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脉慢血流现象相关因素的研究
冠状动脉慢血流与焦虑抑郁心理性因素的关系研究

冠状动脉慢血流与焦虑抑郁心理性因素的关系研究冠状动脉慢血流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与焦虑抑郁心理性因素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
本文将对这一关系进行研究和探讨,以帮助更好地理解和治疗冠状动脉慢血流相关的心理问题。
一、冠状动脉慢血流冠状动脉慢血流是一种心脏供血不足的疾病,通常出现在冠状动脉没有明显狭窄或阻塞的情况下。
患者可能会出现心绞痛、心慌、胸闷等症状,严重者甚至会发展成心肌梗死。
冠状动脉慢血流的发病机制复杂,一般包括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微血管痉挛、心肌代谢紊乱等多种因素的相互作用。
二、焦虑抑郁心理性因素焦虑和抑郁是常见的心理问题,它们可能与冠状动脉慢血流存在着一定的关联。
研究表明,焦虑和抑郁可以通过神经内分泌系统、自主神经系统、免疫系统等途径影响心血管系统,增加冠心病的发病风险。
焦虑和抑郁还可能影响患者的生活方式,如饮食、运动、吸烟等,进一步加重心血管负担。
1. 流行病学研究一些流行病学研究显示,冠状动脉慢血流患者中焦虑和抑郁的患病率较高。
这些研究揭示了焦虑抑郁心理性因素与冠状动脉慢血流的关联,但并没有明确的因果关系。
2. 生理学机制研究一些生理学研究表明,焦虑和抑郁可能通过调节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活性、增加炎症因子释放、影响血小板功能等途径,对心血管系统产生不良影响,加重冠状动脉慢血流的病情。
3. 临床实践研究四、治疗建议针对冠状动脉慢血流患者可能存在的焦虑抑郁心理性因素,我们提出以下治疗建议:1. 心理干预冠状动脉慢血流患者在接受药物治疗的应结合心理治疗进行综合干预。
心理治疗包括认知行为疗法、心理支持、放松训练等,可以有效改善焦虑和抑郁症状,减轻冠状动脉慢血流的疾病负担。
2. 生活方式干预建议冠状动脉慢血流患者积极调整生活方式,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增加体育锻炼,合理饮食,戒烟限酒,保持良好的心态。
这些措施不仅有助于改善心血管功能,还可以减轻焦虑和抑郁症状。
3. 药物治疗对于焦虑和抑郁症状较为严重的冠状动脉慢血流患者,可以考虑辅助药物治疗。
冠状动脉慢血流与焦虑抑郁心理性因素的关系研究

冠状动脉慢血流与焦虑抑郁心理性因素的关系研究冠状动脉慢血流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冠心病形式,在心电图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中都可以看到。
虽然病程相对缓慢,但疾病的影响却是不容忽视的,它可以增加心肌缺氧,导致一系列心脏风险,如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等。
焦虑抑郁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疾病,对人们的身体和心理健康产生较大的影响。
前期研究表明,在心脏疾病的发病和进程中,心理因素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因此本文旨在探讨冠状动脉慢血流与心理因素之间的关系,并进行相关的分析。
一、冠状动脉慢血流的病因及病理生理机制冠状动脉慢血流是指冠状动脉血流速度缓慢,心肌缺血表现,但冠状动脉血管情况正常的一种心血管疾病。
其发病机制比较复杂,涉及多个因素,如心肌代谢障碍、内皮细胞功能异常、小动脉病变等等。
病理生理机制从循环动力学角度解释,冠状动脉慢血流造成的心肌缺血多维度的,包括微循环障碍、心肌代谢缺陷等。
1.研究对象与方法本研究选取了60名患有冠状动脉慢血流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了一项心理问卷调查。
问卷包括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分别测量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况。
2.研究结果根据调查结果,我们发现,患有冠状动脉慢血流的患者总体上焦虑和抑郁程度都较高。
在60名患者中,焦虑得分在30分以上的患者有20人,占总数的33.3%;抑郁得分在30分以上的患者有25人,占总数的41.7%。
结果表明,焦虑抑郁在冠状动脉慢血流患者中相对较为普遍。
3.研究分析冠状动脉慢血流与焦虑抑郁心理性因素之间的关系可能是相互影响的,即焦虑抑郁情况加剧冠状动脉慢血流的症状,而冠状动脉慢血流症状的加重又会进一步增加患者的心理压力,这种关系是一种恶性循环的过程。
三、结论本研究表明,冠状动脉慢血流患者普遍存在焦虑抑郁情况。
心理因素对人体的影响不容小觑,长期不控制可能导致不良后果。
因此,对于冠状动脉慢血流患者,应该注重心理方面的调节,同时加强心理治疗,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相关危险因素的探讨

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相关危险因素的探讨席连东;刘亚娟【摘要】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的危险因素及其发病机制。
方法入选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因怀疑冠心病于我科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示冠状动脉无明显狭窄且存在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的患者与同期冠状动脉无明显狭窄且血流速度正常的患者各50例,采用校正的 TIMI血流计帧法(corrected TIMI frame count,CTFC)检测,其中 CTFC>27诊断为冠状动脉慢血流,所有患者均签署术前知情同意书。
在冠状动脉造影术中采用抽吸导管抽取冠状动脉血,慢血流患者冠状动脉血设为 A组,慢血流患者外周静脉血设为 B组,冠状动脉造影无明显狭窄且血流速度正常患者冠状动脉血设为C组。
结果与B组、C组比较,A组三酰甘油、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血尿酸、同型半胱氨酸、内皮素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炎性反应和内皮损伤可能参与冠状动脉慢血流的发病机制。
【期刊名称】《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年(卷),期】2015(000)002【总页数】3页(P230-232)【关键词】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炎性反应;内皮损伤;危险因素【作者】席连东;刘亚娟【作者单位】首都医科大学密云教学医院北京 101500;首都医科大学密云教学医院北京 1015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3.3;R256.2冠状动脉慢血流(slow coronary flow,SCF)现象,指排除冠状动脉痉挛和扩张型心肌病、瓣膜病、结缔组织病等病因后在冠状动脉造影时没有发现心外膜冠状动脉存在明显病变,而远端血流灌注延迟的现象。
随着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技术的普及,SCF越来越受到关注,约有7%怀疑冠心病的患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出现慢血流现象[1]。
14%的发病时间在12 h以内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或非Q波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正常,这部分患者中有三分之一可见有慢血流现象发生[2]。
冠脉慢血流现象相关预测因素的研究

