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固相合成法
第二章固相合成P192.

• 在更普遍情况下,扩散过程与其他物理化学过程一 样,推动力应是系统的化学位梯度。一切影响扩散 的外场(电场、磁场、应力场等)都可统一于化学 位梯度中,仅当化学位梯度为零,系统扩散方可达 到平衡。
22固体中原子或离子的扩散迁移方向和自固体中原子或离子的扩散迁移方向和自由程还受到结构中质点排列方式的限制依一定方由程还受到结构中质点排列方式的限制依一定方式堆积成的结构将以一定的对称性和周期性限制着式堆积成的结构将以一定的对称性和周期性限制着质点每一步迁移的方向和自由程质点每一步迁移的方向和自由程图图2233中处于平面点阵中处于平面点阵中间隙原子只存在四个等中间隙原子只存在四个等同的迁移方向每一步迁同的迁移方向每一步迁移均需获取高于能垒移均需获取高于能垒gg的能量迁移的自由程则的能量迁移的自由程则相当于晶格常数大小
2021/7/13
三、非晶体中的扩散 • 玻璃中的物质扩散可大致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1.原子或分子的扩散 • 稀有气体He、Ne、Ar等在硅酸盐玻璃中的扩散; • N2、O2、SO2、CO2等气体分子在熔体玻璃中的扩
散; • Na、Au等金属以原子状态在固体玻璃中的扩散。 • 这些分子或原子的扩散,在SiO2玻璃中最容易进行
2021/7/13
在缺氧的氧化物中扩散与温度关系示意
2.1.4 影响扩散的因素
一、晶体组成的复杂性 • 在大多数实际固体材料中,往往具有多种化学成分
。因而一般情况下整个扩散并不局限于某一种原子 或离子的迁移,而可能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原子或 离子同时参与的集体行为所以实际测得的相应扩散 系数已不再是自扩散系数而应是互扩散系数。 • 互扩散系统不仅要考虑每一种扩散组成与扩散介质 的相互作用,同时要考虑各种扩散组分本身彼此间 的相互作用。
固相合成步骤

固相合成步骤一、固相合成是啥呢?固相合成啊,就是一种很有趣的化学合成方法啦。
简单说就是反应在固体的载体上进行哦。
就好像在一个固体的小舞台上,各种化学物质在上面跳舞、反应呢。
二、固相合成的准备工作首先得选好固体载体,这个载体就像是房子的地基一样重要呢。
常见的载体有树脂之类的东西。
这树脂呀,得是那种质量比较好的,能稳定地支撑整个合成过程的。
然后就是要准备好我们需要反应的原料啦。
这些原料就像是盖房子的砖头,一块一块的,不过它们都是化学物质哦。
比如说我们要合成一种新的有机化合物,那就得把那些含有特定官能团的原料准备好。
而且这些原料的纯度也要比较高才行,要是杂质太多,就像盖房子用了烂砖头,房子肯定盖不好呀。
三、开始固相合成啦我们把原料和载体放在一起,这个时候就像是把砖头放在地基上开始盖房子咯。
要控制好反应的条件呢,温度、压力还有反应的时间都是很关键的因素。
温度就像火候一样,要是温度不合适,反应可能就进行得很慢或者根本不进行。
压力呢,就像是给反应加了一个外力,合适的压力能让反应朝着我们想要的方向发展。
反应时间也不能太长或者太短,太长了可能会产生一些我们不想要的副反应,太短了反应又不完全。
比如说我们在合成一个多肽的时候,要是反应时间太长,可能就会有一些氨基酸之间发生错误的连接。
在反应的过程中呢,我们还得时不时地去观察一下反应的情况,就像厨师做菜的时候要尝尝味道一样。
看看颜色有没有变化,有没有新的物质生成之类的。
四、反应后的处理当反应完成之后呀,我们要把合成好的东西从固体载体上弄下来。
这就有点像把房子盖好之后要把一些脚手架之类的东西拆掉一样。
这个过程也需要很小心呢,不能把我们辛辛苦苦合成好的东西弄坏了。
然后还要对得到的产物进行纯化,把那些杂质去掉。
纯化的方法有很多种,比如过柱子之类的。
过柱子就像是给我们的产物洗个澡,把脏东西都洗干净,只留下我们想要的纯净的产物。
五、检测我们的成果最后呢,我们要检测一下我们合成出来的东西到底对不对呀。
固相合成法的影响因素

固相合成法的影响因素固相合成法是一种常用的化学合成方法,广泛应用于有机合成领域。
在固相合成过程中,反应物或中间体与固相载体通过化学键结合,反应物质在固相载体上反应,最终产物通过适当的处理从固相载体上脱离出来。
固相合成法的效率和产物纯度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些影响因素。
