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例鼻咽癌患者使用甲硝唑致剥脱性皮炎的护理体会
1例甲癌术后放疗致Ⅲ°放射性皮炎的护理体会

2 护理
2 . 1 心理 护理
广谱抗菌制剂 。
2 . 3 . 1 . 4 照射 野喷涂重 组人 表皮生 长 因子外用溶 液。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具有促进皮肤与粘膜创面 组织修复过程 中的 D N A、 R N A和羟脯氨酸 的合成 , 加速创面肉芽组织生成和上皮细胞增殖 的作用。
告 如下 : 1 病 例 介绍
患者 发热 , 咳嗽 、 咯血性痰 , 血 白细胞增高 , 吞 咽困难 , 提示免疫力抑制 , 损伤 已深入咽喉部粘膜 ,
医护 人 员 通 过 特 殊 的创 面 护 理 、 气道护理 、 饮 食 护 理, 使 病人 于 2周 后创 面 愈合 出院 , 方 法如 下 :
2 . 3 . 2 . 2 指导病人早晚 、 进食后使用嗽 口液勤漱 口,
保持 口腔清洁。 2 , 3 , 3 , 3 指导有效 咳嗽 、 咳痰 : 即在排痰前 , 先轻
佛 山市第一人 民医院特需 医疗 中 l f ,
・
临床护理 ・
临床护理路径用于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效果观察
张 玲 冯依 萍
性 治 疗 会 导致 放 射 野 皮 肤粘 膜 的急 性 反 应 , 加 强 放 疗期 间 的护 理是 保 证 患 者顺 利 完 成 疗 程 、 促 进 康 复 的关 键 。我科 于 2 0 1 4年 9月 1 5日收治 一例 甲癌 术 后 放疗 致 Ⅲo放 射 性 皮 炎 的 患者 , 现 将 护 理体 会 报
患者 因经历了 1 年 的综合治疗 ( 包括手术 、 碘 1 3 1 放疗 、 放射治疗 ) , 常 出现失眠 、 情绪极度低落 、
烦躁不安 、 甚至有 自杀倾 向的抑郁症状 。护理人员
2 . 3 . 1 . 5 照射野外敷优拓 。优拓能通过抑制细菌繁
鼻咽癌患者放射性皮炎的防护及护理体会

鼻咽癌患者放射性皮炎的防护及护理体会作者:李莉钱媛媛来源:《中外医学研究》2012年第29期【关键词】鼻咽癌;放射治疗;放射性皮炎;护理中图分类号 R739.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2)29-0083-02鼻咽癌是来自鼻咽部被覆上皮的恶性肿瘤,恶性程度高,其癌细胞95%为分化不良型,高发于我国南方及东南亚地区,目前放射治疗仍然是鼻咽癌治疗的最主要手段。
而在鼻咽癌临床放射治疗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损伤肿瘤周边的正常组织及器官,由于皮肤或体表器官或组织的上皮细胞对放射性的敏感性较强,患者在接受放疗后会产生渐进性的变化,造成皮肤的损伤,这种损伤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慢性放射性皮肤损伤中最常见的是放射性皮炎,它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生活质量大幅度下降,病情严重者会出现不易愈合的溃疡性皮炎,此时,患者一般会放弃治疗,而影响到对肿瘤的治疗,因此,采取一定的防护措施避免放射性皮肤损伤的发生意义重大[1]。
放射性皮炎在临床上也有轻重之别,其病情程度主要与患者接受放疗的剂量和时间有关,剂量越大放疗时间越长病情就越严重。
孙永敏等[2]报道放射性皮炎的发生率为93.8%,91.1%出现于照射40 Gy以前。
2011年1月-2012年1月笔者所在科共收治鼻咽癌放疗患者92例,出现放射性皮肤损伤86例,其中Ⅰ度放射性皮炎53例,Ⅱ度放射性皮炎28例,Ⅲ度放射性皮炎5例,无Ⅳ级放射性皮炎出现。
近年来,随着放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及质控技术的不断提高,虽然放射性皮炎发生率已有下降,但考虑到对肿瘤治疗预后的影响,其仍然是鼻咽癌治疗过程中需要时刻关注的护理问题。
本文对目前笔者所在医院治疗不同程度放射性皮炎的方法及护理心得体会作简要概述,以期更好的为临床工作服务。
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2011年1月-2012年1月笔者所在科共收治鼻咽癌放疗患者92例,所有患者均符合RTOG 急性放射损伤分级标准[3]。
其中男57例,女35例,年龄31~76岁。
1例严重剥脱性皮炎病人的护理_柴永艳

没有最完美的护理 模 式 ,因 不 同 病 人 有 不 同 的 需 要[6]。 社 区 护 士要懂得选择合适的护理模式适应病人的需要。造口护理是一 种特殊的护理,它直 接 影 响 着 病 人 的 生 活 质 量。 社 区 护 士 通 过 家居探访与护理对象建 立 良 好 关 系,运 用 奥 瑞 姆 自 护 模 式 根 据 病 人 不 同 时 期 的 心 理 变 化 及 自 理 能 力 情 况 ,提 供 相 应 的 护 理 ,使 病人从被动接受治疗、护理转为主动参与治疗、护理。这进一 步
文 章 编 号 :1674-4748(2012)3B-0766-02 剥脱性皮炎是药物性皮炎中最严重的 疾 病 之 一,如 果 治 疗 不及时或护理不当,很 容 易 并 发 肝 肾 损 害、皮 肤 化 脓 感 染 或 败 血症,导致 死 亡[1]。 剥 脱 性 皮 炎 型 药 疹 在 心 内 科 临 床 中 较 少 见,我科于2011年7月 2 日 收 治 1 例 “冠 心 病”危 重 病 人,在 治 疗过程中出现剥 脱 性 皮 炎,经 及 时 抢 救,精 心 护 理,病 人 转 危 为 安 ,康 复 出 院 。现 将 护 理 总 结 如 下 。
(收 稿 日 期 :2011-12-14) (本文编辑 卫竹翠)
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
1例严重剥脱性皮炎病人的护理
柴永艳
关 键 词 :剥 脱 性 皮 炎 ;疱 疹 ;红 斑 ;护 理 中图分类号 :R473.75 文献标识码 :C
doi:10.3969/j.issn.1674-4748.2012.08.068
以细心照顾,消 除 病 人 的 顾 虑,以 疗 效 的 逐 渐 好 转 取 得 病 人 信 任,保 持 心 态 平 衡,增 强 战 胜 疾 病 的 信 心,积 极 配 合 治 疗 和 护 理 [3]。 2.6 营养支持 由 于 病 人 皮 肤 损 伤 面 积 大,渗 液 多,蛋 白 质、 维生素大量 消 耗,导 致 营 养 不 足,从 而 导 致 皮 肤 损 伤 延 迟 愈 合。因此,早期给高 蛋 白、高 热 量、高 维 生 素 的 流 食,逐 步 过 渡 到软食、普食,禁辛 辣、刺 激 性 食 物,细 嚼 慢 咽。 由 于 病 人 口 腔 黏膜的溃烂会引起疼痛,从而影响病人进食,在病人进食前可 给 予利多卡因漱口液漱口,以减轻疼痛,增加病人的食欲。同时 静 脉补充人血白蛋白、氨基酸、能量合剂等,保 证 病 人 充 足 的 营 养 补 给 ,促 进 创 面 愈 合 。 2.7 出院指导 出院后如有病情变化,随时就诊。嘱病人 切 勿 用易致过敏的药物、食 物,保 持 心 情 舒 畅,避 免 情 绪 刺 激。 注 意 饮食调护,食用清淡、易消化、富含营养及维生素饮食,忌辛辣 食 物。保持皮肤清洁,用温水洗浴,勤换洗内衣、内裤,定期做 好 随 访工作。 参考文献: [1] 徐乾花,钟 易.青 霉 素 过 敏 致 老 年 剥 脱 性 皮 炎 患 者 的 观 察 及 护 理
1例鼻咽癌患者4级放射性皮炎的治疗和护理

