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基本体切割体教案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1基本形体切挖|人教版(2012)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1基本形体切挖 | 人教版(201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基本形体的特点及其在艺术创作中的应用。
引导学生通过切挖练习,培养立体造型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教会学生运用适当的工具进行基本形体的切挖,并注意安全。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和实践,使学生理解基本形体的构造和变化。
通过分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美术创作的兴趣和热爱,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通过艺术创作,增强学生的审美感知和艺术鉴赏能力。
教学内容1. 基本形体介绍讲解基本形体的概念,如球体、圆柱体、立方体等。
展示基本形体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2. 切挖技巧讲解介绍切挖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讲解切挖过程中的安全防护措施。
3. 切挖实践学生分组,每组分配不同形状的基本形体模型。
学生在指导下进行切挖练习,创造出新的立体形态。
4. 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切挖完成的作品,并分享创作过程。
教师和学生共同评价作品的创意和技巧。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基本形体的识别和运用。
切挖技巧的掌握和实践。
教学难点立体空间想象力的培养。
切挖过程中的安全控制。
教具与学具准备基本形体模型(如球体、圆柱体、立方体等)。
切挖工具(如雕刻刀、剪刀等)。
安全防护用品(如手套、眼镜等)。
展示板或展台。
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多媒体展示基本形体的图片,引导学生识别。
提问学生基本形体在生活中的应用。
2. 知识讲解讲解基本形体的定义和特点。
介绍切挖工具的使用方法和安全注意事项。
3. 切挖实践学生分组,每组分配不同形状的基本形体模型。
教师巡回指导,学生进行切挖练习。
4. 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切挖完成的作品,并分享创作过程。
教师和学生共同评价作品的创意和技巧。
板书设计板书基本形体切挖插图:基本形体的示意图关键词:基本形体、切挖、立体造型、安全作业设计要求学生回家后,利用家中的物品(如肥皂、土豆等)进行基本形体的切挖练习。
基本形体切挖(教案)人教版(2012)美术六年级上册
基本形体切挖——人教版(2012)美术六年级上册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形体的切割和挖掘方法,培养其三维空间想象力。
2. 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基本形体,并学会运用基本形体进行创作。
3. 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提高其美术素养。
二、教学内容1. 基本形体的概念及分类2. 基本形体的切割和挖掘方法3. 基本形体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基本形体的切割和挖掘方法,基本形体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三维空间想象力,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基本形体。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基本形体的实物,如球体、圆柱体、立方体等,引导学生关注基本形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内容讲解(1)基本形体的概念及分类介绍基本形体的定义,以及球体、圆柱体、立方体等常见的基本形体。
(2)基本形体的切割和挖掘方法讲解基本形体的切割和挖掘方法,如平面切割、斜面切割、曲面切割等,并通过实物演示,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
(3)基本形体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通过展示一些基本形体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实例,如建筑、家具、交通工具等,让学生了解基本形体的重要性。
3. 实践环节让学生分组进行基本形体的切割和挖掘实践,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4.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基本形体的切割和挖掘方法,以及基本形体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5. 作业布置布置一道与基本形体相关的创作题目,让学生课后独立完成。
五、教学反思1.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
2. 在实践环节,教师要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创作出有创意的作品。
3.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课堂纪律,确保实践环节的安全。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基本形体的概念及分类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基本形体的切割和挖掘方法的掌握程度。
3. 学生在实践环节的表现,如团队协作、创新能力等。
4. 学生作业的质量,如创作思路、作品完成度等。
六年级上册美术说课稿 第1课《基本形体切挖》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上册美术说课稿第1课《基本形体切挖》人教新课标1. 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1.掌握基本形体的切挖方法。
2.了解切挖造型的可塑性。
3.了解造型所体现的生命和情感。
1.2 能力目标1.培养观察、分析和创造意识。
2.提高造型能力和审美水平。
3.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创造能力。
1.3 情感目标1.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爱好。
2.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我表达能力。
2. 教学重点和难点2.1 教学重点1.切挖造型的表现能力。
2.造型中生命和情感的表现。
2.2 教学难点1.切挖造型的构造原理。
2.切挖造型的平衡和比例关系的表现。
3. 教学内容及安排3.1 课前准备1.整理教学内容和准备教学材料。
2.搭建教学环节和呈现手段。
3.确定教学目标和备课要点。
