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选读:君子之风(重点版)
show《论语选读—君子之风》
这正如“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 怀刑,小人怀惠”一样,把“义”与‘利” 作为一对对立的范畴并列起来,让你作二 者不可得兼的选择。你选择‘义”还是 “利”呢?其实,你已没有选择,因为你 只能做君子,不能做小人。
(孔子说:“君子思念的是道德,小人思念的是乡 土;君子想的是法制,小人想的是恩惠。”)
什么是小人?就是没有大眼界,抢 占眼前小便宜的人。——于丹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谭嗣同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诸葛亮
儒家在生命和仁义不可兼得的情况 要“舍生取义”,要“杀身成仁” ,但现在主张“生命高于一切”, 你觉得生命和仁义哪个比较重要, 为什么?
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 仁。”你认为生命与仁义哪个更重要?
患得患失:形容一味担心得失,斤斤计较 个人 的厉害。 无所不至:⑴没有达不到的地方;⑵指凡 能做的都做了(用于坏事)。
(17.15)孔子认为鄙夫患得患失,无所不至,表示 极大蔑视。 孔子在本章里对那些一心想当官的人斥为 鄙夫,这种人在没有得到官位时总担心得不到, 一旦得到又怕失去。为此,他就会不择手段去 做任何事情,以至于不惜危害群体,危害他人。 这种人在现实生活中也是司空见惯的。孔子对 之表示了极大的蔑视。当然,这种人是不会有 什么好的结局的。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对“浮云”比喻的理解:
1、聚散无常,喻富贵短暂,犹今之“过眼 云烟”。 2、云在天上,高不可及,喻富贵与己无关。 3、浮云至轻至淡,喻富贵无足轻重。
【原文】
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 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 老之将至云尔。”(7•19)
君子之风
孔子之论符合人为了生存追求利益而又要 遵守“道德”、正确处理好利与义关系的实际, 应该是所有经商言利者的原则。所以中国历来 就有“儒商”,无论是“徽商”还是“晋商” 都以“诚信”为本。到现代,如日的本商人、 企业家都奉《论语》中的道德为本,大力提倡 言“利”而不忘“义”。至于韩非子和董仲舒 之论,都走向了两个极端。 所以说理想的价值观应该是义利统一观。
君子守则一:追求正道,执守道德
依据仁爱,熟谙六艺
15-18 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 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译文
孔子说:“君子以义作为根本,用礼 加以推行,用谦逊的语言来表达,用忠诚 的态度来完成,这就是君子了。”
君子须存义。义而后礼,礼而后逊,逊而后信, 有次序焉。”君子行为的义、礼、逊、信四条原 则: 一、本质意义上要有义,也就是探求义理,属于君 子的内心修养。 二、礼,行动要求循礼而行。
(6•11)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 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 也!”
要义:颜回安贫乐道
颜渊档案
名回,字子渊。春秋末期 鲁国人。 《孔子家语》记 曰:“年二十九而发白, 三十二而死。”后儒曾评 价说:“颜子没而圣学 亡。”足见颜渊对儒学的 重大影响。 “好学”的精神
儒家思想并不弃绝功利,然而,利固然不能 完全排斥,但利的追求始终必须处于义的制约下。 当大是大非摆在面前,见义勇为,舍生取义,杀 身成仁成为最符合儒家道德规范的典型抉择。
7-19 叶公(1)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 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 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2)。”
• 「注释」 (1)叶公:叶,音shè。叶公姓沈名诸梁,楚 国的大夫,封地在叶城(今河南叶县南),所以 叫叶公。 (2)云尔:云,代词,如此的意思。尔同耳, 而已,罢了。
论语选读:君子之风(重点版)
《君子之风》(重点版)一、核心解读:君子一词在孔子以前的文献如《尚书》《诗经》中就已提及。
它最初的涵义是指大夫以上的当权者,当时并无明显的人格特征。
孔子借用了这一称谓,并赋予它新的内涵,使之成为儒家培养人才的规范标准,成为儒家的理想人格。
在《论语》中前后总共有一百多处提及“君子”。
那么,到底什么样的人才能称为君子什么是君子的风范呢纵观全文,可以归结为一句话,那就是“文”和“质”兼美。
所谓“文”就是外在的行为表现,所谓“质”就是内在的道德修养。
先说“质”。
具体要求有:一要坚守道义,讲求诚信。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甚至“杀身以成仁”。
二要见利思义,视不义之富贵犹如浮云。
三要安贫乐道,乐以忘忧。
做到不耻恶衣恶食;不患得患失,不忧不惑不惧。
四要心胸广大,意志坚毅。
君子不可以不弘毅,当自强不息。
再说“文”。
