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性痴呆ppt课件

合集下载

血管性痴呆ppt课件

血管性痴呆ppt课件

VaD是由缺血性卒中、出血性卒中或缺血-缺氧脑损引起的复合性疾
病。NINDS-AIREN的VaD诊断分可考虑、可能和肯定等级,具体如
下:
1、临床诊断可能VaD标准,包括下列项目:
⑴痴呆。认知功能较以往减退,表现为记忆力损害及二项或二项以
上认知领域内的功能损害(定向、注意力、语言、视空功能、执行功
能、运动控制和实施功能)。最好由临床和神经心理测试确定。这些
7
精选ppt课件
1
病变部位

临床特点
多发性梗死 起病急,阶段性进展,可出现局灶性神经心理和神经病理损害,
如记忆障碍、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和锥体束征等

单个大动脉梗死

颈内动脉 失语(主侧半球梗死)、患侧一过性黑蒙或Horner征、对侧偏瘫

和偏身感觉障碍

大脑前动脉 意志缺失、失用、经皮层性运动性失语、记忆力减退、对侧下肢
经皮层性失语、记忆减退、失用、视空间觉障碍 常有高血压病史,表现记忆减退、精神运动型动作缓慢、情感淡漠

、抑郁、多灶性运动障碍、帕金森综合征及假性球麻痹

皮层下小动脉 记忆减退、精神运动性动作缓慢、欣快、共济失调、假性球麻痹、

失尿禁及帕金森综合征(多无震颤)

优势侧静脉窦 失语、失读、失写、词语记忆障碍、视空间觉障碍、左右辨别不能
精选ppt课件
3
【疾病病因】
发病后果 颈内动脉或大脑中动脉起始部反复多次的发生动脉粥样硬化性
狭窄及闭塞,使大脑半球出现多发性的较大的梗死病灶,或出现额 叶和颞叶的分水岭梗死,使脑组织容积明显减少,当梗死病灶的体 积超过80~100ml 时,可因严重的神经元缺失和脑萎缩出现认知 功能障碍的临床表现。

血管性痴呆护理ppt课件

血管性痴呆护理ppt课件

2、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 VD): 各种脑血管病(缺血性、出血性以及脑 缺血缺氧性损害)引起的痴呆总称。 血管性痴呆具有三个基本要素: 1、脑血管病,2、痴呆(时间超过6个月), 3、痴呆的发生与脑血管病有一定关系。
3、血管性认知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 , VCI): 1) 1993年Hachinski 和Bowler提出的,指与脑血管病
2、关键部位梗死性痴呆
2)丘脑性痴呆: ①表现为突然发病,深度木僵或昏迷,持续数小 时或数天,然后逐渐清醒,但表现为淡漠无欲, 思维迟钝,缺乏主动性。 ②柯萨克夫( korsakoff )综合征是本病最常见、 最显著的特征。 ③垂直凝视麻痹:中脑间脑交界处的红核前区受 累,特别是下视障碍。 ④神经影像学显示双侧丘脑内侧腔隙性梗死。
(三)出血性痴呆
2、蛛网膜下腔出血引起的痴呆 1)前脑基底病变性痴呆:前交通动脉瘤或大脑前 动脉瘤破裂或结扎术后引起明显的智能衰退与行 为异常。 病因:前交通动脉瘤或大脑前动脉瘤破裂后血 管痉挛引起的脑梗死损害了前脑基底部的重要结 构。这些结构包括下丘脑前部、隔核、终板、穹 窿柱、胼胝体腹内侧与扣带回前部。
(三)出血性痴呆
前脑基底病变性痴呆主要的临床表现: (1)蛛网膜下腔出血起病。
(2)短暂性尿崩症,持续1-3周,多数自行缓解。 (3)精神障碍多表现为嗜睡或躁动。随着病情的发展, 人格改变逐渐明显,以淡漠、愚钝、行为怪癖及攻击 行为常见。 (4)遗忘症是本病的主要特征。病人能记住个别印象如 姓名、职业及面孔等,但不能形成完整的记忆,病人 常有虚构症,颇似korsakoff综合征。 (5)神经影像学显示:A、急性期蛛网膜下腔出血;B、 继发性脑梗死;C、脑血管造影证实动脉瘤。

