脏腑学说与气血(五脏六腑的生理功能)1 共80页

合集下载

中医五脏六腑ppt课件

中医五脏六腑ppt课件
受纳与腐熟水谷 胃以降为和,主 通降
22
小肠
主要功能:受盛、化物和 泌别清浊
小肠泌别清浊的功能失常
将经过小肠消 化后的食物分 别为水谷精微
各食物残渣
将水谷精微吸 收,将食物残 渣向大肠输送
在吸收水谷精 微的同时也吸 收了大量的水

导致水走肠道,而见大便溏泄、小便短少 等症。故临床上采用“分利法”来治疗 “泄泻”,即所谓“利小便以实大便”
五脏六腑
主讲人:XXX
1


一 藏象学说 二 五脏的功能作用 三 六腑的功能作用 四 五脏六腑的功能总结
2
什么叫藏象
1 藏象—藏:通“脏”是指藏于体内的内脏
象:是指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现象
2 藏象学说:通过人体生理病理现象的观察,研究 人体各个脏器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 系的学说
3
3 按照脏腑的生理功能特点,可分为脏、附、
27
五脏生理功能总结
肾:藏精、主生长、发育与生 殖、主水、主纳气
心:主血脉、主神志
肝:主疏泻、肝藏血
脾:主运化、脾主统 血、主升清
肺:主司呼吸、主宣发肃降 、通调水道、朝百脉、主治 节
28
六腑的生理功能总结
胃:受纳和腐熟水 谷,主通降
胆:贮存和排泄
胆汁
2
小肠:受盛、化物 和泌别清浊
3
膀胱:贮尿和
五脏的 特点
5 藏而不泻
3
能化生和贮藏精气
4
多数跟人的精神活动密 切相关
6
六腑的特点
1、形态中空
2、多数直通体外
3、生理功能是承受和 传化水谷
六腑的特 点
6、实而不满
5、泻而不藏

中医基础理论五脏PPT课件

中医基础理论五脏PPT课件
六腑之大主” ❖ 心的生理特性是为阳脏而主通明。
(一)心的主要生理功能
❖自《医学入门》提出心有血肉之心和 神明之心以来,一般认为血肉之心主 血液运行,而神明之心主人体的生理 活动和心理活动。
1.主血脉
❖涵义:心主血脉,是说心具有化生血 液、推动和调控全身血液运行的作用。
┌化血:水谷之精奉心化
∣ 赤而为血(浊气归心)
2.藏神
❖ 心藏神,又称主神明或主神志,是指心有 统帅全身脏腑、经络、形体、官窍的生理 活动和主司精神、意识、思维、情志等心 理活动的功能。
❖ 人体之神,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之神, 是整个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和总体现;狭 义之神,是指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情 感活动及性格倾向等。
❖ 心所藏之神,既是主宰人体生命活动的广 义之神,又包括精神意识思维情志等狭义 之神。
之精向下输布到其它脏腑以濡
诸窍,外达皮毛肌腠
养之
─────────────────────────────
宣发卫气于体表肌腠,发挥保
将脏腑代谢产生的废水下输于
卫机体的作用
肾,成为尿液生成之源
─────────────────────────────
(三)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 1 在体合皮,其华在毛
4 在液为涕
5 与秋气相通应
五行同属于金
三、脾
(一)生理功能 1、主运化 2、主统血
(二)生理特性 1、脾气主升 2、喜燥恶湿
(三)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
(一)生理功能
1.主运化
字面理解:运, 转运、转输; 化, 消化(变化)。
基本概念:
具有把饮食水谷转化为水谷精 微和津液,并将其吸收、转输到全 身各脏腑的生理功能。

