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预防和解除分蜂热
中华蜜蜂分蜂热的成因及措施分析
![中华蜜蜂分蜂热的成因及措施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7752b77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fb.png)
中华蜜蜂分蜂热的成因及措施分析
中华蜜蜂是我国最常见的蜜蜂品种之一,它们有时会进行分蜂行为,即离开原巢筑新巢。
这种现象被称为“分蜂热”,是蜂农们经常面临的一个问题。
分蜂热会降低蜜蜂收入,因此需要采取措施来减少这种现象发生的频率。
分蜂热产生的原因有很多,以下是最常见的几种:
1. 蜜蜂巢穴过于拥挤。
随着蜜蜂的数量不断增加,巢穴逐渐变得拥挤,它们会感到
需要更多的空间。
2. 雌蜂代际更替。
当一只新任的蜂后成为了蜂群的主要掌控者之后,她通常会尝试
进一步巩固其统治地位,包括筑造新的巢穴。
3. 缺乏饲料。
当蜜蜂缺乏食物时,它们会开始寻找新的巢穴来获取更多的资源。
以上三种情况均可导致蜜蜂行为异常,甚至导致原蜂巢被遗弃,因此蜂农需要采取一
些措施来减少分蜂的发生率。
以下是几种有效的措施:
1. 扩大巢穴的空间。
蜜蜂需要足够的空间来生活和储存食物。
如果巢穴的空间太小,应该考虑对蜂箱进行扩容或增加蜂箱数量来满足蜜蜂的需求。
2. 按时添加蜜桶。
蜜蜂需要充足的食物来生活和生产蜜。
及时给蜜蜂补充蜜食可以
减少分蜂的发生率。
3. 更换蜂后。
当蜂后的年龄过大或者掌控地位已不稳定时,应该及时更换新任蜂后。
这可以减少蜂后之间的争斗和分蜂行为。
4. 非分蜂期增加蜂群数量。
蜂群在分蜂期之前,增加一个强劲的蜂群,可以减少蜜
蜂对空间和资源的竞争,防止出现分蜂热。
总之,了解分蜂热的成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可以有效减少蜜蜂的分蜂行为,增加蜜蜂
的收入。
蜜蜂养殖自然分蜂的控制和处理
![蜜蜂养殖自然分蜂的控制和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d2a09c5cddccda38376bafc5.png)
蜜蜂养殖自然分蜂的控制和处理
1、预防和消除分蜂热
预防自然分蜂,维持强群,提高蜂群的生产カ,是蜜蜂饲养管理的-项重要任务。
在饲养管理中,常采取措施。
预防和消除分蜂热。
在蜜粉源良好、蜂群繁殖迅速时,应适时加础造脾,扩大蜂巢,充分发挥蜂王的产卵カ和エ蜂的哺育カ,增加エ蜂的エ作负担。
个别强群封盖子脾较多,可抽调这些封盖子脾,换取弱群中的卵虫脾,加大强群的哺育负担,不使强群哺育カ过剩。
群势强大后,及早开始生产蜂王浆。
使过剩的哺育蜂分泌的蜂王浆得以利用。
生产蜂王浆是目前最有效的预防分蜂热的措施。
炎热季节,扩大巢门,改善蜂群通风,遮荫。
给蜂箱酒水降温等措施,对控制分蜂热,也有-定作用。
选用维持群势能カ较强的蜂种,用新王更换老、劣王等都能起到很好的维持强群和控制分蜂的目的。
但分蜂是蜂群的本性,当群势壮大到-定程度时,总会有分蜂热产生。
在分蜂热产生期,每隔8~9天检查-次蜂群,割除雄蜂。
毁掉自然王台。
可有效控制自然分蜂的发生。
如果蜂群出现分蜂热时,距下-个花期到来至少还有45天,并且蜂场不进行蜂王浆生产,可借强群产生分蜂热之机进行人エ分蜂,以增加蜂群数量。
蜜蜂养殖自然分蜂的控制和处理
2、自然分蜂的处理
自然分蜂如刚刚开始,蜂王尚未飞离蜂巢.可立即关闭巢门,打开蜂
1。
控制中蜂分蜂热的几项措施
![控制中蜂分蜂热的几项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2e7a82a8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c9.png)
37控制中蜂分蜂热的几项措施徐传球│文湖南耒阳市传球蜜蜂养殖有限公司,421800大流蜜期中蜂发生分蜂或出现分蜂热,分出的交尾群是弱群,对采蜜不利。
因此,要在大流蜜前控制分蜂热,才不会影响采蜜。
那么,如何人为控制分蜂热呢?一、中蜂产生分蜂热的原因一是新王产卵力强,到春季,百花开放,蜂群发展到一定程度,巢内工蜂拥挤,容易出现分蜂热。
二是老王产卵力下降,需要更换新王,一般4~5框蜂就开始闹分蜂。
三是残劣王产卵力低下,蜂群发展不起来,一般2~3框就开始造王台。
二、有效控制分蜂热的措施1.大蜜源前培育一批新王要控制分蜂热不在大流蜜时分蜂,必须做好培育蜂王工作,即在大蜜源到来之前培育一批新王,介绍到生产群中去。
新交尾成功的蜂王,产卵力旺盛,工蜂采集积极,进入流蜜期也不会产生分蜂热,进蜜快,生产效益好。
2.及时取蜜中蜂在大流蜜期,采集积极,一旦巢脾储满了蜜,巢房无空房时,若不及时取蜜,工蜂就开始闹分蜂。
这时,应将蜜一扫而光,摇出来。
腾出的空房马上又被工蜂灌满,故要及时取蜜,使工蜂保持采集积极性,避免出现分蜂热。
后期要留足饲料。
3.增加工蜂哺育负担当发现蜂群有分蜂念头时,要采取积极防护措施,如群内出现大量雄蜂房和王台台基时,说明该群产生了分蜂热。
这时,可将该群老封盖子调入繁殖群,将繁殖群中的卵虫脾调入该群,加重该群哺育负担,从而消除分蜂热。
群内蜜储满时应及时摇出,使工蜂投入到采蜜中去,同时将雄蜂房及王台毁掉。
4.老王群加巢础防止分蜂热大蜜源到来时,为防止老王群出现分蜂热,可在群里加巢础,将群里封盖子调入它群,群里只保留卵虫脾,巢础造好,可能会造雄蜂房,应及时割除雄蜂房,封盖幼虫应调出。
若储满蜜,应及时摇出。
5.流蜜期增加空脾老王在流蜜期要增加空脾,保持脾略多于蜂,使其有足够的空房储蜜。
一旦储满蜜,应及时摇出,使工蜂积极投入采集中去,打消分蜂念头。
