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小说与影视揭示的不同主题
《活着》小说文本与电影作品之间主题表达的比较分析
《活着》小说与电影作品之间主题表达的差异分析姓名:陈艳专业班级:08汉语言文学1班学号:080504011113摘要:余华的小说《活着》发表后得到多方好评,使它成为20世纪90年代重要的小说之一。
1994年,小说《活着》由张艺谋导演改编成同名电影,葛优、巩俐主演,并且获得多个奖项。
然而,小说和电影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创作方式和表现形式不同,所以两种艺术形式对同一主题的阐释必然有差异。
同一个“活着”,余华和张艺谋给读者观众呈现出它的不同。
关键词:活着;小说与电影;忍耐;希望;比较一、小说《活着》主题:为活着本身而活着;忍耐小说《活着》由福贵徐徐道来他的苦难人生,福贵年轻时因家里富裕常年在外赌博,最后把家产全部输光,福贵爹也被他气死,剩下的一家老小跟着他开始过上贫穷的生活,接着在以后的几十年里,随着年龄增长福贵的人生呈现出不断减缩的情景,家里七口人在他眼前相继死去,还有和他有关联的其他生命也陆续消失。
与他相关的人和物随着岁月的流逝都远离了他。
这些事物的离去使福贵一个人孤独留在世上,不禁让人思考他活着的支柱是什么。
从作品看,通常的理解福贵没有活着的支撑,反而有很多选择死亡的理由,他可以悲伤过度而死可以绝望而死,但是福贵选择了活着。
而且作为后死者他活得这么久。
学者季羡林对长寿有过这样的看法:“随着自己的年龄的增长,我现在越来越觉得,在人世间,后死者的处境是并不美妙的。
年岁越大,先他而走的亲友越多,怀念与悲思在他心中的积淀也就越来越厚,厚到令人难以承担的程度。
”福贵没有学者季羡林拥有的包括亲人、金钱、地位、名誉等可以寄托精神的生活动力,季羡林对自己后死的情况尚且感到孤独空虚而难以承担,福贵这种普通后死者晚年的凄凉则更是难以言语,有时悲切凄凉之感会让人感到死亡比活着更好,赤条条的福贵寻死的理由有很多,但是作品里福贵却选择顽强乐观地活着。
他把死去的亲人深深地记在脑子里,常常唤他们出来和他做伴。
然而这种回忆并非他活着的理由,不过是为了舒缓浓重的寂寥。
电影活着与小说的区别
电影《活着》与小说《活着》内容上的区别:1.背景。
余华写的是一个发生在从民国一直到文革的论证绝望的不存在的故事,而张艺谋所演绎出来的却是一个发生在从民国一直到文革的关于绝望的故事。
2.道具符号。
张艺谋在影片中最主要的道具符号不是张艺谋反复让观众欣赏的皮影,而是一个普通的木箱——用来放置皮影的木箱。
这个容易被观众忽视的道具符号指代家庭概念的含蓄用意,直到影片的结尾才引起观众的重视。
3.电影对小说历史寓意的视觉化改造。
小说《活着》从细微之处讲述生活中的事件及给予这个家庭如何的影响,影片在拟写的叙述之中展开喻意的层面呈现历史言说的真相。
影片中明确的人物特征、事件、视觉图像,成为中国现象,或中国情况的象征、寓言,具有普遍意义。
4.结构上的不同。
小说有一个双重叙事结构,叙事者是在听一个老人的回忆,这个结构也加强了“省事”的意味。
而在张的电影当中,这个双重叙事结构被取消。
不好评判那种更加高明,因为影片对于故事的沉痛从容的叙述,本身也可以起到这个作用。
5.人物命运不同。
小小的有庆死于1958年,在家珍深深的自责和春生的愧疚中,观众不自觉地将眼光投向了那个时代,投向了巨大的历史的反讽式的叙述中,没有人会不感觉到辛酸,这些善良又懦弱轻信的人们在时代中的痛苦。
有庆死掉了,他没有睡过一次好觉,他是那么机灵和可爱。
沉默的凤霞死于1967年,死于难产,也死于时代。
死于一家被护士学校的红卫兵小将夺权的医院。
她是幸福的,又是不幸的,她应该和二喜有平凡朴实却幸福的家的。
为了她的顺利生产,万二喜从牛棚里提出来了一个已经三天没有吃饭的“反动学术权威”王斌教授,这之后有了许多的如果,如果福贵没有给王教授买那么多馒头,王教授就不会撑着,如果家珍没有主张给撑着的王教授喝开水,王教授就可以救下来凤霞,如果福贵可以留意一下王教授……如果……还有无数个如果,可是凤霞终于死了,死于产后大出血。
当红卫兵小将(她们还只是孩子)惊慌失措地寻找“反动学术权威”时,观众欣慰地看到了人性的火花。
活着的小说与电影的对比
摘要《活着》是余华小说的经典作品,也是20世纪文学的骄傲。
本文就以此为例,就小说与电影在思想主题、人物塑造、叙事角度以及语言风格方面的差异进行比较分析,试图探究两者之间存在的异同点以及差异产生的原因,体会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所带来的不同感受。
关键词:《活着》电影小说文本对比分析Abstract"Living" is a classic work of Yu Hua's novels and a pride of 20th century literature. This article will use this as an example to compare and analyze the differences in the theme of the novels and characters, the shaping of characters, the narrative angles, and the language styles, trying to explore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and the causes of the differences, and experience different arts. Different feelings brought about by the form of expression.Key Words: “Alive" movie novel text comparative analysis目录一、电影与小说思想主题的对比 (2)(一)创作背景的差异 (2)(二)创作者各自思想的差异 (4)二、电影与小说中人物塑造的对比 (4)(一)人物性格塑造的对比 (5)(二)人物命运设置的对比 (4)三、电影与小说叙事角度的对比 (5)(一)叙事视角的差异 (5)(二)叙事方式的差异 (5)参考文献 (10)《活着》电影与小说对比分析余华所著的长篇小说《活着》为我们讲述了徐福贵的人生和家庭不断经受着苦难折磨,到最后所有亲人都先后离他而去,仅剩下年老的他和一头老牛相依为命的故事,也标志着余华创作风格开始改变。
《活着》:从小说到电影
《活着》:从小说到电影【摘要】小说《活着》是一部经典文学作品,描绘了中国农村人民的苦难生活。
电影《活着》则是对这部小说的再现,通过银幕展示了小说中的故事。
本文将从小说《活着》的背景与主要内容、影响与意义开始,探讨小说如何影响和启发读者。
接着将分析电影《活着》的改编与表现,以及其对观众产生的影响与意义。
