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固相合成法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l 2 O 3
起始界面
(b )
Mg O
Mg 2+ Al 3+
Al 2 O 3
M g A l2O 4产 物 层
新 反 应 物 -产 物 界 面 3 x /4
x /4
((ac )) MgO和Al2O3单晶反应时相互紧密接触状态
x
2
1
0
6
(
(b2)0
c m 2)
MgO和Al2O31单5 0 0晶℃ 中互扩散反应示意图
2.2 高温的获得和测量技术
高温反应设备: 电阻炉 感应炉 电弧炉 放电等离子烧结炉( Spark Plasma Sintering )
2.2 高温的获得和测量技术
电阻炉 简介:最常见的加热设备。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温度精确可控等优点。 工作原理:利用发热体加热。 电阻材料:石墨,金属,氧化物,等等。
传统固相反应通常是指高温固相反应,但高温固相反应只限于 制备那些热力学稳定的化合物,而对于低温条件下稳定的介稳态化 合物或动力学上稳定的化合物不适于采用高温合成。
2.1 固相合成反应类型
中温固相反应:虽然起步较晚,但由于可以提供重要的机理信息, 并可获得动力学控制的、只能在较低温度下稳定存在而在高温下分 解的介稳化合物,甚至在中温固相反应中可使产物保留反应物的结 构特征。
2.2 高温的获得和测量技术
获得高温的方法及其温度
获得高温的方法 高温电阻炉 聚焦炉 闪光放电
等离子体电弧 激光
原子核裂变及聚变 高温粒子
温度 / K 1,273 – 3,273 4,000 – 6,000
> 4,273 20,000 105 – 106 106 – 109 1010 – 1014
铂铑-铂
热电偶
镍铬-镍硅(镍铝) 镍铬-康铜
辐射高温计
特殊热电偶
比色高温计
光学高温计(亮度高温计)
2.3 高温下固相合成反应
2.3 高温下固相合成反应
固相反应的发生起始于两个反应物分子的扩散接触,接 着发生化学作用,生成产物分子。此时生成的产物分子 分散在母体反应物中,只能当作一种杂质或缺陷的分散 存在,只有当产物分子集积到一定大小,才能出现产物 的晶核,从而完成成核过程。随着晶核的长大,达到一 定的大小后出现产物的独立晶相。
2.3 高温下固相合成反应
总能量变化= 驱动力 + 阻力
体系体积自由能差(负值) 新增表面 能
△G = △GV + △GS = V.△gv + S.σ =4r3 △gv /3 + 4r2 σ
晶核形成中能量变化关系
2.3 高温下固相合成反应
影响固相反应的因素
一. 反应物化学组成与结构的影响
第二章 固相合成法
陶器
瓷器
第二章 固相合成法
电容器
微波器件
第二章 固相合成法
固相化学的应用:制陶工艺
第二章 固相合成法
英国化学家West在其《固体化学及其应用》一书中所写。 “在室温下经历一段合理时间,固体间一般并不能相互反 应。欲使反应以显著速率发生,必须将它们加热至甚高温 度,通常是1000—1500℃”。
第二章 固相合成法
固相反应定义: 广义:凡是有固相参与的化学反应。
例:固体的分解氧化 固体与固体的化学反应 固体与液体的化学反应
狭义:常指固体与固体间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新固体产物 的过程.
第二章 固相合成法
固相合成法: 指有固态物质参加反应的合成方法。也就是说,反应 物必须是固态物质的反应,才能称为固态反应。固相 反应不适用溶剂,具有高选择性、高产率、工艺过程 简单等优点,是人们制备新型固体材料的主要手段之 一。
2.1 固相合成反应类型
固相反应
高温固相反应 中温固相反应 低温固相反应 高温: 高于600℃ 中温: 100-600 ℃ 低温: 低于100 ℃
2.1 高温的获得和测量技术
高温固相反应:反应温度高于600 ℃。高热固相反应已经在材料合 成领域中建立了主导地位,虽然还没能实现完全按照人们的愿望进 行目标合成,在预测反应产物的结构方面还处于经验胜过科学的状 况,但人们一直致力于它的研究,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相信随 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定会在合成化学中再创辉煌。
同时进行。 A+B=C1、C2、C3……Cn 相应自由焓变:G1、G2、G3……Gn 通常固相反应在等温等压下进行,可用G判别反应进行的 方向及限度。 如果: G1<G2<G3……<Gn 从热力学的角度分析,生成哪知物质最有利?
