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蜂的自然分蜂
中蜂最简单分蜂法
中蜂最简单分蜂法中蜂最简单分蜂法篇1:中蜂人工分蜂方法中蜂人工分蜂方法中蜂的唯一缺点是易产生自然分蜂,即分蜂性较强而难以培育成大群。
笔者于2007年春从南安市东田镇一养蜂场引购15框中蜂,至今已发展至80框。
在中蜂养殖过程中,总结出人工分蜂的一些简单实用经验,现介绍给养蜂爱好者,以供交流探讨。
中华蜜蜂简称中蜂,南方各地的丘陵、山区分布最广。
中蜂行动敏捷,嗅觉灵敏,采集勤奋,善于利用零星蜜源,对南方气候、蜜源等环境条件有极强的适应性,能产出较高的经济效益,因而深受蜂农喜爱。
中蜂的唯一缺点是易产生自然分蜂,即分蜂性较强而难以培育成大群。
笔者于2007年春从南安市东田镇一养蜂场引购15框中蜂,至今已发展至80框。
在中蜂养殖过程中,总结出人工分蜂的一些简单实用经验,现介绍给养蜂爱好者,以供交流探讨。
1.掌握自然分蜂规律,选好人工分蜂时间通常1框中蜂巢脾两面爬满约3000只蜜蜂,当气候温暖、蜜粉充足时,群体壮大达4~5框蜂,导致巢内拥挤,通风不良,蜜粉充塞,卵圈受压,缺乏造脾发展余地等,这些都容易促成自然分蜂,而且大群、老蜂王也易发生分蜂,从而导致工蜂减少饲喂蜂王,蜂王减少产生蜂王物质和减慢蜂王物质的传递,最终促成蜜蜂筑造王台,逼迫蜂王向王台基产卵,促使蜂群发生自然分蜂。
出现上述情况后,有80%~90%的蜂群会培育雄蜂,造王台,进行自然分蜂。
群数较多的养殖场多数采取人工分蜂,人工分蜂可增加蜂群数量,扩大生产,能按计划在最适宜的时期繁殖新蜂群,同时可减少自然分蜂时收捕的麻烦。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要在距离当地大流蜜期45天以上,蜂群已发展至满箱时进行人工分蜂,才不会减少蜂群的采蜜量。
当发现蜂王已在王台基内产卵或者台基内的王虫日龄达3~4日时,即可剪去蜂王一边翅膀的3/5。
王台的发育日期:3日卵期,5日幼虫期,8日封盖期(即王台封盖至第八日新王出台)。
一般在王台封盖到第五至六日,即王台下部的茧已露出并呈偏黄黑色时,可进行人工分蜂。
中蜂怎样原地分蜂
中蜂怎样原地分蜂
1、分蜂时间。
分蜂期主要在春季的末尾,大概4月份-6月份,以及秋季,9月份-11月份。
但是我们分蜂也不能照葫芦画瓢,要根据自己实际情况来分蜂。
如果是自然分蜂的时候,在王台封盖5-7天最合适,因为这个时候的王台里面的蜂王即将要出来,成熟度更好,过早和过晚都不合适。
2、挑选王台。
一个王台的好坏决定蜂王的性能如何,选择王台要选择比较粗壮的,因为这样的王台王浆多,蜂王营养全面质量好,出台后蜂王个体大,健壮,后期的产卵能力强。
所以在挑选王台的时候要留个头大的王台。
另外王台最好保留巢框底下的王台,巢脾中间的王台最好不要保留。
因为这样的王台都是急造出来的,王台不规则,个头比较小。
3、分蜂步骤。
将两个蜂箱放在原位置的两侧,距离原位置相等的距离两箱距离大概50公分,中间的原蜂箱撤走,将有蜂王的提出一边,一边有王台的搬到另外一边。
这种方法的出处就是方便,但是后期也要看看蜜蜂回蜂情况,看哪一边多的就蜜蜂抖一点少些的蜂箱里面。
大概一个星期左右的调制就可以了。
4、蜂群的管理。
不管任何时候都要仔细检查,在分蜂期的时候要留意蜜蜂的状态,打开蜂箱观察蜜蜂是否起了王台,然后进行处理。
分蜂在不同的季节会有不同的状态,最主要的就是不能让蜜蜂得病。
自然分蜂和人工分蜂
自然分蜂和人工分蜂每到春季,气温上升,蜜源丰富,蜂群繁殖很快,造成巢内拥挤,易发生分蜂热,尤其是中华蜂分蜂较多。
可以采取以下方法控制。
(1)选良种,用新王。
优良的蜂王和新蜂王能维持较大的群,不易造成分蜂。
(2)当蜂群强盛时,加入空巢脾或加入巢础来扩大蜂巢,及时提出蛹脾,成立新群。
(3)毁除王台。
经常检查蜂群,发现王台,立即毁去。
巢脾下方的王台,不易发现,要特别注意。
(4)蜂王剪翅。
将蜂王一边的前翅剪去2/3,使它不能起飞。
如工蜂全部飞出,但蜂王没有飞出时,工蜂不久将全部飞回巢内。
剪蜂王翅时,以左手的拇指和食指轻轻地把蜂王胸部夹住,用小剪刀挑起一边的前翅剪掉。
捉蜂王时千万不要抓伤蜂王的腹部,为掌握剪蜂王翅技术可先用雄蜂来练习。
为避免自然分蜂造成的损失,可进行人工分蜂,方法有以下几种。
(1)原地均等分蜂法。
将原蜂群分成两箱,放在原蜂群位置的左右。
无王的一群,选留一个成熟的王台或诱入一个新产卵的王。
如工蜂偏集一箱,可将此群蜂稍离远一点,当一些外出工蜂归巢时,便入另一箱。
(2)分场分蜂法。
在离本场十里以外,找个新场,新群迁往分场,每个新群中应选留一个成熟王台或诱入一只已产卵的新王。
过一个月后,工蜂已更替,再迁回本场。
(3)借用王台自然分蜂。
当蜂群已很强盛而出现自然王台时,留下一个长得又大又长的王台,等到王台封盖成熟时,就把王台的脾子连工蜂一起提出来,另外再拿2~3张有蜜蜂子脾放在一个空箱里,用铁纱封起来,过几天再打开巢门。
处女王出台后,自己会飞到空中和雄蜂交尾,成为新群,再逐步补充成熟的子脾,经过几次补充,新蜂群很快成为一个可产蜜的强群。
(4)补强交尾分群法。
交尾群的新王,经过检查,如产卵情况良好,就从强群中抽一二个封盖子脾,补给交尾群,经过几次补给,可很快成为强群。
中蜂自然分蜂管理
中蜂自然分蜂管理在蜂群生活史中,蜂群自然分蜂是最引人关注的生物学特性之一。
自然分蜂是指群蜂在蜜粉源丰富、气候适宜、群势强大时,会自动地分为两群或更多群的现象。
