漯河市城市总体规划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漯河市城市总体规划( 2005—2020)

一、城市发展战略

1、城市产业发展战略

首先以工业化为主导,巩固加强食品产业的优势地位,打破单一的食品产业发展的局限性,加快资源型产业的做大、提升和延伸,在优化结构和集约式发展的基础上,促进产业和经济的持续稳步增长。其次从生态环境和综合效益角度考虑,向多元化、集约化以及高度化的方向发展。第三以丰富的农业资源为基础,巩固和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特色农业和生态农业,构筑以食品加工为基点的现代农业产业链。

2、城市特色塑造战略

根据漯河市城区周围的地形地貌等自然条件,尊崇自然,全力打造和突出大环境绿化、滨水城市特色,将漯河市建设成为独具特色的“食品名城、滨水之都、园林名城”。积极营造环境,作好“显水造绿”。提升城市文化品位,打造“开放漯河市”和“漯河市造”城市名片。

3、城市经营战略

城市经营定位即把漯河市建设成为河南中部的工业中心城市、交通枢纽中心、商业中心、金融中心、物流中心等,并凸显中原地区滨河特色的宜居城市。城市经营理念即彻底改革城市建设投资体制。更新投资理念,适应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彻底改革城市建设投资体制。更新投资理念,适应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

4、空间拓展与集中紧凑矛盾协调发展战略

城市用地要以紧凑的方式进行布局和发展。通过相对的混合土地利用,增

加土地使用效率,促进人口和经济的集中,保持公共服务系统的活力,有助于

城市交通问题的解决和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保持城市空间用地高度

集中有助于非建设空间的保护,控制城市用地的无序蔓延,形成建成区与生态绿地间镶嵌的空间肌理,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5、交通适应和引导发展战略

鼓励面向公共交通的土地开发和高强度综合利用交通节点的城市用地布局方式。公共交通导向应以公共交通站点为中心,在周围设置商业、金融、商务等服务设施和公共开敞空间,形成城市节点,在核心外围布置居住用地。通过在公共交通站点周围形成高强度、综合的土地开发利用和步行设计,增加公共交通使用率,减少对小汽车交通的依赖。

二、城市的发展目标

漯河市城市发展目标是综合实力较强、产业结构优化、服务体系完备、城市布局合理、基础设施完善、交通便捷、环境良好、城市与自然融合共生的开放型区域性中心强市和滨水宜居的城市。

三、城市性质和规模

1、城市性质漯河市的城市性质为:国家食品工业城、豫中南区域性中心

城市。

2、 城帀人口规模 规划确定漯河市中心城区近、中、远期人口规模为: 近期2010年中心城区60万;中期2015年中心城区80万;远期2020年中心城 区99万。远景按土地容量和环境容量,中心城区人口控制在 150万。

3、 城市用地规模

结合漯河市的人口和土地使用现状情况,规划人均建设用地指标近、中、 远期按照90.1— 105.0m2人的标准进行框算,确定城市用地规模为:近期 2010 年中心城区60km2中期2015年中心城区80km2远期2020年中心城区 98km2远景根据本地产业结构的特殊性和发展不确定性,充分预留城市发展用 地。 三、城市布局总体规划——城市用地条件评价 1、行滞洪区

城区塔河与颍河之间为沙颍河行滞洪区;为保证漯河市区和京广铁路安 全,在城区西部沙、澧河中上游修建一座大型滞洪工程 —“泥河洼滞洪工程 ”, 成为泥河洼滞洪区。规划应该充分考虑其对城市建设所带来的影响,不宜进行 城市建设开漂河市城市

总体规划

£

fl

■! 2005-2020

发。

2、生态敏感区及文物古迹保护区

从生态保护角度,严格控制漯河市周边生态敏感区的城市建设。城区澧河城市水源涵养林区,为城市不适宜建设用地。城区内沙、澧河水土保持区、森林公园区,不宜进行高强度建设开发。

将文物古迹保护区也作为用地评价一个重要的因素。根据文物古迹的不同等级和相关的保护规划的内容,文物古迹保护范围及其建设控制地带不宜作为人口密度较大或高强度开发的用地。

3、城市建设用地综合评定

综合以上用地条件评价的各项限制性因素,根据《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对城市用地进行适宜性区划,划分为三类。

一类用地:用地的自然条件比较优越,能适应城市各项建设的需要,一般不需要或者只需稍加工程措施即可用于建设用地。沙、澧河水土保护区、城区西部、东部、南部用地大部分为一类用地。

二类用地:只须采取一定的工程措施,改善条件后才能修建的用地,它对城市设施或工程项目的分布有一定的限制。包括坡度为10%—15%;最高蓄水位以下的可建用地。

三类用地:不适合建设的用地。包括用地条件较差,现阶段工程技术难以解决的或者需付出巨大代价的用地以及生态敏感地区。沙、颍河与沙、澧河行滞洪灾害危险地区、澧河城市水源涵养林属于三类用地。

四、城市发展方向

城市发展方向为:“北优西护,沿河推进;南跃东拓,整体协调”的城市空间拓展战略。

1、北优西扩,沿河推进

北环路以北作为沙颍河滞洪区不能作为城市建设用地,有待防洪设施条件的改善,因此城区北部以优化用地和空间布局结构为主,本次规划期内不突破北环路。孟庙镇区发展应该进行严格控制,有条件的话应逐步向城区迁移,依此保证沙颍河行滞洪通道的畅通。

城区向西尚有较大的扩展空间,发展门槛相对较低,也符合城区开发的主要趋势,老G107 线两侧已形成一定的规模,向西发展空间充足,因此西部可以作为城市近远期用地扩展的主要方向。沙、澧河作为唯一能够体现漯河市滨河城市特色的景观河,通过整治河道、开发两岸,优化城市景观,沿沙、澧河由东向西层层推进,梯度开发,作为城区扩展的主要景观轴线贯穿全城。

2、南跃东拓,整体协调

城区向南发展受到漯舞铁路、漯阜地方铁路和洛界高速公路约束,但是伴随着后谢工业园区的建设,利用邻近铁路的交通优势,可以跳出发展,由于土地容量有限因此开发强度不宜过大。利用邻近高速公路出入口和漯周公路的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