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S)目前认为是一种肠功能紊乱性疾病 临床上以腹痛、腹胀、排便
肠易激综合征病因及治疗研究现状
肠易激综合征病因及治疗研究现状标签:肠易激综合征;病因;治疗现状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属于胃肠功能紊乱性疾病,以腹痛或腹部不适,伴有大便性状改变和排便习惯改变为特征的症候群。
本病是最常见的一种功能性肠道疾病,患者以中青年居多,男女比例为1∶2,其临床特点表现复杂,症状持续或间歇反复发作。
在西方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健康人群中的10%~20%曾罹患此病,IBS患者占消化科求诊人数的50%以上。
目前认为,IBS 的病理生理学基础主要是对多种生理性和非生理性刺激的反应性增高,包括胃肠动力学异常和内脏感知异常,而造成这些改变的机制则尚未明确。
目前国内外有关IBS的病因及治疗方面进展大致有如下:1病因方面1.1异常的肠道蠕动不少研究探讨大肠蠕动异常在此病的角色,有些发现腹泻型患者有较快的大肠收缩,而便秘型则相反;也有学者注意到患者在腹痛时不仅大肠蠕动产生改变,连回肠和空肠、食管、膀胱、胆道平滑肌功能也都有变化。
1.2脏器感受度增加IBS患者感觉容量明显低于正常人,存在肠道感觉过敏。
使用测压装置置于受试者直肠处加压,发现IBS患者较一般人对压力更敏感,有可见的痛觉过敏的情形。
1.3神经因素和免疫因素这两种因素可能通过某种途径或神经免疫机制的作用引发IBS。
广泛分布于肠道黏膜和黏膜下层的肥大细胞很可能是这一机制中的中间环节。
因为肥大细胞参与肠黏膜的免疫调节,受炎症刺激活化后,可分泌多种介质,如组胺、5-羟色胺、细胞介素和各种神经肽,作用于末梢神经和组织中的内分泌细胞、肥大细胞是神经免疫链条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可把刺激的免疫反应信息传达到神经系统,并可接受神经系统的调控,对靶器官引起更进一步的免疫反应。
1.4低纤维饮食有些证据显示,食物中低纤维含量与IBS发病有关,但补充食物中纤维的含量并未能成功治疗IBS,纤维可能是一种安全而价廉的安慰剂,却不是治愈IBS 的药物。
1.5肠道感染IBS常发生在肠道感染后,有肠炎后IBS之说。
中医对肠易激综合征
要点一
总结词
要点二
详细描述
该病例患者因饮食不节导致湿热内蕴,进而引发腹痛、腹 泻等症状。
患者长期过量食用辛辣、油腻、烟酒等刺激性食物,导致 湿热内蕴。湿热内蕴会影响脾胃功能,使患者容易出现腹 痛、腹泻等症状。中医治疗以清热利湿、健脾和胃为原则 ,采用中药汤剂、针灸等方法进行调理。
病例四:气滞血瘀型肠易激综合征
总结词
该病例患者因情志不舒或外伤等原因导致气 滞血瘀,进而引发腹痛、腹泻等症状。
详细描述
患者长期处于抑郁、愤怒等不良情绪状态, 或因外伤等原因导致气滞血瘀。气滞血瘀会 影响脾胃功能,使患者容易出现腹痛、腹泻 等症状。中医治疗以疏肝理气、活血化瘀为 原则,采用中药汤剂、针灸等方法进行调理
。
THANKS
临床表现与诊断
临床表现
IBS的主要症状包括腹痛、腹胀、腹泻、 便秘等。腹痛常位于脐周或下腹部,呈 持续性或间歇性发作。腹胀多伴有排便 习惯改变,如腹泻、便秘等。部分患者 可有黏液便或腹泻便秘交替出现。
VS
诊断
IBS的诊断主要依据患者的病史、体格检 查和实验室检查。医生会询问患者的症状 及发作频率,是否有诱因及加重因素等。 体格检查可发现腹部压痛、肠鸣音活跃等 。实验室检查可排除其他器质性疾病。根 据症状及检查结果,医生可作出IBS的诊 断。
02
中医对肠易激综合征的认识
历史沿革与病因病机
历史沿革
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功能性肠道疾病,其症状包括腹 痛、腹泻、便秘等。中医对肠易激综合征的认识历史悠久, 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相关记载。
病因病机
中医认为肠易激综合征的病因主要包括饮食不节、情志失调 、脾胃虚弱等。病机则与肝郁脾虚、湿邪内盛、肠道传导失 司等有关。
肠易激综合征的最佳治疗方案
肠易激综合征的最佳治疗方案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其症状包括腹痛、腹泻、便秘和胀气。
这些症状可能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寻找最佳治疗方案对于缓解症状、改善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首先,对于肠易激综合征的治疗,饮食调整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患者应避免食用可能引起症状加重的食物,如辛辣食物、咖啡因、酒精和高脂肪食物。
同时,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可以帮助缓解便秘症状。
此外,规律饮食和避免过度进食也是非常重要的。
其次,药物治疗在肠易激综合征的治疗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针对腹痛和腹泻症状,可以使用止痛药和抗腹泻药进行治疗。
对于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可以考虑使用轻泻剂来帮助排便。
此外,益生菌和益生元的补充也被认为有助于调节肠道菌群,改善症状。
除了饮食调整和药物治疗,心理治疗也被证实对肠易激综合征患者有益。
压力和焦虑往往会加重症状,因此学会应对压力、放松身心、保持良好的心态对于缓解肠易激综合征症状至关重要。
