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装置应用于机械通气雾化吸入治疗的比较

几种装置应用于机械通气雾化吸入治疗的比较
几种装置应用于机械通气雾化吸入治疗的比较

机械通气患者雾化吸入操作流程.pdf

机械通气患者雾化吸入操作流程 1、呼吸机专用带“T ”型连接管喷射雾化器,按医嘱抽取雾化药物,注入雾化器(注意药物之间的配伍禁忌)。 2、患者床头抬高30~45度。 1、将细菌过滤器接于呼吸机呼出端。 2、将带“T ”型连接管喷射雾化器接至呼吸机吸入 (送气)肢中段; 将驱动气源与雾化器连接。 3、调节氧气流量 6-10L/分,观察有无雾气产生;对于Ⅱ型呼衰患者不建议使用氧气雾化吸入,可使用雾化泵,连接好按下电动开关即可。 4、雾化进行中,由于外接气流,会显示监测呼出潮气量增加,同时增加患者触发呼吸机做功,如患者出现无效触发和人机对抗,应适当调整呼吸机参数,雾化时间一般15分钟左右。 5、雾化完毕,先关闭氧流量表,10分钟后取下雾化器和细菌过滤器,将细菌过滤器置于无菌盘。(如细菌过滤器内积水过多或潮湿则丢弃)。 6、整理用物,雾化器清洁晾干处理。1、驱动气源可选择氧气、小型空气压缩泵、呼吸机雾化接口,COP 患者不建议使用氧气雾化吸入。2、如果呼吸机湿化使用人工鼻( HME ),雾化时应取下。3、雾化药物对呼出端流量传感器的可能产生损坏,雾化时呼出端接细菌过滤器可以降低延长流量传感器使用寿命。 4、雾化器贮液罐注意保持直立,以保证药液能全部雾化完。 5、雾化后可配合排痰措施。 1、操作熟练,雾化器连接正确,符合规范。 2、雾化期间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气道通畅,呼吸机通气良好,无明显人机对抗。核对医嘱 评估患者实施准备评估1、吸入气溶胶达到局部治疗(解痉,消炎,祛痰)及全身治疗的目的。2、核对医嘱备齐用物,携至患者床旁,对床号,姓名,手腕带。 3、评估患者血氧、血压等生命体征稳定,呼吸机参数稳定。 操作步骤评价用物及患 者准备注意事项

机械通气时雾化吸入专家共识(草案)2019

机械通气时雾化吸入专家共识(草案)2014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呼吸治疗学组 人工气道的建立改变了气溶胶输送的环境和方式。气溶胶从雾化装置中产生,在呼吸机的正压作用下通过管路和人工气道输送,最后进入下呼吸道,整个过程受到一系列复杂 因素的影响[1-3]。 为规范我国机械通气时雾化吸入治疗,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呼吸治疗学组结合近年 来的国内外进展,制定本共识。其中的推荐意见依据2001年国际感染论坛( ISF)提出的 Delphi分级标准(表1),将涉及的文献按照研究方法和结果分成5个层次,推荐意见的 推荐级别按照Delphi分级分为A~E级,其中A级为最高。 可用于机械通气患者雾化吸人的装置有小容量雾化器( small-volume nebulizer)和加压定量吸人器(pressure meterdose inhaler,pMDI)。 表1 Delphi分级标准 推荐级别研究课题分级 A 至少有2项Ⅰ级研究结果支持Ⅰ大样本,随机研究,结论确定,假阳性或假阴性错误的风险较低 B 至少有1项Ⅰ级研究结果支持Ⅱ大样本,随机研究,结论不确定,假阳性或假阴性错误的风险较 高 C 至少有Ⅱ级研究结果支持Ⅲ非随机,同期对照研究, D 至少有1项Ⅲ级研究结果支持Ⅳ非随机,历史对照研究和专家意见 E 仅有Ⅳ级或Ⅴ级研究结果支持Ⅴ系列病例报道,非对照研究和专家意见 一、小容量雾化器 小容量雾化器主要用于雾化吸入药液,如支气管舒张剂、激素、抗生素、表面活性物 质、黏液溶解剂等,使用范围广,包括喷射雾化嚣、超声雾化器以及震动筛孔雾化器。喷 射雾化器需要压缩气体驱动,有的呼吸机如Drager、伽利略等,配备了雾化功能,雾化器 的驱动气源由呼吸机吸气相气流中的一个分支提供,是呼吸机给患者输送潮气量的一部 分,因此不会影响呼吸机工作;由于只在患者吸气时产生气溶胶,故不会造成呼气相气溶 胶的浪费。但多数呼吸机向雾化器提供的驱动压力< 15 psi(l psi-6.895 kPa),比压缩空气或 医院常用的氧气(50 psi)小;驱动压力的减小,降低了喷射雾化器的效率,产生的气溶胶直 径增大,从而减少其到达下呼吸道的总量二纠。有的呼吸机如PB840、Simens Servo等, 未配备雾化功能,只能应用额外的压缩气源驱动,外接气流增大了潮气量,影响呼吸机供 气;增加了基础气流,容易造成患者触发不良[3-4];持续雾化也造成呼气相气溶胶的浪费。 因此,使用额外气源驱动雾化器时,需适当下调呼吸机预设的容量或压力。如果外接气源 是压缩氧气,会造成实际吸入氧浓度较呼吸机设置氧浓度高,所以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简称慢阻肺)患者进行雾化吸入,建议采用压缩空气驱动或适当下调呼吸机的预设吸氧 浓度,以避免过高氧浓度对呼吸的抑制。当患者出现触发不良,造成通气不足时,可将呼 吸机模式更换为辅助-控制通气模式,并适当上调预设的呼吸频率,以保证有效通气量[4]。 雾化结束后恢复原参数模式。若需抽取动脉血气,建议待雾化治疗结束20 min后再执行, 以保证结果的准确性。 超声雾化器和震动筛孔雾化器为电力驱动,不产生额外气流,因此不会对呼吸机送气造 成影响[3]。但其缺点是持续雾化造成呼气相气溶胶的浪费。 推荐意见1:使用未配备雾化功能的呼吸机时,如需进行雾化吸入,建议选择定量吸入 器、超声雾化器或震动筛孔雾化器进行雾化吸人,以免影响呼吸机的送气功能(推荐级 别:E级)。 推荐意见2:如需使用额外气源驱动的喷射雾化器,需适当下调呼吸机预设的容量或压 力;密切观察患者,如出现触发不良造成通气不足,需更改模式或支持力度,以保证有效

