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版教材分析必修三

合集下载

谈必修三教材分析——教材的价值[蔡杰]

谈必修三教材分析——教材的价值[蔡杰]

谈必修三教材分析——教材的价值[蔡杰]谈必修三教材分析——教材的价值《稳态与环境》是高中生物课程的三个必修模块之一。

正如课程标准所指出的:“必修模块选择的是生物科学的核心内容,同时也是现代生物科学发展最迅速、成果应用最广泛、与社会和个人生活关系最密切的领域。

所选内容能够帮助学生从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认识生命系统的物质和结构基础、发展和变化规律以及生命系统中各组分间的相互作用。

因此,必修模块对于提高全体高中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要搞好本模块的教学,首先应当深入理解本模块的意义和价值。

对教材的价值,课程标准在“课程设计思路”中,对本模块的意义和价值,作了如下简明的概括:本模块“有助于学生认识发生在生物体内部和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理解生命系统的稳态,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整体性;领悟系统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形成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课程标准在“内容标准”部分对本模块的意义和价值又作了进一步的阐述:“本模块选取有关生命活动的调节与稳态的知识,有助于学生理解生命活动的本质,了解系统分析的思想和方法,提高对生命系统与环境关系的认识,并为学生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念,形成生态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奠定基础。

”分析课程标准的上述表述,结合“具体内容标准”和教材内容可以看出,本模块内容在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都具有独特的教育价值。

1.在知识教育方面的价值对于本模块在知识教育方面的价值,还需要将本模块与另外两个必修模块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

必修模块“所选内容能够帮助学生从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认识生命系统的物质和结构基础、发展和变化规律以及生命系统中各组分间的相互作用”,这是课程标准对必修模块内容的知识教育价值所做的高度概括,它明确指出了在高中生物必修课中,学生的认知对象是生命系统──包括细胞、个体、群体、生态系统等各个层次;认知目标就是理解不同层次生命系统的物质和结构基础、发展和变化规律、各组分间的相互作用、系统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必修三第三单元教材分析及教法建议要点

必修三第三单元教材分析及教法建议要点





6、做点议论文文采训练。 《寡人之于国也》
《劝学》比喻说理、
排偶句式 《过秦论》、《师说》对比论证
经典的书籍躺在书店的一隅,无声而静默 地等待着人们的光顾。信手翻开一本本古 典诗词,经典的力量无声地抓住你的心灵: 岳飞的“八千里路云和月”是豪迈者的气 魄;李白的“天生我材必有用”是自信者 的不羁;_ _ _ _ ; _ _ _ _。…… 经典,在历史的长河中无声地流淌,用流 行所无法企及的宁静的力量熏陶渐染了一 代又一代人,用内在的魅力给予人们享受 与思考。 2007高考优秀作文《无声的经典》

让初中生出国留学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网络语言会不会冲击中国语言文化 应不应该对方言进行保护 大学生作保姆是就业观的进步还是人才贬 值。 人类应不应该克隆人 男女应不应该同时退休 教育的目的是不是为了追求个人的成功

1991年高考作文题: 某班开辩论会,一方的观点是“近墨者 黑”;一方的观点是“近墨者未必黑”。 请你选定一方,写一篇发言稿参加辩论。 要求:写成发言稿和议论文都可以。

对比论证: 不比不知道,一比全明了。一正一反形成鲜 明对比,增强了文字的说服力。


推荐欣赏:
1993年8月国际大专辩论会精彩辨
词。 正方:台湾大学队 反方:复旦大学队

人性本善 人性本恶
有条件可让学生展开辩论。
积累· 整合
让学生自己分六类归纳积累
一、通假字: 二、古今异义 三、词类活用 四、特殊句式: 五、常见虚实词: 六、出自本课沿用至今的成语
劝学
荀子
学不已弃恶从善圣心备 贵有恒聚沙成塔神明得
读读:自读-质疑-点拨正音 1、据义定音: 木直中zhòng 绳 (合乎) 其曲中规 2、注意通假字读音 ★则知zhì 明而行无过矣 通“智” (注释 无) 虽有yòu槁暴 君子生xì ng非异也 ★3、旧教材有注音,新教材无 砺lì 须臾yú 跬kuǐ 驽nú 锲qiè 螯áo 4、易读错 舆yú 蛟jiāo 骐qí 穴xué