心理治疗包括认知行为疗法、放松训练和心理咨询等,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应对症状。
此外,运动也被认为对缓解肠易激综合征症状有一定帮助。
适量的运动可以促进肠道蠕动,有助于改善便秘症状,并且可以缓解压力和焦虑,对于改善整体症状有积极的作用。
综上所述,肠易激综合征的最佳治疗方案是综合治疗。
饮食调整、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和运动相结合,可以帮助患者有效缓解症状,改善生活质量。
然而,每位患者的情况可能有所不同,因此在选择治疗方案时应该根据个体情况进行调整,最终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案。
希望本文所述内容对于肠易激综合征患者有所帮助。
肠功能紊乱诊断详述
肠功能紊乱诊断详述*导读:肠功能紊乱症状的临床表现和初步诊断?如何缓解和预防?本病是一类具有高度个体化特征及典型症状的病症。
故以症状为基础的分类显得十分重要,对临床试验尤为有用,并可分为以下5个亚型。
1.肠易激综合征(IBS)本病是一组包括持续或间歇发作的,以腹痛、腹胀、排便习惯和大便性状异常为临床表现的肠功能紊乱性疾病。
经调查西方人群中有15%-20%的青少年和成人患有此症,女性尤为多见。
在不同人群中其流行程度不同。
IBS多呈慢性复发过程并常伴发其他胃肠功能紊乱性疾病。
诊断标准:在近12个月内腹部不适或腹痛至少出现12周,伴以下3种情况中的2种,但无需连续:(1) 排便后缓解;(2) 病初起时排便频数改变(3/d或3周);(3) 病初起时伴粪便性状改变。
另外总结了一些支持IBS诊断的症状如下:1) 排便每周3次;2)排便每天3次;3)羊粪样或硬便;4)稀(软)或水样便;5) 用劲排便;6)便急感;7)排便不尽感;8)排粘液便;9)腹胀。
腹泻为主型:符合第2,4,6项中的一项或多项而不伴1,3,5项;便秘为主型:符合第1,3,5项中的一项或多项而不伴2,4,6项。
2.功能性腹胀气本病包括一组功能性肠紊乱症状,主要是感觉腹胀或胀气,且不符合其他功能性胃肠紊乱的诊断标准。
临床上女性多见。
诊断标准:下列症状在近12个月内至少出现12周,但无需连续:(1)腹部饱满、胀气;和(2)不符合诊断功能性消化不良IBS或其他功能性疾病。
临床评价:本病通常晨起消失,至晚上逐渐加重,呈阵发性,可能与摄入某些特定食物有关。
可有过度打嗝、肛门排气,但这些与腹胀气无必然联系。
如伴有腹泻、体重减轻、营养不良则需警惕其他可能的病因。
3.功能性便秘本病是一组以持续性或间断性排便困难为临床表现的功能性肠病。
女性中较为常见,并随年龄增长而有增多趋势。
诊断标准:下列症状在近12个月内至少出现12周,但无需连续:(1) 1/4时间排便费力;(2) 1/4时间粪便为羊粪样或质硬;(3) 1/4时间排便未尽感;(4) 1/4时间排便有肛门直肠阻塞感;(5) 1/4时间排便要用手指挖出粪便;排便每周3次。
肠易激综合征中医诊疗共识意见
肠易激综合征中医诊疗共识意见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常见的功能性肠道疾病,表现为腹痛、腹胀、排便习惯改变等症状。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中医诊疗对于缓解IBS症状具有较好的疗效。
本文将介绍IBS的中医诊疗共识意见。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功能性肠道疾病,中医称之为“腹痛”、“泄泻”等。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中医诊疗对于缓解IBS症状具有较好的疗效。
本文将介绍IBS的中医诊疗共识意见。
中医认为,IBS的病因病机主要为脾胃虚弱、湿邪内盛、肝气郁结等。
其中,脾胃虚弱是导致IBS的主要原因之一,湿邪内盛则会使病情加重,而肝气郁结则会使病程延长。
IBS的主要症状包括腹痛、腹胀、排便习惯改变等。
腹痛多为阵发性发作,以下腹和左下腹多见;腹胀则表现为腹部胀满、排气增多等症状;排便习惯改变则表现为便秘、腹泻或两者交替出现。
中医治疗IBS主要从调理脾胃、祛湿、疏肝解郁等方面入手。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中医治疗方法:脾胃虚弱型IBS:治疗以健脾益气、和胃止泻为主。
常用的中药包括党参、白术、茯苓、黄芪等。
湿邪内盛型IBS:治疗以祛湿清热、健脾和胃为主。
常用的中药包括黄连、黄芩、陈皮、半夏等。
肝气郁结型IBS:治疗以疏肝解郁、理气止痛为主。
常用的中药包括柴胡、芍药、枳壳、甘草等。
对于IBS患者,西医治疗主要针对症状进行缓解,如使用解痉药、止泻药等。
然而,中医治疗与西医治疗并不冲突,可以互相配合使用,以取得更好的疗效。
IBS患者的饮食应以清淡易消化为主,避免过于油腻、辛辣、生冷的食物。
建议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等,以改善肠道功能,减轻症状。
保持良好作息、适当运动等也是缓解IBS症状的重要措施。
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功能性肠道疾病,中医称之为“腹痛”、“泄泻”等。
中医认为,IBS的病因病机主要为脾胃虚弱、湿邪内盛、肝气郁结等。
治疗IBS的中药包括调理脾胃、祛湿、疏肝解郁等,而西药则主要针对症状进行缓解。
肠易激综合征的诊断
肠易激综合征的诊断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胃肠道功能紊乱性疾患,近年已被公认为一类具有特殊病理生理基础的心身疾病,是一组包括腹痛、腹胀、以大便习惯改变为主要特征,并伴大便性状异常,持续存在或间歇发作,而又缺乏形态学和生物化学异常改变等可用器质性疾病解释的临床症状。