3.2 课堂展示3.2.1 热身1.整理课前预习阶段的笔记和作业,加深学生对基本形体的理解和认识。
2.创设氛围,引导学生喜欢上美术,愿意尝试新的美术表现方式。
3.轻松愉快的音乐和环境中进行展示,调动学生情感和创造能力。
3.2.2 教学1.把基本形体切挖造型的基本原理讲解清楚,通过实物、图示等方式进行呈现,使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
2.通过实践,让学生练习和掌握基本形体切挖造型的方法,分别进行从大到小和从小到大的练习。
3.在掌握了基本形体切挖造型的方法后,让学生进行创意切挖,自由发挥,完成一个具有生命和情感的造型作品。
3.2.3 总结1.总结今天的教学内容,让学生能够回顾自己的学习与创作过程,进一步理解基本形体切挖造型的方法和意义。
2.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激发他们对创作的兴趣和热情,增强其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3.3 课后作业1.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实物进行基本形体切挖造型实践。
2.鼓励学生记录自己的学习和创作过程,及时反思和总结。
4. 教学评价1.通过观察学生的练习和创作过程,以及他们的表现,来评价他们在学习和创造方面的能力和水平。
基本体切割教案
基本体切割教案教案标题:基本体切割教案教案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基本体的概念和特征。
2. 学生能够使用适当的工具和技巧进行基本体的切割。
3. 学生能够应用基本体切割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基本体模型(例如立方体、圆柱体、圆锥体等)、刀具、剪刀、纸板、胶水、彩色纸、计算器等。
2.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铅笔、直尺等。
教学步骤:引入:1. 引导学生回顾基本体的概念和特征,例如立方体的六个面都是正方形,圆柱体有两个平行的圆底等。
探究:2. 展示一个基本体模型,例如立方体,向学生解释如何进行基本体的切割。
3. 指导学生使用刀具和剪刀进行基本体的切割实践,例如将立方体切割成两个长方体。
4. 引导学生观察切割后的形状和特征,并讨论切割对基本体的性质有何影响。
拓展:5. 提供更多不同形状的基本体模型,例如圆柱体、圆锥体等,让学生尝试进行切割,并观察切割后的形状和特征。
6.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利用基本体的切割解决实际问题,例如如何将一个圆柱体切割成两个相等体积的圆锥体。
巩固:7. 给学生一些练习题,要求他们应用基本体切割的知识解决问题,例如给出一个基本体的切割图形,让学生推断原始基本体的形状。
8. 引导学生分享他们的解决思路和答案,并进行讨论和评价。
总结:9.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基本体切割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
10. 鼓励学生继续探索和应用基本体切割的知识,拓宽他们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和发现基本体的切割现象,并尝试解释。
2. 引导学生进行更复杂的基本体切割实践,例如将一个立方体切割成多个不规则体。
3. 引导学生学习更高级的几何概念和技巧,例如体积计算和表面积计算等。
评估方法:1. 观察学生在实践中的表现,包括切割技巧的熟练程度和对切割后形状特征的观察能力。
2. 收集学生完成的练习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答案,评估他们对基本体切割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基本形体切挖》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基本形体切挖》一. 教材分析《基本形体切挖》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材中的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基本形体的切挖方法,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能力。
本课内容主要包括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等基本形体的切挖方法,以及切割线的变化对形体变化的影响。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美术基础,对绘画和手工制作有一定的兴趣。
但学生在进行形体切挖时,可能对切割线的变化对形体变化的影响理解不够深入,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引导和讲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基本形体的切挖方法。
2.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能力。
3.引导学生理解切割线的变化对形体变化的影响。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基本形体的切挖方法。
2.教学难点:切割线的变化对形体变化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基本形体的切挖方法。
2.示范法:演示切割线的变化对形体变化的影响。
3.实践法:学生动手实践,进行形体切挖。
六. 教学准备1.教具:PPT、切割工具、各种形状的纸张。
2.学具:学生自带的绘画作品、剪刀、胶水、各种形状的纸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各种切割后的形体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讲解和示范基本形体的切挖方法,以及切割线的变化对形体变化的影响。
讲解过程中,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提问解答。
3.操练(10分钟)学生根据教师讲解的方法,动手实践,进行形体切挖。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点评,巩固所学内容。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创作出更有创意的形体作品。
学生自主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切割线的变化对形体变化的重要性。
7.家庭作业(5分钟)教师布置家庭作业,要求学生课后继续练习形体切挖,并尝试创作更具创意的作品。
基本形体切挖教案完整版
基本形体切挖教案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基本形体切挖》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基本形体,了解什么是切挖。
2、通过赏析生活用品构造特点,结合所学切挖方法完成作品。
3、了解形体切挖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造型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日常生活中的物体是由哪些基本形体切挖的及不同形状物体的切挖方法。
难点:利用切挖的方法创造出新造型。
教具学具:教师:切挖作品,多媒体教学设备。