高中地理必修三教材分析

高中地理必修三教材分析

第 二节
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
课标要求:以两个不同区域为例,比较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 区域差异 重点:掌握比较区域差异的基本方法 通过比较区域差异,探究区内整体性特征和区际间差异形成的 原因。以利于制订出适合本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方案。
教学建议:本节内容难度不大,可选出两个区域让学生自己 对比区域差异,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归纳对比区域差异的一 般方法。在此过程中,教师起辅助、较正作用。 为了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上,可以采用角色扮 演、模拟旅行等方法,对不同区域进行比较。
2.区域可持续发展
课 标 要 求 教 材 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存在的环境 第三单元第一 与发展问题 节黄土高原 以某流域为例,分析该流域开发的地理 第四单元第一 条件,了解该流域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 节以长江流域 以及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 为例 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农业生产的 第四单元第二 条件、布局特点和问题,了解农业持续 节 以东北地 发展的方法与途径 区为例 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能源和矿产资 第三单元第二 源的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节德国鲁尔区 以某经济发达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工 第四单元第三 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节珠江三角洲
“大庆”主题活动 1、让学生阅读活动中提供的文字材料,说明大庆的区 域发展可以分为哪几个阶段 (初期阶段、成长阶段、转型阶段) 2、让学生阅读插图,说明每幅图的主题 (1)“大庆油田石油产量的增长”说明大庆在全国油 田中的地位,佐证区域发展处于成长阶段 (2)大庆市及市区各产业占GDP比重,表明产业结构 不合理,过于单一。这也是区域发展需要转型的一个 理由 (3)通过阅读大庆市部分街道图(奋勇村、登峰村、 图强村、拥军村),间接了解大庆建设初期的艰辛及 我国工人阶级不怕困难的精神面貌

高中数学必修三教材分析

高中数学必修三教材分析

高中数学必修三教材分析必修3的主要内容:本书的主要内容是算法、统计和概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思想,算法思想和统计思想也是贯穿高中数学课程的重要的数学思想.第一章学生将在义务教育阶段初步感受算法思想的基础上,结合对具体数学实例的分析,体验程序框图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通过模仿、操作、探索,学习设计程序框图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算法的基本思想以及算法的重要性和有效性,发展有条理的思考与表达的能力,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第二章章主要介绍最基本的获取样本数据的方法,以及几种从样本数据中提取信息的统计方法,其中包括用样本估计总体分布、数字特征和线性回归等内容。

第三章包括以下内容:(1)随机事件的概率的统计定义,通过一些具体实例介绍概率的意义,概率的基本性质;(2)古典概型的特征及概率的计算公式;(3)几何概型的特征及概率的计算公式;(4)利用随机模拟的方法估计随机事件的概率。

全书分为三章,共36课时.具体内容是:第一章算法初步,12课时;第二章统计,16课时;第三章概率,8课时。

本模块的地位和内容:在本章模块中,学生学习算法初步,统计,概率的基本知识。

1.算法是数学及其应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计算机科学的重要基础。

随着现在信息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算法在科学技术,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并且益融入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

,算法思想已经成为现在人应具备的一中数学素养。

中学数学中的算法内容和其他内容是亲切联想在一起的,比如线性方程组的求解,数列的球何等。

具体来说,需要通过模仿,操作,探索,学习程序设计框图表达解决问题饿过程,体会算法的基本思想合含义,理解算法的基本结构和基本算法语句,并了解中国古代数学中的算法。

在本教科书中,首先通过实例明确了解算法的含义,然后结合具体算法介绍了算法的基本结构:循序,条件和循环,以及今本的算法语句,最后集中介绍了辗转相除法与更加损数,排序,进位制等典型的几个算法问题,力求表白算发的思想,培养学生的算法意识。

原创精品 历史必修三教材分析.doc

原创精品 历史必修三教材分析.doc

历史必修三教材分析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专题教学目标]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演变的主要脉络,掌握各个时期思想家的思想主张,认识各个历史阶段的思想文化特征。

培养收集、解读、分析历史材料的能力,提高知识的整合能力和多维度思考问题的能力。

借助古文知识和工具书,了解中国古代思想大师的著作并理解其思想主张;归纳儒学由兴到衰的发展变化过程,理清主要线索;查找资料认识传统思想文化对现实生活的影响。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树立以天下为己任的历史使命感;正确评价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并能够使之为现实服务。

[专题教学内容概览]本专题着重讲述从先秦到明末清初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演变的大体脉络。

春秋战国的社会大变革使我国思想界出现“百家争鸣”的文化盛况,诸子百家思想异彩纷呈。

其中儒家思想经孔子、孟子、荀子等思想家的创造和总结,较早进入了比较成熟的阶段。

虽然一度遭到秦初“焚书坑儒”的惨祸,但从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起,儒家思想逐渐被统治者确立为封建正统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主流。