6.老王群分蜂热的处理大流蜜期,一些老王生产群发生分蜂热,任其下去必削弱生产群势,影响采蜜,给生产带来损失。
中华蜜蜂分蜂热的成因及措施分析
![中华蜜蜂分蜂热的成因及措施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8faad122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3bddf44.png)
中华蜜蜂分蜂热的成因及措施分析
中华蜜蜂分蜂热是指蜜蜂在一定条件下会出现多次分蜂的现象,通常表现为一群蜜蜂
离开蜂箱建立新的蜂巢。
这种现象会导致蜜蜂群数量的不断增加,但也会影响到蜜蜂繁衍
和蜜蜂收成的结果。
造成中华蜜蜂分蜂热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蜂巢空间不足:蜜蜂群规模扩大后,蜂巢内部的空间会越来越拥挤,如果不能及时
扩大蜂巢,那么蜜蜂就会产生建立新蜂巢的欲望,从而导致分蜂热现象。
2.营养不足:蜜蜂作为昆虫,需要充分的营养来维持自身的生长和繁殖。
如果饲料不
足或者营养成分不均衡,就会导致蜜蜂发生失调,而分蜂热现象也就会随之出现。
3.环境不适:蜜蜂的生存环境非常关键,在气候变化剧烈或环境污染严重的情况下,
蜜蜂很容易感到不适,从而产生分蜂热现象。
针对中华蜜蜂分蜂热问题,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来进行调整。
1.加强蜂箱管理:蜂箱是蜜蜂的栖息地,必须保证其干燥、通风、温度适宜等条件。
在蜂巢空间不足的情况下,需要及时扩大蜂巢,为新的蜜蜂生长提供充足的空间和条件。
2.饲喂充分营养饲料:为了确保蜜蜂有足够的营养,可以适当饲喂富含营养的饲料,
如富含蛋白质和糖类的花粉和蜂蜜等。
3.创造良好的生存环境:要尽可能保证蜜蜂的生存环境,包括选择适宜的蜜蜂养殖场,维护生态平衡,减少环境污染等。
总之,中华蜜蜂分蜂热是一种常见的现象,但如果不能及时控制,会影响到养殖效益
和生态环境。
因此,需要加强管理,为蜜蜂创造良好的生活条件,控制分蜂热的发生。
养蜂经验:中蜂分蜂热的防治方法
![养蜂经验:中蜂分蜂热的防治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deca0629dd3383c4ba4cd235.png)
在中蜂养殖时,很多的养蜂人都知道培育强群的重要性,强群是高产的基础,但是饲养强群过程中极易出现一种情况,就是分蜂热。
所以在中蜂养殖时如果防治分蜂热是一个难题,随着中蜂养殖技术进步,防治分蜂热的方法也是比较多的。
1、人工分蜂分蜂热的发生则代表蜂群的分蜂意念十分强烈,而人工分蜂便是一种“先下手为强”的策略,在蜂群还没有分蜂前,人为的进行分蜂,人工分蜂能依照养蜂人的意愿进行分蜂。
人工分蜂比起自然分蜂的优势更大,可控性较大强,没有自然分蜂那样管理不易。
所以一旦王台封盖的时,很多的养蜂人就可以进行人工分蜂,这样比起自然分蜂来说更有计划且易操作。
2、更换蜂王蜂群分蜂热也有可能是因为蜂王老化衰老造成的,对于这种情况最为简单有效的方法就是更换蜂王,将老化衰老的蜂王及时淘汰掉,更换为年轻强壮的新王,这样就能阻止方法。
但是在换王过程中要注意工蜂的排斥程度,如果排斥较为严重,可能会出现工蜂杀死新王的现象,所以一定要妥善进行。
3、扩充蜂箱蜂箱过小,而蜂群庞大,这样会使得蜜蜂过于拥挤,这种情况也会发生分蜂热,就像我们生活中一样,一个房屋住的人有限,没地方住时就会分家。
但是分蜂后,强群会被分为两个及其以上的弱群,还需花费大量的时间和饲料恢复,这样是严重和养蜂人的期望不符合的。
所以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扩充蜂箱空间,这样就能解决蜂群拥挤现象,这样蜂群就不会产生分蜂的意念了。
4、调换子脾蜂群发生分蜂热的主要原因是哺育蜂过多,而需要哺育的幼蜂有太少,导致哺育蜂无事可干,这样也会出现分蜂。
最佳的解决方法就是将蜂群的封盖子脾调换到其他比较弱小的蜂群里,再将其他弱小蜂群里的幼虫脾换进来,这样哺育蜂有事可干了,这样不仅解决分蜂热,还能壮大其他弱势群的群势,一举两得。
对于分蜂热的经解决方法还有很多,很多很多养蜂人往往会人为的破坏王台以解除分蜂热,但是这是治标不治本的方法,长时间的人为破坏王台会导致分蜂意念越来越强烈,有时蜂王在王台中产下卵便发生分蜂。
中华蜜蜂分蜂热的成因及措施分析
![中华蜜蜂分蜂热的成因及措施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7f5241b4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9026851.png)
中华蜜蜂分蜂热的成因及措施分析作为我国重要的蜜蜂品种之一,中华蜜蜂是我国传统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成员。
由于气候、饲养管理等因素影响,中华蜜蜂在分蜂过程中易出现分蜂热现象,给养蜂人带来了一定的困扰。
本文将从中华蜜蜂分蜂热的成因及措施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希望能够帮助养蜂人更好地了解和应对这一问题。
一、中华蜜蜂分蜂热的成因1. 环境因素气温是中华蜜蜂分蜂热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在气温较高的情况下,中华蜜蜂分蜂的概率会显著增加。
尤其是在夏季高温天气下,中华蜜蜂容易出现分蜂行为,这主要是由于蜜蜂群体内气温升高和蜜蜂繁殖的需要导致的。
2. 蜜蜂群体状态蜜蜂群体状态的稳定与否也会影响中华蜜蜂的分蜂情况。
蜜蜂群内蜂王数量过多或蜂群过于拥挤时,蜜蜂会出现分蜂的欲望。