1例鼻咽癌患者4级放射性皮炎的治疗和护理关键词:鼻咽癌;放疗;放射性皮炎;治疗;护理鼻咽癌是指发生于鼻咽腔顶部和侧壁的恶性肿瘤,恶性程度高,有95%的癌细胞为分化不良型。
发病率为耳鼻咽喉恶性肿瘤之首。
常见临床症状为鼻塞、涕中带血、耳闷堵感、听力下降、复视及头痛等。
由于其解剖和病理学的特点,目前放射治疗是鼻咽癌的首选治疗方法[1]。
但是放射线除对肿瘤细胞有杀伤作用外,还会损伤正常组织,而且随着放射剂量的增加,患者照射野皮肤会引起放射性反应[2]。
受照5Gy颈部皮肤就可能形成红斑,当放疗后期照射剂量达20-40Gy时,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放射性皮炎的表现,轻者引起皮肤疼痛、瘙痒、脱皮红斑、皮温高;重者引起水肿、黄色脓性分泌物、溃疡、出血、坏死、恶臭造成放疗暂停或中断,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同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心理健康,延误病情导致疾病进一步发展。
我科于2021年1月收治1例鼻咽癌放疗后出血放射性皮炎的患者,现将治疗与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患者,男,48岁,因发现左侧鼻咽部新生物10+天,于外院行病检提示鼻咽部非角化性鳞状胞癌,入院后完善:颈部MRI平扫提示:鼻咽肿瘤性病变,受侵结构如上述;双侧颈部Ⅱ~Va区淋巴结显示、部分肿大;双侧上颌窦、蝶窦及筛窦炎性改变。
于2019年-12-27、2020-01-16开始行TP方案化疗。
入院后完善相关辅助检查排除放疗禁忌,于今日开始性鼻咽癌根治性放疗,放疗:dMC,剂量:P-GTVnx 7060 cGy/33f,GTVnd-L 6828 cGy/33f,GTVnd-R 6843 cGy/33f,P-CTV1 6567 cGy/33f,P-CTV2 5981 cGy/33f。
患者放疗后期照射剂量达60-70Gy时,照射野皮肤出现重度水肿、糜烂、脓性分泌物、渗液、恶臭、骚痒、疼痛、皮温高。
临床诊断为鼻咽癌放疗后Ⅳ级放射性皮炎见图1(患者放疗后出现Ⅳ级放射性皮炎照片)1.2 放射性皮炎的评定标准根据美国放射肿瘤协作组(RTOG)急性放射反应评价标准(文献)将急性皮肤毒性反应分为Ⅳ级。
甲硝唑致过敏性休克1例急救护理

甲硝唑致过敏性休克1例急救护理
董淑平
【期刊名称】《基层医学论坛》
【年(卷),期】2004(008)009
【摘要】患者,女,28岁,困盆腔炎入院。
入院给静滴甲硝唑250ml,15分钟后患者感全身瘙痒并有心慌、寒战、颜面及双上肢发红伴有小丘疹,考虑为过敏反应。
立即停止静滴甲硝唑,给氧,肌注苯海拉明20mg,15分钟后未见好转,丘疹渐融合成片状,压之褪色,BP6/4kPa,P26次/min,R30次/min,肢端紫绀,出现休克现象。
又给5%葡萄糖500ml加维生素C2
【总页数】1页(P封三)
【作者】董淑平
【作者单位】257000,山东,东营,胜利油田供应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
【相关文献】
1.甲硝唑静脉滴注致过敏性休克1例 [J], 田文静
2.静脉滴注甲硝唑致过敏性休克死亡一例 [J], 黄松乐
3.甲硝唑致过敏性休克40例文献分析 [J], 丁小丽;雷招宝;付萍
4.口服甲硝唑片导致过敏性休克一例 [J], 王玉英
5.口服甲硝唑片导致过敏性休克1例 [J], 王存花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例颈部放射性皮炎患者的护理