魏晋南北朝和隋唐时期,官方儒学受到质疑,思想统治地位不断被削弱。

唐代中后期韩愈率先提出复兴儒学的主张,儒学批判地吸收道家、佛教思想,到宋代形成程朱理学。

当程朱理学被官方利用、逐渐丧失自身活力后,随着明末清初的社会剧变,思想文化领域再次出现活跃的局面,传统儒学的地位更加动摇,进入了总结和衰落时期。

[专题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重点:儒学从兴起到逐渐成为正统思想的历程。

中国思想文化在不同时期表现出的特征及其影响。

难点:如何认识文化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怎样系统评价中国传统思想。

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本课学习目标]掌握儒、道、法、墨四家学派思想特色及主张;理解观点间的争鸣与融合;理解百家争鸣局面的重要意义;提高阅读材料的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本课内容概览]所谓“百家”,就是指春秋战国这一社会变革时期众多的学派。

教材分析选必三3(二)

教材分析选必三3(二)

引言概述:教材分析选必三3(二)是一本适用于高中学生的重要教材,旨在提供对必修课程的深入理解和广泛知识覆盖。

本文将从教材的结构和内容、教材的教学目标、教材的编写原则、教材的教学策略以及教材的评价和使用等五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正文内容:一、教材的结构和内容1.教材的总体结构:介绍教材的整体结构,包括多少个模块和单元,以及每个模块和单元的概述。

2.教材的内容覆盖:详细介绍教材内容的广度和深度,包括涵盖的学科范围、核心知识点和重要概念等。

3.教材的章节安排:分析教材各个章节的安排和内在逻辑,并解释各章节之间的关联性。

二、教材的教学目标1.教材的知识目标:解释教材设计时考虑的知识点和目标,以及如何通过教材使学生掌握和应用这些知识。

2.教材的能力目标:阐述教材设计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哪些能力,如批判思维、解决问题能力等。

3.教材的情感目标:说明教材如何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如对科学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等。

三、教材的编写原则1.系统性与科学性:讲解教材采用的整体架构和逻辑,以及编写教材时注重的系统性和科学性。

2.教材的实用性:分析教材对实际生活和学习的指导作用,以及编写教材时注重实用性的意义。

3.教材的趣味性:探讨教材的趣味性设计,如何使学生对教材内容产生兴趣并主动参与学习。

四、教材的教学策略1.启发思考:说明教材如何通过问题引导和案例分析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欲望。

2.差异化教学:解释教材如何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采取差异化教学策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3.交互式教学:介绍教材中采用的互动性教学策略,如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等,以促进学生的参与和合作精神。

五、教材的评价和使用1.教师评价:分析教师如何评价教材的优劣,如是否符合教学大纲、是否能够满足学生需求等。

2.学生评价:考察学生对教材的反馈和评价,如对教材内容的理解程度、教材的难易程度等。

3.教材的有效使用:提供教师使用教材的有效方法和策略,以及如何根据不同教学环境和学生特点调整教材的使用方式。

必修三教材分析

必修三教材分析

必修三教材分析历史必修三属于思想文化模块,主要包括人们的精神生活、精神现象以及精神过程,着重反映人类社会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领域的发展进程及其重要内容。

前四个单元讲述的是中国古代主流思想演变、古代中国科技文化、西方人文精神发展、世界近代科技。

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本单元讲述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儒家思想的兴起、发展和演变的历史过程,主要内容包括春秋战国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孔子、孟子、荀子等思想家及儒家的思想形成;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宋明儒学思想的发展,明清儒学思想的发展。

在学习本单元前,对本单元的脉络进行一个总体概况,让学生头脑中有一个框架。

儒家思想的发展演变:春秋时期——产生战国时期——蔚然大宗秦——严重打击汉——主流魏晋——受到挑战宋明——新发展明清——批判继承第1课百家争鸣局面出现和早期儒家思想形成一、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历史背景是本课的一个重点,把握这一问题要注意结合必修一和必修二中政治、经济的内容来分析,让学生头脑中逐步树立起政治、经济、文化三者之间的关系体系。

通过分析总结出,百家争鸣出现的根本原因是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发生重大变革,具体原因是从经济上井田制变化、政治上分封制变化、阶级上阶层地位变化、文化上学在官府局面被打破几个方面来分析二、本课另一个重点知识是早期儒家思想形成,主要是把握儒家的三位代表人物的思想主张。