学生:刻刀,一切适合切挖的材料如雕塑泥、泡沫、蔬菜水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复习几何形体,回顾圆柱体、六面体、圆锥体、球体等造型:这些都是大家所熟悉的几何形体,你能说出它们的名字吗?生答师问:它们是圆柱形、六面形、圆锥形、球形。
它们都是有长、宽、高的三度空间的立体实物。
你们在下面的图片中看到了哪些基本形体(课件)过渡:大家可别小瞧了这些基本的形体,在我们的生活中,大到建筑物、汽车,小到杯子、牙刷,都是由这些基本的形体变化而来的。
下面,我们来看大屏幕。
(多媒体展示)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基本形体的切挖”出示课件,板书课题二、讲授新课:1、什么是切什么是挖2、切:是从一个物体上截取一部分。
课件出示实例图片。
挖:是从一个物体中间掏出一个部分。
课件出示实例图片。
3、形体切挖的概念。
形体切挖就是将基本形体的某一部分切除或挖空,切除的部分可以是规则形体,也可以是不规则形体,使这个基本形体成为一个新的造型。
4、比较复杂的形体是由两个以上的基本形体组合而成——添加分析讨论:我们看了凳子、沙发、汽车等物品后,分析怎样才能使这个基本形体变成这件生活用品?如何用切、挖等方法将一个基本形体制作成一个自己喜欢的造型。
学生思考、讨论、回答。
一切复杂的形体都可以由简单的形体来概括,简单的形体通过切、挖,从而变成复杂的形体。
六年级上美术教学设计-基本形体切挖-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上美术教学设计-基本形体切挖-人教新课标1. 教学目标•了解基本形体的概念, 包括平面形、立体形、有机形和几何形等,能够区分不同形体。
•了解切挖法的基本操作和切挖图形的特点,掌握图形的切面和几何形的特点。
•能够使用切挖法进行基本形体造型,并加以再创造,表达学生的创意和审美理解。
•认识艺术品怎样表现形体结构和内在质感的特点,以及艺术家的意图。
2. 教学重点1.基本形体的切挖2.切面和几何形特点的掌握3.切挖法的运用3. 教学难点1.切割线和挖去面的控制2.审美意识和想象力的培养3.形体造型与个人创作结合4. 教学内容4.1 基本形体基本形体是美术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人们可以从中找到构成世界事物的基本单元。
基本形体分为平面形和立体形。
在平面形体中又可以细分为有机形和几何形,在立体形体中又可以细分为正方体、圆柱体、圆锥体、棱柱体等。
学生应该理解各种基本形体的概念及其特点,并能够正确认辨各种形体。
4.2 切挖法切挖法是一种基本的造型方法,采用这种方法,可以将平面图像逐层割成多个小块,从而形成立体造型。
对于有机形的造型,切挖法可以表现其内在的质感和表面的形态。
对于几何形的造型,切挖法可以体现其表现几何规律的特点。
4.3 形体造型在学习了切挖法的基本操作和技巧后,需要展开对图形的创造力,并进行个人理解的表达。
学生可以从生活中选取一些简单的物品进行建模创作,并将自己的审美理解和感受融入到作品之中,从而达到审美、美感和技能的全面提升和培养。
4.4 艺术表现学习造型的过程也是学习艺术表现的过程。
应引导学生注重作品的内在质感和外在的形态特点,还希望学生能够关注艺术家的意图、创作手法和技巧,通过广泛的欣赏、研究和探讨,提升自身的审美水平和理解能力。
5. 教学方法本教学设计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1. 任务式教学法:为每一阶段制定相应任务,探究性学习,从任务中得到启示。
2. 演示示教法:通过教师对基础技能操作进行演示示范引导,加深学生对切挖法和造型方法操作的理解。
《基本形体切挖》教案
《基本形体切挖》教案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和掌握基本形体切割和挖空的概念和原理;2.能够掌握基本形体切割和挖空的步骤和方法;3.能够运用基本形体切割和挖空的技巧进行创作。
教学重点:1.切割和挖空的概念和原理;2.切割和挖空的步骤和方法;3.切割和挖空的技巧和应用。
教学难点:1.切割和挖空的技巧和应用;2.应用切割和挖空的技巧进行创作。
教学准备:1.白板、彩色粉笔;2.切割工具、挖空工具;3.彩纸、剪刀。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教师用白板写出“形体切割”和“形体挖空”这两个词汇,并解释其含义。
然后,教师向学生展示一些经过切割和挖空处理的作品,引起学生兴趣。
Step 2:讲解基本形体切割的方法和步骤(10分钟)教师向学生讲解基本形体切割的方法和步骤。
首先,教师介绍切割工具的种类和用途,如剪刀、刀具等。
然后,教师示范如何使用剪刀进行形体切割,要求学生重点掌握切割的力度和角度。
最后,教师要求学生实践操作,用剪刀进行形体切割。
Step 3:讲解基本形体挖空的方法和步骤(10分钟)教师向学生讲解基本形体挖空的方法和步骤。
首先,教师介绍挖空工具的种类和用途,如勺子、刀具等。
然后,教师示范如何使用挖空工具进行形体挖空,要求学生重点掌握挖空的深度和均匀性。
最后,教师要求学生实践操作,用挖空工具进行形体挖空。
Step 4:创作活动(15分钟)教师要求学生运用切割和挖空的技巧,创作一个具有创意和想象力的作品。
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形体进行切割和挖空,并可以运用多种颜色的彩纸进行拼贴和装饰。
Step 5:展示和评价(10分钟)学生完成创作后,教师要求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进行评价。
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创作思路和感受,激发学生的创作潜能。
Step 6:小结(5分钟)教师进行本节课的小结,回顾切割和挖空的概念、原理、方法和步骤,并强调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可以运用这些技巧进行创作和装饰。
Step 7:作业布置(5分钟)教师布置下节课的作业:要求学生继续运用切割和挖空的技巧,创作一个能够表达自己想法的作品,并写一段小结,总结自己在创作过程中的收获和体会。
小学美术人教六年级上册第1课基本形体切挖《基本形体切挖》教案
《基本形体切挖》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基本形体,了解什么是切挖。
2、通过赏析生活用品构造特点,结合所学切挖方法完成作品。
3、了解形体物生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造型能力。
教学重难点:1、理解日常生活中的物体是由哪些基本形体切挖的。
2、各个形体的切挖变化及整体的把握。
教具学具:师:范图、实例、制作材料生:轻轻泥、小刀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讲授新课:1、导入阶段师出示图片,问你们能说出一下图形都有哪些形体吗?生回答:几何形体,圆柱体、六面体、圆锥体、球体等。
生答师问:我把他们称为圆柱形、六面形、圆锥形、球形,对不对?为什么?因为它们都是有长、宽、高的三度空间的立体实物你们在下面的图片中看到了它们当中谁的身影?(课件)师:立方体和圆柱体是我们最熟悉的形体之一,它们看似简单,可千万别小瞧了它,我们生活中很多东西小到杯子,大到汽车,不管是造型简单或者繁杂的。
2、发展阶段(1)师出示图片讲解什么是切、挖添加,师让生欣赏切挖添加的图片加深对切挖添加的感受。
(2)分析讨论:我11、宿了凳子、沙发、汽车翻唱后,分析怎样才能使这个基本形体变成这件生活用品?(3)师提问如何用切、挖等方法将一个基本形体制作成一个自己喜欢的造型。
学生思考、讨论、回答。
师总结一切复杂的形体都可以由简单的形体来概括,简单的形体通过切、挖,从而变成复杂的形体。
(4)欣赏具有抽象意味的有特色的建筑、日用品等等,开拓学生视野,激发学生想像。
(5)学生练习作业要求:根据自己带的材料,发挥想象,创作一件作品。