要行为有礼,态度谦逊。
孔子自己身体力行,他“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这就是“文”的杰出代表。
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从孔子的这句话可知,君子之道有三个最重要的特质,那就是仁、智、勇。
与君子相对的便是小人。
小人贪生怕死,贪图享乐,见利忘义,患得患失。
孔子将这种人斥为鄙夫,认为这种人为了个人的利益,什么手段都用得出来,不可与其共事。
二、名句填空:01·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
”★02·君子喻于义,。
★03·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
贤哉,回也!★04·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
不义而富且贵,。
”★05·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
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
”★06·知者乐水,。
知者动,。
,仁者寿。
”★07·曾子曰:“,任重而道远。
,不亦重乎,不亦远乎”★08·子曰:“志于道,,依于仁,。
”09·子曰:“鄙夫可与事君也与哉其未得之也,;既得之,。
《〈论语〉选读》之《君子之风》课件
智的运用
君子应具备智慧和判断力,明 辨是非,能够审时度势,作出
正确的决策和判断。
君子之风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树立道德典范
君子之风所蕴含的仁、义、礼、 智等品质,可以为现代社会树立 道德典范,引导人们追求更高的
道德境界。
强化社会责任感
君子之风强调个人对社会和对他人 的责任和义务,有助于强化现代人 的社会责任感,积极参与社会公益 事业。
《论语》共20篇,其中包括了孔子及其弟子的对话、言论、事迹等,涉及了修身、齐家 、治国、平天下等方方面面。其中,《君子之风》是其中的一篇,主要讲述了君子的品德 和风范。
《论语》的影响
《论语》对中国古代和现代的思想文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所蕴含的哲学思想、道德 观念等对人们的思想行为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同时,《论语》也是东亚文化圈的重要思想 基础之一,对世界文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文质彬彬
君子的言行举止应该文雅 得体,既注重内在的修养, 也注重外在的表现。
谦逊有礼
君子应该谦虚低调,待人 以礼,尊重他人的意见和 感受,不傲慢无礼。
言行一致
君子的言行应该一致,说 到做到,不轻易食言或背 信弃义。
君子的修养之道
学思结合
崇尚自然与天人合一
君子应该不断地学习知识和思考问题, 通过不断地积累和提升自己的素养。
感谢观看
KEEP VIEW
WENKU DESIGN
WENKU DESIGN
WENKU
REPORTING
https://
WENKU DESIGN
WENKU DESIGN
2023-2026
ONE
KEEP VIEW
《〈论语〉选读》之 《君子之风》课件
WENKU DESIGN
论语 六 君子之风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 静;知者乐,仁者寿” (6.23)
知:古时同“智”,即有智慧的人,聪明的人
仁者:具有大智慧,人格魅力,善良的人。
智者也就是聪明人。 聪明人通过事理,反应敏捷而又思想活 跃, 性情好动就像水不停地流一样,所 以用水来进行比拟。
仁者也就是仁厚的人。 仁厚的人安于义理,仁慈宽容而不易冲 动,性情好静就像山一样稳重不迁,所 以用山来进行比拟。
六
君子之风
子曰:“志①于②道③,据于德④,依⑤于仁⑥, 游于艺”(7.6)
「注释」 ①志:立志。
②于:介词。 ③道:正道,也就包括了天道和人道。 ④德:能把道贯彻到自己心中而不失掉就叫德。 ⑤依:依据按照。 ⑥仁:仁爱,爱心。
1.“志于道”:可以解释为形而上道,就是立志要高远,要希望达 到的境界。这是教我们立志,最基本的,也是最,作学问要把目标放 得高远。
子曰:“志士仁人①,无求生②以③害仁④,有杀身⑤以 成⑥仁⑦。”(15.9)
①仁人:有德行的人 ②求生:谋求活命 ③以:来 ④仁:仁德。 ⑤杀生:牺牲生命 ⑥成:成全 ⑦仁:仁爱
凡有志气和有道德的人,没有哪个是 为了求生而失德的,只有以生命来争 取真理的。 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字,仁爱、 有思想的(也可解释为有信仰的)
子曰:“君子①喻②于③义④,小人喻于 利⑤”(4.16)
【注释】 ①君子:泛指才德出众的人。 ②喻:了解,明白,这里指看重 ③于:介词,在。 ④义:义气。 ⑤利:利益
认为君子与小人价值指向不同,道德高尚者 只需晓以大义,而品质低劣者只能动之以利害。
告诉人们真正高尚的人重视的是正义感, 坚持自己的处世原则,而卑贱的人仅仅狭 隘地从自身利益出发。
4.“游于艺”:学习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 ,孔子当年的 教育就是以六艺为主。凡是人才的培养,生活的充实,都要依六艺 修养,艺绝不是狭义的艺术
高二语文语文版选修论语选读讲义:主题二 第六课 君子之风 Word版含答案