1、对于孔子的主张要特别强调其核心“仁”后世儒学家是如何继承和发展其思想的,可进行对比论述孟子:仁政,儒家思想开始与政治相结合荀子:仁义、王道,综合了法家和道家思想,使儒家思想更能适应社会需要(外儒内法)2、战国时期儒家思想已成为蔚然大宗,却没被统治者重视原因:(1)不符合社会发展趋势,当时,诸侯士大夫兴起,阶级关系已经发生变化,再说恢复周礼已经不合时宜(2(不利于天下争霸,儒家思想倡导爱人、为政以德,对醉心于争霸的诸侯来说没多少吸引力三、儒家思想的评价:1、积极:教育:有利于教育事业的发展仁:利于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也利于世界和平,共同发展德治:民本思想,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2、消极:束缚人们思想,不利于民主和科学思想发展,阻碍中国自然科学发展,促使形成保守、封闭的民族性格第2课儒家演变为我国封建社会长达两千多年正统思想这一课的关键点解决的是为什么是在汉武帝时期出现独尊儒术的局面西汉初用“道”,无为而治,主要是当时社会形势决定的(秦末战火频仍,社会经济破坏严重,汉初为了恢复生产和安定人心);汉武帝用“儒”也是当时出现了很多社会问题(汉武帝时,社会经济实力恢复和增强,但社会潜伏着危机:王国问题、土地兼并、匈奴为患等,这就要求加强中央集权,适应国家统一发展趋势)所以,治国方略、治国思想的选择是当时社会存在决定的。

必3教材分析

必3教材分析
非洲撒赫勒地区、原苏联垦 荒区(活动) 我国西双版纳雨林生态农业 (阅读) 我国内蒙古东部地区(阅读) 澳大利亚墨累-达令河(活 动)、俄罗斯伏尔加河(阅 读) 我国长三角、珠三角(活动) 我国长三角、全国其他地区 的城市化模式(活动) 我国西电东送工程(阅读)
区域农业 区域工业与城市 化 资源的跨区调配
农 业
水 文
生 物 土 壤 资 源
交 通
人 口 城 市 商 贸
1.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使学生理解荒漠化的 过程、成因,了解荒漠化的危害和荒漠化防治 的对策和措施。 2.以亚马孙雨林为例,使学生理解森林的重要 性,雨林破坏现状、原因及雨林保护的措施。
3.通过停止开发“北大荒”的案例,了解保 护湿地的重要性。
4.使学生学会区域环境问题的分析方法,逐 步树立正确的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
我的家乡怎样发展? 南水北调怎么调?
必修3教材分析(一、二单元 )
课程标准
第一章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1.了解区域的含义。 2.以两个不同区域为例,比较自然环境、人类活 动的区域差异。(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为例) 3.以某区域为例,比较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 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长江三角洲 为例)
高中地理教材还需要提供观察和认 识世界的独特地理视角
综合地看待问题,如揭示地理要素之 间的相互联系,区域自然与人文现象 之间的互动关系; ●动态地分析问题,如区域与区域之间 的人流、物流和信息流; ●用发展变化的眼光看待问题,如区位 因素的变化对区位选择的影响; ●把握分析问题的空间尺度。

地理的应用价值
我国东北地区 我国珠三角 我国西气东输工程
产业转移
东亚地区
地 1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理 3 “ 2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问 题 3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 研 用 究” 4 区域经济发展

高中地理_地理必修3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ppt

高中地理_地理必修3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ppt

第一单元 中国的区域差异
第二单元 中国的国土整治与 区域发展
第六单元 水土流失的治理
第七单元 荒漠化的防治 第八单元 河流的综合治理
第三单元 商品农业区域的开发 第九单元 能源基地建设 第四单元 农业低产区的治理 第十单元 交通运输的建设
原教材以中国为研究对象,案例偏重国土整治。 新教材以中国和世界为研究对象,案例从生态 — 资源 — 经济,丰富多样;区域从区内-区际
4)、各小组表述案例分析成果,并板书主要 结论 5)、引导学生发现三个案例中的共同点(如 分布地区、原因、措施)和差异性
2)、师生分析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产生的原因
3)、完成教材“活动”内容:非洲萨赫勒地区荒 漠化的自然、人为原因分析 4)、师生分析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 5)、完成教材“活动”内容:前苏联垦荒区的荒 漠化问题及防治措施
教学设计二 1)、展示一组荒漠化景观图片,学生思考什么是荒 漠化?有哪些表现? 2)、引导学生找出课本呈现的三个相关案例:我国 西北地区的荒漠化、非洲萨赫勒地区荒漠化、前苏 联垦荒区的荒漠化,全班同学依据个人兴趣自主选 择案例,自由组合成三个小组。 3)、各小组学生阅读教材呈现的资料,讨论、分析 案例。
本教材与7—9年级地理课程的教学内容 均以区域地理为主, 7—9年级地理课程主要是使学生了解区 域差异,接触区域学习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本教材则从更高的层次引导学生去认识 区域发展的基本问题,关注人地关系和区域 可持续发展策略。
4、与原选修2对比
原教材中关于区域内容 第五单元 山区农业资源的 开发
(2)、材料可以替换(适当运用当地材料) (3)、“思考”“活动”题等可以重新设计
三、教学建议
1、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认识区域差异