要求在造型上有变化,有新意。
提示学生注意安全,正确使用工具。
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四、展示与评价1、将•完成的作品按小组摆放到指定位置。
2、学生自评互评,进行组内、组间评价交流,选出各小组优秀作品。
3、请优秀作品作者谈谈自己的设计意图、创作心得。
五、收拾整理各小组收拾整理,保持桌面及教室整洁。
第1课 基本形体切挖(教学设计)人教版(2012)美术六年级上册
第1课基本形体切挖(教学设计)人教版(2012)美术六年级上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并掌握基本形体的切挖方法,提高对三维空间的感知和创造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践和讨论,学生能够培养独立思考、动手操作的能力,以及合作交流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美术的热爱,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增强学生的审美意识。
教学内容1. 基本形体的介绍:介绍基本形体(如圆柱、圆锥、球体等)的特点和构成。
2. 基本形体的切挖方法:讲解并演示基本形体的切挖方法,包括直线切、曲线切、斜线切等。
3. 实践操作:学生通过实践,掌握基本形体的切挖方法,创作出自己的作品。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基本形体的切挖方法和技巧。
2.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切挖方法创作出有创意的作品。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PPT、视频、实物模型等。
2. 学具:切挖工具(如刀、锯等)、基本形体模型、绘画材料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或实物展示,引起学生对基本形体的兴趣。
2. 讲解:讲解基本形体的特点和切挖方法,并通过视频或实物演示。
3.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4.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板书设计- 第1课基本形体切挖- 内容:- 基本形体的特点- 基本形体的切挖方法- 实践操作步骤- 作品展示与评价作业设计- 作业名称:基本形体切挖创作- 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切挖方法,创作一个有创意的基本形体作品。
课后反思- 教学过程中,学生对基本形体的切挖方法掌握情况良好,但在创意方面还有待提高。
- 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加强对学生创意思维的培养,提供更多的创作灵感和素材。
- 同时,可以增加一些互动环节,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掌握了基本形体的切挖方法,提高了对三维空间的感知和创造力。
基本形体切挖教案
基本形体切挖教案教案标题:基本形体切挖教案教案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基本形体的概念和特征。
2. 学生能够使用适当的工具和技巧进行形体的切割和挖掘。
3. 学生能够应用所学知识,创造出具有创意和美感的形体作品。
教学准备:1. 形体切挖的示范作品或图片。
2. 切割工具,如刀具、剪刀等。
3. 挖掘工具,如针、铲子等。
4. 不同材料的形体样本,如纸板、黏土等。
5. 绘画工具,如颜料、画笔等。
6. 小组活动所需的工作区域。
教学过程:引入:1. 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不同形体的特征,如直线、曲线、平面等。
2. 通过展示示范作品或图片,激发学生对形体切挖的兴趣和好奇心。
探究:1. 分发不同材料的形体样本给学生,让他们自由观察和感受形体的特征。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使用切割工具将形体分割成不同的部分,如直线切割、曲线切割等。
3.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使用挖掘工具将形体挖空或挖出特定的形状。
4. 鼓励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尝试切割和挖掘不同形体。
拓展:1.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切割和挖掘后的形体进行组合,创造出新的形状和结构。
2. 鼓励学生在切割和挖掘的基础上进行创作,可以使用绘画工具为形体作品增添色彩和细节。
总结:1. 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强调形体切挖的重要性和应用场景。
2. 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创作成果,并互相欣赏和评价。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和发现不同形体的存在,并尝试用切割和挖掘的方式进行模仿和创作。
2. 引导学生在切割和挖掘的基础上,尝试使用不同材料进行形体的制作,如纸板、黏土、木材等。
评估方式: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实践操作的能力。
2. 评价学生的创作成果,包括切割和挖掘的技巧、形体的组合和创意。
教学反思:1. 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表现,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创造力发展。
2.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创作心得和经验,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学习交流。
人教版六年级美术:《基本形体切挖》教案3
教学目标:理解和感受三维空间,用纸设计制作建筑模型并进行适当的添加和切挖
教学重点:理解日常生活中的物体是由哪些基本形体切挖的
教学难点:各个形体的切挖变化及整体的把握
教学准备:萝卜,橘子,苹果,肥皂,橡皮泥等软性材料,小刀
课时分配: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时
1,导入
立方体和圆柱体是我们熟悉的几何体,那么把这些基本形体进行切挖后,会是怎样一种结构变化呢
——好词好句
4,欣赏现代建筑图片 观赏这些建筑的造型都是由哪些的几何体组合而成的,又进行了哪些添加和切挖
讨论,交流各种形体进行组合的时候怎样才能兼顾既有丰富变化又有整体感.
小结:组合的形体数量不要太多.大小有变化,但要突出主体,适当添加和切挖,不要太零散
第二课时
一,回忆以往学习制作现代雕塑等作业,遇到过的制作难题及讨论解决方法 创意制作:
让我们来看看书中这些日常生活中的常用品,这些独特的造型都是由哪些基本形体切挖变来的
2,学习六面体的切挖方法
A用硬纸盒或泡沫面做一个立方体
C用小刀轻轻割下
3圆柱体,球体,锥体的切挖 用较规范的萝卜,橘子或苹果及橡皮泥等,在课堂上进行切挖.观察圆柱体,球体,锥体被切去一部分后的结构变化,并画出切挖后的结构图.
(1)折制几个主要的几何形体
(2)粘贴前制作需要切挖的部分
(3)粘贴固定几何形体
(4)添加装饰部分,进行调整.
二,学生根据要求进行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三,作品展示.