1.固相载体的选择固相载体是固相合成法的关键组成部分,它应具备一定的物理化学性质以及反应活性。
常用的固相载体有硅胶、树脂和硅胶树脂等。
不同的固相载体具有不同的吸附性能和反应活性,因此在固相合成中应选择合适的固相载体以提高反应效率和产物纯度。
2.反应物的纯度和溶解度反应物的纯度和溶解度直接影响固相合成的效果。
纯度高的反应物能够减少副反应的发生,提高产物纯度。
溶解度好的反应物能够更好地与固相载体发生反应,提高反应效率。
因此,在固相合成中应选用高纯度的反应物,并在反应过程中控制好反应物的溶解度。
3.反应条件的控制反应条件是固相合成中另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
包括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反应物的配比等。
合适的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能够提高反应速率和产物收率,同时避免不必要的副反应。
反应物的配比也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以保证反应物充分参与反应,避免过量或不足。
4.反应物的保护基团选择在固相合成中,为了保护反应物不与固相载体发生非特异性反应,常常采用保护基团的策略。
保护基团的选择和保护基团的保护效果直接影响固相合成的效果。
合适的保护基团能够在反应过程中有效保护反应物,提高反应物的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5.反应物的缩合剂选择在固相合成中,常常需要使用缩合剂来促进反应物之间的缩合反应。
不同的缩合剂具有不同的反应活性和选择性,因此在固相合成中应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缩合剂。
合适的缩合剂能够提高反应活性和产物收率,同时避免不必要的副反应。
6.反应物的保护基团去除条件在固相合成中,反应物的保护基团去除是一个重要的步骤。
保护基团去除条件的选择直接影响产物纯度和产率。
材料的固相合成教学课件

4 多样性
固相合成可以应用于多种材料合成,具有广 泛的应用领域。
固相合成的应用领域
药物研发
固相合成在药物研发中被广泛应用,可以高效 合成各种药物分子。
有机合成
固相合成对于有机合成反应有着重要的应用价 值,可以高效合成复杂的有机化合物。
材料科学
固相合成可以用于合成各种材料,如聚合物、 纳米材料等。
分子生物学
材料的固相合成教学课件 PPT
材料的固相合成定义:固相合成是一种将原料或反应物固定在介质中,通过 反应生成目标产物的合成方法。
固相合成原理
固相合成的原理是通过将反应物固定在固体介质中,利用分子的自组装能力, 通过一系列的化学反应,不断将反应物转化为目标产物。
固相合成的步骤
1
选择固体介质
选择适合的固体介质,如树脂或多孔材料,作为反应物的载体。
固相合成可以用于合成多肽、寡核苷酸等分子, 用于分子生物学研究。
固相合成的案例分析
药物合成
利用固相合成方法,研发了一种 新型抗癌药物,取得了显著的疗 效。
聚合物合成
通过固相合成技术,合成了一种 具有特殊性能的聚合物,用于构 建高强度材料。
多肽合成
利用固相合成方法,合成了一种 重要的多肽分子,用于生物医学 研究。
结论和展望
固相合成作为一种重要的合成方法,在材料科学、药物研发、有机合成等领 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未来的研究应重点关注新材料的合成和反应机理的其能够参与化学反应。
3
反应与转化
进行一系列的化学反应,将反应物转化为目标产物。
固相合成的优点
1 高纯度产物
由于固相合成可以避免杂质的污染,产物通 常具有高纯度。
2 高收率
固相合成可以减少产物的损失,提高反应的 收率。
固相合成法实验流程

固相合成法实验流程一。
固相合成法,这可是化学领域里的一把“利剑”!简单来说,就是在固体状态下进行化学反应,从而合成我们想要的物质。
1.1 准备工作那可是关键。
就像打仗前要准备好武器一样,咱们做实验前也得把东西备齐喽。
得选好反应原料,这就好比挑好“种子”,质量得过硬。
然后呢,各种实验器具,什么反应容器、搅拌棒、温度计,一个都不能少,而且得保证干净、完好,不然就像“破车走烂路”,容易出岔子。
1.2 原料处理要精细。
原料到手可不能直接用,得进行一番处理。
该研磨的研磨,该提纯的提纯,把杂质都去掉,让原料“纯纯粹粹”,这样反应才能顺顺利利。
