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碳税问题的研究

合集下载

碳税理论实践问题研究综述

碳税理论实践问题研究综述

0 前 言
理污染或用 于激励 其 投入 节 能环保 领 域 ; 是 基于 双重 红 三
政府在增 加与环境相关 的税 收收 入 同时 , 比例降 同 自改 革开放 以来 , 国经 济高 速增 长 , 我 取得 辉煌 业 绩 。 利理论 , 财产或者利润等方 面的税收收入 。 在 取 得 成 绩 的 同 时 , 们 发 现 经 济 的 快 速 增 长 是 以 能 源 的 低从工 资所 得 、 我 过度 消耗 和环境 的严 重污 染 为代 价 。化石 能 源大 量 消耗 , 2 国 内碳 税 的研究 概述 温室气体 的排放 量正 逐年 上 升 , 由此 导致 了全 球 气候 变 化
2 1 碳 税 基 础 理 论 的 研 究 .
1 国 外 碳 税 的 研 究 概 述
国外 对碳税 的研 究 , 最早 起 源于庇 古 税 , 经过数 年 的发
展 , 经 形 成 了 从 基 础 理 论 到 应 用 理 论 , 及 具 体 的 税 收 实 已 以 践 的完整基本框架 。
含 量 或 碳 排 放 量 征 收 的一 种 税 。
2 2 碳 税 应 用 理 论 与 实 践 研 究 .
英 国经 济 学 家 Arh rC io (9 2 根 据 外 部 性 理 论 tu .Pg u 1 6 ) 指 出 , 使 环 境 外 部 成 本 内 在 化 , 由 国 家 采 用 干 预 的 手 段 要 应 进 行 外 部 性 的 内 部 化 , 是 通 过 税 收 或 补 贴 的 办 法 , 除 边 就 消 际 私 人 成 本 和边 际 社 会 成 本 相 背 离 的 状 况 , 对 边 际 私 人 即
的影 响 , 从 碳 税 的课 税 对 象 、 率 选 择 和 实 施 方 案 等 方 面 并 税 提 出政策建议 。

国际贸易中隐含碳与碳关税_碳税征收之探究

国际贸易中隐含碳与碳关税_碳税征收之探究

国际贸易中隐含碳与碳关税_碳税征收之探究论文报告:国际贸易中隐含碳与碳关税-碳税征收之探究一、引言国际贸易是国与国之间唯一的、跨越国界的贸易模式,它在推动全球经济发展与贸易活动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但随着全球气候问题的日益严重,碳排放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为了控制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各国纷纷出台了碳排放限制措施。

在这一背景下,国际贸易中的隐含碳问题和碳税征收已成为国际贸易领域的重要议题。

本文以国际贸易中的隐含碳和碳税征收为研究对象,以会计学视角为基础,在回顾国际贸易中隐含碳和碳税征收的历史与现状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现行的碳税征收制度与政策措施及其实际效果,以期探讨如何建立更为完善的碳税征收制度和政策。

二、隐含碳与碳关税隐含碳是指在产品生产和运输过程中所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但又不被纳入到产品成本和价格中的碳排放。

在国际贸易领域,隐含碳给国际贸易带来了不公平的竞争,从而改变了全球贸易格局。

由于隐含碳带来的贸易壁垒和不公平竞争现象,碳关税及其征收制度被提出并逐渐成为各国采取的主要手段之一。

碳关税是指在进口过程中对隐含碳进行征收的税收制度。

与传统成本税相比,碳关税能够使消费者和生产者在决策时更多地考虑环境成本。

三、碳税征收制度与政策效果分析1.碳税征收制度目前,世界上各国对于碳关税征收实行的方式和制度不尽相同。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税率的设置方式。

有的国家将税率与温室气体排放挂钩,由有关部门对温室气体排放量进行测定和评估,以判断税率的高低。

而有的国家则采用固定的税率。

(2)税收使用方式。

一些国家将征收的碳关税作为政策资金用于经济、能源和环境领域的投资和创新。

而另一些国家则将电力、水、煤和原油作为能源来源,收取统一的能源税。

2.碳税政策效果(1)环境效应。

设置碳税征收制度能够有效促进碳减排和环境保护。

征收的碳税能够提高能源价格,进而减少人们的能源消费,从而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量。

(2)经济效益。

基于CGE模型的碳税政策影响研究

基于CGE模型的碳税政策影响研究

基于CGE模型的碳税政策影响研究【摘要】本文使用CGE模型研究了碳税政策对经济的影响。

首先介绍了CGE模型及其应用,接着详细讨论了碳税政策的设计与实施。

然后分析了碳税政策对经济结构、生产者和消费者以及宏观经济的影响。

通过研究发现,碳税政策会对经济造成一定影响,但其对环境的保护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

在对碳税政策的影响进行评价,并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最后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

本研究可为政府制定碳税政策提供参考,同时也为相关领域的学术研究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碳税政策、CGE模型、经济结构、生产者、消费者、宏观经济、影响评价、政策建议、研究展望1. 引言1.1 背景介绍碳税是一种通过对碳排放征税来约束温室气体排放的政策工具,旨在推动经济向低碳方向转型。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问题日益严重,各国纷纷采取碳税政策以应对气候变化挑战。

在中国,近年来也加大了对碳税政策的研究和实施力度。

碳税政策的实施对经济发展、产业结构、生产者、消费者和宏观经济都会产生影响,因此加强对碳税政策影响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基于CGE模型,旨在探讨碳税政策对经济的影响,为政府制定碳税政策提供理论依据和政策建议。

通过量化研究碳税政策的影响,可以评估其对GDP增长、收入分配、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为政策制定者提供参考。

深入了解碳税政策的影响机制,可以更好地引导企业和个人改变生产和消费行为,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本文旨在通过基于CGE模型的研究,深入探讨碳税政策的影响路径和机制,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促进碳减排工作的深入开展。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基于CGE模型的碳税政策影响研究,深入分析碳税政策对经济结构、生产者、消费者和宏观经济的影响,为政府和企业提供科学依据和政策建议。

具体来说,本研究旨在探讨碳税政策的设计与实施情况,从理论和实证角度考察碳税政策对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效果,分析碳税政策对生产者和消费者行为的影响机制,并评估碳税政策对宏观经济增长、就业和福利的影响。