病因IBS的病因尚不明确,普遍认为可能存在多种因素。
目前受到广泛重视的有精神-心理和食物两大因素,至少可以说是症状的促发因素。
各种应激对胃肠道运动功能具有广泛的影响,功能性消化不良亦是一例,但以结肠的功能紊乱持续最久,在解除应激后很长时间里仍难以恢复。
这不仅存在于IBS患者,也同样见于正常人。
不过IBS患者的阈值更低,表现得更敏感、更突出、更持久。
许多 IBS患者有心理障碍或精神异常表现,如焦虑、抑郁等,症状的出现和加重之前常有遭遇各种应激事件的经历,如性滥用、虐待、睡眠剥夺等。
因症状而求医者与有症状而不求医者相比,多有从小养成的赖医倾向和更多的心理障碍,并对应激反应更为敏感和强烈。
对于精神紊乱的研究提示,脑-肠轴的紊乱是肌电动力异常的基础。
故不少学者认为IBS是一种心身疾病。
食物因素不是IBS的病因,但部分患者确对某些食物不能耐受。
但如果其症状完全是由于对某些食物成分(如乳糖)吸收不良所引起,则不应属于IBS。
病理胃肠道动力学异常是症状发生的主要病理学基础,并具有以下特征:广泛性,不仅局限于结肠,常可涉及全胃肠道(包括胆管系统高反应性,对各种生理性和非生理性刺激进食、肠腔扩张、肠内化学物质、某些胃肠激素等)的动力学反应过强,并呈反复发作过程。
此外,大量的研究提示IBS与肠道感染有关,急性感染是诱发 IBS的危险因素之一,感染性疾病还会引起内脏高敏感性。
部分患者在肠道感染后,出现运动感觉功能障碍,怀疑与神经免疫调节有关。
也有研究提示内脏高敏感性的产生与患者的心理因素有关,并非肠道黏膜敏感性确实增加了。
结肠对食物、药物(胆酸、新斯的明、神经激素如缩胆囊肽、乙酰胆碱类及促胃液素等)等刺激的敏感度增高、动力反应增强。
中医怎样治疗肠易激综合征
中医怎样治疗肠易激综合征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常见的肠道功能紊乱性疾病。
该病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是:下腹痛,且伴有腹泻(粪便稀薄或有黏液)或便秘(痛性便秘)、腹胀、排气等,而且在腹泻或排气后,其腹痛的症状会很快缓解。
有些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可在腹痛缓解后出现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全身症状,如焦虑、紧张、失眠、神经过敏等:部分该病患者还可出现体质欠佳的状况。
目前,肠易激综合征的发病原因尚不十分清楚,但多数人认为该病的发生与患者的不良精神状态或饮食失调等因素有关。
西医治疗肠易激综合征时大多采取对症治疗的方法。
中医将肠易激综合征主要分为肝气乘脾型、肝郁气滞型、脾胃虚弱型和脾胃虚寒型四种类型,并依据患者的腹痛或腹泻(痢疾除外)症状来辨证施治。
那么,中医对上述四种类型的肠易激综合征如何进行治疗呢?1、肝气乘脾型肠易激综合征:该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多因肝气偏盛、横逆犯脾而发病,常在抑郁、恼怒或精神紧张时出现腹痛或腹泻的症状,其腹泻来势急迫,泻后痛减,并伴有舌淡红、脉弦的表现。
治疗此型的肠易澈综合征应坚持抑肝扶脾的原则,可选用如下方药:①加味痛泻要方,其方药组成为:炒白芍20克,炒白术12克。
炒陈皮、制香附、防风各10克,炙甘草5克。
将上药加水煎煮,去渣取汁。
每日一剂,分3次服下。
②逍遥丸(中成药),其方药组成为:柴胡、薄荷、自芍、当归、炒白术、茯苓和炙甘草。
该类患者可每次口服逍遥丸6~9克,每日服2~3次。
2、肝郁气滞型肠易激综合征:该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多因肝气郁结、气机不畅而发病,常有腹痛胀闷,或两胁窜痛,或频繁排气的症状,并伴有腹痛欲泻、排便先难后易、大便常呈团块状、舌红、脉弦的表现。
治疗此型的肠易激综合征应采取疏肝解郁、理气止痛的原则,可选用如下方药:①柴胡疏肝散,其方药组成为:柴胡12克,制香附、炒枳壳、陈皮、川芎各10克,白芍15克,炙甘草5克。
将上药加水煎煮,去渣取汁。
每日一剂,分3次服下。
当患者兼有胃肠湿热的症状,如大便色黄夹有黏液、小便黄、口苦、舌红、苔黄时,可在该方的基础上加黄芩12克,车前子10克。
肠易激综合症的治疗方法
肠易激综合症的治疗方法
肠易激综合症(IBS)是一种常见的肠道功能紊乱疾病,其主要症状包括腹痛、腹泻、便秘和腹胀。
由于其症状多样化,治疗方法也需要因人而异,针对不同的症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是十分重要的。
首先,对于腹痛和腹泻症状较为突出的患者,可以考虑采用药物治疗。
常用的
药物包括抗生素、抗腹泻药物和抗炎药物等。
抗生素可以用于调整肠道菌群,改善肠道环境,从而减轻腹泻症状。
抗腹泻药物可以帮助控制腹泻,缓解患者的不适感。
抗炎药物则可以减轻肠道炎症,缓解腹痛症状。
但是,在使用药物治疗时,患者应该遵医嘱使用,避免滥用药物造成不良后果。
其次,对于便秘症状较为突出的患者,可以考虑采用改变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
的方法进行治疗。
例如,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多饮水,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等。
此外,适量的运动也可以帮助促进肠道蠕动,缓解便秘症状。
这些方法虽然需要长期坚持,但是对于缓解便秘症状有明显的效果。
最后,对于腹胀症状较为突出的患者,可以考虑采用放松肠道、缓解压力的方
法进行治疗。
例如,可以尝试进行放松训练,学习深呼吸和放松肌肉的方法,帮助缓解腹胀症状。
