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地区产业升级进展及评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87 -
商业经济 第 2012 年第 9 期
SHANGYE JINGJI No.9,2012
区域资源整合;在促进空间资源整合的基础上合理划分 和不同功能区域,并制定差别发展的分类指导意见和强 制性条例,对其进行政策控制。创新合作机制,发挥政府 的能动作用。
周耀烈(2006)认为世界进入第五次产业转移阶段,特 点是:主体是跨国企业,拥有雄厚的资本、技术和管理经 验,产业转移以第二产业中的 IT 制造业为主要领域并逐 步转向第三产业。提出国际产业转移对长三角产业升级 的启示:一是明确主导产业、引导投资方向,加大对资本 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扶持;二是注重技术转移的承接和 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长三角地区产业升级途径研究 1.通过产业转移与区域整合,促进区域产业升级 沈玉芳(2009)提出加强产业结构升级与城镇空间组 织模式的协同。通过城镇空间组织模式的调整和优化,对 产业结构整体升级形成必要的支撑和支持。以“支柱产业 配套、新兴产业共建、基础产业互补”的思路,加快长三角
[收稿日期] 2012-08-22 [作者简介] 陆桂贤(1974-),女,江苏南通人,南京财经大学金融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金融市场、产业经济。 [基金项目] 江苏省哲社基金长三角项目资助(09CSJ001)。
[关键词] 长三角地区产业升级;战略新兴产业;产业链升级
[中图分类号] F269.27
[文献标识码] B
一、引言
2008 年发生的金融危机对长三角经济的影响很大, 2008 年下半年,长三角工业增速连续 3 个月都在 3%以 下,比 2007 年增长 14.4%,但同比回落 10%。长三角蓝皮 书(2010)指出,长三角土地资源逐渐紧张,商务成本持续 提高,靠低劳动力成本、靠外资拉动的外延式增长方式已 经难以支撑经济持续发展,而且长三角目前的经济复苏 依然依赖危机之前的发展路径,产业结构转型推动力还 不够。
第 2012 年第 9 期 (总第 406 期)
[文章编号] 1009-6043(2012)09-0087-03
商业经济 SHANGYE JINGJI
No.9,2012 Total No.406
长三角地区产业升级研究进展及评述
陆桂贤
(南京财经大学 金融学院, 江苏 南京 210046)
[摘 要] 近年来,金融危机的发生,以及长三角地区土地资源逐渐紧张,商务成本及劳动力成本持续提高,使得该地
本文梳理了近年来学界关于长三角地区产业结构升 级的研究成果,总结了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以及未来的研 究方向,希望能对促进长三角地区产业升级有借鉴意义。
二、长三角地区产业升级研究进展
(一)长三角地区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有不少学者通过研究发现长三角地区存在产业结构 趋同及重复建设问题。如沈玉芳(2010)认为,长三角地区 存在产业结构趋同问题,其原因是地方利益诉求过强,虽 有活力,但协调不够、重复建设、过度竞争。地区产业升级 应从区域内的块状经济向网状经济转型转型,途径是地
2008 年国务院发布 《关于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改 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 明确指出长三角的 发展目标:到 2012 年,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服务业比重 明显提高;区域分工和产业布局趋于合理;到 2020 年,形 成以服务业为主的产业结构,三次产业协调发展。可见长 三角地区产业升级对长三角经济发展起着关键作用。而 根据长三角统计年鉴的数据显示,2009 年,长三角地区三 次产业的比重分别是 5.05:52.64:42.31,呈现二、三、一的 格局。长三角制造业比重仍然高,产品创新程度不够。“调 结构、促转型”的任务在后金融危机时期依然十分紧迫。