博弈论视角下碳税相关问题研究

博弈论视角下碳税相关问题研究

2 丹 广吐 l ( c 1 ( e c 2 / a , 9 + 9- ,a
q= = / ac l l ( 1 3-) u u l ( c l 2 /a 1 = = 9— )
( ) 采用保 护 环境 的 生产 方式 。 三 A B不 采用 保护 环境 的 生产 方式
三 、 收 企 业 碳 税 的优 势 分 析 征
博 弈 只有一 个 纳什均 衡 解 ( 不保 护 , 不
保 护 ) 因此 。 以得 出结 论 : 果 只 在 。 可 如
格 外地 关 注 。 国财 政部 财 科所 课题 组 我 在其 发 布 的 《 国开征 碳税 问题研 究 》 中 的 报 告 中称 。可 以考 虑在 未 来 5年 内 ( “ 二五 ” 划 内 ) 即 十 计 开征 碳税 。 本文 正 是基 于 此背 景 , 我 国征 收碳 税前 后 企 对 业行 为 可能 的变 化 进行 博弈 分析 。
0 只; Z
21 0 1年 l 3
G { A
财 税 纵 横
博弈论视 角下礞税相关 问题研究


引 言
自2 纪 8 0世 0年 代 以来 。 国历 届 我
境 保 护 , 边 际 成 本 增 加 为 c (l c。 则 lc > ) 最 后假 设 A和 B同时 决定 各 自产量 。
碳 税 税 则 的 制定 是 一项 非常 严 谨 的工 作 。 征税 的范 围到 税率 的 制定 都 从 需要 进行 一系 列 的设 计 。 税在 促进 环 碳 保方 面最 直接 的两 大 优势 : 是 促进 企 一
q, lB的产 量 为 q , 2 则市 场 总产 量 为 Q =
经过 上 面 的分析 , 可以 得到 企业 A 和 B的策 略的得 益矩 阵 , 表 1 示 。 如 所

基于增长视角的中国最优碳税研究_姚昕

基于增长视角的中国最优碳税研究_姚昕

基于增长视角的中国最优碳税研究*姚昕刘希颖内容提要:气候变化问题目前已成为全球关注的问题,探索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成为气候变化背景下人类必须作出的共同选择。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碳排放国,需研究在保障经济发展的前提下,如何进行经济转型和碳减排。

碳税作为有效的市场减排手段,为各国政府所提倡。

本文从微观主体出发,充分考虑中国经济增长阶段性特征,并通过求解在增长约束下基于福利最大化的动态最优碳税模型,得到最优碳税征收路径,并测算其宏观影响。

结论发现开征碳税有利于减少碳排放,提高能源效率,并可以调整产业结构。

在保障经济增长的前提下,中国最优碳税是一个动态的渐进过程。

随着经济增长,经济社会承受力不断提高,最优碳税额逐渐上升。

在具体的政策实施中,开始比较低的碳税可以使经济社会避免受到比较大的冲击。

关键词:最优碳税二氧化碳排放产业结构调整宏观经济影响一、引言人类对能源开发利用产生的环境冲击已然成为自身存在的主要障碍,目前尤为关注的是二氧化碳排放所酿成的日益严重的全球温室效应,由之,气候变化问题已经凸显为当下全球需要直面解决的重大议题。

联合国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 C)推断,如果将全球温度上升限定在2e)4e之间,到2050年温室气体排放量必须降至2005年水平的50%)85%。

当共同应对气候变化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探索并实践低碳经济这一崭新的发展模式,必将成为气候变化背景下人类的必然选择。

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制度和行动将对未来世界经济和国际政治产生长远而深刻的影响。

以5京都议定书6、5哥本哈根协议6等为代表的全球性减排合作一直没有停止,各个国家和地区都实施或计划实施各种温室气体减排政策措施。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和增量国家。

根据荷兰环境评估局(MNP)的评估报告,2006年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达到62亿吨,第一次超过美国,成为第一排放国;2007年为6712亿吨,占世界总排放的2413%,2007年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是2000年的两倍,占同期世界排放增量的64%。

碳中和发展下的碳税政策研究与实施效果评估

碳中和发展下的碳税政策研究与实施效果评估

碳中和发展下的碳税政策研究与实施效果评估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日益突出,各国纷纷采取碳中和发展目标,以实现碳排放的减少和可持续发展。

而碳税政策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手段之一,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实施。

本文将探讨碳中和发展下的碳税政策研究与实施效果评估。

一、碳中和发展的背景和意义碳中和发展就是在经济社会的发展过程中,通过减少碳排放量,或与之等量的减少或消除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碳平衡或碳负荷。

这是一个具有全球意义和长期影响的重要目标,旨在应对气候变化,保护地球环境。

碳中和发展的背景在于,过度的碳排放已经导致了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等问题的日益突出,严重威胁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碳中和发展,可有效减少碳排放,改善环境质量,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

碳税政策作为实现碳中和发展的一种重要手段,通过对碳排放进行经济惩罚和激励,引导企业和个人减少碳排放,从而推动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

二、碳税政策研究的必要性1. 经济激励:碳税政策可以通过提高碳排放成本,激励企业和个人转向低碳发展模式,促进技术创新和绿色产业的发展。

2. 环境效益:通过碳税政策,可以减少碳排放,降低大气温室气体浓度,减缓气候变化,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3. 资金支持:碳税的征收可以为可再生能源、清洁技术等低碳产业提供可观的资金支持,推动碳中和目标的实现。

三、碳税政策研究与实施的效果评估1. 政策效果评估通过对碳税政策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可以客观地判断政策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首先应该从碳排放量的减少、企业转型升级、经济增长等方面进行评估。