将比较小说和电影的异同之处,探讨它们各自的特点及表现形式。
通过对比小说和电影的传承与展示,可以看到文学与影视的交融之美,体会《活着》所传达的深刻情感和社会意义。
【关键词】小说《活着》、电影、影响、意义、改编、表现、传承、展示、文学、影视、异同、交融、美。
1. 引言1.1 电影作为文学作品《活着》的再现电影作为文学作品《活着》的再现,是一种将文字与画面相结合的艺术表现方式。
小说《活着》通过文字描述了一位农民的苦难生活,以及中国社会变革中人们面对命运的挣扎和抉择。
而电影《活着》则将这个感人的故事搬上了银幕,通过视听的形式展现出来,让观众更直观地感受到主人公的遭遇和情感。
通过电影的表现形式,观众可以更加生动地感受到小说中所描绘的场景和情感。
演员的表演、场景的布置、配乐的使用等方面都可以让观众更加身临其境地体验到故事的感染力和震撼力。
电影《活着》的再现不仅是对文字形象的复刻,更是一种对故事情节和人物内心的深度挖掘和再演绎。
通过电影《活着》,观众可以更全面地理解和感受到小说《活着》所要传达的主题和思想。
电影作为视听媒体,可以通过形象化的表现方式让主题更贴近人们的生活和情感,引发观众更深层次的共鸣和思考。
电影作为文学作品《活着》的再现,不仅是对原著的致敬和延续,更是对文学与影视艺术的融合与创新。
2. 正文2.1 小说《活着》的背景与主要内容《活着》是中国作家余华创作的长篇小说,于1993年出版。
小说描写了中国农村改革开放时期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的命运。
主人公福贵从富裕农民一家人到贫困潦倒,经历了家庭的破裂、亲人的离世、文化大革命的浩劫等一系列悲惨遭遇。
小说《活着》与电影《活着》的差异浅析
小说《活着》与电影《活着》的差异浅析细读余华的小说《活着》,细品张艺谋的电影《活着》,我们不难发现二者之间的些许差异,这种差异是余华和张艺谋两个不同领域的大家的身份决定的,也是小说文本和电影文本的性质与要求所决定的。
作为读者,都能感受到小说中充满着悲凉、苦闷、阴郁的色彩,而作为观众,则能感受到这种悲重色调被导演有意识地淡化了,相反有一种淡淡温情的亮色在影片中出现。
这种改变主要是通过以下几方面来完成的:(一)叙事角度的不同余华的《活着》采用的是第一人称叙事。
作品开始写“我”以一个民歌收集者的身份在充斥着阳光和知了的村舍田间游荡。
余华用一种轻盈、恣肆的语调描述“我”在乡间的所见所闻,充溢着快乐、美好与原生的活力。
然后“我”发现了福贵——小说的主人公,也是另一个叙述者。
于是福贵取代“我”走入读者的视线,作品的叙事者就在“我”与福贵之间灵活转换。
当然,更多的时候,少不更事的“我”只是一个忠实的倾听者,倾听福贵无比坎坷的一生。
在老人漫长而宁静的回述中,我们不仅体悟了福贵丧亲失子的剧痛,更看到福贵由一个嗜赌成性、毫不体恤父母妻儿的纨绔子弟如何在死亡与苦难的威压下,苏醒出人性中善良与慈爱的光辉,磨砺成柔韧与博大的襟怀。
他像一株挺立于深秋旷野中的老树,花叶尽凋,伤痕累累,却依然精神矍铄,空明澄净。
亲人离去的痛苦被最大限度地克制,代之以平和与宽容的回望。
而“我”在老人叙述间隙中的恰当插入,形成一种奇妙的“间离”效果,使读者超脱于福贵的悲情往事,达到对生命存在的哲学沉思。
在双重的叙事过程中,福贵穿越死亡与苦难后的坚韧与通达、智慧与诙谐拥有了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作品因此升华为一个关于生命存在的寓言故事。
而张艺谋的《活着》则从第三人称的角度来展示福贵一家的悲欢离合,将福贵及其家人的苦难悲欢细致入微地呈现在观众面前,追求原生态的生活真实,凸显的是底层民众生存的艰辛和伤痛,是荒谬现实对无辜生命的摧损,影片因此具有强烈的真实性、可观性与感染力。
《活着》:人生与命运的挣扎:余华小说与电影艺术的对比研究
《活着》:人生与命运的挣扎:余华小说与电影艺术的对比研究第一章:《活着》简介《活着》是中国作家余华创作的一部震撼人心的小说,于1992年出版。
故事以中国农村为背景,讲述了一个普通农民的一生经历。
小说以其真实而残酷的描写方式,深刻地表达了人生与命运的挣扎,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和思考。
第二章:小说与电影的对比2.1 故事情节的保留与改变小说《活着》以第一人称的叙事方式展现了主人公福贵的一生。
小说中,福贵经历了家庭的兴衰、战争的摧残、政治的迫害等一系列的挫折和磨难。
而电影《活着》将小说中的故事情节进行了一定的删减和改编,使得电影更加紧凑,突出了主题。
电影中,福贵的人生经历被简化,一些次要的情节被省略,但整体上保留了小说中的核心内容。
2.2 视觉艺术的表达小说《活着》以文字为媒介,通过描写细腻的场景和人物情感,让读者能够更深刻地感受到主人公的内心世界。
而电影《活着》则借助视觉艺术的手法,通过镜头语言和演员的表演来传达情感。
电影中的画面更加真实感人,给人以强烈的冲击力。
第三章:人生与命运的挣扎3.1 命运的无情与人生的尊严小说《活着》中,福贵经历了种种的不幸和困境,但他从未放弃对生活的希望和尊严。
他忍受着饥饿和虐待,不断寻找着生存的意义。
他对命运的抗争,展现了人性的坚强和勇敢。
电影《活着》中,福贵的坚韧和尊严同样被生动地展现出来,触动了观众的心灵。
3.2 人性的善与恶小说和电影中都有人性的善与恶的对比。
福贵的儿子作为一个官僚,贪婪自私,无视家庭的困境;而福贵的女儿则是一个慈爱的母亲,无私地为家庭付出。
小说和电影通过对不同人性的描写,引发了对人性的思考和反思。
第四章:余华小说与电影艺术的对比研究4.1 文学与电影的表达方式小说是一种纯粹的文字艺术,通过文字的表达来传递情感和思想。
小说可以更加深入地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展现细腻的情感变化。
而电影则是一种综合艺术,通过图像、声音和表演来传达情感和思想。
电影可以通过画面和音乐来营造氛围,给观众带来直观的感受。
活着小说电影赏析
活着小说与电影赏析《活着》,中国当代文学一部重要作品,《活着》,新中国电影史上难以忽略的“重要作品”。
从小说到电影的改编,从余华的写作到张艺谋的再创造,不一样的艺术形式渲染着不一样的精彩。
这不仅存在于表面两种艺术形式上的转变,更在于创作中起点与侧重点的不同,以及由此得出的种种差异。
一、从回忆到现实——叙事结构的不同刚进入电影时就能感觉到电影与小说的明显差异,小说中,作者的叙述角度是客观的,是以回忆与现实交替的双重叙述方式来展开的,整个叙述过程都是以冷静平淡的口吻来进行。
而电影的表现方式是主观介入的,对整个故事进行了重构,从诙谐、幽默的角度削减了苦难的沉痛。
为增强视觉效果,电影里多次以制造悬念的方式,让结局最后一刻出现。
作者余华的创作灵感来自于一种性格,在于小说中一切围绕着已经设定的人物性格出发,由此来选择故事。