五脏所主及气血荣卫

五脏所主及气血荣卫

五脏所主及气血荣卫一,五脏所主:肝属木,其色青,其臭臊,其味酸,其声呼,其液泣。

心属火,其臭焦,其味苦,其声笑,其液汗,其色赤。

脾属土,其味甘,其声歌,其液涎,其色黄,其臭香。

肺属金,其声哭,其液涕,其色白,其臭腥,其味辛。

肾属水,其液唾,其色黑,其臭腐,其味咸,其声呻。

肝主五色,五脏之色,皆肝气之所入也。

入心为赤,入脾为黄,入肺为白,入肾为黑。

心主五臭,五脏之臭,皆心气之所入也。

入脾为香,入肺为腥,入肾为腐,入肝为臊。

脾主五味,五脏之味,皆脾气之所入也。

入肺为辛,入肾为咸,入肝为酸,入心为苦。

肺主五声,五脏之声,皆肺气之所入也。

入肾为呻,入肝为呼,入心为言,入脾为歌。

肾主五液,五脏之液,皆肾气之所入也。

入肝为泪,入心为汗,入脾为涎,入肺为涕。

二,气血荣卫:肝藏血,肺藏气,而气原于胃,血本于脾。

盖脾土左旋,生发之令畅,故温暖而生乙木;胃土右转,收敛之政行,故清凉而化辛金。

午半阴生,阴生则降,三阴右降,则为肺金。

肺金即心火之清降者也,故肺气清凉而性收敛。

子半阳生,阳生则升,三阳左升,则为肝木。

肝木即肾水之温升者也,故肝血温暖而性生发。

肾水温升而化木者,缘己土之左旋也,是以脾为生血之本;心火清降而化金者,缘戊土之右转也,是以胃为化气之原。

气统于肺,凡脏腑经络之气,皆肺气之所宣布也,其在脏腑则曰气,而在经络则为卫。

血统于肝,凡脏腑经络之血,皆肝血之所流注也,其在脏腑则曰血,而在经络则为营。

营卫者,经络之气血也。

营气之行也,常于平旦寅时,从手太阴之寸口始,自手太阴注手阳明,足阳明注足太阴,手少阴注手太阳,足太阳注足少阴,手厥阴注手少阳,足少阳注足厥阴,终于两跷、督、任,是谓一周也。

二十八脉,周而复始,阴阳相贯,如环无端。

五十周毕,明日寅时,又会于寸口,此营气之度也。

卫气昼行阳经二十五周,夜行阴藏二十五周。

卫气之行也,常于平旦寅时,从足太阳之睛明始,睛明在目之内眦,足太阳之穴也。

平旦阳气出于目,目张则气上行于头,循项,下足太阳,至小指之端。

中医基础理论-五脏六腑生理功能

中医基础理论-五脏六腑生理功能

五脏六腑的生理功能一、五脏的生理功能1、心:(1)心主血脉;(2)心主神明;(3)心合脉,其华在面,开窍于舌;(4)喜为心志,汗为心液。

2、肺:(1)肺主气,司呼吸;(2)肺主宣发肃降;(3)肺主通调水道;(4)肺朝百脉,主治节;(5)肺主声,开窍于鼻;(6)肺合皮,其华在毛;(7)忧悲为肺志,涕为肺液。

3、脾:(1)脾主运化:脾主运化水谷,脾主运化水液;(2)脾主统血;(2)脾主统血;(3)脾合肉,主四肢;(4)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5)思为脾志,涎为脾液;(6)脾的生理特性:脾主生清,喜燥恶湿。

4、肝:(1)肝主疏泄:调畅情志,调畅气机,促进脾胃的纳化和胆汁的排泄功能,促进血液的运行合津液的代谢,调畅任督二脉。

(2)肝藏血;(3)肝合筋,其华在爪;(4)怒为肝志,肝开窍于目;(5)肝的生理特性:肝为刚脏;肝性喜条达,恶抑郁。

5、肾:(1)肾藏精:①肾藏先天之精:它禀受于父母的生殖之精,是构成胚胎的原始物质,先天之精与生俱来,藏于肾。

②肾藏后天之精:是由后天之本脾胃运化产生的水谷精微,后天之精充盛注入于肾,与先天之精结合,转化为肾精。

(2)肾主水:人体水液代谢与肺、脾、肝三脏有关;(3)肾主纳气;(4)肾主骨、生髓、通脑、齿为骨之余;(5)其华在发;(6)肾开窍于耳和前后二阴;(7)恐为肾志、唾为肾液。

二、六腑的生理功能1、胆:贮藏和排泄胆汁,胆主决断;2、胃:为主受纳和腐熟水谷,胃的生理特性(胃气主降,胃喜润恶燥);3、小肠:主受盛和化物,分别清浊;4、大肠:传化糟粕;5、膀胱:贮存和排泄尿液;6、三焦:通行元气、总司人体气化和运行水液。

三、奇恒之腑1、概念:奇,异也;恒,常也。

不同于六腑的六个器官的总称,包括脑、髓、骨、脉、胆、女子胞。

2、脑的生理功能:主精神活动,主感觉运动。

3、女子胞的生理功能:主月经、主孕育胎儿。

五脏六腑的生理功能

五脏六腑的生理功能

五脏六腑的生理功能中医学把人体内在的重要脏器分为脏和腑两大类,有关脏腑的理论称为“藏象”学说。

藏,通“脏”,指藏于内的内脏;象,是征象或形象。

这是说,内脏虽存于体内,但其生理、病理方面的变化,都有征象表现在外。

所以中医学的脏腑学说,是通过观察人体外部征象来研究内脏活动规律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

脏和腑是根据内脏器官的功能不同而加以区分的。

脏,包括心、肝、脾、肺、肾五个器官(五脏),主要指胸腹腔中内部组织充实的一些器官,它们的共同功能是贮藏精气。

精气是指能充养脏腑、维持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

腑,包括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六个器官(六腑),大多是指胸腹腔内一些中空有腔的器官,它们具有消化食物,吸收营养、排泄糟粕的功能。

除此之外,还有“奇恒之腑”,指的是在五脏六腑之外,生理功能方面不同于一般腑的一类器官,包括脑、髓、骨、脉、女子胞等。

应当指出的是,中医学里的脏腑,除了指解剖的实质脏器官,更重要的是对人体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的概括。

