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移检测系统分析
基于红外激光光源的远距离微小位移测试系统设计
![基于红外激光光源的远距离微小位移测试系统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7343feb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a6.png)
信 息 科 技4科技资讯 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DOI:10.16661/ki.1672-3791.2018.01.004基于红外激光光源的远距离微小位移测试系统设计韩伟 黄文浩 刘涌 高震宇(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 北京 100176)摘 要:本文以建筑物结构沉降监测为应用背景,采用计算机视觉测量技术,精度高、非接触,适时监测,智能化,组网传输,实现远程监控量测,开发出一种远距离非接触式多测量点的微小位移监测系统,对三维微小位移测量方法进行研究,广泛应用于建筑物形变量检测,通过对比不同时间点的形变值和沉降值,累计产生的位移量曲线变化来判断建筑物整体稳定的变化趋势。
本课题研究并提出的基于计算机视觉的远距离微小位移检测方法,弥补了传统检测方法的不足,为实际工程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关键词:非接触 微小位移 监测系统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8)01(a)-0004-02建筑物的结构动态位移信息是在建筑施工和使用中极其有价值的原始数据,对建筑物的安全保障、维护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传统的多种位移监测方法多为人工测量方法,在实际中有很大的局限性。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计算机视频技术的远距离微小位移检测方法。
以建筑物建设过程和建设后的沉降监测为应用背景,开发出了基于红外激光光源的远距离非接触式建筑物沉降和倾斜的微小位移测量监测系统。
1 设计构思基于红外激光光源的远距离微小位移测试系统设计如下。
1.1 系统设计要求(1)实现视频测量点的监测位移收敛,在30m远的距离,测量点的面内微小位移测量精度达到1mm。
(2)数据处理、传输、曲线显示和报警信息发布功能。
1.2 系统设计内容和步骤(1)标志点的设计:设计精确的靶型标志点,实现测量标识和标定功能的统一。
(2)研究光的变化对目标物的影响:根据检测现场复杂的背景环境,设计能够增强目标物在图片中效果的照明系统。
毕业设计(论文)--物体运动轨迹实时监测系统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物体运动轨迹实时监测系统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1227ef5e009581b6bd9eb81.png)
编号:毕业设计说明书题目:物体运动轨迹实时监测系统设计院(系):电子工程与自动化学院专业:测控技术与仪器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职称:副教授理论研究实验研究工程设计软件开发2016年5月20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物体运动轨迹实时监测系统在导航系统、人机交互、游戏控制等领域具有广阔应用。
传统的方法,如激光追踪系统,或者是运用高精度的加速度传感器、激光陀螺仪等,这些设备过于复杂,成本高。
本文基于MPU6050六轴加速度计陀螺仪传感器的运动轨迹检测系统具有成本低、易携带、体积小的特点。
本论文以单片机STM32F103C8T6为核心控制器,通过MPU6050得到的加速度,加速度二次积分得到位移,从MPU6050 DMP直接读取四元数和欧拉角来校准在重力加速度在二维空间中对x,y轴的影响,通过IIC总线将数据由MPU6050传送给单片机STM32F103C8T6将数据进行处理,并通过蓝牙串口将数据传输给安卓手机,通过安卓手机APP建立二维坐标系,并将得到的数据在二维坐标系中打点来显示轨迹。
本论文中运用单片机C语言来编写程序,从MPU6050得到的加速度通过均值校准法来减少外界对加速度计的干扰,经过积分后得到的位移值通过分解成一个数组来发送具体字节数,来保障发送给手机的数据准确性。
当手机APP接收到单片机发来的数据,通过分隔符将两个数据解析成一个列表,通过提取列表中的每一项,来将每个物体运动轨迹数据显示在APP上,并在APP上打点显示,若打的点超出APP坐标轴的范围,手机将自动震动报警。
本次设计的物体运动轨迹监测系统,能够检测出物体的运动轨迹,经过测试在短时间内误差在1cm左右,且当物体运动轨迹超出APP坐标系的量程,手机将震动报警,且物体运动轨迹数据在0.5s更新一次,大致实现了毕业设计的要求。
关键词:运动轨迹实时监测;加速度计;陀螺仪;安卓手机APP;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monitoring system of real-time trajectory in navigation system,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game control have a wide range of applications.Traditional methods,for example, laser tracking system,using high precision acceleration sensor, laser gyroscope and so on.These equipment is too complex and high cost. In this paper , the monitoring system of real-time trajectory based on MPU6050 which is six axis accelerometer gyroscope sensor’s advantages is low cost, easy to carry,small volume and so on.STM32F103C8T6 MCU as the core controller in this paper, the displacement is obtained by quadratic integral MPU6050 get acceleration, from MPU6050 DMP directly read quaternion and euler Angle to calibration in the acceleration of gravity in the two-dimensional space of x, y axis, the effect of the data through the IIC bus STM32F103C8T6 controlled by MPU6050 sent the data processing, and through bluetooth serial transmission to the android mobile phone, through the android APP to establish two-dimensional coordinate system, and will get data dot in a two-dimensional coordinate system to display the trajectory.This paper uses microcontroller C language to write programs, from MPU6050 acceleration by average calibration method to reduce the outside disturbance to the accelerometer, after the displacement value resulting from the integral by decomposition into an array to send a specific number of bytes, to ensure data accuracy sent to mobile phones. When the phone APP to receive data from the microcontroller, through the separator will be two data parsed into a list, by extracting each item on the list, to each object trajectory data display on the APP, and dot on the APP shows that if a dozen points beyond the scope of APP axis, the phone will automatically vibration alarm.the design of he monitoring system of real-time trajectory in navigation system can detect the movement of the object, after testing