·病例报告·1例颈部放射性皮炎患者的护理王建平(北京北亚骨科医院 综合外科,北京 102400)0 引言头颈部肿瘤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少见,作为头颈部肿瘤之一的鼻咽癌,出现的概率高达78%[1-3],因为该部位不同于普通部位,所以进行手术的时候非常不容易,因此很多鼻咽癌患者都选择了根治性放疗和放化疗。
但是因为放射治疗的时间和剂量都很多,因此患者经常有不良反应,如放射性皮炎以及放射性口腔黏膜炎,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更有甚者会直接影响患者的治疗进程,影响放疗的效率[4]。
放射性皮肤反应作为治疗过程中经常出现的不良反应被RTOG (Radiation Therapy Oncology Group )(放射肿瘤协作组)根据急性放射性损伤分级标准划分成了五个级别:第一,皮肤没有很大影响的为0级;第二,皮肤开始出现红色斑点的为Ⅰ级:第三,治疗的局部皮肤出现瘙痒的情况,局部皮肤开始因为色素沉淀而发黑,有时候也会掉头发等情况发生视为Ⅱ级;第四,Ⅲ级开始出现干性反应:治疗部位色素沉淀开始,而且伴随干燥;最后,Ⅳ级表现为皮肤严重发黑开始有水泡等湿性反应出现[5],直接影响患者的生活。
1 病例介绍患者,男性,44岁,主因三月前发现鼻咽癌给予放射性治疗33次,放疗后颈部出现红斑,瘙痒,抓后出现大片皮肤脱落,疼痛,感染。
给予生长因子和湿润烧伤膏后,效果不明显。
于2018-08-06来院就诊。
现患者咽喉肿痛,言语交流困难,流涕,不能自控。
患者既往体健,无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史。
无食物、药物过敏史。
查体:患者营养中等,BMI14.22,颈部皮肤红肿,部分破溃,面积:10 cm×12 cm,<50%黄色组织,>50%红色组织:浆液性渗出,无异味。
伤口周围有暗红色斑,四周红肿,患者发声困难。
2 诊断:放射性皮炎Ⅱ级3 护理3.1 一般护理。
患者颈部出现放射性皮炎III级,皮肤奇痒,疼痛伴感染。
静脉滴注莫西沙星及甲硝唑致剥脱性皮炎的药学分析_0

静脉滴注莫西沙星及甲硝唑致剥脱性皮炎的药学分析目的:对静脉滴注莫西沙星及甲硝唑所导致的剥脱性皮炎不良反应进行药学分析。
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例由于静脉滴注莫西沙星及甲硝唑致剥脱性皮炎的患者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患者不良反应的出现时间以及病情发展,据此确定药学监护要点。
结果:经我院皮肤科专家检查,患者出现的红斑症状为剥脱性皮炎。
停药并予以维生素C、钙剂、氯雷他定等药物进行治疗6天后,患者的红斑逐渐减退,好转出院。
结论:静脉滴注莫西沙星及甲硝唑剥所导致的脱性皮炎在临床上是较为少见但是比较严重的一种不良反应,需要引起医务人员的高度重视。
标签:静脉滴注;不良反应;皮炎;抗菌【Abstract】Objective:Exfoliative dermatitis intravenous moxifloxacin and metronidazole adverse reactions were caused by pharmaceutical analysis.Methods:Our hospital admitted to one case due to the intravenous moxifloxacin and metronidazole in patients with exfoliative dermatitis caused by the study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 analyze the occurrence and progression of the disease in patients with adverse reactions,according to this determination pharmaceutical care points.Results:The hospital dermatologist check,erythema symptoms appear as exfoliative dermatitis.Be discontinued and vitamin C,calcium,loratadine and other drug treatment for 6 days,the patient’s erythema receded,improved and discharged.Conclusion:Intravenous moxifloxacin and metronidazole peel off caused dermatitis is relatively rare in clinical practice,but a more serious adverse reactions,need to attract the attention of medical personnel.【key words 】intravenous infusion;adverse reactions;dermatitis;antibacterial【中圖分类号】R722.1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7-0033-01莫西沙星是第四代喹诺酮抗菌药物中的代表药物,对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厌氧菌以及非典型致病菌等都有着一定的抗菌作用[1]。
1例化疗合并剥脱性皮炎病人的护理

1例化疗合并剥脱性皮炎病人的护理王琛;刘扬扬;黄晓丽;赵斌【摘要】@@ 1病例介绍rn病人,女,45岁,因葡萄胎清宫术后半年,阴道流血6 d 收入院.入院后给予实验室检查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900.10 mIU/mL,于次日行"长春新碱+氟尿嘧啶+放线菌素"方案化疗,化疗第7天开始出现口腔溃疡,给予复方硼砂溶液漱口及甲硝唑膜控制口腔溃疡化疗,化疗第8天体温38℃,四肢可见散在皮疹,大小为3 cm×4 cm,共6处.【期刊名称】《全科护理》【年(卷),期】2011(009)002【总页数】1页(P186-186)【关键词】剥脱性皮炎;化疗;皮肤;饮食;黏膜;护理【作者】王琛;刘扬扬;黄晓丽;赵斌【作者单位】266003,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266003,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266003,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266003,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73.731 病例介绍病人,女,45岁,因葡萄胎清宫术后半年,阴道流血6 d收入院。
入院后给予实验室检查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900.10 m IU/m L,于次日行“长春新碱+氟尿嘧啶+放线菌素”方案化疗,化疗第7天开始出现口腔溃疡,给予复方硼砂溶液漱口及甲硝唑膜控制口腔溃疡化疗,化疗第8天体温38℃,四肢可见散在皮疹,大小为3 cm×4 cm,共6处。
给予新癀片控制体温,炉甘石洗剂外用。
化疗后9 d,病人面部及四肢的皮疹,成大片脱屑、水疱、糜烂、破溃,颜面四肢轻度水肿,口腔溃疡严重,口腔内有散在大小不等溃疡面10处,影响进食,肛周皮肤糜烂缺损,面积为4 cm×5 cm,请皮肤科会诊,诊断为重型剥脱性皮炎,体温38℃~39℃,给予暂停化疗,加强皮肤护理,给予保护性隔离、抗生素防治感染,预防继发感染,纠正水电解质紊乱。
治疗后第10天,病人面部及四肢水肿消退,全身皮肤糜烂缺损日渐缩小,体温37.0℃~37.5℃,于住院第30天,治愈出院。
鼻咽癌患者放射性皮炎的防护及护理体会

[] 月燃 . 护理专业 开展健 康教 育的认识 和思考 [ . 3左 对 J 中华护 理杂 志, ]
2 0 ,3 f 3 5 0 0 56 ): 2 .
【l 4 王惠贤 . 健康 教育是建立 新型护患关 系的重要 环节 [_ J 实用护理杂志 , 1
2 0 , 1() 5 - 5 0 1 73 : 4 5 .
入院 3 个月时研究组患者健康 知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
健康教育路 径实施使 患者能系统 了解 疾病发 生原 因、治 护理 和预 防保 健知识 ,有效 提高了患 者对 自身疾病 知识 的掌握 , 增强了自我健康 知识 ,降低疾病复发 ,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 以全
面提高。
参 考 文 献
①无锡市第 四人民医院 江苏 无锡 246 10 2
1 -02 1 月 2 1 年 月笔者所在科共 收治鼻咽癌放疗患者 9 例 ,出现 2
2 结 果
3 讨 论
21 两组患者服药依从 胜比较 .
本研 究通 过健康教育 路径实施 ,能提高精神 分裂症 患者依
人院 3 个月时研究组患者服 药依 从性 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 从 牲,与余 亚珍 等报道一致 ] 。健康教育是一项有 目标 、有计划 、 计学 意义 < .1。具体见表 1 00 ) 。
[ 吕纪珍 . 1 ] 首次住院精神分 裂症 患者缓解 期的心理护理 干预 【 . J 中国民 J 康 医学杂 志,2 0 ,1( : 3 — 3 . 0 5 7 ) 3435 6
23 两组 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 比较 .
[ 余亚珍 ,宋娟 ,温小春 ,等 . 2 2 ] 系统化健康 教育 对首发精神分裂症 患者
表1 两组患者服药依从性比较 人院时 人院 3 个月 例
浅谈1例万古霉素致剥脱性皮炎的护理体会