同时还应综合考虑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等因素,全面评估碳税政策的影响。

2. 企业响应评估企业作为碳排放的主要来源,对于碳税政策的响应至关重要。

通过对企业的调研和实地考察,可以评估企业对碳税政策的接受程度、对低碳技术的应用情况、对碳中和目标的实现程度等进行评估,为政策的调整和完善提供依据。

3. 社会参与评估碳税政策的实施需要广泛的社会参与和支持。

碳关税相关研究综述

碳关税相关研究综述

于 同年 日本 的 C 排放总量 ,是德国、澳 O
大 利 亚 排 放 总 量 之 和 ,是 英 国全 国排 放 量
的 2倍 多。
境调 节税并无本 质差别 。
碳 关 税 的 提 出背 景 之 一 是 非 均 衡 碳 减
关 于 碳 关 税 合 法 性 与 可 行 性
的 研 究
减 排 国家如果 实施 边境碳 调整措施 , 必须与 \_ /r v O规则相一致 。 但碳关税在 \- /r vO
次 能源 消费 碳排 放 总量 的 1 4 / / —1 3;
出 口约 占 当年 C 放 总量 的 2 1,相 当 0排 3/ o
2 0 年 仅 出 口货物 产 生 的 C 04 O 隐含 排放 净
上海
2 04 ) 044
目编号 :(9Y ¥45 ) )
▲ 基金项 目:上海 市教育委 员会科研创新 项 目资助 ( 项
内容 摘要 :在 国 际理论 界 ,对碳 关税 的 关 注 由 来 已久 , 已 经 形 成 了丰 富 的 成 果 。 本 文从 碳 关 税提 出背 景 、合 法性 、 可 行 性 以 及 有 效 性 等 方 面 ,对 国 内外 相 关研 究 进 行 了 系 统 梳 理 ,并 给 出 了 相 应评 述 。 文章 指 出 ,相 对 发 达 国家 而
作 为 “ 界 工 厂 ”和 国 际 贸 易 中 “ 世 隐含 碳 ” 大 国 , 是 受 碳 关 税 影 响最 为深 远 的 国 家 , 将
有 国际环境协议 中专门规定的支持 ,在气 候变化问题 中的碳税调节难免要发生冲突。
Be ma n和 B o m ( 0 5) 过 对 ir n rh 20 通
有 弓起 冲 突 , 由于 非均 衡碳 减排所

“双碳”目标下征收碳税的研究

“双碳”目标下征收碳税的研究

“双碳”目标下征收碳税的研究引言把气候变化问题放在国家社会生产与生活发展工作的重要位置,这是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十年来我国在调整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上的重大改变。

积极推行绿色健康发展,将生态文明建设摆在社会发展与建设的重要位置,对实现我国高质量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我国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上的实施已提前达成预期目标,对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作出了重要贡献。

同时我国也应积极借鉴其他国家与地区碳税征收方面的举措,对我国当前碳税作出良好改革,为进一步实现社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及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的良好巩固创造条件。

一、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征收碳税认识(一)关于碳税的界定及认识“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是我国向国际社会作出的承诺,使得中国开始对降低碳排放有了新的认识,也就意味着中国开始进入到了节能减排的新时代。

随着“十四五”规划及现代社会的发展,也就明确了达到碳达峰、碳中和的基本目标及相关战略,也开始采取了更加有力且强硬的政策和措施。

我国在这个背景下,也就重新审视了碳税的相关问题。

要研究相关碳税政策首先要明白碳税政策的界定,碳税的定义是专门针对碳排放而且是专门以二氧化碳排放量为标准的相关税种,税种的相关政策都是以二氧化碳为内容,无论每个国家的政策及其实现方式如何,其税收政策制定的对象与目的都与二氧化碳有关。

现阶段我国的碳税政策并不完善,不是专门针对二氧化碳排放量而设立的,使得税收缴纳缺乏针对性与法理性。

(二)碳价格机制中的碳税与碳排放权之间的互换原则现阶段针对碳排放有两个相关政策,一是碳税,另一个是碳排放权交易,也被广泛称为碳定价政策。

碳税和碳排放权交易作为不同类型的环境规则手段,是低碳减排发展模式下理论界争论的焦点。

碳税是通过税收手段,将因二氧化碳排放带来的环境成本转化为生产经营成本。

碳税具有见效快、实施成本低、税率稳定、可实现收入再分配等优点,但是也具有对碳排放总量控制不足等缺点。

基于CGE模型的碳税政策影响研究

基于CGE模型的碳税政策影响研究

基于CGE模型的碳税政策影响研究碳税政策是指通过对二氧化碳排放进行税收征收的措施,旨在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降低对气候变化的影响。

而CGE模型(计量一般均衡模型)是一种经济模型,通过研究产业和市场的相互作用,可以预测政策变化对经济的影响。

基于CGE模型的碳税政策影响研究主要分为三个方面:经济效应、环境效应和社会效应。

碳税政策的实施将会对经济产生一定的影响。

通过CGE模型,我们可以研究碳税对各个产业的影响,例如能源、交通、制造业等。

碳税的实施将提高能源和碳排放成本,这将导致高碳排放产业的利润下降,而低碳排放产业的利润可能会增加。

碳税还会对就业产生一定的影响,高碳排放产业的就业可能会减少,而低碳排放产业的就业可能会增加。

碳税政策的实施将对环境产生显著效果。

通过CGE模型,我们可以预测碳税对二氧化碳排放的减少效果。

实施碳税将鼓励企业减少碳排放,提高能源使用的效率。

这将有助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降低对气候变化的影响。

通过碳税政策的实施,还可以逐步转变能源结构,加大对可再生能源的投资和使用。

碳税政策的实施将对社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通过CGE模型,我们可以研究碳税对消费者和企业的影响。

碳税将导致能源和碳排放成本的增加,这将反映在商品和服务的价格上。

消费者可能需要支付更高的价格来购买高碳排放的产品,这将对低收入家庭和中小企业造成一定的负担。

政府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减轻这种社会负担,例如通过减税或提供补贴。

基于CGE模型的碳税政策影响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碳税政策对经济、环境和社会的影响。

通过对这些影响的研究,政府可以更好地制定碳税政策,从而有效地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保护环境,推动可持续发展。

碳税法律制度研究

碳税法律制度研究

碳税法律制度研究摘要:世界经济正逐步迈入低碳经济时代,中国也面临着从高碳经济向低碳经济的转型。

碳税作为保护生态环境的经济手段,在低碳经济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

通过分析低碳税法的理论,价值,借鉴发达国家现有的碳税制度,来构建我国的碳税法律制度。

关键词:低碳经济碳税法律制度一、碳税概述(一)碳税概念辨析简单而言,碳税就是针对二氧化碳排放征收的一种税。

更具体地看,碳税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为目的,对化石燃料(如煤炭、天然气、汽油和柴油等)按照其碳含量或碳排放量征收的一种税。

①碳税存在如下特点:(1)起步晚,是在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排放温室气体破坏生态环境日渐受到重视的前提下,得以推出和发展;(2)目的明确,以二氧化碳的减排征收为目的;(3)征税对象特定化,征收范围较窄,主要是针对化石燃料;(4)计税依据特殊,按照化石燃料的含碳量或碳排放量,各国依照本国实际情况略有不同。