冠脉慢血流现象相关预测因素的研究作者:薛宇龙李学文来源:《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8年第18期【摘要】目的研究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CSFP(Coronary slow flow phenomenon)相关预测因素,为CSFP的预防和诊治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回顾性的分析山西大医院心血管内科2012年10月至2017年6月60例因“胸闷、胸痛”等原因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是否存在冠脉慢血流现象分为冠脉慢血流现象组(CSFP组,n=30)和正常人组(对照组,n=30)两组,对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实验室检查进行统计分析,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相关预测因素。
结果 CSFP组患者中男性、有吸烟史比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CSFP相关预测因素包括烟龄、尿酸、高密度脂蛋白(P【关键词】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相关因素;预测因素【中图分类号】R54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8.18..03【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prognostic factors of coronary slow flow CSFP (Coronary slow flow phenomenon)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prevention,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CSFP.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 60 cases of analysis from October 2012 to June 2017 due to "chest pain" and other reasons in the Shanxi hospital for coronary angiography of epicardial coronary artery stenosis was less than 40%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they were divided into CSFP group (CSFP group,n=30) and normal one group (control group,n=30) two groups according to whether the patients had coronary slow flow phenomenon.The general data and laboratory examination of the two groups were statistically analyzed,the predictors of slow flow of coronary artery were Logistic multivariate regression analyzed.Results The proportion of men and smoking history of the CSFP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P0.05).Logistic multivariate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related predictors of coronary slow flow phenomenon included tobacco age,uric acid and high-density lipoprotein (P【Key words】Slow flow of coronary artery;Related factor;Predictive factors冠脉慢血流现象(CSFP)指造影剂在冠状动脉造影过程中前向血流正常但远端血管进行延迟充盈的现象,同时,心外膜冠状动脉狭窄并不明显[1]。
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产生机制及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

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产生机制及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朱博文 苏晓灵【摘要】 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是一种无明显管腔狭窄,但出现血流缓慢的现象。
近年来这种现象引起了许多学者的关注与研究,并且在研究中发现了有可能引起此病的几种致病机制。
现对这几种机制及危险因素进行综述。
【关键词】 冠状动脉; 慢血流; 机制; 危险因素【中图分类号】 R543.3Research progress on mechanism and risk factors of coronary slow fl ow phenomenonZHU Bo-wen ,SU Xiao-ling. Graduate School of Qinghai University , Xi ,ning 810000, 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 :SU Xiao-ling ,Email :1677329234@·综述·DOI : 10. 3969/j. issn. 1004-8812. 2021. 04. 011基金项目:青海省卫生健康委员会项目基金(2018-wjzd-02);青海省科学技术厅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项目基金(2019-ZJ-7039)作者单位:810000 青海西宁,青海大学研究生院(朱博文);青海省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朱博文、苏晓灵)通信作者:苏晓灵,Email :1677329234@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c o r o n a r y s l o w f l o w phenomenon ,CSFP )指冠状动脉造影显示管腔无明显狭窄,但对比剂到达血管远段明显延迟的现象。
诊断CSFP 需要排除冠状动脉痉挛或扩张型心肌病、心脏瓣膜病及心肌梗死溶栓治疗后等影响因素。
近年来CSFP 成为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相关研究表明其发生率为12.6%[1],也有研究发现其发生率较低,为1.0%~1.2%[2]。
出现这种差别的原因可能与CSFP 的定义、诊断标准、研究人种、地域环境或其他因素有关。
冠状动脉慢血流相关因素分析

冠状动脉慢血流相关因素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可能导致CSFP的影响因素。
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整理行冠状动脉造影患者120例的相关临床资料。
将冠脉血流为TMPG2级或以下的患者定义为慢血流。
将患者分为试验组(n=66)和对照组(n=54)。
结果:两组的UA、FPG、TC、TG、LDL-C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两组的HDL-C、血红蛋白、白细胞和BMI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Logistic分析表明,血红蛋白、白细胞和BMI与CSFP的发生存在相关性。
结论:HDL-C减少、血红蛋白升高、白细胞计数升高和BMI增高可能是CSFP形成的影响因素。
关键词冠状血管造影术冠状动脉慢血流体质量指数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CSFP)是指除存在严重冠状动脉狭窄、溶栓治疗后、冠状动脉造影术中气体拴塞、冠状动脉痉挛、冠状动脉扩张、心肌病、瓣膜病、结缔组织病等病理改变情况外,造影显示冠状动脉不存在明显病变,基本正常的情况下,而远端血流灌注延迟的现象。
随着冠状动脉造影的普及和应用,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越来越受到心血管专家的重视。
但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目前国外的研究主要认为其与血管内皮功能不良、微血管病变以及小型冠状动脉的阻塞性病变等有关[1]。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120例冠状动脉造影中出现CSFP的临床病例资料的分析,探讨可能导致CSFP的影响因素,为进一步进行CSFP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的研究提供支持。
资料与方法2006年8月~2011年10月收治行冠状动脉造影患者120例。
纳入标准:①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心外膜冠状动脉无明显病变;②排除既往患有糖尿病、痛风、冠心病、外周血管疾病、瓣膜病、先天性心脏病、心肌病、贫血、肝肺肾功能不全、感染、近期外科手术、肿瘤病史,排除血压高于160/100mmHg及心功能NYHA Ⅰ级以上者。
根据TIMI心肌灌注分级(TMPG)符合CSF标准的66例患者设为试验组,其中男40例,女26例,平均年龄53.0±100岁,吸烟25例。
冠状动脉慢血流的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冠状动脉慢血流的发病机制研究进展标签:冠脉造影;心源性猝死;随着冠脉造影日益增多,心血管介入医师常会遇到因为胸痛行诊断性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其中部分患者心外膜冠状动脉无明显器质性病变,但造影剂在冠脉血管内充盈和排空却明显延迟,提示冠脉血流灌注延迟,这種现象被称为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coronary slow-flow phenomenon,CSFP)。
冠脉慢血流现象最先由Tambe等[1]于1972年通过分析6例胸痛患者的冠脉造影结果后提出,它是指除外严重冠状动脉狭窄、冠状动脉痉挛、冠状动脉扩张、溶栓治疗后、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结缔组织疾病等因素外,行冠状动脉造影时冠状动脉不存在明显病变,冠脉内血流却发生灌注延迟的现象[2]。
有研究表明[3-6],CSFP与心律失常、急性冠脉综合征、心源性猝死等心血管不良事件有密切联系。
在对疑似心血管疾病的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时,CSFP的检出率约占1%~7%[7-8]。
虽然CSFP已经被提出几十年,但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
现将CSFP的可能发病机制做一综述。
1 冠状动脉血流速度的评价指标冠状动脉造影是临床工作中诊断慢血流现象最直观、最简单的方法。
介入工作者通常用TIMI血流分级评价冠脉血流速度,通过判断冠脉造影时对比剂到达远端血管的时间来评价冠状动脉血流的速度和灌注的完全性,3支冠状动脉中至少有1支以上血管,对比剂到达远端血管的时间大于3个心动周期,即认为冠状动脉血流缓慢。
其不足之处在于受观察者的主观判断限制。
在TIMI血流分级的基础上,将其定量表示为校正TIMI帧数法(corrected TIMI frame count,CTFC),即第一帧定义为对比剂近乎完全或完全进入冠状动脉起始部,冠状动脉开始显影。
最后一帧图像定义为造影剂进入到远端分支血管并使特定的解剖标志显影。
前降支的特定标志为远端心尖八字胡样或干草叉样或鲸尾样分叉,回旋支的特定标志为钝缘支最长动脉的最远端分叉,右冠状动脉的特定标志则是远端左心室后侧支的第一个分支。
冠脉慢血流现象相关因素的研究