浅谈1例万古霉素致剥脱性皮炎的护理体会摘要】目的:探讨药物引起剥脱性皮炎的护理。
方法:对患者生理、心理、社会方面给予细心的护理。
结果:经过2-3周积极对症治疗,患者皮疹渐消失、皮损痊愈,无护理并发症。
结论:剥脱性皮炎是一种严重的、危及生命的皮肤病,不仅需要及时,全面、正确的治疗,精心,细致的护理亦很重要,只有经过有效的护理才可减轻病人的痛苦,减少护理并发症。
【关键词】剥脱性皮炎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26-0052-01剥脱性皮炎是一种累及全身或几乎全皮肤的慢性红斑鳞屑性皮肤病,临床上以全皮肤弥漫性潮红、浸润、肿胀、脱屑为特征,常累及皮肤2/3或全身。
药物引起的剥脱性皮炎是药疹中最严重的一种,又称为药源性皮肤病、它是致敏药物经注射、内服、吸入等途径进入人体后引起的皮肤黏膜为主要病变部位的变态反应性疾病,是药物的不良反应之一,该病急性期发病急骤,严重损伤皮肤及粘膜,创面似Ⅱ度烧伤,往往并发感染,继而损伤肝、肾及肺等脏器,严重者可出现休克,危及生命,病死率较高,如不及时停用致敏药物并采取积极治疗,严重者常伴发水电解质紊乱、全身衰竭或继发感染而死亡。
我院于2012年5月收治1名治疗过程中静滴万古霉素引起的剥脱性皮炎症状的患者,经积极治疗及护理,患者皮疹消失,痊愈,无护理并发症。
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患者刘某,女,年龄70岁,有二十多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史,因反复发热3-4周,体温波动37.4-38.2度,伴有咳嗽,咳痰,咳白色粘液痰,X线检查见两肺下部纹理增多、粗乱,支气管周围有小片状模糊影,双肺呼吸音粗糙,肺底可闻及局限性湿性啰音,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
痰培养药敏结果示:哌拉西林、左氧氟沙星、万古霉素敏感,其它抗生素不敏感。
按医嘱予哌拉西林-舒巴坦+左氧氟沙星静滴足够疗程后,患者体温未能完全恢复正常,间中有低热,咳嗽、咳痰稍减轻,拍胸片示:结果与前片大致相似。
急性放射性皮炎,怎样处理效果好?这个病例告诉你!

急性放射性皮炎,怎样处理效果好?这个病例告诉你!放疗会引起多种辐射后不良反应,其中多达 95% 的患者可发生放射性皮肤损伤。
其中急性放射性皮炎可发生在照射后的几天或几个月内,严重时可导致放疗方案被迫暂停。
先来看一例鼻咽癌并发急性放射性皮炎的处理案例。
案例分享简要病史:患者,男性,52 岁。
因「左耳耳鸣 6 月,确诊鼻咽癌4 月余」入院。
患者于 2021 年 08.23、9.14、10.5 行 GP 方案诱导化疗 3 周期,于 2021-11-10 行鼻咽癌根治性放疗,12-29 放疗结束。
入院诊断:鼻咽癌 T3N2MII 期发生过程:12-15 开始出现双侧颈部放疗区皮肤发红伴干性脱皮,局部皮肤瘙痒,右侧颈部有一处溃疡,伴有咽部痛、纳差、乏力、感染性发热等情况。
12-20 暂停一次放疗,并予吗啡等药物止痛、营养支持、抗感染等治疗。
12-21 开始,右颈部破溃处皮肤予银离子抑菌剂喷洒,一日 4~5 次,直至破溃处皮肤愈合。
银离子抑菌剂的具体操作方法:1. 用生理盐水棉球轻轻按压溃疡处及周围发红处皮肤,主要目的是清洗局部污垢,保持皮肤清洁;注意勿用力擦拭,勿与其他消毒剂混用,如含碘消毒剂。
2. 待自然干燥后,用银离子抑菌剂离溃疡处约10 cm 均匀喷洒3-4 下即可,喷洒后局部皮肤出现气泡属于正常现象。
3. 每日喷雾4 次,分别是8:30、12:00、16:00、20:00,直至皮肤愈合。
后续追踪:下图分别是 2021-12-24 与 12-27 右颈部局部皮肤情况:下图分别是 2022-01-02 与 01-07 右颈部皮肤情况。
(以上病例图片由作者提供)案例小结文献报道,95% 以上的鼻咽癌患者在放疗期间会发生不同程度的皮肤反应和损伤,轻者出现灼热、红斑、干性脱皮等症状,严重者出现水肿、湿性脱皮、溃疡等。
目前对放射性皮炎预防及治疗护理的研究结果也不尽相同,仍无一致推荐的放射性皮炎的防治措施。
银离子抑菌剂是一种无色无异味的透明液体,它的主要成分是银离子,对组织及微生物渗透性强,通过多种途径杀灭伤口的微生物。
莫西沙星联合甲硝唑致剥脱性皮炎实施静脉滴注的药学分析