二。
接下来就是真正的“战斗”环节啦!2.1 反应条件要控制好。
温度、压力、反应时间,这可都是“命门”。
温度高了低了都不行,就像炒菜火候不对,味道就差了。
压力也要适中,过大过小都会影响反应效果。
反应时间更是关键,时间短了反应不完全,时间长了又可能产生副产物,得拿捏得恰到好处,这叫“恰到好处,事半功倍”。
2.2 搅拌操作不能少。
搅拌就像是给反应“煽风点火”,让反应物充分接触,加快反应速度。
搅拌速度也有讲究,太快太慢都不行,得根据具体情况来调整。
2.3 过程监控要及时。
反应进行中,得时刻盯着,就像看着自己的孩子一样,一点风吹草动都不能放过。
定期取样检测,看看反应进行到哪一步了,有没有偏离预期,一旦有问题,赶紧“对症下药”。
三。
最后就是收获成果啦!3.1 产物分离与提纯。
反应结束后,得把产物从混合物中分离出来,这可需要点技术和耐心。
然后进行提纯,把杂质彻底清除,让产物“出淤泥而不染”。
3.2 产物鉴定与分析。
分离提纯完,还得对产物进行鉴定和分析,看看是不是我们想要的东西,质量合不合格。
这就像是给成果“打分”,只有合格了,咱们这实验才算成功。
《固相有机合成》课件

固相有机合成的发展趋势
1
微流控技术
应用微流控技术可以提高反应效率、减少废料产生。
2
管球技术的应用
利用管球技术来加速反应速率,改善反应的均匀性。
3
新的反应底物的引入
研究者不断尝试引入新的反应底物,以扩展固相合成的适用范围。
总结
1 固相有机合成的意义
2. 底物的固定化
3. 反应的进行与监控
4. 合成产物的去除与纯化
2
固相合成的前期准备
1. 固相支持材料的表面功能化
2. 底物的选择与设计
3. 固相固定方法的选择
3
固相合成的反应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 底物与活化剂的反应
2. 底物之间的反应
3. 合成产物的去保护与收集
固相有机合成中的关键步骤
质量控制
确保底物、试剂和产物的质量稳定,以保证合成效果。
《固相有机合成》PPT课 件
固相有机合成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合成方法,本课程将介绍固相合成的定义、 优势以及基本过程。
什么是固相有机合成?
固相有机合成是一种在固相材料上进行的有机化学反应来合成有机化合物的方法。 优势:高效、高纯度、易于分离产物。
固相合成的基本过程
1
固相合成的步骤
1. 固相支持材料的选择
固相有机合成为有机化学合成提供了高效、高纯度的方法。
2 固相有机合成的成就
固相有机合成在药物研发、新材料研究等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3 固相有机合成中的挑战
质量控制、活化剂选择等是固相有机合成中需要面对的挑战。
活化剂的选用
选择适当的活化剂,加速反应速率并提高产率。
固相合成法及应用

固相合成法及应用固相合成法是一种把化学反应中的反应物固定在固相材料上进行反应的合成方法。
这种方法可以用于合成与有机化学、药物化学、材料化学等领域相关的化合物。
固相合成法具有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便、高效率、高纯度等优点,因此在化学合成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固相合成法最早应用于多肽的合成。
多肽是由α-氨基酸组成的生物分子,其合成过程中涉及到反应物的固定和反应的进行。
传统的多肽合成方法需要在溶液中进行,而固相合成法则可以将多肽的前体固定在固相材料上,并在反应过程中进行,大大提高了合成的效率和纯度。
固相合成法已经成为多肽合成领域的主流方法,广泛应用于药物研发、蛋白质工程等领域。
在药物化学中,固相合成法可以用于合成新药分子。
新药分子的合成往往需要进行大量的化学反应和结构修饰,传统的合成方法需要进行多道反应步骤,并需要分离纯化产物,费时费力。
而固相合成法则可以将反应物固定在固相材料上,反应后只需简单的洗涤和溶解等步骤即可得到目标产物。
这种方法不仅提高了合成效率,还减少了中间产物的损失和杂质的产生,保证了产物的纯度和质量。
因此,固相合成法能够实现高通量合成和高效率的药物研发,大大缩短合成周期和降低合成成本。
此外,固相合成法还在材料科学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