蜜蜂群内部的蜜糖和花粉的储备情况也会对蜜蜂分蜂热产生一定的影响。
3. 饲养管理不当养蜂人在养蜂过程中如果饲养管理不当,也会导致中华蜜蜂分蜂热的发生。
蜜蜂巢箱的建造不合理、蜂群喂养不及时、蜂群补充蜂箱不及时等一系列问题都会影响中华蜜蜂的正常生长发育和生活习性,加剧分蜂热的发生。
1. 合理调节环境因素养蜂人在养蜂过程中,应根据季节和气温的变化,合理调节蜜蜂养殖环境。
在夏季高温季节,可通过在巢箱上盖遮阳棚或设置喷雾系统等方式来为蜜蜂降温,减少分蜂热的发生。
2. 维护优良蜜蜂群状态养蜂人可以通过定期巡视蜜蜂巢箱,及时替换老化蜂王、增加蜂群空间、合理调整蜜蜂巢箱内的蜂王细胞等措施,维护蜜蜂群体的良好状态,减少分蜂的发生。
3. 加强饲养管理在养蜂过程中,养蜂人需要加强饲养管理,确保蜜蜂有充足的食物供应。
合理补充蜜糖和花粉,保持巢箱内干净整洁,有助于减少蜜蜂的分蜂情况。
4. 积极预防分蜂定期巡视蜜蜂巢箱,密切观察蜜蜂的行为状态,对出现分蜂热迹象的蜂群及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如增加蜂巢空间、适当分离蜂群、防止蜂群过于拥挤等。
中华蜜蜂分蜂热是由多种因素共同影响而产生的,对其采取有效的措施可以降低发生的可能性。
中华蜜蜂分蜂热的成因及措施分析
![中华蜜蜂分蜂热的成因及措施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fcd4228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b2.png)
中华蜜蜂分蜂热的成因及措施分析中华蜜蜂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农业资源,在我国广袤的土地上,中华蜜蜂的种群分布范围非常广泛。
虽然中华蜜蜂生长发育的环境相对优越,在大部分地区都可以正常生长繁殖,但是在夏季的高温天气中会出现一些分蜂热的现象。
下面介绍一下中华蜜蜂分蜂热的成因及措施分析。
一、成因分析中华蜜蜂分蜂热是源于中华蜜蜂的自然繁殖机制,蜜蜂为了繁殖新一代蜜蜂,会选择在一定的条件下进行分蜂,将一部分蜜蜂从巢穴中迁出生产新的蜜蜂群体。
夏季气温高,蜜蜂密度大,加上蜜源不足,蜜蜂群体在内部产生不稳定因素,促使一部分蜜蜂选择分蜂。
同时,饲养不到位、环境污染、病虫害侵袭等因素也会导致蜜蜂群体的不稳定。
二、控制措施分析中华蜜蜂的分蜂是一种自然繁殖机制,但是过度分蜂会造成蜜蜂收益降低,蜂产品产量下降,因此有必要对中华蜜蜂分蜂进行控制。
下面介绍一些控制措施分析:1、给予充足的食物在夏季高温时期,要给中华蜜蜂提供充足的食物,保证其生长发育所需的蜜源供应。
可以针对不同的地区、不同的蜜源情况,给予定制化的饲养方案,从而尽可能地减少蜜蜂因饥饿而选择分蜂的可能性。
2、对蜂群进行适当减量夏季高温时期,蜜蜂密度大,如果不适当的减量,就会在蜜蜂群体内部产生不稳定因素,促使蜜蜂选择分蜂。
因此,可以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适当进行减量,提高蜜蜂群体内的生存质量和竞争力。
3、合理管理蜂群对于中华蜜蜂的饲养和管理,要从整体上考虑。
要注重病虫害防治,注意环境管理,保持蜜蜂灵活性和生存力。
此外,还要合理安排蜂群的繁殖周期和生长速度,避免过度分蜂和过度生长,提高蜜蜂群体的繁殖、产蜜效率。
总之,中华蜜蜂分蜂热是一种自然现象,但是过度分蜂会对蜜蜂群体的繁殖、产蜜造成不良影响。
因此,要控制中华蜜蜂分蜂现象,要注意给蜜蜂提供充足的食物,对蜂群进行适当减量,合理管理蜂群。
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蜜蜂群体的生存质量和繁殖效率,达到更好的经济效益。
解除分蜂热提高养蜂效率关键技术
![解除分蜂热提高养蜂效率关键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535e20aa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b5.png)
解除分蜂热提高养蜂效率关键技术刘然 罗婷 刘富海 苏慧琦 初海瑞 杨文文│文、图北京天宝康高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意大利蜜蜂(意蜂)引入中国,已经有100多年历史,该蜂种蜜蜂个体大,群势强,采集能力强,蜂蜜、蜂胶、蜂王浆、花粉等产量高,比中国本土蜜蜂(中蜂)有很多优势,已经成为中国目前广泛饲养的蜜蜂品种。
但是,意蜂繁殖发展到一定的群势,蜂群就会分蜂,群势变弱,产量降低,给养蜂人造成一定的损失。
意蜂的这个习性一直困扰着中国的养蜂人。
中国意蜂养殖,基本上都是采用根据美国人洛伦佐·洛林·朗斯楚斯发明的美国“朗氏蜂箱”改造后的“中国朗氏蜂箱”。
美国朗氏蜂箱,由顶盖、内盖(可用作脱蜂板)、多层浅继箱(贮蜜继箱)、隔王板、巢箱(育虫箱)、活动箱底、底座、巢脾等组成,属于“多箱体蜂箱”。
中国朗氏蜂箱,改成了固定箱底巢箱及一层深继箱(标准继箱),隔王板,纱盖,巢脾,成为“两箱体蜂箱”。
中国养蜂,蜂群群势比较弱时,采用单层巢箱繁殖,群势发展到满箱时加隔王板,加深继箱,组成两箱体蜂群养殖。
由于两箱体蜂群相对比较矮,搬运方便,查看蜜蜂方便,被中国养蜂界广泛采用。
利用两箱体方法养殖意蜂,有一个非常突出的现象,那就是随着蜂群群势发展,蜂群有可能会发生分蜂。
经过观察,一般意蜂蜂群群势达到2万只蜜蜂,工蜂密度高于2.3只/mL时,蜂群开始建造王台,培育新蜂王,准备分蜂。
超过这个阈值,蜂群密度与工蜂建造王台的数量呈正相关。
当蜂巢的使用率超过90%时,蜂群也会开始建造王台培育新蜂王,这表明蜂巢拥挤与培育新蜂王密切相关。