此外,避免食用易产气的食物,如豆类、洋葱等,也可以减轻腹胀的症状。
总的来说,对于肠易激综合症的治疗方法需要因人而异,针对不同的症状采取
相应的治疗措施是十分重要的。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应该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注意饮食和生活方式的调整,避免不当的药物使用,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希望本文所述的治疗方法能够对肠易激综合症患者有所帮助。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症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症的症状疾病概述: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IBS)是一种生物- 心理-社会病症,属胃肠功能紊乱性疾病。
它具有腹痛、腹胀、排便习惯改变及大便形态异常或粘液便等临床症候群。
症状持续存在或间歇发作,但又缺乏形态学和实验室异常改变等确切依据。
IBS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胃肠功能紊乱之一,约占慢性腹泻病人的一半左右,但对其认识还远远不够,一方面它虽是一种肠道运动能紊乱,但实验室记录到的动力紊乱与临床表现并不完全相符合,另一方面它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而是一种可发生于多种状态下表现类似的综合征。
IBS最早由Powell报道,嗣后曾使用过多种术语,如神经性结肠、痉挛性结肠、结肠过敏、神经性结肠炎、痉挛性结肠炎、粘液性结肠炎等,这些命名不够全面和精确,而IBS 是目前所采用的最合适而精确的诊断术语,它强调本疾患具有易激性胃肠动力紊乱,是一种综合征而非单一疾病。
目前还缺乏IBS精确发病率的报道,约在10~20%之间。
国际上除印度以男性多见外,绝大多数国家都是女性多于男性,男女之比约为1:2。
本病青年发病率较高,50岁以后首次发病者罕见。
尽管IBS可以表现为严重的腹痛及腹部不适,但并不导致其他慢性或致命性疾病,如炎症性肠病,肿瘤等,更不会影响寿命。
肠易激综合症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该病发病率女性高于男性,尤以白领阶层居多,爱运动人群发病率很少。
其主要分为腹泻型、便秘型两种。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症则表现为大便稀,一天排便三次以上,有时,自己控制不了。
I B S 临床根据罗马Ⅲ诊断标准分为便秘型、腹泻型、混合型及未定型4 个分型, 姚欣等的研究结果显示照罗马Ⅲ诊断标准, 腹泻型肠易激惹最多见, 约占2 / 3 , 所以粪便中含水量则是I B S 分型的重要依据.腹泻型肠易激综合症就是胃肠运动功能障碍,和情绪的变化有关,发病期对任何微小的刺激都可能会引起很大的症状。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症的症状和心理状态有很大关系,具体表现如下:1.紧张情绪一般是在饭后产生,排便后会好转.2.情绪过于紧张,老想着上厕所,在心理上产生一种自我暗示.3.外出有事时会更加紧张,有时候遇事激动就要上厕所,非常急,大便状态不一定,有时是比较稀的,有时是正常,但一般排便量都比较少。
中国肠易激综合征专家共识意见
中国肠易激综合征专家共识意见(最全版)IBS是临床常见的一组以腹痛、腹胀、腹部不适伴排便习惯改变为主要症状的临床综合征。
23年我国即制订了IBS诊断与治疗共识意见,27 年又进行了修订。
近些年来国内外对于IBS的诊治有了新的认识,特别是我国学者对于IBS的临床实践与研究不断深入,获得了不少国人的资料。
因此,有必要结合我国的研究资料和国际最新的共识意见,对我国IBS共识意见进行更新。
本共识意见分为定义与流行病学、病因与发病机制、诊断、治疗等4个部分,共28条。
共识意见的修订采用了国际通用的Delphi程序。
首先成立工作小组,工作小组专家在检索Medline、Embase、Cochrane 图书馆和万方中文期刊数据库相关文献的基础上,起草共识意见初稿(共33个条目)。
核心专家针对初稿面对面地进行了讨论,确定了30个条目供全国相关领域28位专家网上投票。
经过两轮投票并参照专家建议进行修改,2015年8月15 日组织全国28位专家在上海召开会议,会议上专家们对共识意见稿进行充分讨论,直至达成共识意见;共修改10条,删除3条,增加1条。
共识意见分为6个推荐级别:A +,非常同意;A,同意但有少许保留意见; A -,同意但有较多保留意见;D -,不同意但有较多保留意见;D,不同意但有少许保留意见;D +,完全不同意。
证据分为4个等级:高质量,进一步研究也不可能改变该评估结果的可信度;中等质量,进一步研究很有可能影响该评估结果的可信度,且可能改变该评估结果;低质量,进一步研究极有可能影响该评估结果的可信度,且很可能改变该评估结果;极低质量,任何评估结果都很不确定。
定义与流行病学1- IBS是一种功能性肠病,以腹痛、腹胀或腹部不适为主要症状,排便后症状多改善,常伴有排便习惯[频率和或)性状]的改变,缺乏临床常规检查可发现的能解释这些症状的器质性病变。
证据等级:高质量7.4%,中等质量88.9%,低质量3.7%。
凝结芽孢杆菌活菌片配合四磨汤口服液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研究
凝结芽孢杆菌活菌片配合四磨汤口服液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
征临床研究
