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明的结构和规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宰相拿毛驴做榜样

学者靠权威作证明

——证明的结构和规则

请看《拿毛驴做榜样》的小故事:

阿凡提在京城里对人们说:“乡亲们,我的毛驴比宰相还聪明!”

这话一传二,二传三……很快就传到宰相的耳朵里。宰相一听,勃然大怒,立刻派兵去捉拿阿凡提,还在皇帝面前控告阿凡提犯了侮辱大臣罪,要求皇帝从严惩处。

皇帝见到阿凡提,气愤地说:“阿凡提,你竟敢说我的宰相比不上你的毛驴聪明,你有事实根据吗?

没有的话,我要杀你的头!”

“当然有事实根据。”阿凡提说,“有一回,我骑着毛驴过一座小桥,毛驴的一条腿陷进桥板上的一个窟窿里去了,好容易才把蹄子拔出来。不久,我又骑着毛驴经过那座小桥。你猜怎么着?我的毛驴小心地绕过了那个窟窿,腿没有再次陷进去。您的宰相偷盗国库的钱财不止一次了,老百姓检举他也不止一次了,可直到现在,他还在向国库伸手。我的毛驴难道不比你的宰相还聪明吗?”

“唔,是呀,有道理!”皇帝对宰相说,“阿凡提的话不错,以后你要拿阿凡提的毛驴做你的榜样!”

在这个故事里,阿凡提说的那段话就是一个完整的证明。证明也叫逻辑证明或论证。

什么是证明

什么是证明呢?

证明就是用一个(或一些)真实判断确定另一判断真

实性的思维过程。它由三个部分组成:论题、论据和论证方式。论题也叫论点,它是真实性需要加以确立的那个判断,回答的是“证明什么”的问题。论据也叫理由、根据,它是确立论题的真实性所依据的那些判断,回答的是“用什么证明”的问题。论据可以是一般性的理论、原理、公理、定理,这叫理论论据;也可以举出具体的事实,这叫

事实论据。论证方式是论据和论题之间的联系方式,也就是用论据证明论题时运用的推理形式,回答的是“怎样证明”的问题。

在上面那个故事里,阿凡提的论题是“我的毛驴比宰相还聪明”,论据是阿凡提回答皇帝的那一段话。在那一段话里,阿凡提举出具体事实直接了当地证明贪污成性的宰相不如他的毛驴聪明,这种论证方式就叫直接论证、归纳论证。因为论证有理有据,终于说服了皇帝。

证明的规则

在说话和写文章中,经常要运用证明。怎样才能正确地运用证明呢?要正确地运用证明,必须遵守证明的逻辑规则。遵守逻辑规则是证明有说服力的必不可少的条件。

因为证明是由论题、论据和论证方式组成的,所以证明的规则就包括论题的规则、论据的规则和论证方式的规则这三个方面的内容。下面分别加以阐述:

1.论题的规则以及违反论题规则的逻辑错误。论题的规则有两条:一是论题必须清楚、明确,不能含混不清;二是论题必须始终保待同一,不得偷换论题或转移论题。如果违反这两条规则,就会犯“论题不清”和“偷换论题”的逻辑错误。

《吕氏春秋·淫辞》中记载了战国时期的一场外交官司:

空雒之遇,秦、赵相与约。约曰:“自今以来,秦之所欲为,赵助之;赵之所欲为,秦助之。”居无几何,秦兴兵攻魏,赵欲救之。秦王不说,使人让赵王曰:“约曰:‘秦之所欲为,赵助之;赵之所欲为,秦助之。’今秦欲攻魏,而赵因欲救之,此非约也。”

赵王以告平原君。平原君以告公孙龙。公孙龙曰:“亦可以发使而让秦王曰:‘赵欲救之,今秦王独不助赵,此非约也’。”

秦国与赵国在空雒会上订了一个互助条约,条约规定:缔约国一方想干什么,另一方就要帮着干。不久秦发兵攻打魏国,赵要去救魏国。秦王很不高兴,就派人责备赵王背约。赵惠文王求计于平原君赵胜,赵胜又求计于公孙龙。公孙龙建议赵王也派人去责备秦王背约。为什么会发生互相责备的事情呢?那是因为条约的条文含混不清。它只是笼统地规定一方想干什么,另一方就要相助,而没