虽然拥挤的蜂群通常比不拥挤的蜂群更早发生分蜂,但是并不是所有拥挤的蜂群都会分蜂,而相对不拥挤的蜂群仍然可以很容易地分蜂。
蜂群群势、育虫箱拥挤程度、育虫箱内20日龄之内的内勤蜂偏多、蜂王信息素相对不足等都与蜂群分蜂有关,但是使用单美国朗氏蜂箱(多箱体蜂箱)中国朗氏蜂箱(两箱体蜂箱)饲养管理中国两箱体意蜂蜂场一参数组建的蜂群模型研究表明,单一的因素都不能导致蜂群分蜂,每个模型只有在所有其他变量达到其模型定义的阈值时才会导致蜂群分蜂。
控制“分蜂热”的措施与意义
![控制“分蜂热”的措施与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48a8f9c6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f9.png)
籲饲养管理控制“分蜂热”的措施与意义陈道泽2021 年第6 期蜜蜂获志(月________J O U R N A L O F B E E(M o n th ly)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安徽省芜湖市弋江区江岸明珠东苑控制“分蜂热”,许多养蜂人浪费了太多的宝贵时间。
1个拥有近200群的小型家庭夫妻蜂场,现在都养双王强群,经过繁忙的春繁,到了“春分”时节,蜂群里有大量幼蜂陆续羽化出房,群群蜂数足,箱箱满箱蜂,则纷纷筑造雄蜂房,蜂王产下雄蜂卵,王台里的幼虫也发育正常,巢内已经拥有大量封盖雄蜂房。
这样一来,蜂巢渐渐变得十分拥挤,蜂王开始无空巢房产卵,身体也渐渐缩小,蜂群分蜂情绪高涨。
在这种情况下,养蜂人心急如焚,生怕老蜂王携带巢内青壮年蜜蜂举家而飞、另立门户。
在酝酿分蜂的过程中,蜂群内大量采集蜂“无所事事,消极怠工”,采集效率低,势必影响蜂场的产量,这是很大的损失。
还有那一二百群蜂要是出现大规模地飞逃,那是不可想象的可怕之事,这对养蜂人来说是巨大的挑战。
必须举全家之力加以遏阻,给高涨的“分蜂热”降降温,或者从根本上遏制住这一势头!要全力以赴,赶在自然分蜂之前将巢内所有雄蜂房割去,并同时毁掉所有巢脾上的王台!说来容易,这么多的蜂群要“搜索”一遍可不是短时间内就可以完成的操作,近 3 000张巢脾一一提脾检査,是一个很大的工作量,还要掐着割蜜刀或者起刮刀—割去、扭毁、剔除。
不容易!有些自然王台筑造得不仅数量多,并且还隐藏很深,甚至不容易找着,容易形成“漏网之鱼”。
要是那样,还会产生自然分蜂、飞逃!今天査了一遍,王台毁得干干净净,雄 蜂房割得一个不剩,但这不等于就万事大吉了,过了几天,巢内的雄蜂房、王台等又“死灰复燃”,于是,新一轮的毁台割雄又开始……这样的行动几乎是机械地重复操作,耗费时间、浪费精力。
尽管养蜂人的时间很宝贵,收稿日期:2021-04-081-1-401室,安徽芜湖241003)可又不得不做,真是苦不堪言。
中华蜜蜂分蜂热的成因及措施分析
![中华蜜蜂分蜂热的成因及措施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99e770f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42a9d55.png)
中华蜜蜂分蜂热的成因及措施分析中华蜜蜂分蜂是指成年工蜂在巢内产生新的王后蜂,然后部分工蜂和一部分酋长蜂离开原来的巢穴,在新的地方重新构建巢穴。
分蜂现象在中华蜜蜂中较为常见,但分蜂热则是指一段时间内,蜂群频繁进行分蜂的现象,这可能会给养蜂户带来一系列问题。
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一下中华蜜蜂分蜂热的成因及措施。
一、成因分析1.季节因素中华蜜蜂分蜂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季节性因素。
春季是中华蜜蜂繁殖的旺盛季节,此时蜜蜂为了适应环境变化,增加繁殖数量,因而会频繁地进行分蜂。
秋季也是中华蜜蜂分蜂的季节,因为这个时候蜂群要为冬季储备充足的食物和劳动力,所以也会出现分蜂现象。
2.蜂群繁殖压力蜂群繁殖压力大是引起中华蜜蜂分蜂热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当蜜蜂群体过大时,蜜蜂为了减轻巢内的生存压力和资源竞争,就会采取分蜂的方式来调节蜂群规模,以适应环境的变化。
3.巢穴条件巢穴内部的空间、孵化盖,只要有合适的温度和湿度,就会诱发分蜂行为。
如果巢穴内环境适宜,并且资源充足,蜜蜂就会产生分蜂的冲动,以便更好地存活和繁衍。
二、应对措施1.巧用技术手段蜜蜂疏通巢内通风孔能促进空气流通,以维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从而减少分蜂行为。
给巢穴增加蜂巢,延长蜜蜂工蜂产蜆工的间隔也有助于减少分蜂。
2.定期剔除王后蜂在中华蜜蜂分蜂热期间,及时剔除蜂群内部的王后蜂,可以降低分蜂的频率。
对于老化的工蜂或者蜂群疾病的工蜂及时淘汰也是非常重要的。
3.控制蜂群规模适度控制蜂群规模是防止中华蜜蜂分蜂热的关键。
如果蜂群规模过大,可以适当进行分群或者增加蜂巢的排放量,从而减缓蜂群的生长速度。
4.科学喂食在蜂群分蜂期间,应该科学合理地进行喂食,提供足够的花粉和蜂蜜,以满足蜜蜂蜂群的需求。
这样可以减少蜜蜂为了寻找食物而分蜂的情况。
5.合理放蜂对于养蜂户来说,选择合适的蜜源地和孵化天气,是防止分蜂热的另一个重要措施。
合理地选择放蜂的时间和地点可以减少因蜜源紧张而引发的分蜂行为。
中华蜜蜂分蜂热的成因及措施分析
![中华蜜蜂分蜂热的成因及措施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5e8973e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9a10b5f.png)