血管性痴呆教学查房护理课件

血管性痴呆教学查房护理课件

VS
社会参与
鼓励患者参与社交活动,提高其社会适应 能力。
04
血管性痴呆的护理案例分 享
案例一:轻度血管性痴呆患者的护理
总结词
早期干预、生活自理
详细描述
轻度血管性痴呆患者通常表现为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轻微症状。护理重点在于 早期识别和干预,通过提供日常生活技能训练、认知刺激活动等,帮助患者保持生活自
03
血管性痴呆的护理措施
认知训练
01
02
03
记忆训练
通过反复强化记忆,提高 患者的记忆能力。
注意力训练
通过游戏、拼图等方式, 提高患者的注意力水平。
语言训练
针对患者语言障碍,进行 口语表达、听力理解等方 面的训练。
生活技能训练
基本生活技能
如穿衣、洗漱、进食等,通过日常生活的反复练习,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
02
血管性痴呆的护理评估
认知功能评估
总结词
评估血管性痴呆患者的认知功能,包括记忆力、注意力、语 言能力等。
详细描述
通过使用认知评估工具,如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 ,对患者的认知功能进行全面评估,了解患者的认知损害程度。
日常生活能力评估
总结词
评估血管性痴呆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
详细描述
通过观察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如穿衣、进食、洗漱、上厕所等,了解患者的生 活自理能力,为制定护理计划提供依据。
理能力。
案例二:中度血管性痴呆患者的护理
总结词
日常生活能力下降、需要协助
详细描述
中度血管性痴呆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有所下降, 需要一定的协助。护理工作包括提供日常生 活照顾、监督药物服用、进行认知训练和心 理支持等,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舒适。

血管性痴呆患者的护理PPT

血管性痴呆患者的护理PPT

护理内容有哪些?
健康管理
监测患者的身体状况,包括血压、血糖和心率等 ,确保用药安全。
定期与医生沟通,调整治疗方案,防止病情恶化 。
如何进行有效的护理?
如何进行有效的护理?
个性化护理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 ,灵活调整护理策略。
了解患者的兴趣爱好,有助于增强其参与感 和积极性。
如何进行有效的护理?
所有被诊断为血管性痴呆的患者均需护理, 特别是中重度患者。
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可能需要额外的支持和照 顾。
谁需要护理?
家属角色
家属在患者护理中扮演重要角色,需了解病 情并给予支持。
提供情感支持和帮助患者参与日常活动对康 复至关重要。
谁需要护理?
专业护理团队
医生、护士、营养师和心理咨询师组成的团 队,负责患者的综合护理。
多学科合作可以提高护理质量,满足患者的 多方面需求。
护理内容有哪些?
护理内容有哪些?
日常护理
包括帮助患者进行日常生活活动,如洗澡、穿衣 和进食等。
确保患者的生活环境安全,减少跌倒等意外发生 的风险。
护理内容有哪些? 心理支持
提供情感安慰,倾听患者的需求和感受,缓解其 焦虑和抑郁情绪。
通过陪伴和聊天,增强患者的安全感和归属感。
沟通技巧
使用简单、清晰的语言与患者沟通,耐心倾 听他们的需求和想法。
通过非语言方式(如手势和表情)增强沟通 效果。
如何进行有效的护理?
家庭参与
鼓励家属参与护理过程,共同制定护理计划 ,增强家庭支持。
提供家庭教育,帮助他们理解疾病和护理要 点。
护理的挑战与应对
护理的挑战与应对
挑战
患者情绪波动、沟通困难和行为问题等都可能给 护理带来挑战。