因此虽然与现代医学里的脏器名称大多相同,但其概念、功能却不完全一致,所以不能把两者等同起来。

五行和人体的对应关系五行就是木、火、土、金、水,代表五种属性,是抽象概念,不要理解具体的某种东西。

五是个普遍的数字,五指、五官、五脏、五味。

有很多事物可以分为五类。

在中医里,用五行描述人体五脏系统(肝心脾肺肾)的功能和关系,注意这里的五脏也是个功能概念(称为藏象),并不限于具体的解剖上的五脏。

木-生长、生发、柔和、条达舒畅火-温热、升腾、明亮土-生化、承载、受纳金-清洁、清肃、收敛水-寒凉、滋润、向下运行五脏六腑季节情绪五官五味形体五液方位木肝胆春怒目酸筋泪东火心小肠夏喜舌苦脉汗南脾胃长夏思口甘肉涎中金肺大肠秋悲鼻辛皮毛涕西水肾膀胱三焦冬恐耳咸骨唾北同一行的事物相互感应,但过度则害。

比如怒则伤肝。

范进中举是过喜伤心的典型例子。

再比如适当的甘味是补脾的,但味过于甘,又能呆胃滞脾。

五脏生理功能概述

五脏生理功能概述

五脏生理功能概述一、心脏1、心主血脉------指心具有推动血液在脉管中正常运行的作用。

(1)主血:心主血的作用【1】心气能推动血液在脉管中正常运行,以输送营养物质于全身脏腑形体官窍。

【2】心有生血的作用,指饮食水谷经脾胃之气的运化,化为水谷之精,水谷之精再化为营气和津液,营气和津液入脉,经心火(即心阳)的作用,化为赤色而成血液。

(2)主脉:指心气推动和调控心脏的博动和脉管的舒缩,使脉道通利,血流通畅。

2、心主神志------指心有统帅全身脏腑、经络、形体、官窍的生理活动和主司精神、意识、思维、情志等心理活动的功能。

二、肺1、肺主气司呼吸------肺主呼吸之气和一身之气。

(1)主呼吸之气:指肺通过呼吸运动,吸入自然界的清气,呼出体内的浊气,实现体内外气体交换的功能。

(2)主一身之气:指肺有主司一身之气的生成和运行的作用【1】参与气的生成:自然界的清气和水谷精气在肺内结合,积聚于胸中的气海成为宗气,上出于喉咙以促进肺的呼吸运动,贯通心脉以行血气而布散全身温养各脏腑经络组织。

【2】调节全身气机:肺有节律地一呼一吸运动,带动着全身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对全身气机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2、肺主宣发肃降(1)肺主宣发:指肺气向上升宣和向外布散的功能。

一是排出浊气,二是输布精微和津液,三是宣发卫气(卫气是指人体的免疫功能)(2)肺主肃降:指肺气清肃和向下通降的功能。

一是吸入清气,二是输布精微和津液,三是清肃异物。

3、肺主行水------指肺具有疏通和调节水液运行的通道从而推动水液的输布和排泄的作用,是通过肺气的宣发和肃降作用来实现的。

4、肺朝百脉------指肺与百脉相通,全身的血液通过这些血脉流注、汇聚于肺,通过肺的呼吸,进行体内外清浊之气的交换后,将富含清气的血液不断输送到全身的作用,助心行血。

5、肺主治节------指肺辅助心脏治理和调节全身气、血、津液及各脏腑组织生理功能活动的作用。

一是肺司呼吸,二是调节气机,三是助心行血,四是调节水液的代谢。

中医基础理论-脏腑学说ppt课件

中医基础理论-脏腑学说ppt课件

最新版整理ppt
37
脏腑关系
(一)脏与脏之间的关系:
1、心与肺: 生理:心主血脉,肺司呼吸。心主
血,肺主气。两者是气与血的关系、呼 吸与循环的关系。在气血的运行方面, 两者要密切配合,气行则血行。
病理:肺气不畅则心血瘀阻(肺心 病);心血瘀阻则肺失宣降(心力衰竭)
最新版整理ppt
38
2、心与脾:
生理:血液发挥正常的营养功能要依赖于脾的化 生、升清以及心气的推动运行(充盈与畅通) ,缺 一不可。心主血、主神依赖脾的化生和统血;脾的运 化依赖血脉的滋养。
病理:心血虚与脾气虚常相伴出现。思虑过度伤 心血,结脾气,出现心脾两虚的病症。
最新版整理ppt
39
3心与肝:
生理:心主血,肝藏血,血行方面 关系密切。心主神志,肝主疏泄,两者 在情志方面密切相关。
2、主藏血:
贮藏血液和调节血量。意义:制约肝阳 过亢;防止出血;调节外周循环血量;月经;
最新版整理ppt
18
3、肝在志、在液、在体、在窍 (1)在志为怒:大怒伤肝;肝阴血不足易于发怒。 (2)在液为泪:目干涩或目眵增多、迎风流泪。 (3)在体合筋、其华在爪甲:依赖肝血濡养 (4)开窍于目:
最新版整理ppt
(4)在窍为鼻:
最新版整理ppt
11
最新版整理ppt
12
(二)脾脏
特点:脾主升清;脾喜燥恶湿
脾主运化、升清,统血。开窍于口, 其华在唇,在志为思,在液为涎。
最新版整理ppt
13
1、主运化: 运化是指脾脏具有把饮食物化生为精微,并将精微
运送至全身的生理功能。 (1)运化水谷精微:
营养脏腑、四肢百骸、筋骨皮毛。脾为后天之本, 气血生化之源。 (2)运化水湿:

气血循环及五脏六腑循环

气血循环及五脏六腑循环

气血循环及五脏六腑循环气之循行即为五脏相生、血之循行即为五脏相克、熟背循行才能读懂病理传变。

肺肝心胃肝脾空气食物左乳下“虚穴”肺足太阳膀胱经细胞手太阳小肠经小肠腑心胃气卫气荣血层: 温暖四肢百骸卫气层: 供应一身营养洗涤清浊膀胱浊气被细胞消耗使用过的废物1清气没被使用的过养分99脾脏血气荣气脾脏:扑败死血球荣气循环排出废气肝藏血:补充新血球脾统血:将血液疏布激脏腑分消化液帮助腐熟水谷手少阳三焦经代膀胱军:补充腐熟水谷时所耗损的水气注入足太阳之水气新血回归手太阳肝胆汁贮於胆囊胆囊帮助分解油脂腐熟水谷肾气入心之窦房结激心脏跳动败死的血球胆红素十二指肠红骨髓生血素酸B群造血素肝:造新血出前阴为骨手少阴心经清气足太阳膀胱经手太阴肺经肺藏精於皮毛胃气肺空气卫气胃气左乳下虚穴食物足阳明胃经津玉液穴肾气胰脏供应一身营养胰液胃藏精於肌肥肉足太阴脾经脾藏精於肉瘦肉唾液荣气循环肝胆囊十二指肠胃脾胃气分解脂肪胆红素胆汁贮於胆囊胃气肝败死血球肺胃胃气左乳下虚穴食物脾足太阳膀胱经手太阴肺经胃气肺藏精於皮毛空气卫气心排出荣气中的废气卫气肝肝藏血:补充新血球供应一身营养荣气循环小肠腑洗涤清浊清气没被使用的过养分99肾气全身细胞的修补与再生出命门循骨节出指端井穴回归五脏腑出腹循喉如舌下津玉液穴下入肠胃道转入胃气出命门入髓升於脑脑为天水肾为地水. 下颈椎疏布全身脑神经系统肾经贮精入精室为培育下一代做准备入红骨髓生造血素腐熟水谷修肠胃道传宗接代胃脏腑肝造血全身心胰岛素控制血心肾气入心脏之窦房结推动心脏的跳动脾手太阳小肠经心荣气循环手少阳三焦经:补充腐熟水谷时所耗损的水气胰脏心胰液胃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酸B群造血素血之营养温暖全身肝红骨髓血红素骨酸B群造血素造血肝藏血脾脏脾脏:扑败死血球胆囊败死的血球十二指肠胃心肝主筋肌肉胃肠道脏腑内肝气筋中余气:指甲足厥阴肝经肝主风心肺脾肝藏血:补充新血球风动气气血荣气循环肝脾肺足太阳膀胱经细胞手太阳小肠经心荣血层: 温暖四肢百骸卫气层: 供应一身营养脾脏使用过的血气荣气脾脏:扑败死血球荣气循环洗涤清浊排出废气肝藏血:补充新血球脾统血:将血液疏布激脏腑分消化液帮助腐熟水谷手少阳三焦经:补充腐熟水谷时所耗损的水气新血回归手太阳肾气入心之窦房结激心脏跳动手少阴心经小肠腑气血论黄成义人之一身气血周行日行于阳凡廿五周夜行于阴也是廿五周故一昼夜行五十周于一身然水与血必呈气的现象才能穿经走脉气乃火所化水与血无火则不能化气此火乃心火与命门相火命门相火为肾中之火化水为气肝风吹动气乃行于一身心火化血为荣气血乃高营养品随时被氧化而生热故火能延续而温四肢百骸故气有余便是火。

脏腑学说与气血(五脏六腑的生理功能)1

脏腑学说与气血(五脏六腑的生理功能)1
第二节
脏腑功能
概说
五脏功能 六腑功能
概说
藏象基本概念、藏象学说的特点
五脏六腑提要
一、藏象基本概念、藏象学说的特点
藏:隐藏,内脏 象:征象,形象。 藏象学说:以“象”观“藏(脏)”的学说。 藏象学说的基本特点:以五脏为中心,以心为主导, 以经络为纽带,以气血津液为媒介,以五行学说为 间架结构的一个整体。将机体的精神、意识、思维 及情感活动分归五脏而总统于心。

(水-阴)
4、功能结构:

消长平衡

心 肺 脾 肝 肾
阴 脏气-----脏血-----脏阴-----脏阳 心气 肺气 脾气 肝气 肾气 心血 肺血 脾血 肝血 肾精 心阴 肺阴 脾阴 肝阴 肾阴 心阳 肺阳 脾阳 肝阳 肾阳
功能结构
功能系统
5、功能系统:
脏—腑—体—华—窍—液—志 释义: 脏:五脏即心、肺、脾、肝、肾。 腑:六腑即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 体:五体即皮、肉、筋、骨、脉。 华:五华即毛、发、面、唇、爪甲。 窍:五官即眼、耳、鼻、舌、口。 液:五液即汗、泪、涕、唾、涎。 志:五志即喜、怒、悲、思、恐。(惊、忧)
1气血关系2呼吸与血行心主血主持血液运行肝藏血储藏调节血量心主神志主宰精神活动肝主疏泄调节精神情志血液生成血液运行血液神志脾为生气之源上输谷气肺为主气之枢吸入清气肝藏血调节全身血液肺主气调节全身之气在肺相合化生宗气全身气机升降的道路气机升降气血运行调节气血运行肝肝藏血贮存血液调节血量脾统血统摄血液血循脉内母子关系水能涵木相互滋生精血互生相互制约藏泄互用肾先天生后天先天后天相互滋生脾后天养先天肾肾为主水之脏肾阳气化开合有度一心与小肠心心主血心火下降于小肠小肠化物心小肠小肠小肠化物清者上奉心肺化而为血二肺与大肠呼吸正常肺大肠气机调畅大肠大肠传导传导排便正常脾主运化为胃纳提供能源胃主受纳为脾运奠定基础脾主升清转输精气上输心肺胃主降浊浊阴下降虚实更替脾性恶湿脾喜燥则阳健而能运纳运相得升降相因燥湿相济肝主谋虑胆主决断五肾与膀胱肾肾为水脏气化津液下输膀胱肾膀胱开合有度膀胱膀胱为水腑储存排泄尿液消化功能疏泄胆汁帮助消化精神情志肝胆相济勇敢乃成三腑与腑之间的关系

五脏六腑位置图

五脏六腑位置图

五脏六腑位置图五脏六腑位置图黄元御气机升降图五脏六腑之间的关系“脏”是指实心有机构的脏器,有心、肝、脾、肺、肾五脏,“腑”是指空心的容器,有小肠、胆、胃、大肠、膀胱等分别和五个脏相对应的五个腑,另外将人体的胸腔和腹腔分为上焦、中焦、下焦为三焦,是第六个腑。

[脏与脏之间的关系]1.心与肺:心主血,肺主气。

人体脏器组织机能活动的维持,是有赖于气血循环来输送养料。

血的正常运行虽然是心所主,但必须借助于肺气的推动,而积存于肺内的宗气,要灌注到心脉,才能畅达全身。

2.心与肝:心为血液循环的动力,肝是贮藏血液的一个重要脏器,所以心血旺盛,肝血贮藏也就充盈,既可营养筋脉,又能促进人体四肢、百骸的正常活动。

如果心血亏虚,引起肝血不足,则可导致血不养筋,出现筋骨凌痛、手足拘挛、抽搐等症。

又如肝郁化火,可以扰及于心,出现心烦失眠等症。

3.心与脾:脾所运化的精微,需要借助血液的运行,才能输布于全身。

而心血又必须依赖于脾所吸收和转输的水谷精微所生成。

另方面,心主血,脾统血,脾的功能正常,才能统摄血液。

若脾气虚弱,可导致血不循经。

4.心与肾:心肾两脏,互相作用,互相制约,以维持生理功能的相对平衡。

在生理状态下,心阳不断下降、肾阴不断上升,上下相交,阴阳相济,称为“心肾相交”。

在病理情况下,若肾阴不足,不能上济于心,会引起心阳偏亢,两者失调,称“心肾不交”。

5.肝与脾:肝藏血,脾主运化水谷精微而生血。

如脾虚影响血的生成,可导致肝血不足,出现头晕、目眩、视物不清等。

肝喜条达而恶抑郁,若肝气郁结,横逆犯脾,可出现腹痛、腹泻等。

6.肝与肺:肝之经脉贯脂[膈]而上注于肺,二者有一定联系,肝气升发,肺气肃降,关系到人体气机的升降运行。

若肝气上逆,肺失肃降,可见胸闷喘促。

肝火犯肺,又可见胸胁痛、干咳或痰中带血等症。

7.肝与肾:肾藏精,肝藏血,肝血需要依赖肾精的滋养,肾精又需肝血不断的补充,两者是互相依存,互相资生。

肾精不足,可导致肝血亏虚。

中医基础理论之五脏六腑ppt课件

中医基础理论之五脏六腑ppt课件

VS
详细描述
肾在五行中属水,藏精气,主生长发育与 生殖,主水液代谢。肾所藏之精气包括先 天之精和后天之精,是构成人体胚胎及维 持人体生长发育和各种功能活动的基本物 质。肾主水液代谢则是指肾气具有调节体 内水液平衡的作用。
03
六腑详解

总结词
胆是储存胆汁的器官,具有疏泄功能,有助于消化。
详细描述
胆是六腑之一,主要功能是储存胆汁。胆汁由肝脏分泌,储存在胆囊中,有助 于消化脂肪。胆还具有疏泄功能,能够调节情志,保持人体气机调畅。
中医基础理论之五脏六腑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1
目录 CONTENTS
• 中医五脏六腑概述 • 五脏详解 • 六腑详解
01
中医五脏六腑概述
五脏定义及功能