中华蜜蜂分蜂热的成因及措施分析
中华蜜蜂分蜂热,是指蜜蜂在巢内繁殖繁殖后代,并且布局不合理、环境条件不适宜等因素影响下,蜜蜂出现异常分裂的一种病害现象。
本文将从成因和措施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成因
1.花期不同
蜜蜂寻找食物的地点会发生改变,导致原本共存的蜂群出现分离现象,因为蜂群需要足够的食料来储存,收入和收获的周期不同,蜂群的捕食范围也是不同的。
2.环境因素
蜜蜂的繁殖受到环境的影响,温度、湿度、光照、空气质量都会影响蜜蜂的繁殖,当蜜蜂巢内的环境条件不适宜时,蜜蜂就会出现分裂的现象。
3.蜂群人口数量
当蜜蜂巢内蜂群的数量过多,就会形成饱和状态,蜂王就会为了保护巢内的繁殖,分裂成另外一个蜂王,分裂成两个蜂群并分别繁殖后代。
二、措施
1.加强巢内环境条件管理
蜜蜂的生长和繁殖需要一个适宜的生长环境,环境的干湿程度、温度、通风等都需要得到控制,让蜜蜂的生长更加稳定。
2.及时割除蜜蜂巢内过多的蜂群
及时对蜜蜂巢内人口过多的蜂群进行割除,可以有效减少蜂群的数量,避免过多的蜜蜂巢内过于饱和,从而避免发生异常现象。
3.选择合适的加养巢壳
如果巢壳的质量较差、空间不足的话,会影响蜜蜂的生长和繁殖,这时候就要选择级别好的加养巢壳,来保障巢内的繁殖。
总之,中华蜜蜂分蜂热是蜜蜂繁殖和生长的自然规律,但也需要我们加强巢内环境管理,及时割除蜂群数量过多的现象,并选用较好的加养巢壳等,以免对蜜蜂的生长和繁殖造成不利影响。
中华蜜蜂分蜂热的成因及措施分析
![中华蜜蜂分蜂热的成因及措施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28b6a78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394235f.png)
中华蜜蜂分蜂热的成因及措施分析中华蜜蜂是中国特有的一种蜜蜂品种,其产出的蜂蜜口感纯正,深受人们的喜爱。
中华蜜蜂在分蜂期间会出现分蜂热的情况,给养蜂人带来不少困扰。
那么,中华蜜蜂分蜂热的成因是什么?又该如何有效地进行控制和应对呢?接下来,我们将对中华蜜蜂分蜂热的成因及措施进行深入分析。
中华蜜蜂分蜂热的成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气候因素。
气候对中华蜜蜂分蜂热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在气温升高的季节,中华蜜蜂的生长繁殖速度会加快,导致蜂群内部的资源分配不均。
这时蜜蜂女王会产下更多的卵,加速了蜂群的增长,从而促进了蜂群的分裂。
蜂群疾病。
蜂群内部的疾病问题也会导致中华蜜蜂分蜂热的出现。
一些传染病和寄生虫的侵袭会导致蜂群内蜜蜂数量减少,导致蜂群分蜂的欲望增加。
蜂群内部疾病的蔓延也会导致蜂群的稳定性受到影响,从而加速了分蜂的产生。
蜂群内部的资源紧张。
当蜜蜂在密集的蜂巢内活动时,资源的使用和分配就显得极为重要。
一旦蜂群内部的资源出现不均匀分配或者短缺的情况,就会促使蜂群进行分裂,这就是中华蜜蜂分蜂热成因的一个重要方面。
养蜂人的管理不当。
如果养蜂人在蜜蜂的管理过程中不合理地干预蜂群的生长繁殖过程,比如频繁地搬动蜂箱、不及时添加蜂食等,都会导致蜂群内部资源的紧张,从而引发分蜂热。
养蜂人的管理技巧和经验也是导致中华蜜蜂分蜂热的原因之一。
针对中华蜜蜂分蜂热的成因,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进行有效地控制和应对:加强蜜蜂巢内资源管理。
充分的蜂食和蜂蜜储备是维持蜂群稳定和减缓分蜂热的重要保障。
养蜂人应该定期检查蜂巢内部的蜜粮蜂食情况,并根据需要及时进行添加,以保障蜜蜂的正常生长和繁殖。
加强对蜂群的疾病防治。
定期检查蜜蜂群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和处理蜜蜂群的疾病问题,对预防和减缓中华蜜蜂分蜂热至关重要。
在蜜蜂疾病防控方面,养蜂人可以采取合理的防治措施,比如进行蜂群的清理和消毒,使用合适的药物治疗等。
根据蜜蜂的生长繁殖规律进行科学管理。
养蜂人应该认真学习和了解中华蜜蜂的生长繁殖规律,根据不同季节和气候条件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防止不合理的干预导致蜜蜂分蜂热的产生。
中华蜜蜂分蜂热的成因及措施分析
![中华蜜蜂分蜂热的成因及措施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b3000ee6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3d.png)
中华蜜蜂分蜂热的成因及措施分析
中华蜜蜂分蜂热是指蜂群中的一部分蜜蜂离开巢穴,形成新的蜂群,这是蜜蜂繁殖的
一种自然行为。
以下是关于中华蜜蜂分蜂热的成因及措施的分析。
成因:
1.蜂群生长至一定程度:当蜂群内蜜蜂数量达到一定数量,巢穴内容纳不下时,蜜蜂
就会进行分蜂热行为。
2.蜂群内有主产蜂:主产蜂是指年度合适时间诞生的蜂王。
为了避免蜂王间的争斗,
主产蜂会带领一部分蜜蜂离巢穴建立新的蜂群。
3.蜂群受到外界刺激:外界的温度、气压、光照等环境因素都会刺激蜜蜂分蜂热行为
的产生,比如春季气温适宜、花草繁茂等。
措施:
1.增加巢穴容量:为了避免蜜蜂离巢穴分群,养蜂者可以在蜂箱中增加巢穴容量,提
供足够的空间供蜜蜂居住和繁殖。
2.加强管理措施:定期检查蜜蜂巢穴,及时处理蜂群的非正常行为,如移除新建的巢穴,合理调整蜂群内蜜蜂的数量,并及时更换老化的蜂王。