血管性痴呆科普讲座课件

血管性痴呆科普讲座课件

什么是血管性痴呆? 病因
主要由中风、脑出血、脑缺血等血管性疾病引起 。
这些疾病导致脑组织缺氧,进而影响认知功能。
什么是血管性痴呆? 症状患者可能会表现出记忆力减退、注意不集中、 语言能力下降等症状。
这些症状可能会随着病情的发展而逐渐加重。
谁更容易患上血管性痴呆?
谁更容易患上血管性痴呆?
高危人群
这些检查可以排除其他可能导致痴呆的疾病。
如何诊断血管性痴呆? 实验室检查
血液检查可以帮助检测潜在的代谢性疾病,如糖 尿病和高胆固醇。
这些疾病与血管性痴呆有着密切的关系。
如何预防和管理血管性痴呆?
如何预防和管理血管性痴呆? 健康饮食
均衡饮食,增加蔬菜、水果和全谷物的摄入 ,减少高脂肪和高糖食物。
血管性痴呆的治疗方法
血管性痴呆的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
针对症状的药物如抗抑郁药和抗焦虑药可以改善 患者的生活质量。
目前没有专门针对血管性痴呆的药物,但可以通 过综合治疗缓解症状。
血管性痴呆的治疗方法 认知训练
通过认知训练和心理治疗可以帮助提高患者的认 知能力和生活质量。
这些方法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适应生活。
虽然遗传因素不可控制,但早期筛查和干预 可以帮助管理风险。
如何诊断血管性痴呆?
如何诊断血管性痴呆? 临床评估
医生会通过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和认知功能测试 来进行评估。
常见的认知功能测试包括MMSE和MoCA等。
如何诊断血管性痴呆? 影像学检查
CT或MRI等影像学检查可以帮助评估脑部血管状 况和损伤程度。
血管性痴呆的治疗方法
社会支持
家属和社会的支持对患者的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 至关重要。
建立良好的支持系统可以减轻患者和家属的负担 。

《血管性痴呆》PPT课件

《血管性痴呆》PPT课件

项目
突然起病 阶梯式恶化 波动性病程 夜间谵妄 人格相对保留 抑郁症状 躯体主诉
评分 项目
2 情感失控 1 高血压病史 2 卒中病史 1 动脉粥样硬化证据 1 局灶性神经症状 1 局灶性神经体征 1
评分
1 1 2 1 2 2
2024/10/1≥9 7分者为VD;≤4分为AD;5-6分之间可能为混合型24
2024/10/19
20
VD的诊断
DSM-Ⅳ标准(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1994)
---临床上最常用的诊断标准
临床表现痴呆 阶梯性恶化与斑片状智能减退 局灶神经系统症状与体征 有导致痴呆的脑血管障碍的病史及诊疗所见
2024/10/19
21
VD的诊断
NINDS-AIREN标准(Neurology,1993;43:250)
2024/10/19
11
VD的发病机制
缺血和缺氧性低灌注
大脑皮层中参与认知功能的重要部位 以及对缺血和缺氧较敏感的脑组织由 于高血压和小动脉硬化所致的小血管 病变,长期处于缺血性低灌注状态, 使该部位的神经元发生迟发性坏死, 逐渐出现认知功能障碍。
2024/10/19
12
VD的发病机制
皮质下白质病变
载脂蛋白E(ApoE)
Wehr报道VD病人具有ε4等位基因者达 32.4%, 与AD相近 ,认为此基因可通过影响脂质代谢来 促使痴呆形成
2024/10/19
15
影响VD发生的病理生理学因素
梗塞灶的体积 梗塞灶的数量 梗塞灶的位置 白质损害 与缺血相关的其他因素
迟发性神经元死亡/ 不完全缺血性坏死 重要部位和远端神经的功能改变 萎缩(部位、程度) 合并其他病变

血管性痴呆演示ppt课件

血管性痴呆演示ppt课件
诊断标准
血管性痴呆的诊断主要依据详细的病史、临床表现、神经影像学检查和神经心理学评估。具体标准包 括认知功能下降、血管性脑损伤证据以及与血管性脑损伤时间上的相关性。
诊断流程
首先,医生会对患者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了解症状出现的时间、持续时间以及伴随症状 等。接着,会安排神经影像学检查(如CT、MRI等)以明确是否存在血管性脑损伤。最后,通过神经 心理学评估,确定患者的认知功能损害程度。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运动方案,如散步、太极拳、 瑜伽等,以改善患者的身体状况和增强免疫力。
生活技能训练
包括日常生活技能训练和职业技能训练,帮助患者重新学习和掌握 生活技能,提高生活质量。
心理护理
情绪支持
给予患者足够的关心和支持,倾听他们的感受和 想法,帮助他们缓解焦虑和抑郁情绪。
心理教育
教育公众如何早期识别血管性痴呆的症状,及时就诊并接受专业 治疗。
患者和家属的教育和指导
疾病认知教育
向患者和家属详细解释血管性痴呆的病因、症状、治疗及预后等 ,提高他们对疾病的认知。
心理支持与辅导
提供心理支持和辅导,帮助患者和家属应对疾病带来的心理压力和 负面情绪。
家庭护理与康复训练
指导家属如何进行家庭护理和康复训练,帮助患者提高生活质量和 社会适应能力。
评估工具和方法
神经心理学评估
常用的评估工具包括简明精神状态检查(MMSE )、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等,用于全面 评估患者的认知功能,如记忆力、注意力、语言 能力、视空间能力等。
行为和精神症状评估
针对患者可能出现的行为异常和精神症状进行评 估,如抑郁、焦虑、攻击行为等。常用评估工具 如神经精神问卷(NPI)等。
社区资源利用