二次备课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教师的职务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学生的职务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我们发现了儿童有创造力,认识了儿童有创造力,就须进一步把儿童的创造力解放出来。
基本形体切挖(说课稿)人教版(2012)美术六年级上册
基本形体切挖(说课稿)人教版(2012)美术六年级上册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2012)美术六年级上册的基本形体切挖单元。
该单元主要涉及基本形体的认知和构造,是美术学习的基础部分。
通过实践操作,学生可以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更深入地了解几何形体的构成规律和美学特征,为以后的书法和绘画积累基础。
二、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认识常见的几何形体,如立方体、圆柱体、圆锥体、球体等,并通过切割和拼凑的方式将其复原。
2.能够了解几何形体的构造方法和美学特征。
3.能够通过形体切挖的实践操作,提高手工技巧和美学敏感度。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正确认识几何形体的特征和构造方法,掌握形体切割的技巧。
2.教学难点:帮助学生培养观察力和空间想象力,把平面图形转化为三维实体形状。
四、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通过图片播放和情感氛围营造,激发起学生的兴趣,让他们了解形体切割的实际应用。
可以播放城市建筑、机械制造、飞机造型等图像资源,展现形体切削的广泛应用领域。
2. 认知和学习环节2.1 学习几何形体的构造原理通过教师讲解、图像展示和实物展示,让学生了解常见几何形体的构造原理和美学特征。
重点介绍立方体、圆柱体、圆锥体、球体等几何形体的构造和特征。
2.2 操作实践首先请学生在草稿纸上画出所学几何体的草图,然后让他们用剪刀、胶水等材料,根据所学的几何形体特征,模拟出实际的几何体,并完成切割和拼凑的操作。
通过实战操作,加强学生的手工技巧和形体经验。
3. 总结和评价环节在此环节中,教师将对学生的操作效果进行总结与评价,并引导学生认识到影响切割效果的因素,例如材料、刀具的选择、手工技巧、精准度等。
同时,也可以让学生与同学互相分享切削经验,加强交流和互动。
五、板书设计在本节课板书设计中,教师应注重形象的表达和简明扼要。
在“几何形体的认知”板块中,教师可以画出常见几何形体的示例图,例如立方体、圆柱体、圆锥体、球体等;而在“实践操作”板块中,则可以画出简单的图像示意,如切削图,完成图等。
六年级上美术教学设计-基本形体切挖-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上美术教学设计基本形体切挖人教新课标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学生能够了解并识别基本的几何形体,如圆柱、球体、圆锥等。
2. 学生能够运用简单的工具和材料进行形体的切挖。
3. 学生能够通过实践,理解并表达形体之间的空间关系。
过程与方法1. 学生通过观察、讨论和实践,培养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2.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3. 学生通过创作和展示,提高表达和沟通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 学生通过创作,培养对美术的热爱和兴趣。
2.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尊重和欣赏他人作品的态度。
3. 学生通过展示,培养自信和自豪感。
教学内容重点1. 基本几何形体的识别和切挖方法。
2. 形体之间的空间关系的表现。
3. 小组合作和创作展示。
难点1. 形体切挖的技巧和方法的掌握。
2. 空间关系的表现和理解。
3. 小组合作中的沟通和协调。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示范用的基本几何形体模型、切挖工具、展示板。
2. 学具:学生自带的切挖工具、纸张、颜料等。
教学过程第一阶段:导入1. 教师通过展示基本几何形体模型,引导学生观察和讨论。
2. 学生分享他们对这些形体的认识和感受。
第二阶段:示范与讲解1. 教师示范形体的切挖方法,讲解技巧和注意事项。
2. 学生跟随示范,尝试进行形体的切挖。
第三阶段:实践与指导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基本形体进行切挖。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提供帮助。
第四阶段:创作与展示1. 学生根据切挖的形体,创作一幅作品。
2. 学生展示作品,分享创作过程和感受。
板书设计1. 板书基本形体切挖2. 板书内容:基本几何形体:圆柱、球体、圆锥等切挖方法:技巧和注意事项空间关系:形体之间的表现小组合作:沟通和协调作业设计1. 学生根据课堂所学,自己选择一个基本形体进行切挖,并创作一幅作品。
2. 学生写一篇关于形体切挖的反思,包括技巧的掌握、空间关系的表现、小组合作的体验等。
课后反思2. 教师根据学生的作品和反思,评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基本形体切挖教案
基本形体切挖教案教案主题:基本形体切挖教学教学目标:1. 学会使用剪刀正确地将纸板或泡沫板等材料切割成想要的形状。
2. 锻炼学生的手部协调能力和剪刀掌握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教学准备:1. 预先准备好纸板或泡沫板等材料,足够每个学生使用。
2. 准备好剪刀。
教学过程:Step 1:引入1. 引导学生观察一些常见的形状,如正方形、长方形、圆形等,并提问:“你们知道怎样用剪刀把这些形状从纸板上切下来吗?”2. 让学生思考和讨论,引导他们提出自己的想法。
Step 2:示范1. 拿一块纸板或泡沫板,展示给学生看,并解释:“现在,我将用剪刀来将这块纸板切割成一个正方形。
”2. 示范时要注意剪刀的使用姿势和切割的方法,让学生能清楚地看到和理解。
3. 切割完成后,展示给学生看,并提问:“你们觉得效果如何?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吗?”Step 3:实践1. 将纸板或泡沫板发给每个学生,并让他们自己动手尝试切割成一个正方形。
2. 在实践过程中,老师要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引导学生正确地使用剪刀和掌握切割的技巧。
3. 学生完成后,互相交流展示自己的作品,并给予意见和建议。
Step 4:进一步拓展1. 引导学生思考其他形状的切割方法,如长方形、圆形、三角形等。
2. 鼓励学生尝试更复杂的形状,比如五角星、六边形等。
3. 在拓展的过程中,老师可以提供一些简易的模板供学生参考和切割。
Step 5:总结1. 总结整个教学过程,让学生回顾自己的学习收获和体会。
2. 引导学生思考切割的技巧和注意事项,如剪刀的使用姿势、切割的方向等。
Step 6:延伸活动1. 鼓励学生利用切割好的形状进行创意作品的拼贴,如制作贺卡、立体画等。