2.3 高温下固相合成反应
从热力学的角度,生成C1相最有利,但当所有上述过程的 G均为负值时,决定因素往往取决于反应的动力学因素。
2.3 高温下固相合成反应
MO-M界面
O2 扩散
M
反应
MO
C0
C
反应首先在M-O界面上 进行并形成一层MO氧 化膜,随后是O2通过 MO层扩散到界面并继 续进行氧化反应。
δ
金属表面氧化反应模型
2.3 高温下固相合成反应
(1)扩散速率 >> 化学反应速率, 反应阻力主要来源于化学 反应---属化学反应动力学范围
反应物结构状态、质点间的化学键性质、各种缺陷的多少 都会影响反应速率。
实际:利用多晶转变、热分解、脱水反应等过程引起晶格 效应来提高生产效率。 如:Al2O3+CoOCoAl2O4 常用轻烧Al2O3而不用较高温度死烧Al2O3作原料,原因为 轻烧Al2O3中有- Al2O3 - Al2O3 转变,提高了Al2O3 的反应活性。
2.3 高温下固相合成反应
范特荷甫规则: 对于反应物跟产物均是固相的纯固相反应,反应总是向 放热方向进行,一直到反应物消耗完为止,只有在非常 特殊的情况下才有可能出现平衡。
G=H-TS,对于纯固相过程, S0,所以GH, 只有当H<0即放热方向反应才能发生。
如果有气体或液体参与反应,该规则不适用。
2.3 高温下固相合成反应
固相反应动力学 提供反应体系、反应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性信息 固相反应通常可由几个简单的物理化学过程构成: 1. 化学反应 2. 扩散 3. 熔融 4. 升华等步骤
2.3 高温下固相合成反应
固相反应一般动力学关系 多步骤构成的固相反应,整个过程的速度将由其中速 度最慢的一环控制
2.2 高温的获得和测量技术
温度测量方法
接触式:测温元件与被测物体有良好的热接触
非接触式:利用物体的热幅射或电磁性质
2.2 高温的获得和测量技术
温度测试设备
接触式 测温仪表
非接触式
膨胀式温度计
液体膨胀式 固体膨胀式
压力式温度计
液体型 气体型 蒸汽型
热电阻温度计
铂电阻 铜电阻 特殊电阻 半导体热敏电阻
第二章 固相合成法
固相化学学科的确认: 1912年,年轻的Hedvall发表“关于林曼绿”(CoO和ZnO 的粉末固体反应)为题的论文,有关固相化学的历史才正式 拉开序幕。
原因:自亚里士多德时起,直至距今80多年前,人们广泛 相信“不存在液体就不发生固体间的化学反应”。
第二章 固相合成法
1993年Mallouk教授在Science上的评述中指出的:传统 固相化学反应合成所得到的是热力学稳定的产物,而那 些介稳中间物或动力学控制的化合物往往只能在较低温 度下存在,它们在高温时分解或重组成热力学稳定产物。 为了得到介稳态固相反应产物,扩大材料的选择范围, 有必要降低固相反应温度。
扩散系数:
K= AexpG(R)RT
D=D0expR Q (-T )
温度升高,质点热运动动能增大反应能力和扩散能力增强。
通常,因为:扩散活化能< 反应活化能,即Q < GR, 则温度变 化对化学反应影响较大。
2.3 高温下固相合成反应
压力的影响 对纯固相:压力可显著改变粉料颗粒间的接触状态,如缩 短颗粒间距离,增大接触面积,提高固相反应速率;
第二章 固相合成法
1993年,美国化学家Arthur Bellis等人编写的“Teaching Gene ral Chemistry,A Materials Science Companion”中也指出: “很多固体合成是基于加热固体混合物试图获得具有一定计量 比、颗粒度和理化性质均一的纯样品,这些反应依赖于原子或 离子,要在合理的时间内完成反应,必须 在高温下进行”。
2.1 固相合成反应类型
低温固相反应:相对于前两者而言,低热固相反应起步较晚,相比于通 常意义的固相反应,低热固相反应最大的特点在于反应温度降至室温或 接近室温。因而,低温固相反应又叫室温固相反应,指的是在室温或近 室温(≤100℃)的条件下,固相化合物之间所进行的化学反应具有便 于操作和控制的优点。此外低温固相反应还有不使用溶剂,高选择性、 高产率、污染少、节省能源,合成工艺简单等特点。这些特点符合当今 社会绿色化学发展的要求。
2.3 高温下固相合成反应
二 反应物颗粒尺寸及分布的影响 1. 颗粒愈小,反应愈剧烈。 2. 颗粒尺寸可改变反应界面、扩散截面以及颗粒表面 结构。颗粒越小,比表面增加,反应截面增加 , 反 应能力和扩散能力增强
2.3 高温下固相合成反应 三. 反应温度和压力与气氛的影响
1. 温度的影响 化学反应速率常数:
第二章 固相合成法
许多固相反应在低温条件下便可发生。
一个室温固——固反应的实例: 固体4-甲基苯胺与固体CoCl2·6H2O按2:1摩尔比在室温 (20℃)下混合,一旦接触,界面即刻变蓝,稍加研磨反应 完全。该反应甚至在0℃同样瞬间变色。
第二章 固相合成法
思考: 固相反应与在溶液中反应有哪些不同?