3.提供适宜环境条件:养蜂者可以根据当地气候和季节等适时提供合适的饲料和水源,确保蜜蜂群体的健康和生长。
4.增加蜂王素数量:蜂王素是调控蜂群繁殖的重要激素,增加蜂王素的供应可以抑制
蜜蜂分蜂热的发生。
5.合理控制蜜蜂数量:根据蜜蜂繁殖能力和蜂群生长情况,合理控制蜜蜂数量,避免
蜂群内蜜蜂过多导致分蜂热的发生。
总结:
中华蜜蜂分蜂热是一种正常的繁殖行为,但如果无法控制分群规模,可能会导致养蜂
者的损失。
养蜂者需要了解蜜蜂繁殖行为的成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控制分蜂热的发生,确保蜂群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中华蜜蜂分蜂热的成因及措施分析
![中华蜜蜂分蜂热的成因及措施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702c0fba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1665b13.png)
中华蜜蜂分蜂热的成因及措施分析中华蜜蜂是中国特有的一种蜜蜂,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
而蜜蜂分蜂热是一种常见的现象,成因复杂,需要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管理。
本文将从中华蜜蜂分蜂热的成因和相关措施进行分析。
一、成因分析1.1 季节变化中华蜜蜂的分蜂热与季节变化密切相关。
一般来说,春季是中华蜜蜂分蜂热的高发期,此时蜜蜂蓄积的蜜粮增多,幼蜂也会陆续孵化,由于蜜蜂膨胀过快,蜂群内的环境资源受限,这时就容易出现分蜂热的情况。
1.2 饲养管理不当饲养管理不当也是导致中华蜜蜂分蜂热的常见原因之一。
蜜蜂需要适宜的环境和空间进行生长和繁衍,如果饲养场所太过拥挤或卫生环境不佳等因素都容易使得蜜蜂出现分蜂热。
1.3 饲养条件不佳1.4 养殖环境变化养蜂场所周围环境的变化也会导致中华蜜蜂分蜂热。
如附近农田化学农药的使用、烟雾、噪音等环境因素都会影响蜜蜂的生理状态,从而促使蜜蜂出现分蜂的情况。
二、措施分析2.1 提前预防为了防止中华蜜蜂分蜂热的发生,首先要做好提前预防工作。
农业部门和养蜂人员应该在春季蜜蜂开始繁殖季之前,通过观察和监测蜜蜂的生理状况,及时采取防治措施,如适当增加蜂箱数量,缓解蜜蜂膨胀速度过快的问题。
饲养管理是预防中华蜜蜂分蜂热的关键。
养蜂人员应该保持蜂箱的清洁卫生,避免过分拥挤,适时增加蜂箱数量,为蜜蜂提供良好的生长和繁殖环境,有效防止分蜂热的发生。
2.3 调控环境因素调控养蜂环境因素也是防治中华蜜蜂分蜂热的重要措施之一。
在农田化学农药的使用、烟雾、噪音等环境因素对蜜蜂产生负面影响时,养蜂人员应该及时作出调整,减少这些有害因素对蜜蜂的干扰,保障中华蜜蜂的正常生长和繁殖。
2.4 建立监测系统建立蜜蜂分蜂热的监测系统也是十分必要的。
通过及时监测蜜蜂的生理状况、环境因素等,可以对潜在的分蜂热情况进行预判和及时处理,提高预防和控制分蜂热的效果。
中华蜜蜂分蜂热的成因复杂,需要多方面的因素综合考虑,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管理。
土养中蜂解除分蜂热的经验与方法OK蜜蜂论坛
![土养中蜂解除分蜂热的经验与方法OK蜜蜂论坛](https://img.taocdn.com/s3/m/3d0b7700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60.png)
土养中蜂解除分蜂热的经验与方法OK蜜蜂论坛众所周知,中蜂原生态蜂群(土法词养),每年农历3月底至4月是分蜂旺季。
与活框相比因巢脾是固定的,群势又大,很难发现蜂巢里王台发育情况及个数,很难掌握其准确的分蜂时间,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为此,我经过多年土养,摸索积累了一些土法养蜂解除分蜂热的经验,分享在论坛供蜂友们参考,不对之处请修改完善。
蜂群在实行自然分蜂以前有一个准备时期,这个准备阶段叫做分蜂热。
发生自然分蜂的原因非常复杂。
内因是:一、蜂群种性表现为分蜂性强,不能维持强群;二、群势过于强大,哺育蜂过剩,蜂群强壮、青幼年蜂多,哺育力过剩,哺育蜂分泌的蜂王浆不能被完全利用,造成营养积累;三、是巢内储存粉蜜过足,四、是蜂王衰老,释放的蜂王物质减少。
由于蜂王信息素量不能足以控制蜂群,使部分工蜂卵巢发育,它们骚动不安,产生了分蜂的情绪,开始筑造王台。
外因是:一、蜂巢内蜂多拥挤,蜂巢窄小,不能造脾扩大蜂巢,缺少供蜂王产卵和蜜蜂栖息的地方;二、是巢内闷热,巢内空气流通不畅,巢温过高。
三、是外界气温适合蜂群的分蜂增殖,粉蜜源充裕,分蜂出去不会挨饿受冻。
控制土养分蜂热的方法:一、在分蜂期每星期检查一次,打开桶,吸一口烟吹巢脾底部,驱离底部工蜂,如发现自然王台,可用针刺穿王台,让王台成死台,不摘掉王台,可延缓分蜂。
二、桶下部加高10cm,让工蜂能继续造脾,保持一定的空间,可缓解分蜂热。
三、如桶內蜂蜜较多,可割蜜彻底消除分蜂热。
方法见我今年6月巜中蜂土养如何割蜜?》帖。
四、土养人工分蜂解除分蜂热:在蜂群强大,蜜源充足的春季还是以分蜂来消除分蜂热更为妥当。
1、时间选“分蜂热”严重,有封盖王台出现的蜂群,王台颜色变深,封盖已有3天以上的,王蛹相对较老,最不容易受到伤害。
尽可能选择临近傍晚时人工分蜂,通过夜晚的歇息,降低新分群反应,稳定蜂群情绪。
2、赶蜂先将欲分蜂的蜂桶倒立,放在2张板凳之间,蜜脾在下,子脾在上。
上放收蜂笼,将捆扎备用的艾叶、香草点燃,使烟向桶内喷熏,轻轻地连续敲击木桶外侧赶蜂。
不分蜂解除分蜂热?老蜂农这招是如何实现的?