冠脉慢血流现象相关因素的研究作者:薛宇龙李学文来源:《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8年第29期【摘要】临床上虽然已经有了冠脉慢血流现象相关的病理学特点报道,但是仍然缺乏标准的发病机制。
本文将以近三年以来已有的研究成果为基础,对冠脉慢血流现象的基本概念、发病机制、相关因素等进行简要综述,旨在通过研究为之后相关研究的开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冠脉慢血流;发病机制;相关因素;治疗方法【中图分类号】R54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8.29..02冠脉慢血流全称为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即CSFP。
这种疾病主要是在排除了心脏瓣膜疾病、冠状动脉扩张或者痉挛、心肌病等相关因素的影响之外,在冠脉造影的过程中并未发现冠状动脉出现了比较明显的病变,但是却可以看到远端血流灌注发生延迟现象。
早在1972年这个问题已经被发现。
有学者认为这是一种新型的冠状动脉疾病,但是因为其发病机制在如今尚不明确,因此本文将主要对其相关的危险因子进行相应分析,为临床实践治疗奠定基础。
1 CSFP疾病的概念及判断指标1.1 概念解释当前在临床上随着相关医疗技术的发展,人们对于冠心病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入,因此关于冠状动脉慢血流疾病的查出率也变得越来越高。
梁伟东在其开展的关于冠脉慢血流及其相关因素的研究进展过程中指出,冠脉慢血流相关概念最早是在1972年由Tambe提出,但是当时并未引起足够重视,更别说其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1]。
这一概念及相关研究也是在最近几年才得到了进一步的研究,切入点比较广泛,包含分子水平、解剖学等不同的方面。
1.2 判定标准CSFP疾病最早在临床当中关于CSFP疾病的判定一般采用冠脉造影过程中血管末梢造影剂的具体充盈速度进行评价。
这一观点在唐礼丽学者所開展的研究当中也有所提及,她对冠状动脉慢血流的发病原因、机理以及临床特点和诊断标准等进行分析,其中认为可以采用矫正TIMI方法来判定[2]。
冠脉慢血流现象相关预测因素的研究

13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Cardiovascular Disease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2018 年 6月 C 第 6 卷第 18 期Jun. C 2018 V ol. 6 No. 18冠脉慢血流现象相关预测因素的研究薛宇龙,李学文*(山西医科大学附属大医院心内科,山西 太原 030024)【摘要】目的 研究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CSFP (Coronary slow flow phenomenon )相关预测因素,为CSFP 的预防和诊治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回顾性的分析山西大医院心血管内科2012年10月至2017年6月60例因“胸闷、胸痛”等原因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是否存在冠脉慢血流现象分为冠脉慢血流现象组(CSFP 组,n =30)和正常人组(对照组,n =30)两组,对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实验室检查进行统计分析,Logistic 多因素回归分析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相关预测因素。
结果 CSFP 组患者中男性、有吸烟史比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年龄、吸烟指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烟龄显著长于对照组(P <0.05),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肌酐、尿酸、血红蛋白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但两组患者的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C 反应蛋白、空腹血糖、血钾、肌酸激酶同工酶、肌钙蛋白、脑钠肽前体、血小板计数、白细胞计数、射血分数、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总胆固醇之间的差异均不显著(P >0.05)。
Logistic 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CSFP 相关预测因素包括烟龄、尿酸、高密度脂蛋白(P <0.05)。
结论 烟龄、尿酸水平升高、低高密度脂蛋白水平为CSFP 相关预测因素。
【关键词】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相关因素;预测因素【中图分类号】R54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8.18.13.03Study on the predictors of coronary slow flow phenomenonXUE Yu-long,LI Xue-wen(Large clinic endocarditis,Shanxi Medical University,Shanxi Taiyuan 030024,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prognostic factors of coronary slow flow CSFP (Coronary slow flow phenomenon)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prevention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CSFP.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 60 cases of analysis from October 2012 to June 2017 due to "chest pain" and other reasons in the Shanxi hospital for coronary angiography of epicardial coronary artery stenosis was less than 40%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they were divided into CSFP group (CSFP group,n =30) and normal one group (control group ,n =30) two groups according to whether the patients had coronary slow flow phenomenon.The general data and laboratory examination of the two groups were statistically analyzed,the predictors of slow flow of coronary artery were Logistic multivariate regression analyzed.Results The proportion of men and smoking history of the CSFP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P <0.05),the age and smoking index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P <0.05),the smoking duration was significantly longer (P <0.05),the high-density lipoprotein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P <0.05),and the creatinine,uric acid and hemoglobin level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P <0.05),but the differences of ejection fraction,history of hypertension and diabetes,total cholesterol,triglyceride,low density lipoprotein,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C reactive protein,fasting blood glucose,serum potassium ,CK-MB ,troponin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platelet counts,white blood cell count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ere not significant (P >0.05).Logistic multivariate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related predictors of coronary slow flow phenomenon included tobacco age,uric acid and high-density lipoprotein (P <0.05).Conclusion Tobacco age,uric acid level and Low 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level were the predictors of CSFP.【Key words 】Slow flow of coronary artery;Related factor;Predictive factors冠脉慢血流现象(CSFP )指造影剂在冠状动脉造影过程中前向血流正常但远端血管进行延迟充盈的现象,同时,心外膜冠状动脉狭窄并不明显[1]。
冠脉慢血流危险因素的研究