第六课君子之风曾子前505-前436,姓曾,名参,字子舆,春秋末年鲁国南武城(有山东平邑县和山东嘉祥县两说,尚无定论)人,十六岁拜孔子为师,他勤奋好学,颇得孔子真传。
积极推行儒家主张,传播儒家思想。
孔子的孙子孔伋(字子思)师从曾参,又传授给孟子。
曾参是孔子学说的主要继承人和传播者,在儒家文化中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
他与孔子、孟子、颜子(颜回)、子思比肩共称为五大圣人。
曾子性情沉静,举止稳重,为人谨慎,待人谦恭,以孝著称。
齐国欲聘之为卿,他因在家孝敬父母,辞而不就。
曾提出“慎终(慎重地办理父母的丧事)、追远(虔诚地追念祖先)、民德归厚(要注重人民的道德修养)”的主张。
又提出“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的修养方法。
他著述有《大学》《孝经》等儒家经典,后世儒家尊他为“宗圣”。
他的修齐治平的政治观,省身、慎独的修养观,以孝为本、孝道为先的孝道观影响中国两千多年,至今仍具有极其宝贵的社会意义和实用价值,是当今建立和谐社会的丰富思想道德营养。
孔子62岁时,曾这样形容自己:“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当时孔子已带领弟子周游列国9个年头,历尽艰辛,不仅未得到诸侯的任用,还险些丧命,但孔子并不灰心,仍然乐观向上,坚持自己的理想,保持着君子应有的风度。
在孔子心目中,行义是人生的最高价值,“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在贫富与道义发生矛盾时,他宁可受穷也不会放弃道义。
君子依义而行,因而“坦荡荡”,小人唯利是图,则“长戚戚”。
君子既要重视内在品质德行的修养,还要注重外在形式的得体合礼。
君子之风在儒家学说中的核心是“诗、书、礼、乐”,孔子把自己治世治国的理念与修身养性紧密结合起来。
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
君子哉!”(15.18)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15.9)[突破词句]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志.于道,据.于德志:________据:________游.于艺游:________(2)君子义以为质.质:___________________(3)礼以行.之行:___________________(4)孙.以出之孙: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追求执守广泛涉猎(2)根本,基础(3)实践(4)通“逊”,谦逊[要义探究]2.孔子认为,君子实践“义”的条件有哪些?点拨:(1)符合礼仪;(2)态度谦逊;(3)有诚信。
《2021届浙江高考《论语》复习之《君子之风》高频考点与配套试题》课件(48张PPT)
2.“鄙夫”的心理与危害(17.15) (1)“鄙夫”代表的人物
朱熹注释本章引用胡氏之论曰:“士之品大概有三:志于道德 者,功名不足以累其心;志于功名者,富贵不足以累其心;志 于富贵者而已者,则亦无所不至矣。 “鄙夫”是哪种人?——
志于富贵的人(耻恶衣恶食) (2)“鄙夫”的心理——
患得
(①比较了得到之后的付出和收获,认为不合算而患得;②对 得到以后的责任有畏难情绪,害怕不能胜任而患得。);患失。
不能忘情于一己衣食的美恶,不会为天下后世的大公献 身。 ④孔子的“道”——
安贫乐道(苦修苦行) ⑤孔子的考验人的方法——
用比较考验弟子 《论语·子罕》:“子曰:‘衣敝缊(yùn)袍,与衣狐貉 (mó)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穿着破旧的丝棉袍 子,与穿着狐貉皮袍的人站在一起而不认为是可耻的,大概只 有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由吧。)
(2)脱贫乐道—— 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双丰收
【试题6】 (1)安贫乐道与脱贫乐道,你选择哪个?请阐明理由。 (1)我选择脱贫乐道: ①安贫乐道,是因为心中有了仁义,有了道义,才能够安于贫 困。这是为了精神的追求而不在意物质生活的窘迫的崇高思想。
【3】颜渊死,子曰:“噫!天丧予!天丧予!” (1)在孔门众多弟子中,颜渊以什么著称?(2分) 答:
(1)以安贫乐道、好学的德行著称(“安贫乐道”和“好学” 各1分) (2)孔子认为颜渊之死对他而言,简直是老天要了他的“命”。 孔子为什么这么说?(2分) 答:
(2)表现了孔子对颜渊之死的极度痛惜(1分)。因为颜渊是 孔子所赞赏的贤人(君子)的典型代表(1分)。
②功利主义的作用—— 一时达到富国强兵之效。
③功利主义的危害—— 把人们追求势利而引发的竞争和冲突合法
高中语文《论语》选读六君子之风
话题链接——知行合一形神俱佳1.教材赏悟在孔子心目中,行义是人生的最高价值,“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在贫富与道义发生矛盾时,他宁可受穷也不会放弃道义。
君子依义而行,因而“坦荡荡”,小人唯利是图,则“长戚戚”。
君子既要重视内在品质德行的修养,还要注重外在形式的得体合礼。
君子之风在儒家学说中的核心是“诗、书、礼、乐”,孔子把自己治世治国的理念与修身养性紧密结合起来。
2.名句赏记◆君子暇豫则思义,小人暇豫则思邪。
——阮子◆君子务知大者远者,小人务知小者近者。
