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羧酸衍生物

合集下载

13-羧酸衍生物

13-羧酸衍生物

衍生物命名注意事项:
• 1 酰卤:首先正确叫出原羧酸的名称,改 成酰氯即可。 • 2 酸酐:准确叫出两个羧酸的名称,然后 再改成酸酐,相同羧酸的酸酐可以省略一 个。 • 3 酯:首先准确叫出羧酸的名称,然后准 确叫出醇的名称,最后定名为某酸某酯。 • 4 酰胺:先叫出N上的取代基,然后再叫出 羧酸名称,最后定名为酰胺。
酸性:
HCl > RCOOH > ROH > NH3
4~ 5 16~19 34
pKa: ~2.2
离去能力:Cl-> -OCOR> -OR’ > -NH2
∴活性:酰氯 > 酸酐> 酯 > 酰胺
(2) 酸碱理论:离去基团的难易 碱性越弱,越容易离去。离去基团L 的碱性由强到弱的次序:
Cl
> RCOO > RO > NH2
O C O
O C CH3
庚二酸单酰氯 6-氯甲酰基-己酸
O C O O C CH3
甲乙酸酐
O C O CH(CH3)2
COOEt
乙酸苯甲酸酐 混合酸酐命名:分别叫出 两个羧酸然后加” 酐” 。 O C OH 邻羟基苯甲酰苯胺 N-苯基邻羟基苯甲酰胺 NH
Cl 间氯苯甲酸异丙酯 3-氯苯甲酸异丙酯 COOCH3 对苯二甲酸甲乙酯
L
d
-
① p- 共轭使羰基碳上正电密度降低
R-C
使C-L具有部分双键性质 不利于酰基化反应发生
O p- -Cl <
期元素
-O-C-R
酰基是 吸电子基

-O-R' < -NH2
烃基是 斥电子基 电负性:
共轭的强度: 第三周
O>N
即酰氯的羰基碳最正。
∴活性:酰氯>酸酐>酯>酰胺

09-第十三章 羧酸衍生物.

09-第十三章 羧酸衍生物.

邻苯二甲酰亚胺钾
RX -KX
O NR O
NaOH H2O,
RNH2 +
COOCOO-
伯胺 (高纯度)
13.4.6.2 酰胺脱水
CONH2
P2O5 强热
CN + H O 2
CH2CH3 CH3CH2CH2CH2CHCONH2
SOCl2, 苯
CH2CH3 CH3CH2CH2CH2CHCN + H2O
13.4.6.3 Hofmann降解反应
乙腈
苯甲腈
丙烯腈
己二腈
3-甲基戊腈
13.1.3 酯
酯是按照形成它的酸和醇来命名的。
O CH3C OC2H5 O CH3
CH3COCH2CH2CHCH3
COOCH3
乙酸乙酯
乙酸异戊酯 (香蕉水)
苯甲酸甲酯
C OCH CH2 O
CH3CO OCH2 CH3CO OCH2 O
O
β-萘甲酸乙烯酯
乙二醇二乙酸酯
O R C NH2
Br2, NaOH
RNH2
少一个碳原子的伯胺
(CH3)3CCH2CONH2
Br2, NaOH
(CH3)3CCH2NH2
O C NH2
Br2, NaOH
NH2
回忆一下已学知识中有关降解 (减碳) 反应的内容有哪些?
课堂练习:p. 458
13.8、13.9
p.462 (七)
13.5 碳酸衍生物
丁二酰亚胺
己内酰胺
13.1.2 酸酐和腈
酸酐和腈的命名是由它们水解后所得的酸来命名的。
O O CH3COCCH3 O O CH3COCCH2CH3 O O O
乙酸酐

第十三章 羧 酸 衍 生 物

第十三章 羧 酸 衍 生 物

剧烈反应
O
=
(C H 3)3C C O O H 位阻大
SOCl2
(C H 3)3C C O C l
C6H5OH 吡 啶
(C H 3)3C C O C 6H5
O C
O
反应活性较差
应可用于从低沸点酯制备高沸点酯。如:
C H2 =C HC O O C 3 H + C H3(C H2)2C H2O H
b.p: 80.5℃ 低沸点酯
综上所述,羧酸衍生物的反应活性顺序为:
O X > R C O R C
R C
=
=
O O > R C
=
O > R C OR’
=
O NH2
醛/酮的活性介于酸酐和酯之间,其中醛的活性大于酮
=
⑴ 水解
特点: a.产物均有羧酸生成。 b.活性:酰卤
O R C Cl
剧烈反应
〉酸酐 〉酯 〉酰胺
+
H 2O
RCOOH+ HCl 2RCOOH RCOOH+ R'OH RCOOH+ NH4+
MgX
O + O O
H2O
COCH2CH2COOH H3CO
H3CO
⑶ 酯与格氏试剂的反应
+ R C= O R” R’MgX