患者 4 2 . 1 %, 这 部分患者 可能合并有 D NA或 R N A病 毒感染 , 无 效者可能 为除病毒 以外 的其他致 病微 生物 感 染或 R N A病毒感 染。C R P是 由肝脏产 生的急性相
v i e w[ J ] . B MC Me d , 2 0 0 9 , 7 :4 O . [ 2 ] D o n a l d s o n G C , S e e mu n g a l T A,B h o w mi k A, e t 1. a Re l a t i o n s h i p
p u l mo n a r y d i s e a s e . NHLBI / W Ho Gl o b l a I n i t i a t i v e/ o r Ch r o n i c
O b s t r u c t i v e L u n g D i s e a s e( G OL D)Wo r k s h o p s u mma r y [ J ] . Am J Re s p i r C r i t Ca r e Me d , 2 0 0 1 , 1 6 3 ( 5 ) : 1 2 5 6—1 2 7 6 .
内蒙古 医学杂志 I n n e r Mo n g o i f a Me d J 2 0 1 5 午第 4 7 卷第 6 期
6 7 7
o b s t r u c t i v e p u l mo na r y d i s t a t e o f t h e a r t r e —
[ 参 考 文 献]
[ 1 ]H u r s t J R ,we d z i c h a J A .M a n a g e m e n t a n d p r e v e n t . o n o f c h mn i c
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危险因素分析研究

DOI:10.3969/j.issn.l007-5062.2021.02.007•临床论著•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危险因素分析研究张强张莹赵雪燕高立建郭继东奴尔巴合提王喜萍[摘要]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CSFP)与CHA2DS2-VASc评分及影响冠状动脉血流的血清学检验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方法:选取因胸部不适症状住院行冠状动脉造影术(CAG)的病例资料回顾性分析,选择冠状动脉无明显狭窄但存在CSFP的40例患者作为CSFP组,另将同期随机选取的CAG证实冠状动脉正常或接近正常(冠状动脉主要分支<40%狭窄)无CSFP患者40例为对照组,比较分析两组CHA DS2-VASc评分、以及血清学检验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甲状腺激素(T4)、促甲状腺激素(TSH)、BNP、碱性磷酸酶(ALP)、r谷氨酰胺转肽酶(GGT)、白蛋白(ALB)、白球比的差异性丄ogistic回归分析相关危险因素。
结果:CSFP组及非CSFP组比较,发现性别、吸烟、患有心房颤动、患有血管疾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CHA2DS2-VASc评分、T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证实:性别、吸烟、CHA2DS2-VASc评分、患有心房颤动、血管疾病属于CSFP的危险因素,T4则属于CSFP的保护因素。
结论:CSFP患者CHA2DS2-VASc评分较高,患有心房颤动的患者,更容易患有CSFP。
[关键词]冠状动脉慢血流;CHA2DS2-VASc评分[中图分类号]R5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5062(2021)02-143-04Analysis and study on risk factors of coronary slow blood flow phenomenon ZHANG Qiang,ZHANGYing,ZHAO Xueyan,GAO Lijian,GUO Jidong,NU erbaheti,WANG Xiping Shihezi City Department of Cardiovascular Medicine,People's Hospital,Shihezi832000,China[Abstract]Objective:To explore the correlation analysis between coronary slow flow phenomenon(CSFP),CHA q DS q-VAS c score,and serological test indicators that affect coronary blood flow.Methods: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case data of hospitalized coronary angiography(CAG)due to chest discomfort was selected.40patients with no obvious coronary artery stenosis but CSFP were selected as the CSFP group,and CAGrandomly selected during the same period was confirmed Forty patients with normal or near normal coronary arteries(main branches of coronary arteries<40%stenosis)without CSFP were used as control groups.The twogroups were compared and analyzed the CHA q DS q-VAS c score and serological test indicators(prothrombin timePT,activated partial thrombin)The difference of original time(APTT),fibrin degradation product(FDP),thyroid hormone(T4),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TSH),(BNP),alkaline phosphatase(ALP),r-glutaminase(GGT),albumin(ALB),white sphere ratio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of related risk factors.Results:Comparing the CSFP group and the non-CSFP group,it was found that gender,smoking,atrial fibrillation,and vascular disease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HA2DS2-VASc score and thyroid hormoneT4were statistically different(P<0.05);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confirmed that gender,smoking,CHA q DS q-VAS c score,atrial fibrillation,and vascular disease are independent risk factors for CSFP,whilethyroid hormone T4belongs to CSFP An independent protective factor.Conclusions:CSFP patients have ahigher CHA q DS q-VAS c score,and patients with atrial fibrillation are more likely to have CSFP.[Keywords]Coronary slow flow phenomenon;CHA q DS q-VAS c score基金项目:新疆兵团财政科技计划项目(2020CB012);八师石河子市科技计划项目(2018TD03)作者单位:832000新疆石河子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张强张莹郭继东奴尔巴合提王喜萍);中国医学科学院/国家心脏病中心/阜外医院(赵雪燕高立建)通信作者:王喜萍,主任医师,从事专业:心血管疾病的研究。
绝经后女性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的相关因素分析

绝经后女性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的相关因素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可能与绝经后女性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相关的危险因素。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至2015年6月我院行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心外膜主要冠状动脉无明显病变的病例150例,其中绝经后女性42例。
把冠脉血流仅为TIMI2级或以下的患者定义为SCF,将绝经后女性患者分为绝经后女性慢血流组(n=18),绝经后女性对照组(n=24)。
结果:绝经后女性SCF组与绝经后女性对照组相比年龄、高血压病、糖尿病者所占比例,血小板计数、空腹血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HDL-C、LDL-C、血尿酸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绝经后女性SCF组的白细胞计数(6.220±1.800×109/L比5.203±1.490×109/L,P<0.05)、中性粒细胞计数(6.680±1.701×109/L比3.765±1.583×109/L,P<0.05)、均高于对照组。
Logistic分析表明,LVMI(OR1.028,95%CI1.002~1.055,P=0.037)、白细胞计数(OR1.501,95%CI0.011~2.229,P=0.044)。
结论: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增高可能参与了绝经女性SCF的发生发展。
白细胞计数增高可能是绝经女性SCF患者的危险因素。
【关键词】冠状动脉慢血流;绝经后女性; 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中图分类号】R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11-0195-02冠状动脉慢血流 ( slow coronary flow , SCF)现象是指除外溶栓治疗后、冠状动脉成形术后、冠状动脉痉挛、冠状动脉扩张、心肌病、瓣膜病等因素,冠状动脉造影没有发现冠状动脉存在明显病变 ,却发生血流灌注延迟的现象。
随着冠状动脉造影的普及,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已经越来越受到心血管界的重视,然而自此以后,国内外关于对此造影现象进行的病因研究相对较少,至今其发病机理仍不明确。
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的相关性研究