机械通气时雾化吸入专家共识(草案)2014

机械通气时雾化吸入专家共识(草案) 2014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呼吸治疗学组 人工气道的建立改变了气溶胶输送的环境和方式。 气溶胶从雾化装置中产生,在呼吸机 的正压作用下通过管路和人工气道输送, 最后进入下呼吸道,整个过程受到一系列复杂因素 的影响 [1-3] 。 为规范我国机械通气时雾化吸入治疗,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呼吸治疗学组结合近年 来的国内外进展,制定本共识。其中的推荐意见依据 2001年国际感染论坛(ISF)提出的Delphi 分级标准(表1),将涉及的文献按照研究方法和结果分成 5个层次,推荐意见的推荐级别 按照Delphi 分级分为A~E 级,其中A 级为最高。 可用于机械通气患者雾化吸人的装置有小容量雾化器 (small-volume nebulizer)和加压定 量吸人器(pressure meterdose in haler ,pMDI)。 表1 Delphi 分级标准 推荐级别 I 大样本,随机研究,结论确 定,假阳性或假阴性错误的风险较低 n 大样本,随机研究,结论不确定,假阳性或假阴性错误的风险较高 川非随机,同期对照研究, IV 非随机,历史对照研究和专家意见 V 系列病例报道,非对照研究和 专家意见 、小容量雾化器 小容量雾化器主要用于雾化吸入药液, 如支气管舒张剂、激素、抗生素、表面活性物质、 黏液溶解剂等,使用范围广,包括喷射雾化嚣、超声雾化器以及震动筛孔雾化器。 喷射雾化 器需要压缩气体驱动, 有的呼吸机如 Drager 、伽利略等,配备了雾化功能, 雾化器的驱动气 源由呼吸机吸气相气流中的一个分支提供, 是呼吸机给患者输送潮气量的一部分, 因此不会 影响呼吸机工作;由于只在患者吸气时产生气溶胶, 故不会造成呼气相气溶胶的浪费。 但多 数呼吸机向雾化器提供的驱动压力 < 15 psi(l psi-6.895 kPa),比压缩空气或医院常用的氧气 (50 psi)小;驱动压力的减小,降低了喷射雾化器的效率,产生的气溶胶直径增大,从而减 少其到达下呼吸道的总量二纠。有的呼吸机如 PB840、Sime ns Servo 等,未配备雾化功能, 只能应用额外的压缩气源驱动,外接气流增大了潮气量,影响呼吸机供气;增加了基础气流, 容易造 成患者触发不良 [3-4] ;持续雾化也造成呼气相气溶胶的浪费。因此,使用额外气源驱 动雾化器时,需适 当下调呼吸机预设的容量或压力。 如果外接气源是压缩氧气,会造成实际 吸入氧浓度较呼吸机设置氧浓度高, 所以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患者进行雾化 吸入,建议采用压缩空气驱动或适当下调呼吸机的预设吸氧浓度, 以避免过高氧浓度对呼吸 的抑制。当患者出现触发不良,造成通气不足时,可将呼吸机模式更换为辅助 -控制通气模 式,并适当上调预设的呼吸频率,以保证有效通气量 ⑷。雾化结束后恢复原参数模式。若需 抽取动脉血气,建议待雾化治疗结束 20 min 后再执行,以保证结果的准确性。 超声雾化器和震动筛孔雾化器为电力驱动, 不产生额外气流,因此不会对呼吸机送气造 成影响 [3] 。但其缺点是持续雾化造成呼气相气溶胶的浪费。 推荐意见1:使用未配备雾化功能的呼吸机时,如需进行雾化吸入,建议选择定量吸入 器、超声雾化器或震动筛孔雾化器进行雾化吸人,以免影响呼吸机的送气功能(推荐级别: E 级)。 推荐意见2 :如需使用额外气源驱动的喷射雾化器,需适当下调呼吸机预设的容量或压 力;密切观察患者,如出现触发不良造成通气不足,需更改模式或支持力度,以保证有效通 气量。对慢阻肺患者,尽量采用压缩空气驱动;如采用氧气驱动, 需适当下调呼吸机预设吸 氧浓 度(推荐级别: E 级)。 研究课题分级 A 至少有2项I 级研究结果支持 B 至少有1项I 级研究结果支持 C 至少有n 级研究结果支持 D 至少有1项川级研究结果支持 E 仅有W 级或V 级研究结果支持