性格的形成离不开岁月的磨难与积淀,因此小说里对事件叙述的具体时间地点是模糊的,我们能了解到的只是这个故事发生在一个南方的小村。
而电影里,导演看重的是“平常人的故事”,精彩的故事性才是电影的起点,再进而转入到人物性格的挖掘。
由于影片时长的限制,它更需要明确的时间和地点,才能使虚构的故事更加有声有色。
于是小说中模糊的时间感被展现的异常清晰,甚至上升到了时代的高度,从而支撑起人物性格的塑造。
二、从稻田到皮影——人物形象到主题思想的变化随着电影的发展,我们看到主人公性格,形象的变化。
小说里福贵性格直接,明了,有针对性,电影里,葛优塑造了一个聪明机灵,胆小怕事的小人物形象,人物性格非常鲜明。
福贵在从小说里种地的农民变成了变成了皮影戏艺人,人物角色的改变,预示了思想主题的改变。
小说里,福贵的亲人一个个都离他而去,命运的作弄构成了他苦难的一生。
众多不幸巧合的落在一个人的头上时淋漓尽致的呈现出宿命的味道, 这使故事本身带有很强的反思性,即对生命的意义和命运的考问。
在这样一个故事构架中, 我们对于生命所感受到的是, 人的祸与福, 荣与辱, 掌握在毫无道理可言的冥冥之中, 因此除了他的存在以外没有任何价值。
生命的坚韧与不屈《活着》的主题
生命的坚韧与不屈《活着》的主题《活着》是一部由余华创作的小说,通过讲述一个普通农民的生活经历,深刻揭示了生命的坚韧与不屈。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活着》的主题,展现生命的力量和对抗命运的决心。
第一部分:家庭的坚守小说中,主人公福贵是一个普通的农民,他的父亲福子是一位富甲一方的地主。
然而,在社会剧变的大背景下,地主家庭的命运也开始发生变化。
福子致力于保护自己的家族利益,坚守着对土地的执着。
他与妻子迎春经历了无数的艰难困苦,但他们从未放弃,继续努力护卫着家族的荣耀。
第二部分:个人的奋斗福贵作为家族的继承者,也经历了家庭的变故和个人的苦难。
在逆境中,他失去了亲人,失去了土地,失去了自由。
然而,福贵并没有因此而放弃,他用自己的力量和智慧艰难地生存下来。
他用尽一切努力来保护自己的家人,展现了生命的坚韧和不屈。
第三部分:友情的坚守在福贵的人生中,有一位最好的朋友叫做三儿。
他们两人从小一起长大,经历了许多艰难的岁月。
无论是生活还是困境,他们总是互相支持和帮助,一同面对一切困难。
他们的友情不仅是对生命的坚守,也是对人性温暖的证明。
第四部分:社会的不公小说中揭示了社会的不公和弱肉强食的现象。
无论是地主的残酷剥削,还是军阀混战带来的混乱,都让福贵和其他人陷入了痛苦的境地。
然而,他们从不向命运屈服,他们用力量和智慧去抵抗,展现了生命的真实和力量。
第五部分:对生命的反思与珍惜通过福贵经历的一切,他对生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他经历了亲人的离世、财产的丧失,他明白生命的可贵和脆弱。
他懂得了珍惜眼前的一切,对生活充满了感激之情。
在他的眼中,生命的坚韧是为了拥抱希望,为了追求更好的未来。
结论:《活着》这部作品通过讲述福贵的生活经历,深刻地揭示了生命的坚韧与不屈。
无论是家庭的坚守、个人的奋斗、友情的陪伴,还是对社会的反思,都展现了生命的力量。
在这个世界上,无论遭遇怎样的困难和挫折,我们都应该像福贵一样坚韧不屈,勇敢地面对并积极寻找生活中的希望,因为生命的美好正等待着我们去发现。
电影活着与小说的区别
电影《活着》与小说《活着》内容上的区别:1.背景。
余华写的是一个发生在从民国一直到文革的论证绝望的不存在的故事,而张艺谋所演绎出来的却是一个发生在从民国一直到文革的关于绝望的故事。
2.道具符号。
张艺谋在影片中最主要的道具符号不是张艺谋反复让观众欣赏的皮影,而是一个普通的木箱——用来放置皮影的木箱。
这个容易被观众忽视的道具符号指代家庭概念的含蓄用意,直到影片的结尾才引起观众的重视。
3.电影对小说历史寓意的视觉化改造。
小说《活着》从细微之处讲述生活中的事件及给予这个家庭如何的影响,影片在拟写的叙述之中展开喻意的层面呈现历史言说的真相。
影片中明确的人物特征、事件、视觉图像,成为中国现象,或中国情况的象征、寓言,具有普遍意义。
4.结构上的不同。
小说有一个双重叙事结构,叙事者是在听一个老人的回忆,这个结构也加强了“省事”的意味。
而在张的电影当中,这个双重叙事结构被取消。
不好评判那种更加高明,因为影片对于故事的沉痛从容的叙述,本身也可以起到这个作用。
5.人物命运不同。
小小的有庆死于1958 年,在家珍深深的自责和春生的愧疚中,观众不自觉地将眼光投向了那个时代,投向了巨大的历史的反讽式的叙述中,没有人会不感觉到辛酸,这些善良又懦弱轻信的人们在时代中的痛苦。
有庆死掉了,他没有睡过一次好觉,他是那么机灵和可爱。
沉默的凤霞死于 1967 年,死于难产,也死于时代。
死于一家被护士学校的红卫兵小将夺权的医院。
她是幸福的,又是不幸的,她应该和二喜有平凡朴实却幸福的家的。
为了她的顺利生产,万二喜从牛棚里提出来了一个已经三天没有吃饭的“反动学术权威”王斌教授,这之后有了许多的如果,如果福贵没有给王教授买那么多馒头,王教授就不会撑着,如果家珍没有主张给撑着的王教授喝开水,王教授就可以救下来凤霞,如果福贵可以留意一下王教授⋯⋯如果⋯⋯ 还有无数个如果,可是凤霞终于死了,死于产后大出血。
当红卫兵小将(她们还只是孩子)惊慌失措地寻找“反动学术权威”时,观众欣慰地看到了人性的火花。
分析电影《活着》与小说《活着》
《活着》有感余华的《活着》讲述的是中国四十年代至六十年代一个地主家庭发生的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对叫福贵和家珍的夫妻。
讲述的是纨绔子弟福贵由开始的吃喝玩乐,嗜赌如命,从解放前的富家子弟变成一穷二白的穷人,与在其妻子在困苦中争取生存的空间,经历解放后的大跃进,人民公社和文革一家人的经历。
这部电影中有很多的细节和剧情让我感悟颇多。
首先在影片的开头在那男主人公福贵尚未出场以皮影戏就作为开场白先期出现赌场的背景中,为人生如同一场皮影戏埋下了伏笔。
皮影戏和福贵在影幕上反复交相出现,我个人觉得这绝不是为了热闹和玩民俗的把戏,而是张艺谋准确无误地在向观众强调福贵就像那受人控制的皮偶一样,对自己的命运无可奈何。
影片前在福贵在输尽家产,为了生活,抛妻弃子,远离家乡,成了巡回皮影戏团的班主时,富贵的一生注定了身不由己,是命运的玩偶。
还有就是影片最令我感动的是福贵的妻子家珍对福贵的真诚的生死与共的爱情,在福贵家庭没落时,不离不弃,同呼吸共患难,以及对老人和孩子真诚的爱,有福同享,有难同担,这看似伟大的爱情其实同我们的父辈所经历过的和所拥有的爱情没有区别。
还有就是当上区长的春生倒车撞倒了墙,压死了她儿子有庆时,她曾对春生冷言冷语,怒目以待,“死活不让他进门”。
但当春生被判为走资派,妻子自杀,旁人疏远并划清界线被弄进牛棚,他不想活下去的时候,她说他还差徐家一条命,劝他不要自寻短见,好好活着。