(二)碳税对发展低碳经济的意义第一,碳税是使外部性费用内部化的有效手段。

将高碳排放与高付费、低碳排放与低付费、无碳排放与不付费结合起来,把环境污染损害费用、治理费用、服务费用等直接计入物品价格、服务价格或各种活动的价格中,从源头上控制碳排放,促进经济政策与生态环境政策的有效结合。

第二,推动技术创新,改造高碳产业。

推动企业开发廉价、清洁、高效新能源技术,提高低碳能源的开发利用,促进低碳产品的推陈出新,有效调节资源配置,进行产品生产和消费结构的改革,减少生产制造型企业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大力发展核能、风能、水能、太阳能等低碳或无碳能源。

第三,改变消费者的行为方式,倡导低碳化生活。

在消费观念上优化人们的生活方式,建立合理的消费观念,进行适度消费。

倡导低碳化生活方式,尊重自然,节约能源和资源的使用,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二、外国碳税制度碳税开征是以降低二氧化碳排放,保护环境为主要目的,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的一些北欧国家开始推行,后来逐步引入各发达国家。

碳排放权交易的税务研究

碳排放权交易的税务研究

碳排放权交易的税务研究
碳排放权交易活动涉及到的税务问题主要包括增值税、所得税和企业所得税等方面。

在增值税方面,若碳交易活动属于商品购销行为的一种,则应按照相关法规规定,将交易额纳入到增值税征税范围之内;而若碳交易活动被视为一种服务行为,则其便不需要交纳增值税。

所得税和企业所得税是碳排放权交易活动中另一个重要的税务问题。

所得税主要涉及到碳交易活动产生的利润和收益,按照相关法规规定,企业应当缴纳相应的所得税。

企业所得税则是对企业的经营利润进行课税,对于从事碳交易的企业也同样适用。

碳排放权交易活动还需要考虑跨国性质带来的税务问题。

由于碳交易活动涉及到国际市场,因此涉及到的税收范畴也可能有所不同。

各国政府需要进行税收协调,避免因为税收差异而影响到各地区的碳排放交易活动的进行。

碳排放权交易活动的税务研究还需要关注碳税的相关问题。

碳税是指国家为了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对使用化石燃料等产生温室气体的行为征收的税收。

在碳排放交易活动中,碳税的征收也需要考虑到相关法规的规定,并与碳排放权交易活动相互配合,形成一个完整的税收体系。

碳排放权交易的税务研究是一个重要的课题,需要涉及到增值税、所得税、企业所得税以及跨国税收等方面。

在进行相关研究时,需要考虑到碳交易活动的本质特点以及国际间的税收协调,以确保碳排放权交易的正常进行,促进全球碳减排目标的实现。

我国开征碳税的税率问题研究——以石化塑胶行业为例

我国开征碳税的税率问题研究——以石化塑胶行业为例

的节能 减排 效果 。如何借 鉴西 方 国家 的成 功经 验 ,结 合我 国 目前 经 济和 社会发 展 现状 ,构建适 合 我
国的碳 税理论 和应 用体 系 ,则 是我 们 目前需 要解 决 的重要 问题 。从理 论 与实践 的发 展历 程来看 ,税 收是一种 有效 的经 济手段 ,具有 宏 观调 控 、指导 经济 的功能 ,因此 ,从税 收角 度调 控二 氧化碳 的排
第 1期 ( 总第 16期 ) 5
21年 1 01 月
财 经 论 丛
Colc e Es a sOlFia ea o o is l td s y l e n nc nd Ec n m c
N . 1( e ea,N .16 o G nr l o 5)
Jn 2 1 a . 01
的减排 目标 ,且应针 对 工业企 业采 取逐 步提 高的碳 税 收策略 。
关 键 词 :低 碳 经 济 ; 能 源 需 求 ;减 排 成 本 ;碳 税 率
中 图 分 类 号 :F1 .2 824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10—82(00 0—0 1 7 0449 2 1)604— 0
作 者 简 介 :李 岩 岩 (92 ) 女 ,安 徽亳 州 人 , 南 京 航空 航 天 大 学 经 济与 管 理 学 院 博 士 生 ,南 京 审 计 学 院 讲 师 ;赵 湘 莲 (96 ) 18 一, 16. ,女 ,河 南 许 昌
人 ,南 京 航 空 航 天 大 学 经济 与管 理 学 院 教 授 ,博 士 生 导 师 。

41 ・
财经论 丛
21 年 第 1 0 1 期
对排 放 c 收碳 税是 西方 国家控 制碳 排 放 的重 要 手段 之 一 , 目前 , 已经 开始 征 收碳 税 的 国 0征 家 有芬 兰 、挪威 、瑞 典 、丹麦 、荷兰 等 。 芬 兰于 19 9 0年引入 二氧 化碳税 ,主要 是针对 矿物燃 料 中含 碳量 征收碳税 ,起初 只 在工业 征税 , 约合 14 美 元/ .5 吨二 氧化碳 。19 9 5通 过对 矿物燃 料征 收碳税使 得 电力部 门也 被 纳入 征税 范 围 ,税 率

我国引入碳税相关问题探讨

我国引入碳税相关问题探讨


碳 税 的概 念
古 典 经 济 学 中 .英 国经 济学 家 阿
税 收 中 性 原 则
・ 密提 出 . 斯
许在 其著 作 《 国民财 富的性 质 和原 研
碳税 等环 境税 提供 了理论 依 据 。 税 是 碳
为 了保护 自然 环境 , 以减 少二氧 化碳 排
放 量 为 目的 , 煤 炭 、 油 、 然 气 等 化 对 石 天 石 燃 料按 照 其 含碳 量 或 者 碳 排放 进 行从 嚣计 征 的一种 环境税 。 义 的碳税 广
还包 括碳 关税 , 即对进 口的高耗 能 产品