自然分蜂是在自然条件下,蜜蜂繁衍种族的主要方式。
一、自然分蜂的过程分蜂准备实际上是从蜂群春季进行培育第一批工蜂幼虫开始。
培育第一批工蜂幼虫消耗了蜂群中贮存的大量蜂蜜和花粉。
第一批工蜂羽化补充了蜂群中陆续死亡的越冬工蜂。
随着蜂王产卵量不断增加,相应蜂群内的蜜蜂数量不断增加,同时开始培育雄蜂,这说明分蜂不久就要开始。
在临近分蜂的季节,工蜂会在巢脾下缘筑造几个王台,并迫使蜂王在王台内产下受精卵。
当蜂王在王台内产卵十天后,工蜂对蜂王不像以前那么亲热,只有少数几只工蜂饲喂蜂王,这样由于产卵蜂王缺少高级饲料——蜂王浆,它的腹部会自动缩小,这是对分蜂活动的一种适应,以便蜂王能随工蜂飞离原有的蜂巢。
广告查看详情在王台封盖后2-5天,在晴暖之日,就会出现分蜂活动。
在即将分蜂的蜂群巢门口中,可以看到工蜂结串和工蜂很少出巢去采花蜜和花粉。
分蜂开始的时候,分蜂群巢门口常挂有一团蜜蜂,突然间这团蜜蜂骚动起来,像一阵旋风乱哄哄飞起来,当蜂王被工蜂驱赶飞离原巢后,蜂群内约有一半工蜂也紧随蜂王离开原来的蜂巢。
它们在附近飞翔不久,有些工蜂便在合适的场所(如树枝、墙角)临时结团。
先到结团地点的工蜂,为了招引其他的同伴,就撅起腹部,振动翅膀进行发臭活动。
至蜂王落入分蜂团时,其他工蜂会像雨点一般飞落在分蜂团上。
当蜂团静止时,分蜂团中央内陷形成一个缺口,使蜂团通气。
从分蜂群开始飞离蜂巢到结团完成,整个过程一般会20秒内完成。
但有时蜂王飞翔中,蜂王并未参与结团,而是又重入原来的巢内,结团的工蜂发现分蜂团中没有蜂王时,分蜂团很快会自动解散,工蜂会自动回到原来的蜂巢内,并迫使蜂王再次出巢,直至重新在外形成分蜂团。
在形成分蜂团后,有数百只侦察蜂会马上出去寻找新蜂巢,往往有数十只侦察蜂同时找到了适合蜂群生活的蜂巢,它们会在分蜂团表面用舞蹈来表达自己寻找的蜂巢信息,这时其他侦察蜂会根据舞蹈信息,对这些候选蜂巢的距离、巢门、周围蜜源及安全等进行考察与比较,最后通过蜂群集体决策,选择最好蜂巢。
养殖蜜蜂一年的中蜂可以繁殖几群幼蜂呢?
养殖蜜蜂一年的中蜂可以繁殖几群幼蜂呢?中蜂是我国土生土长的优良蜂种,对我国山区的自然环境有极强的适应能力,因此在我国山区饲养非常普遍,但相对于意蜂来说中蜂的分蜂性非常强,这一习性对养蜂人来说既有利有有弊,那么中蜂一年一群可繁几群!自然分蜂情况下多少?一般分3~5群自然分蜂是中蜂种群扩张的一种方式,在自然情况下中蜂根据蜂种、群势和外界条件一般一年分蜂1~2次,每次可分1~3群左右,总的说来如果一群中蜂让其自然分蜂一年大约可繁3~5群左右,但如此一来当年基本就没蜜可割了,因为本身中蜂的蜂蜜产量就相对较低,分蜂次数过多的话蜂群基本只能自给自足,在有些情况下还需要进行人工补饲。
人工分蜂养殖情况下?可繁10~15群人工分蜂是发展蜂群数量的最快方法,但对养蜂人技术的要求非常高,比如在春繁后蜂群有8脾蜂,可以将其一分为二(分出去的子脾必须带有封盖王台),之后一但蜂群达到6脾蜂就按照4:2进行人工分蜂(一般都是原脾发展较快),整个过程中都进行人工饲喂,一年繁10~15群是有可能的。
分得了多少靠什么来决定?1、次数:由蜂种的特性决定的蜜蜂一年繁殖几次主要是由蜂种的特性决定的,蜂种不同在繁殖次数上也可能有差异,在这里就拿人们最为熟悉的中蜂和意蜂来说,其中意蜂的分蜂性相对较弱,一年一般只发生1次自然分蜂,而中蜂的分蜂性则相对较强,一般一年会自然分蜂2~3次。
2、群数:蜂种不同群数也不同蜜蜂一年繁殖几次和繁殖几群是两个概念,原因是蜜蜂一个分蜂期会培育数只蜂王,简而言之蜂群一个分蜂期就能出繁殖2个或2个以上的蜂群,另外蜂种不同一个分蜂期分蜂的数量也不同,例如意蜂一年可自然分蜂2~3群,而中蜂则可分3~5群左右!3、时间:春季晴天的11~15点蜜蜂自然分蜂多发生在春季,具体到每天则大多发生在上午11点至下午15点,一般阴雨天很少发生分蜂,而久雨初晴则往往集中发生,另外从王台的成熟度也大致可以判断出分蜂时间,正常情况下王台的颜色越深说明越成熟,也说明分蜂时间越接近。
浅谈蜜蜂自然分蜂的预防与控制
18APICULTURE OF CHINA浅谈蜜蜂自然分蜂的预防与控制燕海平│文河南三门峡市陕州区农业农村局, 472100每年的春末夏初蜂王和一部分蜜蜂飞离蜂群,另建蜂巢组成新蜂群,将原巢留给即将羽化的新蜂王,一群分为两群,这就是蜂群的自然分蜂。
自然分蜂是蜜蜂繁衍的本能,蜜蜂靠分蜂来实现蜂群数量的增加,有效补偿由于病害、敌害、饥饿等原因造成的蜂群损失。
但自然分蜂会给蜂群繁殖和养蜂生产带来损失,在养蜂生产中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自然分蜂的发生。
一、自然分蜂产生的原因自然分蜂通常发生在春夏季节,有蜜源、群强子多时,南方秋季也有部分蜂群发生自然分蜂。
蜂群分蜂前是有预兆的,在自然分蜂前的8~15天,蜂群开始在巢脾边沿建造雄蜂房和王台,培育雄蜂和新蜂王。
分蜂前2~7天王台封盖后,工蜂逐渐停喂蜂王至蜂王腹部缩小,产卵量减少,以便随分出群飞走。
分蜂前1~2天工蜂停止采集活动,饱食蜂蜜,往往在巢门前形成蜂胡子,这预示着分蜂就在眼前。
蜂群发生自然分蜂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蜂群过度拥挤,群势过于强大;二是巢内闷热,空气流通不畅;三是哺育蜂过剩;四是巢内储存的蜜粉过足;五是蜂王衰老;六是外界粉蜜源充足,分蜂群不会挨饿受冻;七是没有及时割除自然王台。