数学必修3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数学必修3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必修三教材剖析与教课建议广州执信中学张蜀青一、深刻理解编写企图是上好必修三的前提1.弄清《新课程》对各章的目标和要求算法是数学及其应用的重要构成部分,是计算科学的重要基础。

跟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快发展,算法在科学技术、社会发展中发挥着愈来愈大的作用,并日趋融入社会生活的很多方面,算法思想也正在成为一般公民的知识,成为现代人应具备的一种基本数学修养。

在“算法初步”一章中学生将学习算法的初步知识,并经过对详细算法事例的剖析,体验算法在解决问题中的重要作用,培育算法基本思想,提升逻辑思想能力,发展有条理地思虑与数学表达的能力。

同时学生还将领会算法在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认识以“算法”为基础的中国古代数学的绚烂成就。

“统计”一章主要介绍最基本的获得样本数据、提守信息的方法。

包含用样本预计整体散布、数字特色和线性回归等内容。

从义务教育阶段来看,统计知识的教课从小学到初中分三个阶段都要学习采集、整理、描绘和剖析数据等办理数据的基本方法,教课要求跟着学段的高升渐渐提升。

在义务教育阶段的统计与概率知识的基础上,本章经过实质问题,进一步介绍随机抽样、样本预计整体、线性回归的基本方法。

“概率”一章的教课目的是让学生认识随机现象与概率的意义,正确理解随机现象的不确立性及其频次的稳固性;认识频次与概率的关系与差别;理解古典概型、几何概型的基本特色及其公式,初步学会把一些实质问题化为古典概型;理解随机数的意义,能运用模拟方法预计概率;初步领会几何概型的意义;认识互斥事件的概率加法公式。

2.深刻领会各章的教课价值第一章算法高中数学的算法知识由以下部分构成:算法的看法,算法的三种表示和算法事例。

从横素来看:这里都内含着一条主线―――算法的基本逻辑构造,这是培育学生逻辑思想能力的时机,实质上对提升学生解题能力也大有利处。

比如:节算法看法中的例1:判断 7 和 35 能否为质数。

从数论角度看,学生都知道解决方法,即“用2~ 6 除 7,看能否能除尽” ,但这与“算法”的要求是不相同的,因为这里给出的解法要求“傻瓜化” ,也就是要给出明确、有限的步骤,并用计算机能“理解”的语言描绘出来。

高中数学(必修 3)教材分析

高中数学(必修 3)教材分析

算法 —— 流 程 图 —— 基本算法语句
—— 算法案例
统计
抽样方法
总 体 分 布 的估计 总体特征数的估计
线性回归方程
概率
随机事件—— 概率
古典概率 几何概型
事件和的 概率 (互斥事件)
二 “算法初步”的编写
有助意于图理性思考和思维能力的培养;
中国古代数学的特征是算法——实践; 算法是计算机科学的基础。
形与数
精确化
四 “概率” 的编写意图
统计思维与确定性思维 —— 概率与统计的联系
概率的实际意义
随机事件—— 概率
古典概率
等可能事件
几何概型
有限与无限
事件和的 概率 (互斥事件)
概率的运算
五 教学建议
高 中 数 学(必修 3)
——教材分析
必修1:集合;函数概念与基本初等函数 I
(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
必修2:立体几何初步;解析几何初步; 必修3:算法初步;统计;概率; 必修4:基本初等函数Ⅱ(三角函数);
平面向量;三角恒等变换;
必修5:解三角形;数列;不等式;
一 内容与结构
算 基本算法语句
顺选循 序、择、环
输 赋 条循 入出 值 件 环
—— 算法案例 —— 欣赏
三 “统计”的编写意图
统计思维与确定性思维 样本与总体 —— 特殊与一般
抽样方法
总 体 分 布 的估计 总体特征数的估计
线性回归方程
随分系 机、层、统
图、表、特征数
线性相关关系
合理性