R C O R” R’
R’MgX 醚
OR ”
R C R’
R R’ C OH
R R’ C R’
H3O
=
O
O MgX
Mg
X
O
+
O MgX
结构 R’ 对称的 叔醇
比较反应活性:
< R C R’ R C= O R”

有机化学 第十三章 羧酸衍生物

有机化学 第十三章 羧酸衍生物
2、中性的亲核试剂:
• 中性试剂进攻能力弱,需要在酸性条件下催化,脱HL分 子后再脱去H+:
O R C L OH H
+
OH L HNu R C HNu + L
OH R C Nu + LH
R C + OH
O Nu H
+
HL
R C +
R C
Nu
王鹏
山东科技大学 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13.3 羧酸衍生物的化学性质
+
(CH3)2CuLi
CH3CH CH3
C
CH3
王鹏
山东科技大学 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13.3 羧酸衍生物的化学性质
3、酸酐的反应:
• 打开酸酐的一个C-O键,生成羰基羧酸:
MgX
O + O O
H2O
COCH2CH2COOH H3CO
H3CO
• 注意:反应中需要酸酐过量,否则格式试剂将作为碱与 产物发生中和反应。

R C O R” R’ R’MgX

OR”
R C R’
R
H3O
+
R R’ C R’
=
R’ C OH
O
O MgX
X Mg
O
R’
O MgX
叔醇
王鹏
山东科技大学 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13.3 羧酸衍生物的化学性质
酯的反应特点:
• 反应难停留在酮的阶段,因为酮与格氏试剂的反应比酯 快。若空阻大、温度低、格氏试剂不足时才能停留在酮 阶段 • 甲酸酯与格氏试剂反应得对称的二级醇,是制对称醇的 好方法:
O R C NH2
+
Br2

有机化学第十三章羧酸衍生物总结

有机化学第十三章羧酸衍生物总结

反应活性较差
叔醇
吡啶
O C OC(CH3)3
不仅起催化作用 还可吸收产生的HCl
2) 酯交换:由低级醇酯制高级醇酯
= H+
CH2 CHCOOCH3 + CH3(CH2)2CH2OH
b.p: 80.5℃ 低沸点酯
= CH2 CHCOO(CH2)3CH3 + CH3OH
b.p: 145℃
b.p: 64.7℃
R C =O > X
=
R C =O
O RC
O
> R C =O > R C =O
OR′
NH2
第二步——取决于离去基团的离去能力。
基团的离去能力:
! 试解释之
X > RCOO > RO > NH2
碱性越小离去能力越强。
碱性强弱:
X < RCOO < RO < NH2
结论:
羧酸衍生物的反应活性顺序为
R C =O > X
== =
== =
O C O C4H9_ n
C OH
O
邻苯二甲酸单正丁酯
O CH3 C O CH2 CH3 C O CH2
O
乙二醇二乙酸酯
CH2OCOR CHOCOR'
甘油三酯:脂肪和油
CH2OCOR''
O
H3C
CH3
H3C
HO H3CH2CH
OH O
O
CH3
CH3 OH HO O
O O
N(CH3)2
青霉素 ( penicillin )
酸酐:两个羧酸名加“酐”字。
O
OO
OO
COC