二、发生自然分蜂的处理方法发现自然分蜂越早越容易处理,在分蜂季节应当密切注意蜂群的分蜂动态,尽可能早发现,早处理。
1.蜂王在原巢的处理法如果蜂群发生自然分蜂,蜂王还没有离开蜂巢,这时应当立即关闭巢门或者紧急将巢门用土封住,然后拿开蜂箱大盖,只留下带铁纱网的副盖盖在蜂群上。
从铁纱网向蜂箱撒适量水,使蜂群能够安静下来,待蜂群安静后打开蜂箱找到蜂王,并立即将蜂王关进王笼,然后毁掉蜂群内所有的自然王台。
在分蜂群旁边放一个空蜂箱,里面放1张蜜粉脾和1张卵虫脾,将囚禁蜂王的王笼一同放到新蜂箱中,组成一个临时蜂群,这样飞出去的蜜蜂会飞回临时蜂群。
当放在临时蜂群中的蜂王恢复产卵后,将临时蜂群并入原来的蜂群就可以了。
中蜂的另类分蜂
22APICULTURE OF CHINA中蜂的另类分蜂陈鸿德│文广西象州县城建新路46号,545800分蜂是蜜蜂种族繁衍的一种本能,就中蜂而言,野生蜂群分蜂行为是按其自然习性进行的;人工饲养的蜂群,则受人为操作影响,如果在某些环节上出现偏差,那么,蜂群在自然习性和人为操控的双重作用下,分蜂行为将会发生改变。
一、正常分蜂1.自然分蜂蜂群的自然分蜂通常发生在天气温和,蜜源丰富的春、秋两季。
此时,适宜的温湿度促使工蜂采集兴奋,蜂王大量产卵。
随着时间的推移,新蜂猛增,群势迅速增大。
在满足分蜂条件时,蜂群会根据天气情况进行分蜂。
分出的蜂飞离原巢,通常在100m范围内的较矮附着物上结团,蜂量约占原群的3/5左右。
少数蜂群还会进行第二次分蜂。
意外失王的强群,巢内会出现几个急造王台,在第一只新王出房后,会发生分蜂。
极个别蜂群会在午后 “闹巢”时进行分蜂,分出的蜂量为原群的4/5,原巢只留下少量的采集蜂和幼蜂及几个王台,待新王出房、交配和产卵后,又成为正常蜂群。
2.人工分蜂人工饲养的蜂群,养蜂人除了利用自然分蜂的优点来增添新群外,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有计划地进行人工分蜂。
当人工培育的王台(或者自然王台)成熟时,将一个强群一分为二或者分成多群。
二、分蜂的产生及前期人为化解1.分蜂热的形成蜂巢内充足的存蜜、过剩的哺育蜂、偏高的巢温,加上合适的天气,这4个方面的因素同时存在,就会驱使蜂群产生分蜂意念。
一旦分蜂意念形成,工蜂出现怠工。
2.分蜂蜂群培育雄蜂,筑造王台,已处于分蜂的准备阶段。
待王台封盖后,会根据天气情况,择机分蜂。
3.人为操控当蜂群形成分蜂热或进入分蜂准备阶段时,人为地改变分蜂条件,分蜂将被中止。
我曾经对3群具有分蜂意念的蜂群进行相应处理,均达到预想的效果:(1)A蜂群的群势8框(从化框,以下同),其中4框蛹脾、3框幼虫脾及1框蜜粉脾,并开始筑造雄蜂房,工蜂出现怠工,呈现分蜂热。
人为将其中3张蛹脾抖蜂后提出,分别补给其他蜂群,同时加入3张空巢脾。
中蜂七八月会分蜂吗,蜂王胎几天出来
中蜂七八月会分蜂吗,蜂王胎几天出来
1、中蜂七八月份会分蜂,一般分蜂时间为四月至十月,受当地的蜜源期和天气的影响,各地的分蜂时间各不相同。
2、以中蜂蜂王胎为例,一般会在王台封盖后8天左右,蜂王幼虫便会出台。
3、蜂王从受精卵孵化成幼虫需要3天左右,再过5天,工蜂会将王台封盖,之后8天里,蜂王会进行5次脱皮,蛹变为蜂王。
一、中蜂七八月会分蜂吗
1、中蜂七八月份会不会分蜂
(1)中蜂七八月份会分蜂,一般来说,分蜂会从四月份开始,一直持续到十月份左右。
(2)分蜂的时间会受到当地的蜜源期和天气的影响,所以各地的分蜂时间并不完全相同。
2、分蜂征兆
(1)最早期的征兆是蜂群大量修筑雄蜂房来培育雄蜂。
(2)近期征兆是蜂群在巢脾下沿处修筑王台来培育新蜂王。
(3)紧急征兆是王台已封盖且逐渐趋于成熟。
(4)在王台发育趋于成熟后,在某一晴朗天气,蜂群可能随时发生分蜂。
二、蜂王胎几天出来
1、蜂王胎出王时间
(1)以中蜂蜂王胎为例,一般在王台封盖后,8天左右蜂王幼虫便会出台。
(2)蜂王胎是蜂王发育到幼虫阶段的虫体,从受精卵孵化成幼虫要3天左右,幼虫以蜂王浆为食,5天左右工蜂会用蜂蜡将王台封盖,之后在8天左右,封盖后蜂王幼虫会进行5次脱皮,再化蛹变为蜂王。
2、蜂王出房后多久产卵
(1)一般情况下,蜂王出房后经过8约-18天便会开始产卵,出房前3天依要让蜂王进食蜂王浆,继续让蜂王发育其生殖系统。
(2)出房1-3天左右,新蜂王会进行认巢和试飞,之后在天气较晴朗的天气里,和雄蜂交尾。
(3)蜂王交尾2-3天后便会开始产卵,若蜂王的出房时间已达18天,但还未正常产卵,便要及时将其淘汰。
第一次分蜂后几天会再分,分蜂一般是几月份
第一次分蜂后几天会再分,分蜂一般是几月份当中蜂分蜂后,如果群势强一般约经过5天还会再进行分蜂,蜜蜂的分蜂现象多发生在群势强的蜂群中,而群势弱的蜂群一般不易发生分蜂,同时外界是否有丰富的蜜源以及气候是否适宜,均会决定蜜蜂是否会出现分蜂情况,而它的分蜂次数也和品种有关,比如中锋一般每年会分蜂1-2次,而意蜂一般1年会进行1次自然分蜂。
一、第一次分蜂后几天会再分1、再次分蜂的时间当中蜂进行分蜂后,若为强群,一般约5天还会再进行分蜂,也有部分中蜂会在5-8天后再次分蜂,但再次分蜂的时间与天气和王台的数量有关,比如当蜂群中有2个以上的王台时,在发生分蜂后,一般在几天内还会继续分蜂,而适宜的气候,也易刺激中蜂再次分蜂,所以再次分蜂的时间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2、分蜂需要具备的条件(1)当外界有丰富的蜜源,能使分蜂群获取食物便容易发生分蜂。