贺朝雄
【期刊名称】《时珍国医国药》
【年(卷),期】2012(23)5
【摘要】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ie bowel synduome,IBS)是一种以具有特殊病理基础独立的肠功能紊乱性疾病,以腹痛、腹胀、排便习惯和大便性状改变为主要临床症状。
目前研究认为,肠道动力和内脏感觉异常是其重要原因,而精神因素、菌群失调亦与IBS发生有关[1]。
2006年3月~2011年5月,我们应用凝结芽孢杆菌活菌片配合四磨汤口服液治疗便秘型IBS 48例,并与聚乙二醇4000治疗48例对照观察。
结果如下。
【总页数】2页(P1306-1307)
【关键词】凝结芽孢杆菌;四磨汤;便秘;肠易激综合征
【作者】贺朝雄
【作者单位】湖北省汉川市人民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
【相关文献】
1.凝结芽孢杆菌活菌片联合黄藤素片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观察 [J], 李君强;周军霞;郝英巧;魏晓楠;宋金忠
2.安肠方联合凝结芽孢杆菌活菌片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观察 [J], 李君强;周军霞;郝英巧;秦爱华;宋金忠;魏晓楠
3.芦荟珍珠胶囊联合凝结芽孢杆菌活菌片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的疗效观察 [J], 郑杰勇;农辉
4.酪酸梭菌肠球菌三联活菌片联合莫沙必利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观察 [J], 韦德芳
5.莫沙必利联合凝结芽孢杆菌活菌片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J], 刘囡;李笑梅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肠易激综合征诊断标准
肠易激综合征诊断标准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肠胃疾病,通常表现为腹泻、便秘和腹痛等症状。
由于这些症状非常普遍,因此诊断IBS需要符合特定的标准。
本文将对肠易激综合征的诊断标准进行分步骤的阐述。
1. 排除其他疾病首先,确认患者的症状是由IBS引起的必须排除其他可能的疾病。
例如,炎症性肠病和溃疡性结肠炎等疾病也会出现类似的症状。
因此,常常需要通过医生的问诊和其他检查来确定是否存在其他疾病。
2. 应用罗马标准在确定没有其他疾病存在之后,医生通常会使用罗马标准来确诊该患者是否有IBS。
罗马标准是国际上普遍认可的IBS诊断标准。
根据这个标准,需要符合以下条件:(1)排除其他疾病。
(2)存在腹部不适或腹痛,而且要满足以下三个标准之一:- 疼痛与排便有关系- 疼痛的性质和位置与IBS相符- 疼痛的缓解与IBS治疗相符(3)存在与排便相关的变化,过度的腹泻或便秘,通常是指排便频率的变化,而不是排便量的变化。
3. 按照症状分类在诊断为IBS的情况下,还需要按照症状继续分类。
根据罗马标准,IBS可以分为以下三种类型:(1)以腹部疼痛为主要症状,并且有过度腹泻或便秘的情况。
(2)以便秘为主要症状,并且有腹痛。
(3)以腹胀和不适为主要症状,有腹痛和排便不规律等症状。
4. 应用其他辅助手段除了上述步骤,医生还可以使用其他辅助手段来确定IBS的诊断。
例如,可以使用结肠镜检查来排除其他肠胃疾病的可能性。
同时,还可以使用特定的血液测试或粪便测试来排除其他可能的疾病。
总之,IBS是一种非常常见的肠胃疾病,对于确诊IBS需要使用罗马标准,并且需要排除其他可能的疾病。
一旦确定了IBS的诊断,还需要按照症状分类,以便制定最佳的治疗方案。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IBS的症状和严重程度因人而异,因此需要按照每位患者的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
肠易激综合症
常见并发症 :肠易激综合征是胃肠道的功能性疾病, 肠易激综合征是胃肠道的功能性疾病,
较少出现并发症,但对较严重的泻, 较少出现并发症,但对较严重的泻, 可引起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 可引起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 持续性便秘者可并发肠梗阻
实验室和其他辅助检查
血常规、 一、血液检查 血常规、血沉无异常 粪便镜检大致正常, 二、大便检查 粪便镜检大致正常,可含大量粘液或呈粘液管 大便潜血、虫卵、 型;大便潜血、虫卵、细菌培养均呈阴性 疑有胰腺疾病时应作淀粉酶检测,还要作粪便脂肪定量, 三 、 疑有胰腺疾病时应作淀粉酶检测 , 还要作粪便脂肪定量 , 排除慢性胰腺炎 四、X线检查 胃肠 线检查示胃肠运动加速,结肠袋减少,袋形 线检查示胃肠运动加速, 线检查 胃肠X线检查示胃肠运动加速 结肠袋减少, 加深,张力增强,结肠痉挛显著时, 加深,张力增强,结肠痉挛显著时,降结肠以下呈线样阴影 结肠镜下见结肠粘膜正常或轻度充血水肿, 五、内镜检查 结肠镜下见结肠粘膜正常或轻度充血水肿,有多 量的粘液,粘膜活检正常。 量的粘液,粘膜活检正常。镜检时易出现肠痉挛等激惹现象 六、结肠动力学检查 结肠腔内动力学及平滑肌电活动检查示 结肠腔内压力波形及肠平滑肌电波异常。使用胆碱能药物、胆 结肠腔内压力波形及肠平滑肌电波异常。使用胆碱能药物、 囊收缩素后或进餐后见乙状结肠压力升高,症状加剧, 囊收缩素后或进餐后见乙状结肠压力升高,症状加剧,则有利 于本病的诊断。 于本病的诊断。
四、其他