有规定碰到双方的意愿相矛盾时应该怎么办。公孙龙是专门研究概念的名家代表人物。他钻了条约论题含混不清的空子,以同样的理由责备秦王背约。他提出的理由秦王是无法反驳的,因为根据条约,赵国想干的事,秦国也应该相帮,现在赵国要去救魏国,按照条约规定,秦国就应该助赵救魏。可是攻魏的正是秦国,秦国怎么能既攻魏又救魏呢?所以这只能是一起断不清的糊涂的外交官司。

无独有偶。在古代的外国也有一场因论题含混而引起的官司。不过上例中的官司发生在诸侯国之间,而外国的这场官司却发生在人与神之间。现在请看这场有趣的官司:

古时候,有一位国王想与强大的波斯国作战,但又没有取胜的把握,因此这位愚昧而又好战的国王便去求神问卜。

他到了一个据说是最灵验的神庙,乞求神灵的指示。他得到的神谕是:“假如你与波斯王作战,将摧毁一个强大的王国。”

这位国王喜出望外,就与波斯国宣战,结果被打得落花流水,最后只剩他一个人落荒而逃。这位国王十分懊恼,尤其恨神谕不灵,就偷偷写信质问,并署名为“愤慨的求签人”。

不久,神庙主持回信说:

“神谕并无错误,而且十分正确,因为你在战争中确实摧毁了一个强大的王国,不过,这个王国不是别的,正是您领导的王国。”

这位国王的确是愚昧而又好战。其愚昧之处在于轻信“神谕”,世上本无神,他硬要去相信不存在的东西,岂不自找苦吃。再说,为显示神的灵验,“神谕”只能是含混不清的,否则就要失去灵验,露出马脚了。国王得到的这个“神谕”,遇到什么情况都是正确的。如果国王作战取胜,就会摧毁强大的波斯王国,因而这个“神谕”正确,如果国王作战失败,就会摧毁自己的王国,因而这个“神谕”也正确。因此这场官司只能是国王失败。

巫师、神婆、算命、相面、占卜之类的江湖骗子都擅长于用含糊不清的活络话来骗人。例如,谈到父母的存亡情况时,他们给顾客的答话通常是:“父在母先亡”。这句话可以作四种解释:第一,父亲在,母亲先死了;父在,

母先亡嘛!第二,母亲在,父亲先死了;父在母先亡嘛!第三,如果父母全死了,即使是同日同时而死,也总有一个先咽气,一个后咽气的问题。第四,如果父母全活着,那将来总有一天会死的,死的时间也总有个先后。这样一来,“父在母先亡”这个论断在任何情况下都会是正确的。这是江湖骗子玩弄的诡辩术。再如“父母双亡不能克伤一位”,“有妻不能光棍”等活络话都是江湖骗子用来支吾搪塞的灵丹妙药。在此就不一一分析了。

由上可见,论题含混,有时是出于疏忽,如上例中的“秦、赵之约”;有时是出于某种需要,如上例中的“神谕”,江湖骗子的活络话,还有外交斗争的需要(外交斗争的需要将在逻辑规律中分析)等。

下面请看一篇题为《雄辩症》的微型小说:

一位医生向我介绍,他们在门诊中接触了一位雄辩症病人。医生说:“请坐。”

病人说:“为什么要坐呢?难道你要剥夺我的不坐权吗?,医生无可奈何,倒了一杯水,说:“请喝

水吧。”病人说:“这样谈问题是片面的,因而是荒

谬的,并不是所有的水都能喝。例如,你如果在水里

掺上氰化钾,就绝对不能喝。”

医生说:“我这里并没有放毒药嘛,你放心!”

病人说:“谁说你放了毒药呢?难道我诬告你放了毒药?难道检察院起诉书上说你放了毒药?我没

说你放毒药,而你说我说你放了毒药,你这才是放了

比毒药还毒的毒药!”

医生毫无办法,便叹了一口气,换了一个话题说:“今天天气不错。”

病人说:“纯粹胡说八道!你这里天气不错,并不等于全世界在今天都是好天气。例如北极,今天天

气就很坏,刮着大风,漫漫长夜,冰山正在撞击……”

医生忍不住反驳说:“我们这里并不是北极嘛!”

病人说:“但你不应该否认北极的存在。你否认北极的存在,就是歪曲事实真相,就是别有用心。”

医生说:“你走吧!”

病人说:“你无权命令我走。你是医院,不是公安机关,你不可能逮捕我,你不可能枪毙我。”

……经过多方调查,才知道病人当年参加过“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