![不分蜂解除分蜂热?老蜂农这招是如何实现的?](https://img.taocdn.com/s3/m/a3827320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0a.png)
不分蜂解除分蜂热?老蜂农这招是如何实现的?不分蜂如何解除分蜂热?老蜂农教你三步搞定在蜜蜂养殖中,很多养蜂的朋友越来越知道饲养强群的重要性,但是在饲养强群的过程中也容易出现一种情况,那就是出现分蜂热。
我们在实际养殖中很多朋友都是通过人工分蜂来减小分蜂热的现象,其实这样对于我们的蜂群的强群饲养目的已经改变,因为这样相当于我们已经改变了整个蜂群的结构,也就是说相当于对蜂群增加了蜂王,这的确是一种解决分蜂热的好方法,但是我们在实际养殖中并不一定需要大量的蜜蜂,而是需要几箱在家里吃蜂蜜,那么这种情况我们又如何通过不分蜂的方法来保持我们蜂群的强盛呢?今天蜂部落就来向朋友们分享一种不用分蜂接触分蜂热的小技巧,希望对我们养蜂的朋友们有帮助。
分蜂热的产生我们都知道与蜂群中的两类蜜蜂关系最大,一是蜂王,二是工蜂,而蜂王作为一个蜂群中的主要繁衍者,对于分蜂这样的决定必然与其有着重要关系,可以说如果我们能够恰当的来对蜂王进行处理,我们是可以完全的解除蜂群中的分蜂情绪的。
怎么做呢?第一:将蜂王从已经产生分蜂热的蜂群提出来。
方法是将蜂王所在的巢脾提出、同时增加一到两张蜂蛹脾放在一个空箱中,由于新组了小群,四五天以后蜂王开始产卵,这时候我们就检查原来的蜂箱,将原来的蜂箱中产生的急造王台全部毁灭,然后将蜂王连同巢脾一同放回原来的蜂箱,实际上这相当于一次模拟分蜂,可以将蜜蜂的分蜂情绪消灭,同时也不会多出蜂群。
第二:增加工蜂的工作。
在前面蜂部落已经说过,在一个蜂群中对分蜂起到决定性作用的除了蜂王还有工蜂,所以我们同样可以改变工蜂来防止分蜂热。
方法就是增加工蜂的工作量。
我们只需要将蜂群中的封盖子脾、大蛹脾这些与其它蜂箱中的幼虫脾、卵脾进行交换,这样工蜂的工作量就会大大增加,整天只知道带孩子,哪来的心情分家。
第三:通过强弱交换的方式。
方法就是在夜间的时候将我们已经产生分蜂情绪的蜂群与没有分蜂情绪的蜂群蜂箱位置进行交换,这样也是可以解除蜜蜂的分蜂情绪。
养蜂人从蜂群分蜂热产生的不同阶段,消除蜂群分蜂热的2个方法
![养蜂人从蜂群分蜂热产生的不同阶段,消除蜂群分蜂热的2个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d9508b93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b0.png)
养蜂人从蜂群分蜂热产生的不同阶段,消除蜂群分蜂热的2个方法通常在“有王蜂群”的蜂王台封盖成熟之后,特别是蜂箱内“通风性”不好,会增加蜂群出现自然分蜂的几率,导致蜂群随时可能出现自然分蜂的情况。
如果,养蜂人在搜捕回来“分蜂群”,对蜂群进行检查的过程中,发现蜂群内的雄蜂数量较多,工蜂的腹部膨大,工蜂的蜜囊内装有较多蜂蜜,分蜂群内的蜂王的腹部缩小。
养蜂人综合分蜂群“组成部分”的情况,养蜂人可以寻找到这些“蛛丝马迹”,有利于发现蜂群内产生分蜂热的情况,帮助养蜂人提前预防自然分蜂的情况。
养蜂人可以采用“逆向思考分析”的方法,从分蜂群的”组成结构“,寻找蜂群产生分蜂热的“蛛丝马迹”分蜂群内雄蜂数量较多,蜂群哺育一批雄蜂大概需要23天左右的时间,羽化出房的雄蜂需要经过13天~15天左右的成长时间,这时雄蜂已经成熟,能够与蜂王进行交尾工作。
所以,蜂群内突然出现较多的雄蜂巢房,蜂王开始在雄蜂巢房内产卵,“雄蜂卵”经过10天左右的时间成长,这时雄蜂巢房开始进入”封盖期“,雄蜂封盖巢房呈现”凸起“形状。
此时,出现蜂王台对蜂群的影响:如果,这时工蜂开始建造王台基,蜂王在王台基内产卵,蜂巢脾的周围位置出现多个蜂王台,工蜂开始进行哺育蜂王台的工作,这时蜂群已经开始表现出“分蜂热”的症兆。
雄蜂封盖子脾,封盖雄蜂巢房呈现“凸起”形状蜂群内雄蜂不会无缘无故增加,这2种情况下蜂群内的雄蜂数量会“突然的”增加,第一种情况:蜂群经过较长时间的缺蜜期,在流蜜期即将到来之前的1个月左右,随着外界蜜源逐渐增加,蜂群这时蜂群开始培育较多的雄蜂,这些雄蜂会增加储蜜的消耗速度,可以提高工蜂的采集积极性,有利于蜂群的繁殖发展。
第二种情况:蜂群内的蜂王控蜂能力和产量能力下降,蜂群内蜂王进行“交替换代”,工蜂开始进行培育新蜂王的工作,蜂群会自主培育较多雄蜂,这些雄蜂与新蜂王“同步达到性成熟”,雄蜂与新蜂王进行交尾工作,蜂群能够获取产子新蜂王,同时,蜂王台封盖成熟之后,养蜂人要预防蜂群出现自然分蜂的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预防和解除分蜂热
蜂群在实行自然分蜂以前有一个准备时期,这个准备阶段叫做分蜂热。
发生自然分蜂的原因非常复杂。
内因是:一、蜂群种性表现为分蜂性强,不能维持强群;
二、群势过于强大,哺育蜂过剩,蜂群强壮、青幼年蜂多,哺育力过剩,哺育蜂分泌的蜂王浆不能被完全利用,造成营养积累;
三、是巢内储存粉蜜过足,
四、是蜂王衰老,释放的蜂王物质减少。
由于蜂王信息素量不能足以控制蜂群,使部分工蜂卵巢发育,它们骚动不安,产生了分蜂的情绪,开始筑造王台。
外因是:一、蜂巢内蜂多拥挤,蜂巢窄小,不能造脾扩大蜂巢,缺少供蜂王产卵和蜜蜂栖息的地方;
二、是巢内闷热,巢内空气流通不畅,巢温过高。
三、是外界气温适合蜂群的分蜂增殖,粉蜜源充裕,分蜂出去不会挨饿受冻。
发生自然分蜂的预兆与表现
蜂群在自然分蜂前数日,开始在巢脾边沿造数个王台基迫使蜂王于不同时间在王台内产卵,王台内出现幼虫后,蜜蜂就减少饲喂蜂王,使蜂王的产卵量迅速下降,经一星期左右,蜂王完全停止产卵。