莫西沙星联合甲硝唑致剥脱性皮炎实施静脉滴注的药学分析【摘要】莫西沙星联合甲硝唑致剥脱性皮炎实施静脉滴注的药学分析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课题。
本文通过药理学、药代动力学、药物安全性、药物有效性等方面的分析,提出了静脉滴注方案建议,并探讨了莫西沙星联合甲硝唑静脉滴注的可行性。
研究表明,该联合治疗方案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对于治疗剥脱性皮炎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前景。
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讨该联合治疗方案的优化及其在其他相关疾病中的应用,以提高治疗效果和临床疗效。
本研究为莫西沙星联合甲硝唑静脉滴注治疗剥脱性皮炎提供了重要的实验基础和临床指导,有望为临床药师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关键词】莫西沙星、甲硝唑、剥脱性皮炎、药理学、药代动力学、药物安全性、药物有效性、静脉滴注、药学分析、可行性、未来研究。
1. 引言1.1 背景介绍莫西沙星和甲硝唑是两种常用的抗菌药物,分别用于治疗不同类型的感染疾病。
莫西沙星是一种广谱抗生素,常用于治疗呼吸道、泌尿生殖道、皮肤软组织等感染。
而甲硝唑则常用于治疗阴道滴虫病、胃肠道感染等疾病。
近年来,有研究表明莫西沙星联合甲硝唑对某些耐药菌株的感染具有良好的疗效,尤其是在临床上面临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情况下,联合使用这两种药物可以提高治疗效果。
目前莫西沙星联合甲硝唑静脉滴注的药学分析还比较匮乏,尚未有系统性的研究对这种用药方案进行深入探讨。
本研究旨在对莫西沙星联合甲硝唑静脉滴注进行药学分析,从药理学、药代动力学、药物安全性、药效性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为临床上合理应用这种联合用药方案提供参考依据。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莫西沙星联合甲硝唑静脉滴注在治疗剥脱性皮炎中的药学特性和临床应用价值。
具体目的包括:1. 分析莫西沙星联合甲硝唑的药理学机制,探讨其对剥脱性皮炎病理生理过程的影响。
2. 研究莫西沙星和甲硝唑的药代动力学参数,包括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情况,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1例鼻咽癌患者颈部Ⅳ级放射性皮炎伴感染的护理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Electronic Journal Of Practical Clinical Nursing Science 2019年第4卷第49期V ol.4, No.49, 2019661例鼻咽癌患者颈部IV级放射性皮炎伴感染的护理林仁霞(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肿瘤科,广西南宁 530000)【摘要】目的 探讨湿性愈合磺胺嘧啶银脂质水胶体敷料治疗鼻咽癌放射治疗患者急性IV级放射性皮炎伴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疗效。
方法 选取我科室在2017年11月1日所收治的1例鼻咽癌患者为研究对象,运用湿性愈合原理处理颈部IV级放射性皮炎,清除痂皮后选用磺胺嘧啶银脂质水胶体敷料,敷料上盖小方纱,增加敷料与创面接触,外层棉垫覆盖用宽度为2 cm的白色边带经颈部环绕2周活结固定,再用胶布将棉垫及白色边带固定。
结果 该例患者疼痛明显减轻和消失,颈部的IV级放射性皮炎12 d内完全愈合出院。
结论 在鼻咽癌患者IV级放射性皮炎治疗中合理应用磺胺嘧啶银脂质水胶体能够表现出较为理想的效果,应该引起临床护理人员的高度重视,力求进一步提升其临床效果。
【关键词】鼻咽肿瘤;放射性皮炎;感染;湿性愈合原理【中图分类号】R473.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6-2479.2019.49.66.01鼻咽癌患者治疗中应用放射疗法是较为常见的,虽然放射治疗能够表现出较为理想的临床效果,但是同样也存在着一些不良反应,比如急性放射性皮炎就是不容忽视的一类副反应[1]。
一般而言,在放射治疗中如果形成III级皮炎,就应该停止治疗,并且借助于恰当策略进行皮炎的临床控制。
放射性皮炎的出现不仅仅会加重患者的痛苦,还会带来较大的经济负担,需要在临床护理中予以高度关注[2-4]。
运用新型敷料结合湿性愈合理论能加快促进创面愈合,减轻患者痛苦[3]。
我院造口治疗师自2018年1月7日~1月19日应用磺胺嘧啶银水胶体敷料对本例IV级放射性皮炎创面进行处理,效果满意,患者伤口完全愈合出院。
1例重型剥脱性皮炎患者的护理体会

1例重型剥脱性皮炎患者的护理体会陈海平【摘要】剥脱性皮炎为严重型药物性皮炎,起病急,常伴有寒战、高热,患者全身皮肤脱屑呈鳞片状或落叶状,手足部则呈手套或袜套状剥脱,炎性显著,重症患者可因全身衰蝎或继发感染而死亡[1].剥脱性皮炎可能由Ⅳ变态反应或重金属药物的直接毒性作用所引起,属重型药疹.引发药物多为鲁米那,磺胺类,保泰松,苯妥英钠,对氨基苯甲酸,链霉素,金、砷等重金属.其他如羟吡唑嘧啶、甲氧噻吩头孢菌素、甲氰咪胍、氯喹、异烟肼、硫酸脉等亦可引起.我科2011年3月收治了一例重型剥脱性皮炎患者,由于收入我科时患者的基本情况比较差,最后因原发疾病脑出血死亡,但经过十余天的精心护理和治疗,患者的皮炎已有所好转,护理人员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期刊名称】《中国现代药物应用》【年(卷),期】2011(005)017【总页数】2页(P96-97)【关键词】剥脱性皮炎;护理【作者】陈海平【作者单位】510260,广东省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妇科【正文语种】中文1 病例介绍患者,男,57岁,工人,因“突发右侧肢体乏力伴言语不清4 h”由急诊出车收入我院神经外科,头颅CT示:左额颞基底节区脑出血,遂行左额颞基底节区血肿碎吸术,术后予脱水、抗炎及营养支持等对症治疗,血肿有所减少,后出现全身皮疹(具体致敏药物不详),皮肤溃烂,转入我科进一步治疗。
转入时患者呈嗜睡状,呼之反应差,双眼结膜充血、水肿,分泌物较多,头面部、口腔、躯干及四肢多发皮疹,伴破溃,大片皮肤剥脱,且伴大量水疱、渗液,尤以背部皮肤为重。
生命体征尚平稳。
予停止一切可疑药物,深静脉置管,常规抗炎、增强免疫力、营养支持治疗。
护理上全面、细致,控制了皮炎的进一步恶化并有所好转。
2 护理2.1 心理护理该患者为中年人,是家中的主要劳动力之一,脑出血发病突然,加上发生药疹,情绪很低落,表情痛苦,对治疗失去信心。
护理上应同情、关心、理解,多予以开导,解释疾病的前因后果,提高其对疾病的认识水平,增强治疗的信心,生活上给予细心的照顾。
1例剥脱性皮炎的护理体会