义。 目前 碳 关 税 的合 理 性 虽 然 在 世 界 J j 对 采 朋 新 技 术 、 耗 能 等 行 为 实 行 税 收 二 低
存 在广泛 争 议 . 其征 税 范 嗣的研 究 已 但
从 旧 内 向 圈 际 方 向转 变 .具 有 参 芎 意 ‘
义。
j 优 惠 措 施 。 如 丹 麦 对 近 海 风 电 进 行 定 例
税 ” 实际 上是 为 了抬高 进 口产 品价 格 , ,
削 弱竞争 对 手竞争, 典 、 麦 、 大 利 、 困 、 瑞 丹 意 美 加 拿 大等 同家 已经开 始征 收碳 税 . 从 界 范 围碳 税 发 腱 情 况 及 我 国 的 丰 荚 政 策 } { 来 看 , 国 征 收 碳 税 也 为 期 不 远 。 本 史 我 将 分析 国外碳 税实 践概 况 . 对我 吲碳 并 税 引 人提 出儿点建 议 . 期为 我 国碳税 以 的 发 展 提 供 有 用 参 考
不 符合 其 碳 排放 标 准 而 征 收 特 别 的二 氧 化 碳 排 放 关 税 。 最 早 由法 围 提 m , 美 国也 打着 保 护 环 境 的 名义 征 收 “ 天 碳

我国碳税设计中的政策目标协调问题研究

我国碳税设计中的政策目标协调问题研究

要 内容之一。碳税 的征收原理来 自于效率最大化 的“ 古税 ” 庇 理论 , 但是 , 为税 收改革 的一 个组成部分 , 税 作 碳
设计 中还 需要 考虑效率、 公平、 收入、 成本等政策 目标之 间的协调 。本文论 述了开征碳税应考虑的多元化政策 目
标 , 对我 国碳 税 设 计 中如 何 适 应 上 述 目标 进 行 了分析 。 并 关 键 词 : 税 ; 制优 化 ; 收 改 革 碳 税 税 中图 分 类 号 :804 2 F 1.2 文 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编 号 :0 2— 7 3 2 1 )0— 0 3— 6 10 9 5 (0 0 1 02 0
影响, 认为征收碳税在 19 20 90— 0 5年间导致碳排 放稳定在基准水平 1% 以下 , 2 而且对宏观经济 的 影响也较小 。Ged 和 S e a J r y e l m n研究 了碳税对 e
室气体减排成为 国际社会 热点问题 的背景下, 碳
税的实施与否格外受到关注。与总量控制和排放 贸易等市场竞争为基础的减排 机制相 比, 碳税被 认为是最有效的减排手段而获得广泛推崇。
Ab t a t Amo g ale si n r d c in me s rs t e c r o a sr c g ie st e mo tefc v y t i rv u sr c : n l miso e u t a u e ,h a b n tx i e o n z d a h s f t ewa o mp o e o r o ei ci t ,h t y C i e e g v r me t a sa e t n t st eo m i cin r c nl .I h u r n c n mi a a- l ma e t a’ wh h n s o e S n n y t n i i a rf r dr t e e t p t o ot x a e o y nt e c re t o o c n l e

我国碳会计问题研究

我国碳会计问题研究

我国碳会计问题研究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日益突出,碳排放和温室气体浓度的不断增加,碳会计问题成为全球研究的热点之一。

作为全球最大碳排放国家之一,中国的碳会计问题也需要重视。

本文将从现实的角度探讨我国碳会计问题,并提出相关解决措施。

首先,我国碳会计问题的现状是什么?我国的碳排放总量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国家之一,同时我国的碳排放问题也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

近年来,迅猛的经济发展导致了我国碳排放量的快速增长,而这一增长与不可持续的能源消费和生产方式密切相关。

同时,由于我国对于碳排放量的管理、监测和评估还不够完善,因此碳会计问题在我国也面临着各种挑战。

其次,我们需要强化碳会计问题研究。

在我国的碳会计问题研究中,需要确立一个科学的碳会计框架。

在这一框架下,我们需要强化碳排放量的管理和监测能力,建立全国范围内的碳排放清单和碳排放交易体系。

同时,也需要对我国的碳税政策、碳捕集和碳减排等相关政策进行深入的研究,以推动我国能源消费和生产方式的转型升级。

最后,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行动来解决我国碳会计问题。

具体来说,我们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解决这一问题:一、加强碳排放管理体系的建设。

推动建立国家层面的碳排放清单管理体系,促进排放量数据的标准化和归一化。

二、开展碳减排技术和碳偏移市场建设。

加快碳捕集和碳减排技术的研究和市场化,推动碳偏移市场的规范化。

三、加强碳税政策的研究和实施。

完善碳税政策法规框架,推动碳税与环境税的联动,促进低碳生产和消费的发展。

四、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加强国际合作。

积极参与国际碳交易市场,借鉴国际先进碳会计标准和方法,推动国际碳交易的发展和全球碳减排目标的实现。

总之,我国碳会计问题的研究和解决需要推动整个行业的改革和升级,以促进我国能源消费和生产方式的转型。

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相信我国的碳会计问题能够得到解决,为全球的环境保护事业作出积极贡献。

基于CGE模型的碳税政策影响研究

基于CGE模型的碳税政策影响研究

基于CGE模型的碳税政策影响研究【摘要】本文通过基于CGE模型的碳税政策影响研究,探讨了碳税政策对经济和环境的影响。

首先介绍了CGE模型的基本原理,然后分析了碳税政策对经济增长、就业和产业结构的影响,同时也探讨了碳税政策对环境的影响。

在模型参数设定和结果分析部分,详细呈现了研究结果。

结论部分总结了CGE模型在碳税政策研究中的应用价值,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展望了未来研究的方向,为进一步完善碳税政策提供了参考。

本研究的结果对于制定环境友好型政策,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关键词:CGE模型、碳税政策、经济影响、环境影响、模型参数、研究结论、应用价值、政策建议、未来研究。

1. 引言1.1 研究背景本研究旨在运用CGE模型,深入探讨碳税政策对经济和环境的影响,为政府制定有效的碳税政策提供科学依据和政策建议。

本研究也将探讨CGE模型在碳税政策研究中的应用价值,并为未来相关研究方向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展望。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基于CGE模型的碳税政策影响研究,探讨碳税政策对经济和环境的影响,为制定和实施碳税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具体来说,我们将通过分析碳税政策对经济结构、产业发展、就业情况以及环境质量等方面的影响,揭示碳税政策在促进低碳经济转型,减缓气候变化和改善环境质量方面的潜力和局限性。

我们还将对模型参数进行合理设定,并结合模型结果进行深入分析,为政策制定者提供更加科学有效的政策建议,促进碳税政策的有效实施和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

通过本研究,我们希望能够为碳税政策的研究与实践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并为未来碳税政策的调整和完善提供有益的参考。

1.3 研究意义碳税政策作为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手段,其实施对经济和环境具有重要影响。

基于CGE模型的碳税政策影响研究有助于全面评估碳税政策的影响,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研究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研究可以帮助政府和企业更好地了解碳税政策对经济结构和产业布局的影响。

