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顿运动定律ppt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练一练
如右图所示, 动力 小车上有一竖杆,杆端用细 绳拴一质量为m的小球.当小 车沿倾角为30°的斜面匀加 速向上运动时,绳与杆的夹 角为60°,求小车的加速度 和绳中拉力大小.
重点探究 【解析】分析小球的受力后,画出受 力图如右图所示.其中,因加速度是沿斜面 方向,故小球所受合外力也是沿斜面方向, 小球的受力及力的合成如图所示,由几何 关系可得:∠1=∠2=30°,所以F=mg, 由F=ma得a=g.从图中可得绳中拉力为FT= 2mgcos 30°= 3 mg.
【点评】本题利用了加速度与合外力的同向 性,由加速度的方向确定了合外力的方向,进而 求出了合外力的大小.
四。瞬时加速度问题
1.了解环境变化前各物体受力情况 (平衡方程或动力学方程) 2.环境变化瞬间各力变化情况 3.结合动力学方程判断a
注意:“绳”和“线”的理想化模型的 特性: (1)轻 (2)软 (3)不可伸长,张力可突变 弹簧和橡皮绳理想化模型的特性: (1)轻 (2)弹簧能承受拉力,也能受压 力.橡皮绳只能承受拉力. (3)受力形变明显,弹力不能突 变,但弹簧或橡皮绳被剪断时,弹 力立即消失
重点探究 例题1. 如右图所示,质量相等的两 个物体之间用一轻弹簧相连,再用 m 一细线悬挂在天花板上静止,求:
(1)当剪断细线的瞬间两物体的 加速度各是多大? (2)当剪断弹簧上端时两物体的 加速度各是多大? (3)将细线和弹簧位置调换情况 又如何?
m
五.临界问题
1.抓住临界条件 2.整体法与隔离法源自文库结合
课堂例题
例2. 如图所示, m =4kg的小球挂在小车
后壁上,细线与竖直方向成37°角。求:⑴小车以a=g向
右加速;⑵小车以a=g向右减速时,细线对小球的拉力F1 和后壁对小球的压力F2各多大? ⑴向右加速时小球对后壁必然有压 解:
F1 a v
F2
力,球在三个共点力作用下向右加
G 速。合外力向右,F2向右, 因此G和F1的合力一定水平向左,所以 F1的大小可以用平
分析:不难看出,当斜面体静止不 动时,小球的受力情况,如图(1)所 示.当斜面体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的加速度大于某一临界值时,小球将 离开斜面.为此,需首先求出加速度 的这一临界值.
临界情况
当a<a0时
N=mgcos-masinθ .
当a>a0时,受力分析如图
力学中的许多问题,存在着临界情况,正确地找寻 这些临界情况给出的隐含条件是十分重要的.在本题中, 认定隐含条件为N=0,就可借此建立方程求解.
典例1.如图所示,质量M=400克的劈形木块B上叠放一 木块A,A的质量m=200克。A、B一起放在斜面上,斜面 倾角θ=37°。B的上表面呈水平,B与斜面之间及B与A之 间的摩擦因数均为μ=0.2。当B受到一个F=5.76牛的沿斜面 向上的作用力F时,A相对B静止,并一起沿斜面向上运动。 求: (1)B的加速度大小 (2)A受到的摩擦力 (3)A对B的压力
行四边形定则求出:F1=G/COS370=50N,可见向右加速时F1 的大小与a无关; F2可在水平方向上用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F2-0.75G =ma
计算得F2=70N。可以看出F2将随a的增大而增大。(这种
情况下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比用正交分解法简单。)
课堂例题
⑵必须注意到:向右减速时, F2有可能减为零,这时小球将离开后
F1 v a G
壁而“飞”起来。这时细线跟竖直方
向的夹角会改变,因此F1的方向会改
变。所以必须先求出这个临界值。
当时G和F1的合力刚好等于ma,所以a的临界值为 a 当a=g时小球必将离开后壁。不难看出,这时
3 g 4
F 1=
2 mg=56N, F2=0
典题再现. 倾角为θ 的斜面体上,用长为的细绳吊 着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不计任何摩擦.试求 斜面体以加速度a向右做匀加速度直线运动时, 绳中的张力.
在C位置mg=kxc,a=0,物体速度达最大。 由C→B的过程中,由于mg<kx2, kx2-mg=ma, 物体做a增加的减速直线运动。 同理,当物体从B→A的过程时,可以分析B→C做加速 度度越来越小的变加速直线运动;从C→A做加速度越来 越大的减速直线运动。 正确答案:C
练一练
在一个箱子中用两条轻而不易伸缩的弹性绳ac和bc系住一个 小球m,分别求出下列三种情况下的Tac和Tbc? (1)箱子水平向右匀速运动; (2)箱子以加速度a水平向左运动; (3)箱子以加速度a竖直向上运动。 (三次运动过程中,小球与箱子的相对位置保持不变)
六 图像问题
正确理解X-t图像、v-t图像和F-t图像物理意义
X/m
v
4 4
F/N
4
4
t/s
4
t/s
4
t/s
例1 将一物块以10m/s的初速 度沿粗糙斜面向上推出,取向上方 向为正,物体的速度图像如右图所 示.求斜面的倾角及物体与斜面间的 动摩擦因数.