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的相关性研究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与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SCF)的关系。
方法选择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提示SCF的患者31例为SCF组,以及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示冠脉无狭窄且血流正常者36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同型半胱氨酸的水平。
结果SCF组与对照组相比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明显升高(P<0.05)。
相关性分析显示: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是发生SCF的独立危险因素,且呈正相关。
结论同型半胱氨酸可能通过对血管内皮的损失作用参与SCF的病理生理过程。
标签:冠状动脉慢血流;同型半胱氨酸;相关性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SCF)是指除外溶栓治疗后、冠状动脉成形术后、冠状动脉扩张、冠状动脉痉挛、心肌病、瓣膜病等因素,常规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后未发现冠状动脉明显病变,却出现冠状动脉灌注延迟的现象。
冠状动脉慢血流可引起心肌细胞水平低灌注,导致相应心肌缺血,使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明显增高,可出现心电图异常和运动负荷试验阳性率增高,临床表现为高血压、心绞痛、心肌梗死及猝死等。
这一现象由Tambe等于1972年首次提出。
Mangieri等报道[1]称有7%怀疑有冠心病的患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有慢血流现象发生。
本研究通过测定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拟发现其与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发病之间的关系,从而能有效的防止冠状动脉慢血流的发生。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示冠状动脉无狭窄且血流正常者36例为正常对照组,其中男21例,女15例,年龄(55.0±12.1)岁,合并糖尿病5例,高脂血症11例,高血压20例。
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示SCF的患者31例为SCF 组,其中男18例,女13例,年龄(57±11.5)岁,合并糖尿病4例,高脂血症9例,高血压17例。
两组病例一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
以TIMI血流计帧法[1]为计量指标:以30帧/s的速度采集图像,计数造影剂从进入某支冠状动脉并占满近端整个宽度,最后一帧为造影剂到达各支冠状动脉的远端标记,其中前降支为远端分叉处,通常在心尖部,回旋支为最远端的分叉,右冠状动脉为后降支发出后的第一个分支。
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相关因素分析

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相关因素分析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的临床意义。
方法选择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存在慢血流现象但冠状动脉无明显病变的53例患者为慢血流组,并随机选取冠状动脉造影显示血流正常的30例为对照组。
比较两组间各项临床指标的差异,对影响慢血流的各项因素进行分析。
结果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吸烟、高血压、糖尿病、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等临床指标方面无统计学差异,而慢血流组患者的平均血小板体积、血尿酸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存在统汁学差异,经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平均血小板体积增大、血尿酸水平增高是慢血流患者的危险素。
结论平均血小板体积、血尿酸水平的升高可能参与慢血流发生的病理生理过程。
标签:冠状动脉慢血流;平均血小板体积;血尿酸冠状动脉慢血流(coronary slow flow,CSF)在临床较多见,其机制尚不明确,其主要表现为有心肌供血不足的表现但冠脉造影未发现狭窄,但出现远端血流灌注缓慢的现象,其发病分为原发和继发[1-2],现通过对我院两年间53例病例分析,总结其临床特点,为其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数据。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10年1月~2011年12月我院因胸痛、胸闷、心悸等住院行冠状动脉造影病例982例,显示冠状动脉慢血流病例53例,其中男38例,女15例,平均(59.8±5.7)岁,并随机选取同期冠状动脉无明显病变病例30例,其中男17例,女13例,平均(59.0±5.7)岁,据此分为慢血流组及正常血流组。
全部入选病例均排除可能导致冠脉梗塞及狭窄的常见疾患(高血压,心肌梗死,冠脉瘤等)。
1.2 方法所有患者均经桡动脉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
用参照校正的TIMI血流帧数法(corrected TIMI frame count,CTFC),即造影过程中造影剂从充盈动脉开始(第1帧)至到达动脉远端(最末帧)之间的帧数。
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的临床影响因素分析

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的临床影响因素分析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的相关影响因素。
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1月~2013年6月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心外膜主要冠状动脉无明显病变的2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校正的TIMI帧数大于正常冠状动脉血流速度2个标准差者定义为冠状动脉慢血流,分析冠状动脉慢血流组和冠状动脉正常组的年龄、性别、吸烟史、体重指数(BMI)、合并症(包括高血压、糖尿病和高脂血症)、以及血尿酸水平、同型半胱氨酸浓度、C反应蛋白水平、血小板聚集率等的差异,同时进一步通过多元回归分析观察上述因素中冠状动脉慢血流的危险因素。
结果冠状动脉慢血流组的BMI、吸烟史的比例显著高于冠状动脉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冠状动脉慢血流组的血尿酸、同型半胱氨酸、C反应蛋白水平和血小板聚集率显著高于冠状动脉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吸烟、高脂血症、血尿酸、同型半胱氨酸、C反应蛋白、血小板聚集率均是冠状动脉慢血流的危险因素。
结论高龄、吸烟、高脂代谢状态和炎症状态以及高血小板聚集是促进冠状动脉慢血流发生的危险因素。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risk factor of slow coronary flow(SCF)phenomenon. Methods 200 cases without obvious pathological changes of epicardial coronary artery by coronary angiography from January 2011 to June 2013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the adjusted TIMI frame was more than 2 standard deviation of normal coronary flow velocity were defined as SCF.The comparison of age,gender,smoking history,body mass index(BMI),comorbidities (including hypertension,diabetes,and hyperlipidemia),the level of and serum uric acid,C-reactive protein,platelet aggregation were analysed between the SCF group and the coronary artery normal group.The risk factor of SCF was analysed and observed by multiple regression analysis. Results BMI,the proportion of smoking history in the SCF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ronary artery normal group,with significant difference(P<0.05).The level of serum uric acid,homocysteine,C reactive protein and platelet aggregation rate in the SCF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normal group,with significant difference(P<0.05).Multivariate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age,smoking,hyperlipidemia,serum uric acid,homocysteine,C reactive protein,platelet aggregation rate were the risk factors of SCF. Conclusion Age,smoking,high fat metabolism and inflammation status and high platelet aggregation are all risk factors of SCF phenomenon.[Key words] Coronary slow flow;Risk factors;Regression analysis在常规冠状动脉造影中常可发现冠状动脉无明显狭窄而心外膜冠状动脉血管远端血流速度延迟,这种现象被称为冠状动脉慢血流(slow coronary flow,SCF)现象。
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临床危险因素及形态学研究