人物的性格特征在影片中显然易见。
其实影片中还有很多的镜头都很让人感动。
我觉得文字影像化真的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这部电影与原著有不少的出入,一方面,小说有一个双重的叙事结构,叙事者是在听一个老人的回忆,这个结构加强了“省视”的意味,既是一个老人对自己一生的回顾,也是一个年青人,一个知识分子对历史的重述与反省。
在《电影》中,这种双重叙事结构被取消了,变成了传统的全知全能的叙事方式,来讲述福贵的一生。
但这种叙事方式,倒不见就不如小说。
虽然对历史的反省,没有通过结构来加以强调,但是影片对于故事的沉痛从容的叙述,本身能够起到这个作用。
《活着》――小说与电影的比较
《活着》――小说与电影的比较《活着》――小说与电影的比较摘录:余华是20 世纪中国先锋小说的代表,张艺谋则是先锋小说家的“杀手”。
他们两人各自用不同的手段演绎了《活着》。
从小说到电影,由个人创作到集体的作品,虽然小说《活着》和电影《活着》在精神气质上貌合神离,但依然存在着不同演绎方式的差异。
关键词:小说、电影、《活着》、不同、艺术表现小说《活着》与电影《活着》内容简介小说叙述的是地主少爷嗜赌成性,终于赌光了家业一贫如洗。
穷困之中的福贵因为母亲生病前去求医,没想到半路上被国民党部队抓了壮丁。
后被解放军所俘虏,回到家乡他才知道母亲已经去世,妻子家珍含辛茹苦带大了一双儿女,但女儿不幸变成了聋哑人,儿子机灵活泼……然而,真正的悲剧从此才开始渐次上演。
首先是儿子有庆输血时被抽空而死,然后是女儿凤霞生产时大出血而死,接着便是妻子家珍得了软骨病安然病死,然后是女婿二喜被水泥压死,最后是外孙子苦根饿后吃得太多被撑死。
福贵为他年轻时无所顾忌的胡闹和为所欲为不断付出沉重的代价,厄运的阴影一直追随他的脚步,残暴地夺走每一个与他有缘的人的生命,毫不怜惜,毫不同情,残忍到决绝的地步,直到逼迫得他自己毫无退路,成为一个深陷于孤独而无法自拔、只能与苦难为伴,与自己的象征——那头叫福贵的老牛相依为命了度残年。
每读一页,都让我们止不住泪湿双眼,因为生命里难得的温情将被一次次死亡撕扯得粉碎,只剩得老了的福贵伴随着一头老牛在阳光下回忆。
电影中,故事情节大致相同,只是张艺谋比较注重温情,大幅度地减少死亡人数,让妻子家珍、女婿万二喜及外孙馒头(苦根)活下来。
小说与电影的不同艺术表现首先是背景的不同。
小说中人物生活的背景是农村,而在电影中,人物始终生活在县城;小说中的福贵后来是一个贫困潦倒的农民,一家人以耕田为生,而电影中的福贵是一个以表演样板戏为生的城市人。
先锋派作家余华是以写暴力与苦难著称的。
余华只所以把人物生活的背景放在农村这个贫穷落后的边远地区,仿佛这样更能衬托出小说中人物的悲惨,而事实也却是这样。
《活着》的困境——小说与电影的探寻
《活着》的困境——小说与电影的探寻《活着》的困境——小说与电影的探寻《活着》是中国作家余华创作的一部著名小说,于1993年出版。
该小说以一个农民的一生为主线,通过描写主人公福贵经历的家庭悲剧、社会变革和人性困境,反映了中国近代历史背景下普通人物的生存状态。
2000年,该小说被导演陈凯歌搬上电影荧幕,成为一部引人深思的经典电影。
本文将在探讨小说与电影的异同点的基础上,深入剖析《活着》呈现的困境。
一、小说与电影的异同小说《活着》以人物思想、情感的描写为主,通过文字的力量表达人物的内心世界与命运的无奈。
以福贵的视角,读者得以深入感受到主人公的苦楚与悲哀。
而电影将福贵的一生用图像的形式展现,更多地通过动态画面和音频来呈现故事情节,加强了观众与故事的亲情感受。
电影《活着》在剧情上对原著做了一些改编,如增加了福贵和英二的亲情对话,丰富了角色人物的性格和情感。
同时,电影在表现细节方面进行了语言减少,更注重画面的视觉冲击力。
例如,片中用红砖压胸、脸上刺字等形象生动地表达了主人公内心的苦涩和无奈。
二、《活着》的困境《活着》似乎讲述着一个普通农民的命运,但却蕴含了丰富的哲理和对生命的思考。
小说和电影都突出了主人公福贵与时代的关系以及对家庭、社会困境的承受与应对。
首先,福贵作为个体与时代的关系是《活着》展示的一个重要问题。
小说中,福贵所处的时代正是中国的大时代变革,包括解放、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
福贵经历了社会环境的巨大变化,丧失了家庭成员,失去了土地和财产,随着时代的发展,他的境遇也不断发生变化。
而电影在表现上更注重外部因素对福贵命运的影响,如政策的变动、生产劳动等。
可见,福贵的命运几乎完全受制于时代的变迁和家庭的关系,他几乎没有主动改变自身命运的能力。
其次,福贵与家庭的关系也是《活着》所关注的一个重要主题。
小说和电影都通过家庭悲剧的揭示,展现了福贵在家庭困境中的挣扎与痛苦。
从与妻子小云的感情生活、儿子英二病重而脱离家庭的离去,到女儿的嫁妆被带走等等,福贵和他的家庭一直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抉择和挑战。
小说《活着》与电影《活着》艺术表现之比较
小说《活着》与电影《活着》艺术表现之比较小说《活着》与电影《活着》艺术表现之比较《活着》是作家余华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一部备受好评的小说。
不久后,这部小说被改编成电影《活着》并由导演张艺谋执导,成为中国电影的经典之作。
小说与电影在艺术表现上都具有独特之处,本文将对两者进行比较。
首先,小说《活着》以文字为媒介,运用丰富的语言表达,展现了生活的真实与残酷。
小说中通过详细的描写和人物的内心独白,使读者能够深入了解每个角色的情感和思想。
同时,小说中穿插了许多对社会现实和历史背景的思考,呈现了对人性的思考与探索。
通过余华独特的叙述风格和富有诗意的描写手法,小说打动了成千上万的读者,让人们从中感受到了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与此相比,电影《活着》通过画面、音乐、声音等多种元素来传达故事的情感和主题。
电影中,导演张艺谋运用了大量的镜头语言,将小说中的情节生动地呈现在观众面前。
影片的画面美学和表演技巧巧妙地展示了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并通过音乐的运用来增强观众的情感共鸣。
电影中的每一个细节都被精心策划和呈现,给观众带来了震撼的视觉和听觉体验。
其次,虽然小说和电影都以同样的故事为基础,但它们对于细节的刻画却有所不同。
小说《活着》通过文字的力量,深入细致地描述了主人公福贵的遭遇和人生的起伏变化。
小说以福贵的视角为中心,通过福贵在困境中的坚强和生活的磨难,将读者带入到一个个真实而沉重的场景中。
而电影《活着》则通过影像语言,更加简洁明了地展现了故事的发展。