主疏泄,主藏血,与 情绪、筋脉、眼睛、 指甲等有关。

主血脉,主神志,与 舌、面、汗液等有关 。

主运化,主统血,与 肌肉、口唇、涎液等 有关。
大肠
传导和排泄糟粕。
五脏与六腑的关系
五脏与六腑相互配合 ,共同完成人体生理 功能。
五脏与六腑在生理上 相互协调,在病理上 相互影响。
五脏主藏精气,六腑 主传化物,两者相互 为用,互为表里。
02
五脏详解

总结词
主宰精神意识,主血脉,藏神志
详细描述
心在五行中属火,为阳中之阳脏,主血脉,藏神志,为五脏六腑之大主、生命之 主宰。“主血脉”是指心有推动血液在脉管中运行的作用,“藏神志”是指心有 统帅全身脏腑生理活动和主司人体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的功能。

总结词
主气司呼吸,主宣发肃降,通调水道
详细描述
肺在五行中属金,主气司呼吸,主宣发肃降,通调水道。肺是体内外气体交换的场所, 通过肺的呼吸作用不断吸入自然界的清气、呼出体内的浊气,以维持人体气体的正常交

中医五脏六腑、经络、气血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中医五脏六腑、经络、气血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中医五脏六腑、经络、气血等方面的基本知识一、中医五脏六腑的基本概念中医五脏六腑是中医理论的核心内容,它是中医对人体脏器的整体和系统观念的呈现。

五脏包括心、肝、脾、肺、肾;六腑包括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

中医认为,人体五脏六腑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协调共存,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

1. 心心是人体的主宰之官,主司血脉,其功能包括主持血液循环、控制血压、调节情绪等。

在中医理论中,心的功能不仅局限于心脏器官本身,还包括心与情绪的关系。

2. 肝肝主疏泄,调节气血,具有重要的解毒功能。

在中医理论中,肝的功能还包括调节情绪,保证气血畅通。

3. 脾脾主运化,是人体消化、吸收和代谢的重要器官。

脾也与免疫功能密切相关,在中医理论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4. 肺肺主呼吸,管理体内气的运行,对外界气息的吸收和排出起着重要作用。

在中医理论中,肺与人体的抵抗力、皮肤的呼吸功能等有密切联系。

5. 肾肾主存精,调节水液代谢和生长发育。

在中医理论中,肾的功能不仅仅局限于生殖系统和泌尿系统,还包括对骨髓、脑髓的调节作用。

二、经络系统的重要性经络是中医理论中的一个核心概念,它是沟通人体各个脏腑器官的通道,包括经络和络脉。

经络系统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重要通道,也是中医诊断和治疗的重要依据。

1. 经络的流注按照中医理论,经络中气血“流注不止”,即气血在经络中不断运行循环。

正常情况下,气血畅通,经络不阻滞,人体健康状态良好;反之,如果气血阻滞,就容易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

2. 经络与腧穴经络与腧穴是相辅相成的,经络是气血运行的通道,而腧穴是经络上的特定部位,对人体气血具有调节作用。

中医理论认为,针灸、推拿等手法可以通过作用在腧穴上对经络中的气血进行调理,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三、气血的重要性气血在中医理论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它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包括气机和血液。

1. 气机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基础,具有濡养肌肤、温养脏腑、抵御外邪的作用。

五脏与气血的关系

五脏与气血的关系

五脏与气血的关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的功能得以正常的发挥,完全依靠气血的濡养,无论是哪种因素引起的气血生成不足或者消耗过大,造成气血亏虚,都会直接影响五脏六腑功能的正常。

1、心脏与气血:心主周身之脉,气血亏虚后最先影响的就是心脏,心脏的病变主要反映在心脏本身及其主血脉运动功能的失常,以及大脑及其各组织器官的功能失常。

临床表现为心悸、心痛、心烦、失眠、多梦、健忘、神志错乱等。

根据症状可分为心血虚和心气虚。

心气虚的造成原因大多是人老气衰或者久病失常,疲劳过度等。

造成心脏的鼓动无力,主要表现心悸,伴有精神疲惫、气短、身倦乏力、面色苍白、脉虚弱等。

体质虚弱,久病失养,年高脏气衰弱,气虚后运行血液没有力量,气血不充,所以会出现面色淡白。

心血虚。

由于失血过多,久病失养,或者劳心耗血。

导致心血不足,心失所养,心动失常,常见心悸,血不养心,心神不安,导致失眠多梦。

心血虚后不能濡养大脑及面部,所以会常见头晕、健忘,面色淡白或者面色萎黄,血虚后是血脉空虚,容易导致脉弱无力。

2、肝脏与气血:肝脏的主要功能为主疏泄和主藏血,这两方面的功能是肝血、肝气、肝阴、肝阳的共同作用产生的,同样,正是因为肝脏的这些功能决定肝脏在气血的生成过程当中有主要的作用。