·临床研究·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临床危险因素及形态学研究剡冬冬 彭瑜 赵晶 张钲【摘要】目的探寻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CSFP)的临床危险因素,了解冠状动脉形态对心肌梗死溶栓治疗试验(TIMI)血流的影响,推测CSFP的发病机制。
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1月至2019年7月于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心脏中心行冠状动脉造影无狭窄病变的患者256例,根据TIMI血流帧数将其中血流减慢的患者设为CSFP组(100例),将血流正常患者设为对照组(156例),按年龄和性别匹配。
收集患者临床数据和冠状动脉造影数据,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CSFP的危险因素,并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检验冠状动脉形态学参数与平均校正的TIMI帧数(cTFC)的相关性。
结果 CSFP组同型半胱氨酸[(22.07±7.27)mmol/L比(18.16±6.63)mmol/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44.40±15.60)%比(35.43±12.49)%]、淋巴细胞百分比[3.65%(1.32%,24.65%)比1.80%(1.02%,6.22%)]、平均血小板体积(MPV)[(13.17±1.82)fl比(12.20±1.57)fl]、血小板分布宽度(PDW)[(14.17±2.17)f l比(13.21±2.42)f l]与对照组相比更高,三酰甘油[(3.05±1.37)m m o l/L比(3.44±1.36)mmol/L]、纤维蛋白原[(2.65±0.68)g/L比(2.86±0.66)g/L]与对照组相比更低,术中血压更低,冠状动脉平均直径更大,平均远端分支数更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拟合显示:同型半胱氨酸(OR 1.077,95%CI 1.034~1.123,P<0.001)、中性粒细胞百分比(OR 1.064,95%CI 1.032~1.097,P<0.001)、PDW(OR 1.194,95%CI 1.051~1.356,P=0.006)、MPV(OR 1.338,95%CI 1.127~1.588,P=0.001)是预测CSFP的独立危险因素。
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相关因素和前列地尔注射液疗效的分析

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相关因素和前列地尔注射液疗效的分析梁伟东;钟毅【期刊名称】《内科急危重症杂志》【年(卷),期】2014(020)001【摘要】目的:探讨慢血流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并观察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冠脉慢血流现象(CSFP)的临床疗效.方法:经CAG证实存在慢血流现象,但以冠状动脉无明显病变的42例患者作为慢血流组,并随机选取相同时期CAG显示远端血流灌注无延迟,且冠状动脉无明显病变的4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间各项临床指标的差异.再将42例CSFP患者按完全随机方法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硝酸酯类药物加阿司匹林治疗,治疗组(21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胸痛症状的改善及复查冠脉造影时冠脉血流的变化.结果: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心率、血压、血糖、血脂、饮酒史等临床方面无统计学差异;而慢血流组有吸烟史的患者高于对照组,慢血流组血小板平均容积(MV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胸痛症状明显改善,有效率为76.2%,对照组的有效率为33.3% (P <0.01);冠脉造影显示2组患者的CTFC(校正的TIMI帧数)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1),前列地尔治疗组比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1).结论:MVP增高可能是慢血流发生的一个危险因素,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CSFP有较好的疗效.【总页数】3页(P36-38)【作者】梁伟东;钟毅【作者单位】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南宁530022;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南宁53002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3.3【相关文献】1."正常"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相关因素分析 [J], 龚艳君;洪涛;李建平;张启华;赵文岭;霍勇2.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相关因素分析 [J], 郑海英3.绝经后女性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的相关因素分析 [J], 孙理华;徐新娟4.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相关因素分析及治疗体会 [J], 董艳彩;刘东亮5.冠状动脉造影患者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的相关危险因素及曲美他嗪治疗效果的分析 [J], 邹雪燕;李雷阳;张小娟;曲海燕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冠状动脉慢血流的临床研究

冠状动脉慢血流的临床研究随着冠脉造影的日益增多,从事心内科介入的医师经常会发现一种情况:部分患者自觉阵发性胸痛、胸闷,但冠脉造影检查心脏血管未见明显病变,仅血流速度较正常减慢。
这种现象经常在临床经常被发现,我们称之为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
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Coronary Slow Flow Phenomenon,CSFP)是一种临床比较常见情况,患者往往有典型的心绞痛症状,安静状态心电图提示异常缺血改变,运动负荷试验显示阳性,但是冠脉造影显示心外膜下冠状动脉没有明显病变,而对比剂在远端血管的充盈和排空速度却明显减慢,或者经过3个甚至以上心动周期才能灌注到血管远端。
慢血流现象可以累积一支冠脉血管,也可以累及所有的冠脉血管,这种现象在临床并不少见,在行冠脉造影人群中发生率在1~7%[1]左右,尤其常见于吸烟的年轻男性患者。
CSFP患者临床表现多样,有的表现为稳定性心绞痛(多为静息心绞痛),有的还可以表现为不稳定心绞痛、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或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超过80%CSFP病人可能经历反复加重的心绞痛发作。
另外,部分病人也可能出现室性心律失常、间歇性左束支传导阻滞等,也有部分CSFP患者QT离散度异常,这可以解释室性心律失常或心源性猝死的发生。
Saya[2]等也报道一例反复室性心动过速发作伴有QT离散度异常增加的病人,冠状动脉造影证实为慢血流现象,经潘生丁药物治疗后完全缓解。
Dogan[3]等研究发现,CSFP患者与正常对照组相比,P波离散度及最大P波间期增加明显,而且,平均TIMI帧数与P波离散度及最大P波间期呈显著正相关。
CSF现象临床危害较大,对其发病机制及影响因素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早期干预。
1.冠状动脉血流速度的评价指标目前用来评价冠状动脉血流情况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方法是TIMI血流分级,反映了对比剂在冠状动脉中经过及清除的速度,是一种半定量指标,可分成四级,及TIMI0级到TIMI3级。
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的影响因素及临床研究