(2) 化学反应速率 >>扩散速率,反应阻力主要来源于扩 散---属扩散动力学范围
2.3 高温下固相合成反应
思考: 从热力学和动力学评价如下化学反应
MgO和Al2O3的混合物反应生成尖晶石的反应 MgO(s) + Al2O3(s) → MgAl2O4(s)
2.3 高温下固相合成反应
( a)
Mg O
2.2 高温的获得和测量技术
感应炉 简介:也称高频感应加热设备,主要用于金属、导电材 料的热处理、粉末热压烧结和真空熔炼等。 特点: 升温速度快,操作方便、清洁,并且可准确控制实现局 部加热。 工作原理:以交流线圈为加热部件,将被加热的导体置 于线圈内。在线圈上通以交流电,在被加热的导体内产 生感应电流——涡流。由于交流电方向变化导致涡流方 向变化,电能转化为热能,实现被加热导体的迅速升温。
2.3 高温下固相合成反应
可见,固相反应经历四个阶段: 扩散——反应——成核——生长 但由于各阶段进行的速率在不同的反应体系或同一反 应体系不同的反应条件下不尽相同,使得各个阶段的 特征并非清晰可辨,总反应特征只表现为反应的决速 步的特征。
2.3 高温下固相合成反应
固相反应热力学 固相反应通常比较复杂,可能有两个甚至更多的反应可以
例:方铁矿只有一个近似的组成Fe0.95O,它的结构中总是 有阳离子空位存在
2.2 高温的获得和测量技术
各种电阻材料及其最高工作温度
发热体 镍铬丝 硅碳棒
铂丝 铂铑合金
钼丝 硅钼棒
钨丝
最高温度 / ℃ 1060 1400 1400 1540 1650 1700 1700
发热体 ThO2 / CeO2 ThO2 / La2O3
钽丝 ZrO2 碳管 石墨棒 钨管
最高温度 / ℃ 1850 1950 2000 2400 2500 2500 3000
对有液、气相参与的固相反应:反应不是通过固相粒子直 接接触进行的,压力增大影响不明显,有时相反。
2.3 高温下固相合成反应
4. 气氛的影响 对于一系列能形成非化学计量氧化物的物质,气氛可直接影 响晶体表面缺陷的浓度和扩散机构与速度。 非化学计量化合物:原子或离子的比例不成简单整数比的 化合物称为非化学计量化合物。
第二章 固相合成法
固相反应的特点: 固体质点间作用力很大,扩散受到限制,而且反应组分 局限在固体中,使反应只能在界面上进行。
L1+L2 扩散快 反应快 均相中反应 一般室温下可以反应
S1+S2 扩散慢 反应慢 界面上反应 高温下反应
第二章 固相合成法
固体原料混合物以固体形式直接反应过程是制备多晶固体 (即粉末)最为广泛应用的方法。固体混合物在室温下经 历一段时间,并没有可觉察的反应发生。为使反应以显著 速度发生,通常必须将它们加热至甚高温度,一般在1000 ~ 1500℃。这表明热力学和动力学两种因素在固体反应中 都极为重要:热力学通过考察一个特定反应的自由能来判 断该反应能否发生,动力学因素则决定反应进行的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