《血管性痴呆》课件

《血管性痴呆》课件
定期评估与调整
对患者进行定期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调整康复计划,确保康复训练 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谢谢聆听
心理调适
保持良好的心态,减轻压力和 焦虑,促进身心健康。
避免长时间静坐
减少长时间静坐的行为,适当 起身活动,有助于改善血液循
环。
定期筛查与早发现
01
定期进行认知功能评估
通过简单的认知测试和评估工具,及早发现认知障碍的 迹象。
02
及时就医
如有疑虑或发现认知障碍的迹象,及时就医并接受专业 医生的诊断和治疗。
04
03
01
康复治疗
物理疗法
如针灸、按摩等,改善 患者的肢体功能。
语言疗法
针对患者的语言障碍, 进行专业的语言训练。
社交互动
鼓励患者多参与社交活 动,提高其社交能力。
生活技能训练
帮助患者提高日常生活 能力,如穿衣、进食、 洗漱等。
03 血管性痴呆的预防
控制危险因素
A
高血压
保持血压在正常范围内,减少因高血压引起的 脑血管病变。
提供社会福利支持
政府和社会组织应提供相 关的社会福利支持,如医 疗保险、长期护理保险等 ,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专业护理与康复训练
寻求专业护理服务
患者应寻求专业的护理服务,如康复医院、护理院等专业机构, 接受全面的护理和康复训练。
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包括认知训练、生 活技能训练、心理辅导等。
改善认知功能的药物
如胆碱酯酶抑制剂,用 于缓解轻中度血管性痴 呆患者的认知障碍。
非药物治疗
健康生活方式
包括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
认知训练

血管性痴呆医学课件

血管性痴呆医学课件

血管性痴呆医学课件xx年xx月xx日CATALOGUE目录•血管性痴呆概述•血管性痴呆的病因学研究•血管性痴呆的诊断与鉴别诊断•血管性痴呆的治疗与预防•血管性痴呆的研究进展•血管性痴呆病例分享与讨论01血管性痴呆概述血管性痴呆是指由血管病变引起的脑部认知功能障碍综合征,临床上以记忆力减退、认知能力下降为主要表现。

定义根据病因和病理学特点,血管性痴呆可分为缺血性血管性痴呆、出血性血管性痴呆和混合性血管性痴呆。

分类定义与分类由于脑部供血不足,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引起神经元损伤和凋亡,进而引发认知功能障碍。

发病机制缺血性血管性痴呆由于脑部血管破裂,导致脑实质出血或脑室出血,引起神经元损伤和神经递质紊乱,进而引发认知功能障碍。

出血性血管性痴呆由于多种血管病变同时存在,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和出血,引起神经元损伤和凋亡,进而引发认知功能障碍。

混合性血管性痴呆记忆力减退患者常常忘记刚刚发生的事情,难以回忆之前的经历。

患者对事物的理解、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下降。

患者常常出现情绪波动,容易烦躁不安或抑郁焦虑。

患者可能出现人格改变、社交能力下降等行为问题。

患者难以完成日常生活中的基本活动,如穿衣、进食、如厕等。

临床表现认知能力下降行为异常日常生活能力下降情绪不稳02血管性痴呆的病因学研究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粥样硬化是血管性痴呆的主要病因之一,由于动脉管壁增厚、变硬,血液流通受阻,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引发痴呆。

血管炎血管炎是另一种血管病变,可能导致脑血管疾病和血管性痴呆。

血管病变脑梗塞脑梗塞是由于脑血管阻塞而引起的脑组织缺血、缺氧,从而导致神经功能受损,引发痴呆。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是一种反复发作的脑组织缺血、缺氧病症,如不及时治疗,可能发展为血管性痴呆。