(2)在气候适宜的情况下,蜜蜂易分蜂,因为适宜的气候能使分蜂群更好的生存以及繁衍。
(3)要求蜂群具有一定的群势,一般群势强的蜂群,发生分蜂现象的几率比较大,而群势弱的蜂群一般不易发生分蜂。
(4)蜜蜂的品种也会影响分蜂,比如分蜂性较弱的意蜂,一般1年会进行1次自然分蜂,而分蜂性较强的中锋,一般每年会分蜂1-2次。
二、分蜂一般是几月份1、各地的气候不一样,分蜂的月份也不一样,比如在气温回升快的南方,分蜂一般多集中在春季的3-4月,而气温回升慢的北方,一般多集中在4-5月发生分蜂。
2、蜜蜂分蜂的高峰期一般多集中在春季和秋季,因为春季气候适合蜜蜂生存,并有丰富的蜜源供蜂群采集。
而在秋季发生分蜂,是因为蜜蜂刚从炎热的夏季中缓过来,进入气候较为适宜的秋季,所以一般分蜂性强的蜜蜂也会选在秋季分蜂,多集中在9-10月进行分蜂。
3、在秋季分蜂时需要严格控制分蜂,保证群势,因为秋季蜂群的主要目的在于培育适龄越冬蜂,如果群势过弱,容易导致蜂群不能安全越冬,从而带来养殖损失。
中华中蜂如何分蜂和并群
中华中蜂如何分蜂和并群中华蜜蜂起着重要的平衡生态作用,特别有利于高寒山区的植物,华北地区的很多树种都是早春或是晚秋开花的,还有的是零零星星开花的,如果没有中华蜜蜂,植物的受粉就会受到影响,这也是其它蜂种所不具备的特性。
中华蜜蜂一旦完全灭绝,会影响整个与之有关的植物共生生态系统的变化。
1、如何避免蜂群飞逃中蜂有极强的恋子性,尤其是未封盖子。
故蜂群内有健康的未封盖子,是蜂群不飞逃的诀窍。
新收捕的蜂群要给子脾,新分群的蜂王出房后要补充子脾,人工分群提出的老王群内要有子脾。
总而言之,只要巢内有健康的子,蜂群就不会飞逃了。
2、怎样分蜂人工分蜂的方法虽多,但笔者认为用“就地分蜂”法较好。
做法:在被分群的一侧放空蜂箱1个,将被分群的蜂王连脾带蜂提入空箱内,提多少框蜂,由养蜂者的意愿定,但至少要提1框未封盖的子脾;原箱向另一侧移动一个箱的距离,无王群内选1个较好王台。
如果本群内无王台可割1个备用王台垂直插在两个框梁之间,再把两蜂箱分别从相反方向旋转45°,这样两箱蜂的蜂路就成90°角。
外勤蜂回来,在原箱位置盘旋几圈后分别进入两箱。
第三天开箱检查,看无王群的蜂王是否出房,有无急造王台,如有,则除掉;老王群的分蜂情绪是否解除,如没解除一直还想增加群数,则待新王台封盖后,仿上法处理。
如果不想再分蜂,可用强弱群换位,提走封盖子脾,加入卵虫脾等方法解除“分蜂热”。
合并蜂群的方法多种多样。
笔者经多年实践,感到用“香水”或“风油精”直接合并较好:简便、安全。
做法:将要合并的蜂群开箱揭去覆布一角,在隔板外洒几滴香水或风油精,迅速盖上覆布和箱盖,闷上5~10分钟,把无王群的巢脾提到有王群内即可。
时间以天黑后最好。
4、蜂群的开箱检查对蜂群既不可长期不管,更不能盲目开箱检查,每开箱一次,要有明确的目的,依据主要来源于上次检查时发现的问题。
对蜂群内部的情况,只凭记忆是不够的,尤其是在蜂群较多,变化极大的分蜂期。
简单易行的办法是把观察到的情况用粉笔记录在蜂箱上:检查时间,王台状况,预计新王出房的时间,产卵时间等都是记录的项目。
中蜂的自然分蜂
中蜂的⾃然分蜂⾃然分蜂分蜂是蜜蜂群体⾃然增殖的惟⼀⽅式,对蜜蜂种群的繁荣意义重⼤。
分蜂活动可使蜂群数量增加和分布区域扩⼤,促进蜜蜂种群繁荣。
但是,分蜂对养蜂⽣产则影响很⼤。
在分蜂的准备期间蜂群呈"怠⼯"状态,减少采集、造脾和育⾍,限制蜂王产卵,蜂群的这种"怠⼯":状态在蜂学术语中称为分蜂热。
如果分蜂发⽣,将使原群的群势损失⼀半以上,所以,控制分蜂热成为蜜蜂饲养管理中的关键技术之⼀。
深⼊了解蜂群的分蜂⾏为,掌握促使分蜂的因素和分蜂机制,对抑制分蜂热、避免发⽣分蜂是⼗分重要的。
分蜂的时间分蜂⼀般在春季发⽣。
蜂王率领蜂群2/3的成员迁移,将王位让给另⼀只蜜蜂。
在侦察蜂外出寻找合适的筑巢地点时,分蜂的蜂群在原来的蜂巢附近休息。
此时的蜜蜂决不会发动攻击,因为它们离巢时有充分准备,个个⼝含蜂蜜。
分蜂前准备分蜂的准备过程顺次包括造雄蜂房、培育雄蜂、造王台、蜂王在台基内产卵、培育蜂王等。
蜂巢内出现分蜂台基后,⼯蜂逼迫蜂王到台基中产卵,并开始减少对蜂王的哺育,以使蜂王的腹部收缩,蜂王产卵逐渐减少。
分蜂王台封盖前后,⼯蜂停⽌对蜂王提供王浆,蜂王腹部进⼀步收缩,以适应分蜂时飞翔的需要;⼯蜂减少出勤,停⽌造脾,许多⼯蜂聚集在巢内的空处、巢脾的上⾓。
若⼯蜂在巢门前⼤量集结,呈挂"垂髯",则分蜂将在近期发⽣。
、从造雄蜂房到出现王台的时间不等,可能与蜂种、季节等因素有关,据刘炽松等在⼴东对中蜂的观察,⼤约需8~13 d,杨冠煌等观察北京中蜂从造雄蜂房到台基中产卵⼤约36~50 d。
王台中出现卵后,蜂王的产卵量突然下降。
杨冠煌等对北京和福州两地中蜂观察,蜂群中出现具卵台基后,蜂王产卵量分别平均下降49%和56%。
分蜂通常发⽣在新王出台前,多在王台封盖后的2~5 d,个别蜂群早的可在王台封盖前2 d,迟的可在王台封盖后的7 d。
⾮正常情况下,分蜂能提前或推迟发⽣。
如在⼈为长期采取毁台的⼲扰下,蜂王在分蜂台内产下卵后就可能发⽣分蜂;因下⾬等外界环境不适合分蜂时,⼯蜂将成熟的王台毁除,以延迟分蜂。
中华蜜蜂土养最简单分蜂方法
中华蜜蜂土养最简单分蜂方法1、均等分蜂法选择6-7框蜂的强群,将蜂箱拿开,在原箱正中左右两边放置2个相同的蜂箱(两箱间隔1米),巢门开口相同,把原有群的子脾、蜜脾和蜜蜂平均放入2两个蜂箱内。
1箱放入原来的蜂王,另一箱诱入1只新产卵蜂王或者成熟王台,也可两箱都诱入成熟王台,如果群有王台,则去除多余的王台,仅保存最好的1个。