——《左传》◆君子有终生之忧,无一朝之患也。
——《孟子》◆君子乐得其道,小人乐得其欲。
——《礼记》◆君子祸至不惧,福至不喜。
——《史记》◆君子得时如水,小人得时如火。
——刘向◆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诸葛亮◆君子扬人之善,小人扬人之恶。
——吴兢◆君子量不极,胸吞百川流。
——孟郊◆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
——欧阳修◆君子挟才以为善,小人挟才以为恶。
——《资治通鉴》◆君子之游世也以德,故不患乎无位;小人之游世也以势利,故患得患失,无所不为。
——胡宏◆君子之为利,利人;小人之为利,利己。
——方孝孺◆君子浩然之气,不胜其大;小人自满之气,不胜其小。
——薛萱◆君子之心不胜其小,而气量涵益一世。
——金缨3.典例赏析曾参不受鲁君邑原文:曾子衣敝衣以耕,鲁君使人往贻邑焉,曰:“请以此修衣。
”曾子不受。
反,复往,又不受。
使者曰:“先生非求于人,人则献之,奚为不受?”曾子曰:“臣闻之,受人者畏人,予人者骄人;纵子有赐,不我骄也,我能勿畏乎?” 终不受。
孔子闻之曰:“ 参之言,足以全其节也。
”译文:曾子穿着很破旧的衣服在耕田,鲁国的国君派人要封送给他一大片土地,说:“请先生用封地内的财富来买一些好衣服吧。
”曾子坚决不受。
那人回去,又再送来,曾子还是不接受。
使者说:“这又不是先生你向人要求的,是别人献给你的,你为什么不受?”曾子说:“我听说,接受别人馈赠的人就会害怕得罪馈赠者,给了人家东西的人,就会对受东西的人显露骄色;那么,就算国君赏赐我土地而不对我显露一点骄色,但我能不因此害怕得罪他吗?”曾子最终还是没有接受。
《君子之风》高考复习资料
瑞安二中《论语(选读)》高考复习资料之五:君子之风一、复习目标:(1)背诵并理解重要语录。
(2)理解孔子积极倡导并身体力行的君子自我修养的具体内容和要求。
(3)正确理解孔子的义利观。
二、【课文梳理】1.君子之风:君子的修养——质与文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7。
6)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
(15.18)孔子心目中的“君子”必须具备的品质,包括道、德、仁、义(义以为质)、礼、信等为核心的政治、道德素质及掌握“六艺”的知识技能素质。
2.“质”的具体体现⑴讲究诚信,坚守道义—-仁义与生命,孔子的生死观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15.9)以生命捍卫仁义,不以个人利益为重。
⑵见利思义--义与利,孔子的义利观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4.16)孔子说“君子喻于义”,是指“见利思义",反对见利忘义,并不反对正当的求利。
⑶安贫乐道,乐以忘忧-—乐与忧,孔子的富贵观、苦乐观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6。
11)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7。
16)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7。
19)孔子过着安贫乐道的生活,有着乐以忘忧的心境.看重的不是物质生活的快乐,而是在追求真理过程中产生的快乐。
“忘食”“忘忧"“忘老”,完美体现了孔子积极乐观的精神面貌。
⑷动静相宜——仁与智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6.23)仁厚的人安于义理,仁慈宽容而不易冲动,性情好静就像山一样稳重不迂;有智慧的人通晓事理,反应敏捷而又思想活跃,性情好动就像水不停地流一样。
⑸心胸广阔,意志坚毅——君子的使命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8.7)君子把实现仁作为自己的责任,奋斗终身,死而后已。
3。
“文”的具体体现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4.“文”与“质”的关系——文质兼美文犹质也,质犹文也。
论语选读之君子之风ppt课件
的三十邻人后逃往鲁国,临行声言不
做卿相不还家。此后,他求学于儒家
大师曾子,又因母丧不归,被注重孝
道的老师逐出。求官若渴的吴起便横
心在乱世走从军之途,悉心攻读兵法,
并在齐军来攻伐时谒见鲁君献策请缨。
他因岳父家是齐国名门且有恩于己,
不受鲁国信任,便不顾亲情道义斩下
妻子首级,换来鲁君封他为将统军抗
齐,不过由此也留下千古骂名。
没有达不到的地方。指什么 事都干得出来。后多含贬义。
君子守则四:不可患得患失。
24
吴起身处群雄争霸的战国初期,出生
于常受强邻欺凌的弱邦卫国,家境又
由富庶走向败落,这一存在环境造就
他求强争功却又狭偏易狂的心理。他
自幼聪颖好学,成年为出仕而送礼活
动耗尽家财,结果一官未得反受同乡
讥笑。吴起由此狂怒,竟杀非议自己
22
君子不可为之事——
23
(17•15) 子曰:“鄙夫可与事君也与哉?其未
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
无所不至矣。”
鄙夫 事君
庸俗浅薄的人 侍奉
患得患失
未得到时,担心不能得到; 既得到时,又担心失去。
患得之 担心
形容一昧担心得失,斤斤 计较个人的利害。
既得之 已经
无所不至
苟患失之 如果
讨论:
对于义与利的关系,你是如何看待的?你觉得 市场经济时代应树立怎样的义利观?