in a short period of time error in 1 cm, and when the object movement beyond the range of APP coordinate system, cell phone will vibrate alarm, and object trajectory data updated once in 0.5 s.Key words:The monitoring system of real-timetrajectory;accelerometer;gyroscope;android APP;目录1 引言 (1)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2国内外研究现状 (2)1.3惯性导航的发展趋势 (2)1.4论文的章节安排 (2)2 设计任务及要求 (3)2.1 设计任务 (3)2.1.1课题内容 (3)2.1.2主要任务 (3)2.2 设计要求 (4)3 系统设计理论依据及方案论证 (4)3.1系统设计理论依据 (4)3.2 方案论证 (5)3.3 软件算法方案选择 (6)3.3.1方案一 (6)3.3.2方案二 (7)3.3.3方案三 (8)3.4 安卓APP开发工具的选择 (8)3.4.1方案一 (8)3.4.2方案二 (8)4 硬件系统设计 (9)4.1 单片机最小系统控制部分 (9)4.1.1芯片的选择 (9)4.1.2单片机最小系统电路 (10)4.2 蓝牙模块电路 (10)4.3 稳压电源电路 (11)4.4 MPU6050模块电路 (12)4.5 运动轨迹监测系统工作过程 (13)4.5.1灵敏度的影响 (14)4.5.2稳定性分析 (14)5 系统软件设计 (14)5.1软件设计基本思想 (14)5.2 各个模块的设计 (15)5.2.1系统初始化程序 (15)5.2.2 MPU6050初始化与数据读取程序 (16)5.2.3均值校准程序 (17)5.2.4算法运算程序 (18)5.2.5数据处理程序 (19)5.2.6中断服务程序 (19)5.3 手机APP软件的设计与分析 (20)5.3.1UI的设计 (21)5.3.2逻辑的设计 (22)6 系统调试 (26)6.1 硬件系统调试 (26)6.1.1单片机STM32F103C8T6最小系统模块的硬件调试 (26)6.1.2蓝牙模块的硬件调试 (27)6.1.3MPU6050模块的硬件调试 (28)6.2软件调试 (29)6.3 调试结果分析 (34)7 系统测试 (34)7.1 系统测试的方案与过程 (34)7.1.1系统测试所需设备与工具 (34)7.1.2系统测试方案与过程 (34)8 结论 (36)谢辞 (38)参考文献 (39)附录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基于高速摄像机的机械振动DIC动态位移测量解决方案
![基于高速摄像机的机械振动DIC动态位移测量解决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8b98c315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5da0246.png)
基于高速摄像机的机械振动DIC动态位移测量解决方案利用超高速摄像机进行高速视觉测量,通过把高速摄像视频当作检测和传递信息的载体加以利用,从高速摄像机视频中提取有用的信号,获得所需的各种参数,具有非接触、全视场测量、高精度和自动化程度高的特点。
重型机械关键部件的振动测试,在工程机械制造领域至关重要。
作为机械工程大型设备,测试挖掘机、起重机摆臂的振动位移,可以掌握设备在实际工况下的机械性能,通过减少关键负载部位的摆幅,使设备更加稳定。
某工程机械企业,利用新拓三维DIC高速摄像机测量系统对挖掘机、起重机载重部位进行振动测量;数字图像相关法DIC能够对三维变形形状进行全场分析,该技术利用两台同步的高速摄像机,从不同角度拍摄物体。
然后,DIC软件将图像关联成一个3D网格。
新拓三维DIC高速摄像机测量系统的设置不繁琐且耗时较少,它利用绘制在物体表面上的散斑图案,在高速拍摄过程中为摄像机提供焦点。
通过这种方式,DIC可以在一个区域内提供来自更多数据点的测量数据,然后,工程师可以使用DIC软件分析挖掘机尾部负载部位振动位移、吊臂偏摆位移。
挖掘机振动相对位移测量测量过程重点关注挖掘机尾部负载位置和垂直地面之间的相对位移,由驾驶员操作挖掘机进行模拟工况操作进行测量。
新拓三维DIC高速摄像机测量系统,搭配的高速摄像机能够捕捉挖掘机尾部相对位移变化的实验过程,为后续研发人员进行图像分析,测量实验过程中的有关应变、位移、振动等数据,为分析机械位移与振动提供丰富数据。
挖掘机位移分析数据从分析曲线看,当分析曲线出现小幅波动时,此时挖掘机已经开机处于运转状态;出现大幅波动,此时挖掘机正在做挖掘动作。
基于新拓三维DIC高速摄像机测量系统对挖掘机尾部负载部位进行位移测量,通过曲线分析反映挖掘机整个操作动作,测试位移数值,方便后续对挖掘机进行振动研究以及产品改进。
起重机吊臂偏摆位移测量重点测量起重机吊臂偏摆位移,利用新拓三维DIC高速摄像机测量系统,对两台分别以低速、高速的不同速度运转的起重机吊臂关键负载部位进行测量。
房屋鉴定结构侧向位移检测
![房屋鉴定结构侧向位移检测](https://img.taocdn.com/s3/m/341eb4a3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67d9473.png)
房屋鉴定结构侧向位移检测房屋鉴定结构侧向位移检测是指通过技术手段对建筑物进行力学性能的评估和结构安全性的判断,其中侧向位移是指房屋在水平力作用下发生的偏移位移。
检测房屋结构的侧向位移对于确保房屋的安全和稳定性至关重要,本文将详细介绍房屋鉴定结构侧向位移检测的重要性、检测方法以及关键技术。
房屋结构的侧向位移是指房屋在水平力作用下,由于结构设计不合理、施工工艺不规范或老化、地震等原因,使得结构发生偏移或倾斜。
侧向位移的存在会对房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造成严重的影响,可能导致墙体开裂、地基沉降、楼层倾斜等严重的结构问题,甚至引发建筑物的倒塌。
因此,通过对房屋结构侧向位移的检测,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结构问题,确保房屋的安全使用。
1.建筑物影像测量法:该方法通过对建筑物的影像进行分析,利用数学模型和测量技术计算建筑物的侧向位移。
这种方法具有快速、准确的特点,适用于对建筑物整体结构的侧向位移进行评估。
2.全站仪测量法:该方法是通过全站仪进行测量,通过观测建筑物上的控制点和监测点,计算建筑物的侧向位移。
这种方法具有高精度、直观的特点,适用于对建筑物特定部位的侧向位移进行评估。
3.数字监测系统:该系统利用传感器对建筑物的侧向位移进行实时监测和数据采集,通过数据处理和分析,得到建筑物侧向位移的变化趋势和极值。
这种方法具有实时性强、连续性好的特点,适用于对长期监测的建筑物进行侧向位移评估。
在进行房屋鉴定结构侧向位移检测时,还需要掌握一些关键技术,如测量仪器的选择与校验、控制点的布设与标定、数据采集与处理等。
其中,测量仪器的选择与校验是保证检测结果准确性的重要保障,需要选择精度高、稳定性好的仪器,并经过校验确保其准确度。
控制点的布设与标定是为了获取建筑物的坐标系统和基准面,为后续的数据处理和分析提供准确的参考。
数据采集与处理是对采集到的建筑物位移数据进行整理、计算和分析,得到结构侧向位移的变化趋势和极值。
综上所述,房屋鉴定结构侧向位移检测是确保房屋安全和稳定性的重要手段,通过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和掌握关键技术,可以对房屋结构的侧向位移进行准确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结构问题,确保房屋的安全使用。
动态位移监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动态位移监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https://img.taocdn.com/s3/m/70d5e700844769eae009ed16.png)
第一章概论第一节课题背景第二节动态位移监测的方法及其研究现状介绍第三节CCD技术应用研究概况第四节本文研究内容概要§1.2.1 研究内容介绍§1.2.2 相关技术第二章系统组成及其工作原理第一节系统组成第二节工作原理第三章图象处理和分析理论第一节分类第二节算法第三节第四章实验分析和第一节第一节//////////////////////////////////////////////////////////////////////////////////////////////////////////////////////////// /第一章概论第一节课题背景动态位移监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土木工程对于动态位移的观测一直是一个棘手的问题。
例如,高层机构在风振和地震作用下位移,桥梁的水平横向震动和竖向震动位移,工程施工前和施工过程中的定位和监控,实验室和野外条件下的位移观测等。
对于动态观测对象,它们的位移是随时间不断变化的,而且可能含有一定的规律。
为了深入研究它们就必须有一套切实可行而且方便的观测设备和方法。
第二节动态位移监测的方法及其研究现状介绍传统的方法是采用加速度传感器,通过加速度从而间接的推导出位移。
传统的观测方式虽然也能解决一定的问题,但是实施起来不方便,或者效果不好。
因为所得到位移数据并非现场直接观测数据,同时数据的可靠性和精确性差。