第十三章羧酸衍生物ppt文档

第十三章羧酸衍生物ppt文档
一元羧酸与一元醇生成的酯,称为“某酸某酯”
O H3C C
O
乙酸甲酯
CH 3
CH3 O H2C= CC
O CH3
甲基丙烯酸甲酯
O H3C C
OCH 2CH 3
乙酸乙酯
O H3C C
O CH=C2 H
乙酸乙烯酯
内酯用希腊字母标明羟基的位置,酯前加 “内”字
γ-丁内酯
δ-戊内酯
二元羧酸与一元醇生成的酯,分为酸性酯和中性酯。
CONH2 Br2
NaOH H2O
COOH
NH2 COOH
减碳反应,制伯胺
反应历程:
O
OH
RC-NH + Br2
H
O
O
OH
RC-N Br
RC -N
Br
H
R N=C=O H2O
OH
RNH2 + CO32-
13.5 碳酸衍生物
HC O OH CC l Cl RC OOR
13.4.1 酰基上的亲核取代反应 三解(水解、氨解、醇解)
酰化剂:能够提供酰基的化合物称为酰化剂 常用酰卤、酸酐。
酰化反应:由酰化剂与含活泼氢的化合物 (如醇、酚、氨、胺、含α-H的酯、醛、酮等) 进行的反应称为酰化反应,也叫酰基转移反应。
酰化反应的应用
有机合成中保护易氧化的酚羟基和芳胺基
降低某些化合物的反应活性 (如制备酚、芳胺的单卤代化合物) 药物中引入酰基可改善疗效。
酰卤的三解
H2O
O
R C + R'OH
X
NH3
RCOOH + HX
O
RC
+ HX
O R'
O

有机化学第13章 羧酸衍生物

有机化学第13章  羧酸衍生物

35
另一方面,乙酰胺的水溶液能与氧化汞作用生成稳定的汞盐。
酰胺与金属钠在乙醚溶液中作用,也能生成钠盐,但它遇水即 分解。这些说明酰胺具有弱酸性。
O C NH C O
邻苯二甲酰亚胺
36
2.酰胺脱水
酰胺与强脱水剂共热或高温加热,则分子内脱水生成腈,这
是合成腈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常用的脱水剂有五氧化二磷和亚硫
10
IR:
11
酰卤的C=O伸缩振动在1815~1785cm-1区域有强吸收,其C—X
的面内弯曲振动在645 cm-1附近。
12
酸 酐的 C=O伸 缩 振动 吸 收 与其它 羰 基 化合物 明 显不 同 , 在 1850~1800cm-1和1780~1740 cm-1区域内有两个C=O伸缩振动的强 吸收峰。线型酸酐的高频峰强于低频峰,而环状酸酐则相反。酸酐
26
酰基化试剂中离去基团离去的难易,取决于离去基团(L)的碱 性。碱性愈弱,愈易离去。离去基团L的碱性由弱到强的次序是:
C1—<RCOO—<RO—<NH2—。因此氯原于是最容易离去的基团,
而氨基则是最难离去的基团。即酰氯是最活泼的酰基化试剂,而酰 胺是最弱者。 离去基团碱性的强弱,可从其共轭酸的酸性强弱得知(强酸的 共轭碱是弱碱):
酯的醇解亦称酯交换反应。例如:
21
腈的醇溶液和浓硫酸或盐酸共热,则发生醇解反应得到酯。 例如:
22
3.氨解
酰氯、酸酐和酯与氨或胺作用,都可以生成酰胺。例如:
23
N-未取代的酰胺与胺反应生成N-取代酰胺。例如:
以上这些反应对羧酸衍生物是发生了水解、醇解或氨解;但对 水、醇或氨则是发生了酰基化反应。酰氯、酸酐和酯都是酰基化试 剂,酰胺的酰化能力极弱,一般不用作酰基化试剂。

第13章羧酸衍生物

第13章羧酸衍生物

第十三章羧酸衍生物(carboxylic acid derivatives) §13.1羧酸衍生物的结构和命名§13.2羧酸衍生物的物理性质§13.3羧酸衍生物的化学性质§13.4羧酸衍生物的制备§13.5其它羧酸衍生物§13.6乙酰乙酸乙酯和丙二酸二乙酯R C OL L: 卤原子(X), 酰氧基( ), 烷氧基(-OR),氨基(-NH 2, -NHR, -NR 2) OCR O酸酐(carboxylic acid anhydrides)酰卤(acyl halides) 酯(esters)R C O XR C OO C ORR C O O RR C ONH 2R C ONHRR C ONR R酰胺R C N腈 (nitrile)§13-1 羧酸衍生物的结构和命名1、羧酸衍生物的结构羧酸衍生物的结构可以用通式表示为:R COL+R COL+R COL2、羧酸衍生物的命名酰卤—— 由相应羧酸的酰基和卤素组成。

乙酰氯对甲氧基苯甲酰氯苯甲酰溴可作为酰基的卤化物,在酰基名称后加卤素的名称。

2-溴丁酰溴p-CH 3OC 6H 4COClCH 3-C-Cl O-C-BrO CH 3CH 2CH-C-Br=O Br酰胺—— 由相应酸的酰基和“胺”组成它的名称。