肝脏主疏泄,一旦气血失常、生成不足或者消耗过大使肝脏气血亏虚时,直接导致气机不畅,使肝脏的疏泄功能失常,疏泄不及造成肝气郁结,表现为精神抑郁,困乏无力、胸列胀满、女性朋友可出现月经紊乱、痛经、闭经甚至不孕;疏泄太过容易造成肝气上逆,表现为急噪易怒、心烦失眠、耳目胀痛、面红目赤;肝主藏血,肝脏气血亏虚后,使肝脏藏血不足,肝血亏虚,肝体失养,阴不止阳,肝阳上亢可出现眩晕、头胀、口舌生疮。

肝血不足,肝脏的调节血流量失常,会导致机体众多部位供血减少,脏腑组织失养而产生病变,如血不养眼睛则两目干涩、视物昏花。

血海空虚子宫失养,则月经量少。

肝气虚,则藏血失常,收摄无力,临床表现吐血、女性朋友月经量过多或者崩漏。

中医的五脏与气血

中医的五脏与气血

中医的五脏与气血我们平时把眼耳口鼻等器官成为“五官”,实际上,这些并非真正的五官,而只是五官与外界沟通的“窍”,也就是官窍。

那么真正的五官又是那些呢?这五官的工作职能又是怎样的呢?1、肝中医学把肝脏比喻成将军之官,肝藏血,喜调达,肝主疏泄,2、心心为君主之官,心主血脉,主神明,3、脾脾主运化,脾主统血。

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血与气相对,血有形属阴阴主静;气无形属阳,阳主动。

血自己是不能运动的,需要经过气的推动,才能在经络中运行,血通过气的运行把营养物质输送到全身各个脏腑组织,气对血有一个很重要的作用就是“固摄”,让血象沱江的野马到处乱窜,气要保证血的脉管内运行有序,而不是四处横行,一旦气的功能不足,这种固涩血液的能力下降,就可能导致便血、崩漏等出血性疾病。

我们知道脾的功能是运化水谷,化生气血,脾的功能下降,就很容易导致气血的生成不足,从而使血失固摄。

4、肺同于鼻窍,主气司呼吸,肺通过呼吸运动使人气与天气想通,人与自然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肺如宰相;通调水道。

5肾主水,藏精六腑1、胃、小肠、大肠三者共同形成了消化传输饮食物的“谷道”胃主受纳腐熟水谷,小肠有米,泌别浊清的作用,三者的正常功能的实现还离不开脾气的推动,脾气的虚弱,在胃则表现为不思饮食,在小肠则表现为腹胀,腹泻;在大肠则表现为便秘。

2、膀胱为水道,膀胱的气化离不开肾,中医对谁也代谢的过程是这样认识的:首先水液进入胃,通过脾气的运化,将水向上不散到肺,再通过肺脏来通调水道,把水液向下传递到膀胱。

通过这样的一上一下的传递,水液得以遍布周身,滋养各个脏腑。

当然水液在体内的运动,都离不开肾脏的主持。

3、胆为奇恒之腑胆为中正之官,4、三焦三焦像个大袋子,五脏六腑都在其中,上下贯通,有气的运行,也有水的运行,三焦功能异常,很容易发生气的郁结,水的不行。

气血人体只有五脏六腑,躯干四肢这些形体还不够,还需要一些专门的物质来营养、激发这些脏腑的功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气旺盛--------脉气旺盛 心气不足-------脉气不足 心气旺盛------心动(脉动)正常
2、心藏神
1)藏神,是指心为一切精神活动的主宰 2)藏神的功能与心主血脉的功能密切相关 3)血液是维持正常精神活动的物质基础
3、心主汗
主汗 1)血汗同源,“汉为心之液”,夺血者无汗,夺
第二节 脏腑功能
概说 五脏功能 六腑功能
概说
藏象基本概念、藏象学说的特点 五脏六腑提要
一、藏象基本概念、藏象学说的特点
藏:隐藏,内脏 象:征象,形象。
藏象学说:以“象”观“藏(脏)”的学说。 藏象学说的基本特点:以五脏为中心,以心为主导,
以经络为纽带,以气血津液为媒介,以五行学说为 间架结构的一个整体。将机体的精神、意识、思维 及情感活动分归五脏而总统于心。
蒸化变化为红色的血液。
“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
“食气入胃,脾经化汁,上奉心火,心火 得之,变化而赤,是之谓血。” 清 • 唐容川 《血证论》
(血液生成示意图)
水之
水 谷

水谷 清气
清气 脾
谷之
清气
津液
肺 心 血液
营气
食气入胃…
(2)主行血 心脏主管推动运行全身的血液。
主脉 (心气是血液运行的主要动力。)
生理功能:受盛和传化水谷 功能特点:泄而不藏
3、阴阳五行特点
阴阳 :
阴 五脏 一脏
阳 六腑 一腑
概念属性
五行








至阴






结合胸腹腔的位置
肺 阳中之阴 胸腔 (金-阴)
阳 位
心 阳中之阳
(火-阳)