9
以韩非子为代表的法家的价值观,完全 是功利主义的。他们崇尚竞争、崇尚实力, 否定道德和文化教育的价值。这种主张可 以一时达到富国强兵之效,它把人们追求 势利而引发的竞争和冲突合法化、绝对化, 毒害了人们的思想,破坏了人际关系,败 坏了社会风气,从长远来说,会给社会造 成很大危害。战国时期的秦国就是这样。 在今天,还有不少商人、企业家昧着良心、 不顾消费者生命健康赚钱。
高考语文《论语》十大思想内涵之《君子之风》
《论语》十大思想内涵之《君子之风》君子之风——高尚的道德修养[内涵解读]1.君子之风君子之风即儒家心目中的“君子”必须具备的品质,包括以“道”“德”“礼”“义”“信”等为核心的政治、道德素质及“六艺”的知识技能。
具体有正确处理“利”与“义”的关系,能以生命捍卫仁义,不以个人利益为重,不以非正当手段去追求富贵名利,重视个人修养,追求内涵与外表的统一,等等。
这些品质对我们今天重视个人的修养、追求完美人格有借鉴意义。
2.“浮云”的比喻义(《〈论语〉选读》“课文解读”第1题)用“浮云”来比喻,形象地表明孔子的富贵金钱观。
正当的富贵、金钱是人们凭借创造得来的,用不正当手段谋得的富贵、金钱是可耻的,而且终有被暴露、清算的一天。
《红楼梦》中用《好了歌》来形象阐明金钱、富贵对人生来说犹如“过眼烟云”。
杜甫的《丹青引》中写道:“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
”3.孔子的“义利观”与韩非子的“义利观”(《〈论语〉选读》“课文解读”第3题)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他反对见利忘义,但并不反对以正当手段求利。
孔子认为利要服从义,要重义轻利。
可见孔子倡导诚信经商。
后来的儒家走向另一个极端,产生了讳言利、排斥利的倾向,如董仲舒就主张“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
排斥个人私利,会打消生产者的积极性,不利于社会发展。
以韩非子为代表的法家的价值观,完全是功利主义的。
他们崇尚竞争、崇尚实力,否定道德和文化教育的价值。
这种主张可以一时达到富国强兵之效,它把人们追求势利而引发的竞争和冲突合法化、绝对化,毒害了人们的思想,破坏了人际关系,败坏了社会风气,从长远来说,会给社会造成很大危害。
战国时期的秦国就是这样。
理想的价值观应该是义利统一观。
4.“仁者”和“知者”孔子所说的“仁者”和“知者”不是一般的人,而是那些有修养的“君子”。
孔子希望人们能做到“知”与“仁”,只有具备了这些品质,才能适应当时社会的要求。
以山水形容仁者、智者,形象生动而深刻。
《论语》选读06《君子之风》注译评
《论语》选读06《君子之风》注译评语文版《论语》选读电子课文《论语》选读06《君子之风》注译评【原文】子曰:“志于道,据于德(1),依于仁,游于艺(2)。
”(7•6)【注释】(1)德:旧注云:德者,得也。
能把道贯彻到自己心中而不失掉就叫德。
(2)艺:艺指孔子教授学生的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都是日常所用。
【译文】孔子说:“以道为志向,以德为根据,以仁为凭藉,活动于(礼、乐等)六艺的范围之中。
”【评析】《礼记•学记》曾说:“不兴其艺,不能乐学。
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
夫然,故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及而信其道,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也。
”这个解释阐明了这里所谓的“游于艺”的意思。
孔子培养学生,就是以仁、德为纲领,以六艺为基本,使学生能够得到全面均衡的发展。
【原文】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
君子哉!”(15•18)【译文】孔子说:“君子以义作为根本,用礼加以推行,用谦逊的语言来表达,用忠诚的态度来完成,这就是君子了。
”【原文】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15•9)【译文】孔子说:“志士仁人,没有贪生怕死而损害仁的,只有牺牲自己的性命来成全仁的。
”【评析】“杀身成仁”被近现代以来某些人加以解释和利用后,似乎已经成了贬义词。
其实,我们认真、深入地去理解孔子所说的这段话,主要谈了他的生死观是以“仁”为最高原则的。
生命对每个人来讲都是十分宝贵的,但还有比生命更可宝贵的,那就是“仁”。
“杀身成仁”,就是要人们在生死关头宁可舍弃自己的生命也要保全“仁”。
自古以来,它激励着多少仁人志士为国家和民族的生死存亡而抛头颅洒热血,谱写了一首首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
【原文】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4•16)【译文】孔子说:“君子明白大义,小人只知道小利。
”【评析】“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是孔子学说中对后世影响较大的一句话,被人们传说。
这就明确提出了义利问题。
论语选读之君子之风第1讲
授课:光老师
词句疏通
1.68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 质彬彬,然后君子。” (《论语·雍也》)
词句疏通
1.68 子曰:“ 胜 则 ,文胜质则 。文 质 ,然后君子。” (《论语·雍也》)
词句疏通
1.68 子曰:“ 胜 则 ,文胜质则 。文 质 ,然后君子。” (《论语·雍也》)
六艺 : 礼、乐、射、御、书、数 六种日常所需技能。
词句疏通