材料的合成往往需要通过多步骤的反应来得到目标产物,而固相合成法则可以将反应物固定在固相材料上,实现多步骤反应的连续进行。
固相合成法可以用于制备各种材料,如金属氧化物、高分子材料、纳米材料等。
它可以控制材料的形貌、结构和性能,提高材料的纯度和稳定性。
固相合成法还可以用于合成催化剂、吸附剂和敏感材料,以及制备电池材料、传感器材料等。
总之,固相合成法是一种在化学合成中广泛应用的方法,能够在有机化学、药物化学和材料科学等领域合成各种化合物。
它的优点包括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便、高效率和高纯度等。
固相合成法不仅提高了合成效率和纯度,还可以实现高通量合成和高效率的药物研发,以及制备各种材料。
固相合成法合成多肽的一般步骤

固相合成法合成多肽的一般步骤
固相合成法是一种常用的合成多肽的方法,它采用固定在固相载体上的起始氨基酸,通过循环的反应步骤逐渐扩大多肽链的长度。
下面是一般的固相合成多肽的步骤:
1. 选择合适的固相载体:常用的固相载体包括树脂或纳米粒子等。
载体上通常含有反应活性的官能团,以便于多肽链的延长。
2. 固相载体的活化:将固相载体与活化试剂(例如DIC、DCC等)进行反应,以提供反应所需的官能团。
3. 起始氨基酸的固定:将起始氨基酸与已活化的固相载体进行反应,使其固定在载体上。
4. 反应循环:重复以下步骤,逐渐扩大多肽链的长度:
a. 去保护基:使用适当的切割试剂去除氨基酸残基上的保护基。
b. 活化:将下一个氨基酸与已去保护的氨基酸残基进行反应,生成新的伸长部分。
5. 合成结束:在合成所需长度的多肽链合成完成后,将多肽链从固相载体上解离下来。
6. 去保护基:去除整个多肽链上的保护基,恢复对应的功能基团。
7. 纯化和表征:对合成得到的多肽进行纯化和分析,常用的方法包括高效液相色谱(HPLC)、质谱等。
需要注意的是,每一步骤都需要严格控制反应条件,遵循适当的化学法则和实验室操作规范,确保多肽的合成效果和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3 高温下固相合成反应 固相反应动力学 提供反应体系、反应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性信息 固相反应通常可由几个简单的物理化学过程构成:
1. 化学反应
2. 扩散
3. 熔融
4. 升华等步骤
2.3 高温下固相合成反应 固相反应一般动力学关系 多步骤构成的固相反应,整个过程的速度将由其中速 度最慢的一环控制
固体原料混合物以固体形式直接反应过程是制备多晶固体 (即粉末)最为广泛应用的方法。固体混合物在室温下经 历一段时间,并没有可觉察的反应发生。为使反应以显著 速度发生,通常必须将它们加热至甚高温度,一般在1000 ~ 1500℃。这表明热力学和动力学两种因素在固体反应中 都极为重要:热力学通过考察一个特定反应的自由能来判 断该反应能否发生,动力学因素则决定反应进行的速率。
第二章 固相合成法
固相化学学科的确认: 1912年,年轻的Hedvall发表“关于林曼绿”(CoO和ZnO 的粉末固体反应)为题的论文,有关固相化学的历史才正式 拉开序幕。
原因:自亚里士多德时起,直至距今80多年前,人们广泛 相信“不存在液体就不发生固体间的化学反应”。
第二章 固相合成法
1993年Mallouk教授在Science上的评述中指出的:传统
实际:利用多晶转变、热分解、脱水反应等过程引起晶格 效应来提高生产效率。 如:Al2O3+CoOCoAl2O4 常用轻烧Al2O3而不用较高温度死烧Al2O3作原料,原因为 轻烧Al2O3中有- Al2O3 - Al2O3 转变,提高了Al2O3 的反应活性。
2.3 高温下固相合成反应 二 反应物颗粒尺寸及分布的影响 1. 颗粒愈小,反应愈剧烈。 2. 颗粒尺寸可改变反应界面、扩散截面以及颗粒表面 结构。颗粒越小,比表面增加,反应截面增加 , 反 应能力和扩散能力增强
2.3 高温下固相合成反应 可见,固相反应经历四个阶段: 扩散——反应——成应体系或同一反 应体系不同的反应条件下不尽相同,使得各个阶段的 特征并非清晰可辨,总反应特征只表现为反应的决速 步的特征。
2.3 高温下固相合成反应
固相反应热力学
固相反应通常比较复杂,可能有两个甚至更多的反应可以 同时进行。 A+B=C1、C2、C3……Cn 相应自由焓变:G1、G2、G3……Gn 通常固相反应在等温等压下进行,可用G判别反应进行的 方向及限度。 如果: G1<G2<G3……<Gn 从热力学的角度分析,生成哪知物质最有利?