机械通气常见并发症

机械通气常见并发症 一.呼吸机相关肺炎(VAP) VAP是机械通气患者在通气48h后出现的的肺部感染,是机械通气过程中常见的并发症,可由此导致败血症、多器官功能障碍。因预防和减少VAP的发生,可大大的提高抢救成功率及缩短机械通气时间。 (一)发生的原因 1.未及时更换呼吸机管道及清除集水瓶的冷凝水;实验表明呼吸机管道和集水 瓶中冷凝水的细菌阳性率高达86.7%,痰培养发现的细菌有84.6%可在呼吸机管道中培养出来,说明冷凝水是呼吸机相关肺炎病原菌的主要来源。由于气管管道内细菌不能被集体抗菌措施清除,也不能被抗生素杀灭,并易随着喷射吸入气流形成的气溶胶或通气污染的冷凝水倒流进气道,而因气管插管建立的人工气道影响了原有气管纤毛的摆动清除功能。所以,细菌很容易逆行至下呼吸道而引起VAP。同时下呼吸道的细菌容易随着呛咳或呼出气流而种植于呼吸机管道内。如此可造成恶性循环,使肺部感染反复发作。 2.吸痰、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呼吸机管道处理等气道护理操作时,未严格遵 守无菌操作原则,增加污染机会。 3.人工气道的建立使气管直接向外界开放,失去正常上呼吸道的过滤及菲特异 性免疫保护作用,如病房空气污浊,病原体可直接进入下呼吸道。 4.患者痰液分泌过多且粘稠,痰液清理不及时、不彻底。 5.肠内营养患者,如鼻饲时速度过快、量过多易造成反流,导致误吸。 6.潮气量和气道峰压的大小设臵对VAP的发生有影响。潮气量和气道峰压的大 小对个体的损伤具有高度特异性,个体肺的几何形状(如支气管的长度、弯曲度、支气管分叉的角度)对肺泡通气有着非常大的影响。不同患者肺的顺应性不同,对潮气量和气道峰压耐受性也不同。对于耐受性差的患者来说,过度的机械牵拉可使肺泡上皮的紧密连接、气道表面的液体稳态、有效的粘液-纤毛清除功能均受到损害,从而有利于细菌的粘附和定植,VAP发生的机会增加。且过度的机械牵拉还可明显地增加肺脏局部多种炎症细胞因子的产生和氧化—抗氧化的失调,以及影响肺表面活性物质的代谢,从而诱发或加重肺部的炎症反应。 7.患有肺水肿、肺微血栓形成、肺缺血、肺淤血的患者,使用呼吸机易致细菌 感染。 8.年龄大、营养状况差、内循环紊乱(如低镁血症)的患者,机体免疫防御功 能降低是VAP发生的危险因素。特别是机械通气患者处于应激状态,能量消耗显著增加,高代谢、高分解、负氮平衡,加上呼吸道分泌物中氮的丢失和蛋白的补充不足而出现的营养不良,集体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受损,从而增加感染的机会。PH值的改变,中性粒细胞的活化,氧自由基的形成,均可损害肺泡Ⅱ型上皮细胞,使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合成减少,并灭活与合成代谢有关的酶,从而引起肺泡水肿、肺不张,加重肺组织的缺血缺氧,最终导致肺组织和免疫防御功能损伤,有利于细菌的粘附和定植,增加VAP发生的危险。 (二)临床表现 行机械通气治疗48小时后患者出现高热、呼吸道分泌物增加等症状;呼吸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