7•6 子曰:“志 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 。”
词句疏通
7•6 子曰:“志 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 。”
仁德
六艺
志向
课后作业:
1.整理课堂笔记; 2.读熟讲过的章节,完成论语金点练1。
词句疏通
7.38 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
词句疏通
7.38 子温 厉,威 不猛,恭 安。
词句疏通
7.38 子温 厉,威 不猛,恭而安。
词句疏通
7.38 子温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 艺。”
词句疏通
7•6 子曰:“志 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 。”
词句疏通
12.8棘子成曰:“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 子贡曰:“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 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鞟犹犬羊之鞟。”
词句疏通
12.8棘子成曰:“君子 而已矣,何以 ?” 子贡曰:“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 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 犹犬羊之鞟。”
词句疏通
12.8棘子成曰:“君子 而已矣,何以 ?” 子贡曰:“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 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 犹犬羊之鞟。”
高中语文《论语》选读六 君子之风
话题链接——知行合一形神俱佳1.教材赏悟在孔子心目中,行义是人生的最高价值,“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在贫富与道义发生矛盾时,他宁可受穷也不会放弃道义。
君子依义而行,因而“坦荡荡”,小人唯利是图,则“长戚戚”。
君子既要重视内在品质德行的修养,还要注重外在形式的得体合礼。
君子之风在儒家学说中的核心是“诗、书、礼、乐”,孔子把自己治世治国的理念与修身养性紧密结合起来。
2.名句赏记◆君子暇豫则思义,小人暇豫则思邪。
——阮子◆君子务知大者远者,小人务知小者近者。
——《左传》◆君子有终生之忧,无一朝之患也。
——《孟子》◆君子乐得其道,小人乐得其欲。
——《礼记》◆君子祸至不惧,福至不喜。
——《史记》◆君子得时如水,小人得时如火。
——刘向◆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诸葛亮◆君子扬人之善,小人扬人之恶。
——吴兢◆君子量不极,胸吞百川流。
——孟郊◆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
——欧阳修◆君子挟才以为善,小人挟才以为恶。
——《资治通鉴》◆君子之游世也以德,故不患乎无位;小人之游世也以势利,故患得患失,无所不为。
——胡宏◆君子之为利,利人;小人之为利,利己。
——方孝孺◆君子浩然之气,不胜其大;小人自满之气,不胜其小。
——薛萱◆君子之心不胜其小,而气量涵益一世。
——金缨3.典例赏析曾参不受鲁君邑原文:曾子衣敝衣以耕,鲁君使人往贻邑焉,曰:“请以此修衣。
”曾子不受。
反,复往,又不受。
使者曰:“先生非求于人,人则献之,奚为不受?”曾子曰:“臣闻之,受人者畏人,予人者骄人;纵子有赐,不我骄也,我能勿畏乎?”终不受。
孔子闻之曰:“参之言,足以全其节也。
”译文:曾子穿着很破旧的衣服在耕田,鲁国的国君派人要封送给他一大片土地,说:“请先生用封地内的财富来买一些好衣服吧。
”曾子坚决不受。
那人回去,又再送来,曾子还是不接受。
使者说:“这又不是先生你向人要求的,是别人献给你的,你为什么不受?”曾子说:“我听说,接受别人馈赠的人就会害怕得罪馈赠者,给了人家东西的人,就会对受东西的人显露骄色;那么,就算国君赏赐我土地而不对我显露一点骄色,但我能不因此害怕得罪他吗?”曾子最终还是没有接受。
论语:君子之风
文天祥临刑时衣带诏上写着:“孔 曰成仁,孟曰取义。唯其义尽,所以仁 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 几无愧。” ——(《宋史· 文天祥 传》)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4•16) 喻:懂得,知道。
晋· 范宁说:“弃货利而晓仁义,则为 君子;晓货利而弃仁义,则为小人。”
• 孔子认为,利要服从义,要重义轻利,他的 义指服从等级秩序的道德。一味追求个人利 益,就会犯上作乱,破坏等级秩序,所以, 把追求个人利益的人视为小人。 • 经过后代儒家的发展,这种思想就变成义与 利尖锐对立、非此即彼的义利观。(4.16)
小结:
孔子眼中的“君子”
孔子心目中的“君子”必须具备的品质,包 括“道”、“德”、“仁”、“义”、“礼”、 “信”等为核心的政治、道德素质及掌握“六艺” 的知识技能素质。具体又有能正确处理“利”与 “义”的关系,能以生命捍卫仁义,不以个人利 益为重,不以非正当手段去追求富贵名利,重视 个人修养,追求内涵与外表的统一等。
《君子之风》
2、如何真正理解颜渊和孔子的“乐” ? 乐,并非以箪食、瓢饮、在陋巷或疏食、 饮水、曲肱枕之而乐,乐是因为作为君 子能够坚守自己心中的信念——道义, 而不以贫累其心、改其乐。
《君子之风》
君子喻于义,小人呢?
利
《君子之风》
小人求什么利?
生命、财富、权位……
《君子之风》
探究:君子可以获利吗?