脑缺血脑出血是脑血管破裂引起的脑组织损伤,可能导致神经功能受损,引发痴呆。

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脑出血,如不及时治疗,可能引发血管性痴呆。

蛛网膜下腔出血出血性脑血管病•颈动脉狭窄:颈动脉狭窄可能导致脑部血流减少,引发脑组织缺血、缺氧,从而导致神经功能受损,引发痴呆。

血管性痴呆 ppt课件

血管性痴呆   ppt课件
小血管性痴呆的认知障碍特点
(1)执行功能损害突出
(2)记忆障碍较轻,再认和线索提示再认功能相对保留 (3)行为异常和精神症状,表现抑郁、人格改变、情绪不 稳、反应迟钝、二便失禁和精神运动迟缓
PPT课件
45
小血管性痴呆
1、皮质下动脉硬化性白质脑病(Binswanger病)
Binswanger病是以高血压、卒中和慢性进行性痴呆为主要表现 的一种综合征,是小血管性痴呆中最常见的类型 1894年,Binswanger首先报告一例双下肢无力伴双手震颤,病 理改变为脑动脉硬化、双侧脑室明显增大、白质萎缩和多次室管膜 增厚等 1902年,Alzheimer正式提出此病,并用他的老师Binswanger 的名字命名,描述伴高血压病、小血管动脉硬化和多发性卒中的广 泛白质病变
PPT课件 34
多梗死性痴呆
2、病理
皮质陈旧性梗塞灶
基底节区多发性腔隙性梗塞灶
PPT课件
35
多梗死性痴呆
3、临床表现
颈内动脉 大脑前动脉 大脑中动脉 大脑后动脉 丘脑区分支
失语(优势半球梗死)、患侧一过性黑矇或Horner征、对侧 偏瘫和偏身感觉障碍
意志缺失、失用、经皮质性Brocade失语、记忆力减退、对侧 下肢瘫痪及感觉障碍、尿失禁
PPT课件 37
腔隙性脑梗死
皮质下小动脉
优势侧静脉窦
多梗死性痴呆
3、临床表现

MID可急性起病,阶段性或波动性进展 认知损害经常呈斑片状缺损,精神活动障碍与血管病 变及脑组织受累部位和体积有直接关系


认知障碍表现缺乏主动性,抽象思维能力减退,近记 忆力与计算力减退
与AD相比,VD早期的记忆障碍不突出,但执行功能 如自我整理、计划、精细运动的协同作业等损害较重

脑血管性痴呆并非老年痴呆(共12张PPT)精选

脑血管性痴呆并非老年痴呆(共12张PPT)精选
第八页,共12页。
在痴呆的进程中,部分病人会出现疑心和妄想(wàngxiǎng),认为有人 陷害他、偷他家的东西等等。但是,脑血管性痴呆病人发生自私、怪癖、不 近人情等性格上的变化较晚,也较轻,即使到了晚期,病人明显地痴呆了, 也还能保持原来的人格特点。
第九页,共12页。
这一点与老年性痴呆(chīdāi)大不相同。麻烦的是,在临床上,脑血管性痴呆 (chīdāi)与老年性痴呆(chīdāi)在同一病人身上同时存在的情况十分常见。有人统计, 约有一半的病人如此,这时鉴别起来就相当困难了。
第六页,共12页。
脑血管性痴呆症的发生与吸烟和饮酒有关,可使血管痉挛,影响脂代谢,
脑血管(xuèguǎn)性痴呆的实质是脑动脉硬化,是由于体内脂质代谢障碍导致脂肪堆积在血管(xuèguǎn)壁,使得血管(xuèguǎn)管腔狭窄、血管
(xuèguǎn)弹促性减进低动,严脉重者硬完化全阻。塞患。 者表现为记忆力、计算力、定向力、判断力障碍,可有情感障
第二页,共12页。
脑血管病性痴呆主要是由脑动脉硬化(dòngmàiyìnghuà)、多发性腔隙脑 梗塞或单一的大面积脑梗塞所致,而且小的梗塞越多,出现痴呆的机会越大。但 一个中等程度以上的脑梗塞或脑出血有时也可引起痴呆,尤其病变发生在与痴呆 发生有密切关系的脑部位时,更易发生痴呆。所以脑血管病性痴呆的发生与脑梗 塞灶的大小、多少及部位有密切关系。
第十页,共12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早期诊断脑血管性痴呆,就可在出现脑衰弱症状前采取措施,阻止疾 病的继续(jìxù)进展和恶化。病人应戒烟、戒酒、限制进食动物性脂肪或含 胆固醇较高的食物,多吃蔬菜、水果,适当吃些含碘的食物,以防止动脉硬 化的进展。同时,要坚持体育活动和户外活动,保证充足的睡眠,保持良好 的乐观的情绪。