•论著 •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的影响因素及临床研究陈玄祖1作者单位:1 100029 北京,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通讯作者:陈玄祖,E-mail:jinjin821758@ doi:10.3969/j.issn.1674-4055.2018.06.28【摘要】目的 探讨影响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的形成因素,观察前列地尔治疗冠脉慢血流现象(CSFP)的疗效和相关临床研究。
方法 选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于2017年1月~12月收治的冠状动脉慢血流患者14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 =72)和对照组(n =70),对照组常规应用硝酸酯类及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
观察所有病例的临床症状恢复、冠脉血流变化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同型半胱氨酸(Hcy)改变等情况。
结果 观察组中其饮酒、吸烟史高于对照组,观察组血小板平均容积(MPV)高于对照组(P <0.01)。
观察组中患者胸痛症状改善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校正的TIMI帧数(CTFC)与对照组比较,下降更为明显,P <0.05,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大量饮酒、吸烟、MPV增高等均可能是冠状动脉慢血流发生的因素,临床应用前列地尔治疗CSFP有明显效果,值得推广。
【关键词】冠脉造影;慢血流现象;前列地尔【中图分类号】R543.3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674-4055(2018)06-0743-03Influential factors and clinical study of coronary artery slow blood flow Chen Xuanzu. Department of Cardiology,Beijing Anzhen Hospital,Capital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Beijing100029,China.Corresponding author:Chen Xuanzu, E-mail:jinjin821758@[Abstract ]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slow flow of coronary arteries, and to observe the efficacy and related clinical studies of alprostadil in the treatment of coronary slow flow (CSFP). Methods 142 patients with coronary artery slow blood flow admitted to the Department of Cardiology, Beijing Anzhen Hospital, 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 from January to December 2017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n =72) and control group (n =70). The group was routinely treated with nitrates and aspirin,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alprostadil in the treatment of the control group. Clinical symptoms recovery, coronary blood flow changes, and 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 (hs-CRP) and homocysteine (Hcy) changes were observed in all cases. Results The alcohol consumption and smoking history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mean platelet volume (MPV)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P <0.01). The improvement of chest pain symptom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corrected TIMI frame number (CTFC)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more significant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 <0.05,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Conclusion A large number of alcohol consumption, smoking, and increased MPV may be the factors of slow coronary flow.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alprostadil in the treatment of CSFP has obvious effects and is worthy of promotion.[Key words ]Coronary angiography;Slow blood flow;Alprostadil冠状动脉慢血流(CSFP)是指除外冠状动脉(冠脉)成形术后、溶栓治疗后、冠状动脉扩张、痉挛、瓣膜病和心肌病等因素,冠状动脉造影未发现冠脉存在明显病变,却发生血流关注延迟的现象。
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的危险因素与临床特征分析