2. 引导学生用切割好的形状进行图案设计和拼贴,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教学评估:1. 学生按照要求正确地将纸板或泡沫板切割成想要的形状。
2. 学生能够运用切割好的形状进行创意拼贴和设计。
教学反思:本教案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掌握了基本形体的切割技巧,并通过延伸活动培养了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第1课基本形体切挖(教案)人教版(2012)美术六年级上册
第1课基本形体切挖——人教版(2012)美术六年级上册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基本形体的概念,掌握基本形体的切挖方法。
2.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动手能力。
3. 提高学生对美术创作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基本形体的概念及分类。
2. 基本形体的切挖方法。
3. 基本形体的组合与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基本形体的切挖方法,能够运用基本形体进行创作。
2.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基本形体进行创新设计,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动手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一些基本形体的实物,如球体、圆柱体、长方体等,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称。
(2)教师简要介绍基本形体的概念及分类,激发学生对基本形体的兴趣。
2. 讲解基本形体的切挖方法(1)教师以一个球体为例,演示如何进行切挖,并讲解切挖的注意事项。
(2)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探讨其他基本形体的切挖方法。
(3)学生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3. 实践操作(1)教师发放基本形体模型,让学生分组进行切挖练习。
(2)学生在切挖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3)学生完成切挖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作品展示,互相交流学习。
4. 创新设计(1)教师提出创新设计要求,鼓励学生运用基本形体进行创作。
(2)学生分组讨论,设计创作方案。
(3)学生根据设计方案,动手实践,完成作品。
(4)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作品展示,评选优秀作品,给予表扬和奖励。
5.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基本形体的切挖方法和创新设计技巧。
同时,教师强调学生在创作过程中要注意安全,培养良好的手工制作习惯。
五、课后作业1. 学生运用所学的基本形体切挖方法,创作一个具有创意的作品。
2. 家长参与评价孩子的作品,给予鼓励和建议。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学生对基本形体切挖的兴趣和动手能力。
《第1课基本形体切挖》(教案)人教版(2012)美术 六年级上册
教案:《第1课基本形体切挖》课程名称:基本形体切挖年级:六年级教材版本:人教版(2012)学科:美术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基本形体的概念,掌握基本形体的切挖方法。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3. 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教学重点:1. 基本形体的概念和切挖方法。
2. 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教学难点:1. 基本形体的切挖方法的掌握。
2. 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基本形体模型、切挖工具、课件。
2. 学生准备:彩纸、剪刀、胶水。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出示基本形体模型,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称。
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这些基本形体包括圆柱、圆锥、球体等。
二、新课内容1. 教师讲解基本形体的概念,引导学生了解基本形体的特点。
2. 教师示范基本形体的切挖方法,引导学生观察并理解。
3.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基本形体的切挖方法。
4. 教师点评,总结基本形体的切挖方法。
三、实践操作1. 教师出示课件,展示基本形体切挖的作品。
2. 学生根据课件的作品,进行基本形体的切挖实践。
3.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四、展示评价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和互评。
2. 教师点评,给予鼓励和建议。
五、总结拓展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学生谈收获,教师总结。
3. 教师布置作业:利用基本形体进行创作,下节课分享。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示范、实践、展示评价等环节,让学生掌握了基本形体的切挖方法,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每一个学生,给予他们足够的耐心和鼓励,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让他们在创作中体验到美术的魅力。
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过程在《第1课基本形体切挖》的教学过程中,如何有效地引导学生理解基本形体的概念、掌握切挖方法,并在此过程中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是教学成功的关键。
基本形体切挖(教案)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基本形体切挖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基本形体切挖》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物品被部分挖去的情况?”比如,一个冰激凌桶中被挖去一个球形的冰激凌。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基本形体切挖的奥秘。