2.3 高温下固相合成反应
MO-M界面
O2
扩散
M
反应
MO
反应首先在M-O界面上 进行并形成一层MO氧 化膜,随后是O2通过 MO层扩散到界面并继 续进行氧化反应。
C0 δ
C
金属表面氧化反应模型
2.3 高温下固相合成反应
(1)扩散速率 >> 化学反应速率, 反应阻力主要来源于化学 反应---属化学反应动力学范围
响晶体表面缺陷的浓度和扩散机构与速度。
非化学计量化合物:原子或离子的比例不成简单整数比的 化合物称为非化学计量化合物。 例:方铁矿只有一个近似的组成Fe0.95O,它的结构中总是 有阳离子空位存在
2.2 高温的获得和测量技术
获得高温的方法及其温度
获得高温的方法 高温电阻炉 聚焦炉 闪光放电 等离子体电弧 激光 原子核裂变及聚变 高温粒子 温度 / K 1,273 – 3,273 4,000 – 6,000 > 4,273 20,000 105 – 106 106 – 109 1010 – 1014
构特征。
2.1 固相合成反应类型
低温固相反应:相对于前两者而言,低热固相反应起步较晚,相比于通 常意义的固相反应,低热固相反应最大的特点在于反应温度降至室温或
接近室温。因而,低温固相反应又叫室温固相反应,指的是在室温或近
室温(≤ 100℃)的条件下,固相化合物之间所进行的化学反应具有便 于操作和控制的优点。此外低温固相反应还有不使用溶剂,高选择性、 高产率、污染少、节省能源,合成工艺简单等特点。这些特点符合当今 社会绿色化学发展的要求。
硅钼棒
钨丝
1700
1700
石墨棒
钨管
2500
3000
2.2 高温的获得和测量技术
感应炉 简介:也称高频感应加热设备,主要用于金属、导电材 料的热处理、粉末热压烧结和真空熔炼等。 特点: 升温速度快,操作方便、清洁,并且可准确控制实现局 部加热。 工作原理:以交流线圈为加热部件,将被加热的导体置 于线圈内。在线圈上通以交流电,在被加热的导体内产 生感应电流——涡流。由于交流电方向变化导致涡流方 向变化,电能转化为热能,实现被加热导体的迅速升温。
固相化学反应合成所得到的是热力学稳定的产物,而那 些介稳中间物或动力学控制的化合物往往只能在较低温 度下存在,它们在高温时分解或重组成热力学稳定产物。 为了得到介稳态固相反应产物,扩大材料的选择范围, 有必要降低固相反应温度。
第二章 固相合成法
许多固相反应在低温条件下便可发生。 一个室温固——固反应的实例: 固体4-甲基苯胺与固体CoCl2· 6H2O按2:1摩尔比在室温 (20℃)下混合,一旦接触,界面即刻变蓝,稍加研磨反应 完全。该反应甚至在0℃同样瞬间变色。
2.3 高温下固相合成反应 从热力学的角度,生成C1相最有利,但当所有上述过程的 G均为负值时,决定因素往往取决于反应的动力学因素。
2.3 高温下固相合成反应 范特荷甫规则: 对于反应物跟产物均是固相的纯固相反应,反应总是向 放热方向进行,一直到反应物消耗完为止,只有在非常 特殊的情况下才有可能出现平衡。 G=H-TS,对于纯固相过程, S0,所以GH, 只有当H<0即放热方向反应才能发生。 如果有气体或液体参与反应,该规则不适用。
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定会在合成化学中再创辉煌。
传统固相反应通常是指高温固相反应,但高温固相反应只限于 制备那些热力学稳定的化合物,而对于低温条件下稳定的介稳态化 合物或动力学上稳定的化合物不适于采用高温合成。
2.1 固相合成反应类型
中温固相反应:虽然起步较晚,但由于可以提供重要的机理信息, 并可获得动力学控制的、只能在较低温度下稳定存在而在高温下分 解的介稳化合物,甚至在中温固相反应中可使产物保留反应物的结
2.2 高温的获得和测量技术