2.通过产业集群提升竞争力 梁琦等(2005)从实证的角度分析了长三角产业集聚、 技术进步与产业升级的关系。选取 16 个城市 3 万余家企 业的 1998 年到 2003 年的经济数据,计算各产业及各城 市的区位熵,并分析得出如下结论:一是长三角地区形成 的产业集聚正从低技术向高技术层次转变,产业集聚能 促使高新技术的发展和技术水平的提高;二是产业集聚 推动地区产业从劳动密集型向资本资本密集型升级。 3.通过产业链接,实现链条延伸及价值链升级 刘志彪(2006)提出长三角地区制造业实现产业升级, 应该从代工到品牌创新(从 OEM 到 ODM 到 OBM),走出 产业链最低端向产业链高端攀升,实现由中国制造到中 国创新,并提出创新的路径包括:一是 OEM 企业直接进 入市场发展自有品牌;二是 OEM 企业抓住市场变化,发 展新的适合自身的新品牌;三是通过改变技术,在既有的 市场中挖掘新市场,实行差异化竞争。赵红岩(2010)也提 出在全球价值链下以长三角产业集群的整体优势嵌入全 球价值链的核心环节的升级的模式。 刘志彪(2009)又提出长三角制造业位于 GVC(全球价 值链)的低端,而很难在发达国家主导的 GVC 下,实现价 值链攀升和产业升级。建议构建于 GVC 平行的 NVC(国 家产业链),并提出构建 NVC 的前提条件及方式:市场驱 动、主导企业驱动、价值链融合构建 NVC 的主导能力。 张艳辉(2010)通过构建生产函数,探讨劳动力、资本、 科技投入等要素对电子及通讯产业总产值的贡献度,验 证发现长三角电子和通讯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 属于劳动密集性生产方式,劳动力对总产出的贡献度高 于资本及科技研发,长三角的产业升级还停留在工艺及 产品升级层面,必须力图实现功能与链条升级。建议对 价值环节进行分割,寻找增值突破环节,通过创新来重 构价值链。 4.通过发展战略新兴产业及服务业,促进产业升级 薛燕杰(2011)研究了长三角战略新兴产业的现状,发
区间制度合作协同,比如加快市场体系建设,推动市场一 体化,建立统一开发的人力资源、资本、技术等要素市场, 建立有利于人才交流的户籍、住房、教育、人事管理和社 会保险关系转移制度。其他学者比如陈玉海也发现长三 角存在重复建设问题。
也有学者从区域经济圈内地方利益角度来研究地区 合作与产业结构问题,汪伟合(2011)认为地方利益冲突是 长三角经济圈内不容忽视的现象,它影响了地区合作与 一体化进程,表现为市场割据、产业结构趋同、人力资本 与技术外部性、生态跨界污染等方面。提出长三角区域转 型升级必然涉及地方利益重新分配,完善区域经济圈内 利益协调的对策建议包括:一是在协调模式上,提倡联合 治理,完善跨地域协调机构、实行一体化的区域公共政 策;二是在利益分配机制上,围绕利益形成、利益分享、利 益补偿等进行一系列制度创新;三是在协调规范上实现 从人治到法治的转变,政绩考核科学化与规范化。
魏丽娟 (2011) 提出发展总部经济促进产业结构升 级,认为总部经济能调整城市产业结构,促进了第三产 业的发展,具体体现在:总部从事战略规划、投资、营销, 直接增加了第三产业对 GDP 的贡献率;产生产业关联 和 乘 数 效 应 ,比 如 :金 融 、商 贸 、房 地 产 、餐 饮 、法 律 、税 务、文教卫生。
区经济发展受到影响。通过研究发现长三角地区存在产业结构趋同及重复建设问题。其原因是地方利益诉求过强,虽有活
力,但协调不够、重复建设、过度竞争。长三角地区产业升级,应通过产业转移与区域整合,促进区域产业升级;通过产业集
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群提升竞争力;通过产业链接,实现链条延伸及价值链升级;通过发展战略新兴产业及服务业,促进产业升级。
还有学者认为长三角地区的产业升级受劳动力的制 约。郭岚(2009)从劳动力流入角度分析“人口红利”效应对 长三角地区产业升级有积极作用,但随着“人口红利”期 逐渐消失,劳动力成本上升,必须放弃失去比较优势的低 技术产品和产业,发展具有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的自 主创新产品和产业。并进一步提出长三角地区应建立吸 引高素质劳动力的机制,以解决产业升级、高技术产业发 展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