腹部缩小,体重减轻,以便随飞出蜂群飞走;蜂王产卵量的突然变化,使蜂群的哺育工作大量减少,工蜂停止采集活动,无事可做的蜜蜂越来愈多,往往聚集在巢门前形成“蜂胡子”,呈“怠工”状态。
在分蜂开始前,要飞离的蜜蜂都吸饱蜂蜜,作为途中饲料以及在新筑巢时使用。
自然分蜂时大量蜜蜂拥出巢门,在空中飞翔,片刻后,会在附近的树干或建筑物中暂时结团,然后再飞到远处新地。
防止自然分蜂的关键在于,主动采取措施及时消除蜂群分蜂意念。
(一) 适时人工分蜂。
人为地削弱强群,一次性另立新群准备蜂箱,在群势过强的蜂群中,抽出带蜂的出房子脾、老蜂盖子脾一二张,抽足一个继箱群的蜂量,布置好蜂脾,次日傍晚介绍一只产子蜂王或去成熟王台,同时加入王浆,当即成为生产群,这种做法,既能消除分蜂热,又能增加生产群,可有效地提高经济效益。
在原群内留下老母蜂和一部分未封盖子脾,割掉巢脾上的母蜂台,根据蜂群的情况适当的加入空脾或巢础框。
其余的带蜂子脾,选留一个好的母蜂台,组成新分群,放在另外一个明显的位置。
由于原群中失去了大部分封盖子和幼蜂,这样就解除了分蜂热。
另外新分群中因外勤蜂飞回原来的蜂群内,一般也解除了分蜂热。
在新母蜂交配以后,就可以利用它组成采蜜群。
另外有时由于久雨初晴,或者检查的时候疏忽大意,也有发生自然分蜂的现象,应及时将分出群收捕回来,并另外放置一个地方。
如果原群比较强,则需要把它均分成两个小群,各选留一个成熟的母蜂台。
待母蜂产卵以后,再进行处理,两个小群可放在一只蜂箱内,同箱饲养,用闸板隔开,各走各的巢门。
距大流蜜期半个月时停止抽脾分群。
(二) 换脾法。
将自然王台全部铲除后,把蜜房面积大,子脾面积小的巢脾,摇出蜂蜜,放宽蜂路,开大巢门,打开箱盖后面的纱窗,使空气对流,以便排除箱内的湿热闷气,然后抽出两三张封盖子脾补给弱群,再从弱群中调出两三张幼虫脾补给分蜂热的蜂群哺育,分蜂热自然得到解除。
根据群势强弱情况,从强群中抽出出房子脾或老蜂盖脾,补充弱群、新王群或者双王群,有意识地削弱强群。
再把弱群、双王群中的卵、早脾、空脾或巢础框,加入哺育蜂过剩的强群中,加重其哺育负担,迫使其消除分蜂意念。
(三)选用优质蜂王,更替老、劣王。
老劣王释放的蜂王物质减少,则每只工蜂得到的蜂王物质相对不足,就会促使分蜂意念。
选择分蜂性弱、生产力强的蜂群作种群培育优质蜂王,蜂王能维持10张以上的子脾。
(四)加强蜂群观察,及时采取措施蜂群分蜂前是有预兆的,要仔细观察和掌握每箱蜂的情况,蜂王是否有缩体、出勤蜂是否减少、巢门前可有“胡子蜂”等等。
尤其是在雨后初晴的上午9时到下午3时要特别注意,若有分蜂迹象,应立即采取措施,如扣除蜂王等。
分蜂热产生之时,正是一年养蜂生产最忙之日。
如没有时间仔细检查,往往不能发现做在巢脾隐遮处的自然王台。
有了王台或新王,就会加速自然分蜂。
因此,即使工作再忙,也必须仔细检查,及时刈除自然王台。
割除王台只能推迟蜂群的分蜂期,还需要采取其它控制措施。
(五) 换箱法。
在大流蜜期个别蜂群发生分蜂热时,选择晴天的上午,工蜂出巢采集繁忙的时候,将发生分蜂热的自然王台铲除后,将巢箱与弱群或交尾群的蜂箱对换位置,同时给弱群适当补加巢脾,原分蜂热的采集工蜂大部分仍飞回原位置的弱群里,弱群的群势得到加强,分蜂热也得到解除。
外界大流蜜时,蜂群群界不严。
对调强、弱群位置,平衡群热把群热过强、有可能产生分蜂热的蜂群,与弱群的位置对调,人为地削弱强群、增强弱群(小群),这样既削弱了强群,又加强了弱群(小群)。
此操作简便,也不影响蜜蜂采集。
调位时间宜在傍晚,以天将昏暗时为宜。
(六)多养双王蜂,增加蜂王物质浓厚的蜂王物质,是维持强群的重要因素,巢内蜂王物质不足,就会促使蜂群产生分蜂意念。
双王群内母蜂物质充裕,所以双王能维持大群。
一个蜂场应有半数以上的双王群。
(七)以强带弱,平衡群势。
用产生分蜂热蜂群的封盖子脾抖去蜜蜂,与新分群或者弱群的不带蜂的未封盖子脾交换,加重蜜蜂的哺育工作。
过几天分蜂情绪即会消失。
抓紧外界有利时机多造脾,常年产浆,及时取蜜,这样对分蜂情绪都有抑制作用。
(八)分隔蜂巢。
为维持强大的蜂群群势,采取分隔蜂巢的做法。
首先,仔细检查蜂群,割净王台,在巢箱中央留下蜂王和1张未封盖子脾,两侧加满空脾和巢础框,其上加隔王板和1个装满空脾的继箱,再加上原来的继箱和其它子脾、蜜粉脾。
由于蜂巢被空脾继箱分隔成两部分,不但能刺激蜜蜂积极造脾,使分蜂热受到抑制,而且由于蜂巢的扩大,也为蜂群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4-5日后,要检查原来继箱中的子脾,注意割除王台。
自然分蜂的处理
蜂场一旦发生自然分蜂,如果分蜂刚开始,蜂王尚未离开蜂巢,要及时关闭巢门,然后打开箱盖,从沙盖上往蜂巢内喷水,等蜜蜂安定后,再开箱检查,并用诱入器将蜂王扣在巢脾上,毁掉蜂群中的所有王台。
然后在原群旁边放一空蜂箱,把扣着蜂王的巢脾放入空箱内,从原群提一个幼虫脾,一张蜜粉脾,几张空脾,组成一个临时蜂群。
蜂王恢复产卵2~3天后,再将其并入原群。
合并前要将原群王台毁尽。
如果蜂王己经飞出蜂巢,等飞出蜂结团后,抓紧收捕。
先准备一个空蜂箱,放一卵虫脾。
根据蜂团大小,放入适量空脾。
收捕蜂团,可采用巢脾引诱,将巢脾贴近蜂团,促使结团的蜜蜂陆续爬上巢脾。
要注意检查蜂王是否上脾,只要收回蜂王,剩余的蜜蜂就会自动回巢。
如果蜂团结在小树上,可将蜂箱放于蜂团下面,振动树枝;使蜂团落于箱中。
对于原群,要及时检查调整,抽出多余空脾,选留一只最好的王台,毁掉其余王台。
如正值大流蜜期,可毁掉原群所有王台,过1~2天,蜂王恢复产卵后,与原群合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