约1/3患者对某些食物不耐受而诱发症状加重, 患者对某些食物不耐受而诱发症状加重, 部分患者IBS症状发生于肠道感染治愈之后 部分患者IBS症状发生于肠道感染治愈之后 IBS 餐后胆囊收缩素、胃泌素等分泌增高可使结肠运 餐后胆囊收缩素、 动增高,结肠腔内压力升高,引起IBS病人腹痛、 动增高,结肠腔内压力升高,引起IBS病人腹痛、 IBS病人腹痛 腹泻 胰高糖素、生长抑素等对肠管运动有抑制作用 胰高糖素、 食物中纤维素缺乏影响肠管运动,可能对某些 食物中纤维素缺乏影响肠管运动, IBS的发病中起着一定作用
李佃贵教授从浊毒论治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经验
“ 浊” 既指 饮食 消 化 的浓 浊 部分 , 又指 排 出 的污 浊 之物 。
1 0 % 。I B S病程较 长 , 症 状易 反 复发 作 , 给 人们 正 常的
汉 ・ 张仲景《 金匮要略》 认为 浊与湿 同 , 为邪 气 , 即浊与 湿 有相似之处 , 可以阻滞经络气血 , 是 害清之 邪气。“ 毒” 最 早指毒草 , 广义 的毒 即“ 物之 能害人 者 皆谓之 毒 。 ” 《 金 匮
毒学说”, 创立化浊解毒法 , 临床疗 效显著。
肠易激 综 合征 ( i r r i t a b l e b o w e l s y n d r o m e , I B S ) 是一 种 胃肠功能紊乱性疾病 , 目前 发病机 制 尚不 明确 , 临床 主要 表现为腹痛 、 腹胀 、 腹泻 、 排 便 习惯 改变 ( 如腹 泻 、 便秘) 及 大便 性状异常 ( 黏液 便 、 便秘 、 硬便) , 持续 存在 或 间歇发
可宽, 自不难于孕育矣 ” , “ 解肝气 之郁 , 宣脾气 之 困, 而心 肾之气 亦因之具舒 , 所 以腰脐 利而任 带通 达 , 不必启 胞胎 之门, 而胞胎 自启 ” , “ 提脾气 而升 于上 , 作云作 雨 , 则 水湿
主张调 经为先 , 据病 机辨 证 治疗 , 肾虚者 补 肾 , 脾 虚者 健 脾, 肝郁者疏肝 , 并 注意调 畅气 血 , 蠲化痰湿 。
《柴芍温胆汤治疗儿童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肝气乘脾证)的临床观察》
《柴芍温胆汤治疗儿童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肝气乘脾证)的临床观察》摘要:本文旨在探讨柴芍温胆汤治疗儿童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的临床效果,特别关注其中的肝气乘脾证患者。
本研究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观察了使用柴芍温胆汤治疗后患儿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
一、引言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功能性肠道疾病,主要症状包括腹痛、腹胀、排便习惯改变等。
其中,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是较为常见的一种类型。
儿童IBS-D的发病机制复杂,多与肝气乘脾证有关。
柴芍温胆汤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方剂,具有调和肝脾、温胆安神的功效,对于治疗IBS-D有一定的疗效。
本文通过临床观察,分析柴芍温胆汤在治疗儿童IBS-D中的临床效果。
二、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收集近三年内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儿童IBS-D患者资料。
根据患者的中医证候诊断,筛选出肝气乘脾证患者,并对其使用柴芍温胆汤治疗前后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
三、资料与方法1. 病例选择:本研究共纳入50例儿童IBS-D患者,其中肝气乘脾证患者30例。
所有患者均符合IBS-D的诊断标准,并经中医辨证确诊为肝气乘脾证。
2. 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均采用柴芍温胆汤治疗,根据患者年龄、病情等因素调整药量,每日一剂,连续治疗4周。
3. 观察指标: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腹痛、腹胀、排便习惯等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以及肝功能、血常规等生化指标的变化。
四、结果1. 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经过4周的柴芍温胆汤治疗,患儿的腹痛、腹胀、排便习惯等临床症状均有明显改善。
其中,腹痛缓解率为83.3%,腹胀缓解率为76.7%,排便习惯改善率为86.7%。
2. 生化指标变化:治疗前后比较,患者的肝功能、血常规等生化指标无明显异常变化,说明柴芍温胆汤治疗对患儿的肝功能及血常规无不良影响。
3. 安全性评价:在治疗过程中,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及药物副作用。
五、讨论本研究表明,柴芍温胆汤对于治疗儿童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肝气乘脾证)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肠易激综合征的管理小方法