放置好后,采集蜂回巢时,不见原来位置的蜂箱,不得已分向左右两侧箱内飞入。
如发现一箱的蜜蜂较少,就把这箱向原位置移近些,或把蜂多的那箱移远一点,两边均衡后停止移动蜂箱,以后蜜蜂数自然就平均了。
此法的优点是对蜂群影响较小,可在较快的时间内化解“分蜂热”,有利于新分群蜂王交尾不成功后的蜂群合并。
不足之处是易受地域限制,不能无限期等距离均衡分蜂,长期等距离均衡分蜂会造成蜂群摆放过于集中,增加盗蜂的几率。
同时为了两箱蜂平衡,移动蜂箱费时麻烦。
等距离均衡分蜂要注意以下三点:一是要早分,如果蜂群已经起台,越早分越好,可从他群引入成熟台最好,防止分蜂后工蜂分蜂情绪尚在,驱动老王带走两边部分工蜂再次分蜂(新王出,两边无王台,分蜂情绪会较快消除);二是分蜂后要逐步向两边拉开蜂箱距离,以便于日后常规管理。
三是晚秋和冬季不能分蜂,适合在分蜂季节。
2、自然与人工结合分蜂法在自然分蜂季节里,只要排查到造有王台的蜂群,不等其王台封盖,就要将老王剪翅。
可剪去一边翅的1/2,致使不能飞翔。
一般在王台封盖后3-5天发生分蜂,晴天的10:30-16:30时注意观察蜂群,出现分蜂,只去箱前寻找落地的蜂王,一般会有蜂团围着蜂王,捉住将其囚入笼中放在巢门外边,片刻间分出的蜂群便会回到原箱中,稍待回箱蜂群安静下来,直接从原群提出6成蜂与框放入新分群。
将蜂王也放入新分群,原群保存一王台与4成蜂即可,若找不到蜂王两边直接挂成熟王台也行。
还可以在出现分蜂,分蜂工蜂以飞出还没回巢时,关闭原箱巢门,搬离原地稍远地方。
在原箱位置放一个事先准备好的新箱和巢脾,找回落地的蜂王,蜂群失王而无法结团,蜂群重新回原址蜂箱,工蜂回巢时将蜂王放入新箱,等蜂群回箱后,把新箱放置于事先备好的地方。
自然分蜂及其控制技术
16APICULTURE OF CHINA自然分蜂及其控制技术廖子俊│文湖南桃源县城万和世家小区 5 栋墨缘蜂疗研究室,415700自然分蜂是蜜蜂群体繁衍的本能,简称分蜂。
它是蜜蜂的一种特殊繁殖方式,蜂王产卵,工蜂哺育,不断增加蜜蜂的数量。
蜂群分蜂前,先要培育一些雄蜂,接着筑造王台,哺育新蜂王。
当新蜂王快要羽化时,一部分蜜蜂便簇拥着老蜂王飞离蜂巢,把旧巢留给新蜂王和剩下的蜜蜂。
原来的一群蜂成了两群,增加的蜂群用来补偿由于饥饿、病害、敌害及其他原因造成的损失,保证种族的繁衍生存。
自然分蜂通常发生在春夏两季蜜源充足、蜂强子多的时期,南方的秋季也有部分蜂群可发生自然分蜂。
不同蜂种的分蜂特性有强有弱,同一蜂种的不同蜂群也存在差异。
这就是说,在分蜂的多发季节,只有部分蜂群会发生自然分蜂,还有些蜂群只出现过分蜂倾向。
一、分蜂原因分蜂的原因非常复杂。
蜂群筑造王台,蜂王在王台中产卵,是发生分蜂热(准备阶段)的具体表现。
促成分蜂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 1.群势强壮蜂群强壮,青幼年蜂逐日增多是分蜂的前提条件。
当年哺育的新蜂更替越冬蜂以后,群势迅速壮大,青幼年蜂用充足的王浆饲喂蜂王,促使蜂王大量产卵。
当蜂王的产卵量达到一定程度时,无法继续提高,哺育蜂分泌的王浆不能充分利用,蜂群变得骚动不安起来。
如果没有可供造脾的地方,它们就没有分泌蜂蜡筑造巢脾的机会,如果此时流蜜量不大,许多采集蜂只能滞留巢内无事可做,使得空间有限的蜂巢变得拥挤不堪,蜂王信息素的传播也受到了影响。
两年左右的蜂王所在的蜂群容易发生分蜂,因为它有一定的产卵力,分蜂以后能够保证种族的繁衍生存。
2.蜂巢拥挤巢内缺乏蜂王产卵的巢脾,限制了蜂王的产卵和哺育蜂的哺育,巢箱窄小,不能扩大,缺少蜜蜂栖息的地方导致蜂巢拥挤,空气流动不畅,巢温不断升高,蜂群经常处于骚动的状态。
在大流蜜期,如果没有存放花蜜的地方,蜜蜂也会怠工,甚至酝酿分蜂。
3.天气闷热春末的气温逐渐上升,温度的变化也会唤起蜂群的生殖本能,不大的流蜜可以促进蜂群发展,促使提前发生分蜂热。
中华蜜蜂分蜂方法技巧
中华蜜蜂分蜂方法技巧
中华蜜蜂分蜂通常有三种方法:
1. 促使蜂群分裂:在蜂群适龄蜂比较多时,加大蜂箱空间、放置分离板、逐渐减低蜂箱温度等方法可以促使蜂群分裂。
将蜂群分裂后,可以将一部分蜜蜂移到新的蜂箱中,成为新的蜂群。
2. 强制分蜂:首先将原蜂群放入一个蜂箱中,并将其放置在一个有一定高度的台子上,然后在蜂箱下方放上一个空蜂箱,蜜蜂会从原蜂箱中飞落到空蜂箱中,形成新的蜂群。
3. 人为分蜂:将蜂群人为地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在原蜂箱中,另一部分放到新的蜂箱中。
可以用蜂母箱或者繁殖箱,将蜂母和一部分蜜蜂放进去,形成新的蜂群。
无论采用哪种分蜂方法,都需要注意以下技巧:
1. 分蜂一般在夏季进行,要选好天气,不宜在阴雨天或清晨、黄昏分蜂,以免影响蜜蜂的飞行
2. 蜂箱的准备:新的蜂箱要提前做好,放置在可连通的地方,上面要有上蜂箱和下蜂箱,促进新蜂群的正常发展。
3. 分蜂后的管理:新的蜂群需要及时给予食物,特别是蜜饵和枯草饼干等。
在新蜂群发展初期,要密切观察,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
中蜂一年可以繁殖几箱,繁殖期是什么时候
中蜂一年可以繁殖几箱,繁殖期是什么时候中蜂一年可以分多少箱蜂取决于分蜂方式、蜂群分蜂性以及环境条件。
1、分蜂方式:如果是自然分蜂,一年可以分2-8箱蜂左右,如果是人工分蜂,主要取决于养殖技术和自然条件,一般可以分十几箱,多的可以达到几十箱。