目前较先进的方法是采用GPS(global positoning system)来实现的,而且已经成功被运用。
例如虎门大桥的水平横向震动观测,地王大厦大风作用下楼顶位移和加速度观测等。
但它也有其不利的方面。
诸如受卫星信号的制约,精度不高,而且价格较高等。
另外还有采用数字摄影测量系统,数字摄影测量是基于数字影像与摄影测量的基本原理,应用计算机技术、数字影像处理、影像匹配、模式识别等多学科的理论与方法,提取所摄对象用数字方式表达的几何与物理信息的摄影测量学的分支科学。
位移测量系统的设计
![位移测量系统的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ba48dc0360cba1aa811daee.png)
在控制领域中,经常需要进行各种位移量的测在实际的工业位置控制领域中,为了提高控制精度,准确地对控制对象进行检测足十分艰要的。
传统的机械测量位移装S L L远远不能满足现代生产的辦要,而数字式传感器光电编码器, 能将角位移量转换为勾之对应的电脉冲输出,;1:要用于机械位置和旋转速度的检测,具冇精度高,体积小等特点,冈此木设计决定采用光电编码器进行位移检测,本设计为采用光屯编码器来实现位移测请及《仿真,实现测锖來f〗外部的不冋的位移值及显& A•体应用AT89C51中。
片机为核心,光电编码器进行位移测量,同时以LCD液品显示模块显示。
木设计采用的光电编码器输出电H(为5V, 输出倍y经四倍频电路处现后送入巾片机进行计数处理,量后送入LCD模块量示。
木文从位移测量原理入手,详细阐述了位移测#系统的:丨:作过程,以及硬件电路的设计、V。
示效果2木文吸收了硬件软件化的怨想,实现了题丨丨要求的功能。
关键词:位移测蛍,光电编码器,单片机,LCD显示模块AbstractIn ihe control field, a variety of displace量ent 量easure量ents often need lo be carried out。
In actual industry position control do量ain, to increase the control precision, carries on the exa量ination to the controlled 量e量ber is accurately very i量portant。
The traditional 量achinery survey displace量ent installs has not been able 10 satisfy the 量ode量 production by far the need, but the digital sensor electro-optic encoder, can iransl'or量 ihe angular displace量ent into with it correspondence electricity pulse output, 量ainly uses in the 量echanical position and the velocity of whirl exa量ination, has the precision to be high, volu量e s量all and so on characteristics, therefore this design decided that uses the electro-optical encoder to carry on the displace量ent to exa量ine。
测绘技术中位移测量的精确度与误差分析
![测绘技术中位移测量的精确度与误差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7849356a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9a.png)
测绘技术中位移测量的精确度与误差分析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测绘技术在各个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尤其是在工程建设、地理信息系统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测绘技术中,位移测量是一项关键且常见的任务,用以衡量物体在空间位置上的变化。
然而,由于各种因素的干扰,位移测量存在一定的精确度和误差问题,今天我们将对此进行深入探讨。
测绘技术中的位移测量通常采用多种方法,如全站仪、GPS等。
这些方法在测量过程中都会受到各种误差的影响,包括系统误差、观测误差等。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系统误差。
系统误差是由于测量仪器的固有特性和环境因素引起的,具有一定的常规性和规律性。
例如,测量仪器的刻度误差、温度漂移误差等都会对位移测量结果产生影响。
为了减小系统误差,测量仪器需要进行校准和修正,以提高位移测量的精确度。
其次,我们要关注的是观测误差。
观测误差是由于各种不可控因素引起的随机性误差,例如观测人员的不同判断、仪器读数的误差等。
观测误差的大小和分布通常是不确定的,在实际测量中无法完全排除。
对于观测误差的处理,统计学方法被广泛应用。
通过对多次观测数据的处理,可以得到位移测量的平均值、标准差等统计指标,从而评估位移测量的精确度和可靠性。
在实际的位移测量中,还需要考虑到其他一些影响因素。
例如,地面的变形、测量对象的形状变化等都会对位移测量结果产生影响。
因此,为了提高位移测量的精确度,需要对这些因素进行分析和控制。
可以采取多次测量、采用不同的测量方法等措施,以提高位移测量的可靠性。
除了误差的源头,误差的传递也是位移测量中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
测量过程中的误差会通过计算和数据处理传递给最终的测量结果,从而影响位移测量的精确度。
因此,在进行位移测量时,需要综合考虑各种误差因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减小误差的传递,提高位移测量的准确性。
需要指出的是,位移测量的精确度和误差分析并非只涉及技术问题,也涉及到对测量目标的理解和对测量任务的要求。
不同的测量目标和任务对位移测量的精确度要求是不同的。
汽轮机轴向位移测量系统的安装调试及故障分析
![汽轮机轴向位移测量系统的安装调试及故障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926c4bbfd1f34693daef3e9d.png)
汽轮机是以高温、高压蒸汽作为动力的高速旋转机械,为了防止汽轮机转子与隔板组件发生摩擦和碰撞,叶片和喷嘴之间、轴封动静部分之间以及叶轮与隔板之间必须保持适当的轴向间隙。
当汽轮机转子润滑油系统故障而导致油膜破坏后,机组负荷猛增或猛减、水冲击或动叶结垢等都将会增加转子轴向推力,造成推力瓦乌金烧熔,使转子发生窜动,轴向位移增大,进而使汽轮机的动静部分发生摩擦、碰撞,将会造成如叶片断裂、主轴弯曲等严重事故。
因此,大型汽轮机必须设置轴向位移监视与保护装置,当轴向位移超过报警值时,发出报警信号,提醒运行人员注意并及时采取措施;当轴向位移超过危险值时,保护装置动作,紧急停机。
1 轴向位移测量系统轴向位移测量装置主要由测量盘和位移传感器检测系统组成。
测量盘是安装在汽轮机转子上随转子一起移动的部件。
汽轮机在受热或冷却时,转子和汽缸都会发生变形移动,为了准确地测量汽轮机转子的移动位移,以避免汽缸变形量的影响,要恰当地选择测量盘的安装位置。
根据API670标准要求,测量盘与位移传感器的距离应小于305 mm。
因为如果距离过大,由于汽缸热膨胀的影响,所测得的间隙不能反映转子的轴向位移量。
在汽轮机整个安装系统中,高压缸与中压缸连接处是汽缸的膨胀死点,此处的汽缸膨胀量可以忽略不计,而且此处的温度不受蒸汽温度的影响,便于监测探头的安装和调整,因此选择此连接处作为轴向位移测量装置的安装位置,具体如图1所示。
测量盘的直径应根据所选择的传感器的大小来决定。
若传感器线圈几何尺寸确定,则线圈激励出的磁场范围是一定的,因而在被测体表面形成的涡流区也是一定的,因此被测体感应区域应大于传感器线圈直径的2.5倍。
测量系统采用的是美国Bently3500系列,其探头传感器和检测卡件分别是:11 mm 探头、前置器、3500-42M 卡件和监视调整软件。
作为汽轮机保护的重要信号,出于容错和信号误动的考虑,探头传感器一般采用3支,并安装在同一支架上,分别送入3块检测卡件,进行信号处理和逻辑运行,最终向DCS 系统输出轴向位移显示值。
位移测量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位移测量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664cccd5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b8.png)
位移测量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概论:位移测量是测量物体在空间中位置变化的过程。
它在各个领域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包括建筑、工程、地质学、生物医学等。
本文将探讨位移测量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的趋势。
发展现状:位移测量技术在过去几十年中取得了显著的发展。
以下是几个重要的技术和方法:1. 全站仪:全站仪是一种用于测量和记录空间中各个点的仪器,它能够同时测量位置和角度。