关于碳税问题的研究 (1)

关于碳税问题的研究 (1)
4.碳税实施效果差异性较大。在不同国家和地区 的不同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实施碳税,其实施效果有较 大差异。西方一些经验研究发现,碳税对温室气体减 排的影响非常有限(Annegrete Bruvoll and Larsen ,2002; L.Drouet,2006)。也有研究发现碳税对CO 减排的确是

有用的工具(OECD/IEA,2003; Craig Hanson, 2006; Shrum, 2007; William Chameides,2007)。总体上看,碳税的实 施,不可能实行统一的税率,其实施效果差异较大。
21
《税务研究》2008.3 总第 274 期
论 坛 Forum
筹资目的主要是因为碳税能形成稳定的税收来源。如 欧盟正在讨论实施统一碳税以弥补 2005 年 1 月实施 的碳排放贸易体系的不足。
(三)按照计税依据分类,碳税可以分为BTU(英 国热量单位British Thermal Unit)碳税或直接计征的 碳税。①直接计征碳税的计税依据理论上是建立在二 氧化碳排放量的基础上,但操作困难。实践中,考虑 到碳含量与矿物燃料燃烧释放的二氧化碳基本成正比 关系,所以采用燃料消耗量而不是二氧化碳排放量来 征税收费作为建立碳税收费标准的最基本依据。碳税 的建立,还存在代替碳收费的另一种可行建议,就是 BTU 税,它是基于燃料燃烧所释放的能量来设计的 (中国气候变化国别研究组,2000)。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点项目(90410016) 、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重大项目(05JJD630035)。
20
《税务研究》2008.3 总第 274 期
「Forum 论 坛」
3.碳税是一种调节税。随着更多国家完成工业化 及可供给廉价燃料的减少,碳或含碳燃料的价格将持 续增长。碳税作为一种调节税,能够发挥激励作用, 促进节能,促使风能、太阳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 更加具有竞争力,同时逐步淘汰落后的高耗能产业和 技术,避免社会经济滑向不可持续模式的深渊。

国外碳税研究文献综述——基于碳税的设计与制度安排

国外碳税研究文献综述——基于碳税的设计与制度安排

碳税 的 目的就 是在市 场机 制基础 上建 立一 种经济 激励 。它 赋予 了 由化石 能源 使用产 生 的 、以 二 氧化碳 排放形 式 存在 的环境 污染一 个成 本 ,这 相 当于一 种庇 古税 ,通 过 把外部成 本 内部化 以纳 入 价格 系统 ,进而 影 响 经济 主 体 决 策 ( enr .He e 和 Js .R g ,19 ;Lwec . BradP rr b oeT aa 95 a rneH
排放 温 室 气 体 的 数 量 ,减 缓 全 球 气 候 变 暖 速 度 。 前 世 界 银 行 首 席 经 济 学 家 斯 特 恩 ( i o s Nc l ha
S m)在 《 t e 斯特恩报告 :气候变化经济学》 中把气候变化称为 “ 迄今为止 ,我们遇到的最大的
市场 失灵 的例子 ” 。近 现代 大气 中增加 的温室 气体 主 要来 源 于人 类使 用 的化 石 能源 ,但 化石 能 源
G u e ,1 9 ) ol r 92 。 d
然 而 ,碳税 尽 管在理论 上 可行 ,但是在 实践 中却 面临着 两难 选择 。碳税 的优势 毋庸 置疑 ,比
¥ 本文 系2 0 09年教 育部 哲学社会 科 学研 究重 大课 题 攻关项 目 “ 碳 经济若 干重 大问题 研 究 问题—— 子课 低
使用所 导致 的环境 成本 属于外 部成 本 ,因此 ,在化 石 能源 市场 上发 生 的使 用 者 的私人 成本 并不
包 含全 部社会 成本 ②,市 场机 制 不 能有 效 地 调 节 化石 能 源 的使 用 ( enr . H re BradP ebr和 Js . oeT
R g ,19 ;L w e c . G udr 9 2 。 aa 9 5 a rneH o le,19 )

我国开征碳税研究综述

我国开征碳税研究综述

我国开征碳税研究综述摘要:随着世界各国相继开征碳税以及“碳关税”的提出,关于我国开征碳税的研究越来越多,包括开征碳税的必要性、碳税的框架设计、碳税的经济影响等方面。

文章将对我国开征碳税的相关研究进行整理,重点对以上三个方面进行梳理,以期为进一步的研究作参考。

关键词:碳税;框架设计;经济影响中图分类号:f81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1)05-0165-02一、我国开征碳税的必要性碳税是针对二氧化碳排放所征收的一种污染税,在我国开征已势在必行。

1.开征碳税是减缓国内生态环境压力的需要。

我国资源分布的显著特征是“富煤、少油、缺气”,这决定了我国能源消费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

经济的高速发展给我国的生态系统和经济社会系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我国的发展面临着人口、资源、环境的严重约束。

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要求我们必须有所行动。

碳税作为公认的最有效的节能减排的经济手段理应成为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手段之一。

2.开征碳税有利于树立负责任的国际形象。

节能减“碳”,实行低碳经济已在国际社会达到基本共识。

我国作为世界上二氧化碳排放大国,减排的国际压力与日俱增。

既然减排是有益人民和子孙后代的事业,我们自然应该寻求主动。

因此,开征符合我国国情的碳税,将其作为我国主动进行二氧化碳减排的行动之一,不仅符合国际环境政策的发展趋势,也可以提高自身的国际形象。

3.开征碳税有利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经济发展方式粗放,特别是经济结构不合理,是我国经济发展诸多矛盾和问题的主要症结之一。

节能减排是进行经济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

而碳税作为重要的环境政策工具,既有利于调整产业结构,也有利于促进节能减排技术的发展,还符合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方向。