电影中,导演通过各种视觉元素的运用,让观众一目了然地感受到主人公的命运的起伏,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最后,小说与电影对于主题的关注点也有所不同。
小说《活着》更多地关注人性的探索和对社会现实的反思。
小说通过福贵的经历,深刻揭示了社会动荡和家庭荣辱的细微变化对个人命运的影响,呈现了残酷的人生现实和人性的复杂性。
电影《活着》则更加关注生命的意义和个人情感的表达。
电影中,导演把重点放在了亲情、爱情和友情的展现上,通过画面和音乐的配合,将观众带入到一个温暖而感人的故事中。
《活着》_小说与电影叙事艺术之比较
《活着》:小说与电影叙事艺术之比较《活着》:小说与电影叙事艺术之比较导言:《活着》是于1993年出版的一部小说,作者是余华。
该小说以中国农民福贵的生命故事为背景,展现了中国近代历史中的苦难和变迁。
2003年,由于该小说的影响力和文学价值,导演张艺谋将其改编为同名电影,再次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本文将就《活着》的小说与电影进行比较,探讨两者在叙事艺术表达方面的差异和共通之处。
一、叙事结构小说《活着》采用了线性叙事结构,以福贵的视角,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来展现人物的成长、遭遇和命运转折。
整个故事通过对主人公生命中各个阶段的描写扩展,力求展示时代变迁对生活的影响。
而电影《活着》则采用了非线性叙事结构,通过闪回和镜头的跳跃,将福贵的经历与历史事件相交融,更加深入地展示了社会变革对个人命运的冲击。
二、画面表达小说《活着》以文字为媒介,通过对景物、人物内心活动和对话的描写帮助读者构建感性的画面。
小说中的描写往往更加细腻和深入,读者可以更好地感受到人物的情感和思想。
而电影《活着》则通过视觉形象的展示,借助演员的表演、场景的布置和摄影的技巧来构建观众的情感体验。
电影所呈现的画面更加直观、生动,能够更好地打动人的心灵。
三、角色刻画小说《活着》通过对福贵以及周围人物的描写,展现了各个人物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命运和个性特征。
小说通过对福贵内心活动的描写,更加深刻地展示了他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读者更好地理解主人公的行为和思想。
而电影《活着》则通过演员的表演和导演的引导来塑造角色形象。
电影往往通过演员的表情、动作和音效,更加直观地展示角色的性格和心理状态。
四、节奏与氛围小说《活着》以行文简洁、紧凑的风格为特点,通过章节的划分和叙述的抑扬顿挫来调节节奏感,营造出不同情节下的氛围。
小说中往往以福贵回顾过去为主线,穿插回忆和现实的描写,使读者同时感受到福贵的人生历程和内心感受。
而电影《活着》则通过镜头语言和音效来调节节奏感和氛围。
电影中的画面切换和音效的运用可以更好地表现时间变迁的流畅和压迫感,营造出观众更为直接的观影体验。
浅谈张艺谋电影《活着》与余华小说《活着》揭示的不同主题
改编不等于且不可能等于再现浅谈张艺谋电影《活着》与余华小说《活着》揭示的不同主题董二奎河南理工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中文2008级3班[摘要]文学作品与影视创作是两种不同的艺术样式。
文作品的材料是语言文字,影视的材料是视听形象。
从文学到影视是一个从抽象到具体的过程,从一种艺术形式转化成另一种,绝对的重现是不可能的。
阅读原著与欣赏以此为脚本拍摄的电影的感觉总是不一样的,很多时候是“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这是再自然不过的感觉了。
一部文学作品由抽象到具象或者说由平面到立体(观者由间接联想到直观感知),为什么就“变味儿”了呢?这里,我谨以《影视文学》课本中关于“改编原则”一节的论述为理论依据,以我喜欢的作家余华的小说《活着》同以此小说为脚本拍摄的张艺谋的电影《活着》两部艺术作品在主题方面(余华的《活着》与张艺谋的《活着》有诸多不同,在此,不一一赘述,仅选择其主要(核心)的不同点—主题来阐发)的不同为具体材料(例证)来粗浅地阐释(证明):“改编不等于且不可能等于再现”这条黄金定论。
由于本人的理论素养与实践经验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和提高,以下论述不免纰漏层出,望与姚老师和同学们奇文共赏,疑义相析。
[关键词]改编再现文学作品影视作品再创造基本观点:电影《活着》注重时代背景对个体生命的影响,小人物的命运在历史大潮中的不由自主;小说《活着》注重个体生命对命运的承受力和承受态度。
两者都关涉生命、命运的话题,但前者着眼于社会历史层面;后者更关注人性层面。
理论依据:改编不等于再现;改编是为了表达导演的意图,获得新的解释。
论证:以下将从内容、叙述方式、语言、创作风格等方面展开对比论述一、小同大异的内容小说名为《活着》,实为“死亡”的集合(父亲气极猝死,母亲想儿而逝,儿子抽血夭折,闺女难产离世,妻子抱病而亡,女婿工伤致命,外孙吃豆噎死等)。
作者几乎将主人公置之死地,富贵遭遇了世间所有的痛苦与绝望。
从此他的思想和情感凝固了,像“植物人”一样活着。
《活着》原著与电影改编
当谈原著与改编电影的比较时,通常第一时间想到的是二者的差别.(活着的改编淡化了小说的悲剧性)一.背景结构不同小说《活着》主人公福贵生活在南方的一个农村,是一个地道的农民,生存的依靠就是土地通过“土地”把农民的生存状态和农民对土地的细腻感情表达地非常完美。
背景放在农村这个贫穷落后的边远地区,仿佛这样更能衬托出小说中人物的悲惨。
电影《活着》福贵则是生活在北方的一个城镇,变成了一个以表演皮影戏为生的普通市民。
使得皮影戏成为贯穿始终的线索:(开始皮影是福贵的玩物——输光家产之后操起了皮影这一行当——被拉壮丁时,靠表演皮影戏使他远离战争的最前线—-靠着这箱皮影,福贵换回了一张全家人的“护身符”一解放军开的参加过革命的证明。
——皮影最终也没能保住,在文革破四旧中被付之一炬了。
——影片结尾,尘封的皮影箱被拿来装外孙馒头的小鸡,福贵一家人生活的希望再次被点燃。
)二、叙述方式不同小说是由“我"一一个民歌采集者的所见所闻展开故事情节的、小说采用了循环叙事的方式。
小说以“我"在夏日的阳光下听福贵老人讲述他的人生之旅起笔,归于黄昏时老人的故事终结。
而福贵老人的故事本身是也一个完整的回环。
这种循环的叙事方式,把整部小说串连了起来,同时在故事里面又有故事的循环,层层循环,增强了文学的艺术欣赏性。
(小说中,作者采用“无我的叙述方式”。
从“我”到富贵(小说开头,由“我”引出主人公富贵),又从富贵到“我”(结束全篇之目的),富贵异常平静地将自己悲惨的一生娓娓道来(从容地,很自然地述说);作者刻意排除主体对苦难人生作明确的价值评判和情感渗透,好像站在“非人间的立场",客观冷静地叙述人间的苦难。