1例剥脱性皮炎的护理体会剥脱性皮炎是药物性皮炎最严重的皮炎之一,其临床表现有水泡、渗液、糜烂,病程中常伴有大面积表皮剥脱、感染、高热,还常见肺炎、败血症等。
药物过敏所引起的剥脱性皮炎,随着医药工业发展,药物品种的不断增多和应用广泛而随之增加[1]。
我科于2013年5月收治1例剥脱性皮炎患者,经过精心治疗和护理,患者3 w后康复出院。
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19岁,学生。
主因上呼吸道感染在当地给予解热镇痛药,青霉素等药物治疗,2 d后出现散在皮肤红斑,继之红斑增多,破渍融合成大片水泡,渗液遍布全身,结痂不明显,伴高热,口唇眼睑缘轻度糜烂,眼结膜、黏膜充血,舌背多处溃疡。
于2013年5月6日来我科就诊,经皮肤科会诊,确诊为重度剥脱性皮炎。
给予抗感染,抗过敏、激素支持治疗, 3 w后痊愈出院。
2护理2.1心理护理患者由于皮损严重且全身创面反复脱痂,病情恢复缓慢,容易产生恐惧悲观心理。
根据患者不同阶段的心理状态采取不同的心理护理,消除恐惧感。
护理人员应与患者多沟通,讲解疾病原因、治疗、护理、营养等措施,减轻心理负担,使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消除顾虑,保持心态平衡,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2.2环境要求患者皮肤损坏面积广,抵抗力低下,创面已感染,做好保护性隔离是关键。
将患者安置在特护病房的单人房间,持续层流床使用。
室温保持在24℃~26℃,湿度55%~60%,紫外线空气消毒2次/d,地面湿扫,用含有效氯消毒液擦拭室内物品。
患者衣服、床单、被褥均每日送供应室高温消毒,如被渗液污染及时更换,更换时动作轻柔,避免引起干痂剥脱。
床单位保持平整清洁,干燥。
治疗、护理时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前后严格洗手,避免交叉感染。
严格限制探视人数、控制探视时间、次数、预防医院感染。
2.3密切观察病情密切观察患者体温、心率、呼吸、血压、尿量的变化,准确记录24 h出入量。
注意观察皮疹的变化,皮疹的数量、面积、颜色、出现速度。
1例鼻咽癌患者失禁性皮炎护理的案例分析

1例鼻咽癌患者失禁性皮炎护理的案例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失禁性皮炎的发生原因、临床评估、严重程度分类和治疗措施等。
方法:分析1例鼻咽癌放疗患者发生失禁性皮炎的护理过程。
结果:患者入院第7天出现失禁性皮炎,给予造口粉+3M液体敷料治疗,并遵医嘱予输注白蛋白、氨基酸、脂肪、输血等,指导家属予患者合理饮食。
结论:造口粉+3M液体敷料有效治疗1例鼻咽癌患者失禁性皮炎,治疗周期15天。
【关键词】鼻咽癌;失禁性皮炎;护理失禁主要是指患者失去对排尿和排便等功能的控制,其在临床危重症患者中具有较高的发生率。
失禁患者皮肤反复或长期暴露于尿液/粪便中是发生失禁性皮炎(incontinence-associated dermatitis,IAD)的直接原因,本文就1例鼻咽癌患者IAD护理的案例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1.病例资料患者女性,66岁,已婚,本地人,因“确诊鼻咽癌近1年,双下肢乏力明显3天。
”入院。
入院予脂肪乳营养支持、泮托拉唑抑酸护胃及胎盘多肽调节免疫治疗。
查血常规:白细胞,8.14*10^9/L,血红蛋白,90.0g/L,血小板计数,86*10^9/L,中性粒细胞绝对值,5.87*10^9/L;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未检出;凝血五项:D-二聚体,4.30mg/L;肝功生化:钠,111.0mmol/L,尿素氮,2.40mmol/L,谷草转氨酶,82.5IU/L,碱性磷酸酶,130.0IU/L,总胆固醇,6.33mmol/L,白蛋白,34.5g/L,低密脂胆固醇,4.6mmol/l,腺苷脱氨酶,24.3IU/L,谷草线粒体同工酶,15.9IU/L,前白蛋白,7.1mg/DL;尿常规:酮体,1.5(1+)mmol/l,细菌计数,5928.46/ul,肌酐,0.9mmol/L。
患者尿细菌数较多,考虑尿浓缩引起,11-14晨有尿不出,查体下腹膨隆,呈鼓音,考虑急性尿潴留,予保留导尿。
入院查低钠血症,予补钠对症治疗。
11-17患者出现发热伴腹泻,考虑感染性腹泻,予查便培养未见异常,并予头孢地嗪抗感染治疗。
放化疗致放射性皮炎以及口腔黏膜炎的临床护理对策

放化疗致放射性皮炎以及口腔黏膜炎的临床护理对策
庄丽华
【期刊名称】《国际护理学杂志》
【年(卷),期】2017(036)021
【摘要】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干预对策在防治放化疗致放射性皮炎、口腔黏膜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于该院接受放化疗并发生放射性皮炎或口腔黏膜炎的鼻咽癌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治疗期间护理方式差异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
察组40例接受放化疗并发症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40例仅接受常规临床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后放射性皮炎、口腔黏膜炎发生程度以及生活质量、护理满
意度、治疗依从性.结果观察组干预后放射性皮炎、口腔黏膜炎发生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治疗依从性评分明显高于
对照组(P<0.05).结论对放化疗所致的放射性皮炎、口腔黏膜炎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放射性皮炎、口腔黏膜炎发生程度,并可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以及治疗依从性,具有应用及推广价值.
【总页数】3页(P3022-3024)
【作者】庄丽华
【作者单位】515031 广东省汕头市中心医院放疗科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鼻咽癌同步放化疗致重度放射性皮炎不同治疗方法的比较
2.鼻咽癌同步放化疗致重度放射性皮炎不同治疗方法的比较
3.放化疗致放射性皮炎以及口腔黏膜炎的临床护理对策
4.硫酸锌用于肿瘤患者放化疗致口腔黏膜炎的研究进展
5.核黄素磷酸钠联合康复新液防治头颈部肿瘤放化疗致口腔黏膜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例感染心内膜炎发生剥脱性皮炎的护理体会