全站仪在建筑、工程和测量领域广泛应用,它提供了高精度和高效率的测量解决方案。
2. GPS:全球定位系统(GPS)利用卫星信号来测量地球上任意位置的位置坐标。
GPS在位移测量中具有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大型结构如桥梁和高楼大厦的监测中。
GPS能够提供高精度的测量结果,并且具有远程测量的优势。
3. 激光测距仪:激光测距仪使用激光束测量物体的位置和距离。
它可以达到非常高的精度,同时还能快速测量。
激光测距仪在建筑、工程和制造领域中被广泛使用。
4. 影像测量:利用摄像机和图像处理技术对物体进行测量。
这种方法可以通过捕捉物体的图像来测量位置和形状。
影像测量在医学、地质和制造领域中被广泛应用。
未来趋势:位移测量技术在未来将继续取得进展和创新。
以下是未来的趋势:1. 高精度测量: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位移测量的精度将不断提高。
新的传感器和测量设备将被研发出来,以满足对高精度测量的需求。
高精度测量技术将在建筑、工程和科学研究中更加广泛地应用。
2. 远程和无损测量:远程和无损测量将成为位移测量的重要发展方向。
远程测量技术,如激光扫描和遥感技术,能够快速、准确地测量目标位置和形状,而不需要直接接触物体。
无损测量技术可以在不破坏物体的情况下进行位移测量,如红外热像仪和超声波测量。
3. 数据处理和分析:位移测量产生的大量数据需要进行处理和分析。
未来的趋势是开发更强大和智能的数据处理和分析工具,以帮助研究人员和工程师更好地理解和利用测量数据。
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技术将在位移测量数据处理和分析中扮演重要角色。
侧向位移检测方案
![侧向位移检测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54471758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30.png)
以我给的标题写文档,最低1503字,要求以Markdown文本格式输出,不要带图片,标题为:侧向位移检测方案# 侧向位移检测方案## 简介侧向位移是指物体或结构在水平方向上相对于参考点的移动距离。
在许多工程项目中,侧向位移检测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可以帮助工程师评估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本文将介绍一个基于传感器技术的侧向位移检测方案,以帮助读者了解如何设计并实施这样一个方案。
## 方案概述该侧向位移检测方案基于传感器技术,并结合了数据采集和分析算法。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传感器选择:选择合适的传感器来测量结构的侧向位移。
常用的传感器包括位移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和惯性测量单元(IMU)等。
根据具体的需求,选择适合的传感器类型和规格参数。
2. 传感器布置:根据结构的特点,合理布置传感器。
通常情况下,传感器应该安装在结构的关键位置,以便准确地监测侧向位移。
同时,为了避免传感器受到外界干扰,应该注意传感器的密封和固定。
3. 数据采集:使用数据采集系统将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记录下来。
数据采集系统可以是一个专用的数据采集器,也可以是一个智能设备(如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通过连接传感器和设备,将数据实时传输到设备上。
4. 数据处理:将采集到的原始数据进行处理。
首先,对数据进行滤波和去噪,以去除不必要的噪声和干扰。
然后,根据传感器的测量原理和结构的特点,设计合适的算法来计算侧向位移。
5. 数据分析:将处理后的数据进行分析。
通过对数据的统计分析和时域分析,可以得到结构的侧向位移变化规律、频率特性等信息。
根据分析结果,可以评估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 方案优势这个侧向位移检测方案有以下几个优势:1. 高精度:通过选择合适的传感器和精确的数据处理算法,可以获得高精度的侧向位移数据。
2. 实时监测:数据采集系统可以实时监测结构的侧向位移变化,并及时报警,从而及时采取措施避免潜在的安全风险。
3. 灵活性:该方案可以适用于不同类型的结构,包括建筑物、桥梁、坝体等。
采用位移-时间分析法的材料局部性能检测系统
![采用位移-时间分析法的材料局部性能检测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12c24c0816fc700aba68fc06.png)
收稿日期2325基金项目国家重大基础研究前期研究专项()采用位移2时间分析法的材料局部性能检测系统黄 磊1,2,张爱华1(1.兰州理工大学电气工程与信息工程学院,甘肃兰州 730050;2.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广州珠海 519000)摘 要: 通过双孔微剪切法、传感器和MSP430F149单片机,快速方便地获得材料的屈服剪应力、最大剪应力数据.并分析了材料局部强度数据,获得材料的性能,其屈服应力平均值的分布趋势与硬度值基本相似.相比传统材料检测方法,这种微创、简便、适用范围广的检测系统是材料性能检测研究的一种创新.在数据处理方面,提出了一种新的位移2时间曲线分析方法,较以往传统的分析方法更为准确、便捷.关键词: 双孔微剪切法;数据采集;微创;屈服剪应力;最大剪应力;位移2时间方法中图分类号: TG1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420366(2008)0420120205Local R egion Testing System of Ma ter ial B ased onDisplacement 2t ime Analysis MethodHUAN G Lei 1,2,ZHAN G Ai 2hua 1(1.College of Electrica l and Inf or mational E ngi nee ring ,L a nz hou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 a nz hou 730050,Chi na ;2.Gr ee E lectric A p pliances.I nc.of zhuha i ,zhuha i 519000,Chi na )Abstract : To achieve easil y and rapidly t he key dat a of t he yiel d shear st ress and ult imat e shear st re ss ,t he double 2hole micro 2shear ,t ransi stors and mic roc hip machi ne MSP430F149are used in t he t est ing sys 2t em.The local avera ge strengt h of t he mat erial was t est ed ,a nd it s di st ribution i s similar to t he ha rdne ss.Because t he t ra di tional t est met hod ruins t he mat eri al seriousl y i n i ndust ry ,an easy a nd practical test sys 2t em will be a creation i n t his area.In t he p rocessi ng of dat a ,a new di spl acement 2time analysi s met hod is presented which i s more preci se and easier t han t he t radit ional met hod.K ey w or ds : double 2hole shear ;data collecti ng;micro 2rui n ;yield shear st ress;ul ti mate shear st re ss ;dis 2pl acement 2ti me anal ysi s met hod 在现代化工业生产中,很多新型材料应用到各个领域中.在使用新材料之前,我们需要对材料的性能进行检测,以了解其特点和性质[1].检测材料局部性能的常规方法有拉伸法和压力法,这2种方法就是从待测材料上取一块待测样本,然后通过拉伸样本和给样本材料施压,获得材料的关键数据,比如拉伸屈服应力和最大应力等,以确定材料的性质.目前,已有一些基于上述2种方法用来研究材料局部强度的方法N y 等人使用球状压痕技术,根据实验确定载荷与压痕位移曲线,来确定钢材的屈服应力和加工硬化指数[2,3].类似的材料局部强度测定方法还有平面压头的硬度实验.D A LaVa n 从材料上切取袖珍试样,用拉伸实验测定材料的局部拉伸性能[4].但是这2种方法的缺点都是需要在待测材料上预先取下一小块样本,这样本身就是对材料的破坏,而如果是用新的材料制作的部件或者工件的话,那么取下的部分会对工件本身的性能造成很大的损害[5,6]所以,需要一种既可以测试材料的第20卷 第4期2008年12月 甘肃科学学报Jo urnal of G ans u Sci ences Vol.20 No.4Dec.2008:200802:2004CC A04900.A a ebi .