必修3的教材分析

必修3的教材分析
第二章:掌握简单随机抽样常见的两种方法(抽签法、随机数表法)。正确理解系统抽样的概念,能够灵活应用系统抽样的方法解决统计问题。正确理解分层抽样的定义,灵活应用分层抽样抽取样本,并恰当的选择三种抽样方法解决现实生活中的抽样问题。会列频率分布表,画频率分布直方图。能利用频率颁布直方图估计总体的众数,中位数,平均数.体会样本数字特征具有随机性:通过收集现实问题中两个有关联变量的数据直观认识变量间的相关关系;利用散点图直观认识两个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
2.1随机抽样约5课时
2.2用样本估计总体约5课时
2.3变量间的相关关系约4课时
实习作业约1课时
小结约1课时




本章包括以下内容:(1)随机事件的概率的统计定义,通过一些具体实例介绍概率的意义,概率的基本性质;(2)古典概型的特征及概率的计算公式;(3)几何概型的特征及概率的计算公式;(4)利用随机模拟的方法估计随机事件的概率。
通过阅读中国古代数学中的算法案例,体会中国古代数学对世界数学发展的贡献。
第一节:算法与程序框图
算法的概念1课时;程序框图、算法的三种逻辑结构和框图表示3课时。
第二节:基本算法语句
赋值、输入和输出语句1课时;条件语句1课时;循环语句1课时。
第三节:算法案例
算法案例4课时;小结复习1课时。




本章主要介绍最基本的获取样本数据的方法,以及几种从样本数据中提取信息的统计方法,其中包括用样本估计总体分布、数字特征和线性回归等内容。
了解随机事件、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的概念;正确理解事件A出现的频率的意义;利用概率知识正确理解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用发现法教学,经历抛硬币试验获取数据的过程,归纳总结试验结果,发现规律,真正做到在探索中学习,在探索中提高;通过概念的提炼和小结的归纳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归纳能力。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和亲身试验来理解知识,体会数学知识与现实世界的联系;通过动手实验,培养学生的“做”数学的精神,享受“做”数学带来的成功喜悦。

重大版高中英语教材分(必修3)

重大版高中英语教材分(必修3)

重大版高中英语教材分析(必修3)西南大学外国语学院申劲松一、总体介绍重大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英语3》为2010年12月第2版,是在2005年1月第1版的基础上,根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教材使用情况的反馈,进行修订完善并出版发行的。

教材包括学生用书,同步阅读,同步评价手册,教师用书,词汇手册,录音带,多媒体教学课件等资源。

教材所配套的教辅资料比较全面,我们常用到的主要是前面提到的几种。

1.学生用书本册教材供高一年级下学期使用。

全书共分为3个模块(Module),每个模块分两个单元(Unit)和一个Challenging Yourself。

每一模块围绕同一主题内容展开,包括Looking Ahead, Getting Ready, Reading, Comprehending, Language Focus, Listening and Speaking, Writing,以及Further Reading几大板块。

每一单元提供了两篇阅读课文和大量的练习,这些练习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大意和训练听说读写能力。

2.教师用书教师用书中首先是“写给老师”,紧接着是前言、技能教学和单元教学建议等部分,除了简要介绍本册教材的基本理念、教学方法等外,还对教学环节本身提出了详细的指导性建议。

教师用书中有本学期的全部学习内容目次,准确地指出了每个模块的主题,语言功能,重点词汇,句型,语法,听说写作等,有利于教师清楚地把握整个学期的教学进度安排。

总体分析:主题:全书由三个与学生生活紧密相关的主题构成,即朋友和家庭、理想及目标和文学与艺术三个板快的内容。

话题:话题涉及到友谊、父母与子女关系、梦想、毅力、希望、艺术的魅力、诗歌的赏析等等。

功能:1) 询问建议、提供建议2)表达同意和不同意3)谈论意图4)提出建议5)约会6)表达好恶语法:1)现在分词的用法(I、II)2)主谓一致的用法(I、II、III)3)it的用法技能:听:通过对多种文体材料的听力理解训练,培养学生掌握一下听力技巧:1)在听前根据图画、关键词汇、问题、语境、所听材料中的关键片段等预测听力内容2)听懂大意并抓住主题3)抓住关键信息并适当记录4)听懂事物的发展顺序和逻辑关系5)抓住语段中的关键词,理解全段大意6)辨别说话人的语调,理解说话人的意图和态度7)从语篇中提取关键和所需的语言表达方式读:通过阅读多种文体材料,培养学生掌握一下阅读理解的技能和技巧:1)略读(skimming)2)寻读/跳读(scanning)3)细读(careful reading)4) 研读(study reading)5) 猜测词义(guessing the meanings of unknown words)6) 预测(predicting)7) 抓住事物发展的逻辑顺序8)找出并把握主题句9)归纳并推断(making conclusion and inference)10)分析长难句并准确理解11)从阅读材料中提取有用的语言表达方式12)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有效使用各种技能和技巧说:参见功能部分。