高温反应设备: 电阻炉 感应炉
电弧炉
放电等离子烧结炉( Spark Plasma Sintering )
2.2 高温的获得和测量技术
电阻炉 简介:最常见的加热设备。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温度精确可控等优点。 工作原理:利用发热体加热。 电阻材料:石墨,金属,氧化物,等等。
2.2 高温的获得和测量技术
接触式:测温元件与被测物体有良好的热接触 温度测量方法 非接触式:利用物体的热幅射或电磁性质
2.2 高温的获得和测量技术
温度测试设备
膨胀式温度计 压力式温度计 接触式 热电阻温度计 液体膨胀式 固体膨胀式
液体型 气体型 蒸汽型
铂电阻 铜电阻 特殊电阻 半导体热敏电阻 铂铑-铂 镍铬-镍硅(镍铝) 镍铬-康铜 特殊热电偶
2.3 高温下固相合成反应 压力的影响 对纯固相:压力可显著改变粉料颗粒间的接触状态,如缩 短颗粒间距离,增大接触面积,提高固相反应速率; 对有液、气相参与的固相反应:反应不是通过固相粒子直 接接触进行的,压力增大影响不明显,有时相反。
2.3 高温下固相合成反应
4. 气氛的影响
对于一系列能形成非化学计量氧化物的物质,气氛可直接影
2.2 高温的获得和测量技术
各种电阻材料及其最高工作温度
发热体 镍铬丝 硅碳棒 铂丝 铂铑合金 钼丝 最高温度 / ℃ 1060 1400 1400 1540 1650 发热体 ThO2 / CeO2 ThO2 / La2O3 钽丝 ZrO2 碳管 最高温度 / ℃ 1850 1950 2000 2400 2500
2.1 固相合成反应类型
固相反应
高温固相反应
中温固相反应
低温固相反应
高温: 高于600℃ 中温: 100-600 ℃ 低温: 低于100 ℃
2.1 高温的获得和测量技术
高温固相反应:反应温度高于 600 ℃。高热固相反应已经在材料合
成领域中建立了主导地位,虽然还没能实现完全按照人们的愿望进
行目标合成,在预测反应产物的结构方面还处于经验胜过科学的状 况,但人们一直致力于它的研究,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相信随
(2) 化学反应速率 >>扩散速率,反应阻力主要来源于扩 散---属扩散动力学范围
2.3 高温下固相合成反应
思考: 从热力学和动力学评价如下化学反应
MgO和Al2O3的混合物反应生成尖晶石的反应 MgO(s) + Al2O3(s) → MgAl2O4(s)
2.3 高温下固相合成反应
(a)
MgO
Al2O3
2.3 高温下固相合成反应 三. 反应温度和压力与气氛的影响 1. 温度的影响
化学反应速率常数:
扩散系数:
G R K=Aexp() RT Q D=D0exp() RT
温度升高,质点热运动动能增大反应能力和扩散能力增强。 通常,因为:扩散活化能< 反应活化能,即Q < GR, 则温度变 化对化学反应影响较大。
起始界面
Mg2+ (b) MgO Al
3+
Al2O3
MgAl2O4产物层
新反应物-产物界面
3x/4
x/4
(a) MgO和Al2O3单晶反应时相互紧密接触状态 (c ) 20MgO和Al O 1500 ℃ (b) 单晶中互扩散反应示意图 2 3 2 6 2
x 10 (cm )
2.3 高温下固相合成反应
第二章 固相合成法
固相反应定义: 广义:凡是有固相参与的化学反应。 例:固体的分解氧化 固体与固体的化学反应 固体与液体的化学反应 狭义:常指固体与固体间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新固体产物 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