性能,又对材料本身的破坏降到最小的办法.为克服传统检测方法的不足,设计了这套检测系统.1 实验部分1.1 材料及设备检测系统是在双孔微剪切法[7]的基础上,结合传感器和数据采集系统组成的.系统的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施力杆、载荷传感器、位移传感器、凸轮轴、电动机等主要部分构成.通过电动机带动凸轮轴,对施力杆施加载荷.载荷利用杠杆原理,把载荷施加在载荷传感器上,通过载荷传感器送入处理器处理和保存.同时带动刀头,对小孔桥施加载荷.刀头部分连接着位移传感器,通过位移传感器,采集到位移的图1 系统机械结构变化量,送入处理器中处理和保存.实验的试样采用6063铝材与紫铜材料进行检测.1.2 实验方法整套系统是以MSP430F149单片机作为数据采集和处理的核心.系统的原理结构如图2所示.图2 采集系统结构实验开始,通过F149的D/A 端,向电动机输出一个线性增加的驱动电压信号,使电动机以恒定的速度变化率增加载荷,直到增加到电机的工作电压2V ,保持恒定电压输出.同时,分别与载荷传感器和位移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相连接的F 输入端D 和D ,获得来自于载荷传感器和位移传感器的电压信号,电压信号为~5V 的直流电压把所采集到的电压信号分别送入F149处理单元进行采集和保存,得到被测材料的检测数据和位移2时间曲线.本套采集系统的优势在于,在实验的过程中,可以实时地通过LCD 液晶看到采集到的载荷(kg )和位移(mm )的实验数据,实现在现场对材料性能数据的获得与分析.所得数据和曲线,还可以通过串行口上传到PC 机.使用专门的上位机软件,实现数据的上传,通过上位机软件对所获得的材料数据的深入分析,从而达到现场数据与软件图像分析相结合的优势,使操作人员可以方便地在工作现场进行材料性能的检测.系统的流程如图3所示.图3 采集系统流程121第20卷 黄 磊等:采用位移2时间分析法的材料局部性能检测系统 149A/1A/20. 把采集到的电压数据,通过换算公式,换算成相应载荷和位移值 V x /V max =P x /P max ,(1) V y /V ′max =L y /L max ,(2)其中V x 为载荷传感器电压测量值;V max 为载荷传感器输出电压额定值,这里V max =5V ;P x 为换算得到的应力;P max 为载荷传感器的最大量程,这里P max =100kg ;.V y 为位移传感器电压测量值;V ′max 为位移传感器输出电压额定值,这里V ′max =5V ;L y 为换算得到的位移;L max 为位移传感器的最大量程,这里L max =1m m .将所得数据代入式(1)、式(2)进行计算,确定材料的性能.最后,通过上传存储器中的数据,获得材料的位移2时间曲线如图4所示.图4 6063铝与紫铜的位移2时间曲线2 结果分析2.1 位移2时间曲线分析方法基于传统的载荷2位移曲线的基础,提出一种更加简便的新的分析方法:位移2时间曲线分析方法.这套方法是基于材料的形变量随时间变化的多少,来定量和定性的分析材料的性能,尤其是强度方面的性能指标.对于不同材质的材料,在施加相同载荷的条件下,由于材质的不同,其发生相同形变量所需的时间是完全不一样的.每种材料对应着自身独一无二的形变时间.这种独一无二的形变时间是材料物质的本质属性,在相同的环境和相同的载荷下,是各种材料所独有的.正是利用材料的这种完全独立的、独特的性质,结合数据采集板,定性和定量的分析出材料的性能.与曲线相对应的位移2时间曲线的数据如表1所示,表中所示为位移2时间曲线关键性时刻的数据.表1 6063铝与紫铜的位移2时间数据时间t/s 23456789…3132位移6063铝0.0180.0180.0180.0180.0180.0180.0180.020…0.1040.122/mm紫铜0.0020.0020.0020.0020.0020.0020.0040.004…0.0820.094时间t/s 33343536373839404142…位移6063铝0.1320.1540.1840.2040.2240.2520.2980.3020.3000.302…/mm紫铜0.1040.1100.1180.1340.1500.1560.1720.1860.2000.198… 给定位移的定义值0.2mm ,即当材料形变量为0.2mm 时,通过比较各种材料相对应的时间,我们可以非常方便地分析得到材料的性质.对所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通过上述数据,可以看出,每种材料在刚施加载荷的一段时间里,位移量始终保持恒定不变这就是材料的倔强区,也是材料在开始发生形变的过渡时期.在这段时间中,材料原有形态向另一个形态变化和过渡,是材料内部结构组织变化最激烈的一段过程.通过比较我们可以看出,不同材料由于其材料性质的不同,强度的不同,所反映出的过渡时间也非常的不同663铝的过渡时间是~,大约是6;紫铜是~,大约是221 甘肃科学学报 2008年 第4期...028s s 27s5s.通过材料各自的形变过渡时间,大体上我们可以在宏观上粗略地了解不同材料的强度和性质.形变过渡时间越短,则说明材料强度越弱,反之形变过渡时间越长,则其强度越大.通过定义形变量来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材料性能.规定材料在第1次达到0.2mm时所对应的时间,称为定义时间.定义每1s的时间差为7个强度等级,即7MPa/s.如表1所示,6063铝在第1次达到0.2mm的时间大约是36s;而紫铜第1次达到0.2mm的时间大约是41s.通过以上时间的数据,我们可以很清晰很直观地得出不同材料的强度特点.第1次到达定义位移的时间越长,说明材料的强度性质越强.6063铝材与紫铜第1次达到定义位移的时间相差5s,定性的分析说明这2种材料在强度上大致是相同的;定量的分析,6063铝材T5的屈服强度为165MPa,紫铜T2的屈服强度为200MPa,二者相差35MPa,即5s的时间差.这与6063铝材与紫铜通过载荷2位移分析方法获得的强度也是相符合的.结合之前获得的材料形变过渡时间,6063铝材在形变过渡时间上相差了3s之多,这与紫铜的形变过渡时间基本上一致.这也进一步地验证了位移2时间方法在材料性能,尤其是材料强度分析方面的正确性、独立性和独特性.位移2时间分析方法的优势更在于,可以在工作现场,特别是环境比较复杂的现场,可以非常直观、快捷、方便的获得所测试材料的强度性能.尤其对于焊接的焊点和焊缝强度的测试和对未知材料强度的获取.由于焊接时的高温,使焊接材料的焊点和焊缝处的材料强度会发生变化,不再与原有已知材料的性能相同.这种情况下,使用本套材料性能检测系统结合位移2时间分析方法,可以非常方便、迅速的了解焊点或焊缝处的工作强度;对于未知材料,通过这套系统,可以在不分析材料组成的情况下,准确地了解材料的工作强度和对比相似强度材料的性质.2.2 双孔微剪切和拉伸试验的对比分别对紫铜和6063铝合金,在室温下进行了3次的重复试验,测定了它们的屈服剪应力和最大剪应力.分别给出其测量结果及其均方根误差见表2.由此可以看出,2种材料重复试验的均方根误差均<4.7%.取双孔微剪切试验的2种材料,每种材料分别在室温下做拉伸试验3次,以确定材料的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如表3所示.表2 双孔微剪切法测出的材料屈服剪应力和最大剪应力材料屈服剪应力τy/MPa平均值/MPa误差/%最大剪应力τt/M Pa平均值/MPa误差/%6063铝99.39100.42107.30102.37 2.40175.60181.30186.80181.20 1.90紫铜132.50140.40147.30140.10 2.90196.70215.30227.60213.20 4.60表3拉伸试验材料的屈服强度与抗拉强度材料屈服强度σy/MPa平均值/MPa误差/%抗拉强度δt/M Pa平均值/MPa误差/%6063铝207.39207.55212.86209.27 1.50224.86226.72227.08226.220.30紫铜289.85288.59284.41287.62 1.00314.36303.69300.51306.19 2.30 图4是双孔微剪切试验的位移2时间曲线,与传统的拉伸试验的名义应力2应变曲线[7]相比较,二者都有明显的屈服点和最大载荷点.在屈服点处,双孔微剪切试验的屈服剪应力和拉伸试验的屈服强度存在着一定的关系.我们利用表2和表3的数据,将每种材料各自的屈服剪应力和屈服强度的平均值由图5所示其相关性,横坐标为屈服剪应力,纵坐标为屈服强度发现种材料的试验数据处在同一条直线上,其直线斜率为2.也就是说,拉伸屈服应力是屈服剪应力的2倍.对于单轴拉伸试样,最大正应力发生在与载荷方向垂直的横截面上,而最大剪应力发生在与载荷方向成45°的斜截面上,且最大正应力在数值上约为最大剪应力的2倍.在双孔剪切试验中,最大剪应力正好处于与载荷方向平行的剪切面上可见,在这种试验方法中,材料发生屈服时的最大剪应力是相同的这说明在试验方法和数据的321第20卷 黄 磊等:采用位移2时间分析法的材料局部性能检测系统 .2.2.采集上,此套方案是完全可以反映材料自身真实性质的.图5 拉伸试验和双孔微剪切试验结果的相关性3 结论通过横向对比试验数据,可以看出,采集系统和传统的材料检测方法相比,在材料性能数据的采集上,更加方便和准确.较传统体积庞大、能耗巨大的采集系统,采用低功耗的MSP430单片机具有体积小,质量轻的优势.而且,可以随时更换工作场所,通过上传到PC 机的数据,进行数据和曲线的分析.对于工作现场的适应性是目前任何传统方法无法达到的.