必修3教材分析

必修3教材分析

内容简介必修3的主要内容是生物个体的稳态及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稳态以及稳态的维持。

本章以人类所面临的环境问题开篇,通过生物多样性的丧失、物种灭绝速度的加快等问题,从而引导学生要关注环境、关爱生物。

本章还通过科学史上人类认识病毒的过程,介绍了科学探究的方法和一般过程。

既起到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又说明了科学探究的重要性。

因此,本章内容对于培养学生的能力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本册教科书的学习也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

必修本的3册书的第一章构成了一个体系,它们都是“生物科学和我们”。

而每一册的第一节“身边的生物科学”都分别提出了一个人类面临的问题:必修1的第一节提出的是健康问题,展望了基因诊断和基因治疗的前景;必修2的第一节提出的是粮食问题,联系了现代农业生物技术;必修3的第一节提出的是生物多样性的丧失问题,阐述了科学合理地保护动物的重要性。

而每一册的第二节“生物科学的学习过程”都从科学家的探索中提出了一个方法:必修1的科学实验方法、必修2的科学思维方法、必修3的科学探究方法。

因此,必修3的第一章不仅与必修1和必修2的第一章具有联系,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还是在它们基础上的深入和提高。

内容地位“生物科学和我们”是本教科书第一章的内容。

本册教科书主要内容是关于生物与环境、生物个体的稳态。

本章第一节提出了人类面临的问题:生物多样性丧失。

通过“积极思维”的活动,引导学生关注环境问题,关注身边的生物,学会科学合理地保护动物,关爱生命。

而要科学合理地保护动物,就需要学习生物科学知识,学习生物与环境,生物个体的稳态的知识。

如何学习呢?本章第二节以生物科学史上人类探索病毒的过程为例,概述了生物科学的学习过程。

本章对于本册教科书的学习既有激发学生探究兴趣的作用,又有指导学生学会学习生物科学的方法,尤其是掌握学习本册教科书内容的相关方法。

教学特点生物与环境的问题是学生面临的现实问题,学生有切实的体会,而解决这些问题又有待于生物科学的进步和人类环境保护意识与行动的增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Unit1 Friends and Friendship 单词friendshipenlargelargeviewofferculturedistantcomplainconfusedcasualclosecompanionbondsituationsituategreetingdelighteddelightdelightfuloutsiderlifelonglong-term短语at firstbe interested in doing sthin a very general waybase on/uponno longer/not…any moreout offade awayfor a whileby chancepick upleave offbe delighted in/delight inin a/the blink of an eyebark atdie ofheart attacksuffer from语法现在分词一.构成形式doing (特殊的略现在分词表示主动的或进行的动作二.时态与语态一般式doing 一般被动式being done 完成式having done 完成被动式having been done所有否定式都是在-ing前面加not 包括独立主格形式三.可作成分定语状语补语表语1.作定语单个分词作定语时放在所修饰名词前分词短语作定语时放在后并且名词与现在分词之间存有逻辑上的主谓关系这是区分现在分词作定语和动名词作定语的判断方法之一e.g. a running boythe girl standing there并且一般都可以转化为一个进行时的定语从句e.g. a boy who is runninga girl who is standing there注意1:分词的完成时不可作定语注意2:在message letter sign news notice等词后要用现在分词作定语不用过去分词这是考试的易错点注意3:某些现在分词作定语时已不再表示动作已经从分词变为了形容词词性eg. an interesting story an exciting match 这些也可以属于现在分词作定语但是不能转化为相应的定语从句但是可以有三级变化(原级比较级最高级和被某些副词如very 修饰2.作补语高中阶段只研究分词作宾补的情况不研究作主补的情况只有两类动词可以加现在分词作宾补1感官动词:see hear watch feel notice observe keep find listen to look at2使役动词:have get catch leave set值得注意的是:要想用现在分词来作宾补只能是用于这些词后但是并不代表这些动词后的宾补形式都要用现在分词(有些后面可以加不带to的不定式作宾补eg.I saw him singing now.Don't have the students studying all day.注意:宾语与作宾补的现在分词之间存在逻辑上的主谓关系即宾语是现在分词动作的发出者至于现在分词作主语补足语的情况只须知道上述动词的被动语态形式中的现在分词作的是主补即可无须深入3.作表语现在分词作表语的情况只适用于上述的现在分词做定语部分中的注意3 有三级变化可被副词修饰e.g.The story is interesting.The match is exciting.注意:表动作的现在分词不能作表语例如上面例子的变形A boy is running.这不是主系表而是主谓(其中助动词is与现在分词running和起来作谓语关于句子成分的语法内容有时间再为大家补充4.作状语作时间条件原因让步状语事要位于句首且与后面用逗号隔开能转换为一个相应的状语从句作结果方式伴随状语时要位于句尾且与前面用逗号隔开有时也可以不用注意分词作状语时的逻辑主语(即分词动作的发出者一般要与句中主语保持一致.