然而,我也注意到,在小组讨论过程中,有些学生较为内向,参与度不高。这可能是因为他们对讨论的主题还不够自信,或者是对自己的数学能力有所怀疑。在未来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多地关注这部分学生,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此外,我发现学生们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有时候会忽略一些关键信息,导致计算结果不准确。这说明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我还需要进一步加强指导,教他们如何从问题中筛选有效信息,以及如何系统地分析问题。
二、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几何直观能力,通过观察和操作基本形体,提高对立体图形的认知和理解。
2.发展学生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运用切挖方法分析问题,建立数学模型,解决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问题。
3.增强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将切挖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培养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提升数学素养。
4.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提高表达和倾听能力,促进同伴学习。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切挖对体积和表面积计算的影响,以及复杂切挖形状的处理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实际模型和图示来帮助大家理解。
六年级美术上册《基本形体切挖》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基本形体切挖》教案【学习领域】造型·表现设计?应用【课时建议】1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基本形体,了解什么是切挖。
过程与方法:通过赏析生活用品构造特点,结合所学切挖方法完成作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形体切挖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升学生空间想象力和造型能力。
【教学重点】不同形状物体的切挖方法。
【教学难点】利用切挖的方法创造出新造型。
【教具学具准备】教具:切挖作品,多媒体教学设备。
学具:刻刀、一切适合切挖的材料如雕塑泥、泡沫、蔬菜水果等。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复习几何形体,回顾圆柱体、六面体、圆锥体、球体等造型。
师:这些都是大家所熟悉的几何形体,你能说出它们的名字吗?生答。
师问:我把他们称为圆柱形、六面形、圆锥形、球形,对不对?为什么?因为它们都是有长、宽、高的三度空间的立体实物。
(课件帮助学生理解)你们在下面的图片中看到了它们当中谁的身影?师:立方体和圆柱体是我们最熟悉的形体之一,它们看似简单,可千万别小瞧了它,我们生活中很多东西小到杯子,大到汽车,不管是造型简单或者繁杂的,都是从六面体和圆柱体的基本形变化而来的。
今天我们学习用单个六面体或圆柱体进行形体切挖的练习。
导入课题。
(欣赏课本范图,讲解结构。
)(设计意图:由几何形体引入课题,学生容易理解。
)二、新课讲授(一)初步认识1.播放视频《古建筑欣赏》。
2.欣赏课本图片,加深形体感受,了解草图画法。
出示图片:展示悉尼歌剧院、央视大楼和生活中的各种物品图片。
思考:它们是由哪些基本形体组成的?分析讨论:我们看了凳子、沙发等物品后,想一想怎样才能使这个基本形体变成这件生活用品?讨论如何用切、挖等方法将一个基本形体制作成一个自己喜欢的造型。
3.教师演示:学生观摩并思考,老师用的是什么材料,运用了怎样的方法,制作出这件作品。
4.请大家根据课本范图尝试制作一个凯旋门,留意小结制作方法,师总结。
5.欣赏具有抽象意味的有特色的建筑、日用品等等,开拓学生视野,激发学生想象力。
第三章基本体、切割体教案
第三章基本体、切割体教案第一篇:第三章基本体、切割体教案第4章立体的投影一、本章重点:1.平面立体和曲面立体投影的画法,及立体表面点的投影;2.立体与平面相交其交线的画法,既求截交线;3.两回转体轴线垂直相交其相贯线的画法。
二、本章难点:1.圆球和圆环的投影及表面上点的投影;2.圆锥、圆球被平面截切后,截交线的画法; 3.求作相贯线。
三、本章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掌握基本体的三面投影画法,基本体表面点的投影,能够分析和绘制常见的截交线和两回转体轴线相交时的相贯线。
四、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模型、CAD三维实体演示、习题集作业五、本章内容:4.1 基本体及其表面上的点4.1.1平面立体及其表面取点1.棱柱(1)投影分析如图4.1(a)所示,正三棱柱的两端面(顶面和底面)平行于水平面,后棱面平行于正面,另外两个棱面垂直于水平面。
因此,三棱柱的投影特征是:顶面和底面的水平投影重合,并反映实形—正三角形。
三个棱面的水平投影积聚为三角形的三条边。
(2)表面上取点1)棱柱表面都处于特殊位置,其表面上的点可利用平面的积聚性求得; 2)求解时,注意水平投影和侧面投影的Y值要相等; 3)点的可见性的判断,面可见,点则可见,反之不可见。
(a)(b)图4.1 正三棱柱及其表面上点的投影2、棱锥(1)棱锥的投影(a)(b)图4.2 四棱锥及其表面上点的投影1)分析三棱锥各平面的投影;2)作三棱锥的三面投影。
(2)棱锥表面上的点棱锥表面上点的投影可在平面上作辅助线进行求解,如图4.2。
4.1.2 回转体及其表面取点1、圆柱(1)圆柱面的形成有一母线绕与它平行的轴线旋转而成。
(2)圆柱体的投影对圆柱体的各个投影进行分析。
(3)圆柱表面上的点如图所示,圆柱表面上点的投影,在投影面为圆的投影中,其表面上点的投影都在该圆上。
注意:Y值要相等。
(a)(b)(c)图4.3 圆柱的三视图及其表面上点的投影2、圆锥(1)圆锥面的形成有一母线绕和它相交的轴线旋转而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章立体的投影一、本章重点:1.平面立体和曲面立体投影的画法,及立体表面点的投影;2.立体与平面相交其交线的画法,既求截交线;3.两回转体轴线垂直相交其相贯线的画法。
二、本章难点:1.圆球和圆环的投影及表面上点的投影;2.圆锥、圆球被平面截切后,截交线的画法;3.求作相贯线。
三、本章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掌握基本体的三面投影画法,基本体表面点的投影,能够分析和绘制常见的截交线和两回转体轴线相交时的相贯线。
四、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模型、CAD三维实体演示、习题集作业五、本章内容:4.1 基本体及其表面上的点4.1.1 平面立体及其表面取点1.棱柱(1)投影分析如图4.1(a)所示,正三棱柱的两端面(顶面和底面)平行于水平面,后棱面平行于正面,另外两个棱面垂直于水平面。
