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向应用型大学转型背景下以文化为基础的大学英语教学新模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办高校向应用型大学转型背景下以文化为基础的大学英语教学新模式
摘要:文章针对当前各大高校尤其是民办高校向应用型技术类大学转型的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民办高校现实状况,提出在当今教育国际化、应用型背景下应以学生文化素质培养为基础,从而实现现阶段英语教学向应用型教育转型。
关键词:民办高校;文化意识;英语教学;新模式
一、引言
近年来,我国民办高校英语教学改革风生水起,可以说在向应用型转变方面已经有了一定成效,但是对于教师本身而言,并没有全部国际化,尤其还存在一部分教师从未走出过国门,因此对于国外的了解与认识还只是停留在书本阶段,那么,怎样使他(她)所教授的学生有国际化的视野,并使理论联系实际呢?众所周知,学习一门语言的目的就是进行应用,如果只是单纯地记忆单词或者句型而不能实际应用的话,那么就失去了语言学习的目的,然而文化对于语言学习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现如今的民办高校正在向应用型技术类大学转型,这就意味着要培养出社会真正需要的、对语言有实际操控能力的大学生,所以以文化为基础进行语言
学习就变得格外重要了。
二、文化与语言的关系
语言其实是一面反映文化的镜子,自从有了人类开始便有了语言,也就随之产生了文化。
近几十年来语言的飞速发展也促使文化不断发展,二者的关系不置可否;通过语言了解文化,通过文化了解语言已然成为最普通的道理。
语言体现了文化的本质并反映出人们不同的世界观与价值观。
作为母语是汉语的我们学习英语本身就存在着文化冲突,所以文化的教与学就显得格外重要了。
文化教学可以使学生了解目的语国家的文化民俗,帮助他们开阔眼界,从而能从文化的角度学习语言。
三、民办高校以文化为基础的英语教学理念
以文化为基础的英语教学是指在教学活动中并不束缚于书本知识,而是围绕学生学习的内容和获取的信息所涉及的文化展开。
文化的介入使学生能够了解目的语国家的民俗习惯、风土人情、语言文化等,这些都有利于语言本身的学习,更有利于使用该门语言顺利进行交流活动。
以文化为基础的英语教学模式避免将语言只是当作规则而死记硬背,而是将语言教学融入一种文化交流与了解的活动中,用以实现学习用途。
所以,较之以前的教学形式,此教学模式围绕所学内容介绍相关文化与学科背景知识、开展各种活动、调动学生个人的积极性。
因此,语言规则学习与文化背景知识
合二为一使学生能够更快掌握该门语言并进行实际应用。
在进行以文化为基础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要使学生能够更快地接受此教学模式并取得效果和进展,教师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打造教师队伍国际化,提高教师的文化素养
民办高校在有经费的前提下应该让教师多走出国门看看,多了解国外的风土人情,提高自身的跨文化意识。
只有教师本身的跨文化意识提高了,才能通过自身的感受和言传身教交给学生。
(二)挖掘课本中所蕴含的文化知识
在民办高校英语教学目前所处的环境下,一种新的基于文化的英语教学模式是比较可行的办法,若使这种方法充分实现的话就必须引导学生参与教材的文化知识、风俗习惯探究,不断学习,从而增强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
以英语读写课为例。
语言学习的关键在于信息的输入量,只有输入足够的信息才有可能顺畅输出信息,因此,阅读与写作能力是互相影响的。
学生可以通过广泛的阅读来积累足够的输入信息,这样在写作时才有可能写出地道的、正确的英语句式。
我们的教材中有很多详细而生动的材料,目前,英语教学中的文本选择广泛,包括人口、污染、民俗、历史、天文、地理、价值,人权和其他方面内容。
其实学生可以借鉴很多文章,掌握其结构、题材、句式及所蕴含的文
化知识等,这个信息积累过程远比只是了解文章的语法知识点重要得多。
教师应该将阅读与写作有机结合,以读促写,充分分析不同文本中蕴含的文化因素,进而提高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和写作能力。
(三)积累丰富的经验知识
1.课本剧大赛:书本文章都是几经考察走访、深思熟虑之后总结的智慧结晶,因此在课堂教学实践中,让学生充分了解书本文章中所蕴含的文化知识的有效手段还包括课本剧大赛。
课本剧大赛是指让学生根据课文改变出有角色、有内涵、有文化的剧本。
学生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创造真实的交际语境,考虑社会和文化习俗之间的关系、说话人的评价及语言的得体性和行为的准确表达。
通过角色扮演,学生能够了解文化差异并能主动去学习不同习俗知识。
2.鼓励与外籍教师交往:现在的校园中从不缺乏外籍教师或者外国人,学生应该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努力多和他们交流;院系也可以组织英语角、英语沙龙、英语辩论赛等活动,鼓励学生多与外籍教师或者学生交流接触。
学生在与外国人交往的过程中,可以亲身体验异国他乡的风土人情、思维方式、民俗习惯等,这些都是在课堂上学习不到的地道西方文化知识,开阔学生的眼界。
3.开展与文化知识有关的讲座讨论:院系可以邀请本校就职的外籍教师或者就读的外籍学生定期开展关于英美
文化背景知识的专题讨论和讲座,介绍英美文化的相关内容,提高学生外语学习中文化差异的敏感性,使他们找到目标文化的特点并了解和学习目标语的文化。
(四)加速国际化办学
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人们已经提出了大学“国际化”的职能,虽然大学的第四个职能在中国通过官方被指定为“继承与创新”的文化,但是,高等教育国际化已成燎原之势,高等教育国际化不仅是文化的和谐,科学和技术合作,同时也扩大了教育产业。
这种情况告诉我们,国际化是各高等院校应该具备的办学特色,因为受益的不仅是受不同文化熏陶而成的人才,同时对本校也会产生较大的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它后期的经济、政治、社会方面的延伸拓展意义,这是一项极具战略眼光的举措。
当然,作为一种战略举措,做起来也是任重道远,甚至先期的投入成本也是相当的巨大。
但是更加重要的是,学校搭建起的校际之间的交流平台可以影响到本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我们还应该有一批谙熟欧美发达国家事务的国际化教师,这样对全球化市场背景下的民办高校经济发展将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参考文献:
[1]王宗炎.语言教学教程:实践与理论[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社,2000.
[2]孙勉志.汉语环境与英语学习[M].上海外语教育
出版社,2001.
[3]毕继万.第二语言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文化交际能力[J].中国外语,2005,(3).
[4]方保军.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教育素质[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13).
编辑/王一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