4.开征碳税是完善环境税制的需要。

碳税作为一个独立税种或者作为环境税的一个税目,配合其他环境税的开征,可以弥补环境税的缺位,构建起环境税制的框架,加大税制的绿化程度。

中国碳税问题研究

中国碳税问题研究


中国征收 碳税 的 必要 性
1有 效抑 制 二氧化 碳 的排放 . 由于能 源消 费 是 温 室气 体 排 放 的主 要 来 源 , 所 以我 国现在 的能源结 构 特点形 成 了我 国 以二氧 化碳 为 主 的温室 气体 排放 的现 状 。 目前 我 国是世 界上 第 二大 二 氧 化 碳 排放 国 , 次 于美 国 。而且 仅 随着 我 国经济 的不断加 快 , 对能 源需 求不 断增 加 , 温室气体 的排放量也会不断增加 。据估 计 ,00 22 年 我 国二 氧 化 碳 排 放 量 将 超 过 美 国 居 世 界 第 一 位 。所 以有效 抑 制二 氧化 碳 的排放 是 我 国面 临的 巨大挑 战 。碳 税 的实 施 可 以有 效地 控N - 氧化碳 的排放 , 降低企业能源的消耗 , 增加对环境保护的 治 理 能力 , 现保 护 环 境 的基 本 国策 。在 低 碳 经 实 济 的 时代 , 引入 碳 税 是 二 氧化 碳 减 排 政 策 上 一个 重要 的选择 。 2 有 效应 对 贸易摩 擦 . 碳 税立 法是 为应 对 可能 出现 的碳关 税 的需 要
政策 实施 的可操作 性 较好 , 并且 在 一些 国家取 得 了一 些经 验。 我 国在制定 减 排政 策 时 , 应将 碳 税作 为 一个 重要 的选 择 。为 此 , 入研 究不 同的碳 税 政策 , 深 并制 定适 宜 的 国家碳税 政 策和 必要
的调 整措 施 , 除其 对经 济 的不利 影响 , 消 促进 我 国气候 环境 的改善 。
第 卷 第 期
2011年 4月
东 北 农 业 大 学 学 报 ( 会 科 学 版) 社
Vo. No 2 19 .
Ap i 2 1 rl 0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共1页江苏大学研究生考试试题考试科目税务会计研究年级研12 日期2013-6 姓名学号成绩关于碳税问题的研究摘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重大挑战。

本文探讨了二氧化碳排放税作为国际社会应对这一问题的重要手段,具有怎样的特性和优点及理论属性和分类状况,并对目前世界先进国家的碳税实施情况作了介绍。

关键字:碳税能源税环境税引言碳税是指针对二氧化碳排放所征收的税。

它以环境保护为目的,希望通过削减二氧化碳排放来减缓全球变暖。

碳税通过对燃煤和石油下游的汽油、航空燃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产品,按其碳含量的比例征税来实现减少化石燃料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

与总量控制和排放贸易等市场竞争为基础的温室气体减排机制不同,征收碳税只需要额外增加非常少的管理成本就可以实现。

由于与全球气候变化联系在一起,碳税在理论上被设定为需要一个全球性的国际管理体制,以实现最优产出,但这并不是必然的。

一个国家或地区在确定排放限额及减排目标的情况下,在国家或区域的层面实施碳税具有相当的优越性。

例如欧盟就正在讨论实施统一碳税以弥补2005年1月实施的碳排放贸易体系(ETS,Emission Trade System)的不足。

第一章国内外研究现状1.1 国外对碳税的研究。

在对国外有关碳税的文献进行梳理时,最大的问题是文献太少,而且很多文献还是研究中国碳税问题的。

就收集到的材料来看,研究主题主要是对碳税的影响方面的研究。

Benjamin从对汽车燃油征收碳税入手,分析了碳税对法国收入分配的影响。

研究表明,在目前法国的碳税制度下,收入越高,所缴纳的碳税也越多;最穷的家庭缴纳的碳税占其收入的6.3‰,而这个比例在最富有的家庭中仅为1.9‰。

目前我国基尼系数不断扩大,贫富差距问题已成为一个必须面对的事实。

国内学者就碳税对经济的影响做了大量的研究,但对收入分配的影响还鲜有研究,这个问题直接关系到未来碳税的开征时间、方式、税率等多方面问题,因此,对碳税的收人分配效应的研究有待加强。

Govinda对碳税补贴政策的研究表明,如果将征收到的碳税用来补贴生物燃料的话,将极大地刺激生物燃料市场的发展,如果只开征碳税,而没有补贴政策,那么即使税率再高,也不会刺激生物燃料市场的发展。

研究也表明,碳税会引起GDP的严重下降,同时会对能源密集型行业以及农业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一项对OECD国家9个能源密集型产业的研究显示,碳税会影响这些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而且这种影响会随着税收补贴和豁免政策的不同而产生很大差异。

Florian对化工行业的研究也证明,对某些地区的化工企业来说,可能会增加成本。

Todd分析了碳税对新能源发电的影响。

作者假定对每吨二氧化碳征收20美元或50美元的税,如果这项政策能够持续下去,将会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发展。

2008年,Hans提出了“绿色悖论”,他认为碳税会加速全球变暖,因为能源的拥有者担心未来的税收负担更重,因而在短期内加速开采。

Ottmar认为“绿色悖论”成立的前提是初期的税负水平要低于一定的阈值,将来碳税的增长速度要高于资源所有者的贴现率。

目前我国的能源结构依然是以煤为主,碳税的开征实际上能有效促进能源结构调整。

新能源的主要特征是温室气体排放量少,如果开征碳税,并用其对新能源进行补贴,那么将有效地促进新能源的发展。

国内目前对补贴方面的研究还比较少,征收的碳税如何支出,如何以此来调整能源结构,调整收入分配,这些都有待进一步研究。

在借鉴他国经验时,各国也要注意结合国情。

Henrik等通过对瑞典进行研究后认为,瑞典当前的能源结构是从很多年前发展过来的,并不能代表同期整个世界的状况。

一般来说,碳税会减少能源使用量,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同时还可以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发展。

但碳税有时也不能完全取得预期的效果。

例如有研究显示,芬兰的碳税对单位GDP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具有显著的负面影响,而这种影响在瑞典、丹麦、荷兰则并不显著,原因是这些国家对一些能源密集型产业实施了税收豁免政策。

我国的能源结构是以煤为主的,很显然,开征碳税短期内很容易增加生产成本。

近年来,一些国外经济学家通过构建模型(主要是一般均衡模型),对不同的碳税方案进行模拟,研究分析征收碳税的影响,主要包括对各不同收入类别国家、国民经济和不同行业部门、人民生活和收入、生态环境的影响等。

Goto 通过一个简化的均衡模型分析了碳税对工业部门和宏观经济的影响。

Floros和Vlachou研究分析了碳税对希腊的制造业及能源相关行业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碳税能够有效地减缓气候变暖。