2、蜂种:相同品种的蜜蜂,其分蜂性也会有较大的出入,尤其是中蜂。
一、中蜂一年可以繁殖几箱1、一箱中蜂一年可以分多少箱蜂取决于分蜂方式,蜂群的分蜂性以及环境条件。
2、如果是自然分蜂,正常情况下,一年可以分2-8箱蜂左右。
如果是人工分蜂,主要取决于养殖技术和自然条件,一般可以分十几箱蜜蜂,如果管理得当,条件适宜,可以达到几十箱。
3、不同品种的蜜蜂的分蜂性不同。
中蜂,分蜂性较强,一年可以自然分蜂1-2次,每次可以分成2-4群不等;而意蜂的分蜂性较弱,一年一般只自然分蜂1次,每次分成2-3群不等。
除此之外,即使是相同品种的蜜蜂,其分蜂性也会有较大的出入,尤其是中蜂。
4、蜜蜂分蜂受到外界蜜源以及环境的影响。
如果外界蜜蜂十分丰富,能够满足蜂群的需求,并且环境气候十分适宜蜂群生存,繁衍,那么蜜蜂的分蜂能力就会更强。
二、中蜂繁殖期是什么时候1、繁殖期(1)中蜂的繁殖期主要分为春繁和秋繁。
(2)春繁:一般以油菜花开花作为参考,在油菜花开花前30-45天左右开始春繁。
(3)秋繁:当地气温持续低于10°C的时候,向前推60天左右。
2、春繁要点(1)立春前后天,挑选一个晴朗天气(最高气温达到7°C),打开蜂箱盖,促使蜜蜂排泄飞行,并及时对不正常的蜂群进行处理。
(2)快速检查蜂群以及巢脾(蜜蜂数量,饲料多少,有无蜂王等),并清理蜂箱底部。
(3)当晴天气温不低于14°C的时候,全面检查蜂群,并将蜂巢缩小,抽出多余的巢脾,做好保温工作。
(4)春季外界蜜源不足,应当进行奖励饲养,刺激产卵。
(5)扩大卵圈,当小巢脾产满卵之后,陆续在卵圈外侧以及边脾处添加空脾。
3、秋繁要点(1)如果是单王群,保持6脾以上的群势。
怎样养好中蜂(九)——中蜂分蜂期管理
怎样养好中蜂(九)——中蜂分蜂期管理姜云光│文浙江衢州市衢江区云溪乡锦桥村浙西周边地区油菜花中期,中蜂进入全年大规模的分蜂高潮,几乎所有蜂群都会在油菜花结束前进行自然分蜂,管理不善损失之大让人难以预料。
主要有下面三种情形:一是强群和分蜂性强或老王中等群,在惊蛰前后遇上高温晴热天气,不少蜂群在王台未封盖时,老王携大批工蜂飞出,相当一部分因收捕不及时而损失;二是遇数天阴雨,无法及时检查和处理蜂群,天气突然放晴,多个中蜂群在差不多时间飞出,甚至无台群也跟着飞出结成一个特大蜂团。
处理不恰当,多只老王被杀,形成无王群和工蜂产卵群;三是因天气因素,处女王无法外出交尾或交尾失败,检查处理不及时会形成工蜂产卵群。
新王群长时间无新蜂出房,新老交替失调,群势不增反降,严重影响油菜蜜产量。
为了避免出现上述情况,应采用以下应对措施。
一、蜂王剪翅法该方法在无蜂箱无设备的情况下用得较多。
剪去产卵王一边的翅膀,可避免飞逃损失。
若能辅之取蜜毁台,控制分蜂效果更好。
对中蜂而言,不提倡单一毁台控制分蜂法,治标难治本。
二、提前人工育王分蜂浙西及周边省份采集春桂花的蜂群繁殖快,起群早,一般比早春无花可采的蜂群提前半个月进入分蜂期,要提早进行复式移虫育王(育王方法请参考2018年第10期《怎样养好中蜂(一)》)。
我地在2月底或3月初移虫,这时最好群中雄蜂已封盖,3月上旬分蜂,导台,处女王出房。
3月20日前后新王产卵,正是油菜大流蜜期,新王群负担轻,利于增产增收。
此时也是造新脾的好时机,割去旧巢脾下半部分,加入新王群,可造出优质工蜂脾供新王产子,上半部分储存蜂蜜。
造脾、繁蜂、采蜜三不误。
如用半张或整张巢础造脾,蜂蜜产量会减少。
春季蜂脾关系应蜂脾相称。
第一次人工分蜂,组织交尾群一般选择全场中有分蜂意念、见台基的蜂群,这样能有效控制自然分蜂。
实施第一次人工分蜂的群数10~20群为宜。
三、自然分蜂收捕的自然分蜂群和新王群一样,都具有较高效益,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实施部分蜂群进行。
中蜂自然春繁
24APICULTURE OF CHINA中蜂自然春繁毛玉南1 孙群2│文1湖北宜昌市长阳县畜牧兽医服务中心;2湖北宜昌市秭归县屈原镇新安路八号自中蜂活框养殖以来,春繁说到最多是蜂多于脾,紧脾到隔板外有半张蜂量。
脾多于蜂春繁,就是不会养蜂。
蜂多于脾开繁,适应追赶花期的职业养蜂人。
在流蜜期到来时,能提前培育出采集蜂,做到分蜂采蜜有条不紊。
蜂多于脾繁殖方法,如何喂粉?如何喂糖?如何掌控糖的饲喂量,何时加脾?这是一个纯技术活。
业余养蜂人时间有限,能否找到一个技术要求低的繁蜂方法呢?我们实验对比发现,脾多于蜂的中蜂自然开繁模式比较好。
脾多于蜂自然开繁,只要箱内蜂群能结团,巢脾不缺蜜,蜂群在蜜源承载范围内,不需喂粉不需喂糖。
在湖北宜昌,油菜花中期,一样能繁殖成强群。
虽然摇蜜不如紧脾繁蜂产量高,但在人为控制分蜂情况下,留两个王台,老王和先出房的处女王可以分出两个自然分蜂强群,用分蜂群的价值抵扣摇蜜的收入,后者收入更高。
1群自然春繁蜂,分蜂两群,原箱留1群,出现3个蜂群的断子,对蜂群健康发展非常有利,分蜂群有“造脾多,采集多,哺育多”三多积极性,这点比紧脾繁蜂有优势。
中蜂自然开繁,并不是放任不管,相对紧脾开繁需要一个多月的管理时间,自然开繁只要几分钟整理巢脾过程。
自然开繁如何布巢?首先巢脾储蜜要充足,每张巢脾要有三四指宽封盖蜜。
如有5脾蜂量,挑选2张大蜜脾靠两边,把中间3张脾蜜区以下的老脾割成半圆形,让蜂在割空的蜜脾下结团成球形繁殖。
4张脾中间割2张,3张脾中间割1张,2张脾全割成半圆。
中蜂自然繁蜂,开始造脾很小,成奇数脾,中间产卵。
由于内需小,繁殖期温度低,不需要喂糖喂粉。