南怀瑾认为这句应该这样读:“子 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知者乐,水。’ 知者的快乐, 就像水一样,悠然安详,永远是活泼泼 的。 ‘仁者乐,山。’仁者之乐,像山一 样,崇高、伟大、宁静。”
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7•38)
「评析」 这是孔子的学生对孔子的赞扬。 孔子认为人有各种欲与情,这是顺因 自然的,但人所有的情感与欲求,都 必须合乎“中和”的原则。“厉”、 “猛”等都有些“过”,而“不及” 同样是不可取的。孔子的这些情感与 实际表现,可以说正是符合中庸原则 的
语文版选修《论语选读—君子之风》.ppt
关于“君子” ❖1、本来是就人的政治地位来说。
上层阶级的人称为“君子”------有位者 下层阶级的人称为“小人”------无位者
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 使也。”
有地位的人学礼乐之道就会爱人,卑贱的 人学礼乐之道就容易使唤。
关于“君子”
❖2、就道德品质说
有德者称为“君子” 无德者称为“小人”
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见曰: “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 穷斯滥矣。”
孔子在陈国断了粮,跟随的人都饿病了,不能起身。子路 愤愤不平地见孔子说:“难道君子也有穷困的时候吗?” 孔子说:“君 子安守穷困,小人穷困便会胡作非为。”
这两个名词的意义的变化,标志着在当时 社会大变动中阶级力量对比的变化。奴隶主贵 族们不能专凭其政治地位高而受人尊敬;一般 的人亦不专因为政治地位低而受人轻视。政治 地位低而道德品质高的人,也可以称为“君 子”;政治地位高而道德品质低的人也可以称 为“小人”,孔丘的时代正是处于“君子”和 “小人”这两个意义新旧并用的时代。《论语》 中保存了这两个名词的新旧意义。
孔子在此倡不至,表示极大蔑视。
孔子在本章里对那些一心想当官的人斥为 鄙夫,这种人在没有得到官位时总担心得不到, 一旦得到又怕失去。为此,他就会不择手段去 做任何事情,以至于不惜危害群体,危害他人。 这种人在现实生活中也是司空见惯的。孔子对 之表示了极大的蔑视。当然,这种人是不会有 什么好的结局的。
本章叙述子贡矫正棘成子的偏见,阐明文采和 本质,形式与内容同样重要。这里是讲表里一 致的问题。棘子成认为作为君子只要有好的品 质就可以了,不须外表的文采。但子贡反对这 种说法。他的意思是,良好的本质应当有适当 的表现形式,否则,本质再好,也无法显现出 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君子之风》(重点版)一、核心解读:君子一词在孔子以前的文献如《尚书》《诗经》中就已提及。
它最初的涵义是指大夫以上的当权者,当时并无明显的人格特征。
孔子借用了这一称谓,并赋予它新的内涵,使之成为儒家培养人才的规范标准,成为儒家的理想人格。
在《论语》中前后总共有一百多处提及“君子”。
那么,到底什么样的人才能称为君子?什么是君子的风范呢?纵观全文,可以归结为一句话,那就是“文”和“质”兼美。
所谓“文”就是外在的行为表现,所谓“质”就是内在的道德修养。
先说“质”。
具体要求有:一要坚守道义,讲求诚信。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甚至“杀身以成仁”。
二要见利思义,视不义之富贵犹如浮云。
三要安贫乐道,乐以忘忧。
做到不耻恶衣恶食;不患得患失,不忧不惑不惧。
四要心胸广大,意志坚毅。
君子不可以不弘毅,当自强不息。
再说“文”。
要行为有礼,态度谦逊。
孔子自己身体力行,他“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这就是“文”的杰出代表。
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从孔子的这句话可知,君子之道有三个最重要的特质,那就是仁、智、勇。
与君子相对的便是小人。
小人贪生怕死,贪图享乐,见利忘义,患得患失。
孔子将这种人斥为鄙夫,认为这种人为了个人的利益,什么手段都用得出来,不可与其共事。
二、名句填空:01·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
”★02·君子喻于义,。
★03·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
贤哉,回也!★04·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
不义而富且贵,。
”★05·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
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
”★06·知者乐水,。
知者动,。
,仁者寿。
”★07·曾子曰:“,任重而道远。
,不亦重乎?,不亦远乎?”★08·子曰:“志于道,,依于仁,。
”09·子曰:“鄙夫可与事君也与哉?其未得之也,;既得之,。
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
”10·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知者,勇者。
”子贡曰:“夫子自道也。
”三、字词注音:孙.以出之(xùn)恶.衣恶食(è)曲肱.而枕(gōng)知者乐.水(yào)鄙.夫(bǐ)仁者乐.山(yào)驷.不及舌(sì)虎豹之鞟.(kuò)何以文为.(wéi)一箪.食(dān)四、实词整理:1、通假字:(1)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
孙=逊,谦逊(2)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知者动,仁者静。
知者乐,仁者寿。
知=智,智慧(3)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女=汝,你2、词类活用:(1)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耻:意动用法,以……为耻(2)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饭:名作动,吃。
枕:意动,以…为枕3、一词多义:喻(1)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喻:懂得,明白(2)王好战,请以战喻。
喻:作比喻游(1)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游:广泛涉略(2)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
游:结交,交游足(1)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足:值得(2)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足:富足奚(1)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奚:为什么(2)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奚:什么(3)晨门曰:“奚自?”奚:哪里乐(1)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乐:喜好(2)知者乐,仁者寿。
乐:快乐(3)三年不为乐,乐必崩。
乐:礼乐文(1)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文:文饰(2)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文:完善,完美(3)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文:文化典籍(4)小人之过也必文。
文:掩饰(5)越人断发文身。
文:在皮肤上刺绘花纹图形(6)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
文:文化传统4、从下列句子中提取成语,并解释:(1)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志士仁人:有德行、有志向、为理想而献身的人——杀身成仁:为了成全仁德,可以不顾自己的生命。
现指为维护正义或崇高的理想而牺牲生命。
(2)鄙夫可与事君也与哉?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
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
——患得患失:忧虑爵位的得失。