1例感染性心内膜炎发生剥脱性皮炎的护理体会卫生部北京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刘丽杰刘海岩我科于2012年7月26日收治1例感染性心内膜炎(IE)的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全身剥脱性皮炎,经医护人员的积极救治和精心护理,患者病情好转、皮肤痊愈出院。
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病历介绍患者男性,75岁,因“发热待查”于2012年07月26日入院。
胸部CT提示肺部陈旧炎症,既往5月份在肿瘤医院诊断为直肠中分化腺癌,行直肠癌术。
8月15日血培养结果粪肠球菌(D群),8月16日PET-CT:脾脏下极低密度灶,代谢活性增高,不除外肿瘤转移;直肠癌术后改变及多部位慢性炎症改变。
08月27日普通超声心动图:LVEF 60%,二尖瓣赘生物可疑,左房左室扩大,二尖瓣关闭不全(中-重度),主动脉瓣钙化(轻),左室舒张功能减低。
9月4日经食道超声心动图:LVEF 60%,二尖瓣前叶(A2)脱垂,二尖瓣腱索断裂,二尖瓣前叶赘生物(10*6mm),二尖瓣关闭不全(重),三尖瓣脱垂,三尖瓣关闭不全(中),肺动脉高压(中,56mmHg),左房左室扩大,主动脉瓣钙化(轻),左室舒张功能减低。
诊断为感染性心内膜炎。
9月6日下午患者出现多发红色丘疹,直径3-5mm,以四肢为主,无水泡。
皮肤科会诊诊断剥脱性皮炎,建议应用抗组胺药。
9月7日四肢开始出现水泡,皮肤会诊,考虑药物过敏,建议停用所有可疑药物、给予抗过敏治疗。
停用万古霉素、比阿培南及速力菲、改为替考拉宁0.2g一日两次,继续原有抗组胺药物,给予氢化可的松300mg 一日一次。
9月10日水泡部分融合,有好转趋势继续原方案治疗因应用激素,体温未再升高,9月11日中午时发现新出现大量水泡,多见于双侧前臂,直径5-10mm不等,水泡液清亮,为淡黄色,且颜面部、眼睑及双手水泡明显增多;双下肢可凹性水肿。
皮疹加重。
皮肤科葛主任会诊:考虑药疹可能性大,不除外类天疱疮,原皮疹有好转,现又加重,考虑可能与新药相关,建议激素加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例鼻咽癌患者使用甲硝唑致剥脱性皮炎的护理体会发表时间:2019-03-15T09:25:14.487Z 来源:《中西医结合护理》2019年第01期作者:王雪[导读] 报告1例鼻咽癌患者使用甲硝唑致剥脱性皮炎的护理体会。
其措施主要包括:心理护理,控制感染,皮肤护理,黏膜护理,饮食护理等。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人民医院 225000摘要: 报告1例鼻咽癌患者使用甲硝唑致剥脱性皮炎的护理体会。
其措施主要包括:心理护理,控制感染,皮肤护理,黏膜护理,饮食护理等。
2周后肿胀消退,水泡消失,全身鳞屑经反复剥脱后,皮损基本愈合。
白细胞升至7.6×109/L,于2018年11月25日康复出院。
关键词: 甲硝唑,剥脱性皮炎,感染,护理剥脱性皮炎属严重药疹【1】。
是有药物通过内服、注射、吸入、灌肠等各种途径进入人体,在皮肤粘膜上发生的急性炎症反应,严重尚可累及机体其它系统。
大多数是通过变态反应引起的。
1例鼻咽癌的患者在放疗过程中出现严重的全身皮肤红斑、合并水疱及口腔粘膜红斑、溃烂,如此严重的皮肤粘膜损伤程度在临床上较为少见,给病人带来极大的痛苦,甚至危及其生命。
经积极治疗及细心护理,病情稳定出院。
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病例介绍患者,男性,53岁,因鼻咽癌收入院,完善相关检查后于2018年09月2日始行鼻咽部病灶区放疗,照剂量5040cGY/28FY,患者出现发热2周,体温为38.2-39.5℃,血象中白细胞为11.4×109/L,遵医嘱予甲硝唑注射液静滴3天后,患者全口腔粘膜充血红肿明显,伴多处散在溃疡,灼痛感,张口困难,不能进食,6天后患者相继出现颜面部皮肤溃烂,胸、腹部、颈部、腹股沟、背部、臀部、会阴部及四肢皮肤逐渐出现红褐色斑疹,红斑呈散在状,大小不等,伴有脱屑,个别部位渐成串形融合水泡,部分水泡破溃处流出淡黄色液体,经皮肤科会诊诊断为:药物性剥脱性皮炎,即停用甲硝唑,暂停放疗。
2护理2.1心理护理病人在确诊后还没来得及调整心态,便开始进行放疗,现在又出现上述情况,一活动皮肤剥脱疼痛,不敢活动,所以患者对这次放疗后出现症状的恐惧和担心是否会影响疾病预后能否达到预期的效果,再加上治疗费用大,因此对生活、治疗都失去信心,心理负担沉重,情绪激动。
根据这些情况,我们耐心、细致地与病人沟通的同时,做好家属的工作,鼓励病人倾诉内心的感受,减轻病人心理负担,安定病人情绪,操作时动作宜轻柔、准确,生活护理更应细心周到,尊重病人,尽量满足其合理要求。
并介绍本科以往的治疗经验及成功病例,向患者说明疾病的过程,使其提高对疾病的认识水平,端正对待疾病的态度,在心理上达到最佳状态【2】。
从而通过一系列措施逐渐帮助患者重建信心并取得患者的信任,消除患者顾虑,积极配合相关治疗和护理。
2.2控制感染因患者全身广泛皮疹、水泡、渗液,创面极易感染,故预防创面感染是治疗取得成功的主要环节,因此要做好消毒隔离:①置病人于单人房,并限制探视,室内空气流通,温湿度适宜(温度20~24℃,湿度40%~50%),病房每天用紫外线消毒1次,地板用有效含氯消毒液拖2次。
②进行各项护理操作时要严格无菌。
患者所有用被服需经高压消毒,每日更换,污染时随时更换。
勤修剪指甲,并向患者讲明搔抓的危害,避免抓伤皮肤。
和病患及其家属做好解释工作,限制探视人数、次数,限制有任何感染的人探视。
专人护理,固定医疗用品,操作带手套,减少进出病房次数,既能保证病人充足的休息,又有利于防止交叉感染。