肠易激综合征的管理小方法肠易激综合征(IBS)属于人体胃肠功能紊乱疾病,患者常见腹痛、腹胀、大便不成型等症状,也有部分患者发生器质性改变。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发生变化,导致人们生活上无形的压力增加,IBS疾病发生率不断提升。
现阶段,研究人员将目光放在IBS病因上,但并未获得突破性研究成果。
IBS发生原因较为复杂,常见因素是患者胃肠功能紊乱及肠道菌群失调,也有患者精神上的因素,比如,患者负面情绪严重及肠道粘膜低度炎症均会对IBS疾病治疗产生影响。
在IBS疾病治疗上,针对患者临床疾病表现还需采取对症治疗,比如,缓解便秘及腹痛治疗、抗抑郁药物治疗等,此类药物只能控制疾病,无法根治疾病。
对此,患者也可接受非药物治疗,减轻家庭经济负担,提升疾病治疗有效率。
对此。
本文简单介绍一下肠易激综合征的管理方法。
肠易激综合征的表现每个人肠道功能存在差异,正常人每天大便次数在1-3次,但部分群体1周2次,在排便时人们不会感到痉挛性疼痛,大便不坚硬及大带有便血。
而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疾病表现特异性不强,患者病程长及疾病容易反复发作,多数患者每天排便在10次以上,早餐后多次排便率较高,夜间排便次数减少,随着患者情绪变化,排便次数增多。
也有患者属于便秘型,患者大便量少,排便较为困难,每周排便1-2次,也有患者10天排便1次,粪便较为坚硬,出现球型,也有患者为纤细型,表面存在黏液。
也有患者便秘及腹泻交替发生,在排便时感到痉挛型疼痛。
部分患者在饮食后存在恶心、食管堵塞等问题,也有部分患者心慌、失眠、多汗、发热、体重降低,针对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还需结合患者疾病情况选择对应的治疗方法。
肠易激综合征的发生因素肠易激综合征发生原因并不明确,医师认为该疾病发生与功能失调存在联系,患者发病后机体存在不适感,若治疗后患者饮食无度、生活不规律,疾病复发率较高,可通过调节紧张情绪及改善患者饮食、口服医生开具的药物及时控制病情。
患者在饮食后容易发生焦虑症状,发生焦虑的原因是患者在饮食后结肠收缩,伴随腹痛及痉挛等症状,因此,患者在情绪上受到影响。
ibs治疗方法,非医嘱
1、基本概念:肠易激综合症(IBS)是一种胃肠功能紊乱疾病,指的是一组包括腹痛、腹胀、排便习惯改变和大便性状异常、粘液便等表现的临床综合征,持续存在或反复发作,经检查排除可以引起这些症状的器质性疾病。
2、从上述概念看,首先必须要排除其它疾病的干扰,所以我个人认为一定要做下肠镜的检查,比如结肠炎的症状就和IBS有很大的相似之处。
然后可以对照本病的一般特征进行判断。
肠易激顾名思义,就是肠子容易激动,这就和分布在胃、小肠、大肠上的神经有关系了。
情绪因素、饮食、药物或激素都会刺激腹腔内的神经,从而引发肠道运动不规律,开始腹胀,腹泻。
通过向专业人士了解到,得这病普遍存在的一个特征,最开始的时候因为某种东西(食物、药物、精神等)突然拉肚子很严重,之后开始反复发作3、下面介绍下我本人的情况,最开始在我初三的时候有一次吃茶叶蛋过量导致严重腹泻,连夜在拉肚子,一晚上没睡好。
第二天去挂点滴,挂了两天的点滴基本好了。
上了高中之后可能由于压力增大,肠胃功能开始紊乱,经常腹泻开始。
特别是考试、出门、旅游的时候9 9%会发作。
高中的时候不懂,拉得多了就经常去挂点滴,这就更近一步导致病情加重,因为滥用了大量抗生素,导致神经更加敏感,肠道内茵群失调。
后来去做了次肠镜,但是那大夫居然不负责任,根本没有什么疼痛的感觉,没多久就做完了,连个检查报告都没有,就说是结肠炎,让我住院进行灌肠治疗,经过半个月灌肠加吃中药,基本没有什么用。
然后开始多方求医,中药吃了不知道多少,西医消炎打点滴20天(隔天挂)。
上大学后就基本没有去专门看大夫过,病情也是时好时坏,有时候好个半年,然后坏个半年。
但是凡是遇到考试还是一样不舒服。
经过这样的折腾,人的体质急剧下降,舌苔白和厚(脾虚)。
我推断大学期间因为经常早起运动,所以病情会有所缓解,但是体质依然不能像以前那样,非常怕冷,着凉就拉。
到了大四,由于我身边发生了很多大事,精神压力很大,再加上南北方数次奔走,病情又开始了。
肠易激综合征的诊断标准
肠易激综合征的诊断标准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一种常见的肠道功能紊乱疾病,其主要症状包括腹痛、腹胀、便秘、腹泻等。
以下是肠易激综合征的诊断标准:
1. 腹痛或腹部不适是最常见的症状,疼痛通常在排便后缓解。
2. 排便习惯的改变,包括便秘、腹泻或便秘与腹泻交替。
3. 大便性状的改变,如干便、稀便、排便困难等。
4. 腹部胀气、腹胀感、排便后不适感等。
以上症状至少持续6个月,并排除其他肠道疾病(如炎症性肠病、肠道感染、肠道肿瘤等)所引起的类似症状。
诊断时还需要排除与心理因素相关的症状,例如焦虑和抑郁等。
诊断肠易激综合征的过程需要医生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
常用的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粪便常规、肝功能和胰腺功能检查等。
此外,还可以进行腹部超声、胃肠道X线造影等检查,以排除其他疾病的可能性。
需要注意的是,肠易激综合征的诊断标准是基于症状和排除其他疾病的可能性,而不是通过特定的实验室检查或影像学检查来确定。
因此,在诊断肠易激综合征时需要进行全面的评估和综合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无明显体征,可在结肠相应部分有轻压痛,
体征
部分患者可触及腊肠样肠管,直肠指检可感到 肛门痉挛,张力较高,可有触痛
2、分型 根据临床特点可分为腹泻主导型、
便秘主导型、腹泻便秘交替型
常见并发症 :肠易激综合征是胃肠道的功能性疾病,