天气晴朗,有零星蜜粉进箱,足够蜂群繁殖。
以后随着外界野花增多,蜂群也开始强盛起来。
定地养蜂少,选择中蜂自然开繁是业余养蜂爱好者不错的选择。
六、提倡小转地养蜂转地放蜂,追花夺蜜,跟着蜜源走,的确能提高产量,增加效益。
小转地放蜂的好处是运费开支少,家中农活不丢,附近情况熟悉,风险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然分蜂分蜂是蜜蜂群体自然增殖的惟一方式,对蜜蜂种群的繁荣意义重大。
分蜂活动可使蜂群数量增加和分布区域扩大,促进蜜蜂种群繁荣。
但是,分蜂对养蜂生产则影响很大。
在分蜂的准备期间蜂群呈"怠工"状态,减少采集、造脾和育虫,限制蜂王产卵,蜂群的这种"怠工":状态在蜂学术语中称为分蜂热。
如果分蜂发生,将使原群的群势损失一半以上,所以,控制分蜂热成为蜜蜂饲养管理中的关键技术之一。
深入了解蜂群的分蜂行为,掌握促使分蜂的因素和分蜂机制,对抑制分蜂热、避免发生分蜂是十分重要的。
分蜂的时间分蜂一般在春季发生。
蜂王率领蜂群的成员迁移,将王位让给另一只蜜在侦察蜂外出寻找合适的筑巢地点时,分蜂的蜂群在原来的蜂巢附近休此时的蜜蜂决不会发动攻击,因为它们离巢时有充分准备,个个口含蜂分蜂前准备分蜂的准备过程顺次包括造雄蜂房、培育雄蜂、造王台、蜂王在台基内产卵、培育蜂王等。
蜂巢内出现分蜂台基后,工蜂逼迫蜂王到台基中产卵,并开始减少对蜂王的哺育,以使蜂王的腹部收缩,蜂王产卵逐渐减少。
分蜂王台封盖前后,工蜂停止对蜂王提供王浆,蜂王腹部进一步收缩,以适应分蜂时飞翔的需要;工蜂减少出勤,停止造脾,许多工蜂聚集在巢内的空处、巢脾的上角。
若工蜂在巢门前大量集结,呈挂"垂髯",则分蜂将在近期发生。
、从造雄蜂房到出现王台的时间不等,可能与蜂种、季节等因素有关,据刘炽松等在广东对中蜂的观察,大约需8〜13d,杨冠煌等观察北京中蜂从造雄蜂房到台基中产卵大约36〜50 d。
王台中出现卵后,蜂王的产卵量突然下降。
杨冠煌等对北京和福州两地中蜂观察,蜂群中出现具卵台基后,蜂王产卵量分别平均下降49%和56%。
分蜂通常发生在新王出台前,多在王台封盖后的2〜5d, 个别蜂群早的可在王台封盖前 2 d,迟的可在王台封盖后的7 d。
非正常情况下,分蜂能提前或推迟发生。
如在人为长期采取毁台的干扰下,蜂王在分蜂台内产下卵后就可能发生分蜂;因下雨等外界环境不适合分蜂时,工蜂将成熟的王台毁除,以延迟分蜂。
在蜜蜂饲养管理中,可根据分蜂过程的发展阶段预测分蜂。
造雄蜂房和培育雄蜂是分蜂的早期预报,预示分蜂的准备活动已开始。
出现分蜂王台是分蜂的中期预报,蜂群即将出现分蜂热。
以上现象还不能准确地预计分蜂发生的时间,气候变化、蜜粉源的丰富度、群势的发展速度及蜂群的管理方式和水平, 都会影响分蜂的进程。
分蜂王台中出现卵,则是分蜂的近期预报。
蜂王产卵已开始下降,随即就会出现工蜂怠工,一般情况下分蜂将在半个月内发生。
蜂群中出现封盖王台,则是分蜂的紧急预报,分蜂将在一周内发生。
分蜂行为分蜂多发生在晴暖天气的7 时至16时,最多发生在11时到15 时。
阴雨天很少发生分蜂,久雨初晴往往发生分蜂比较集中,闷热的天气易促使分蜂。
分蜂当日早晨,蜜蜂极少出巢采集,相当多的工蜂聚集在蜂箱前壁外侧和巢门踏板下。
分蜂前所有参加分蜂的工蜂,蜜囊中都吸满蜂蜜。
由于吸饱蜂蜜的工蜂,腹部弯曲不便,不能使用螫刺,所以刚开始分蜂的工蜂性情温驯。
分蜂开始时,巢外有少数工蜂在巢前低空飞绕,随后飞绕的蜜蜂逐渐增多;巢内部分蜜蜂开始跳"呼呼舞",促使整个蜂群在巢内骚动起来。
几分钟后,大量蜜蜂从巢门涌出,蜂王也随分蜂的工蜂出巢。
参加分蜂的蜜蜂先在蜂场上空飞绕, 然后在附近选择树干或其他有一定高度的附着物(如房沿下、木桩等)结团。
当蜂王进人分蜂团后,飞绕的工蜂快速落到蜂团上。
稳定结团后,蜂团下方中央常内陷成空洞以利于通气。
如果分蜂团中无王.结团的工蜂将飞散,从新寻找有蜂王的蜂团集结,或散团飞归原巢。
利用这一特性,可在分蜂季节采取老蜂王剪翅措施,以防发生分蜂造成蜜蜂飞失。
蜂团常稳定于原地2〜3 h,养蜂人应抓住此时机收捕分蜂团。
此后部分侦察蜂离团寻找新巢址,然后飞回蜂团舞蹈以指示新巢方位,吸引更多的侦察蜂前去察看。
当有足够多的工蜂舞蹈指示同一方位后,蜂团散开,新分群飞向新巢。
途中蜜蜂打圈呈集团向前飞行,高度约3〜5m,速度与人慢跑差不多。
分蜂团起飞后,常有养蜂人手提收蜂笼跑步追赶。
自然分出群到达新巢时,侦察蜂先落在新巢门前举腹扇风,招引蜜蜂入巢。
进巢后蜜蜂便开始在巢内团集造脾、出巢进行认巢飞翔和采集粉蜜,守卫蜂电在巢门前没岗。
哺育蜂开始积极饲喂蜂王,蜂王卵巢重新发育,不久便大量产卵。
蜂群的活动很快恢复正常。
分蜂次数与蜜蜂的群势和蜂种有关,多数蜂群只分蜂一次。
分蜂发生后不久,原群王台中第一个处女王出台。
一般情况下, 出台后的处女王积极寻找并破坏王台,蜂群的分蜂即告结束;但是,如果蜂群的分蜂热仍很强烈,工蜂就会保护王台,不让处女王接近,同时逼迫处女王出巢再次进行分蜂。
第二次分蜂常附带很多雄蜂。
因处女王比老蜂王活跃,所以处女王分蜂团往往结团较高。
第二次分蜂的分出群有时会在结团前因处女王返回原巢而暂时终止,参与分蜂的工蜂返巢后再度逼迫处女王分蜂。
东方蜜蜂的分蜂性比西方蜜蜂强,西方蜜蜂往往只分蜂一次。
促使分蜂的因素促使分蜂的因素主要包括环境因素和蜂群因素。
环境因素是分蜂的外因, 包括外界环境因素和巢内环境因素;蜂群因素是分蜂的内因,包括蜜蜂群势、蜂王状态、卵虫数量、哺育蜂数量等。