因此,三棱柱的投影特征是:顶面和底面的水平投影重合,并反映实形—正三角形。
三个棱面的水平投影积聚为三角形的三条边。
(2)表面上取点1)棱柱表面都处于特殊位置,其表面上的点可利用平面的积聚性求得;2)求解时,注意水平投影和侧面投影的Y值要相等;3)点的可见性的判断,面可见,点则可见,反之不可见。
(a)图4.1 正三棱柱及其2、棱锥(1)棱锥的投影(a)图4.2 四棱锥及其表面上点的投影1)分析三棱锥各平面的投影;2)作三棱锥的三面投影。
(2)棱锥表面上的点棱锥表面上点的投影可在平面上作辅助线进行求解,如图4.2。
4.1.2 回转体及其表面取点1、圆柱(1)圆柱面的形成有一母线绕与它平行的轴线旋转而成。
(2)圆柱体的投影对圆柱体的各个投影进行分析。
(3)圆柱表面上的点如图所示,圆柱表面上点的投影,在投影面为圆的投影中,其表面上点的投影都在该圆上。
注意:Y值要相等。
(a) (b)图4.3 圆柱的三视图及2、圆锥(1)圆锥面的形成有一母线绕和它相交的轴线旋转而成。
(2)圆锥的投影对圆锥的投影进行分析,如图(3)圆锥表面上的点圆锥的三个投影都没有积聚性,因而圆锥表面上点的投影,就不能直接求得,要采用辅助素线和辅助圆法。
1)素线法,如图4.5(a)。
2)辅助轧圆法:如图4.5(b)。
注意在画圆时,半径是从中心线到轮廓素线,而不是从中心线到点。
(a) 素线法图4.5 圆锥表面上取点3.圆球(1)圆球的形成球面可看成是以一圆为母线,以其直径为轴线旋转而成。
(2)圆球的投影圆球的投影是与圆球直径相同的三个圆,这三个圆分别是三个不同方向球的轮廓的素线圆投影,不能认为是球面上同一圆的三个投影。
对投影图进行分析。
(a) (b)图4.6 圆球的三视图(3)圆球表面上点的投影圆球表面上点的投影,要作辅助圆,圆的半径是从中心线到轮廓线,作图时要注意。
图4.7 圆球表面取点4.圆环(1)圆环的形成圆环可看成是以圆为母线,绕与它在同一平面上的轴线旋转而形成的。
(2)圆环的投影1)对圆环的投影进行分析;2)如何画圆环的投影图。
(3)圆环表面上的点利用辅助圆求点的投影。
图4.9 圆环的三视图及其表面上点的投影4.2 平面与立体表面4.2.1 平面与平面立体相交平面与平面立体相交,所得的交线是由直线组成的封闭大多边形,该多边形的边就是平面立体表面与截平面的交线,其顶点是棱线与截平面的交点。
如图,是一三棱锥被一正垂面截切,求截交线。
(a) (b)图4.11 正垂面P切割正求平面立体的截交线,关键是找到平面与立体棱线的共有点(平面与立体的交点),然后将各点连接即为所求。
4.2.2 平面与曲面立体相交•平面与圆柱表面相交图4.16 平面与平面与圆柱相交时,根据截平面相对圆柱轴线的位置不同,其截交线有三种:圆、椭圆和矩形,如图4.16所示。
当平面与圆柱轴线平行时,交线为矩形,如图4.16(a)所示。
当平面与圆柱轴线垂直时,交线为圆,如图4.16(b)所示。
当平面与圆柱轴线倾斜时,交线为椭圆,如图4.16(c)所示。
2.平面与圆锥相交平面与圆锥相交的截交线,根据截平面与圆锥轴线的相对位置不同,有五种情况. 当平面过锥顶时,交线为三角形,如图4.18(a)。
当平面与圆锥轴线垂直时,交线为圆,如图4.18(b)。
当平面与圆锥轴线倾斜时,交线为椭圆,如图4.18(c)。
当平面平行于圆锥面上一条素线时,交线为抛物线加直线,如图4.18(d)。
当平面与圆锥轴线平行时,交线为双曲线加直线,如图4.18(e)。
(a) (b) (c)(d) (e)图4.18 平面与圆锥相交例4.5 求作正垂面P与轴线为侧垂线圆锥的截交线,如图4.19所示。
(1)分析图4.19(a)所示圆锥的轴线为侧垂线,>,其截交线是一个椭圆,它的正面投影积聚成一直线,而其水平投影和侧面投影则仍为椭圆。
根据圆锥的投影特性可知,截交线椭圆的侧面投影全部可见,截平面与前、后素线的交点A、B为截交线水平投影可见性的分界点,位于下半圆锥面上的截交线为不可见。
•(b)图4.19 求正垂面P与圆锥的截交线3.平面与圆球相交平面与圆球相交,无论平面与圆球的相对位置如何,截交线均为圆。
例4.6已知一开槽半圆球的主视图,求其水平和侧面投影,如图4.21所示。
(a)(b)图4.21 完成开槽半球的水平投影和侧面投影分析由图4.21(a)可知,半圆球是被两个侧平面P和一个水平面Q截切形成的。
两个侧平面P与半圆球的截交线,其侧面投影是半圆的一部分,水平投影积聚成直线;水平面Q截球面,其水平投影是圆的一部分,侧面投影积聚成直线;两平面P与Q的交线均为正垂线。
注意:左视图中的半球顶部的轮廓线被切掉了。
作图先画P、Q面有积聚性的投影,再画投影为圆弧的部分,并判别可见性,完成全图,如图4.21(b)所示5)依此光滑连接各点的同面钭影。
4.3 两回转体表面相交—相贯线两曲面立体相交,其交线是两曲面立体的共有线,该线也叫相贯线,相贯线上的点是两曲面立体的共有点。
4.3.1 利用积聚性求相贯线1.圆柱与圆柱相交两个回转体相交,如果其中一个回转体的轴线是垂直投影面的圆柱,则圆柱在该投影面上的投影积聚为一圆,而相贯线的投影也就重合在该圆上。
利用表面上取点的方法求相贯的其它投影。
例题:已知两圆柱的三面投影,求作它们的相贯线,如图。
两圆柱正交分析:两圆柱轴线垂直相交,一轴线垂直于H面,一轴线垂直于W面,相贯线的水平投影就是有积聚性的圆,侧面投影,是一段两圆柱重合的圆弧,因此只求正面的投影。
作图:1)求特殊点,最高点和最低点;2)求一般点,定出水平投影面的点,再找出侧面投影上对应的点,根据正面和侧面的点找出正面投影的点;3)将各点光滑地连接起来。
2.相贯线的简化画法⑴如图4.24(a)所示,先求出相贯线上的三个特殊点1¢、2¢、3¢,过此三点作圆弧代替相贯线。
⑵如图4.24(b)所示,以大圆柱体的半径为半径,过1¢、2¢两个特殊点作圆弧代替相贯线。
作图时应当注意,圆弧的弯曲方向是向大圆柱投影内弯曲。
(a)(b)图4.24 相贯线的简化画法※4.3.2利用辅助平面求相贯线利用辅助平面同时截切相贯的两曲面立体,可找出两曲面立体的截交线的交点,该点即为相贯线上的点,这些点既是回转体表面上的点,又是辅助平面上的点,因此,辅助平面法就是利用三面共点原理。
利用辅助平面法求相贯时,选辅助平面的原则是使辅助平面与曲面立体的截交线的投影为最简单,如直线或圆。
例题:求轴线相互垂直的圆锥和圆柱的相贯线,如图。
圆锥与圆柱的相贯线分析:轴线垂直相交,具有前后对称平面,因此,相贯线是一前后对称的闭合空间曲线,并且前后两部分的正面投影重合,相贯线的侧面投影重合在圆柱具有积聚性的投影圆上,要求的是相贯线的水平投影和正面投影。
作图:1)求特殊点,最高点和最低点A、C和最前点和最后点B、D;2)求一般点作辅助平面Q1V、Q2V、Q3V、,可求出一般点E、F、G、H;3)判别可见性,并光滑连接各点。
4.3.3 相贯线的特殊情况(1)当回转体与球体相交且球心在回转体轴线上时,相贯线为垂直于轴线的圆。
(2)当回转体轴线相交,并公切于一个圆球时,相贯线为两条平面曲线——椭圆。
(3)当轴线平行的两圆柱体相交时,相贯线为两条直线。
(4)当两圆锥共顶相交时,相贯线为直线。
图4.27 两等径圆柱正交图4.28 同轴回转体相交图4.29 具有公共内切球面的两回转体相交(a) (b)图4.30 交线为直线的两回转体六、本章小结:1.本章开始是无投影轴投影,三面投影中,正面和水平面投影要对正,正面和侧面投影要平齐,水平和侧面投影Y值相等。
2.平面与立体相交,其截交线是截平面与立体表面的共有点的连线。
求截交线,就是求立体表面与截平面的公共点。
3.两回转体相交,其交线——相贯线一般是空间曲线,它是相交两回转体的共有线,求相贯线的方法有:表面取点法、辅助平面法和辅助球面法。
我们主要掌握利用表面取点法和辅助平面法求解常见的两回转体相交时的相贯线。
4.在有些特殊情况下,两回转体相交的相贯线是平面曲线或直线,在绘图时可以直接画出。
七、作业:《机械制图习题集》P1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