若氮上有取代基,在烃基名称前加 N 标出。

CH 3-C-NH 2 -CONH 2 CH 2(CONH 2)2O-CONH 2 -CONH 2NH -C-C O O-CONH 2 CH 3-C-NHCH 2CH 3OH-C-NCH 3CH3O 乙酰胺 环己烷甲酰胺丙二酰胺苯甲酰胺N-乙基乙酰胺N,N -二甲基甲酰胺邻苯二甲酰亚胺邻苯二甲酰胺②混酐:二分子不同一元羧酸所得的酐叫混酐。

命名时,简单或低级酸在前,复杂或高级酸在后,再加上“酐”字。

O -C-COO O O CH 3-C CH 3-C O O O( -CO )2O HCOOCOCH 3 CH 3COOCOCH 2CH 3酸酐:①单酐:二分子相同一元酸所得的叫单酐。

第13章___羧酸衍生物

第13章___羧酸衍生物

O H3C C OC2H5
+ C2H5MgCl
13.4.6 酰氨氮原子上的反应 (1) 酰胺的酸碱性
胺是碱性的 酰胺是中性的 酰亚胺略带酸性
O
O
..
R C NH2
O
NH + KOH
NK
O
邻苯二甲酰亚胺
O
邻苯二甲酰亚胺钾
酰胺一般被认为是中性的。但有时酰胺可表现出弱碱性和弱酸性:
CH3CONH2 + HCl 乙醚
13.4.5 与Grignard试剂的反应
四种羧酸衍生物均可与Grignard试剂作用,生成相应的叔醇。然而, 在合成中用途比较大的是酯和酰卤(尤其是酯)与Grignard试剂的作用。
(1) Grignard试剂与酯的反应
=
=
R C =O + R’MgX 醚
X
OMgX RCX
O MgX2 R C R’
õõõ ù õ é õõ ù ° ±õ ù
Nu(õ ×õõõ)õ H2O (HO-) õ R'OH õ NH3
成 , 后反 消应 除是 ,分 最步 终完 生成 成的 取: 代先 产亲 物核 。加
羧酸衍生物的反应活性:
第一步——取决于羰基碳原子的亲电性。 羰基碳原子连有吸电子基团,使反应活性↑;反之,反应活性↓
R’
R
R’MgX
醚 R’
C
R’ H3O+
R R’ C R’
OMgX
OH
比较反应活性:
R
C =O
>R
O C R’
X
结构对称的叔醇
结论:反应可以停留在生成酮的阶段。
例1:
O
C6H5-C-OC2H5

有机课件 第十三章 羧酸衍生物

有机课件 第十三章 羧酸衍生物
O
R
C
OR '
4、酰胺:是羧酸分子中的羟基被氨基(—NH2) 或烃氨基(—NHR,—NR2)取代后的生成物。
二、命名:
O
R C 的名称是将RCOOH中的“酸”字改 为“酰”字。 1、酰卤和胺:酰基名称+卤素名称或胺。如: 乙酰氯、丁酰溴、丙烯酰胺、N—乙基乙酰胺等。 2、酸酐:羧酸名称后加“酐”字。如:乙酸酐、 乙丙酸酐等。 3、羧酸名称后加烃基名称,最后加“酯”。如: 乙酸乙酯、苯甲酸苄酯等。
1、 建立产物分子可需的骨架
2、 官能团的转化
由原料通过某些化学反应得产物分子可需的骨架 时,若官能团不是产物所需,则需转化。
如:由CH2=CH2→CH3CH2CH2CH2OH
三、有机合成设计:
<一>、建立产物分子可需的骨架;
1、 产物属什么类型的化合物?
2、 这种化合物有什么方法制备?
3、 是否需要增长或减短碳链? 4、 分析产物分子的骨架 1>、 "切断"产物的分子骨架;"碎片"进行常 见的增碳、减碳等反应得产物骨架。
(NH3)
R' — NH
C
(NH2 — COOR)
方法2: COCl2+R'NH2 R'N=C=O+ROH
(异氰酸酯)
R'N=C=O+2HCl
O
R' — NH
C
OR
2>、重要的氨基甲酸酯有:西维因,灭菌灵等, 见P66 。
§13.9有机合成路线 一、有机合成的基本要求 产率高、副反应少、反应速度快、原料易得、步 骤少、安全。 二、有机合成的任务
CO2↑+N2↑+3H2O

