两句是全词的画龙点睛, 它又象是在写景,又象是在发议论。这两句决定了全词的情调。 如果单从头三句及“青旗沽酒”句看,这首词的情调是很愉快的。 但词人是一位忠义之士,处在南宋偏安杭州,北方金兵掳去了宋 徽宗、宋钦宗二帝,还在节节进逼的情势之下,他想图恢复,而 南宋朝中大半是些昏愦无能,苟且偷安者,叫他一筹莫展,心里 十分痛恨。就是这种心情成了他的许多词的基本情调。这首词实 际上是愁苦之音。“斜日寒林点暮鸦”句已透露了一点消息,到 了“桃李愁风雨”句便把大好锦绣河山竟然如此残缺不全的感慨 完全表现出来了。从前诗人词人每逢有难言之隐,总是假托自然 界事物,把它象征地说出来。辛词凡是说到风雨打落春花的地方, 大都是暗射南宋被金兵进逼的局面。这里的“城中桃李愁风雨” 也是慨叹南宋受金兵的欺侮。
• 词人发现和捕捉农村中最平常也最典型的风光景物和生活情境, 运用清新明快的笔调、素净淡雅的色彩,描绘出一幅幅意象鲜 活、层次清晰、生机盎然的图画, 给人以丰富的美感享受,进 而触发出心弦的共鸣。
•1、请展开想像,描写 “平岗细草鸣
练 习
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所表现上有了
• 从表面看,这首词的下半片好象仍然接着上半片在 写景。这里下半片的写景是不同于上半片的,是有
波澜的。首先它是推远一层看,由平冈看到远山,
看到横斜的路所通到的酒店,还由乡村推远到城里。
“青旗沽酒有人家”一句看来很平常,全词都在写
自然风景,只有这句才写到人的活动,这样就打破
了一味写景的单调。这是写景诗的一个诀窍。尽管
3.这首词的上阙写早春景象,抓住了早春
景物的特点,极富有情趣,试对此作简要 分析。(4分)
• 上阕写景,抓住“柔桑”“平冈细草”“黄犊”等有代表 性的能表现农村早春景象的意象着力刻画,(1分)同时 词人注意炼字,把早春景象写得生动传神,(1分)如写 柔桑的嫩芽用一“破”字,不仅有动态,而且让人感受到
• ②些(sā):句末语助词。 • ③平冈:平坦的小山坡。 • ④暮鸦:见王安石《题舫子》诗:“爱此江边好,留连至日斜。眠
分黄犊草,坐占白鸥沙。”这里隐括其句。 • ⑤青旗:卖酒的招牌。 • ⑥荠菜:二年生草本植物,花白色,茎叶嫩时可以吃。
译文
• 村头小路边桑树柔软的枝条,刚刚绽放嫩芽。东面邻居 家养的蚕种已经有一些蜕变成了蚕儿。一脉平缓山岗上, 细草间小黄牛犊儿在鸣叫,落日斜照枯寒的树林,树枝 间休息着一只只乌鸦。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仅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谢谢
辛弃疾《鹧鸪天》
写作背景
•南宋淳熙八年(公元1181)年冬,41岁的 辛弃疾遭遇弹劾,隐居上饶。作者在罢官 乡居期间对乡村生活欣赏流连,对上层社 会鄙弃,故作此词。
注释
• ①鹧鸪天:小令词调, 双片55字, 上片四句三平韵, 下片五句 三平韵。唐人郑嵎诗“春游鸡鹿塞,家在鹧鸪天”,调名取于此。 又名《思佳客》、《思越人》、《剪朝霞》、《骊歌一叠》。
了桑芽萌发的力量和速度,一个“鸣”字又写出了黄犊乍
见春草的欢快无比,用“点”写寒鸦让人不觉得伤感、凄 凉。(1分)词人用喜爱的笔触把农村平常事物纳入笔下, 写得充满生机与活力,读来情味盎然。(1分)
4、“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句在写法上有何特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 思想感情?(4分)
•运用衬托之法,把“城中桃李”与“溪头荠菜 花”对比着写,(2分)反衬出作者对农村生活 的欣赏、留恋之情,表达出作者对充满活力的 农村、农村春色的热烈赞美之情。(2分)
• 词中用了反衬手法,反衬就是欲擒先纵。从愉快的景象说起, 转到悲苦的心境,这样互相衬托,悲苦的就更显得悲苦。前人 谈辛词往往用“沉痛”两字,他的沉痛就在这种地方。但是沉 痛不等于失望,“春在溪头荠菜花”句可以见出词人对南宋偏 安局面还寄托很大的希望。这希望是由词人在村中看到的劳动 人民从事农桑的景象所引起的。上句说明“诗可以怨”(诉 苦),下句说明“诗可以兴”(鼓舞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