参考文献:[1] U m eku ni A ,Masub uchi eful nes s of under mat ched wel dsfor hi gh 2st rengt h s t eel s [J ].Wel di ng Jo urnal ,1997,76(7):2562263.[2] Naybi A ,Abdi R E ,Barti er O ,et al.New p rocedure to deter 2m i ne st eel mechani cal p arameters from t he spheri cal i ndenta 2t ion t echni que[J ].Mechani cs of Mat erial ,2002,34:2432254.[3] Zhang X P ,Dor m L.Esti mat ion of t he local mechanical prop 2erti es of pip eli ne s teel s and welded joint s by use of t he m icros 2hear test m et hod [J ].Int ernat io nal J ournal of Pressure Ves 2s el s and pipi ng ,1998,75:37242.[4] D A Lavan.Miscro tensil e properties of wel d met al [J ].Exp e 2rient al Techniques ,1999,23(3):30234.[5] Kim Y J ,Schwal be K H.Mi smatch effect on plast ic yieldlo ad s i n idealized wel dment s :II.Heat affect ed zone cracks[J ].Engi neering Fract ure Mechani cs ,2001,68:1832199.[6] Sci bet t a M ,Luco n E ,Chaouadi r ,et al.Wal le E van.Inst ruct 2m ent ed hardness t es tin g using a flat punch [J ].Int ernat ional Jo urnal of Pres sure Vessel s an d pipi ng ,2003,80:4352349.[7] 朱亮,侯艳荣.双孔微剪切法测定材料的局部强度[J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2006,32(3):25228[8] 朱自勤.传感器与检测技术[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9] 朱亮,陈剑虹.细晶粒钢热影响区软化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J ].甘肃工业大学学报,2003,29(4):19222.[10] 齐春亮.蔡氏电路系统仿真平台的研究[J ].甘肃科学学报,2005,17(4):1162118.作者简介:黄 磊(19812)男,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人,毕业于兰州理工大学电气工程与信息工程学院,硕士,现任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工程师,研究方向为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421 甘肃科学学报 2008年 第4期。
《光电检测技术》大学题集
![《光电检测技术》大学题集](https://img.taocdn.com/s3/m/75c2ab40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c7.png)
《光电检测技术》题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光电检测技术是基于哪种物理效应来实现非电量到电量的转换?()A. 压电效应B. 光电效应C. 磁电效应D. 热电效应2.在光电检测系统中,光电传感器的主要作用是什么?()A. 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B. 将电信号转换为光信号C. 放大电信号D. 储存光信号3.下列哪种光电元件是利用外光电效应工作的?()A. 光电二极管B. 光电三极管C. 光电池D. 光敏电阻4.光电检测系统中,为了提高信噪比,常采用哪种技术?()A. 滤波B. 放大C. 调制与解调D. 编码与解码5.在光电耦合器中,光信号是如何传递的?()A. 直接通过导线传递B. 通过空气传递C. 通过光导纤维传递D. 通过发光元件和受光元件之间的空间传递6.下列哪项不是光电检测技术的优点?()A. 非接触式测量B. 高精度C. 易受环境干扰D. 响应速度快7.光电倍增管的主要特点是什么?()A. 高灵敏度B. 低噪声C. 无需外部电源D. 体积小,重量轻8.在光电检测系统中,为了消除背景光的影响,可以采取哪种措施?()A. 增加光源亮度B. 使用滤光片C. 提高检测器灵敏度D. 增大检测距离9.光电二极管在反向偏置时,其主要工作特性是什么?()A. 电阻增大B. 电容减小C. 光电流与入射光强成正比D. 输出电压稳定10.下列哪种光电传感器适用于测量快速变化的光信号?()A. 热释电传感器B. 光敏电阻C. 光电二极管D. 光电池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光电检测技术是______与______技术相结合的一种检测技术。
2.光电效应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__三种类型。
3.在光电检测系统中,______是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的关键元件。
4.光电倍增管的工作原理是基于______效应,具有极高的______。
5.为了提高光电检测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常采用______和______技术。
汽轮机轴向位移测量系统的安装调试及故障分析
![汽轮机轴向位移测量系统的安装调试及故障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b16f0cbb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e4.png)
汽轮机轴向位移测量系统的安装调试及故障分析发布时间:2022-07-22T03:50:30.990Z 来源:《城镇建设》2022年第5卷3月第5期作者:周进[导读] 涡轮叶片旋转是一组转子利用叶片产生的高温高压蒸汽流作为其旋转叶片的动力能,周进山东电力建设第三工程有限公司山东青岛 266000摘要:涡轮叶片旋转是一组转子利用叶片产生的高温高压蒸汽流作为其旋转叶片的动力能,实现连续、高速往复旋转的一组涡轮机械。
为了采取技术措施,防止高温汽轮机转子轴封与转子叶轮隔板组件之间发生严重的机械摩擦损坏和机械碰撞,还必须采取积极措施,使叶片转子与旋转叶片喷嘴组之间的轴向间隙保持在相对适当的范围内,轴封的动态和静态零件之间、转子叶轮组件之间以及叶片和旋转叶片隔膜总成之间。
关键词:轴向位移;汽轮发电机;保护当汽轮机转子润滑油系统故障可能直接损坏汽轮机转子油膜结构时,机组的负荷变化,如机组压力急剧升高或负荷能力急剧下降,水的冲击或汽轮机振动较小,汽轮机叶片结垢和腐蚀,极有可能导致整个汽轮机转子的轴向推力直接增加,推力瓦的黑金燃烧,使整个汽轮机的转子轴剧烈旋转和移动,轴向位移的变化范围迅速增大,这将直接导致转子的其他动静部件在汽轮机的整个转子上发生机械摩擦和碰撞,并可能进一步导致汽轮机事故,如汽轮机叶片严重断裂、主轴严重扭转和弯曲、叶轮损坏以及其他机器运行的严重损坏。
1轴向位移测量系统轴向位移测量传感器位移测量传感器控制装置系统其主要技术组成由位移测量盘装置系统、位移测量盘传感器装置和位移检测控制系统组成。
测量盘系统,即传感器,是一组特殊的机械部件,用于安装在任何大型汽轮机的转子轴上,以便能够与整个转子-汽缸轴一起旋转以进行移动位置测量。
当汽轮机定子轴在分缸内加热膨胀或冷却高温运行时,转子缸轴和定子的整个分缸轴也会因逐渐或紧急的变形和位移而移动。
为了保证能够准确及时地测量整个转子与汽轮机转子整个轴之间的相对移动距离和变形位移,为了保证完整,避免整个定子轴与汽缸之间的变形和微量位移造成的任何直接冲击,确保正确、及时、合理地选择汽轮机测量盘相应部件的正确安装位置。
位移传感器工作原理
![位移传感器工作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2baab4b7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8a.png)
位移传感器工作原理位移传感器是一种用于测量物体位置变化的设备,它能够将物体的位移转换成电信号输出,从而实现对物体位置的监测和控制。
位移传感器在工业自动化、机械制造、航空航天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其工作原理十分重要,下面我们将对位移传感器的工作原理进行详细介绍。
1. 电容位移传感器。
电容位移传感器是一种常用的位移传感器,它利用电容的变化来测量物体的位移。
当物体移动时,与传感器平行的电容板之间的电容会发生变化,进而导致电压信号的变化。
通过测量电压信号的变化,就可以得知物体的位移情况。
电容位移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是利用两个平行的电容板之间的电容与板间距和板面积成正比的关系。