老年人血管性痴呆健康宣讲PPT课件

老年人血管性痴呆健康宣讲PPT课件

介绍老年人血管性痴呆
老年人血管性痴呆的原因 - 血管性痴呆的病因 - 影响因素 - 预防措施
预防老年人血 管性痴呆
预防老年人血管性痴呆
饮食健康 - 合理膳食搭配 - 推荐食谱
预防老年人血管性痴呆
保持锻炼 - 适合老年人的运动 - 运动计划安排
预防老年人血管性痴呆
合理药物使用 - 药物应用需谨慎 - 药物应用常见问题
- பைடு நூலகம்练注意事项
老年人血管性痴呆的护理及治疗
药物治疗 - 常用药物的种类 - 药物治疗的作用与注意事项
谢谢您的观 赏聆听
老年人血管性 痴呆健康宣讲
PPT课件
目录 介绍老年人血管性痴呆 预防老年人血管性痴呆 老年人血管性痴呆的护理及治 疗
介绍老年人血 管性痴呆
介绍老年人血管性痴呆
什么是老年人血管性痴呆 - 血管性痴呆的定义 - 老年人血管性痴呆的危害
介绍老年人血管性痴呆
老年人血管性痴呆的症状 - 认知障碍 - 神经行为障碍 - 自理能力下降
预防老年人血管性痴呆
积极社交参与 - 娱乐活动多样化 - 社交参与的益处
老年人血管性 痴呆的护理及
治疗
老年人血管性痴呆的护理及治疗
日常照料 - 如何给予老年人血管性痴呆病人生
活照料 - 应对老年人血管性痴呆病人的常见
问题
老年人血管性痴呆的护理及治疗
功能训练 - 如何有效地进行认知、语
言、行为、生理方面的功能训 练

血管性痴呆全解PPT课件

血管性痴呆全解PPT课件

.
12
血管性痴呆(VD)的概念
• 概念: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是 指各种脑血管病引起的获得性智能障碍综合征。
• 与AD相比,VD相对具有可预防性和可治疗性, 但由于受到诊断标准的限制,早期的VD患者并不 能得到及时诊断,从而丧失了早期治疗的机会。
• 为使患者的认知功能在发展为VD之前即能被发现 ,而产生了血管性认知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VCI)的概念。
.
2
痴呆的特征
• 后天获得性的 • 持续性的 • 多个认知功能损害
(1) 记忆损害
(2) 一个或多个其他认知功能损害
• 认知功能较先前水平明显减退 • 临床症状进行性加重 • 在意识清楚的情况下判断 • 明显地影响日常生活能力和/或社会职业功能,并与以往
水平相比有显著的降低。
.
3
何为认知功能?
包括: 1. 注意力 2. 定向力 3. 语言能力 4. 视空间定向能力 5. 执行功能(组织管理能力)
.
23
(二)痴呆的实验室检查
1、神经心理检查 2、神经电生理检查 3、神经影像学检查 4、神经病理检查
.
24
(三)神经心理测验
1、成人智力量表(WAIS) 2、Wechsler记忆量表 3、快速词汇测验 4、物体记忆测验
.
25
(四)神经电生理检查
1、脑电图(EEG) 2、视觉和听觉诱发电位
(VEP、BAEP) 3、运动诱发电位(MEP)、
6、执行功能(组织或管理能力)
主要是额叶的功能,患者对既往所掌握的知识和技巧逐渐 丧失了运用的能力,包括理解力、计算力、执行口头命令 完成某些动作的能力,因额叶、颞叶和顶叶病变所致的执 行功能障碍,可表现为失写、失用和失算。