小说中压抑灰色的笔触,使人几乎屏住呼吸视听。
)(另一种表达)电影删去了“我"这条线索,采用第一人称的方式来展示人物命运,使观众只能看到了一个完整的故事,进入身临其境的逼真状态。
而在张艺谋的电影里被改成仅仅从第三者的角度观看福贵的故事,看这一家人的悲欢离合.这样的直奔主题的安排让人觉得突兀,没有了艺术的欣赏性.删的目的是为了突出主题,使主要线索更加明晰。
浅析《活着》小说与电影
浅析《活着》小说与电影“活着,讲述着死亡的故事,却告诉着我们要如何活着。
”《活着》就是这样的一本书。
这部小说,以第一人称的叙述方法,用一种冷静、平常的笔调,娓娓叙说福贵老人并不平常的一生。
在讲述死亡故事的同时,也让读者思考面对各种困境,该怎么活下去。
余华用简洁明了且朴素的文字将老农福贵的人生搬上文学殿堂。
《活着》是福贵人生的记录,篇幅虽短,却能把福贵的一生写的淋漓尽致、活隐活现。
没有华丽的词藻,丰富多彩的语言,没有精心雕琢堆砌的文字,更没起伏跌落、层出不穷的情节。
有的只是浅显易懂的语句,平淡朴实的话语以平白无华的语言文字却能刻画富贵不平凡的一生。
富贵的一生可以说是多灾多难的。
因为一连串的死亡始终贯穿他的一生。
他身边的人一个个死去,而他却没那种“幸运”。
他只能活着,因为这是他的命运。
福贵的存在是一个时代的代表性人物,他代表的并不是一个人,而是在那个时代的普遍所有。
对福贵这些平凡人而言,人生本来就是如此:没有伟大的人生追求,他们从来就没有逃离过生存的底线;他们虽没有宗教、信仰等形而上的支撑,却在精神深处有着“对生命本源性的留恋和执着”。
他们一生所要做的不是与命运、苦难进行抗争、喊叫,更不是以死来证明其生的伟大;相反的,他们是无声无息地顺从、忍受,用“生---活着”来向死亡挑战。
他教会我们通过泪水去体会生活,用微笑来面对苦难,坚强的面对我们人生中的种种曲折。
人只要一天不死就得好好活着,因为“活着就是一切,活着就是胜利。
”文本最后,福贵与一头牛相依为命,怡然自乐,似乎是一种宁静平和,但透过这表面的背后我们应该看到的是对生活的无追求和绝望。
这是典型的黑色幽默,悲剧而变态,在苦难深处,反而不知为苦。
只有沉醉于苦痛,所有的伤口才会不药而愈。
然而电影的结局显得温和得多,凤霞死后,她的儿子取名为馒头,福贵和家珍带着二喜和馒头一起生活下去。
这样的处理使悲剧停留在一个适可而止、容易让人承受的范围之内,使观众的视角从纯粹的悲剧更多地转移到生命和历史的关系上。
《活着》小说与电影的异同大家谈
《活着》小说与电影的异同大家谈从余华的小说《活着》到张艺谋执导并改编的电影《活着》,都吸引了众多读者和观众的关注。
由于小说和电影不同的艺术表现手法以及两位艺术家不同的艺术追求,使得《活着》拥有了两种不同的艺术风格,进而产生差异性,同时也存在共同性。
不管是小说版还是电影版的《活着》,作家和导演都在讲述人如何承受生命中的苦难,讲述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
正如余华所说:“就是这篇《活着》,写人对苦难的承受能力,对世界乐观的态度。
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
”(《活着•前言》)从内容上来讲,小说以“我”为叙述者,在东游西逛中遇到了老人富贵,听他回忆了苦难而平淡的一生。
电影则以正叙的手法展现了富贵从40年代中期到70年代前后的生活经历。
我现在从叙述视角的转变、作品色调的变化、题旨风格的演变来对比分析《活着》的小说和电影,就二者的相同和不同之处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略解,并从整体角度上总结了它们各自的特色。
一、叙述视角的变化作为小说的《活着》,讲述的是“我”到农村收集民歌,遇到福贵老人,然后又以第一人称的方式让福贵老人自述一生的经历。
这时,虽然“我”也存在于作品中,但是对于福贵的人生,“我”只是一个冷静的旁观者,小说中也没有作者的主观情感,作者采取的是“对故事中的人物和事件的无动于衷或不动感情的态度”同时也是福楼拜所谓的“冷漠性”。
而小说改编成电影后,很显然导演张艺谋把“我”这个主体去掉了,直接把福贵推到银幕之前,用全知叙述的方式让观众从第三者的角度来看福贵一家的命运。
影片中也融入了导演自身强烈的感情色彩,通过黑白的色调、静态音的处理、悲凉的民族音乐来对于生离死别的场面渲染,显然让观众留下了不少眼泪。
这种变化同时显示出了余华和张艺谋的不同艺术追求,从小说中可以看出余华追求的是一种内心真实,这就是作家在《活着》前言中所说的:“一位真正的作家永远只为内心写作,只有内心才会真实地告诉他,他的自私、他的高尚是多么突出。
《2024年余华《活着》的版本改编与受难—救赎主题研究》范文
《余华《活着》的版本改编与受难—救赎主题研究》篇一一、引言余华的《活着》作为一部脍炙人口的长篇小说,通过深入地描写中国农村的变迁和人物命运,展现了人类生存的艰辛与坚韧。
自其问世以来,该作品不仅在文学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被改编为电影、电视剧等多种形式。
本文旨在探讨不同版本《活着》的改编及其所蕴含的受难—救赎主题。
二、《活着》原著及其受难主题《活着》以主人公福贵的人生经历为线索,通过对福贵家庭成员的生死离别、社会变迁的描绘,展现了人类在苦难面前的挣扎与生存。
小说中的受难主题主要体现在福贵一家人在苦难中相互扶持、勇敢面对生活的精神。
三、版本改编及其特点随着《活着》影响力的不断扩大,该作品被改编为多种形式,包括电影、电视剧等。
这些改编版本在保持原著精神内核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艺术表现手法进行了适当的调整和改变。
例如,电影版通过视觉元素的运用,将小说中的故事情节生动地展现出来;电视剧版则更加详细地描述了福贵一家的生活细节和人物关系。
四、受难—救赎主题在版本改编中的体现尽管版本各异,但《活着》中的受难—救赎主题在不同版本中均有体现。
电影版通过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将福贵一家人在苦难中的坚韧与勇敢展现得淋漓尽致;电视剧版则通过细腻的人物塑造和情节描绘,让观众更加深入地了解福贵一家的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
这些改编版本都突出了人类在苦难面前的坚强与救赎,表达了生命的价值与意义。
五、受难与救赎的关系分析在《活着》中,受难与救赎是紧密相连的主题。
福贵一家人在经历了一系列的苦难后,始终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和信念。
他们互相扶持、共同面对苦难,这种坚韧的精神正是救赎的体现。