2.3 建立良好的静脉通道及其维护2.3.1建立良好静脉通路因病人患有鼻咽癌需要化疗及放疗,剥脱性皮炎又致大面积表皮脱落,静脉穿刺及固定都非常的困难,为了避免反复穿刺及用药所需加重给病人带来痛苦,选择了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
2.3.2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后的护理置管后24小时内观察有无渗血渗液,24小时后更换敷料一次,以后每周更换一次。
为防止加重皮损,避开皮损处,用绷带作环形固定代替。
每日使用管道输液时检查敷料及正压接头情况,勤于观察做到随脏随换、随痒随换。
更换敷料要注意无菌原则,用碘酒酒精消毒,以穿刺点为中心扩大至周围10*10cm【3】。
为防止堵管及药液的残留,每日睡前、每次输液前后用8-10毫升盐水脉冲式冲管。
告知患者穿刺肢体勿过多活动、勿提重物,勿局部重力按压;如脱出或缩进应及时通知医务人员,在无菌条件下处理,不可擅自插入;如有渗血、渗液、感染、出血倾向,应遵医嘱拔除。
教会患者及家属改良术肢衣袖,以免穿脱上衣时将导管拔出,尤其是在睡眠时保护好导管,防止意外情况的发生。
输液时将输液袋挂在患者易于观察处,以免患者经常抬头查看液体情况导致套管滑出静脉。
2.4皮肤护理2.4.1保持皮肤清洁干燥每天用温凉开水清洗皮肤1次,皮疹无溃破可交替涂炉甘石洗剂及比亚芬软膏,病人如有明显皮肤发痒,应避免搔抓皮肤,予采取有效止痒措施。
适当服用抗组织胺药物,镇静脱敏,外擦无刺激的止痒剂,如炉甘石洗剂等,以免影响饮食及睡眠。
潮湿的皱裂部位予扑5%硼酸粉保持干燥。
清理创面时尽量保护水疱,勿使其破裂,大疱未破者,在无菌操作下抽疱液。
用已消毒的支被架支起被子,以减少被褥与皮肤创面的摩擦,进行全身暴露干燥疗法,四肢置于适当伸张位,利于通风。
2.4.2颜面部皮肤护理为促进颜面部皮肤溃疡愈合,防止细菌感染。
创面液分泌较多时,可用生理盐水清洗,无菌棉签擦干后涂比亚芬软膏。
随着液化物减少涂药次数相应减少,涂药时间间隔相对延长。
并指导病人不要用手抓溃疡处皮肤,并告诉患者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忌用手去揭痂皮,让其自行脱落。
12天后患者痂皮脱落,原溃疡处生长出新的组织。
2.4.3四肢及躯体皮肤护理采取暴露疗法,充分暴露皮肤,避免受压、摩擦患处皮肤,建立翻身卡,1~2小时帮助病人变换体位1次。
保持皮肤清洁,保持创面干燥。
糜烂缺损处每日用生理盐水清洗创面2次,暴露创面用神灯照射20~30分钟/次,皮肤水泡处及渗液糜烂缺损处,清洁消毒后,外用凡是林油纱覆盖,避免摩擦,再涂比亚芬软膏。
对于较小水泡嘱病人注意保护,勿抓破;大疱未破者,用无菌注射器严格无菌操作下抽出疱液,注意保护疱壁,外涂比亚芬软膏,同时给予烤灯照射,以减少渗液,促进吸收。
输液时尽量缩短止血带的缩压时间,避免皮肤受压而破损。
尽量使用静脉留置针,减少反复穿刺致皮肤损伤,翘起的皮肤鳞屑不能用手撕,应用无菌剪刀剪去。
经过15天治疗及护理后,患者前胸背部及双上下肢皮肤先后脱落,长出新的表皮组织。
2.5粘膜护理2.5.1口腔粘膜护理患者口唇水肿,有小水泡,口腔粘膜溃烂,张口困难,进食较困难,用吸管吸含漱液(生理盐水250毫升、碳酸氢纳250毫升、地塞米松20毫克、庆大霉素注射液48单位、酶蛋白酶12000单位配制)每日3~4次,然后再用双料喉风散喷口腔溃疡面上,口唇涂碘甘油达到消炎又起到润滑作用,进食前半小时或疼痛明显时用0.5%利多卡因溶液含漱,经过2周的耐心及细心的护理,口腔溃疡愈合,红肿消退。
2.5.2会阴部护理由于会阴部皮肤大块糜烂、破损,为减少尿液的刺激,防止感染,我们采用了留置尿管,每日用0.02%呋喃西林500ml冲洗膀胱,用0.1%碘伏棉球消毒尿道口及尿管外露部分,烤灯照射20~30分钟,再在外阴部涂比亚芬软膏,每天2次,保持患处清洁,告诉患者卧床休息,减少活动,2周痊愈。
2.5.3眼部护理由于眼结膜充血、水肿、分泌物较多,每日用生理盐水轻轻擦拭洗净,教育患者不要用手揉眼睛,并用地塞米松磷酸眼药水及泰利必妥眼药水交替滴眼,每日2次,睡前涂四环素眼膏。
2.6饮食护理由于患者出现口腔粘膜糜烂,咽喉疼痛,难以进食,患者的饮食就要特别注意,主要以高蛋白、高维生素、低盐低脂肪的温凉流质或半流质食物为主,如奶类、蛋汤、菜汁、果汁、米汤、肉沫等,可少食多餐,循序渐进,缓慢进食,鼓励病人多饮水。
避免进食过热、过凉或刺激性太强的食物,减少粘膜的损伤。
在不同的时期给予不同的指导,必要时给予静脉补充营养提高抵抗力,静脉滴注氨基酸、人血白蛋白或输血浆,促进康复非常重要。
2.7健康教育病人出院前指导其定时定量服药,并在家做好皮肤护理,预防皮肤感染,巩固治疗,不适随诊。
在痊愈初期,要避免使用肥皂和热水擦洗,防止皮肤直接暴露于阳光下,保持皮肤清洁,宜用温水洗浴,勤换内衣裤。
避免用力摩擦皮肤和黏膜,以防损伤皮肤。
按医嘱服药,勿随意增减药量,防止自行停用激素类药物引起反弹,同时注意观察用药后的反应。
指导患者出院后切记不可再接触过敏药物,并在病历上注明。
嘱患者在今后就医告知过敏史,勿再用导致本次重症药疹的致敏药物,对结构类似或同一类药物也要慎重。
3小结剥脱性皮炎是一种全身性疾病,起病急,全身症状明显,而甲硝唑作为常用的抗生素药物极少发生过敏反应,此例药疹病例患者仅应用三天甲硝唑即发生剥脱性皮炎,兼之患者有放射性口腔粘膜和皮肤反应,更加重了皮肤损伤的程度和时间。
因此,对于放疗的患者在放射治疗及应用抗生素药物时应谨慎,护士必须有高度的责任心,细心地观察病情以及时发现罕见的药物反应并及时处理,使其尽快康复。
参考文献[1]陈洪泽.皮肤性病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21.[2]岳永梅,易成春.Foley尿管治疗十二指肠瘘的护理2例[J].使用护理杂志,2003,19:25-26[3]白继荣.护理学基础[M].第2版.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3:177.。