血管性痴呆教学查房ppt课件

血管性痴呆教学查房ppt课件

血管性痴呆的流行病学
发病率
血管性痴呆的发病率较高,随着 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其发病率呈 逐年上升趋势。
地域分布
血管性痴呆的发病率存在地域差 异,可能与不同地区的脑血管病 变发病率和危险因素分布有关。
血管性痴呆的病因和病理生理
病因
血管性痴呆的病因主要包括高血压、 糖尿病、高血脂等脑血管病变的危险 因素,以及脑动脉硬化、脑血管狭窄 、脑血管痉挛等脑血管病变。
病理生理
血管性痴呆的病理生理机制主要包括 脑组织缺血、缺氧导致的神经元死亡 和神经功能损伤,以及由此引发的神 经退行性变和炎症反应等。
02 临床表现
血管性痴呆的症状
01
02
03
04
认知障碍
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 思维混乱等。
行为改变
情绪波动、易怒、抑郁等。
语言障碍
表达困难、理解障碍等。
日常生活能力下降
评估工具和方法
神经心理测验
如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 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等,
用于评估认知功能。
日常生活能力评估
如ADL量表,评估患者日常生 活自理能力。
影像学检查
如头颅CT或MRI,观察脑部是否 存在梗死或出血病灶。
实验室检查
如全血细胞计数、血糖练
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有针对 性的康复训练,提高生活质量。
05 预防和预后
预防策略
控制危险因素
积极控制高血压、糖尿病、高血 脂等血管性危险因素,预防脑血
管病变。
健康生活方式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合理 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
早期筛查与诊断
对有脑血管疾病高危因素的人群 进行早期筛查和诊断,及时发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管扩张药
• 环扁桃酷——抗栓丸 • 能改善情绪、提高注意力。 • 老人开始用量600~900mg,每日分3~4
次服用,症状改善后应减量至每日300~ 400mg。 • 副作用有:颜面发红、皮肤发热感,胃 肠反应、头痛、头沉等。
血管扩张药
• 适脑脉-30 • 此药为长效片剂,能维持及恢复葡萄糖
的氧化分解代谢,使脑血管恢复和维持 生理性扩张,增加脑血流量。 • 适用于急性脑血管病、记忆减退、疲乏 无力、视觉光感闪烁、睡眠障碍以及脑 血管病引起的焦虑、抑郁及情绪不稳等。
血流量。 • 对记忆、智能恢复有疗效。并有不同程度的稳
定情绪、治疗头痛及头晕的作用,可增强适应 能力及生活能力。 • 老人常用日量3~6mg,分三次饭前服。一般可 在2个月见效,需治疗3个月。 • 常见的副作用:体位性低血压、鼻塞及胃肠道 反应。
大脑代谢调节药
• 毗乙酰胺——脑复康 • 为γ—氨酪酸衍生物。其作用为增进脑细胞
血管扩张药
此类药物的目的是增加脑血流量
• 脑益嗪 • 扩张血管药,使脑血流量,脑氧供给量增加。
适用于脑中风、脑动脉硬化症等。 • 老人常用日量3~6粒,分三次服用。脑出血患
者应在止血后,即一般发病后10~14天之后开 始服用。
• 主要副作用有:食欲不振、恶心、腹泻、偶有 头痛、目眩、嗜睡、乏力、皮肤过敏及致畸作 用。
血管扩张药
• 盐酸氟桂嗪(西比灵) • 在缺血状态下抑制脑血管收缩,增加红
细胞变形能力,保护脑组织。 • 适应证:头晕、偏头痛、血管性头痛、
耳鸣、失眠、记忆力减退、间歇性跛行。 常用日量1粒。 • 副作用不明显。
其它药物
• 治疗脑动脉硬化症,近年来已经广泛应 用抗血小板聚集法。
• 阿司匹林 • 潘生丁 • 抵克利得
脑血栓形成最常 见的病因是脑动 脉粥样硬化,常 伴有高血压。
高血压、高血脂 或糖尿病可加速 动脉硬化的发展。