此外分蜂还与季节有一定的关系。
1.环境因素促使分蜂的外界环境因素主要是蜜粉源条件和气候条件。
较丰富的蜜粉源为蜜蜂的群势发展和分蜂后的蜂群生存提供了物质条件,所以分蜂均发生在蜜粉源较充足,蜜蜂群势增长的季节。
闷热的气候可使分蜂热增强,促成分蜂提前发生。
巢内环境方面,蜂巢拥挤、通风不良、巢温过高、粉蜜充塞压缩子脾、供蜂王产卵的巢房不足、缺乏造脾余地等,都能加剧分蜂热程度。
2.蜂群因素强盛的群势是分蜂的前提,这是蜜蜂与环境适应的结果,因为弱群分蜂后的分出群和原群生活力减弱。
蜂王状态、卵虫数量、哺育蜂数量是影响分蜂热相互关联的因素。
新蜂王控制分蜂能力比老蜂王强,因为新蜂王产生并释放的蜂王物质较多。
新蜂王产卵力强,使蜂群中有更多幼虫,减少或避免蜂群哺育力过剩。
由于幼虫少、哺育蜂多,产生蜂群哺育力过剩,是导致分蜂的重要因素。
3.季节因素分蜂热程度与季节有关,分蜂季节蜂群普遍发生分蜂热,即使群势不是很强。
在云南昆明,中蜂分蜂的季节仅限于2-4月和8-10月,其他季节即使达到8〜10足框的强群也基本不分蜂。
长白山中蜂自然分蜂多发生在5月中旬-6月中旬。
分蜂机制为什么上述众多的因素都能促使分蜂的发生,这就是分蜂机制的问题。
解决分蜂机制问题,可以从根本上控制分蜂。
通过对分蜂行为的观察,发现从建造台基到迫使蜂王在台基中产卵、培育新王、减少对蜂王饲喂使其腹部收缩、驱赶和引导蜂王离巢分蜂等一系列分蜂行为均由工蜂主导,蜜蜂行为往往与自身的生理发育有关,因此研究工蜂生理变化与分蜂热的关系是十分必要的。
通过对东方蜜蜂和西方蜜蜂的大量解剖研究发现,与无分蜂热的蜂群相比,分蜂热蜂群中工蜂卵巢出现不同程度的发育,由此推断,工蜂卵巢发育与分蜂行为密切相关。
但蜂王存在是分蜂的前提条件之一,若因失王导致的工蜂卵巢发育是不分蜂的。
因此分蜂机制是,在蜂群中蜂王存在的前提下,卵巢发育的工蜂导致蜂群的分蜂行为。
进一步研究分析,能够促使分蜂的因素都直接或间接导致工蜂卵巢发育。
可将能促使分蜂的内、外因综合归纳为蜂王物质不足、工蜂营养过剩和环境温度偏高等三个直接导致工蜂卵巢发育的因素。
1.蜂王物质不足蜂王物质的主要功能之一是抑制工蜂卵巢发育。
蜂王物质绝对不足是因蜂王老弱,蜂王物质释放不足造成的,所以,新蜂王的控制分蜂能力比老王强。
在强群中虽然蜂王较好,但因工蜂数量多,使得每个工蜂等到的蜂王物质相对不足,同样引起工蜂卵巢发育。
2.工蜂营养过剩蜜蜂卵巢发育以脂肪体的发育为前提,发育的脂肪体释放卵黄原蛋白,为卵巢发育提供了物质基础。
在活动季节工蜂脂肪体与卵巢发育有正相关关系。
工蜂营养过剩促使脂肪体超常发育,因而导致工蜂卵巢的发育。
工蜂营养过剩的直接原因是大量的蜜蜂出房,哺育蜂增多,在粉蜜充足的前提下,因分泌的王浆过剩而自耗。
工蜂营养过剩的间接原因是工蜂因工作量不足,体内营养消耗少造成的。
强群青壮工蜂多,外界蜜源泌蜜量不大,巢内粉蜜已贮满,又无造脾余地,工蜂不能投入采酿活动;或蜂王产卵锐减,巢内幼虫少,哺育工作减轻,导致工蜂无事可干。
3.环境温度偏高通过对不同环境温度下纱笼中工蜂卵巢发育的观察,发现低温季节工蜂卵巢很少发育,而天气较热则大量工蜂出现卵巢发育现象,这可能是因温度偏高无需工蜂大量耗能产热以维持巢温而减少营养消耗造成的。
环境温度偏高主要由两方面原因造成:一是群势强盛致使巢内拥挤和通风不良;二是由于气候闷热或蜂箱遮荫不足.阳光长时间直射导致巢内温度偏高。
分蜂时,老蜂王只带走少数蜜蜂,留多点蜜蜂给新蜂王。
对于分蜂,专家们提出两种解释:蜂蜜生产不足,有更多的蜂房用作子脾,这时蜂王产卵增加,必须通过分蜂解决;或者由于激素的原因促使新蜂王诞生,迫使老蜂王离巢而去。
分蜂预防(一)人为地削弱强群,一次性另立新群准备蜂箱,在群势过强的蜂群中,抽出带蜂的出房子脾、老蜂盖子脾一二张,抽足一个继箱群的蜂量,布置好蜂脾,次日傍晚介绍一只产子蜂王或者成熟王台,同时加入王浆,当即成为生产群,这种做法,既能消除分蜂热,又能增加生产群,可有效地提高经济效益。
(二)强弱群互调子脾削弱强群,根据群势强弱情况,从强群中抽出出房子脾或老蜂盖脾,补充弱群、新王群或者双王群,有意识地削弱强群。
再把弱群、双王群中的卵、早脾、空脾或巢础框,加入哺育蜂过剩的强群中,加重其哺育负担,迫使其消除分蜂意念。
(三)选用优质蜂王,更替老、劣王老劣王释放的蜂王物质减少,则每只工蜂得到的蜂王物质相对不足,就会促使分蜂意念。
去掉老劣王,换上能维持强群的优质新王,增加了母蜂物质就能削弱分蜂意念,保持强壮群势。
(四)加强蜂群观察,及时采取措施蜂群分蜂前是有预兆的,要仔细观察和掌握每箱蜂的情况,蜂王是否有缩体、出勤蜂是否减少、巢门前可有“胡子蜂”等等。
尤其是在雨后初晴的上午9时到下午 3 时要特别注意,若有分蜂迹象,应立即采取措施,如扣除蜂王等。
分蜂热产生之时,正是一年养蜂生产最忙之日。
如没有时间仔细检查,往往不能发现做在巢脾隐遮处的自然王台。
有了王台或新王,就会加速自然分蜂。
因此,即使工作再忙,也必须仔细检查,及时刈除自然王台。
(五)对调强弱群位置,平衡群热把群热过强、有可能产生分蜂热的蜂群,与弱群的位置对调,人为地削弱强群、增强弱群(小群),这样既削弱了强群,又加强了弱群(小群)。
此操作简便,也不影响蜜蜂采集。
调位时间宜在傍晚,以天将昏暗时为宜。
(六)多养双王蜂,增加蜂王物质浓厚的蜂王物质,是维持强群的重要因素,巢内蜂王物质不足,就会促使蜂群产生分蜂意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