在受难的过程中,福贵一家人的心灵得到了洗礼和升华,他们从苦难中汲取了力量和勇气,从而实现了内心的救赎。
六、结论通过对余华《活着》的不同版本改编及其受难—救赎主题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到人类在面对苦难时的坚韧与勇敢。
这些版本在保持原著精神内核的基础上,通过不同的艺术表现手法将这一主题生动地展现出来。
以《活着》为例分析影视剧本与文学作品之间的三个差异
以《活着》为例分析影视剧本与文学作品之间的三个差异以《活着》为例分析影视剧本与文学作品之间的三个差异影视剧本与文学作品之间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视听价值、镜头感、蒙太奇的思想。
《活着》是余华的一部小说,也是张艺谋根据小说改编的一部同名电影。
影视剧本与文学作品之间的差异在《活着》这部影片中也有相应的体现:一、视听价值(一)视觉1、在电影《活着》之中,中国的民间艺术皮影戏被引入,承担了视觉符号这一角色,在全剧的几个转折点都有涉及,皮影本身就有很强的艺术性和观赏性,而这一艺术与电影叙事的结合则大大增强的电影的观赏性和艺术感。
2、色调的恰到好处的运用。
张艺谋特别注重的色彩美学的表现,当然在《活着》里也不例外。
影片中中国红的运用也很多,不管是福贵富裕的时候还是后来的革命年代,红色都一一得到了彰显。
(二)听觉1、民俗音乐的运用。
无论是咿咿呀呀的二胡,哀伤绵延的笛音,还是磅礴高亢的秦腔唱腔,都达到了渲染气氛和反映环境,刻画人物心理,照应影片主题的作用。
使整部影片既具有独特的风情和韵味,又具有其特定的情感基调和艺术触感。
2、体现时代特色的歌曲的运用。
本片在听觉背景方面有一个很大的特点――与政治相关的两个片段:四十年代,五十年代,都有一个独特的方式来表达它的时代背景,即过渡时利用当时实新的革命歌曲过渡(比如大跃进时期的“社会主义好”),同时,几乎在整个过程中,在背景中都有广播的声音一直在讲述那时的相关政策。
这不得不说是导演独具匠心的一个运用,片中广播的声音并不是与镜头画面是同步对应关系,但是它却是向观众解释说明一个大的时代背景。
二、镜头感电影中战争场面使用大全景镜头,展示了场景史诗般的气魄,表达了在大的历史背景下人的渺小和无能为力。
而对于人物的表现则更多地使用特写,具体展现人物脸部的细部活动,刻画出人物的内心情感,有很强的感染力。
三、蒙太奇的思想电影中较多地运用了蒙太奇的思想。
如“四十年代”、“五十年代”、“六十年代”??来表现时间的变换,是连续蒙太奇的手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改编不等于且不可能等于再现浅谈张艺谋电影《活着》与余华小说《活着》揭示的不同主题[摘要]文学作品与影视创作是两种不同的艺术样式。
文作品的材料是语言文字,影视的材料是视听形象。
从文学到影视是一个从抽象到具体的过程,从一种艺术形式转化成另一种,绝对的重现是不可能的。
阅读原著与欣赏以此为脚本拍摄的电影的感觉总是不一样的,很多时候是“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这是再自然不过的感觉了。
一部文学作品由抽象到具象或者说由平面到立体(观者由间接联想到直观感知),为什么就“变味儿”了呢?这里,我谨以《影视文学》课本中关于“改编原则”一节的论述为理论依据,以我喜欢的作家余华的小说《活着》同以此小说为脚本拍摄的张艺谋的电影《活着》两部艺术作品在主题方面(余华的《活着》与张艺谋的《活着》有诸多不同,在此,不一一赘述,仅选择其主要(核心)的不同点—主题来阐发)的不同为具体材料(例证)来粗浅地阐释(证明):“改编不等于且不可能等于再现”这条黄金定论。
由于本人的理论素养与实践经验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和提高,以下论述不免纰漏层出,望与姚老师和同学们奇文共赏,疑义相析。
[关键词]改编再现文学作品影视作品再创造基本观点:电影《活着》注重时代背景对个体生命的影响,小人物的命运在历史大潮中的不由自主;小说《活着》注重个体生命对命运的承受力和承受态度。
两者都关涉生命、命运的话题,但前者着眼于社会历史层面;后者更关注人性层面。
理论依据:改编不等于再现;改编是为了表达导演的意图,获得新的解释。
论证:以下将从内容、叙述方式、语言、创作风格等方面展开对比论述一、小同大异的内容小说名为《活着》,实为“死亡”的集合(父亲气极猝死,母亲想儿而逝,儿子抽血夭折,闺女难产离世,妻子抱病而亡,女婿工伤致命,外孙吃豆噎死等)。
作者几乎将主人公置之死地,富贵遭遇了世间所有的痛苦与绝望。
从此他的思想和情感凝固了,像“植物人”一样活着。
生亦何欢,死亦何苦?老富贵最终“畜生”般的活着,行尸走肉一般。
在这里,希望和绝望已经没有任何区别,富贵只是静静地活着,不为别的什么,只是为了活着而活着。
电影《活着》中,张艺谋似乎“仁慈”了许多,其主人公的遭遇远远不如小说描述的那么悲惨。
这不仅是由于影片含量(时间)、技术、表现手法等客观因素的限制,更是由于作者与导演的创作意图、人生体验(感悟)等主观方面原因的不同造成的。
影片中虽时刻伴随着家破人亡的悲痛,但活着的希望始终绵延不断,特别是“大团圆”的结局(富贵一家经历无数的风风雨雨,终有三代四口人活了下来,享受着家庭的温馨和活着的幸福)。
电影《活着》中富贵既有失去之痛,更有活着的希望和动力;而小说《活着》已无所谓绝望与希望,富贵对死亡或者说活着已经是毫无知觉,就像是注射了麻药的病人对疼痛毫无感觉一样。
内容是作品主题的反应与表达。
只有更全面解读文本与影片内容,才能更深刻地认识和理解主题。
两部作品的内容可以说是小同大异。
也许只有经历过人世间一切悲欢离合,才会更接近生命的本真,才能确实理解“活着”。
我们可以说余华与张艺谋对“活着”理解的深度不同,但我认为更为准确的说法应该是:二者的视角不同,创作出发点不同。
二、叙述方式大相径庭小说中,作者采用“无我的叙述方式”。
从“我”到富贵(小说开头,由“我”引出主人公富贵),又从富贵到“我”(结束全篇之目的),富贵异常平静地将自己悲惨的一生娓娓道来(从容地,很自然地述说);作者刻意排除主体对苦难人生作明确的价值评判和情感渗透,好像站在“非人间的立场”,客观冷静地叙述人间的苦难。
小说中压抑灰色的笔触,使人几乎屏住呼吸视听。
当我稍想轻松些许,命运的打击波便接踵而至,整个社会在余华的笔下都集体痛苦麻木着。
电影删去了“我”这条线索,采用第一人称的方式来展示人物命运,使观众只能看到了一个完整的故事,进入身临其境的逼真状态。
影片通过字幕“四十年代”、“五十年代”、“六十年代”及“以后”直接表现上世纪中叶中国历史现状:解放战争、土地改革、人民公社、大跃进、文化大革命…历史给了影片和片中人物广阔的发挥空间,故事皆在历史背景下发展,人物的命运都与之息息相关。