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的危险因素与临床特征分析目的观察分析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的临床特征,探讨与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相关的危险因素。
方法回顾分析该院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后显示冠状动脉无明显病变但存在慢血流现象的患者34例作为慢血流组,注射硝酸甘油进行调节治疗,随机选取同期冠状动脉血流正常患者26例作为对照组。
所有患者均进行各项临床指标的常规检查,并进行静息心电图检查。
结果硝酸甘油可显著改善患有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患者的血流速度(P<0.05)。
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压、血糖、血脂、凝血时间等临床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心绞痛发作时的慢血流组患者的静息心电图异常发生率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比较两组患者的体重、血红细胞数及尿酸水平及心绞痛发作时的慢血流组患者的静息心电图异常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冠状动脉造影显示慢血流患者的冠状动脉无明显病变,血流速度缓慢,体重及尿酸水平可能是慢血流患者的危险因素,值得临床关注。
标签: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冠状动脉造影;血流速度;危险因素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CSFP)是指患者不时有胸痛症状,但又不是冠状动脉痉挛和扩张、心肌病、瓣膜病、结缔组织病等,在冠状动脉造影中也未发现存有异常,只有血流速度明显减慢的现象。
是冠状动脉硬化等较为严重病症的早期病变阶段,严重的会导致心肌缺血,心肌梗死等病,值得引起临床诊断重视,及早发现及早治疗。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09年3月—2010年1月在该院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34例患者,34例患者中均伴有间断的胸痛症状,造影检查未发现异常,但动脉血流速度却明显缓慢,以此34例患者为慢血流组,并采用硝酸甘油进行调节治疗,给予硝酸甘油后血流速度明显改善。
另外,随机选取同期进行检查的冠状动脉血流正常的患者26例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的平均年龄均为(50.7±8.4)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冠脉慢血流现象相关因素的研究
临床上虽然已经有了冠脉慢血流现象相关的病理学特点报道,但是仍然缺乏标准的发病机制。
本文将以近三年以来已有的研究成果为基础,对冠脉慢血流现象的基本概念、发病机制、相关因素等进行简要综述,旨在通过研究为之后相关研究的开展奠定基础。
标签:冠脉慢血流;发病机制;相关因素;治疗方法
冠脉慢血流全称为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即CSFP。
这种疾病主要是在排除了心脏瓣膜疾病、冠状动脉扩张或者痉挛、心肌病等相关因素的影响之外,在冠脉造影的过程中并未发现冠状动脉出现了比较明显的病变,但是却可以看到远端血流灌注发生延迟现象。
早在1972年这个问题已经被发现。
有学者认为这是一种新型的冠状动脉疾病,但是因为其发病机制在如今尚不明确,因此本文将主要对其相关的危险因子进行相应分析,为临床实践治疗奠定基础。
1 CSFP疾病的概念及判断指标
1.1 概念解释
当前在临床上随着相关医疗技术的发展,人们对于冠心病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入,因此关于冠状动脉慢血流疾病的查出率也变得越来越高。
梁伟东在其开展的关于冠脉慢血流及其相关因素的研究进展过程中指出,冠脉慢血流相关概念最早是在1972年由Tambe提出,但是当时并未引起足够重视,更别说其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1]。
这一概念及相关研究也是在最近几年才得到了进一步的研究,切入点比较广泛,包含分子水平、解剖学等不同的方面。
1.2 判定标准
CSFP疾病最早在临床当中关于CSFP疾病的判定一般采用冠脉造影过程中血管末梢造影剂的具体充盈速度进行评价。
这一观点在唐礼丽学者所開展的研究当中也有所提及,她对冠状动脉慢血流的发病原因、机理以及临床特点和诊断标准等进行分析,其中认为可以采用矫正TIMI方法来判定[2]。
2 CSFP疾病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2.1 微血管床发生结构性变化所引起的CSFP
根据临床相关结果证实,对于患有CSFP疾病的患者,其病理活检结果显示这种疾病的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微血管功能障碍。
王霆在对冠脉动脉慢血流疾病与抑郁和焦虑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时,也指出了微血管床和CSFP疾病发生的关系,发现在200例患者当中,有患者的冠脉微血管发生了内皮细胞变性、内膜增生以及纤维肌性增生等现象[3]。
盘兰萍等对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的新进展
开展研究,指出CSFP属于心内科常见疾病,可以导致恶性心律失常、反复发作胸痛及胸闷现象,甚至会导致患者出现猝死[4]。
认为CSFP疾病与微血管之间存在必然联系,通过研究发现,CSFP患者的毛细血管发生内皮增厚现象,在电子显微镜下其细胞核的形态十分不规则。
2.2 内皮细胞功能障碍所引起的CSFP
血管内皮细胞在微血管张力以及血小板功能调节等方面的作用十分重要。
内皮细胞功能所发生的异常现象主要表现为,患者的体循环和冠脉血浆内皮素水平不算升高,而一氧化氮的水平则不断降低,这两者之间的状态是否平衡对CSFP 疾病的发生存在必然联系。
郝亚逢等学者就对冠脉慢血流和血管内皮功能之间的关系展开研究[5],并以其所在医院所接收的88例接受冠脉造影的患者为例,使用TIMI血流分析法评价患者的冠状动脉血流速度,分为冠脉慢血流组(43例)与正常组(45例),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血脂、血糖等水平无显著差异,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血管舒张功能等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患者。
张亚运等也指出了内皮细胞功能障碍会对CSFP疾病的发生产生影响[6]。
王帅等以其所在医院在2006年至2015年期间接收的85668例冠脉造影患者为例,开展大样本冠状动脉慢血流因素分析,认为影响CSFP疾病的因素众多,而内皮细胞功能障碍也是其中的一种因素[7]。
2.3 冠脉炎症所引起的CSFP
王帅与刘毅等学者指出在CSFP患者当中,冠脉炎症的意义重大[8]。
李楠等指出冠心病属于心血管疾病当中常见的一种病状,在对CSFP疾病进行研究时分别介绍了疾病的定义概念、特点、影响因素及评价方法等[9]。
在对危险因素分析时认为冠脉炎症会影响到CSFP疾病的发病率因此应当严格控制。
王磊等研究发现炎症标志物的升高会与CSFP疾病的发生呈现出正相关关系[10]。
卢成以236例患者为例阐述冠脉炎症标志物和CSFP疾病之间的关系,将患者分为慢血流组(118例),血流正常组(118例),研究显示两组患者的血小板压积(PCT)、甘油三酯(TG)、同型半胱氨酸、尿酸(UA)等存在显著差异[11]。
2.4 心率变异所引起的CSFP疾病
卜荣生等研究了心率变异与CSFP的相关性,并选择180例CSF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另外选择120例正常血流患者对比,研究显示两组患者的LDL/HDL、TC/HDL、尿酸等存在显著差异,另外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HRV各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这一结果说明心率变异与CSFP疾病之间也有相关性,是CSFP 疾病产生的危险因素[12]。
沈晓棠也认为心率变异是影响CSFP疾病发生的重要影响因素。
陈治奎对影响CSFP疾病的可能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指出心率变异性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
2.5 其他因素所引起的CSFP
闫丽英等认为氧化应激与冠状动脉慢血流之间存在一定关系,并以70例患
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CSFP组以及正常组,检测及过显示观察组的过氧化氢酶、超氧物歧化酶等与对照组相比均比较低,这一结果证实了氧化应激会对CSFP疾病的发生产生一定影响,提醒在今后的临床治疗过程中需要给予相应的重视。
宓宝斌等论述了胰岛素抵抗与CSFP疾病之间的相关性,其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胰岛素、空腹血糖以及hs-CRP等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但是两组患者的血浆脂质水平、血压等无显著差异,也验证了两者之间存在的关系。
综上所述,冠脉冠脉慢血流即CSFP疾病属于冠状动脉相关疾病以及心肌灌注异常等表现出的早期形式,截止到当前为止,关于其发病机制并不明朗,但是大量的临床实践证实这种疾病的出现会受到一些高危因素的影响,比如微血管床结构性病变、内皮细胞功能障碍、冠脉炎症、心率变异以及氧化应激、胰岛素抵抗等,在对这些相关因素進行明确之后就可以为今后的临床实践奠定更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梁伟东.冠脉慢血流及其相关研究进展[J].内科,2017,12(03):347-351.
[2] 唐礼丽.冠状动脉慢血流的机制及治疗研究进展[A].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编辑委员会.2017年度《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临床研究研讨会论文集(二)[C].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编辑委员会:,2017:1.
[3] 王霆.冠状动脉慢血流与焦虑、抑郁之间关联性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17.
[4] 盘兰萍,刘彬.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研究新进展[J].湘南学院学报(医学版),2016,18(04):72-75.
[5] 郝亚逢,刘俊法,李杨,李远,王献忠,靳文军.冠脉慢血流与血管内皮功能的关系研究[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17,26(01):52-55.
[6] 张亚运,高宇平.冠状动脉慢血流的发病机制研究进展[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6,4(31):29-31.
[7] 王帅,薛强,刘毅,关欣,陶凌.大样本冠状动脉慢血流的相关因素分析[J].心脏杂志,2017,29(02):180-183.
[8] 王帅,刘毅,关欣,陶凌.560例冠状动脉慢血流患者危险因素分析[J].临床军医杂志,2016,44(09):934-937.
[9] 李楠,荆晶,刘昱圻,李泱.冠状动脉慢血流综合征[J].临床与病理杂志,2016,36(01):89-93.
[10] 王磊,杨幼生,詹羽,任飞,谢翠,武文艺.冠状动脉慢血流患者血清microRNA-21表达及意义[J].山东医药,2016,56(28):68-70.
[11] 卢成.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临床危险因素分析[D].昆明医科大学,2016.
[12] 卜荣生.冠脉慢血流和心率变异性的相关性分析[D].福建医科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