有机化学 第十三章 羧酸衍生物

有机化学 第十三章 羧酸衍生物
有机化学 第十三章 羧酸衍生物
羧酸衍生物
O
OO
O
O
R CXR CO C RR CO RR ' CN 2H ( RCN)
O
上述化合物中均含有 R C 因此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
① 均可以核亲核试剂发生亲核加成消去反应; ② 均可由羧酸制备; ③ 水解均可以得到羧酸。 一、羧酸衍生物结构的比较:
1、酰胺:
O
CN O
H C NH 2 CH 3 NH 2
1.376
1.474 Oδ -
H C NH 2
C
δ+
NH 2
① 羰基碳正电荷降低,亲核加成困难;
② N原子电荷降低,碱性减弱,显弱酸性。
2、酯:
O
H C O CH 3 CH 3 OH
CO
1.334
1.430
OC O
由于O的电负性大于N,因此,酯中羰基碳 的正电荷应大于酰胺中羰基碳的正电荷。
酯 +酯
β -酮 酸 酯
酯 + 甲酸酯
α -甲 酰 酯
酯 + 苯甲酸酯
α -苯 甲 酰 酯
酯 + O C( OE t) 2 酯 + 草酸酯
取代丙二酸酯 β -环 二 酮 酯
酯+ 酮
β -二 酮
二元酸酯
β -环 酮 酯
七、达参缩合:
O
α-卤代酸酯+ C O
α ,β -环氧酯 O E tO -
O + C Cl2HC Ot E
取代基—I效应:
O
X2>R C O >RO> N2 H
羰基的正电荷:
O
OO
O
O

第十三章 羧酸衍生物

第十三章 羧酸衍生物

酮与格氏试剂的反应比酯与格氏试剂的反应快,因此,仅位阻较大的 酯才能停留在酮的阶段。内酯也能发生相同的反应,产物为二醇。
O
O
1, C2H5MgBr 2, H3O
OH HOCH2CH2CH2CH2C C2H5 C2H5
(3)还原反应 )
催化氢化
RCOOR' + H2
氢化铝锂
CuO-CrO3 20-30MPa
(COOC2H5)2 170℃
C6H5CHCOOC2H5 COCOOC2H5
C6H5CHCOOC2H5 COOC2H5
C6H5CH2COOC2H5 +
HCOOC2H5
C2H5ONa
C6H5CHCOOC2H5 CHO
利用甲酸酯和草酸酯是在酯的α-位引入醛基和酯基的重要方法。
酮的α-氢比酯的α-氢更活泼,因此当酮与酯进行缩合时就可以得到β-羰基酮。
*
O * + OH R C OCH3
2、酸性条件下的机理
O R C L + H OH R C L
H2 O 慢
R
OH C L OH2
-H
R
OH C L OH
H
R
OH C LH OH
OH R C OH
-H
O R C OH + HL
3o醇的羧酸酯水解:SN1机制 醇的羧酸酯水解: 机制
O RCOC(CH3)3
O NH O
邻苯二甲酰亚胺
二、物理性质与光谱性质
酰卤、酸酐有刺激性气味,强腐蚀作用。酯有香味。 IR光谱:C=O的特征吸收峰 酰卤:1800~1750 cm-1 酸酐:1850~1800 cm-1 ,1790~1740 cm-1两个 酯: 1750~1745 cm-1,没有OH的吸收峰 酰胺:1690~1630 cm-1,3550~3050 cm-1有N-H吸收