余华用一种近乎冰冷的笔调叙说述说“活着”,超越了包括社会历史的一切。
而张艺谋就是从时代、社会的视角,述说个人在社会历史的大潮中身若浮萍,毫不由己。
三、言语视角与目的不同两者言语随都有平实、生活化的特点,但言语的视角与目不同。
小说语言平实、生活化,富于对生命、人性本真最朴素的表达。
如:“做牛耕田,做狗看家,做和尚化缘,做鸡报晓,做女人织布,哪只牛不耕田?这可是自古就有的道理,走呀,走呀。
”等等。
小说中对历史事件的描述只是描述而已,不曾透漏作者的主观评判。
电影中语言的政治历史色彩浓重,与布景、声音等配合,真实地再现了当时的社会。
不论是二喜对着毛爷爷头像义正严词地说“毛主席他老人家,我把徐凤霞同志接走了”,还是牛镇长一块钢铁三个炮弹的打法:“第一发炮弹打在蒋介石的床上,第二发炮弹打在蒋介石家的饭桌上,第三发炮弹打在蒋介石家的茅坑里。
”等都是对当时社会现状的一种还原。
再如“小鸡长大了就是鹅,鹅长大了就是羊,羊长大了就是牛”“牛之后了呢?”“牛之后就是共产主义了。
”等反应社会环境、历史事件的句子不胜枚举。
余华与张艺谋都描写社会历史,但其视角和目的不同。
余华是以超越时代社会的姿态冷静客观地描绘社会历史(可以说是为了描述历史而描述历史),其侧重点不在于社会历史对个人的影响;而张艺谋则是站在社会历史层面上临摹(再现)社会历史,其目的是再现历史,强调社会对个人的影响,有针砭时弊的意味。
张艺谋在《活着》中着重表象个人在社会中受限制,不自由;而余华则着眼于命运,展示了个体生命对命运的承受力。
四、创作风格(规律)不同作家的创作风格和规律对于我们理解其作品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作为先锋小说的领军人物余华并不是一名多产作家,他的作品以精致见长。
作品以纯净细密的叙述,打破日常的语言秩序,组织着一个自足的话语系统,并且以此为基点,建构起一个又一个奇异、怪诞、隐秘和残忍的独立于外部世界和真实的文本世界,实现了文本的真实,小说《活着》亦是如此。
我们不妨比照余华的其它作品,如《许三观卖血记》、《在细雨中呼喊》、《现实一种》、《兄弟》等,总是以怪诞、冷漠,甚至是接近残忍的方式,剖析生命、命运、人性等话题。
张艺谋是中国大陆“第五代导演”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以执导充满浓浓中国乡土情味的电影著称,艺术特点是细节的逼真和主题的浪漫互相映照。
纵观张导的作品,我们能看出明显的时代印记,艺谋总是试图真实再现当时社会。
因此,其作品中的主人公总是处在社会大潮中,免不了受社会的影响和制约。
这在《菊豆》、《大红灯笼高高挂》、《山楂树之恋》等作品都有反应,在《活着》中更是如此。
从余华和张艺谋的创作规律,我们可以洞察两部《活着》的不同,特别是在主题方面。
五、评论界的不同评价有评论家这样评价小说《活着》:“《活着》是繁花落尽一片萧瑟中对生命意义的终极关怀;富贵的命运昭示着人类苦苦追寻一切不过虚妄而已,结尾那个与富贵同行的老牛暗示一个另高贵的人难以接受的事实:其实人真的只是一种存在,它和万物一样并无意义。
追寻,探究的本质不过是一个大笑话而已。
”有评论家这样评价影片《活着》:“影片以中国内战和新中国成立后历次政治运动为经,男主人公富贵的一生为纬,反映了一代中国人的命运,用黑色幽默的方式对中国社会进行了嬉笑怒骂的讽刺和批判。
”从以上评述,我们不难看出两者在主题方面的差异。
六、作者个人对其作品的不同评价作者对其作品的评述,虽不能完全说明其创作意图,但却是我们了解作者,理解作品不容忽视的重点之一。
(文学作品一经发表就已是“身不由己”。
)正如余华在《活着》中文版自序中说:“就是这篇《活着》,写人对苦难的承受能力,对世界乐观的态度。
写作过程让我明白,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
我感到自己写下了高尚的作品。
”在《活着》韩文版自序中说:“作为一部作品,《活着》讲述了一个人和他命运之间的友情,这是最为感人的友情,因为他们互相感激,同时也互相仇恨;他们谁也无法抛弃对方,同时谁也没有理由抱怨对方。
”“我相信,《活着》还讲述了眼泪的宽广和丰富;讲述了绝望的不存在;讲述了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
”七、《活着》是张艺谋唯一一部遭禁播的影片在谈到影片《活着》在大陆禁播时张导说:“活着这部电影之所以敏感,就是因为谈到了近半个世纪中国几次重要的政治运动,比如说反右,比如炼钢铁大跃进,比如文革。
当年拍出来就放在这里通不过了,直到今天。
说一句额外的话,中国一直有审查制度,中国电影没有分级制度,所以中国上映的电影是8岁到80岁的都要看。
我们做导演的只是希望,随着中国的进一步国际化,审查制度未来会宽松。
中国有很多的好故事,审查制度宽松了,导演的空间也会大一些。
”我们不禁会问:为什么影片《活着》遭禁播,而小说《活着》却不仅“逍遥法外”、“披金戴银”呢?这纵然与“体制”脱不了干系,但这也从侧面说明了两者在主题表达方面的细微差别。
其实,张导只是真实地再现了当时的社会罢了。
而且,影片《活着》绝不会仅仅停留在社会批判层面。
改编归根到底是导演的再创造,是导演在对原著充分理解的基础上,通过影像赋予作品新的解释。
从客观方面来说,电影与文学作品在形式、解释手法等方面有诸多的不同;从主观方面来说,作者与导演在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等方面有很大的不同,读者和观众更是如此。
两部《活着》带给我太多的思考和感悟,这仅仅是开始,活着的脚步再继续……活着,在中华民族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它不是来自于叫喊,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
结尾语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我们切不可简单地用“好”、“坏”来评价文艺作品。
只要言之有理,即可是一家之言。
品评文艺作品如此,做人做事亦是如此。
这世上最辽阔的是大海,比大海更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辽阔的是人的胸怀。
致谢语感谢你姚君玲老师!您严谨求实的学术风格,开放包容的智者胸怀,跳跃立体的创新思维,使我获益良多。
在此,我对姚君玲老师表示我的衷心感谢!感谢黄会林、周星主编教材《影视文学》给我的理论指导与借鉴。
感谢我的合作伙伴梁海蛟、相丽敏以及所有给予我帮助与指导的同志们。
还要感谢百度搜索给我提供的海量信息。
参考资料[1]黄会林、周星主编教材《影视文学》[2]百度—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