后引申为一味担心得失,斤斤计较个人的利害——无所不至:指什么坏事都做得出来。
(3)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箪食瓢饮:用箪盛饭吃,用瓢舀水喝。
形容读书人安于贫穷的清高生活。
——不堪其忧:不能忍受那样的愁苦。
——不改其乐:不改变自有的快乐。
指处于困苦的境况仍然很快乐。
(4)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曲肱而枕:枕着弯曲的胳膊睡。
形容人生活恬淡,无忧无虑。
——富贵浮云:不义而富贵,对于我就象浮云那样轻漂。
比喻把金钱、地位看得很轻。
(5)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发愤忘食:努力学习或工作,连吃饭都忘了。
形容十分勤奋。
——乐以忘忧:由于快乐而忘记了忧愁。
——不知老之将至:不知道老年即将来临。
形容人专心工作,心怀愉快,忘掉自己的衰老。
(6)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知者动,仁者静。
知者乐,仁者寿。
——乐山乐水:有人喜爱山,有人喜爱水。
比喻各人的爱好不同。
(7)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任重道远:担子很重,路很遥远。
比喻责任重大,要经历长期的奋斗。
——死而后已:死了之后才停止。
形容为完成一种责任而奋斗终身。
(8)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
文犹质也,质犹文也。
虎豹之鞟犹犬羊之鞟。
——驷不及舌:驷:古时由四匹马拉的车;舌:指说的话。
一句话说出口,四匹马拉的车也追不回。
比喻一句话说出来,再也无法收回。
五、虚词整理:而(1)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而:表转折,却(2)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而:表修饰,连接状语(3)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而:表转折,却(4)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而:表递进,而且(5)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
而:表并列,并且之(1)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2)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3)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
之:代词,它以(1)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以:介词,把;用(2)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以:来,连词为(1)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为:句末语气词,呢(2)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
为:,动词,作为六、特殊句式:(1)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
介词宾语前置(2)贤哉,回也!主谓倒装句(3)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主谓倒装句(4)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介词宾语前置七、翻译句子:(1)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
——君子做事以符合道义为根本,依照礼节实行它,用谦逊的语言说出它,用诚实的态度完成它。
这样才算君子呀!(2)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读书人立志于追求正道,却以穿得不好吃得不好为耻辱,这样的人就不值得和他谈论什么了。
(3)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君子只要本质好就行了,哪里用得着文饰呢?(4)驷不及舌。
文犹质也,质犹文也。
——四匹马也追不回说出的话。
文饰如同本质一样重要,本质如同文饰一样重要。
(5)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
——孔子温和而严肃,威严而不凶猛,庄重而安详。
八、思考题:(一)阅读《论语》中的几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
君子哉!”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曾子曰:“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终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1、综合上述5段材料说说在传统儒家看来,作为一个优秀的人应具有哪些素养?2、你认为这些素养中哪种最重要?为什么?3、请谈谈你对最后一句话的理解。
【答案】1、应具有如下素养:坚守正道,仁爱忠信,谦逊有礼,心胸开阔,意志坚毅,博学多才。
2、任选一种,言之有理即可。
3、作为士人必须要有开阔的胸襟和坚毅的意志。
因为把实行仁德作为自己终身的使命,任务重大而路途遥远,如没有宽阔的胸襟和坚忍不拔的意志,必然难以做到。
这句话体现了儒家积极入世、自强不息的人生态度和崇高远大的人生理想,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
(二)阅读《论语》中的两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①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
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②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③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
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1、“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请谈谈你对“浮云”这一喻体的理解。
2、这三章主要表现了孔子怎样的思想和心境?3、孔子和颜回这对师徒俩都能安于清贫,但是清贫本身并非可乐之事。
宋代理学大师程颐程颢两兄弟曾经求学于周敦颐,周敦颐教程氏兄弟“寻孔颜乐处,所乐何事”,孔子和颜回到底因何而乐呢?请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1、浮云可使人联想起多种比喻义,如:①聚散无常,比喻富贵短暂如过眼烟云;②云在天上,高不可及,比喻富贵与自己无关;③浮云至清至淡,比喻富贵乃身外之物,无足轻重。
2、安贫乐道、不慕富贵的思想;发愤忘食、乐以忘忧的心境。
3、能扣住“乐在仁德”,言之成理即可。
示例:孔颜之乐,乐在仁德。
孔子和颜回都把人格的提升和道德的完善视为毕生最大的追求。
凡是有利于仁德完善之事,则乐而为之;凡是有损于仁德成就之事,则弃而绝之。
生活中的种种坎坷逆境、拂心之事,孔颜视之为进德修行的砥石,自然不怨不恨,泰然处之。
正是源于这样的知见和修养,所以孔子在陈蔡之厄中,依旧能弦歌不绝,讲学不辍;颜回身处陋巷,箪食瓢饮,依然能不改其乐。
因为,困境有助于铸就仁德,乐处逆境方显仁者本色。
(三)阅读《论语》中的两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 (4.16)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 (7.16)子曰:“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
”1.孔子认为君子的“义利观”是怎样的?请加以概括。
(2分)2.现代社会是商品经济社会,我们不能回避利益问题。
你认为君子的“义利观”对我们现代人有什么指导意义?(3分)【答案】1、重义轻利,见利思义;追求财富符合道义,不符合道义的财富不去追求。
2、在商品经济社会,会出现金钱至上的拜金主义的思想及片面追求经济利益的现象,但面对金钱、财富,我们要“义”字当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