第13章-羧酸衍生物

第13章-羧酸衍生物
D
C2H5ONa C2H5OH OH H
H2O
CH3CH=CHCH2 CH2CO2H
30
CH2(CO2C2H5)2 + BrCH2CH2CH2Cl CO2C2H5 CO2C2H5
O CO2CH3 O CO2CH3 CH2CO2CH3
H2O OH H
D
C2H5ONa
H2O
OH
H
D
CO2H
+ ClCH2CO2CH3
O O CH3C O CCH3 + H2O O CCl
H2O / THF
室温
酯:需要酸或碱催化,有时需加热
HCl or NaOH
CH3CO2C2H5 + H2O
CH3CO2H + C2H5OH
5
酯水解的反应机理
酸催化:可逆 O RC OR' OH RC OR' H OH
R'OH H
OH RC OR'
O O CH3C O CCH2CH3 乙(酸)丙(酸)酐
O
O
O
丁二酸酐
O CH3C Br (Cl, I) 乙酰溴(氯、碘)
CH3CN 乙腈
CN 苯甲腈
NCCH2CN 丙二腈
2
第二节 羧酸衍生物的物理性质
沸点:(同分子量) 酰胺 > 酸、腈 > 酯、酰卤、酸酐
溶解性:一般在水中溶解性较差。
羧酸、酸酐、酰卤有强刺激性气味,酯味芳香
稀 NaOH KMnO4/H
+
稀NaOH CH3COCH2CH2CH CH2
H /H2O
+
OH CH3COCH2CH2CHCH3
33
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三章 羧酸衍生物
1. 说明下列名词:
酯、油脂、皂化值、干性油、碘值、非离子型洗涤剂。