脾 阴中之至阴
(土-阴)
腹腔 肝 阴中之阳
(木-阳)
阴 位
肾 阴中之阴
(水-阴)
二、五脏六腑提要
分类 阴阳五行特点 功能特点 功能结构 功能系统
1、分类
五脏:心、肺、肝、肾、脾 六腑: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 奇恒之腑:脑、髓、骨、脉、胆、胞宫
2、功能特点
五脏:心、肺、肝、肾、脾
生理功能:化生储藏精气 功能特点:藏而不泄
六腑: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
1、主气、司呼吸
1)肺主一身之气的生成、出入与代谢
2)肺主气,包括:主呼吸之气和一身之气 主呼吸之气:“天气通于肺” 一身之气:自然界之清气、先天之精气和水谷之
精气
生理功能
1、主气、司呼吸:
肺主呼吸之气和肺主一身之气。
1) 肺主呼吸之气:肺脏主管呼出体内浊气,吸入自然之 清气,完成体内外清浊之气的交换。
2)肺主一身之气:肺主一身之气的生成和运行。
肺主宗气的生成影响着一身之气的生成。
自然清气 水谷清气
肺脏 元气
宗气
脏腑之气 经络之气
营气 卫气
肺气的运动推动并气运动
全身气运动
(有节律)

(有节律)

3)朝百脉、主治节:肺脏主管辅助肺脏治理调节全 身,使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有节律性。
汗者无血“ 2)出汗异常,往往与心有关
4、心开窍于舌
心开窍于舌 1)舌为心之苗 2)心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最易在舌头表现
心—小肠—脉—面—舌—汗—喜
特点
相傅之官 ,治节出焉,气之本,水之上源。 2)喜润恶燥,为娇脏,贮痰之器。

功能
肺主气、司呼吸 肺主宣降、通调水道 肺主一身之表,外合皮毛 肺开窍于鼻
3)肺主肃降:一是吸入自然界清气;二是向下布 散津液和水谷精微;三是保持呼吸道清洁
通调水道 1)通,即疏通;调,即调节 2)对体内水液的输布、运行和排泄有疏通和调节
的作用 “肺主行水”“肺为水上之源”
2、主宣降 ,通调水道:
肺脏主管宣发与肃降。 (1)肺脏主管宣发: 肺脏主管通过肺气的向上向外运
志:五志即喜、怒、悲、思、恐。(惊、忧)
心系统: 心—小肠—脉—面—舌—汗—喜


肺系统: 肺—大肠—皮—毛—鼻—涕—悲忧
脾系统: 脾—胃—肉—唇—口—涎—思 肝系统:肝—胆—筋—爪甲—目—泪—怒
肾系统:肾—膀胱—骨—发—耳—唾—惊恐
三、五脏功能
生之本,神之也 喜清静而恶躁动,恶热恶火
心主血脉 心藏神 心主汗 心开窍于舌
动所进行的一系列生理过程。
将体内的浊气排出,完成呼气运动。
肺气宣发 肺气向上向外运动 宣发水谷精气至头面(上)肌肤(外)
将卫气输送分布至体表。
(2)肺脏主管肃降: 肺脏主管通过肺气的向下向内运 动所进行的一系列生理过程。
肺气肃降 肺气向下向内运动
A 吸入自然界之清气,完成吸气运动。
(1)肺主气,肺气运行有规律,呼吸运动有规律。 (2)肺主气,肺气运行有规律,全身气运动有规
律。
(3)肺主气,肺气运行有规律,肺动脉动有规律。 (4)肺主气,肺气运行有规律,水液代谢有规律。
2、主宣降 ,通调水道
主宣降 1)宣发,即宣通、发散;肃降,即清肃、下降
2)肺主宣发:一是呼出气体;二是布散水谷精微 之气;三是宣发卫气
功能
1、心主血脉
1)心是血液运行的动力,脉是血液运行的通道
2)心主血脉:心有推动血液在脉管运行,以营养 全身的作用
3)脉象、口色上反应
1、主血:
生理功能
心脏主管机体中所有的血液。包括主 生血和主行血两大方面。
“诸血者,皆属于心” 《素问》 (1) 主生血 心脏主管将营气和津液的混合物
4、功能结构:

消长平衡

脏 脏气-----脏血-----脏阴-----脏阳
心 心气 心血 心阴 心阳 肺 肺气 肺血 肺阴 肺阳 脾 脾气 脾血 脾阴 脾阳 肝 肝气 肝血 肝阴 肝阳 肾 肾气 肾精 肾阴 肾阳
功能结构
功能系统
5、功能系统:
脏—腑—体—华—窍—液—志 释义:
脏:五脏即心、肺、脾、肝、肾。 腑:六腑即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 体:五体即皮、肉、筋、骨、脉。 华:五华即毛、发、面、唇、爪甲。 窍:五官即眼、耳、鼻、舌、口。 液:五液即汗、泪、涕、唾、涎。
血液正常运行的基本前提条件: 心气充沛------心脏提供充足的推动力。 脉道通利------ 脉道通畅与完整。 血液充盈------血液量充足。 2、主脉: 心脏主管全身的血脉。包括心主合血和心 气资生脉气两大方面。 (1)心合脉 心脏与全身的血脉相互吻合连通。
(2)心气资生脉气 心气能够资助产生脉气。(脉气来 源于心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