较少出现并发症,但对较严重的泻, 可引起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 持续性便秘者可并发肠梗阻
B、精神因素并非直接病因,但可诱发 或加重症状,而使患者就医
四、其他
约1/3患者对某些食物不耐受而诱发症状加重, 部分患者IBS症状发生于肠道感染治愈之后
餐后胆囊收缩素、胃泌素等分泌增高可使结肠运 动增高,结肠腔内压力升高,引起IBS病人腹痛、 腹泻 胰高糖素、生长抑素等对肠管运动有抑制作用 食物中纤维素缺乏影响肠管运动,可能对某些 IBS的发病中起着一定作用
临床表现
概述:起病隐匿,症状反复发作或慢性迁延,
病程可长达数年至数十年,但全身健康状况却 不受影响。精神、饮食等因素可诱发症状复发 或加重。最主要的临床表现是腹痛与排便习惯 和粪便性状的改变 1、腹痛
一、症状
具体临床表现
二、体征
2、腹泻 3、便秘 4、其他消化道症状 5、全身症状
三、常见并发症
1、腹痛 腹痛为本病最常见的症状,大多伴有大便习惯改变。疼痛
一、诊断 :临床上迄今无统一的IBS诊断标准,临
床诊断IBS应重视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并有针对性 进行排除器质性疾病的辅助实验室检查。诊断主要包 括三方面内容:
1、IBS临床症候群
2、可追溯的心理精神因素
3、实验室及辅助检查无器质性疾 病的依据
常用的IBS诊断标准
全国慢性腹泻学术会议(1986年)
肠易激综合征
广东省中医院消化内科 黄穗平 教授
概述
•肠易激综合征(IBS)目前认为是一种肠功能紊乱性 疾病。
•临床上以腹痛、腹胀、排便习惯改变和大便性状异 常等症候群为主要特征,常呈慢性间歇发作,经检查 排除器质性疾病。 •过去常用结肠功能紊乱、结肠过敏、痉挛性结肠炎、 粘液性结肠炎等命名,近年来统称为肠易激综合征。 •肠易激综合征归属于中医学的“腹痛”、“便秘”、 “泄泻”等范畴。
二、内脏感知异常
IBS患者对肠管收缩的痛阈比正常人低,常表 现为感觉过敏,当食丸进入盲肠,其直—乙状
结肠压力即增高Biblioteka 餐后腹痛。直肠气囊充气试验 :IBS患者充气疼痛阈值明显低于对照组 回肠运动研究 :回肠推进性蠕动增加可使60%的IBS患者产 生腹痛,而在正常对照组仅17%
IBS患者对气囊扩张等内脏刺激牵涉痛部位的 不典型提示脊髓对内脏感知信息处理异常
症 状
后,可伴里急后重,部分患者便秘与腹泻交替发生,排便不干扰睡眠
3、便秘 便秘较多见,量少但排便困难,粪便干结呈羊粪状或细杆
状,表面可附粘液,往往排便后仍有便意或矢气较多,每周排便1~2次
4、其他消化道症状 常伴餐后上腹胀满感,嗳气、恶心等;部分
患者同时有消化不良症状
5、全身症状 相当部分患者可有失眠、焦虑、抑郁、头昏、头痛
3、粪常规培养多次(一),隐
血(一) 4、钡灌肠无阳性发现,或有结 肠激惹征象 5、肠镜下粘膜无明显异常,组 织学基本正常 6、血尿常规和血沉正常 7、无痢疾、血吸虫病史,试验 性治疗无效
1、有腹痛、腹胀、腹泻和便秘, 伴全身神经症状 2、一般情况良好,无消瘦或发 热,可有腹部压痛 2、粘液便
Manning标准(1978年)
1、腹胀,排便后腹痛减轻
罗马Ⅱ标准(1999年)
1、过去12个月至少累计有12 周(不必是连续的)腹部不适 或腹痛,并伴有如下3项症状 的2项:(1)腹部不适或腹痛 在排便后缓解(2)腹部不适 或腹痛发生伴有排便次数的改 变(3)腹部不适或腹痛发生 伴有粪便性状的改变
五、内镜检查 结肠镜下见结肠粘膜正常或轻度充血水肿,有多 量的粘液,粘膜活检正常。镜检时易出现肠痉挛等激惹现象 六、结肠动力学检查 结肠腔内动力学及平滑肌电活动检查示 结肠腔内压力波形及肠平滑肌电波异常。使用胆碱能药物、胆 囊收缩素后或进餐后见乙状结肠压力升高,症状加剧,则有利 于本病的诊断。
诊断与鉴别诊断
实验室和其他辅助检查
一、血液检查 血常规、血沉无异常 二、大便检查 粪便镜检大致正常,可含大量粘液或呈粘液管 型;大便潜血、虫卵、细菌培养均呈阴性 三、疑有胰腺疾病时应作淀粉酶检测,还要作粪便脂肪定量, 排除慢性胰腺炎
四、X线检查 胃肠X线检查示胃肠运动加速,结肠袋减少,袋形 加深,张力增强,结肠痉挛显著时,降结肠以下呈线样阴影
三、精神因素
1.调查表明 :患者个性异常,焦虑、抑郁积分、应 激事件发生频率高于正常人;病症状 发作与加重,多与精神紧张、恐惧、 抑郁等情绪相关 精神异常影响植 物神经功能,引起肠道动力功能失调
2.研究发现 :因症状而求医与有症状而不求医者相 比,有更多的精神心理障碍,对应激反 应更敏感和强烈
两种观点 A、机体对各种应激的超常反应
中医病因病机
本病的发生与情志失调,思虑劳倦、饮食失调密切相关。 本病与肝、脾、肾三脏有关,以肝气郁结为主要病机。
病因和发病机制
一、肠道动力异常 二、内脏感知异常 三、精神因素 四、其他
一、肠道动力异常
在生理状况下,结肠有慢波和动作电位两种肌 电活动,前者主要调节结肠收缩频率,后者主要引 起结肠的收缩。结肠的基础电节律为慢波频率6次/ 分钟,而3次/分钟的慢波电位主要引起结肠的非推 动性的短暂收缩,与分节收缩有关;正常人结肠高 幅收缩波频率1~2次/天,主要出现在进食或排便前 后,与肠内容物长距离推进性运动有关,每次收缩 推进距离约10cm;而IBS以便秘、腹痛为主者3次/ 分钟慢波频率明显增加,导致分节运动增加,结肠 内容物推进缓慢; IBS以腹泻为主者高幅收缩波明 显增加。
轻重不等,部位不定,以下腹和左下腹多见。疼痛性质可表现为隐痛、 紧缩性痛、剧痛等。餐后腹痛为IBS的特点之一,可伴有腹胀,多于
排便和排气后缓解。极少睡眠中痛醒,这点对诊断本病有重要意义
2、腹泻 可表现为间歇性或持续性腹泻,一般每日1次或多次,少
数严重发作期可达十数次 。大便多呈稀糊状也可为成形软便或稀水样 多带有粘液,部分患者粪质少而粘液量很多但绝无脓血。排便多在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