所以gsinθ+μgcosθ=8,gsinθ-μgcosθ=2; 解得:θ=30°,μ= 【点评】运用牛顿第二定律能解决两类问题:
解:小物块放上皮带到速度达到V0阶段: mgsinθ+μmgcosθ=ma1 t1=V0/a1=10/10=1s, s1=½V0t1=½×10×1=5m 小物块速度达到V0后,因为μ=0.5<0.75,故继续加速 mgsinθ-μmgcosθ=ma2,a2=2m/s2 而s2=(16-5)m=11m,由位移公式s=v0t2+½a2t22 可解得 t2=1s,t2/=-11s(舍去). 于是得t=t1+t2=2s 即小物块从A运动到B的时间是 2s
练一练
课堂例题3
如右图所示,滑杆和底座的质量为M,一 质量为m的猴子沿杆以0.4 g的加速度加速下滑, 此时底座对地面的压力为 ( ) A. Mg + 0.4mg B. Mg+ 0.6mg C. (M+m)g D. Mg
【解析】解析一:(隔离法)设猴子与杆之间的摩
擦力为f,对猴子则有:mg-f= ma. 对滑杆和底座则有Mg+ f=FN,解得FN=Mg+ 0.6mg, 故选项B是正确的. 【答案】B
在轨道上运行(完全失重)等问题
课堂例题1 a 请用超失重的观点判断下列 两种情况下地面对M的支持力 与(M+m)g的大小关系?
m M
N_______(M+m)g
a
m M
N_______(M+m)g
练一练
三.连接体问题
1.区分内力和外力 2.整体法与隔离法相结合 3.充分利用整体和个体加速度相同 建立方程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
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 钱明忠
运 动 (a) 学
动力学
静 (F) 力 学
F合=ma
知识内容
一.动力学的两类基本问题
受力情况 合力F合 F合=ma 运动学公式 a 运动情况
分析解决这两类问题的关键,应抓住受力情况和运动 情况之间的联系桥梁—— 加速度。
知识内容 解题步骤:
①确定研究对象
已知受力情况求解运动情况;已知运动情况求受力 情况.它们通过加速度与合外力建立起联系.其中, 通过运动图像能得出物体的加速度或合外力,为解 决这类问题提供切入口.
3 . 5
课堂小结
1.动力学的两类基本问题 2.超失重问题 3.瞬时加速度问题 4.连接体问题 5.临界问题 6.图像问题
FN a f
mg f’ Mg
课堂例题4
物体从某一高度自由落下,落在直立于地面的轻弹簧
上,如图所示,在A点物体开始与弹簧接触,到B点时,物 体速度为零,然后被弹回,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从A下降和到B的过程中,速率不断变小 B、物体从B上升到A的过程中,速率不断变大 C、物体从A下降B,以及从B上升到A
的过程中,速率都是先增大,后减小
D、物体在B点时,所受合力为零
【解析】 主要研究a与F合的对应关系,弹簧这种特殊模型的变 化特点,以及由物体的受力情况判断物体的运动性质。 找出AB之间的C位置,此时F合=0, 由A→C的过程中,由mg>kx1,得mg-kx1 ma,物体做a减小的变加速直线运动。
=
一般用正交分解法解题(注意灵活选取坐标轴的方向,既 可以分解力,也可以分解加速度)。 ③当研究对象在研究过程的不同阶段受力情况有变化时, 那就必须分阶段进行受力分析,分阶段列方程求解。
课堂例题1
a1
N
F f
G
N’
a2
f’ G
课堂例题2 如图所示,传送带与水平面夹角θ=370,
并以v0=10m/s运行,在传送带一端A处轻轻放上一小物 块(初速为零),物块与皮带间动摩擦因数μ=0.5, AB=16m,求物块从A到B的时间.
②对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
画出受力示意图,不多力也不少力 ③分析物体的运动情况 明确运动性质,及初、末状态的参量。(包括速度、加 速度) ④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列方程,统一单位 代入数据求解
说明:
①若研究对象在不共线的两个力作用下做加速运动,一 般用平行四边形定则解题;
②若研究对象在不共线的三个以上的力作用下做加速运动,
课堂例题
例1. 如图所示,mA=1kg,mB=2kg,A、B间
静摩擦力的最大值是5N,水平面光滑。用水平力F拉B,当
拉力大小分别是F=10N和F=20N时,A、B的加速度各多大?
解:先确定临界值,即刚好使A、B发生相对滑动的F值。 A 当A、B间的静摩擦力达到5N时,既可以认为它们仍然保 B F 持相对静止,有共同的加速度,又可以认为它们间已经 发生了相对滑动,A在滑动摩擦力作用下加速运动。 以A为对象得到a =5m/s2;再以A、B系统为对象得到 F =(mA+mB)a =15N ⑴当F=10N<15N时, A、B一定仍相对静止,所以 F a A = aB = = 3. /s 2 3m m A +m B ⑵当F=20N>15N时,A、B间一定发生了相对滑动,用质点组牛顿 第二定律列方程:m A a A + m B a B,而a =5m/s2,于是可以得到 F= A 2 a B =7.5m/s
二、超、失重问题:
1、超重现象:
a
运动学特征
动力学特征
有向上的加速度a (加速向升或减速下降)
2、失重现象:
a
运动学特征
动力学特征
有向下的加速度a (减速上升或加速下降) 重力 G 不变!
视重 F’可变!
注意:
①超、失重现象与物体运动方向无关,只取决于
物体加速度的方向
②常见的超重与失重现象:过桥、飞船上升、下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