当物体移动时,板间距会发生变化,从而导致电容的变化。
通常情况下,电容传感器会配合一个电荷放大器来测量电容的变化,并将其转换成电压信号输出。
2. 感应位移传感器。
感应位移传感器是利用感应原理来测量物体的位移。
它通常由一个线圈和一个铁芯组成,当物体移动时,线圈中的感应电流会发生变化,从而产生感应电压。
通过测量感应电压的变化,就可以得知物体的位移情况。
感应位移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磁场的变化来感应电压的变化。
当物体移动时,线圈中的磁场会发生变化,从而产生感应电压。
通常情况下,感应传感器会配合一个放大器来放大感应电压,并将其转换成电压信号输出。
3. 光电位移传感器。
光电位移传感器是利用光电效应来测量物体的位移。
它通常由一个光源和一个光电二极管组成,当物体移动时,光线的强度会发生变化,从而导致光电二极管的输出电流发生变化。
通过测量光电二极管的输出电流的变化,就可以得知物体的位移情况。
光电位移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光线的强度与物体位置的关系来测量位移。
当物体移动时,光线的强度会发生变化,从而导致光电二极管的输出电流发生变化。
通常情况下,光电传感器会配合一个放大器来放大光电二极管的输出电流,并将其转换成电压信号输出。
总结,位移传感器是一种用于测量物体位置变化的设备,它能够将物体的位移转换成电信号输出,从而实现对物体位置的监测和控制。
铁路轨道位移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铁路轨道位移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https://img.taocdn.com/s3/m/994ac377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08.png)
铁路轨道位移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关键词:铁路轨道,位移监控,传感器采集,数据处理与分析,警报系统一、介绍铁路轨道作为铁路运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安全性和质量直接干系到铁路运输的效率和安全性。
随着高速铁路的不息进步和普及,对铁路轨道的安全性和运行效率要求也越来越高。
然而,传统的铁路轨道监测方法主要依靠工程师的阅历和直接的检查,存在检查不准时、漏检、误检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开发一种可靠性高、安全性强、管理效率高的铁路轨道监测系统。
二、铁路轨道位移监控系统的设计思路铁路轨道位移监控系统是基于智能传感技术的一种铁路轨道监测系统。
传感器采集部分通过在铁路轨道上设置传感器实时采集铁路轨道的状态信息,包括轨道的位移、震动、温度等信息。
数据处理和分析部分对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生成轨道位移图谱,并进行异常检测和故障诊断。
警报系统实时向相关人员进行报警,通知相关人员进行维护和管理。
三、铁路轨道位移监控系统的详尽实现1.传感器采集部分的实现传感器采集部分主要包括震动传感器、位移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三种类型的传感器。
震动传感器主要用于采集轨道震动信息,位移传感器主要用于采集轨道位移信息,温度传感器主要用于采集轨道温度信息。
采集到的数据通过数据采集模块进行存储和处理。
2.数据处理和分析部分的实现数据处理和分析部分主要对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生成轨道位移图谱,并进行异常检测和故障诊断。
数据处理和分析部分由数据处理模块和专家系统模块两部分组成。
数据处理模块主要对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存储,专家系统模块主要对处理后的数据进行分析并生成相应的报告。
3.警报系统的实现警报系统主要通过声光报警装置进行警报,并将警报信息准时向相关人员通知,以便准时处理和管理。
四、铁路轨道位移监控系统的试验结果与分析为评估铁路轨道位移监控系统的有效性和性能,进行了试验探究。
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准确地监测到轨道位移信息,并准时报警,有效地提高了铁路轨道的安全性和管理效率。
第4章 位移的测量
![第4章 位移的测量](https://img.taocdn.com/s3/m/b6e657285901020207409c2a.png)
第四章 位移的测量
直线性 特 点
±0.1% 分辨率较好,可用于 ±0.1% 静态或动态测量。机 械结构不牢固 ±0.5% 结构牢固,寿命长, 但分辨率差,电噪声 ±0.5% 大
±0.5%应变 ±0.1% ±0.3%应变 ±2%~3% ±0.25%应 ±2%~3% 变
±1% 满刻度 ±20%
不牢固 牢固,使用方便,需 温度补偿和高绝缘电 阻输出幅值大,温度 灵敏性高
三、 常用的位移传感器
• 电阻:应变、压阻、变阻。 • 电感:自感:变气隙、螺线管; 互感:差动变压器; 涡流。 • 电容:变面积、变极距、变介电常数。 • 霍尔元件。 • 光栅、光电编码盘、磁尺、激光干涉仪。 根据环境、动态特性、量程、精度、价格等参数选择。
3
4.1 常用位移传感器
型 式 电阻式 滑线式 线位移 角位移 变阻器 线位移 角位移 应变式 非粘贴式的 粘贴的 半导体的 测量范围 1~300 mm 0°~360° 1~1000 mm 0~60 rad 精确度 ±0.1% ±0.1% ±0.5% ±0.5%
第四章 位移的测量
光栅传感器的测量电路
五细分电路信号处理过程
0
18 36 54 72 90
108 126 144 162
得到十路方波信号,其相位依次相差1 8
光栅传感器的测量电路
五细分电路信号处理过程
0
第四章 位移的测量
36 72
108 144
PX
PX P0 P3 6 P7 2 P1 0 8 P1 4 4 P0 P3 6 P7 2 P1 0 8 P1 4 4 P0 P3 6 P7 2 P1 0 8 P1 4 4 P0 P3 6 P7 2 P1 0 8 P1 4 4
关于位移速度,温度力或应变测量系统的构成和测量过程的简短报告
![关于位移速度,温度力或应变测量系统的构成和测量过程的简短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a3f67770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71f2975.png)
关于位移速度,温度力或应变测量系统的构成和测量过程的简短报告嘿,朋友!咱今天来聊聊位移速度、温度力还有应变测量系统这一块儿。
你想想,这测量系统就像是一个精密的作战部队,各个部分都有自己独特的职责和作用。
首先是传感器,这就好比是部队里冲在最前线的侦察兵,专门负责收集各种关键信息,像位移的变化啦、速度的快慢啦、温度的高低啦、力的大小啦,还有应变的情况等等。
然后是信号调理模块,它就像是后勤保障部门,把侦察兵带回来的那些原始信息进行整理、优化,让这些信息变得更清晰、更准确、更有用。
接下来是数据采集设备,这就像是司令部里的记录员,把整理好的信息一丝不苟地记录下来,确保每一个数据都不被遗漏。
还有数据处理和分析软件,这简直就是参谋部里的智囊团,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深入分析,找出其中的规律和趋势。
再说说测量过程吧。
这就好比是一场精彩的魔术表演,每一个步骤都充满了神秘和惊喜。
测量前的准备工作可不能马虎,得像运动员比赛前热身一样,仔细检查设备是否正常,参数设置是否准确。
测量开始后,传感器就像勤劳的小蜜蜂,不停地采集数据,一刻也不停歇。
数据采集的过程就像是在收集珍贵的宝石,每一颗都要小心翼翼地呵护,不能有任何损伤。
采集到数据后,经过信号调理和数据处理分析,就像是在对这些宝石进行打磨和雕琢,让它们绽放出最耀眼的光芒。
这测量系统和测量过程,可不就跟盖房子一样嘛!每一个部分、每一个步骤都得精心设计、严格执行,稍有差错,这房子可就盖不结实啦!所以说,位移速度、温度力或应变测量系统的构成和测量过程,那可是一门大学问。
只有把每个环节都搞清楚、弄明白,才能让这个系统发挥出最大的作用,为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提供准确可靠的数据支持。
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涡流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图
性能特点:可靠性好,灵敏度高, 性能特点:可靠性好,灵敏度高,抗干扰能 力强,采用非接触测量,响应速度快, 力强,采用非接触测量,响应速度快,耐高 能在油、 温,能在油、汽、水等恶劣环境下长期连续 工作,检测不受油污 检测不受油污、 工作 检测不受油污、蒸汽等介质的影响
应用领域:广泛应用于电力、石化、冶金、 应用领域:广泛应用于电力、石化、冶金、钢 航空航天等大中型企业, 铁、航空航天等大中型企业,对各种旋转机械 的轴位移、振动、转速、胀差、偏心、 的轴位移、振动、转速、胀差、偏心、油膜厚 度等进行在线监测和安全保护, 度等进行在线监测和安全保护,为精密诊断系 统提供了全息动态特性, 统提供了全息动态特性,有效地对设备进行保 护。