〔这个是重点是考试和高考的常考点大家必须记住〕个人经验状语从句是万能的而分词作状语具有局限性当分词不能表示的时候可以用从句来做1作时间状语eg. Walking in the street, I saw him.当我在街上走时,我看到他了.可以转化为一个时间状语从句When/While I was walking in the street, I saw him.当我要表达正在进行的动作时我们可以在分词前面加上when/while那么上面的例句就可以改写为When/While walking in the street,I saw him.(其实有的时候也可以理解为时间状语从句中的省略但是不是时时成立的重新注意一下所给出的例子Walking in the street,I saw him.我是翻译成”当我在街上走时,我看到他了.”而不可以翻译为”当他在街上走时,他看到我了.”(这个是因为”分词作状语时其逻辑主语一般要与句中主语保持一致”但是有的同学问了那我要是想翻译成”当他在街上走时,我看到他了.”那应该怎么做那?可以用状语从句来做啊因为从句是万能的啊When/While he was walking in the street,I saw him.在这里在告诉大家另外的一个方法He walking in the street,I saw him.这是分词的独立主格形式我们以下会介绍在这里不需太理解.2作条件状语e.g. Working hard,you will succeed.3作原因状语e.g. Being ill,she stayed at home.注意being是常用来作原因状语的4作让步状语e.g. Having failed many times,he didn't lost heart.5作结果状语e.g. His friend died,leaving him a lot of money,6作方式状语e.g. Please answer the question using another way.7作伴随状语可以转化为一个并列句e.g. He is standing there,singing.学以致用1.Taking pictures___ very interesting.A. isB. areC. to beD. be2.______ the bad news made him cry.A. HearB. HeardC. HearingD. Is hearing3._____ a desert had always been a risk adventure.A. being crossedB. Having crossedC. CrossingD. To have crossed4.Before he came , I‟d finished _______ the whole book.A. to readB. to have readC. readingD. read5. I always enjoy ____ to popular music at night.A. to listenB. listeningC. that I can listenD. if I can listen6.We are considering ________ a trip around the island.A. take b. to take C. to be taking D. taking7.I hope you don‟t mind ____ at your newspaper.A. I lookB. my lookingC. I lookingD. my to look8.When a man‟s heart stops ______ , he dies.A. to beatB. beatingC. beatD. beaten9.I can‟t help _______ he is still alive.A. thinkingB. thinkC. to thinkD. thought of10.So far as I am concerned , I prefer reading ________ .A. than meatB. for joyC. instead of sleeping D to drinkingUnit 2 Parents and Children单词shadeshelterbranchsailtrunkbiteendlessendingunconditionalconditionalconditionretellforecasthearingnapchoplean短语go bygrow upchop offgo sailingshow upsince thenlean on/uponbe aware ofalong withbe angry with sb.feel like doing sth.graduate frombe engaged tobe marriedcover withfeel blue语法动名词定义:动名词是一种兼有动词和名词特征的非限定动词。

它可以支配宾语,也能被副词修饰。

动名词有时态和语态的变化。

解释:动词的ing形式如果是名词,这个词称动名词。

特征:动词原形+ing构成,具有名词,动词一些特征一、动名词的作用动名词具有名词的性质,因此在句中可以作主语、表语、宾语、定语等。

1、作主语二、动名词作主语与动词不定式作主语的比较动词不定式和动名词都可以用作主语。

在意义上相近。

但动名词多用来表示泛指或抽象动作,不定式多用来表示特指或具体动作。

3)在疑问句中,通常用动名词的复合结构,而不用不定式的复合结构作主语:Does your saying that mean anything to him? *Does for you to say that mean anything to him? 4)在“There be”句型中,只能用动名词,而不能用不定式作主语:There is no telling what will happen. It is impossible to tell what will happen.5)当句子中的主语和表语都是非限定动词时,要遵循前后一致的原则,主语和表语在形式上要求统一:Seeing is believing. *To see is to believe.2、作宾语(1作动词的宾语(2作介词的宾语We are thinking of making a new plan for the next term. 我们正考虑为下学期制定新的计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