脑栓塞是由于 栓子经血液循 环流人脑动脉, 引起阻塞,产 生相应供血区 的缺血,发生 脑机能障碍。
临床表现
• 早期症状 • 局限性神经系统的症状及体征 • 痴呆症状
诊断与鉴别诊断
• 根据ICD-10的诊断要点 • 诊断的前提是存在痴呆,认知功能的损
害往往不平衡,故可能有记忆丧失、智 能损害及局灶性神经系统体征和症状, 使诊断的可能性加大。对于某些病例只 有通过CT或最终实施神经病理学检查才 能确诊。
ICD-10指出VD有关特征
• 高血压、颈动脉杂音、伴短暂抑郁心境 的情绪不稳、哭泣或爆发性大笑、短暂 意识混浊或谵妄发作、常因进一步的梗 塞而加剧。人格相对保持完整,但部分 病人可出现明显的人格改变,如淡漠、 缺乏控制力或原有人格特点更突出。如 自我中心、偏执状态或易激惹。
血管性痴呆
相关概念
• 血管性痴呆(VD)是脑血管疾病临床类 型中的一种类型,也是脑血管疾病的临 床转归的一种类型。
• 脑血管疾病是指某一区域脑组织暂时或 永久的缺血或出血和/或某一病理过程 主要损害脑的一个或数个血管的所有病 变。
脑血管疾病的临床类型
高血压性 脑病
血管性痴呆
无症状性
局灶性脑功能障碍
VD是指由于脑血管疾病引起的,以痴呆为主要临床表现 的,脑功能衰退性疾病。
脑动脉硬化性痴呆
认为此病是因脑动 脉硬化引起的。事 实上,脑动脉硬化 ,主要是小动脉硬 化,多见于高血压 性脑病,表现为脑 内小动脉的玻璃样 变性,一般只有一 些脑衰弱综合征的 症状
多发脑梗塞性痴呆
——MID,认为痴 呆的病因是脑内多 发的,大小梗塞灶 的累计引起的。近 年来发现:痴呆的 发生不一定是多发 的梗塞灶,一个面 积较大的单发梗塞 灶,也可以引起痴 呆;
①应符合脑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碍的诊断标准。 ②有脑血管病的证据,如多次缺血性卒中发作,
局限性神经系统损伤和CT检查阳性结果等。 ③智能障碍为其主要临床相,早期为局限性,且
人格相对保持完整,晚期有人格改变。 ④起病缓慢,病程波动或呈阶梯性,但总的趋势
是进行性的。
鉴别诊断
• 阿尔采默病痴呆 • 抑郁症的假性痴呆 • 老年期生理性健忘 1. 无病程经过 2. 无智力障碍,无精神病性症状及定向力
针对精神障碍的治疗
脑衰弱综合征 及轻度认知障碍
幻觉妄想性障碍 严重兴奋躁动 明显情绪抑郁
躁狂状态
抗焦虑药,如苯二氮草类、 罗拉等,也可用黛安神。
小剂量抗精神病药物: 如奋乃静、维思通,舒必利等
肌注氟哌啶醇
抗抑郁剂治疗:帕罗西汀 舍曲林、氟西汀
多发性硬化性痴呆的定义 (CCMD-II-R)
• 多在中老年起病,常以智能阶梯性恶化 为主要表现。系颈动脉内膜粥样硬化致 微栓子脱落,引起脑内动脉小分支梗塞, 因此病人可有短暂的脑缺血发作史,如 一过性轻瘫、失语或视力障碍等。脑组 织有多个腔隙,梗塞灶一般较小,CT检 查可见多个散在低密度区。
CCMD-Ⅱ-R的诊断标准
血管性痴呆或脑血管性痴呆
目前已广泛应用这 一名称。临床类型 上,仍以MID最多 见。
病理、发病机制
VD的病因是脑血管病变(包括脑出血和脑梗塞)引起的脑组 织缺血、缺氧,导致脑机能衰退的结果。
脑出血
脑梗塞是由于脑供血障碍 使脑组织缺血、缺氧而引起脑软化。
产生脑出血最常见 的病因是高血压、 动脉硬化,其它少 见的病因有:继发 性脑梗塞的出血、 先天性脑血管畸形 或动脉瘤、血液病、 抗凝或溶血栓治疗、 脑动脉炎、等。
障碍,无躯体疾病,生活自理 3. 健忘的老人常常在提醒后可以回忆起来。
治疗
• 脑血管性痴呆的治疗原则 • 改善脑血流、预防脑梗塞、促进大脑代
谢,达到阻止恶化、改善及缓解症状。
大脑代谢调节药
改善认知功能,最先改善的症状是:主动性降低、意志减退及情绪障碍。
• 氢化麦角碱——喜得镇 • 药,促进ATP的形成及运转、 增加葡萄糖的利用,增加蛋白、酯类及 RNA的合成。 • 老人常用日量为1.2—2.4g,分三次服用。 • 副作用轻微,常见的有口干、食欲减退、 睡眠欠佳等 。
大脑代谢调节药
• 都可喜 • 可改善老年人的记忆功能,并可提高动
脉血氧饱和度 • 老人常用日量为2片,分二次服用 • 未见明显副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