4.单片机放大控制器 4.单片机放大控制器 板相比, 与ASI板相比,单片机放大控制器增加 板相比 了单片机、输出接口(串行/并行 并行、 了单片机、输出接口(串行 并行、模拟 电压/电流 和运行、报警指示灯。 电流) 电压 电流)和运行、报警指示灯。单片 机放大控制器准确计算磁尺位移量, 机放大控制器准确计算磁尺位移量,精 度高,能进行零点任意设置, 度高,能进行零点任意设置,具有传感 器及超速故障报警、 器及超速故障报警、自检和悼点保护等 智能化功能( 智能化功能(课开发自动定位控制功 ),避免了元旋转式感应同步器检测 能),避免了元旋转式感应同步器检测 系统无故障报警、侧导板看度检测丢失, 系统无故障报警、侧导板看度检测丢失, 故障查找过程复杂的问题。 故障查找过程复杂的问题。
位移检测系统分析
引言: 引言:
咨询公司INTECHNOCONSULTING的传感器市场报 咨询公司INTECHNOCONSULTING的传感器市场报 INTECHNOCONSULTING 告显示,2008年全球传感器市场容量为506亿美 年全球传感器市场容量为506 告显示,2008年全球传感器市场容量为506亿美 元,预计2010年全球传感器市场可达600亿美元 预计2010年全球传感器市场可达600亿美元 2010年全球传感器市场可达600 以上。调查显示,东欧、 以上。调查显示,东欧、亚太区和加拿大成为 传感器市场增长最快的地区,而美国、德国、 传感器市场增长最快的地区,而美国、德国、 日本依旧是传感器市场分布最大的地区。 日本依旧是传感器市场分布最大的地区。就世 界范围而言, 界范围而言,传感器市场上增长最快的依旧是 汽车市场,占第二位的是过程控制市场,看好 汽车市场,占第二位的是过程控制市场, 通讯市场前景。 通讯市场前景。
各种各样的位移传感器: 各种各样的位移传感器
磁致伸缩位 移传感器
自复位式位 移传感器
激光位移 传感器
电涡流位 移传感器
直线位移 传感器
超声波位 移传感器
位移传感器的分类: 位移传感器的分类:
根据输出信号的类型可分为模拟式位移传感器、 根据输出信号的类型可分为模拟式位移传感器、 可分为模拟式位移传感器 数字式位移传感器两类; 数字式位移传感器两类; 根据被测物体的位置关系可分为接触式位移 根据被测物体的位置关系可分为接触式位移 传感器、 传感器、非接触式位移传感器 根据运动方式可分为直线位移传感器、 根据运动方式可分为直线位移传感器、角度位移 可分为直线位移传感器 传感器 根据材质可分为金属膜传感器、导电塑料传感器、光电 根据材质可分为金属膜传感器、导电塑料传感器、 可分为金属膜传感器 式传感器、磁敏式传感器、金属玻璃铀传感器、 式传感器、磁敏式传感器、金属玻璃铀传感器、绕线传 感器、 感器、电位器式位移传感器
应用领域: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制药、 应用领域: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制药、食 饮料等行业, 品、饮料等行业,对各种液罐的液位进行计量 和控制。作为位移传感器, 和控制。作为位移传感器,它不但可以测量运 动物体的直线位移, 动物体的直线位移,而且还可同时给出运动物 体的速度模拟信号。 体的速度模拟信号。
工作原理: 工作原理: 电感式位移传感器是一种属于金属感应的线性 器件,接通电源后, 器件,接通电源后,在开关的感应面将产生一 个交变磁场,当金属物体接近此感应面时, 个交变磁场,当金属物体接近此感应面时,金 属中则产生涡流而吸取了振荡器的能量, 属中则产生涡流而吸取了振荡器的能量,使振 荡器输出幅度线性衰减, 荡器输出幅度线性衰减,然后根据衰减量的变 化来完成无接触检测物体的目的。 化来完成无接触检测物体的目的。 性能特点:电感式位移传感器具有无滑动 性能特点: 触点, 触点,工作时不受灰尘等非金属因素的影 并且低功耗,长寿命, 响,并且低功耗,长寿命,可使用在各种 恶劣条件下。 恶劣条件下。 应用领域: 应用领域:位移传感器主要应用在自动化 装备生产线对模拟量的智能控制。 装备生产线对模拟量的智能控制。
二、几种常见的位移传感器: 几种常见的位移传感器:
1.电感式位移传感器 1.电感式位移传感器
电感式位移传感器PR9350
电感式位移传感器PR9350采用电感式测量原理,供电电压为5V、 采用电感式测量原理,供电电压为 、 电感式位移传感器 采用电感式测量原理 灵敏度高、线性误差小、温度范围广泛。 灵敏度高、线性误差小、温度范围广泛。
2.机械安装 2.机械安装 图2磁尺传感器与导板的一侧直接相连,无中间 磁尺传感器与导板的一侧直接相连, 变速器。 变速器。 3.磁尺传感器 3.磁尺传感器 磁尺传感器(即直线式感应同步器 即直线式感应同步器)和旋转式感应同 磁尺传感器 即直线式感应同步器 和旋转式感应同 步器的原理基本相同, 步器的原理基本相同,重要区别在于传感器采用 Φ28mm磁尺 类似于活塞杆)和传感头(定尺) Φ28mm磁尺(类似于活塞杆)和传感头(定尺) 磁尺( 组合,也可分离, 组合,也可分离,而旋转感应同步器的定子相当于 磁尺传感头,结构不完全相同。 磁尺传感头,结构不完全相同。磁尺是在磁性体上 用特殊方式嵌入等间隔的非磁性体, 用特殊方式嵌入等间隔的非磁性体,并在表面镀一 层硬质保护层,旋转感应同步器的转子绕有绕组, 层硬质保护层,旋转感应同步器的转子绕有绕组, 绕组通过滑环连接到插头。 绕组通过滑环连接到插头。磁尺位移检测系统式磁 尺和传感头相对滑动,强度高,安装方便, 尺和传感头相对滑动,强度高,安装方便,磁尺和 传感头课安装在水雾、高温等恶劣环境中。 传感头课安装在水雾、高温等恶劣环境中。
三、典型位移检测系统分析 ——磁尺位移检测系统在热连轧机侧导板开度检 ——磁尺位移检测系统在热连轧机侧导板开度检 测改造中的应用 1.系统组成 1.系统组成 磁尺位移检测系统由机械安装支架、 磁尺位移检测系统由机械安装支架、磁尺传 感器、单片机放大控制器组成, 感器、单片机放大控制器组成,利用现有的 MAC计算机的 板(电压或电流输入 输出出 计算机的I/O板 电压或电流输入/输出出 计算机的 以及APC软件包。 软件包。 板)以及 软件包
内容简介: 内容简介:
一、位移传感器的定义及分类
1.电感式位移传感器 1.电感式位移传感器
二、几种常见的位移传感器
2.磁致伸缩线性位移传感器 2.磁致伸缩线性位移传感器 3.电涡流传感器 3.电涡流传感器
三、典型位移检测系统分析 ——磁尺位移检测系统在热连机侧导板 ——磁尺位移检测系统在热连轧机侧导板 开度检测改造中的应用
磁致伸缩线性位移传感器结构图
3.电涡流传感器 3.电涡流传感器
工作原理: 工作原理:电涡流传感器是以高频电涡流效应为原理 的非接触式位移传感器。 的非接触式位移传感器。前置器内产生的高频电流从 振荡器流入探头线圈中, 振荡器流入探头线圈中,线圈就产生了一个高频电磁 当被测金属的表面靠近该线圈时, 场。当被测金属的表面靠近该线圈时,由于高频电磁 场的作用,在金属表面产生感应电流,即电涡流。 场的作用,在金属表面产生感应电流,即电涡流。该 电流产生一个交变磁场,方向与线圈磁场相反, 电流产生一个交变磁场,方向与线圈磁场相反,这二 个磁场相互迭加就改变了原线圈的阻抗。 个磁场相互迭加就改变了原线圈的阻抗。所以探头与 被测金属表面距离的变化可通过探头线圈阻抗的变化 来测量。 来测量。前置器根据探头线圈阻抗的变化输出一个与 距离成正比的直流电压。 距离成正比的直流电压。
6.磁尺位移检测系统投入使用后, 6.磁尺位移检测系统投入使用后,具有明显的优 磁尺位移检测系统投入使用后 势: 检测精度高:由于磁尺直接与导板相连, 检测精度高:由于磁尺直接与导板相连,武 机械传动间隙,而且磁尺位移检测系统的检测精 机械传动间隙, 度高。改系统最大分辨率为6.25m,显示精度 度高。改系统最大分辨率为 , 0.1mm,没有积累误差。 ,没有积累误差。 采样计算速度快,磁尺最大运行速度8m/s, 采样计算速度快,磁尺最大运行速度 , 数据采样时间0.2ms,单片机软件运行周期 数据采样时间 ,单片机软件运行周期2ms。 。 操作维护简单。磁尺位移检测系统故障点减 操作维护简单。 维护安装方便,具有停电保护功能, 少,维护安装方便,具有停电保护功能,零点任 意设置,简化操作。 意设置,简化操作。单片机放大控制器的智能化 功能,能为用户提供保障报警指示, 功能,能为用户提供保障报警指示,用户根据报 警提示能很快查找故障的原因。 警提示能很快查找故障的原因。 综合成本低:由于该系统能替代进口同类产 综合成本低: 其高可靠性和高检测精度,能减少故障, 品,其高可靠性和高检测精度,能减少故障,降 低综合成本。 低综合成本。
一、位移传感器的定义
测位移就是测量刚体平移或转动时的线位 移或角位移的机械量, 移或角位移的机械量,用于测量机械位移 机械零部件的几何参数(尺寸、 ,机械零部件的几何参数(尺寸、表面形 状等) 状等)以及在加工过程中需要连续测量的 几何尺寸如钢板、纸和橡胶等。 几何尺寸如钢板、纸和橡胶等。 位移传感器是测量位移的重要元器件, 位移传感器是测量位移的重要元器件,是 位移检测系统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位移检测系统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所谓位移传感器就是利用各种元件检测对象 所谓位移传感器就是利用各种元件检测对象 位移传感器 的物理变化量,通过将该变化量转换为距离, 的物理变化量,通过将该变化量转换为距离, 来测量从传感器到对象物的距离位移的机器。 来测量从传感器到对象物的距离位移的机器。 根据使用元件的不同, 根据使用元件的不同,分为光学式位移传感 线性接近传感器、超声波位移传感器等。 器、线性接近传感器、超声波位移传感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