Alain Bernard ,MarcVielle 和LaurenL Viguie:评估了根据“京都议定书”制定的瑞十气候政策对经济的影响,其分析基十一个多部门、多区域,世界经济的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来评估在通过二氧化碳税或通过加入欧盟范围内的排放交易制度,达到瑞十的减排目标而导致的经济成本。

Creedy和Sleeman研究了碳税对新西兰消费品价格和社会福利的影响,结果显示,由碳税引起的超额边际负担很小,最终可以通过收入的再分配得到补偿。

KMaLsumoto和TFukuda提出设计全球性不同碳税税率,并对上游产业征税。

他们利用一般均衡模型,得出了以下结论:虽然全球性碳税税率不统一所减少的二氧化碳排放小于全球统一的碳税税率,但却对发展中国家形成了积极的GDP(国内生产总值)效应。

Wissema利用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分析了碳税和能源税对爱尔兰经济所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碳税对生产及消费模式会产生显著影响,使其向低碳能源和新能源转变。

Lee分析了碳税和排污权交易对不同工业部门的影响,结果表明,仅征收碳税对GDP有负而影响,如果同时实施排污权交易,则会拉动GDP增长。

1.2国内对碳税的研究。

我国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目前已基本完成对我国碳税的研究,初步意见是“十二五”期间征收碳税,因此本年度碳税也成为国内学者重点关注的问题。

我国开征碳税具有诸多现实意义,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可有效抑制二氧化碳排放,减缓内外压力,应对贸易摩擦;二是推动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动力;三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但是碳税的开征也受各种因素的制约,比如经济、制度、财政、社会、征管、国际因素等。

从经济学理论角度看,开征碳税是符合经济学基本规律的,比如双重红利原则、庇古税理论、公共产品理论以及污染者付费原则等经济学理论都支撑碳税的征收。

而目前对碳税的疑虑主要存在于实际操作层面。

碳税能否在“十二五”期间如期开征不得而知,但2010年国内学者就开征碳税对经济的影响做了大量研究。

开征碳税后对经济有何影响,可以从短期和长期两个方面来看。

从短期来看,有学者认为如果将碳税收入用于降低其他税收,宏观经济受损程度低于将碳税收入作为一般财政收入时的受损程度,但也有学者认为,碳税会使生产成本提高、资金流入减少、就业下降,抑制经济增长。

一项基于长三角二省一市的碳税开征模拟研究表明,开征碳税对整体经济有轻微的负面影响,各产业对劳动的需求随税率上升而增加。

从长期看,碳税是一个有效的环境经济政策工具,有利于促进地方经济结构的转型和经济的健康发展,但也有学者认为,碳税必将扩大基尼系数,扩大资本与劳动的收入分配差距,加剧社会不公,阻碍对外贸易的发展。

国内学者同样注意到了碳税对不同地区的影响。

此外,有学者就碳税对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的影响进行了研究,认为碳税对产业竞争力的影响程度没有理论预期的那么强烈,是因为如果存在着政府的资助或者免除的情况下,反作用可能被抵消,产业竞争力甚至有可能会增加。

整体而言,这些研究主要是定性研究,在碳税尚未开征前,争论还将持续。

与碳交易的研究不同,碳税的研究由于基础数据相对完善,为学者们进行定量研究提供了基础。

诸多学者采用情景模拟法,就碳税对经济的影响进行研究。

周晟吕等指出如果碳税收入直接归政府所有,征收30、60、90元/吨二氧化碳碳税,2020年的减排率分别为5.56%、10.45%和14.74%,GDP损失率分别为0.04%、0.10%和0.18%。

当约束条件是总产出减少幅度小于1%且CPI上涨幅度小于3%,应该选择的最优碳税定额税率为8.84 吨,以此税率征收,可获得CO2减排3.92%的环境收益,但需付出总产出下降0.99%和CPI 上涨2.96%的经济成本;当约束条件是总产出减少幅度小于2%且CPI上涨幅度小于6%的情况,应选择的最优碳税税率为17.99元/吨,以此税率征收,可获得CO2减排7.67%的环境收益,但需付出总产出下降196%和CPI上涨5.99%的经济成本。

一项基于CSGM模型的研究表明,不同情景下碳税对真实GDP的损失都不大于1%,但是碳税的征收对能源、电力需求与结构演变的影响较为显著。

基于2007年的投入产出比,有学者将中国经济分为36个部门,研究认为,如果税率较高(每吨二氧化碳征收100元碳税),那么就需要对一些影响较大的产业实施补贴政策;如果税率较低(每吨二氧化碳征收10元碳税),那么只会对所有行业的竞争力产生微弱的影响。

从本年度的情况看,学者们对如何征收碳税以及相关的框架设计的研究很少,研究集中在如果征收碳税对经济将产生的影响等方面。

未来对碳税的研究将聚焦在实施后的影响,尤其是对不同收人群体的影响上。

在对国内外关于碳交易和碳税的研究中发现国内研究相对滞后,国内学者当下关注的问题往往是国外学者十几年前关注的话题,这与我国当前发展总体状况有关。

从整个国家发展方向来看,建立碳交易市场,开征碳税,都只是时间问题,在碳约束的时代,这些最终都要落实到实践层面,因此,打破制约,深入到微观、细节层面进行研究,是未来研究的发展方向。

第二章碳税开征的理论基础碳税是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为日的,对化石燃料(如煤炭、天然气、汽油和柴油等)按照其碳含量或碳排放量征收的一种税,它以环境保护为日的,通过削减二氧化碳排放来减缓全球变暖的速度。

碳税作为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政策工具及削减二氧化碳排放的有效经济手段,已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认可。

其主要理论渊源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 庇古税庇古税可以说是碳税最初的思想来源,它按照污染物的排放量或经济活动产生的危害来确定纳税义务。

由于环境污染这种负的外部性存在,造成了环境资源配置的低效率与不公平,这促使人们去制定一系列规则让外部性内部化。

碳排放引起气候变化,实质上是福利经济学中的一个外部性问题。

被称为福利经济学之父的英国经济学家庇占接受了外部性理论,他认为,要使环境外部成本内在化,需要政府采取税收或者补贴的形式来对市场进行干预,政府根据污染所造成的危害对排污者收税,以税收形式弥补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之间的差距,从而将污染的成本加到产品的价格中去。

这就是所谓的“庇古税”。

碳税作为一种庇古税,它根据化石燃料中的碳含量或碳排放量征收产品消费税,促使污染者将负的外部性内部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