答案:
酯:是指酸和醇之间脱水后的生成物,它包括无机酸酯和有机酸酯,如硫酸酯,磷酸酯和羧酸酯。

油酯:是指高级脂肪酸与甘油之间形成的酸类化合物,通常称为甘油三酯。

皂化值:是完全水解1克油脂所需的氢氧化钾毫克数。

油脂在碱催化下水解反应称为皂化。

干性:是指空气中会逐渐就有韧性的固态薄膜的油脂。

油的这种结膜牲叫做干性。

干性油通常是由不饱和脂肪酸组成的甘油三酯。

碘值:是指100克不饱和脂肪酸甘油酸通过C=C 键的加成反应所能吸叫的碘的质量(克)。

碘值的大小反映了油脂的不饱和程度的高低,它是油脂分析的一项重要指标。

非离子型洗涤剂:是指一类中性的具有
OCH 2CH 2
OH
n
结构单元的
即告醚表面活性剂。

最常用的非离子型洗涤剂为
C 8H 17
OCH 2CH 2
OH
n
2. 试用方程式表示下列化合物的合成路线: (1) 由氯丙烷合成丁酰胺; (2) 由丁酰胺合成丙胺;
(3) 由邻氯苯酚、光气、甲胺合成农药“害扑威”
答案: (1)
CH 3CH 2CH 2Cl CH 3CH 2CH 2CONH 2
CH
3CH 2CH 2Cl
乙醚
CH 3CH 2CH 2MgCl
CH 3CH 2CH 2COOH
NH 3
CH 3CH 2CH 2COONH 4
CH 3CH 2CH 2CONH 2+
H 2O
(2)
CH 3CH 2CH 2CONH 2CH 3CH 2CH 2NH 2CH 3CH 2CH 2CONH 2
NaOH
CH 3CH 2CH 2CONHNa
Br 2
CH 3CH 2CH 2CONHBr
NaOH
-HBr
CH 3CH 2CH 2CON
CH 3CH 2CH 2N
C O
H 3O +
CH 3CH 2CH 2NH 2
(3)
COCl 2+CH 3NH 2
ClCNHCH 3
O
Cl
OCONHCH 3Cl OH
3.
用简单的反应来区别下列各组化合物:
答案:
CH 3CHCH 2COOH +
H 2
O
CH 3CHCH 2COO
Cl
+
H 3O
无明显热效应
CH 3CH 2CH 2COCl +
H 2O
CH 3CH 2CH 2COOH +
HCl
(1)
(2)
CH 3CH 2CH 2COOC 2H 5+NH 2OH .HCl
CH 3CH 2CH 2COONHOH
+
C 2H 5OH
CH 3CH 2CH 2COONHOH +FeCl 3
C 3CH 2C
O
NH
Fe
3
+HCl 3CH 3CH 2CONH 2+NH 2OH .HCl
无反应(3)
CH 3COOC 2H 5
+
NaHCO 3无反应
CH 3OCH
2COOH +
NaHCO 3CH 3OCH 2COONa +CO 2(4)
CH 3COONH 4+NaOH CH 3COONa +NH 3CH 3CONH 2
+NaOH CH 3CONHNa +H 2O
(5)
(CH 3CO)2O +H 2O 2CH 3COOH
放热反应
CH
3COOC 2H 5
+
H 2O
无反应
答案:
CH 2+
HBr 过氧化物
CH 2
Br
NaCN
CH 2CN
答案:
CH 3COCH 3
Mg TiCl 3
C
OH OH
3
C OH OH
CH H
CH 3CC(CH 3)3
O
2,(CH 3)3CCOOH +CHBr 3
答案:
Mg
乙醚
(CH 3)2CHBr
(CH 3)2CHMgBr 环氧乙烷
(CH 3)2CH 2CH 2OMgBr
PBr 3(CH 3)2CHCH 2CH 2Br HC
CNa +CH 3CH 2CH 2CH 2Br
HC CCH 2CH 2CH 2CH 3
NaNH 2
NaC CCH 2CH 2CH 2CH 3
(CH 3)2CHCH 2CH 2Br
(CH 3)3HCH 2CH 2C
CCH 2CH 2CH 2CH 3
H ,Pd-BaSO C
C
H
CH 2CH 2CH 2CH 3H
(CH 3)3CHCH 2CH 2
答案:
CH 2
CH(CH 2)8COOH
BrCH 2(CH 2)9COOH
CH 3COCH 2COOEt
2BuLi
LiCH 2COCHLiCOOEt
BrCH (CH )COOH (1)H 3O +
EtOOCCH 2COCH 2
CH 2(CH 2)9COOH
4
EtOOCCH 2CH(CH 2)11COOH
OH
CH(CH 2)11COOH
EtOOCCH
H 2,Ni
EtOOC(CH 2)11COOH
EtOOC(CH 2)11COOEt
答案:
COOH
COOH C 2H 5OOH
H COOC 2H 5OH
COOC 2H 5OH 25O
COOC 2H 5
25O
COOC 2H 5
25O
COOC 2H 5
C 2H 5(1)-H 3O
O
COOH
C 2H
5O
C 2H 5
答案:
CH 2(COOC 2H 5)2
2C 2H 5ONa
NaCH 2(COOC 2H 5)2
2BrC 2H 5Br
CH 2CH(COOC 2H 5)2
CH 2CH(COOC 2H 5)2
C 2H 5ONa
2CHC(COOC 2H 5)2CH 2C(COOC 2H 5)2
BrC 2H 5Br
COOC 2H 5
C
C COOC 2H 5
O
O
H 5C 2O
H 5C 2O
(1)-H 3O COOH
COOH
答案:
CH3
CH3
KMnO4
COOH
COOH
LiAlH4
CH2OH
CH2OH PBr3
CH2Br
CH2Br
CH2CN
CH2CN
HCl
C2H5OH
CH2COOC2H5
CH2COOC2H5
C H ONa
O
COOC2H5
O
(1)OH
H3O+
(2)
答案:
OH
HO
ClSO3H
OH
HO
HO3S SO3H
HNO3
24
OH
HO
HO3S SO3H
NO2
3
+
OH
HO
NO2
答案:
+
CH 3
+
O
O
O
3
CH 3
COOH
多聚磷酸
CH 3
O
O
NaBH 4
CH 3
HO
OH
CH 3
答案:
3
O
答案:
+
+
O
O
O
AlCl 3
O
COOH
多聚磷酸
O
MgBr
OMgBr
15.某化合物A 的熔点为85°C,MS 分子离子峰在480m/e,A 不含卤素、氮和硫。

A 的IR 在1600cm -1以上只有3000~2900cm -1和1735cm -1有吸收峰。

A 用NaOH 水溶液进行皂化,得到一个不溶于水的化合物B ,B 可用有机溶剂从水相中萃取出来。

萃取后水相用酸酸化得到一个白色固体C ,它不溶于水,m.p.62~63°C,B 和C 的NMR 证明它们都是直链化合物。

B 用铬酸氧化得到一个中和当量为242的羧酸,求A 和B 的结构。

答案:
15.(注:此题有误,中和当量为242的羧酸改为中和当量为256) 解:∵m/e=480,∴A 的分子量为480。

由题意,A 可用NaOH 进行皂化,∴A 为酯,1735cm -1是>C=O 的伸缩振动,3000~2900cm -1 为饱和烃基的C-H 伸缩振动,IR 没有
C=C双键吸收峰,故A为饱和一元酸(C)和饱和一元醇(B)生成的酯。

由题意知:B氧化得羧酸分子量应为256,故B的分子量为242,∴B为C16H33OH。

因为羧酸的-COOH中-OH与醇-OH中的H失水而生成酯,所以C的分子量为256,故,C的结构为C15H31COOH。

综上所述:A的结构为:C15H31COOC16H33,B的结构为C16H33OH。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